“大讨论成果”,让国有地勘队伍感到失望!——…
发布时间:2009-12-27 19:14
地勘行业“史无前例”的“多层面多领域地质找矿改革与发展大讨论”即将结束。凝聚全行业智慧的“大讨论成果”(初稿)已呈现在业内人士面前。作为“大讨论”的积极参与者,国有地勘队伍此时的心情如何呢?最简单的两个字可以概括:“失望!失望!失望!”
一是感到有些伤心!
《关于大讨论成果情况通报》中已深刻认识到:“有一些普遍关心的核心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可是,在大讨论成果中,始终没有对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性问题予以正面回答。现在不回答,还将等待何时?
不但如此,《地质找矿改革发展报告》与此次“大讨论”的过程及成果结合得并不紧密。甚至可以说,即便不开展这样声势浩大的“大讨论”,如此的成果也能够形成。举例说明,在“主要问题”部分,仅仅概括为“思想认识不适应”、“体制机制不适应”、科技人才不适应”、“管理制度不适应”,与四年前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相比,没有得到根本的深化。而“指导原则”部分更是主体不清、逻辑混乱。其中一句话93个字,前半部分“勇于削手中的权、勇于去部门的利”,似乎是对地勘行政管理部门的深刻检讨,因为国有地勘队伍已无权可削、无利可去;但后半部分“进一步转变怨天尤人,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无疑是对国有地勘队伍“老错误”的再次提升。
不可否认,中国经济发展了遭遇矿产资源“瓶颈”制约,作为国有地勘队伍难辞其咎。但责任主体绝对不是国有地勘队伍一家。为什么对其他责任主体很少剖析,却总是将“落脚点”选在了国有地勘队伍?难道国有地勘队伍完成了企业化,矿产资源的“瓶颈”就能够缓解?思想不解放的帽子难道是国有地勘队伍的专利,非得要永永远远地戴下去不可?
对此,国有地勘队伍开始感到麻木。属地化十年了,已经出台的政策尚未落实,再出台新的政策是不是在玩文字游戏?事实也是如此,“大讨论”成果依旧未有对地勘队伍政策供给不足的现状有所改变,解决问题的措施还是停留在概念上,始终没有跳出“自己出政策、他人出资金”的怪圈。此情此景,更有一些爱发牢骚的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既然对地勘队伍的呼声如此冷漠,那么还动员我们参加“大讨论”做什么?属地化十年我们过得容易吗,是不是看我们过两天好日子,就又来折腾我们?为此,还有业内人士“道破天机”:起因是公益性地勘队伍业绩平平,拿属地化地勘队伍“说事”,其最终目的是为公益性地勘队伍争利。难道国有地勘队伍真的成为“小利益集团”争权夺利的“道具”?
二是感到有些惊诧!
尽管《报告》中对公益性地勘队伍建设依旧是老生常谈,没有触及任何敏感话题,但却传出扩编公益性地勘队伍的工作正在积极酝酿。为此,属地化的地勘队伍再次感到惊恐,甚至绝望。这绝非耸人听闻,公益性地勘队伍和商业性地勘队伍二元结构矛盾的凸现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首先令人惊诧的是,组建编制庞大的公益性地勘队伍,人员从何而来?据说,一个大区地质科研所就将扩编至1500—2000人。其主要来源无疑是属地管理与中央直属的国有地勘队伍。果真如此,刚刚恢复元气的地勘队伍岂不面临“釜底抽薪”的致命威胁!公益性地勘队伍难道可以游离于“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之外?难道为了自己的“家族兴旺”,就可以怂恿“儿孙”们巧取豪夺他人的“妻女”?
其次令人惊诧的是,队伍编制的依据从何而来?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公益性地勘队伍的规模设计只是采用了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对比法,即用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等几个简单参数进行移植测算。如果从根本上把握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益性地勘工作的需求,决策者或许明白,组建“功能齐全”、“体系完整”的队伍是多么的异想天开。
笔者当然不敢忽视十年来我国公益性地勘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但公益性地勘工作对商业性地勘工作的服务职能却实在不敢恭维。尤其是近年来,公益性地勘队伍不公益的问题似乎更加突出。然而,《报告》中看不到对公益性工作的任何反思,却最终将公益性地勘工作的欠缺归结为队伍的规模。并把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的项目重新拉回到计划经济的轨道。如果说,商业性地勘队伍的改革是停滞不前,那么公益性地勘队伍的改革则是不折不扣的倒退。这怎能不让人感到十分的惊诧!
三是感到有些困惑!
汪民同志在改革发展大讨论视频会议讲话中明确:“核心是要遵循市场经济和地质工作规律。关键是要政府部门准确定位。不与市场争权,不与企业争利。”然而,我们看到的“大讨论”的成果”,并没有以此为基点展开,非但与之前言不搭后语,甚至在与揽权推责的路上越走越远。
“整装勘查”是本次“大讨论”的重要创新点。然而,业内人士尚没有看到一篇令人心悦诚服的理论文章。以至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疑问。“整装勘查”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与计划经济时期的“大会战”有何区别,究竟是地勘行业体制与机制的改革,还是体制与机制的倒退?
问题的要害在于政府主导型的地质找矿模式得到了又一次的强化。以省区级政府为例,国土资源厅的地质勘查处编制屈指可数,外加几个临时聘用的退休人员与临时拼凑的兼职专家,如何能够驾驭得了数以十亿的庞大投资?谁都愿意当甲方,可当甲方的责任有多重大?这种投资模式,其投资效率靠什么来加以保证?这难道就是“大讨论”中所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正如几个所谓的“大寨县”没有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一样,几个所谓的“整装勘查”成果难道真的能够解决中国矿产资源的供给问题?
本次“大讨论”的成果已经初步表明,政府部门对国内市场参与意识较强,可谓是“身先士卒”。对国外市场服务意识较强,虽然准备“补贴”一定的资金,但基本态度仍是“隔岸观火”。为什么不能“拧一下个”来对待两个市场呢?就是说将国内的“整装勘查”移植国外,将国外的“政府补贴”用于国内。或许是因为,国外市场比较规范,政府的直接参与有悖国际惯例,这恰恰说明,国内市场的政策是与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南辕北辙。或许是因为,国内市场相对容易,国外市场相对困难,这恰恰说明,当前的地勘行业政策是何等的避重就轻,是何等的唯利是图。
结束语:
无论千言万语,地勘行业新体制与新机制构建的出发点都要归结为是调整和规范政府部门、公益性地勘队伍、商业性地勘队伍等各个利益主体的权益关系。笔者首先表明观点,市场化的改革取向不能动摇。
其一,国有地勘队伍企业化是大势所趋。然而,企业化不等于民营化,地勘队伍的相对垄断地位非但别无选择,而且不容质疑。必由之路是政府部门将地勘基金等专项投资以资本金的方式向国有地勘队伍注入。实施业主式管理,资本化运作,最终将所投资金交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监督考核。
其二,公益性地勘队伍的发展方向不是建“大”,更不是建“实”,而是毫无疑问的建“精”。公益性地勘队伍与商业性地勘队伍必须同步改革,在磨合中实现共生。商业性地勘队伍依靠公益性地勘队伍降低风险,公益性地勘队伍依靠商业性地勘队伍分担劳务。
其三,公益性地勘队伍与商业性地勘队伍的二元结构必须彻底消除。公益性地勘队伍也要与商业性地勘队伍一同走企业化的道路,方向是项目管理与咨询公司。从事基础研究的事业单位如不能转变为企业单位,就应归并到高等学校。纯粹科研类的事业单位必将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这才是真正的与国际惯例接轨。
“大讨论成果”,让国有地勘队伍感到失望!——…
发布时间:2009-12-27 19:14
地勘行业“史无前例”的“多层面多领域地质找矿改革与发展大讨论”即将结束。凝聚全行业智慧的“大讨论成果”(初稿)已呈现在业内人士面前。作为“大讨论”的积极参与者,国有地勘队伍此时的心情如何呢?最简单的两个字可以概括:“失望!失望!失望!”
一是感到有些伤心!
《关于大讨论成果情况通报》中已深刻认识到:“有一些普遍关心的核心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可是,在大讨论成果中,始终没有对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性问题予以正面回答。现在不回答,还将等待何时?
不但如此,《地质找矿改革发展报告》与此次“大讨论”的过程及成果结合得并不紧密。甚至可以说,即便不开展这样声势浩大的“大讨论”,如此的成果也能够形成。举例说明,在“主要问题”部分,仅仅概括为“思想认识不适应”、“体制机制不适应”、科技人才不适应”、“管理制度不适应”,与四年前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相比,没有得到根本的深化。而“指导原则”部分更是主体不清、逻辑混乱。其中一句话93个字,前半部分“勇于削手中的权、勇于去部门的利”,似乎是对地勘行政管理部门的深刻检讨,因为国有地勘队伍已无权可削、无利可去;但后半部分“进一步转变怨天尤人,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无疑是对国有地勘队伍“老错误”的再次提升。
不可否认,中国经济发展了遭遇矿产资源“瓶颈”制约,作为国有地勘队伍难辞其咎。但责任主体绝对不是国有地勘队伍一家。为什么对其他责任主体很少剖析,却总是将“落脚点”选在了国有地勘队伍?难道国有地勘队伍完成了企业化,矿产资源的“瓶颈”就能够缓解?思想不解放的帽子难道是国有地勘队伍的专利,非得要永永远远地戴下去不可?
对此,国有地勘队伍开始感到麻木。属地化十年了,已经出台的政策尚未落实,再出台新的政策是不是在玩文字游戏?事实也是如此,“大讨论”成果依旧未有对地勘队伍政策供给不足的现状有所改变,解决问题的措施还是停留在概念上,始终没有跳出“自己出政策、他人出资金”的怪圈。此情此景,更有一些爱发牢骚的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既然对地勘队伍的呼声如此冷漠,那么还动员我们参加“大讨论”做什么?属地化十年我们过得容易吗,是不是看我们过两天好日子,就又来折腾我们?为此,还有业内人士“道破天机”:起因是公益性地勘队伍业绩平平,拿属地化地勘队伍“说事”,其最终目的是为公益性地勘队伍争利。难道国有地勘队伍真的成为“小利益集团”争权夺利的“道具”?
二是感到有些惊诧!
尽管《报告》中对公益性地勘队伍建设依旧是老生常谈,没有触及任何敏感话题,但却传出扩编公益性地勘队伍的工作正在积极酝酿。为此,属地化的地勘队伍再次感到惊恐,甚至绝望。这绝非耸人听闻,公益性地勘队伍和商业性地勘队伍二元结构矛盾的凸现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首先令人惊诧的是,组建编制庞大的公益性地勘队伍,人员从何而来?据说,一个大区地质科研所就将扩编至1500—2000人。其主要来源无疑是属地管理与中央直属的国有地勘队伍。果真如此,刚刚恢复元气的地勘队伍岂不面临“釜底抽薪”的致命威胁!公益性地勘队伍难道可以游离于“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之外?难道为了自己的“家族兴旺”,就可以怂恿“儿孙”们巧取豪夺他人的“妻女”?
其次令人惊诧的是,队伍编制的依据从何而来?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公益性地勘队伍的规模设计只是采用了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对比法,即用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等几个简单参数进行移植测算。如果从根本上把握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益性地勘工作的需求,决策者或许明白,组建“功能齐全”、“体系完整”的队伍是多么的异想天开。
笔者当然不敢忽视十年来我国公益性地勘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但公益性地勘工作对商业性地勘工作的服务职能却实在不敢恭维。尤其是近年来,公益性地勘队伍不公益的问题似乎更加突出。然而,《报告》中看不到对公益性工作的任何反思,却最终将公益性地勘工作的欠缺归结为队伍的规模。并把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的项目重新拉回到计划经济的轨道。如果说,商业性地勘队伍的改革是停滞不前,那么公益性地勘队伍的改革则是不折不扣的倒退。这怎能不让人感到十分的惊诧!
三是感到有些困惑!
汪民同志在改革发展大讨论视频会议讲话中明确:“核心是要遵循市场经济和地质工作规律。关键是要政府部门准确定位。不与市场争权,不与企业争利。”然而,我们看到的“大讨论”的成果”,并没有以此为基点展开,非但与之前言不搭后语,甚至在与揽权推责的路上越走越远。
“整装勘查”是本次“大讨论”的重要创新点。然而,业内人士尚没有看到一篇令人心悦诚服的理论文章。以至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疑问。“整装勘查”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与计划经济时期的“大会战”有何区别,究竟是地勘行业体制与机制的改革,还是体制与机制的倒退?
问题的要害在于政府主导型的地质找矿模式得到了又一次的强化。以省区级政府为例,国土资源厅的地质勘查处编制屈指可数,外加几个临时聘用的退休人员与临时拼凑的兼职专家,如何能够驾驭得了数以十亿的庞大投资?谁都愿意当甲方,可当甲方的责任有多重大?这种投资模式,其投资效率靠什么来加以保证?这难道就是“大讨论”中所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正如几个所谓的“大寨县”没有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一样,几个所谓的“整装勘查”成果难道真的能够解决中国矿产资源的供给问题?
本次“大讨论”的成果已经初步表明,政府部门对国内市场参与意识较强,可谓是“身先士卒”。对国外市场服务意识较强,虽然准备“补贴”一定的资金,但基本态度仍是“隔岸观火”。为什么不能“拧一下个”来对待两个市场呢?就是说将国内的“整装勘查”移植国外,将国外的“政府补贴”用于国内。或许是因为,国外市场比较规范,政府的直接参与有悖国际惯例,这恰恰说明,国内市场的政策是与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南辕北辙。或许是因为,国内市场相对容易,国外市场相对困难,这恰恰说明,当前的地勘行业政策是何等的避重就轻,是何等的唯利是图。
结束语:
无论千言万语,地勘行业新体制与新机制构建的出发点都要归结为是调整和规范政府部门、公益性地勘队伍、商业性地勘队伍等各个利益主体的权益关系。笔者首先表明观点,市场化的改革取向不能动摇。
其一,国有地勘队伍企业化是大势所趋。然而,企业化不等于民营化,地勘队伍的相对垄断地位非但别无选择,而且不容质疑。必由之路是政府部门将地勘基金等专项投资以资本金的方式向国有地勘队伍注入。实施业主式管理,资本化运作,最终将所投资金交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监督考核。
其二,公益性地勘队伍的发展方向不是建“大”,更不是建“实”,而是毫无疑问的建“精”。公益性地勘队伍与商业性地勘队伍必须同步改革,在磨合中实现共生。商业性地勘队伍依靠公益性地勘队伍降低风险,公益性地勘队伍依靠商业性地勘队伍分担劳务。
其三,公益性地勘队伍与商业性地勘队伍的二元结构必须彻底消除。公益性地勘队伍也要与商业性地勘队伍一同走企业化的道路,方向是项目管理与咨询公司。从事基础研究的事业单位如不能转变为企业单位,就应归并到高等学校。纯粹科研类的事业单位必将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这才是真正的与国际惯例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