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八)
Part2: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五、行政复议与税务行政复议 (四)行政复议的审查
1.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3)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4)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2.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不开庭)的方法;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审理。
3.对被申请人的要求
(1)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
(2)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机构向其发送的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3)被申请人不按照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五)行政复议决定 1.决定期限
(1)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
(2)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2.决定类型 (1)概览
(2)决定维持
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3)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4)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 ①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②适用依据错误的; ③违反法定程序的; ④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⑤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相关链接】被申请人不按照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5)责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①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②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6)责令赔偿 ①经申请决定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复议机关对符合规定应当给予赔偿的,在决定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应当同时决定被申请人依法给予赔偿。
②主动决定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没有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复议机关在依法决定撤销或者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税款、滞纳金、罚款以及对财产的扣押、查封等强制措施时,应当同时责令被申请人退还税款、滞纳金和罚款,解除对财产的扣押、查封等强制措施,或者赔偿相应的价款。
3.生效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4.强制执行
(1)被申请人不履行决定
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2)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 ①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②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考题1·单选题】根据税务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复议决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2014年)
A.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B.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签字,即发生法律效力
C.决定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D.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复杂的,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
【答案】B
【解析】(1)选项B: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即发生法律效力。(2)选项D: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
出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考题2·单选题】某市国家税务局直属稽查局在税务检查中发现甲公司存在滞后确认产品销售收入的情况,遂作出要求甲公司补缴税款的税务处理决定。甲公司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下列各项中,有权受理该申请的是( )。(2013年)
A.该市国家税务局 B.该市人民政府 C.所在省国家税务局 D.所在省人民政府
【答案】A
【解析】对税务所(分局)、各级税务局的稽查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所属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考题3·多选题】根据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规定,被申请人的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中,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予以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的有( )。(2011年)
A.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行政行为 B.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行为 C.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 D.适用依据错误的行政行为
【答案】ABCD
【考题4·多选题】根据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有( )。(2009年)
A.公民对行政机关作出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B.企业对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其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C.社会团体对行政机关作出其有关资质证书中止的决定不服的 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本单位给予其行政处分的决定不服的
【答案】ABC
【解析】选项D: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可以依法提出申诉,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六、行政诉讼
(一)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
1.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2014年修改)》):
(1)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3)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4)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5)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6)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7)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8)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9)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10)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11)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12)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2.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解释】根据《行政诉讼法(2014年修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上述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 (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相关链接】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决定”时,可以依法提出申诉(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二)诉讼管辖
1.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1)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2)海关处理的案件;(根据《行政诉讼法(2014年修改)》)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4)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三)行政诉讼程序 1.起诉期限 (1)经过复议的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直接提起诉讼的(根据《行政诉讼法(2014年修改)》)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审理和判决
(1)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诉讼可以调解。 (2)依据
根据《行政诉讼法(2014年修改)》,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当地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规章。
(3)审限(根据《行政诉讼法(2014年修改)》) ①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②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4)判决
①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②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四)侵权赔偿
1.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当事人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应当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行政赔偿诉讼可以调解。 3.赔偿义务人
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该行政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 【考题1·单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公民对下列事项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不予受理的是( )。(2014年)
A.赵某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吊销其卫生许可证的行政处罚不服的 B.李某认为税务机关违法要求其履行纳税义务的 C.张某对公安机关作出的罚款处罚不服的 D.王某对其任职的财政部门给予的任免决定不服的
【答案】D
【解析】(1)人民法院不受理当事人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①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②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③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④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2)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决定,可以依法提出申诉;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考题2·多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有( )。(2013年)
A.张某认为某行政机关违法限制其人身自由 B.赵某认为其所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不适当任免决定 C.王某认为某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其抚恤金 D.李某认为某行政法规规定不合理
【答案】AC
【解析】(1)选项B:就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内部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受理;(2)选项D:对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受理。 【考题3·单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海关处理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应当由( )管辖。(2014年,经调整)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B
【解析】(1)海关处理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不论《行政诉讼法》修改前还是修改后,均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范围。(2)根据《行政诉讼法(2014年修改)》,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①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②海关处理的案件;③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④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考题4·判断题】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对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促其达成调解协议。( )(2012年、2011年)
【答案】×
【解析】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案件可以调解。
第一章 总论(八)
Part2: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五、行政复议与税务行政复议 (四)行政复议的审查
1.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3)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4)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2.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不开庭)的方法;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审理。
3.对被申请人的要求
(1)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
(2)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机构向其发送的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3)被申请人不按照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五)行政复议决定 1.决定期限
(1)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
(2)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2.决定类型 (1)概览
(2)决定维持
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3)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4)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 ①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②适用依据错误的; ③违反法定程序的; ④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⑤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相关链接】被申请人不按照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5)责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①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②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6)责令赔偿 ①经申请决定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复议机关对符合规定应当给予赔偿的,在决定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应当同时决定被申请人依法给予赔偿。
②主动决定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没有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复议机关在依法决定撤销或者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税款、滞纳金、罚款以及对财产的扣押、查封等强制措施时,应当同时责令被申请人退还税款、滞纳金和罚款,解除对财产的扣押、查封等强制措施,或者赔偿相应的价款。
3.生效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4.强制执行
(1)被申请人不履行决定
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2)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 ①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②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考题1·单选题】根据税务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复议决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2014年)
A.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B.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签字,即发生法律效力
C.决定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D.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复杂的,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
【答案】B
【解析】(1)选项B: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即发生法律效力。(2)选项D: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
出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考题2·单选题】某市国家税务局直属稽查局在税务检查中发现甲公司存在滞后确认产品销售收入的情况,遂作出要求甲公司补缴税款的税务处理决定。甲公司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下列各项中,有权受理该申请的是( )。(2013年)
A.该市国家税务局 B.该市人民政府 C.所在省国家税务局 D.所在省人民政府
【答案】A
【解析】对税务所(分局)、各级税务局的稽查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所属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考题3·多选题】根据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规定,被申请人的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中,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予以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的有( )。(2011年)
A.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行政行为 B.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行为 C.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 D.适用依据错误的行政行为
【答案】ABCD
【考题4·多选题】根据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有( )。(2009年)
A.公民对行政机关作出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B.企业对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其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C.社会团体对行政机关作出其有关资质证书中止的决定不服的 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本单位给予其行政处分的决定不服的
【答案】ABC
【解析】选项D: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可以依法提出申诉,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六、行政诉讼
(一)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
1.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2014年修改)》):
(1)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3)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4)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5)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6)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7)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8)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9)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10)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11)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12)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2.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解释】根据《行政诉讼法(2014年修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上述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 (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相关链接】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决定”时,可以依法提出申诉(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二)诉讼管辖
1.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1)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2)海关处理的案件;(根据《行政诉讼法(2014年修改)》)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4)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三)行政诉讼程序 1.起诉期限 (1)经过复议的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直接提起诉讼的(根据《行政诉讼法(2014年修改)》)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审理和判决
(1)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诉讼可以调解。 (2)依据
根据《行政诉讼法(2014年修改)》,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当地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规章。
(3)审限(根据《行政诉讼法(2014年修改)》) ①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②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4)判决
①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②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四)侵权赔偿
1.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当事人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应当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行政赔偿诉讼可以调解。 3.赔偿义务人
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该行政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 【考题1·单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公民对下列事项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不予受理的是( )。(2014年)
A.赵某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吊销其卫生许可证的行政处罚不服的 B.李某认为税务机关违法要求其履行纳税义务的 C.张某对公安机关作出的罚款处罚不服的 D.王某对其任职的财政部门给予的任免决定不服的
【答案】D
【解析】(1)人民法院不受理当事人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①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②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③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④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2)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决定,可以依法提出申诉;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考题2·多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有( )。(2013年)
A.张某认为某行政机关违法限制其人身自由 B.赵某认为其所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不适当任免决定 C.王某认为某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其抚恤金 D.李某认为某行政法规规定不合理
【答案】AC
【解析】(1)选项B:就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内部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受理;(2)选项D:对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受理。 【考题3·单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海关处理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应当由( )管辖。(2014年,经调整)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B
【解析】(1)海关处理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不论《行政诉讼法》修改前还是修改后,均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范围。(2)根据《行政诉讼法(2014年修改)》,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①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②海关处理的案件;③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④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考题4·判断题】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对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促其达成调解协议。( )(2012年、2011年)
【答案】×
【解析】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案件可以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