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 (第二课时设计)
李春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1个生字“图”、会正确书写“方框”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多媒体教学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并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识字、朗读。
学习难点: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一齐读课题
(板书:17 小山村 )
2、(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17课的字词,你们还记得么?老师考一考你们
(2):课件出示字词:(住 苹果 山脚下 图画 村庄 小楼 梨 结满
山坡上 小鸭)
(3):学生自由读
(4)指名领读(一个男生读五个词,一个女生读五个词)。评价:音准 声音响
亮
(5)开火车读:(评价:小火车开得真棒)
3、过渡语:同学们记得真好,老师奖励你们一幅画 对,这就是课文中的小山村,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去尽情的游览一番吧
二 新授: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7课
(1)、请你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小山村的那几个地方?用笔圈
出来,然后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2)、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回答(一个人)
板书:山坡上
山脚下
村前
过渡:那么山坡上,上脚下,村前都有什么呢?
好,我们先到山坡上去看一看吧
2、请你自由的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山坡上有什么?
(1)学生自由读, 教师巡视 (出示课件)
(2)指名说一说
预设:A:山坡上有一片果树林(指导一片很多)板书:果树林
读一读这句话,一片表示果树怎么样?(果树很多)那到底有多少?你做一个手势来告诉大家。(放课件:让生感受一片,山上全都是,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C:老师指着图读 :(树上结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咦?我听见有人说这幅图不是结满?他说的对吗?为什么?生去解释结满 (表扬学生真会听讲)放课件:(结满的图),看到这满山遍野的果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D:带着你的感受再去体会一下上坡上的美景吧?(自由读 指名读(2个人) 读得好的给他鼓鼓掌
(3)山坡上可能还有什么? 上坡上——————————。
过渡语:山坡上是一派丰收的景象,那么山脚下和村前又是怎样的呢? 3:请你小声的读一读第3、第4自然段思考:山脚下和村前都有什么呢? 用直线画一画,画好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1)学生自己读自己画,教师巡视
(2)画好后和你的同桌去交流一下 (马上坐好)
(3)指名说:(2个人)生说时板书:新房子 小楼
(4)出示课件 (两句话对比的)体会:一排排,新
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哪一句好,好在哪儿?(放课件)
(5)看到这一排排的新房子你的心情 找生说一说
(6)还有人和你们一样高兴呢?(放课件:学生的)
看到这些山村的孩子们也可以向我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由衷地为她们高兴,就让我们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把第三自然段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过渡语:山脚下的一排排的新房子和小楼让我们感受到了山村的变化,那村前有什么呢?放课件:村前的
(2)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村前(板书:小河)
(3)谁能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
过渡语:绿绿的河水白白的小鸭,你们想不想在这小河边休息一下,休息的同时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游览过的地方吧。
5:老师指着板书带学生一起回忆
(2)哪位同学也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山坡上接的红红的苹果,送给
你留作纪念吧
(3) 同桌互相介绍(课件出示填空)
(4)谁来再给大家介绍一下(送苹果留作纪念)
6、升华感情:(处理最后一自然段)
(1) 总结板书。
师:我们跟随小作者游览了他的家乡 {手势}我们从远处的山坡上、到近一些的山脚下,又到更近的村前,我们看到的不光有满眼的绿色,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灰色。。。就像什么(图画---点击出现整图)师:让我们也来夸夸他的家乡夸夸这个小山村吧!
(2)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学习生字:图
过渡语:小山村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 学习图画的“图”字。课件出示:图
1这个字是全包围结构:里面是一个冬,外面是,谁知道?
(强调新部首{板书:方框},
2、 你学过的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3笔顺:自己看笔顺跟随表,边说边书空,最后一笔是什么?
4占格:第一笔的位置距竖虚线有多远,写多长
5师板演:先写一个房子,里面住进一个小人“冬”然后关上门
6坐姿(生提醒3姿))
描一个写一个
展示、(好,中,差),讲评(夸夸)
1、背课文
2、请你读一读《语文读本》中第46页《山村大变样》一文。
板书设计:
山坡上 果树林
17 小山村
山脚下 新房子 小楼
村前 小河
小山村 (第二课时设计)
李春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1个生字“图”、会正确书写“方框”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多媒体教学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并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识字、朗读。
学习难点: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一齐读课题
(板书:17 小山村 )
2、(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17课的字词,你们还记得么?老师考一考你们
(2):课件出示字词:(住 苹果 山脚下 图画 村庄 小楼 梨 结满
山坡上 小鸭)
(3):学生自由读
(4)指名领读(一个男生读五个词,一个女生读五个词)。评价:音准 声音响
亮
(5)开火车读:(评价:小火车开得真棒)
3、过渡语:同学们记得真好,老师奖励你们一幅画 对,这就是课文中的小山村,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去尽情的游览一番吧
二 新授: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7课
(1)、请你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小山村的那几个地方?用笔圈
出来,然后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2)、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回答(一个人)
板书:山坡上
山脚下
村前
过渡:那么山坡上,上脚下,村前都有什么呢?
好,我们先到山坡上去看一看吧
2、请你自由的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山坡上有什么?
(1)学生自由读, 教师巡视 (出示课件)
(2)指名说一说
预设:A:山坡上有一片果树林(指导一片很多)板书:果树林
读一读这句话,一片表示果树怎么样?(果树很多)那到底有多少?你做一个手势来告诉大家。(放课件:让生感受一片,山上全都是,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C:老师指着图读 :(树上结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咦?我听见有人说这幅图不是结满?他说的对吗?为什么?生去解释结满 (表扬学生真会听讲)放课件:(结满的图),看到这满山遍野的果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D:带着你的感受再去体会一下上坡上的美景吧?(自由读 指名读(2个人) 读得好的给他鼓鼓掌
(3)山坡上可能还有什么? 上坡上——————————。
过渡语:山坡上是一派丰收的景象,那么山脚下和村前又是怎样的呢? 3:请你小声的读一读第3、第4自然段思考:山脚下和村前都有什么呢? 用直线画一画,画好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1)学生自己读自己画,教师巡视
(2)画好后和你的同桌去交流一下 (马上坐好)
(3)指名说:(2个人)生说时板书:新房子 小楼
(4)出示课件 (两句话对比的)体会:一排排,新
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哪一句好,好在哪儿?(放课件)
(5)看到这一排排的新房子你的心情 找生说一说
(6)还有人和你们一样高兴呢?(放课件:学生的)
看到这些山村的孩子们也可以向我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由衷地为她们高兴,就让我们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把第三自然段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过渡语:山脚下的一排排的新房子和小楼让我们感受到了山村的变化,那村前有什么呢?放课件:村前的
(2)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村前(板书:小河)
(3)谁能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
过渡语:绿绿的河水白白的小鸭,你们想不想在这小河边休息一下,休息的同时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游览过的地方吧。
5:老师指着板书带学生一起回忆
(2)哪位同学也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山坡上接的红红的苹果,送给
你留作纪念吧
(3) 同桌互相介绍(课件出示填空)
(4)谁来再给大家介绍一下(送苹果留作纪念)
6、升华感情:(处理最后一自然段)
(1) 总结板书。
师:我们跟随小作者游览了他的家乡 {手势}我们从远处的山坡上、到近一些的山脚下,又到更近的村前,我们看到的不光有满眼的绿色,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灰色。。。就像什么(图画---点击出现整图)师:让我们也来夸夸他的家乡夸夸这个小山村吧!
(2)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学习生字:图
过渡语:小山村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 学习图画的“图”字。课件出示:图
1这个字是全包围结构:里面是一个冬,外面是,谁知道?
(强调新部首{板书:方框},
2、 你学过的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3笔顺:自己看笔顺跟随表,边说边书空,最后一笔是什么?
4占格:第一笔的位置距竖虚线有多远,写多长
5师板演:先写一个房子,里面住进一个小人“冬”然后关上门
6坐姿(生提醒3姿))
描一个写一个
展示、(好,中,差),讲评(夸夸)
1、背课文
2、请你读一读《语文读本》中第46页《山村大变样》一文。
板书设计:
山坡上 果树林
17 小山村
山脚下 新房子 小楼
村前 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