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教案

小山村 (第二课时设计)

李春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1个生字“图”、会正确书写“方框”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多媒体教学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并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识字、朗读。

学习难点: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一齐读课题

(板书:17 小山村 )

2、(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17课的字词,你们还记得么?老师考一考你们

(2):课件出示字词:(住 苹果 山脚下 图画 村庄 小楼 梨 结满

山坡上 小鸭)

(3):学生自由读

(4)指名领读(一个男生读五个词,一个女生读五个词)。评价:音准 声音响

(5)开火车读:(评价:小火车开得真棒)

3、过渡语:同学们记得真好,老师奖励你们一幅画 对,这就是课文中的小山村,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去尽情的游览一番吧

二 新授: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7课

(1)、请你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小山村的那几个地方?用笔圈

出来,然后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2)、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回答(一个人)

板书:山坡上

山脚下

村前

过渡:那么山坡上,上脚下,村前都有什么呢?

好,我们先到山坡上去看一看吧

2、请你自由的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山坡上有什么?

(1)学生自由读, 教师巡视 (出示课件)

(2)指名说一说

预设:A:山坡上有一片果树林(指导一片很多)板书:果树林

读一读这句话,一片表示果树怎么样?(果树很多)那到底有多少?你做一个手势来告诉大家。(放课件:让生感受一片,山上全都是,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C:老师指着图读 :(树上结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咦?我听见有人说这幅图不是结满?他说的对吗?为什么?生去解释结满 (表扬学生真会听讲)放课件:(结满的图),看到这满山遍野的果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D:带着你的感受再去体会一下上坡上的美景吧?(自由读 指名读(2个人) 读得好的给他鼓鼓掌

(3)山坡上可能还有什么? 上坡上——————————。

过渡语:山坡上是一派丰收的景象,那么山脚下和村前又是怎样的呢? 3:请你小声的读一读第3、第4自然段思考:山脚下和村前都有什么呢? 用直线画一画,画好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1)学生自己读自己画,教师巡视

(2)画好后和你的同桌去交流一下 (马上坐好)

(3)指名说:(2个人)生说时板书:新房子 小楼

(4)出示课件 (两句话对比的)体会:一排排,新

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哪一句好,好在哪儿?(放课件)

(5)看到这一排排的新房子你的心情 找生说一说

(6)还有人和你们一样高兴呢?(放课件:学生的)

看到这些山村的孩子们也可以向我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由衷地为她们高兴,就让我们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把第三自然段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过渡语:山脚下的一排排的新房子和小楼让我们感受到了山村的变化,那村前有什么呢?放课件:村前的

(2)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村前(板书:小河)

(3)谁能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

过渡语:绿绿的河水白白的小鸭,你们想不想在这小河边休息一下,休息的同时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游览过的地方吧。

5:老师指着板书带学生一起回忆

(2)哪位同学也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山坡上接的红红的苹果,送给

你留作纪念吧

(3) 同桌互相介绍(课件出示填空)

(4)谁来再给大家介绍一下(送苹果留作纪念)

6、升华感情:(处理最后一自然段)

(1) 总结板书。

师:我们跟随小作者游览了他的家乡 {手势}我们从远处的山坡上、到近一些的山脚下,又到更近的村前,我们看到的不光有满眼的绿色,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灰色。。。就像什么(图画---点击出现整图)师:让我们也来夸夸他的家乡夸夸这个小山村吧!

(2)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学习生字:图

过渡语:小山村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 学习图画的“图”字。课件出示:图

1这个字是全包围结构:里面是一个冬,外面是,谁知道?

(强调新部首{板书:方框},

2、 你学过的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3笔顺:自己看笔顺跟随表,边说边书空,最后一笔是什么?

4占格:第一笔的位置距竖虚线有多远,写多长

5师板演:先写一个房子,里面住进一个小人“冬”然后关上门

6坐姿(生提醒3姿))

描一个写一个

展示、(好,中,差),讲评(夸夸)

1、背课文

2、请你读一读《语文读本》中第46页《山村大变样》一文。

板书设计:

山坡上 果树林

17 小山村

山脚下 新房子 小楼

村前 小河

小山村 (第二课时设计)

李春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1个生字“图”、会正确书写“方框”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多媒体教学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并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识字、朗读。

学习难点: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一齐读课题

(板书:17 小山村 )

2、(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17课的字词,你们还记得么?老师考一考你们

(2):课件出示字词:(住 苹果 山脚下 图画 村庄 小楼 梨 结满

山坡上 小鸭)

(3):学生自由读

(4)指名领读(一个男生读五个词,一个女生读五个词)。评价:音准 声音响

(5)开火车读:(评价:小火车开得真棒)

3、过渡语:同学们记得真好,老师奖励你们一幅画 对,这就是课文中的小山村,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去尽情的游览一番吧

二 新授: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7课

(1)、请你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小山村的那几个地方?用笔圈

出来,然后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2)、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回答(一个人)

板书:山坡上

山脚下

村前

过渡:那么山坡上,上脚下,村前都有什么呢?

好,我们先到山坡上去看一看吧

2、请你自由的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山坡上有什么?

(1)学生自由读, 教师巡视 (出示课件)

(2)指名说一说

预设:A:山坡上有一片果树林(指导一片很多)板书:果树林

读一读这句话,一片表示果树怎么样?(果树很多)那到底有多少?你做一个手势来告诉大家。(放课件:让生感受一片,山上全都是,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C:老师指着图读 :(树上结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咦?我听见有人说这幅图不是结满?他说的对吗?为什么?生去解释结满 (表扬学生真会听讲)放课件:(结满的图),看到这满山遍野的果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D:带着你的感受再去体会一下上坡上的美景吧?(自由读 指名读(2个人) 读得好的给他鼓鼓掌

(3)山坡上可能还有什么? 上坡上——————————。

过渡语:山坡上是一派丰收的景象,那么山脚下和村前又是怎样的呢? 3:请你小声的读一读第3、第4自然段思考:山脚下和村前都有什么呢? 用直线画一画,画好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1)学生自己读自己画,教师巡视

(2)画好后和你的同桌去交流一下 (马上坐好)

(3)指名说:(2个人)生说时板书:新房子 小楼

(4)出示课件 (两句话对比的)体会:一排排,新

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哪一句好,好在哪儿?(放课件)

(5)看到这一排排的新房子你的心情 找生说一说

(6)还有人和你们一样高兴呢?(放课件:学生的)

看到这些山村的孩子们也可以向我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由衷地为她们高兴,就让我们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把第三自然段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过渡语:山脚下的一排排的新房子和小楼让我们感受到了山村的变化,那村前有什么呢?放课件:村前的

(2)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村前(板书:小河)

(3)谁能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

过渡语:绿绿的河水白白的小鸭,你们想不想在这小河边休息一下,休息的同时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游览过的地方吧。

5:老师指着板书带学生一起回忆

(2)哪位同学也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山坡上接的红红的苹果,送给

你留作纪念吧

(3) 同桌互相介绍(课件出示填空)

(4)谁来再给大家介绍一下(送苹果留作纪念)

6、升华感情:(处理最后一自然段)

(1) 总结板书。

师:我们跟随小作者游览了他的家乡 {手势}我们从远处的山坡上、到近一些的山脚下,又到更近的村前,我们看到的不光有满眼的绿色,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灰色。。。就像什么(图画---点击出现整图)师:让我们也来夸夸他的家乡夸夸这个小山村吧!

(2)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学习生字:图

过渡语:小山村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 学习图画的“图”字。课件出示:图

1这个字是全包围结构:里面是一个冬,外面是,谁知道?

(强调新部首{板书:方框},

2、 你学过的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3笔顺:自己看笔顺跟随表,边说边书空,最后一笔是什么?

4占格:第一笔的位置距竖虚线有多远,写多长

5师板演:先写一个房子,里面住进一个小人“冬”然后关上门

6坐姿(生提醒3姿))

描一个写一个

展示、(好,中,差),讲评(夸夸)

1、背课文

2、请你读一读《语文读本》中第46页《山村大变样》一文。

板书设计:

山坡上 果树林

17 小山村

山脚下 新房子 小楼

村前 小河


相关文章

  • 13山村的早晨课改教案
  • 13.山村的早晨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读本课会认字,掌握本课会写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⑵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⑶练习词语搭配. ⑷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⑸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拼读.练习.组词.书 ...查看


  • 13山村的早晨教学设计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山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 ...查看


  •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米袋公园
  • 一.准备活动--建筑师造房子,很辛苦,让我们先来做个热身吧!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动感的音乐做一些伸展.跳跃.踏步等热身运动二.米袋的玩法--造度假村要有很多东西,可是今天我们只有一种材料--这是什么? --我们可以拿它做什么呢? 幼儿自由探索 ...查看


  • [秋姑娘的信]教案设计
  • <秋姑娘的信>教案设计 市中区中兴小学 王广芹 教材分析 <秋姑娘的信>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7课的课文.这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描写了秋尽冬来的季节特征,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如何准备越冬的情形,显得生动有趣. ...查看


  • 09年高考语文话题作文结尾技巧教案
  • 09年高考语文话题作文结尾技巧 "结尾"是作文的一道重要的"工序",写得不好,会使文章显得结构松弛,黯然失色;写得好,则可以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大添异彩,真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 ...查看


  • 一去二三里表格教案设计意图
  •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时 上课时间: 一课时 天气: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模式或方法 引导启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品读感悟. 课题 <一去二三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 ...查看


  • 一去二三里教案
  • <一去二三里>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 个字,认识笔画"横".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带着想象的画面初步 有感情地朗 ...查看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7++秋姑娘的信]教案
  • <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秋去冬来的季节变化特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在理解字.词.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语言表达.创新等能力. 3.激励关爱自然,关 ...查看


  • 3山中避雨教案
  • 3. 山中避雨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 2.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 心: 3.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深入理解"乐以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