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教师效能感量表

2005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第1期

文章编号:100124918(2005)[1**********]

中文“教师效能感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黄喜珊

(广东茂名学院,广东 525000)

3

摘 要:本研究以405名中学教师为对象,对中文版教师效能感量表(TES)的心理测量学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文版TES具有良好的信度、结构效度和同时效度,说明中文版TES是一个可以推广的量表,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一些问题。研究还表明教龄、职称等老师特征变量对教师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影响。关键词:教师效能感;量表;信度;效度

1 前言

教师效能感(teachers’efficacy)是近年来教师心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指教师对自己能

否完成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在理论上来源于的自我效能(self2efficacy)概念,并由Armor等在1976年最早提出。在此后二十多年的研究中,教师效能感被证实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嘱目。

教师效能感的测量和评估是教师效能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它不仅反映了研究者对教师效能感意义和结构的理解,也为进一步揭示教师效能

[1]

感同其它关联因素间的关系奠定基础。在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的影响下,国外研究者陆续

学特征,为教师效能感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测量工具。

本研究所采用的教师效能量表(TeacherEfficacyScale,以下简称TES)由多年来一直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美国心理学教授Hoy和Woolfolk

[6]

编制。TES一共只有10个项目,涵盖了一般教学效能感(generalteachingefficacy,以下简称GTE)和个人教学效能感(personalteachingefficacy,以下简称PTE)两个分量表,是当前国外这类研究中使用广泛的一个量表,国外的研究表明其信度和效度较好。

2 方法

211 被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简单随机抽

编制了一系列教师效能感量表,如Gibson和

Dembo开发的教师效能感量表,Riggs和Enochs的理科教学效能感信念工具,Bandura的教师效能感

[2]

量表等。我国对这一领域的探讨始于90年代,研究者们不但介绍国外的研究,同时也重点考察了教师效能的特征和一些相关因素。但在量表的

[3][4][5]

专门研究方面,只有俞国良、辛涛、王才康等修订了两三份教师效能感量表,与国外在这方面的大量成果形成很大反差,也使得进一步的相关研究缺乏强有力的支持工具。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拟将国外一份比较经典且广泛使用的教师效能感量表修订为中文版,通过探讨其心理测量

样的方法,选取茂名市的几所中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26份,收回有效问卷40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5%。被试一般资料的构成情况如下表。212 工具21211 TES,用于测量教师的效能感。该量表是

美国心理学家Hoy和Woolfolk在1993年编制,共有1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均为一个主观陈述句(如,只要我努力去做,我能和最令人头疼的学生沟通)。要求被试在一个6点评分量表上作出选择,这6个选项是“完全不同意”、“中度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有点同意”“、中度同意”“、完全同

3本研究是在华南师范大学王才康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并得到茂名学院科研基金的资助,在此谨表谢忱!作者简介:黄喜珊(1975-)女,广东潮州人,广东茂名学院教师。

115

意”,分别记为1、2、3、4、5、6分。

21212 教师自我效能感量表 (Teacher’sSelf2EfficacyScale,以下简称TSES),用于测量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由德国心理学家Schmitz和Schwarzer编制,共10个项目,均为Likert4点量表。其中文版经王才康(2003)研究发现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0184,折半信度r=0190,TSES的10

[5]

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154和0172之间。

表1 本研究的样本构成

人数

性别

男女未填25岁以下26~30岁31~40岁41岁以上5年以下6~10年11~20年20年以上高中大专本科三级以下二级一级以上

[***********][***********]6153190

%431055.[***********][***********][***********]34715

对TES的各个项目与TES总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中数据表明TES的各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158~0167之间,所有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

表2 TES因素分析结果

项目编号

GTE

[1**********]

[1**********]0

[**************]3

01610145

0168PTE

[***********][***********]0158

因素荷重

与总分相关

年龄

教龄

  注:因素荷重小于0130者没有列出

学历

对TES的信度分析表明,TES具有良好的信

度。TES的两个分量表:PTE的Cronbachα=0170(n=353),GTE的Cronbachα=0160(n=376)。这表明TES的两个分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312 TES的效度31211 结构效度 用最大似然法(ML)和斜交旋转的方法对全部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两个潜根值大于1的因素。另根据陡阶图(参图1)的转折标准和潜根值大于1的标准,也确定了TES包含两个因素(各个因素包含的项目如表2所示)。因素1可命名为个人教学效能感(PTE),主要是指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对处理教学

职称

2121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eneralSelf2EfficacyScale,以下简称GSES)。用于测量总体性

的自我效能感,为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等编制,目前在国际上广泛采用,整个量表共10个问题,采用Likert4点量表形式。中文版的GSES被王才康证明其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187,重测信度为0183,GSES的10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160

[7]

和0177之间。21214 个人资料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收集中学教师各方面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等内容。213 程序

问卷测试以团体无记名的方式进行,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然后按指导语的要求完成整个问卷。主试全部由研究者亲自担任,全部问卷当场答完收回。每份问卷完成约需10分钟左右。全部数据用Windows98的写字板录入微机,并采用SPSS1010软件包完成统计分析工作。

过程的各种事件、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的看法,即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自信。因素2可命名为一般教学效能感(GTE),主要是指教师认为教育教学的作用与家庭等环境因素相比,哪一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更大的一种信念。

对PTE和GTE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GTE和PTE的相关系数r=-0108,p=0113>0105(n=333)。说明两个分量表GTE和PTE没有相关,即彼此相互独立,因此在统计时不能把两个量表的分数进行累加。31212 同时效度

3 结果

311 TES的项目特征和信度116

为了探讨TES的同时效度,本研究在测试TES的同时施测了TSES和GSES。统计分析发现TES的同时效度如表3所示。

接从自我效能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把教师

自我效能感当作是自我效能感在教师这一特定领域的一个分子概念。从含义上说,PTE和TSES都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都是表明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自信。本研究发现PTE和TSES存在较高的正相关(r=0152),说明TES具有很好的相容效度,这一结果也与有关研究相

[5]

类似。而GSES是个体面对新环境或新事物时所具有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它与PTE可谓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同时由于教育教学工作占了中

图1 因素分析之陡阶梯图表3 TES的同时效度

TSES(n=181)

PTEGTE

01523333

GSES(n=172)

014033-0104

学教师生活的绝大部分,这就使他们在对自我作

一个全面的评价时,很大一部分是以其在教学工作中的表现和教学效果作为参照,所以PTE与GSES也存在较高的正相关(r=0140)。研究还表明,GTE和TSES也存在比较显著的正相关(r=0121),这表明GTE高的教师,其教师自我效能感也高。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教师对教育教学的作用有着坚定的信念,那么他对作为“教师”的这一自我也充满了自信。而GTE和GSES没有表现出相关,表明教师的自信独立于其对教育作用的信心。这一结果与赵福果对中学教师的研究有所不同,他们的研究得出教师效能感与其自我概念有显著

[8]

的相关。从理论上说一般自我效能感应该属于自我概念的范畴,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造成这种结果差异:一是所用的教师效能感量表不同;二是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没有去探讨教师效能感的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得出PTE与GTE互相独立,且只有PTE和GSES有较高的正相关,这一结果似乎更加符合生活经验。

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TES包含两个维度。很明显这一结果与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相一致,也支持国外研究者所提出的教师

[9~10]

教学效能感模型。Gibson和Dembo所编制的教师效能量表,经因素分析也得到了两个相同的

[10]

因素。本研究还发现这两个维度的量表之间没有相关,这表明它们测量的是代表教师效能感的两个不同的方面。Hoy和Woolfolk在用此量表

[6]

施测于小学教师时也得到了同样的发现。这些结果说明了教师效能感这个构念在不同文化中具有普遍性。鉴于两个分量表彼此独立,故在采用TES测量教师效能感时,结果一定要用两个分数

  注:33p

由表3可知,PTE和GTE与两个效标量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PTE和TSES及GSES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GTE和TSES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GTE和GSES则没有相关。313 教师特征变量对教师效能感的影响

本研究还对不同教师特征的教师效能感进行了比较,考察学历、教龄、性别、职称等因素对教师效能感的影响。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检验,发现这些变量对教师效能感都不存在显著影响。表4列出了不同性别的教师在TES上的得分。

表4 不同性别的教师在TES上的得分

PTE

GTE

17126±4197(n=161)

18123±4162(n=210)17181±4179(n=371)

女全样本

23118±4117(n=158)23126±4154(n=191)23123±4161(n=379)

4 讨论

本研究发现,中文版TES具有较好的信度。

TES的两个分量表,即PTE的Cronbachα=0170(n=353),GTE的Cronbachα=0160(n=376)。而且TES的各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158~0167之间,所有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

研究也发现TES具有比较理想的同时效度和结构效度。为了探讨TES的同时效度,选择了TSES和GSES作为效标。TSES是Schmitz等人直

来表示。国内学者在研究教师效能感特征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两个分量表的分数进行相加而得出总分。虽然所用量表不同,但本研究告诉我们,

117

这一做法可能是值得商榷的。

本研究还利用TES考察了教师特征变量对教师效能感的影响,结果发现年龄、教龄、性别、职称等因素对教师效能感都不存在显著影响。以往有不少研究也得出了性别、学历对教师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影响。在教龄这一因素上,则有研究者得出教龄对教师效能感存在显著影响的结[3,11]论。这可能主要是由于所用的量表不同而致。教师特征变量到底对教师效能感影响如何?这个问题有待于以后作进一步的研究。

[3,8]

师效能感的影响不显著。参考文献:

[1]李凌.两种取向的自我效能感评估概述.心理科学,2001,24(5),618-619.

[2]王振宏.国外教师效能研究述评.心理学动态,2001,9(2):146-150.

[3]俞国良,辛涛,申继亮.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

的研究.心理学报,1995,27(2)159-165.

[4]辛涛,申继亮,林崇德.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量表试用常

模修订.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4,22-26.

[5]王才康.中文版教师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心理测量学特征

5 结论

(1)TES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信度

研究.2003,待发表.

[6]Hoy&Woolfork.Teacher’senseofefficacyandtheorganizationhealthofschools.TheElementarySchoolJournal,1993,31,356-372.

[7]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

分析表明,TES的两个分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TES的各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

(2)教龄、性别、学历、年龄、职称等变量对教

度研究.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8]赵福果,黄希庭.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其与自我

概念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2,25(4),472-473.

[9]AshtonPT.Motivitionandtheteacher’ssenseofefficacy.In:C.Ames,R.Ames(Eds.),Researchonmotivitionineducation:vol2.Theclassroommilieu.Orlando,FL:AcademicPress.1985:141-174.

[10]GibsonS.Teacherefficacy:Aconstructvalidation.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84,76(4):569-582

[11]李荟,李茵,申继亮.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研究.心

理发展与教育,1998(1),33-37.

ReliabilityandValidityoftheChineseVersion

ofTeacherEfficacyScale

HUANGXi2Shan

(MaoMingCollege,Guangdong 525000)

Abstract:Theaimofthestudywastoadaptafamousteacherefficacyscale(TES)developedbyHoy&Woolfolk

(1993)intoaChineseversion.Thepsychometricsandconstructvaliditywerealsoevaluatedinthestudy.TheresultsshowedthattheChineseversionofTESisofgoodreliability,structuralvalidityandconcurrentvalidity,whichcanbegeneralizedforfutureresearchandpracticaluse.TheresultsoffactoranalysisofshowedthattheTESwasconsistedoftwoindependentdimensions,namelygeneralteachingefficacy(GTE)andpersonalteachingefficacy(PTE).Thedifferencesofteachers’characteristicssuchasyearsofteachingandprofessionaljobtitleaffectthepersonalteachingefficacyverylittle.

Keywords:teacherefficacy;scale;reliability;Validity

118

2005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第1期

文章编号:100124918(2005)[1**********]

中文“教师效能感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黄喜珊

(广东茂名学院,广东 525000)

3

摘 要:本研究以405名中学教师为对象,对中文版教师效能感量表(TES)的心理测量学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文版TES具有良好的信度、结构效度和同时效度,说明中文版TES是一个可以推广的量表,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一些问题。研究还表明教龄、职称等老师特征变量对教师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影响。关键词:教师效能感;量表;信度;效度

1 前言

教师效能感(teachers’efficacy)是近年来教师心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指教师对自己能

否完成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在理论上来源于的自我效能(self2efficacy)概念,并由Armor等在1976年最早提出。在此后二十多年的研究中,教师效能感被证实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嘱目。

教师效能感的测量和评估是教师效能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它不仅反映了研究者对教师效能感意义和结构的理解,也为进一步揭示教师效能

[1]

感同其它关联因素间的关系奠定基础。在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的影响下,国外研究者陆续

学特征,为教师效能感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测量工具。

本研究所采用的教师效能量表(TeacherEfficacyScale,以下简称TES)由多年来一直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美国心理学教授Hoy和Woolfolk

[6]

编制。TES一共只有10个项目,涵盖了一般教学效能感(generalteachingefficacy,以下简称GTE)和个人教学效能感(personalteachingefficacy,以下简称PTE)两个分量表,是当前国外这类研究中使用广泛的一个量表,国外的研究表明其信度和效度较好。

2 方法

211 被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简单随机抽

编制了一系列教师效能感量表,如Gibson和

Dembo开发的教师效能感量表,Riggs和Enochs的理科教学效能感信念工具,Bandura的教师效能感

[2]

量表等。我国对这一领域的探讨始于90年代,研究者们不但介绍国外的研究,同时也重点考察了教师效能的特征和一些相关因素。但在量表的

[3][4][5]

专门研究方面,只有俞国良、辛涛、王才康等修订了两三份教师效能感量表,与国外在这方面的大量成果形成很大反差,也使得进一步的相关研究缺乏强有力的支持工具。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拟将国外一份比较经典且广泛使用的教师效能感量表修订为中文版,通过探讨其心理测量

样的方法,选取茂名市的几所中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26份,收回有效问卷40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5%。被试一般资料的构成情况如下表。212 工具21211 TES,用于测量教师的效能感。该量表是

美国心理学家Hoy和Woolfolk在1993年编制,共有1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均为一个主观陈述句(如,只要我努力去做,我能和最令人头疼的学生沟通)。要求被试在一个6点评分量表上作出选择,这6个选项是“完全不同意”、“中度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有点同意”“、中度同意”“、完全同

3本研究是在华南师范大学王才康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并得到茂名学院科研基金的资助,在此谨表谢忱!作者简介:黄喜珊(1975-)女,广东潮州人,广东茂名学院教师。

115

意”,分别记为1、2、3、4、5、6分。

21212 教师自我效能感量表 (Teacher’sSelf2EfficacyScale,以下简称TSES),用于测量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由德国心理学家Schmitz和Schwarzer编制,共10个项目,均为Likert4点量表。其中文版经王才康(2003)研究发现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0184,折半信度r=0190,TSES的10

[5]

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154和0172之间。

表1 本研究的样本构成

人数

性别

男女未填25岁以下26~30岁31~40岁41岁以上5年以下6~10年11~20年20年以上高中大专本科三级以下二级一级以上

[***********][***********]6153190

%431055.[***********][***********][***********]34715

对TES的各个项目与TES总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中数据表明TES的各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158~0167之间,所有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

表2 TES因素分析结果

项目编号

GTE

[1**********]

[1**********]0

[**************]3

01610145

0168PTE

[***********][***********]0158

因素荷重

与总分相关

年龄

教龄

  注:因素荷重小于0130者没有列出

学历

对TES的信度分析表明,TES具有良好的信

度。TES的两个分量表:PTE的Cronbachα=0170(n=353),GTE的Cronbachα=0160(n=376)。这表明TES的两个分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312 TES的效度31211 结构效度 用最大似然法(ML)和斜交旋转的方法对全部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两个潜根值大于1的因素。另根据陡阶图(参图1)的转折标准和潜根值大于1的标准,也确定了TES包含两个因素(各个因素包含的项目如表2所示)。因素1可命名为个人教学效能感(PTE),主要是指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对处理教学

职称

2121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eneralSelf2EfficacyScale,以下简称GSES)。用于测量总体性

的自我效能感,为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等编制,目前在国际上广泛采用,整个量表共10个问题,采用Likert4点量表形式。中文版的GSES被王才康证明其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187,重测信度为0183,GSES的10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160

[7]

和0177之间。21214 个人资料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收集中学教师各方面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等内容。213 程序

问卷测试以团体无记名的方式进行,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然后按指导语的要求完成整个问卷。主试全部由研究者亲自担任,全部问卷当场答完收回。每份问卷完成约需10分钟左右。全部数据用Windows98的写字板录入微机,并采用SPSS1010软件包完成统计分析工作。

过程的各种事件、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的看法,即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自信。因素2可命名为一般教学效能感(GTE),主要是指教师认为教育教学的作用与家庭等环境因素相比,哪一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更大的一种信念。

对PTE和GTE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GTE和PTE的相关系数r=-0108,p=0113>0105(n=333)。说明两个分量表GTE和PTE没有相关,即彼此相互独立,因此在统计时不能把两个量表的分数进行累加。31212 同时效度

3 结果

311 TES的项目特征和信度116

为了探讨TES的同时效度,本研究在测试TES的同时施测了TSES和GSES。统计分析发现TES的同时效度如表3所示。

接从自我效能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把教师

自我效能感当作是自我效能感在教师这一特定领域的一个分子概念。从含义上说,PTE和TSES都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都是表明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自信。本研究发现PTE和TSES存在较高的正相关(r=0152),说明TES具有很好的相容效度,这一结果也与有关研究相

[5]

类似。而GSES是个体面对新环境或新事物时所具有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它与PTE可谓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同时由于教育教学工作占了中

图1 因素分析之陡阶梯图表3 TES的同时效度

TSES(n=181)

PTEGTE

01523333

GSES(n=172)

014033-0104

学教师生活的绝大部分,这就使他们在对自我作

一个全面的评价时,很大一部分是以其在教学工作中的表现和教学效果作为参照,所以PTE与GSES也存在较高的正相关(r=0140)。研究还表明,GTE和TSES也存在比较显著的正相关(r=0121),这表明GTE高的教师,其教师自我效能感也高。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教师对教育教学的作用有着坚定的信念,那么他对作为“教师”的这一自我也充满了自信。而GTE和GSES没有表现出相关,表明教师的自信独立于其对教育作用的信心。这一结果与赵福果对中学教师的研究有所不同,他们的研究得出教师效能感与其自我概念有显著

[8]

的相关。从理论上说一般自我效能感应该属于自我概念的范畴,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造成这种结果差异:一是所用的教师效能感量表不同;二是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没有去探讨教师效能感的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得出PTE与GTE互相独立,且只有PTE和GSES有较高的正相关,这一结果似乎更加符合生活经验。

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TES包含两个维度。很明显这一结果与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相一致,也支持国外研究者所提出的教师

[9~10]

教学效能感模型。Gibson和Dembo所编制的教师效能量表,经因素分析也得到了两个相同的

[10]

因素。本研究还发现这两个维度的量表之间没有相关,这表明它们测量的是代表教师效能感的两个不同的方面。Hoy和Woolfolk在用此量表

[6]

施测于小学教师时也得到了同样的发现。这些结果说明了教师效能感这个构念在不同文化中具有普遍性。鉴于两个分量表彼此独立,故在采用TES测量教师效能感时,结果一定要用两个分数

  注:33p

由表3可知,PTE和GTE与两个效标量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PTE和TSES及GSES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GTE和TSES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GTE和GSES则没有相关。313 教师特征变量对教师效能感的影响

本研究还对不同教师特征的教师效能感进行了比较,考察学历、教龄、性别、职称等因素对教师效能感的影响。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检验,发现这些变量对教师效能感都不存在显著影响。表4列出了不同性别的教师在TES上的得分。

表4 不同性别的教师在TES上的得分

PTE

GTE

17126±4197(n=161)

18123±4162(n=210)17181±4179(n=371)

女全样本

23118±4117(n=158)23126±4154(n=191)23123±4161(n=379)

4 讨论

本研究发现,中文版TES具有较好的信度。

TES的两个分量表,即PTE的Cronbachα=0170(n=353),GTE的Cronbachα=0160(n=376)。而且TES的各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158~0167之间,所有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

研究也发现TES具有比较理想的同时效度和结构效度。为了探讨TES的同时效度,选择了TSES和GSES作为效标。TSES是Schmitz等人直

来表示。国内学者在研究教师效能感特征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两个分量表的分数进行相加而得出总分。虽然所用量表不同,但本研究告诉我们,

117

这一做法可能是值得商榷的。

本研究还利用TES考察了教师特征变量对教师效能感的影响,结果发现年龄、教龄、性别、职称等因素对教师效能感都不存在显著影响。以往有不少研究也得出了性别、学历对教师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影响。在教龄这一因素上,则有研究者得出教龄对教师效能感存在显著影响的结[3,11]论。这可能主要是由于所用的量表不同而致。教师特征变量到底对教师效能感影响如何?这个问题有待于以后作进一步的研究。

[3,8]

师效能感的影响不显著。参考文献:

[1]李凌.两种取向的自我效能感评估概述.心理科学,2001,24(5),618-619.

[2]王振宏.国外教师效能研究述评.心理学动态,2001,9(2):146-150.

[3]俞国良,辛涛,申继亮.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

的研究.心理学报,1995,27(2)159-165.

[4]辛涛,申继亮,林崇德.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量表试用常

模修订.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4,22-26.

[5]王才康.中文版教师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心理测量学特征

5 结论

(1)TES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信度

研究.2003,待发表.

[6]Hoy&Woolfork.Teacher’senseofefficacyandtheorganizationhealthofschools.TheElementarySchoolJournal,1993,31,356-372.

[7]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

分析表明,TES的两个分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TES的各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

(2)教龄、性别、学历、年龄、职称等变量对教

度研究.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8]赵福果,黄希庭.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其与自我

概念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2,25(4),472-473.

[9]AshtonPT.Motivitionandtheteacher’ssenseofefficacy.In:C.Ames,R.Ames(Eds.),Researchonmotivitionineducation:vol2.Theclassroommilieu.Orlando,FL:AcademicPress.1985:141-174.

[10]GibsonS.Teacherefficacy:Aconstructvalidation.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84,76(4):569-582

[11]李荟,李茵,申继亮.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研究.心

理发展与教育,1998(1),33-37.

ReliabilityandValidityoftheChineseVersion

ofTeacherEfficacyScale

HUANGXi2Shan

(MaoMingCollege,Guangdong 525000)

Abstract:Theaimofthestudywastoadaptafamousteacherefficacyscale(TES)developedbyHoy&Woolfolk

(1993)intoaChineseversion.Thepsychometricsandconstructvaliditywerealsoevaluatedinthestudy.TheresultsshowedthattheChineseversionofTESisofgoodreliability,structuralvalidityandconcurrentvalidity,whichcanbegeneralizedforfutureresearchandpracticaluse.TheresultsoffactoranalysisofshowedthattheTESwasconsistedoftwoindependentdimensions,namelygeneralteachingefficacy(GTE)andpersonalteachingefficacy(PTE).Thedifferencesofteachers’characteristicssuchasyearsofteachingandprofessionaljobtitleaffectthepersonalteachingefficacyverylittle.

Keywords:teacherefficacy;scale;reliability;Validity

118


相关文章

  • 教学效能感
  • 教学效能感 (一)教学效能感的涵义 心理学上,把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效能感,效能感的高低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也有一定水平的效能感.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 ...查看


  • 物理教师教学要有"效能感"
  •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观判断,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面对新课程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的严峻挑战,必须加强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和探讨,才能使新课程教学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一.影响教师教学效能 ...查看


  • 如何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
  • 如何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它影响着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教学工作的关注和投入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教师的自 ...查看


  • 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 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河北大学 王 琨 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 ...查看


  • 效能管理考核实施办法
  • 老周场小学效能管理考核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抓好我校教师效能管理考核工作,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枝江市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枝办发[2013]18号)及市教育局 ...查看


  • 儿童游戏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发展_赵兴民
  • 2007年第03期(总第147期) 学前教育研究 StudiesinPreschoolEducationNo.03,2007SerialNo.147 儿童游戏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赵兴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教育与心 ...查看


  • 学校效能建设的四个关键点
  • 学校效能,是指一所学校在受到师资.经费.地理位置.学生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制约下所显现出来的办学业绩.效能建设水平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学校的客观现状来说的.如果能在原有客观现状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那么学校的效能建设也就取得了成功,而这个提升 ...查看


  • 古城镇学区效能风暴行动实施方案
  • 古城镇学区 关于2012年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 实 施 方 案 为切实改进和转变各中小学.幼儿园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提升工作效能,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在全区各级机关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实施方案>和<效能 ...查看


  • "效能风暴"宣传栏
  • 深入开展效能风暴,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建一流队伍 育一流作风 强一流效能 创一流业绩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及教体局关于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精神,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加强服务师生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