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室外游戏大全

体育室外游戏

高抛快跑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快速起动,折回奔跑和抛接球的能力。

(二) 准备工作:

1 在场地上画一条直线为起点线。

2 排球若干个。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各成纵队面对起点线站在线后2米处。各组排头持球站在起点线上,彼此间隔3米,做好向上高抛球和向前跑的姿势。 游戏开始,各组排尾站在起点线前适当位置,做好记录标志的准备。当教师发令后,各组排头用力将球垂直向上抛起后,迅速向前跑,在球落地前转身跑回原处接住球后, 到排尾的位置替换其做标志。当排头向前跑至转身折回时,排尾在折回点上做一标志(在 上画一道线即可) 。其余同学照同样方法依次轮流进行抛接球和记录工作,最后以谁跑的 距起点线远,并能将球接住的同学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抛接球必须站在起点线后。

2 抛球方法不限,但必须直接将球接住,否则算失误。

3 充作标志的学生必须认真负责。

(五) 教法建议:

1 此游戏可改为成队比赛,即在距起点适当的距离处画一条折返线。抛球后往返跑将球接住者为本队得1分,以累积得分多的队为胜。

2 此游戏要着重强调抛接球成功方为有效,否则只顾跑远而接不住球,就达不到预期目的,也不计得分。

矮人赛跑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练习半蹲跑。

(二) 准备工作:

1 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5米的平行线为起点线。

2 实心球两个。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队又分成甲队、乙队两组,各成纵队相对站在两条起点线后,队与队的间隔为3米。 游戏开始,各队甲组排头持半蹲姿式,并用胸、腿把实心球夹在腹部放开手做好准备,待教师发令后,迅速跑向本队乙组处,把球交给乙组排头后站到乙组队尾。乙组排头照同样方法跑出,直至全队做完,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起跑和换人时,必须在起点线后进行。

2 跑动中不得用手扶球,球若落地必须在原地将球夹好后方能前进。

(五) 教法建议:

1 此游戏为了增加难度,可改为曲线跑。

2 蹲走的距离,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实心球也可用排球等代替

背人

(一) 游戏的目的: 发展学生的四肢和腹背力量,掌握背人、抱人的方法。

(二) 准备工作: 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5米的平行线,一条为起点线,另一条为折返线。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并为偶数的两队,各成一路纵队,彼此间隔3米站在起点线后。戏开始,各队排头将第2人背起准备起跑。当教师发令后,排头背人迅速跑至折返线处,放下第2人,然后第2人将排头抱起后迅速跑回本队。被抱的人以手拍第2组被背人的手后站到队尾。第2组按同样方法进行,直至全队每组往返做两次(要求每人要背、抱各一次) ,以先做完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背人、抱人必须在起点线和折返线后完成方能起跑。

2 跑的途中,如被背人或被抱人落地,必须原地背或抱好后方能继续前进。

(五) 教法建议:

1 游戏前要先讲明背人、抱人的方法,每人试做后再进行游戏。

2 此游戏也可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起站在起跑线后背好人,听教师发令后同时进行比赛,以先到达折返线的一对为胜,然后两人交换进行游戏,以节省时间。

躲 流 弹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灵巧性,提高其运球能力。

(二) 准备工作: 篮球场地一块,篮球、排球各一个。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选出一名队长。两队队长猜先决定攻、守后,进攻队成纵队站在一侧端线外,排头手持篮球做好运球准备。防守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分散站在两侧边线外,其中一人手持排球做好投击进攻的准备。 游戏开始,进攻队排头向另一端线运球快速奔跑,如途中不被击中安全抵达时,则为本队得1分;如运球安全返回原处时,则又为本队得1分。全队依次照前进行。 防守队员站在两侧边线外,当进攻队员运球跑时,以排球掷击其身体腰部以下的部位或手中的球。该队队员若被击中,即算失败,应立即返回原处将球交给第2人运球跑。当进攻队每人进攻一次后,累积得分,攻、守双方交换进行游戏,最后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防守队员可互相传递球和连续掷击进攻队员,但掷击时不得越过边线。 2 进攻队员运球时,运球失误或被击中,均算失误,并换下一名队员进攻。

(五) 教法建议: 此游戏防守队也可用两个或更多的球掷击进攻队员。以提高进攻队员的运球和躲闪的能力,增加游戏的难度。

单足蹲起接力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奔跑速度。

(二) 准备工作: 在场地上画一条起跑线,距起跑线15米处,共排(相隔3米) 画两个直径为1米的圆圈。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纵队站在起跑线后。

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跑向圆圈,站在圈内做单足蹲起(左或右)3次,然后跑回本队,拍第2人的手后站到队尾。第2人按同样方法进行,直至全队做完,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1 发令后和拍手后,方能起跑。2 单足蹲起,每次必须深蹲,否则重做。

(五) 教法建议:

1 此游戏一般要做两次,分别做左腿和右腿的单足蹲起。

2 为了突出发展腿部力量,也可改为用双足跳入圆圈。

负重深蹲接力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下肢力量,掌握负重深蹲技术,培养团结互助精神。

(二) 准备工作: 距墙或肋木20米处画一条直线,为起跑线。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并成偶数,各成两路纵队,面向墙或肋木站在起跑线后,两队彼此间隔3米。

游戏开始,听到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的一对学生手拉手迅速向前跑去,到达墙壁或肋木时,一人骑在屈膝全蹲的另一人的肩上,两人手扶墙或肋木,全蹲的学生两膝伸直蹲 起,连续全蹲和站起3次后成全蹲,两人交换位置依前进行3次后,两人手拉手跑回本队拍第2对学生的手后站至队尾。第2对人依前面的方法进行,直至全队做完为止,最后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扶墙或肋木深蹲时,要求全蹲,大小腿夹角小于90度。

2 听令后或拍手后,方能起跑。跑时两人必须手拉手,散开时,必须原地拉手后方能继续前进。

(五) 教法建议:

1 为了安全,可允许上面人手扶墙或肋木帮助维持平衡以减轻负荷。

2 此游戏可改为面对墙或肋木两人一组,全体学生站好后,进行负重深蹲次数的比赛,先完成的一组举手示意。

3 此游戏也可改为背人跑出,至墙或肋木处深蹲数次,两人交换做完后背人跑回。

俯卧撑接力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

(二) 准备工作: 平整的场地一块。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各组学生面向内手拉手成圆圈站好。教师预先规定每组必须完成俯卧撑的总数。当教师发令后,每组先出一人做俯卧撑,其他同学帮数数,尽力做完后站起,第2人马上接做俯卧撑,其他同学接续第一人完成的数量往下数,依次类推,直至全组完成规定数量后站好举手示意,以各组完成的先后顺序排列名次。

(四) 游戏规则:

1 做俯卧撑时,身体要挺直,保持水平姿势;屈臂时,大小臂夹角要小于90度,否则不算 。

2 如各组每人做完一次后仍然达不到总数时,允许做第2次以凑足总数。 3 接续前人做俯卧撑时,必须等前面人站直后方准后面人俯身做俯卧撑。

(五) 教法建议:

1 此游戏若学生素质达不到时,可改为手撑跳箱盖或手撑台阶完成俯卧撑,以降低难度。

2 此游戏,如学生素质较好时,除增加总数的数量外,可改为令其脚放置高处(跳箱盖、台阶或同伴手握练习者的踝关节处) 以增加两臂的负荷。

3 此游戏可改为俯卧撑推起后击掌再接做俯卧撑,以增加两臂负荷,提高素质的目的。

二人蹲跳换腿比赛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培养其快速和协调的素质。

(二) 准备工作: 平坦的场地即可。

(三) 游戏的进行: 学生面对面、手拉手成两排站立,右腿下蹲,左腿向前伸直,脚跟着地。教师预先规定出蹲跳换脚的次数(成偶数) 。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两人同时蹲跳换腿,即将伸直腿收回成全蹲,同时伸直全蹲腿,以先完成规定数量蹲跳换腿的小组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发令后方准开始做蹲跳换足动作,否则不应计数。

2 蹲跳换足时,双方两腿相碰撞或不能同时换腿,也不应计算进总数。 3 如蹲跳中脱手,必须拉手后再继续做。

(五) 教法建议: 游戏时,两人的手要互相握紧,两臂伸直。

拍手追人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快速反应及应变能力。

(二) 准备工作:

1 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0至25米的平行线为界线。

2 在两条线中间画3个直径为2米的圆圈,中圈为收容圈,两边的圈为安全圈,彼此间隔2米。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各成一列横队,分别站在两条界线的后面。

游戏开始,甲队先选出一名挑战者,乙队全全队员向前伸出左手站在线后。 甲队挑战者走到乙队前,任意拍一名乙队队员的手后,迅速跑向安全圈(可以任意向两个安全圈跑) 。乙队被拍手的队员,立即追赶挑战者,如果在跑进安全圈之前拍击到挑战者,则挑战者要站到中间收容圈内,乙队追赶者归队继续游戏;如果挑战者已到达安全圈内,乙队追赶者则应站到中间收容圈内,挑战者归队继续游戏。待甲队全体挑战一次后,统计收容圈内甲、乙各队的人数,然后乙队进行挑战,照前面的方法做完后,统计各队被收容人数,以少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对方来挑战时,被挑战者必须双手向前伸直,两脚并拢站在界线后。 2 在挑战过程中,被收容的人不得出圈参加游戏。

(五) 教法建议:

1 此游戏可改为甲、乙队轮流出人进行挑战,以被收容的人数少的队为胜。 2 此游戏中的挑战者,可以用假动作迷惑对方,以到达安全圈。

秘密传球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机智和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

(二) 准备工作: 小皮球一个。

(三) 游戏的进行: 先选出一名找球的人站在场地中间,其他同学围绕“找球人”肩并肩地站成密集的圆圈,两手放在背后;教师手持小皮球站在圈外。

游戏开始,教师绕圈走一周,并在绕行中不断地做出向圈上某人传球的动作,并尽量不使“找球人”发觉。相反,“找球人”要密切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以辨别球究竟在谁的手中。 教师绕行一周后发令:“传球开始,圈上的人不论手中有球与否,均要做传接球的动作,以迷惑“找球人”,同时应使球不停地传动。“找球人”如发现并判定出球在谁的手里时,立即喊:“停止”,喊声一出,圈上人必须马上停止传球,“找球人”

走到被指定的人面前 令其上举双手。如果找球人指对了,该名同学要与“找球人”交换并站到圈内,代替“找 球人”;如果指错了,“找球人”则继续担任本职,持球人将球交给教师,游戏重新开始。

(四) 游戏规则:

1 教师发令后方能开始传球。

2 传球时,必须手递手在背后传球,不得隔人传,不得使球落地,否则算失误,失误者要与“找球人”交换角色。

(五) 教法建议:

1 若参加游戏人数多时,可同时传递若干球,而“找球人”指对一个球的所在,即可与之交替角色。

2 “找球人”若多次指错时,可另换人担任“找球人”。

触球追人

(一) 游戏目的: 训练学生快速起动和急停,发展其速度和灵巧。

(二) 准备工作:

1 在场地上画一个中心点,以此点为中心,再画一个距角顶为3米的等边三角形。 2 实心球一个,放在三角形的中心点上。

3 手榴弹或其它立柱3个,分放在三角形的角顶处。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丙3个队,各成纵队面向中心点,站在角顶立柱或手榴弹后两米处。

游戏开始,各队排头站在顶角处,做好起跑准备。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按规定路线进行跑动和触摸球;并甲追乙、乙追丙、丙追甲,在绕一周跑回原处前追到(以手拍背) 时,即为本队得1分,随后站到本队队尾;第2名学生按同样方法进行,直至全队做完,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追拍时,必须按规定绕过立柱和触摸球的路线进行跑动。

2 触摸球时,不得使球滚动,若球被移动必须放回原处后才准继续跑。

(五) 教法建议: 此游戏的三角形可改为四边形、五角形等,按角数分队,以增加游戏的人数。

传球比快

(一) 游戏目的: 提高学生传、接球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 准备工作:

1 篮球或排球若干个。

2 在场地上画若干组相距3米的平行线。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且成偶数的若干组(每组以10人一组为宜) ,每组成两列横队,面对面,保持适当间隔站在两条平行线上,各组排头手持一个篮球。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排头按规定的传球方法顺序传球,最后以球回到排头手中为止,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必须按规定的方法传球,传球的顺序和路线不得变更。

2 传球失误时,必须将球拾起并跑回失误的地点方能继续传球。

3 传球时,脚不得踩线和越线。

(五) 教法建议:

1 此游戏的传球方法、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变换。

2 此游戏也可改为排球传球的方式或足球踢传球的游戏方式。

播种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速度和敏捷性,培养其快速和协调的能力。

(二) 准备工作:

1 在排球或篮球的场地上,在两半场内中心处和四角处,画直径为1米的圆圈5个。

2 小沙包8个,每4个一组分别放在两个中圈内。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各成纵队面对场内,分别站在两条端线中心点的线外。

游戏开始,听到教师发令后,排头跑至中间圆圈拿起一个沙包,用垫步加跨步的跑法把沙包放入1号圈内;然后回到中心圈再拿一个沙包,照前方法将沙包放入2号圈内,以此类推把4个沙包放完后要跑进中心圈再返回本队,拍第2人手后站至队尾。第2人依前顺序依次将沙包一个一个收回中心圈后,跑回本队,全队依次将沙包分开和收回,最后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沙包必须放入圈内,不准抛掷,如未能放入,必须放好后,才准继续向下进行。 2 每次拿、放沙包时,必须有一只脚踩到圈内。

3 换人时,必须击掌后,第2人才准起动。

(五) 教法建议:

1 沙包和圈数可适当增减。

2 采用什么步法,可根据情况进行变化。

呼号传击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速度和反应能力,提高其掷球的准确性。

(二) 准备工作:

1 篮球场地一块。

2 篮球若干个。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按5—7人一组分成若干组,每组排头手持一个篮球成纵队站在篮球场的端线外,整队报数后,要求各自记住自己的号数。

游戏开始,先由一组学生进场,面向篮板成横队站在罚球线后,排头将球交给老师,做好准备。当教师将球抛起碰篮板时,突然呼喊某一号数时,该号学生立即上前抢篮板 球,此时其他同学则迅速转身向中线快跑。拿到篮板球的学生立即用球掷击跑动中的同学,被击中的人则停止其游戏一次(站到篮球场的边线外) ,其他人回到端线外原处。第2组入场,游戏方法同前,然后为第3组、第4组„„不断轮换进行。

(四) 游戏规则:

1 投击时,只准掷其腰部以下位置。

2 掷球者只准在原地投击。

3 奔逃者只准向中间跑,不得跑出边线。否则停止其游戏一次。

(五) 教法建议: 此游戏也可改为全体学生站成圆圈,将球放在中央,当老师呼号后,该号学生跑入圈内拿球后,投击向四处奔逃的学生。被投中者,则站到圈内,停止其游戏一次。

体育室外游戏

高抛快跑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快速起动,折回奔跑和抛接球的能力。

(二) 准备工作:

1 在场地上画一条直线为起点线。

2 排球若干个。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各成纵队面对起点线站在线后2米处。各组排头持球站在起点线上,彼此间隔3米,做好向上高抛球和向前跑的姿势。 游戏开始,各组排尾站在起点线前适当位置,做好记录标志的准备。当教师发令后,各组排头用力将球垂直向上抛起后,迅速向前跑,在球落地前转身跑回原处接住球后, 到排尾的位置替换其做标志。当排头向前跑至转身折回时,排尾在折回点上做一标志(在 上画一道线即可) 。其余同学照同样方法依次轮流进行抛接球和记录工作,最后以谁跑的 距起点线远,并能将球接住的同学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抛接球必须站在起点线后。

2 抛球方法不限,但必须直接将球接住,否则算失误。

3 充作标志的学生必须认真负责。

(五) 教法建议:

1 此游戏可改为成队比赛,即在距起点适当的距离处画一条折返线。抛球后往返跑将球接住者为本队得1分,以累积得分多的队为胜。

2 此游戏要着重强调抛接球成功方为有效,否则只顾跑远而接不住球,就达不到预期目的,也不计得分。

矮人赛跑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练习半蹲跑。

(二) 准备工作:

1 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5米的平行线为起点线。

2 实心球两个。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队又分成甲队、乙队两组,各成纵队相对站在两条起点线后,队与队的间隔为3米。 游戏开始,各队甲组排头持半蹲姿式,并用胸、腿把实心球夹在腹部放开手做好准备,待教师发令后,迅速跑向本队乙组处,把球交给乙组排头后站到乙组队尾。乙组排头照同样方法跑出,直至全队做完,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起跑和换人时,必须在起点线后进行。

2 跑动中不得用手扶球,球若落地必须在原地将球夹好后方能前进。

(五) 教法建议:

1 此游戏为了增加难度,可改为曲线跑。

2 蹲走的距离,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实心球也可用排球等代替

背人

(一) 游戏的目的: 发展学生的四肢和腹背力量,掌握背人、抱人的方法。

(二) 准备工作: 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5米的平行线,一条为起点线,另一条为折返线。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并为偶数的两队,各成一路纵队,彼此间隔3米站在起点线后。戏开始,各队排头将第2人背起准备起跑。当教师发令后,排头背人迅速跑至折返线处,放下第2人,然后第2人将排头抱起后迅速跑回本队。被抱的人以手拍第2组被背人的手后站到队尾。第2组按同样方法进行,直至全队每组往返做两次(要求每人要背、抱各一次) ,以先做完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背人、抱人必须在起点线和折返线后完成方能起跑。

2 跑的途中,如被背人或被抱人落地,必须原地背或抱好后方能继续前进。

(五) 教法建议:

1 游戏前要先讲明背人、抱人的方法,每人试做后再进行游戏。

2 此游戏也可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起站在起跑线后背好人,听教师发令后同时进行比赛,以先到达折返线的一对为胜,然后两人交换进行游戏,以节省时间。

躲 流 弹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灵巧性,提高其运球能力。

(二) 准备工作: 篮球场地一块,篮球、排球各一个。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选出一名队长。两队队长猜先决定攻、守后,进攻队成纵队站在一侧端线外,排头手持篮球做好运球准备。防守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分散站在两侧边线外,其中一人手持排球做好投击进攻的准备。 游戏开始,进攻队排头向另一端线运球快速奔跑,如途中不被击中安全抵达时,则为本队得1分;如运球安全返回原处时,则又为本队得1分。全队依次照前进行。 防守队员站在两侧边线外,当进攻队员运球跑时,以排球掷击其身体腰部以下的部位或手中的球。该队队员若被击中,即算失败,应立即返回原处将球交给第2人运球跑。当进攻队每人进攻一次后,累积得分,攻、守双方交换进行游戏,最后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防守队员可互相传递球和连续掷击进攻队员,但掷击时不得越过边线。 2 进攻队员运球时,运球失误或被击中,均算失误,并换下一名队员进攻。

(五) 教法建议: 此游戏防守队也可用两个或更多的球掷击进攻队员。以提高进攻队员的运球和躲闪的能力,增加游戏的难度。

单足蹲起接力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奔跑速度。

(二) 准备工作: 在场地上画一条起跑线,距起跑线15米处,共排(相隔3米) 画两个直径为1米的圆圈。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纵队站在起跑线后。

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跑向圆圈,站在圈内做单足蹲起(左或右)3次,然后跑回本队,拍第2人的手后站到队尾。第2人按同样方法进行,直至全队做完,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1 发令后和拍手后,方能起跑。2 单足蹲起,每次必须深蹲,否则重做。

(五) 教法建议:

1 此游戏一般要做两次,分别做左腿和右腿的单足蹲起。

2 为了突出发展腿部力量,也可改为用双足跳入圆圈。

负重深蹲接力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下肢力量,掌握负重深蹲技术,培养团结互助精神。

(二) 准备工作: 距墙或肋木20米处画一条直线,为起跑线。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并成偶数,各成两路纵队,面向墙或肋木站在起跑线后,两队彼此间隔3米。

游戏开始,听到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的一对学生手拉手迅速向前跑去,到达墙壁或肋木时,一人骑在屈膝全蹲的另一人的肩上,两人手扶墙或肋木,全蹲的学生两膝伸直蹲 起,连续全蹲和站起3次后成全蹲,两人交换位置依前进行3次后,两人手拉手跑回本队拍第2对学生的手后站至队尾。第2对人依前面的方法进行,直至全队做完为止,最后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扶墙或肋木深蹲时,要求全蹲,大小腿夹角小于90度。

2 听令后或拍手后,方能起跑。跑时两人必须手拉手,散开时,必须原地拉手后方能继续前进。

(五) 教法建议:

1 为了安全,可允许上面人手扶墙或肋木帮助维持平衡以减轻负荷。

2 此游戏可改为面对墙或肋木两人一组,全体学生站好后,进行负重深蹲次数的比赛,先完成的一组举手示意。

3 此游戏也可改为背人跑出,至墙或肋木处深蹲数次,两人交换做完后背人跑回。

俯卧撑接力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

(二) 准备工作: 平整的场地一块。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各组学生面向内手拉手成圆圈站好。教师预先规定每组必须完成俯卧撑的总数。当教师发令后,每组先出一人做俯卧撑,其他同学帮数数,尽力做完后站起,第2人马上接做俯卧撑,其他同学接续第一人完成的数量往下数,依次类推,直至全组完成规定数量后站好举手示意,以各组完成的先后顺序排列名次。

(四) 游戏规则:

1 做俯卧撑时,身体要挺直,保持水平姿势;屈臂时,大小臂夹角要小于90度,否则不算 。

2 如各组每人做完一次后仍然达不到总数时,允许做第2次以凑足总数。 3 接续前人做俯卧撑时,必须等前面人站直后方准后面人俯身做俯卧撑。

(五) 教法建议:

1 此游戏若学生素质达不到时,可改为手撑跳箱盖或手撑台阶完成俯卧撑,以降低难度。

2 此游戏,如学生素质较好时,除增加总数的数量外,可改为令其脚放置高处(跳箱盖、台阶或同伴手握练习者的踝关节处) 以增加两臂的负荷。

3 此游戏可改为俯卧撑推起后击掌再接做俯卧撑,以增加两臂负荷,提高素质的目的。

二人蹲跳换腿比赛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培养其快速和协调的素质。

(二) 准备工作: 平坦的场地即可。

(三) 游戏的进行: 学生面对面、手拉手成两排站立,右腿下蹲,左腿向前伸直,脚跟着地。教师预先规定出蹲跳换脚的次数(成偶数) 。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两人同时蹲跳换腿,即将伸直腿收回成全蹲,同时伸直全蹲腿,以先完成规定数量蹲跳换腿的小组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发令后方准开始做蹲跳换足动作,否则不应计数。

2 蹲跳换足时,双方两腿相碰撞或不能同时换腿,也不应计算进总数。 3 如蹲跳中脱手,必须拉手后再继续做。

(五) 教法建议: 游戏时,两人的手要互相握紧,两臂伸直。

拍手追人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快速反应及应变能力。

(二) 准备工作:

1 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0至25米的平行线为界线。

2 在两条线中间画3个直径为2米的圆圈,中圈为收容圈,两边的圈为安全圈,彼此间隔2米。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各成一列横队,分别站在两条界线的后面。

游戏开始,甲队先选出一名挑战者,乙队全全队员向前伸出左手站在线后。 甲队挑战者走到乙队前,任意拍一名乙队队员的手后,迅速跑向安全圈(可以任意向两个安全圈跑) 。乙队被拍手的队员,立即追赶挑战者,如果在跑进安全圈之前拍击到挑战者,则挑战者要站到中间收容圈内,乙队追赶者归队继续游戏;如果挑战者已到达安全圈内,乙队追赶者则应站到中间收容圈内,挑战者归队继续游戏。待甲队全体挑战一次后,统计收容圈内甲、乙各队的人数,然后乙队进行挑战,照前面的方法做完后,统计各队被收容人数,以少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对方来挑战时,被挑战者必须双手向前伸直,两脚并拢站在界线后。 2 在挑战过程中,被收容的人不得出圈参加游戏。

(五) 教法建议:

1 此游戏可改为甲、乙队轮流出人进行挑战,以被收容的人数少的队为胜。 2 此游戏中的挑战者,可以用假动作迷惑对方,以到达安全圈。

秘密传球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机智和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

(二) 准备工作: 小皮球一个。

(三) 游戏的进行: 先选出一名找球的人站在场地中间,其他同学围绕“找球人”肩并肩地站成密集的圆圈,两手放在背后;教师手持小皮球站在圈外。

游戏开始,教师绕圈走一周,并在绕行中不断地做出向圈上某人传球的动作,并尽量不使“找球人”发觉。相反,“找球人”要密切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以辨别球究竟在谁的手中。 教师绕行一周后发令:“传球开始,圈上的人不论手中有球与否,均要做传接球的动作,以迷惑“找球人”,同时应使球不停地传动。“找球人”如发现并判定出球在谁的手里时,立即喊:“停止”,喊声一出,圈上人必须马上停止传球,“找球人”

走到被指定的人面前 令其上举双手。如果找球人指对了,该名同学要与“找球人”交换并站到圈内,代替“找 球人”;如果指错了,“找球人”则继续担任本职,持球人将球交给教师,游戏重新开始。

(四) 游戏规则:

1 教师发令后方能开始传球。

2 传球时,必须手递手在背后传球,不得隔人传,不得使球落地,否则算失误,失误者要与“找球人”交换角色。

(五) 教法建议:

1 若参加游戏人数多时,可同时传递若干球,而“找球人”指对一个球的所在,即可与之交替角色。

2 “找球人”若多次指错时,可另换人担任“找球人”。

触球追人

(一) 游戏目的: 训练学生快速起动和急停,发展其速度和灵巧。

(二) 准备工作:

1 在场地上画一个中心点,以此点为中心,再画一个距角顶为3米的等边三角形。 2 实心球一个,放在三角形的中心点上。

3 手榴弹或其它立柱3个,分放在三角形的角顶处。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丙3个队,各成纵队面向中心点,站在角顶立柱或手榴弹后两米处。

游戏开始,各队排头站在顶角处,做好起跑准备。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按规定路线进行跑动和触摸球;并甲追乙、乙追丙、丙追甲,在绕一周跑回原处前追到(以手拍背) 时,即为本队得1分,随后站到本队队尾;第2名学生按同样方法进行,直至全队做完,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追拍时,必须按规定绕过立柱和触摸球的路线进行跑动。

2 触摸球时,不得使球滚动,若球被移动必须放回原处后才准继续跑。

(五) 教法建议: 此游戏的三角形可改为四边形、五角形等,按角数分队,以增加游戏的人数。

传球比快

(一) 游戏目的: 提高学生传、接球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 准备工作:

1 篮球或排球若干个。

2 在场地上画若干组相距3米的平行线。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且成偶数的若干组(每组以10人一组为宜) ,每组成两列横队,面对面,保持适当间隔站在两条平行线上,各组排头手持一个篮球。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排头按规定的传球方法顺序传球,最后以球回到排头手中为止,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必须按规定的方法传球,传球的顺序和路线不得变更。

2 传球失误时,必须将球拾起并跑回失误的地点方能继续传球。

3 传球时,脚不得踩线和越线。

(五) 教法建议:

1 此游戏的传球方法、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变换。

2 此游戏也可改为排球传球的方式或足球踢传球的游戏方式。

播种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速度和敏捷性,培养其快速和协调的能力。

(二) 准备工作:

1 在排球或篮球的场地上,在两半场内中心处和四角处,画直径为1米的圆圈5个。

2 小沙包8个,每4个一组分别放在两个中圈内。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各成纵队面对场内,分别站在两条端线中心点的线外。

游戏开始,听到教师发令后,排头跑至中间圆圈拿起一个沙包,用垫步加跨步的跑法把沙包放入1号圈内;然后回到中心圈再拿一个沙包,照前方法将沙包放入2号圈内,以此类推把4个沙包放完后要跑进中心圈再返回本队,拍第2人手后站至队尾。第2人依前顺序依次将沙包一个一个收回中心圈后,跑回本队,全队依次将沙包分开和收回,最后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 游戏规则:

1 沙包必须放入圈内,不准抛掷,如未能放入,必须放好后,才准继续向下进行。 2 每次拿、放沙包时,必须有一只脚踩到圈内。

3 换人时,必须击掌后,第2人才准起动。

(五) 教法建议:

1 沙包和圈数可适当增减。

2 采用什么步法,可根据情况进行变化。

呼号传击

(一)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速度和反应能力,提高其掷球的准确性。

(二) 准备工作:

1 篮球场地一块。

2 篮球若干个。

(三) 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按5—7人一组分成若干组,每组排头手持一个篮球成纵队站在篮球场的端线外,整队报数后,要求各自记住自己的号数。

游戏开始,先由一组学生进场,面向篮板成横队站在罚球线后,排头将球交给老师,做好准备。当教师将球抛起碰篮板时,突然呼喊某一号数时,该号学生立即上前抢篮板 球,此时其他同学则迅速转身向中线快跑。拿到篮板球的学生立即用球掷击跑动中的同学,被击中的人则停止其游戏一次(站到篮球场的边线外) ,其他人回到端线外原处。第2组入场,游戏方法同前,然后为第3组、第4组„„不断轮换进行。

(四) 游戏规则:

1 投击时,只准掷其腰部以下位置。

2 掷球者只准在原地投击。

3 奔逃者只准向中间跑,不得跑出边线。否则停止其游戏一次。

(五) 教法建议: 此游戏也可改为全体学生站成圆圈,将球放在中央,当老师呼号后,该号学生跑入圈内拿球后,投击向四处奔逃的学生。被投中者,则站到圈内,停止其游戏一次。


相关文章

  • 扬长避短,上好室内体育课
  • 平常,我们只注重室外体育课的教学,而忽视室内体育课的教学,这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实,虽然上室内体育课有一些不利因素,但同时也有许多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主要是受场地条件限制,如无室内体育馆或训练房,在教室里人均活动面积仅有1m2左右. ...查看


  • 户外游戏大全
  • 户外游戏大全 游戏名称 游戏1:蜘蛛网 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著名的户外游戏,它是幻想和挑战的完美融合.它可以被用来创建团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习冲突处理技巧.培养领导才能.锻炼沟通能力.虽然这个游戏需要培训专员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但是这些准 ...查看


  • 家长开放日活动心得体会大全
  • 家长开放日活动心得体会大全 家长开放日活动心得体会大全 以下文章由小编为您精心整理,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 **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家长开放日--学校公开教学活动.第一次走进孩子们的课堂,心中充满了好奇,现在的孩子怎么上课,老师怎么教是我们关 ...查看


  • 关于场地设计规范的条文
  • 关于场地设计规范的条文 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第5.4.4条 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 远离污染源 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 ...查看


  • 浅析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2-000-01 摘 要 我国长期以来,对于足球这一体育项目而言,都是在学校体育课上,作为一种体育项目之一的内容来简单掌握,学习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学习或是参与应试而 ...查看


  •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作者:潘贤呈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5年第04期 摘 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体育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显得尤为重要.重点论述了如何 ...查看


  • 幼儿园建筑方案设计指导要点
  • 幼儿园建筑方案设计指导要点 · 幼儿教育,指对从出生到入小学之前的婴幼儿进行的教育,又称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幼儿教育的场所分为托儿所和幼儿园.不足3岁的幼儿在托儿所接受教育,3-6岁幼儿的进入幼儿园学习. · 我国的幼儿教育特点:托儿所以养 ...查看


  • 教学反思材料
  • 教学反思材料 2014年9月3日,我来到镇远县松柏学校开始为期80天的顶岗实习,见习一周后,便开始了进入实际的教学当中,我只上九年级一个班的体育与健康,其他的课都上与专业无关的课程,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就在这一个班的课,虽然一 ...查看


  •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
  • WHO 为谁设计? 2002年联合国把"儿童"年龄的上限从14周岁上升到18周岁,经研究表明,3-12周岁是孩子玩心最重的阶段,所以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都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其中3-6岁年龄段的儿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