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公子张伯驹: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孟德斯鸠说:在人民完全无权参加政府事务的国家中,人民变成冷血动物,他们迷恋金钱,不再热衷于国事。人民只会为某位演员而狂热。他们并不为政府分忧,也不关心政府有何打算,而是悠然地等着领薪金。——从大清、民国到新中国一直如此,唯有张伯驹是个例外。”

——唐师曾《张伯驹门前的泔水味》

1982年阴历正月十五,京城元宵节的大红灯笼刚刚挂上,张伯驹为夫人潘素庆生的鞭炮尚未点燃,自己却被救护车送进了北大医院。一介布衣,一身中服,一脸涂色,唯一副眼镜显示他是过一个文化人。

老人患重感冒,按等级惯例,他被安置在一间八人大通铺式的病室。潘素为平慰85岁高龄夫君的心境,向院方申请转入小病室。院方回答干脆:“级别不够!”

两天后,同室病友“走”了一个,泣声揪人,老人已由感冒转成肺炎。潘素再次恳请换病房。院方答声依旧:“级别不够!”老人病情每况愈下,仅靠输液维持心跳;未几,陷入昏昏沉睡,时至2月26日,告别人世。

老人辞世后,有人在医院门前叫骂:“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国宝!你们说他级别不够(住高干病房),够的能有几个有他对国家贡献大?他捐的国宝,足够买下你们医院!”

“他”是谁?

他叫张伯驹,(1898——1982),原名家骐,别号丛碧馆主。河南项城人。他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称为“民国四公子”。

因为项城历史上出过舜和项羽,太史公说,他们都是“重瞳子”(有两个瞳孔,异人异相异秉)。张伯驹自谓“重瞳乡人”。他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镇芳之子(过继,生父张锦芳),张镇芳与袁世凯有戚谊。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张伯驹天性聪颖,有神童之誉。幼年入私塾,又接受新学教育,小学毕业后跟随父亲来到北平,后在曹锟、吴佩孚、张作霖部任职,做到旅长——最终张伯驹因不满军阀腐败生活而离开军界,协助父亲打理银行业务,却发现自己对银行事务不感兴趣。

20世纪30年代,张伯驹在丛碧山房寓所花园内。该寓所原为李莲英旧墅,原址在今北京西四附近。张伯驹别号“丛碧”亦由此而来。

1927年,将近而立之年的张伯驹脱去戎装和商界的浮华之气,倾心于收藏字画,陶冶性情。为了珍贵文物不外流,他不惜一掷千金。他曾收藏过的重要古代书画有西晋陆机的《平复帖》、隋展子虔《游春图》、唐代诗人李白的《上阳台贴》唐杜牧的《张好好诗卷》,宋黄庭坚的《诸上座帖》、赵佶的《雪江归棹图卷》,元钱选的《山居图卷》等等。

谈到他为何花重金买这些古代书画藏品,他曾说,“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隋 展子虔《游春图》局部 。张伯驹为购此图出售了居住多年的丛碧山房。

张伯驹有两位太太,但志趣相迥,话不投机。38岁在上海邂逅20岁的“潘妃”,惊为“天女”。潘素,苏州人,稍识字,通丹青,擅弹琵琶,在上海西藏-汕头路“张帜迎客”,号称“潘妃”。张伯驹见到“潘妃”才情大发,提笔一副对联:“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从此双双坠入爱河。当时“潘妃”已与国民政府一中将谈婚论嫁。遇张伯驹一见钟情、心有灵犀后私奔北京。

1935年,39岁的张伯驹,纳小自己18岁的潘素为妾。张伯驹的好友孙曜东曾回忆:“依我看,张伯驹与潘素结为伉俪, 也是天作一对,因为潘素身上也存在着一大堆不可理解的‘矛盾性’,也是位‘大怪’之人。那时的‘花界’似乎也有‘分工’,像含香老五、吴嫣等人,接的客多为官场上的人,而潘妃的客人多为上海白相的二等流氓。那时有些男人喜欢‘文身’,多为黑社会的人,而潘妃的手臂上也剌有一朵花……最终她的‘内秀’被张伯驹开发了出来。”

张伯驹与潘素

在张伯驹的大力栽培下,潘素自己努力不息,从“苏杭第一美女”成长为帝京著名画家。山水、人物、花竹、鸟兽……无不擅长,特别是山水,多用青绿,笔法直逼南宋。曾三次与张大千联袂作画。潘素的《什刹海冬景》天穹昏暗,远山含雪,柳枝无叶,树干苍遒,寥寥数笔把家门前什刹海的神韵随意渲染。曾借给《往事并不如烟》的作者章诒和临摹。婚后潘素的画作常常配有张伯驹的诗词书法相配,可谓是珠联璧合。

他们不仅在艺术上琴瑟和鸣,在收藏上一直都同进退,为了收购展子虔的《游春图》,他们不惜把房子(李莲英旧墅)变卖,在购买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时,潘素变卖了自己的首饰珠宝,用4万银元的价钱买下了这件传世书法。

因着这些价值连城的书画,张伯驹曾遭到汪精卫手下人绑架并索要赎金,绑匪们向潘素索要300万,否则撕票。但他们的钱都已经用于购买字画了,当时唯一想到的办法是卖字画赎人。但潘素后来设法去看了张伯驹一次,张伯驹却偷偷告诉她,家里那些字画千万不能动,尤其那幅《平复帖》!我死了不要紧,字画要留下来。

就这样张伯驹和绑匪僵持了近八个月,冒着被“撕票”的危险,直到绑匪将赎金从300万降到40万,潘素与张家人到处借贷,才将张伯驹救出。

但对于这些花费巨资和生命代价积累下来的收藏,张伯驹和夫人在解放后,陆续将它们捐赠给了国家,成了故宫等国内多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对此,张伯驹说:“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则是予所愿也!今还珠于民,乃终吾夙愿!”

20世纪30年代,张伯驹在丛碧山房。

正如当年《空城计》中诸葛孔明所唱“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散淡”二字也是对张伯驹最合适的概括,这从诸多友人的回忆中可以略见一斑。

王世襄曾向张伯驹借阅《平复帖》,堪称当代文化史上的一段美谈。王世襄一直想要研究《平复帖》,但想到东西太过珍贵,小心翼翼地提出,能否在张伯驹家看上一两次。没想到刚一提出请求,张伯驹即回答:“你拿回家看去吧。”《平复帖》在王世襄家放了一个多月,王世襄后来根据著录才完成《西晋陆机〈平复帖〉流传考略》一文。然而这段往事若不是后来经王世襄口中说出,则无人知晓。

西晋陆机《平复帖》

周汝昌对张伯驹的印象是“温文尔雅,毫无俗气”。他曾回忆说:“我到了张先生那里,我不理张先生,张先生也不理我,我就坐在大客厅的外间,我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要回学校了,也不告辞……一丝没有俗气、一丝没有富贵气。”

温文尔雅的文人常有执拗坚硬的一面。楼宇栋在《张伯驹》一书中说,张伯驹以优游的态度,闲逸的情调,仗义的作风,散淡的心情形成了他那饱满的个性和独立的精神。

在吞食和消化人的各种政治风浪中,他既有着适应的弹性,又有着自我完善的刚性。1956年,张伯驹因坚持排演尚未解禁的传统京剧《马思远》受到批判,他后来以诗纪事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舞榭歌台梦已陈。啼笑皆非马思远,中州断送老词人。”

从“反右”到文革,张伯驹饱经患难,但潘素始终和他患难与共,这也许是对张伯驹最大的慰藉。

张伯驹、潘素夫妇参观故宫后在护城河留影。

1982年,张伯驹感冒住进北京医院,因级别不够只能住在多人病房,同病房有人先后去世。张伯驹心绪不安,闹着要回家。2月26日,领导终于做出“同意转院”批示,当女儿拿着批示赶到医院,张伯驹已经停止呼吸。

唐诗曾在《张伯驹门前的泔水味》一文中感慨:“包括帝王在内的历代收藏家,都在《平复帖》上钤下了自己的印迹。只有张伯驹,不留丝毫痕迹。凡经手收藏的人,都在《平复帖》上获利,惟独张伯驹倒贴了一大把银子,无偿献给国家。”

1956年,张伯驹、潘素夫妇将多年宝藏的八件古代书画无偿献给了国家,文化部发褒奖状称他们“化私为公,足资楷式。”

章诒和回忆起这一段时也曾提到:“现在的人最大的生活目标不外乎自我价值的实现。继之而来的事,便是如何经营推销自己,实现目标。而所谓经营推销,就意味着持久又复杂的运作方式……包括精密的算计,有效的操作,小心的防范,合理的攻掠,利益的谋取,以及心狠手辣等等。如此经营人生,自然人性的、审美的东西都要摈弃。而这些恰恰是中国传统诗歌的感性基石,也是张伯驹的创作基石。”她的父亲章伯钧叹到:“以后不会再有张伯驹。”

是啊,基石已经不再,世间安复张伯驹。

20世纪60年代,张伯驹游历古城辑安(今吉林集安),在四盔坟前留影,并做《辑安怀古》词曰:“算空赢,鸟尽弓藏,何处长眠。”

(本文参考唐师曾《张伯驹门前的泔水味》、章诒和《君子之交:我父母与张伯驹夫妇》、张昌华《卧龙岗散淡之人:张伯驹》等文章。)

“孟德斯鸠说:在人民完全无权参加政府事务的国家中,人民变成冷血动物,他们迷恋金钱,不再热衷于国事。人民只会为某位演员而狂热。他们并不为政府分忧,也不关心政府有何打算,而是悠然地等着领薪金。——从大清、民国到新中国一直如此,唯有张伯驹是个例外。”

——唐师曾《张伯驹门前的泔水味》

1982年阴历正月十五,京城元宵节的大红灯笼刚刚挂上,张伯驹为夫人潘素庆生的鞭炮尚未点燃,自己却被救护车送进了北大医院。一介布衣,一身中服,一脸涂色,唯一副眼镜显示他是过一个文化人。

老人患重感冒,按等级惯例,他被安置在一间八人大通铺式的病室。潘素为平慰85岁高龄夫君的心境,向院方申请转入小病室。院方回答干脆:“级别不够!”

两天后,同室病友“走”了一个,泣声揪人,老人已由感冒转成肺炎。潘素再次恳请换病房。院方答声依旧:“级别不够!”老人病情每况愈下,仅靠输液维持心跳;未几,陷入昏昏沉睡,时至2月26日,告别人世。

老人辞世后,有人在医院门前叫骂:“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国宝!你们说他级别不够(住高干病房),够的能有几个有他对国家贡献大?他捐的国宝,足够买下你们医院!”

“他”是谁?

他叫张伯驹,(1898——1982),原名家骐,别号丛碧馆主。河南项城人。他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称为“民国四公子”。

因为项城历史上出过舜和项羽,太史公说,他们都是“重瞳子”(有两个瞳孔,异人异相异秉)。张伯驹自谓“重瞳乡人”。他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镇芳之子(过继,生父张锦芳),张镇芳与袁世凯有戚谊。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张伯驹天性聪颖,有神童之誉。幼年入私塾,又接受新学教育,小学毕业后跟随父亲来到北平,后在曹锟、吴佩孚、张作霖部任职,做到旅长——最终张伯驹因不满军阀腐败生活而离开军界,协助父亲打理银行业务,却发现自己对银行事务不感兴趣。

20世纪30年代,张伯驹在丛碧山房寓所花园内。该寓所原为李莲英旧墅,原址在今北京西四附近。张伯驹别号“丛碧”亦由此而来。

1927年,将近而立之年的张伯驹脱去戎装和商界的浮华之气,倾心于收藏字画,陶冶性情。为了珍贵文物不外流,他不惜一掷千金。他曾收藏过的重要古代书画有西晋陆机的《平复帖》、隋展子虔《游春图》、唐代诗人李白的《上阳台贴》唐杜牧的《张好好诗卷》,宋黄庭坚的《诸上座帖》、赵佶的《雪江归棹图卷》,元钱选的《山居图卷》等等。

谈到他为何花重金买这些古代书画藏品,他曾说,“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隋 展子虔《游春图》局部 。张伯驹为购此图出售了居住多年的丛碧山房。

张伯驹有两位太太,但志趣相迥,话不投机。38岁在上海邂逅20岁的“潘妃”,惊为“天女”。潘素,苏州人,稍识字,通丹青,擅弹琵琶,在上海西藏-汕头路“张帜迎客”,号称“潘妃”。张伯驹见到“潘妃”才情大发,提笔一副对联:“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从此双双坠入爱河。当时“潘妃”已与国民政府一中将谈婚论嫁。遇张伯驹一见钟情、心有灵犀后私奔北京。

1935年,39岁的张伯驹,纳小自己18岁的潘素为妾。张伯驹的好友孙曜东曾回忆:“依我看,张伯驹与潘素结为伉俪, 也是天作一对,因为潘素身上也存在着一大堆不可理解的‘矛盾性’,也是位‘大怪’之人。那时的‘花界’似乎也有‘分工’,像含香老五、吴嫣等人,接的客多为官场上的人,而潘妃的客人多为上海白相的二等流氓。那时有些男人喜欢‘文身’,多为黑社会的人,而潘妃的手臂上也剌有一朵花……最终她的‘内秀’被张伯驹开发了出来。”

张伯驹与潘素

在张伯驹的大力栽培下,潘素自己努力不息,从“苏杭第一美女”成长为帝京著名画家。山水、人物、花竹、鸟兽……无不擅长,特别是山水,多用青绿,笔法直逼南宋。曾三次与张大千联袂作画。潘素的《什刹海冬景》天穹昏暗,远山含雪,柳枝无叶,树干苍遒,寥寥数笔把家门前什刹海的神韵随意渲染。曾借给《往事并不如烟》的作者章诒和临摹。婚后潘素的画作常常配有张伯驹的诗词书法相配,可谓是珠联璧合。

他们不仅在艺术上琴瑟和鸣,在收藏上一直都同进退,为了收购展子虔的《游春图》,他们不惜把房子(李莲英旧墅)变卖,在购买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时,潘素变卖了自己的首饰珠宝,用4万银元的价钱买下了这件传世书法。

因着这些价值连城的书画,张伯驹曾遭到汪精卫手下人绑架并索要赎金,绑匪们向潘素索要300万,否则撕票。但他们的钱都已经用于购买字画了,当时唯一想到的办法是卖字画赎人。但潘素后来设法去看了张伯驹一次,张伯驹却偷偷告诉她,家里那些字画千万不能动,尤其那幅《平复帖》!我死了不要紧,字画要留下来。

就这样张伯驹和绑匪僵持了近八个月,冒着被“撕票”的危险,直到绑匪将赎金从300万降到40万,潘素与张家人到处借贷,才将张伯驹救出。

但对于这些花费巨资和生命代价积累下来的收藏,张伯驹和夫人在解放后,陆续将它们捐赠给了国家,成了故宫等国内多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对此,张伯驹说:“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则是予所愿也!今还珠于民,乃终吾夙愿!”

20世纪30年代,张伯驹在丛碧山房。

正如当年《空城计》中诸葛孔明所唱“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散淡”二字也是对张伯驹最合适的概括,这从诸多友人的回忆中可以略见一斑。

王世襄曾向张伯驹借阅《平复帖》,堪称当代文化史上的一段美谈。王世襄一直想要研究《平复帖》,但想到东西太过珍贵,小心翼翼地提出,能否在张伯驹家看上一两次。没想到刚一提出请求,张伯驹即回答:“你拿回家看去吧。”《平复帖》在王世襄家放了一个多月,王世襄后来根据著录才完成《西晋陆机〈平复帖〉流传考略》一文。然而这段往事若不是后来经王世襄口中说出,则无人知晓。

西晋陆机《平复帖》

周汝昌对张伯驹的印象是“温文尔雅,毫无俗气”。他曾回忆说:“我到了张先生那里,我不理张先生,张先生也不理我,我就坐在大客厅的外间,我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要回学校了,也不告辞……一丝没有俗气、一丝没有富贵气。”

温文尔雅的文人常有执拗坚硬的一面。楼宇栋在《张伯驹》一书中说,张伯驹以优游的态度,闲逸的情调,仗义的作风,散淡的心情形成了他那饱满的个性和独立的精神。

在吞食和消化人的各种政治风浪中,他既有着适应的弹性,又有着自我完善的刚性。1956年,张伯驹因坚持排演尚未解禁的传统京剧《马思远》受到批判,他后来以诗纪事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舞榭歌台梦已陈。啼笑皆非马思远,中州断送老词人。”

从“反右”到文革,张伯驹饱经患难,但潘素始终和他患难与共,这也许是对张伯驹最大的慰藉。

张伯驹、潘素夫妇参观故宫后在护城河留影。

1982年,张伯驹感冒住进北京医院,因级别不够只能住在多人病房,同病房有人先后去世。张伯驹心绪不安,闹着要回家。2月26日,领导终于做出“同意转院”批示,当女儿拿着批示赶到医院,张伯驹已经停止呼吸。

唐诗曾在《张伯驹门前的泔水味》一文中感慨:“包括帝王在内的历代收藏家,都在《平复帖》上钤下了自己的印迹。只有张伯驹,不留丝毫痕迹。凡经手收藏的人,都在《平复帖》上获利,惟独张伯驹倒贴了一大把银子,无偿献给国家。”

1956年,张伯驹、潘素夫妇将多年宝藏的八件古代书画无偿献给了国家,文化部发褒奖状称他们“化私为公,足资楷式。”

章诒和回忆起这一段时也曾提到:“现在的人最大的生活目标不外乎自我价值的实现。继之而来的事,便是如何经营推销自己,实现目标。而所谓经营推销,就意味着持久又复杂的运作方式……包括精密的算计,有效的操作,小心的防范,合理的攻掠,利益的谋取,以及心狠手辣等等。如此经营人生,自然人性的、审美的东西都要摈弃。而这些恰恰是中国传统诗歌的感性基石,也是张伯驹的创作基石。”她的父亲章伯钧叹到:“以后不会再有张伯驹。”

是啊,基石已经不再,世间安复张伯驹。

20世纪60年代,张伯驹游历古城辑安(今吉林集安),在四盔坟前留影,并做《辑安怀古》词曰:“算空赢,鸟尽弓藏,何处长眠。”

(本文参考唐师曾《张伯驹门前的泔水味》、章诒和《君子之交:我父母与张伯驹夫妇》、张昌华《卧龙岗散淡之人:张伯驹》等文章。)


相关文章

  •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1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作者:董大勇 来源:<收藏界>2015年第02期 我很喜欢京剧<空城计>里面的一句台词:"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查看


  •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空城计>诸葛亮唱段伴奏谱 1=F 演唱:杜镇杰 (老生[西皮慢三眼]) 操琴:燕守平 仓6 5 5|1 2 5 5 5 1 3 5 1 6 5|3 6 3 5 1 3 5 5| 2 3 5 1 1 1 6 ...查看


  • 竹林贤士嵇康的含冤之死
  • 公元263年,河南洛阳东市.走下囚车的嵇康被一帮刽子手簇拥着押上了刑场.由于此前狱中的无端摧残与折磨,此时的嵇康已是遍体鳞伤,步履蹒跚,但他神情自若,毫无惧色.古往今来,文人志士中不乏视死如归者,但嵇康无疑是其中一位最为从容.最为潇洒地面对 ...查看


  • 做人,我就喜欢虚度光阴
  • 文/守望麦田 图/来自网络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在每一个睡到自然醒的午后,我经常会幸福的想到那个"卧龙岗散淡的人".想到那个曾经的闲云野鹤后来是怎样抱着满腹的雄才大略, ...查看


  • [冬至作文]冬至踏雪
  • 今天冬至. 夜间就听到雪声.窗外雪映如昼.瞥一眼树枝凝雪,差一点不能入寐. 惯于早起,料想这大雪天无地走拳了,便姗姗弄迟,故意扽一扽心性,待天亮后好拍雪景.走出楼院,天色仍不分明,银装素裹的一片混沌. 路上已有行人,匆匆的为了生活.雪被汽车 ...查看


  • 民国公子张学良的风流艳史,不只是爱美人!
  • 他是蒋介石眼中的千古罪人, 毛泽东却认为他是一代民族英雄: 他是统领军队的智勇少帅, 也是女人眼中的花花公子. 在才子佳人辈出的民国时代, 张学良, 无疑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 张学良与蒋介石合影 张学良的一生倍受争议, 而现实中的他, ...查看


  • 福建寺庙汇总福建各地的寺庙介绍
  • 福建寺庙汇总 福建各地的寺庙介绍 提起福建,人们就想到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海上花圆城市的厦门,海上丝路各城泉州,海滨城市福州.作为中国东南部最热的旅游线路之一,福建之旅令人难忘.八闽大地不但有山川之胜,又有圆林之美,更有寺.塔.桥.土楼等古代 ...查看


  • _民国四大公子_的风雨人生_连载四_
  • 文化场广W EHUAGUANNGCHNGA文史经纬 』『 连 ( 四载 ) /文 用吴 .文 末民 国张代伯 皇驹 年帝初 为了溥, 京 避 仪的津 免沪 族兄国 的溥上宝 层侗 社流.会 奉 把失而 系军不 当阀惜时四张 位作倾 颇家霖 ...查看


  • [2017年高考作文范文]皱纹中的智慧
  • 皱纹中的智慧 岁月的车轮在人生的道路上辗过,深深的皱纹诉说着爷爷的人生,体现着纯朴的智慧. 一.牛耕 "呦喝,呦喝--"爷爷沙哑的呼声在空旷的地里显得格外清晰.天上乌云开始汇聚,要下雨了,我忙跑到田埂边."爷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