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总供给与总需求

一、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

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和无法预测的。

2、大多数宏观经济数量同时波动

3、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二、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1、财富效应

物价水平下降使得消费者更富裕。这有鼓励他们更多的支出。消费支出增加意味着物品和劳务的需求量更大。

2、利率效应

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了更多的支出于投资物品,从而增加了物品和劳务的需求量。

3、汇率效应

物价水平引起利率下降时,实际汇率贬值,这种贬值促进了该国的出口净出口,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三、影响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1、消费

在物价水平既定时,使消费者支出增多的事件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如:减税,股票高涨等;在物价水平既定时,使消费者支出减少的事件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如增税,股市低落。

2、投资

在物价水平既定时,使企业投资更多的事件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对未来乐观,由货币供给引起的利率的下降;在物价水平既定时,是企业投资减少的事件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如:对未来悲观,有货币供给减少引起的利率的上升。

3、政府购买支出

政府物品和劳务购买的增加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对国防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增加;政府物品和劳务购买的减少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如:对国防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减少。

4、净出口

在物价水平既定时,增加进出口的事件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国外繁荣、汇率贬值;在物价水平既定时,减少净出口的事件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如:国外衰退,汇率升值。

四、为什么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线

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供给取决于它的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供给,以及用来把资本和劳动变为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技术。由于物价水平并不影响这些实际GDP的长期决定因素,所以~~

五、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1、资本

经济中资本存量的增加提高了生产率,从而增加了物品和劳务的供给量,使得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向右移;相反,经济中的资本存量的减少降低了生产率,从而减少了物品和劳务的供给量,使得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

2、劳动

工人数量的增加会使得一国供给的物品和劳务增多,使得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同时,长期总供给曲线还取决于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任何一个变动都会引起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3、自然资源

新矿藏的发现会使得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是农业减产的消息会使得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

4、技术知识

六、为什么短期中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1、粘性工资理论

由于工资不能根据物价水平迅速调整,未预料到的低物价水平增加了实际工资,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这引起企业减少雇佣工人和减少生产物品与劳务量。

2、粘性价格理论

调整的价格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即菜单成本。所以犹豫并不是所有的价格都根据变动的状况而迅速调整,未料到的物价水平的下降是一些企业的价格高于合意水平,而这些高于合意水平的价格压低了销售量,并引起企业减少他们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量。

2、错觉理论

低物价水平引起生产者的相对物价的错觉,而且这些错觉使得生产者减少物品和劳务的供给量。

七、为什么短期内的总供给曲线移动

1、资本

物质或人力资本的增加使得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

2、劳务

可得到的劳动量增加使得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

3、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可获得性的增加使得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

4、技术知识

技术知识的进步使得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

5、预期物价水平

当预期的物价水平上升时,工资增高,成本增加,企业在实际物价水平为既定时供给的为物品和劳务减少。这样,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相反,当预期的物价水平下降时,工资下降,成本下降,企业在物价水平为既定时增加生产,而且,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所以,预期物价水平的下降使得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八、经济波动的两个原因

1.总需求的变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消费、投资以及国外需求的变化会导致总需求的变动。

总需求曲线左移,价格和收入同时下降,失业率攀升,出现通货紧缩。失业率大幅上升和总产量大幅下降的现象称为经济萧条。

政府该如何应对经济萧条?

①由于是需求变动造成的,所以政府可以从需求面着手: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增长和货币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增加货币供给),使需求曲线外移。这会造成收入(产出)增加,同时也会带来更高的物价和通货膨胀。

②如果政府无所作为:总需求减少,物价水平下降,预期价格水平下降,使得总供给增加。此时,在长期中,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完全反应在物价水平上,而根本不反映在产量水平上。也就是说总需求移动的长期影响只是名义变动而不是实际变动。

总需求移动的历程有两个重要的涵义

A在短期内,总需求的移动引起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波动。

B在长期中,总需求的移动引进共享物价总水平,但不影响产量。

2.总供给的变动

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使得价格上升,收入(产出)下降,即失业率上升,通货

膨胀率上升。对国民福利产生负影响。供给面的变动带来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同时上升,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称为滞涨。

政府该如何应对滞涨:

A一种可能是什么都不做,在这种情况下,物品与劳务的产量在一段时间内会被压低,但是,随着工资、价格和感觉根据较高的生产成本进行调整,最终衰退会自行消失。

B为了降低失业率,通过刺激需求(增加政府支持,增加货币量),使需求曲线向右移的政策来解决,但价格进一步上升,产生更高的通胀率。因此,这种做法未必有利。政府可以采取增加总供给的措施(如对技术开发补贴和一般性减税,鼓励生产、储蓄和投资)。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这会带来收入的增加和价格的下降,有利于提高国民福利。这是供给政策的好处。

总供给移动的历程有两个重要的涵义:

A总供给移动会产生滞涨——衰退和通货膨胀的结合

B那些能影响总需求的决策者不能同时抵消这两种不利的影响。

九、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

总需求由于三个原因向右下方倾斜,其中财富效应最弱,最重要的原因是利率效应,凯文斯流动性偏好:指人们宁可持有没有收益但可灵活周转的货币心理倾向,其实只是人们的货币需求。凯恩斯认为,利率由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决定的。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冬季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市场利率的减函数。在货币供给相对稳定的情况次啊,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受货币需求的影响。所以总需求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变量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主要由中央银行实施,也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也有三个: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贴现率以及调整法定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的利率,中央银行可以变动贴现率来调整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银行准备率指银行准备金与存款的比例。因这一比例是法定的,又称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的变动会引起银行贷款总额按反比例成倍增长。在经济萧条时,应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债券,将货币投放市场。通过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作用使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增加总需求;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增加借款,向公众和企业增加贷款,使货币供应增加,利率下降,刺激投资;降低银行

法定准备率,以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严重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提高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率,减少货币供应,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降低社会总需求和价格水平。

十、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

财政政策,它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手段有三种: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和改变税率。财政政策根据其实施方向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是用来对付经济萧条的。具体的说,当总支出不足,失业增加时,为刺激经济从衰退中复苏:政府要提高政府购买水平,增加财政支出,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高失业补助和救济金以增加社会需求;政府应采取减税措施,给公众多留一些可支配水平收入,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刺激经济复苏。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严重时,则应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应降低购买水平,缩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社会福利费用,降低转移支付水平;提高税率以抑制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

1、政府购买的变动

有两种宏观经济效应使得总需求移动的浮动不同于政府购买的变动。一种是乘数效应使得总需求的移动会大于政府购买的变动,乘数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移动。另一种是挤出效应,使得总需求的变动小雨政府购买的变动。挤出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时,从而减少了投资支出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总之,政府购买的变动对物品与劳务总需求的影响取决于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强弱。

2、税收变动

如果政府减少税收则会使得消费支出增加,使得总需求增多;反之~~~

A税收变动引起总需求变动的幅度也要受到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影响。当政府减税并刺激消费支出时,收入和利润增加,这进一步刺激了消费支出——乘数效应。同时,较高的收入引起较高的货币需求,这又倾向于提高利率,较高的利率使借债成本更高,者减少了投资支出——挤出效应。

B税收变动引起总需求变动的幅度还要受到一个重要因素的影响:家庭对税收变动是持久的还是暂时的感觉。如果家庭预计减税是持久的,认为减税会大大增加他们的经济实力,则会大量增加他们的支出,这种情况下减税将对总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

十一、自动稳定器

无论是稳定

政策的支持者还是批评者都认为政府实施的时滞使政府作为短期稳定的工具的作用不大自动稳定器是在经济进入衰退时决策者不用采取任何有意的行动就可以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

最重要的自动稳定器是税制和政府支出。

税制:当经济进入衰退期时,政府所征收的税收量会自发的减少,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税收都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个人所得税取决于家庭收入,工薪税收取决于工人的收入,公司所得税取决于企业利润。由于收入、工资和利润在衰退时后减少,所以政府的税收也会降低。这种自动的见谁刺激了总需求,从而降低了经济波动的程度。

政府支出:当经济进入衰退而工人被解雇时,更多的人申请失业保障津贴、福利津贴和其他收入补助形式,这种政府支出的自动增加正好在总需求不足以维持充分就业时刺激了总需求。

一、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

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和无法预测的。

2、大多数宏观经济数量同时波动

3、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

二、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1、财富效应

物价水平下降使得消费者更富裕。这有鼓励他们更多的支出。消费支出增加意味着物品和劳务的需求量更大。

2、利率效应

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了更多的支出于投资物品,从而增加了物品和劳务的需求量。

3、汇率效应

物价水平引起利率下降时,实际汇率贬值,这种贬值促进了该国的出口净出口,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三、影响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1、消费

在物价水平既定时,使消费者支出增多的事件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如:减税,股票高涨等;在物价水平既定时,使消费者支出减少的事件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如增税,股市低落。

2、投资

在物价水平既定时,使企业投资更多的事件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对未来乐观,由货币供给引起的利率的下降;在物价水平既定时,是企业投资减少的事件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如:对未来悲观,有货币供给减少引起的利率的上升。

3、政府购买支出

政府物品和劳务购买的增加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对国防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增加;政府物品和劳务购买的减少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如:对国防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减少。

4、净出口

在物价水平既定时,增加进出口的事件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国外繁荣、汇率贬值;在物价水平既定时,减少净出口的事件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如:国外衰退,汇率升值。

四、为什么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线

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供给取决于它的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供给,以及用来把资本和劳动变为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技术。由于物价水平并不影响这些实际GDP的长期决定因素,所以~~

五、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1、资本

经济中资本存量的增加提高了生产率,从而增加了物品和劳务的供给量,使得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向右移;相反,经济中的资本存量的减少降低了生产率,从而减少了物品和劳务的供给量,使得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

2、劳动

工人数量的增加会使得一国供给的物品和劳务增多,使得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同时,长期总供给曲线还取决于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任何一个变动都会引起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3、自然资源

新矿藏的发现会使得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是农业减产的消息会使得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

4、技术知识

六、为什么短期中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1、粘性工资理论

由于工资不能根据物价水平迅速调整,未预料到的低物价水平增加了实际工资,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这引起企业减少雇佣工人和减少生产物品与劳务量。

2、粘性价格理论

调整的价格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即菜单成本。所以犹豫并不是所有的价格都根据变动的状况而迅速调整,未料到的物价水平的下降是一些企业的价格高于合意水平,而这些高于合意水平的价格压低了销售量,并引起企业减少他们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量。

2、错觉理论

低物价水平引起生产者的相对物价的错觉,而且这些错觉使得生产者减少物品和劳务的供给量。

七、为什么短期内的总供给曲线移动

1、资本

物质或人力资本的增加使得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

2、劳务

可得到的劳动量增加使得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

3、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可获得性的增加使得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

4、技术知识

技术知识的进步使得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

5、预期物价水平

当预期的物价水平上升时,工资增高,成本增加,企业在实际物价水平为既定时供给的为物品和劳务减少。这样,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相反,当预期的物价水平下降时,工资下降,成本下降,企业在物价水平为既定时增加生产,而且,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所以,预期物价水平的下降使得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八、经济波动的两个原因

1.总需求的变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消费、投资以及国外需求的变化会导致总需求的变动。

总需求曲线左移,价格和收入同时下降,失业率攀升,出现通货紧缩。失业率大幅上升和总产量大幅下降的现象称为经济萧条。

政府该如何应对经济萧条?

①由于是需求变动造成的,所以政府可以从需求面着手: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增长和货币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增加货币供给),使需求曲线外移。这会造成收入(产出)增加,同时也会带来更高的物价和通货膨胀。

②如果政府无所作为:总需求减少,物价水平下降,预期价格水平下降,使得总供给增加。此时,在长期中,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完全反应在物价水平上,而根本不反映在产量水平上。也就是说总需求移动的长期影响只是名义变动而不是实际变动。

总需求移动的历程有两个重要的涵义

A在短期内,总需求的移动引起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波动。

B在长期中,总需求的移动引进共享物价总水平,但不影响产量。

2.总供给的变动

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使得价格上升,收入(产出)下降,即失业率上升,通货

膨胀率上升。对国民福利产生负影响。供给面的变动带来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同时上升,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称为滞涨。

政府该如何应对滞涨:

A一种可能是什么都不做,在这种情况下,物品与劳务的产量在一段时间内会被压低,但是,随着工资、价格和感觉根据较高的生产成本进行调整,最终衰退会自行消失。

B为了降低失业率,通过刺激需求(增加政府支持,增加货币量),使需求曲线向右移的政策来解决,但价格进一步上升,产生更高的通胀率。因此,这种做法未必有利。政府可以采取增加总供给的措施(如对技术开发补贴和一般性减税,鼓励生产、储蓄和投资)。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这会带来收入的增加和价格的下降,有利于提高国民福利。这是供给政策的好处。

总供给移动的历程有两个重要的涵义:

A总供给移动会产生滞涨——衰退和通货膨胀的结合

B那些能影响总需求的决策者不能同时抵消这两种不利的影响。

九、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

总需求由于三个原因向右下方倾斜,其中财富效应最弱,最重要的原因是利率效应,凯文斯流动性偏好:指人们宁可持有没有收益但可灵活周转的货币心理倾向,其实只是人们的货币需求。凯恩斯认为,利率由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决定的。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冬季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市场利率的减函数。在货币供给相对稳定的情况次啊,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受货币需求的影响。所以总需求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变量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主要由中央银行实施,也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也有三个: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贴现率以及调整法定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的利率,中央银行可以变动贴现率来调整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银行准备率指银行准备金与存款的比例。因这一比例是法定的,又称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的变动会引起银行贷款总额按反比例成倍增长。在经济萧条时,应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债券,将货币投放市场。通过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作用使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增加总需求;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增加借款,向公众和企业增加贷款,使货币供应增加,利率下降,刺激投资;降低银行

法定准备率,以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严重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提高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率,减少货币供应,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降低社会总需求和价格水平。

十、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

财政政策,它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手段有三种: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和改变税率。财政政策根据其实施方向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是用来对付经济萧条的。具体的说,当总支出不足,失业增加时,为刺激经济从衰退中复苏:政府要提高政府购买水平,增加财政支出,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高失业补助和救济金以增加社会需求;政府应采取减税措施,给公众多留一些可支配水平收入,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刺激经济复苏。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严重时,则应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应降低购买水平,缩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社会福利费用,降低转移支付水平;提高税率以抑制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

1、政府购买的变动

有两种宏观经济效应使得总需求移动的浮动不同于政府购买的变动。一种是乘数效应使得总需求的移动会大于政府购买的变动,乘数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移动。另一种是挤出效应,使得总需求的变动小雨政府购买的变动。挤出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时,从而减少了投资支出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总之,政府购买的变动对物品与劳务总需求的影响取决于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强弱。

2、税收变动

如果政府减少税收则会使得消费支出增加,使得总需求增多;反之~~~

A税收变动引起总需求变动的幅度也要受到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影响。当政府减税并刺激消费支出时,收入和利润增加,这进一步刺激了消费支出——乘数效应。同时,较高的收入引起较高的货币需求,这又倾向于提高利率,较高的利率使借债成本更高,者减少了投资支出——挤出效应。

B税收变动引起总需求变动的幅度还要受到一个重要因素的影响:家庭对税收变动是持久的还是暂时的感觉。如果家庭预计减税是持久的,认为减税会大大增加他们的经济实力,则会大量增加他们的支出,这种情况下减税将对总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

十一、自动稳定器

无论是稳定

政策的支持者还是批评者都认为政府实施的时滞使政府作为短期稳定的工具的作用不大自动稳定器是在经济进入衰退时决策者不用采取任何有意的行动就可以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

最重要的自动稳定器是税制和政府支出。

税制:当经济进入衰退期时,政府所征收的税收量会自发的减少,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税收都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个人所得税取决于家庭收入,工薪税收取决于工人的收入,公司所得税取决于企业利润。由于收入、工资和利润在衰退时后减少,所以政府的税收也会降低。这种自动的见谁刺激了总需求,从而降低了经济波动的程度。

政府支出:当经济进入衰退而工人被解雇时,更多的人申请失业保障津贴、福利津贴和其他收入补助形式,这种政府支出的自动增加正好在总需求不足以维持充分就业时刺激了总需求。


相关文章

  •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第3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 第3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 ...查看


  • 西方经济学1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 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IS-LM模型讨论收入决定的三点不足: 第一,没有分析劳动市场,不知道两市场均衡时的收入是否是充分就业收入: 第二,没有说明一般价格水平对总支出与均衡收入的影响: 第三,没有分析总供给变动对收入的影响. ...查看


  • 总供给.总需求冲击与我国经济波动的关系
  • 摘 要:依据1994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2季度产出和价格的季度数据,建立基于长期约束的SVAR模型,用以分析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考察经济增长和价格对总供给.总需求冲击的动态响应.实证研究表明,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 ...查看


  •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1)
  •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1)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查看


  • 人大高鸿业版考研西方经济学笔记(一)
  • 人大高鸿业版考研西方经济学笔记(一) 第一章 第一节 稀缺性与选择 (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 ...查看


  • 微观经济学-02: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及其有关概念
  •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延安大学财经学院 杨育民 Demand-Supply 延安大学杨育民 2012-4-25 微观经济学·第2章2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概况 微观经济学循环流程图 延安大学 杨育民 2012-4-25 微观 ...查看


  • 5.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
  • 第四章 房地产市场 张永岳 陈伯庚 孙斌艺 编著 第一节 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 一.房地产市场的内涵 ☐ ☐ 房地产市场,是指房地产商品交换的领域和场所 房地产市场是指房地产商品一切交换和流通关系的总和 ⏹ 既包括土地.房产及相关的劳 ...查看


  • 旅游经济学作业4
  • <旅游经济学>第四次作业 一. 怎样理解旅游需求弹性?研究旅游需求弹性有何意义? (一) 定义 在影响旅游需求变化的众多因素中,任何一项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旅游需求量的相应变化,旅游需求量随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状况称为旅游 ...查看


  • B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选择题 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中哪一种会发生变动( C ) A.消费者的收入 B.其他商品价格 C.消费者偏好 D.所需商品的价格 2.某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表明了( ) A.个人愿望的 ...查看


  • 供给侧改革
  • 供给侧改革 背景 内涵 要求 意义 厉以宁:经济当中经常考虑供求平衡问题,可以从需求方面调控,也可以从供给方面调控.从需求方面调控是近期可以做到的,主要通过增加财政收入.货币贷款刺激需求,或者用减少财政收入和减少信贷来抑制需求:供给方面调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