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希伯来人大迁徙

  你知道“以色列人”的来历吗?这还得从上古时代的希伯来人说起。

  大约4000年以前,一个被叫做“塞姆族”(又被称为“闪族”)的游牧民族为了寻找水草,赶着他们的羊群在这片沙漠中到处寻找牧场。

  在大沙漠的北方,有一块特别富饶的土地。它的形状像一弯新月,被称为“新月形沃土”。每当塞姆人赶着牛羊来到这里的时候,当地人便把他们赶走。塞姆人把这里看作天堂,他们特别向往在这里放牧生活。他们对当地人发动了无数次进攻,经过多次失败,最后,他们终于占领了这个地区。

  塞姆族中有一支叫做希伯来人的部落。希伯来人想占有新月形沃土中一条狭长地带,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希伯来人早就听说这里被人叫做“流着奶和蜜的地方”。但是这里早已被一个叫做迦南人的部落占领。为争夺这块土地,希伯来人同迦南人进行了许多年的战争。迦南人十分英勇,希伯来人根本就不是对手。

  被迦南人打败的希伯来人处境十分的困难。全族的人聚到一起,商议部落今后的出路。一个老人说,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个遍地羊群,年年五谷丰登的好地方。到过那里的人都将它称为“天堂”,它就是埃及。如果想要希伯来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只有去那里。全族人最后一致同意老人的意见,离开巴勒斯坦,前往埃及。

  大约在公元前1700年,族长带领所有的希伯来人离开了巴勒斯坦,经过辛难万险,来到了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草原,并在那里定居下来。

  埃及真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地方,希伯来人在这里安定地生活了几百年。就在这几百年间,有个自称是先知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的后裔的希伯来部落开始用雅各的别名称呼自己为“以色列人”。据《圣经》记载,在雅各与一位天使角斗了整整一个通宵之后,他得到了“以色列”这一称号,意为“神的勇士”。

  《圣经》中记载了这则故事:天使对那位希伯来人说:“你的名字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神与人较力,都取胜了。”

  在旅居埃及的大约300年间,适逢埃及新王国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正试图创建一个埃及帝国并寻找空前多的奴隶来维持国内经济的运转,希伯来人受到了种种奴役,他们被迫开山挖石,服各种苦役。过了几十年,拉美西斯二世死去,埃及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野蛮民族和海盗的入侵。

  正是在那时,在公元前1250年左右,希伯来人的首领摩西乘机带领全族人越过红海,离开埃及来到西奈半岛(这是位于埃及和迦南之间的一片沙漠地带),并说服他们崇奉雅赫维神,该神的名字后来被写作耶和华。

  也正是在那时,所有希伯来人都成了以色列人,因为他们在摩西的劝说下相信,耶和华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结果以色列的神也就成了他们全民族崇奉的神。

  希伯来人在西奈沙漠地带游荡了大约一代人的时间,其后他们决定迁回比这里富饶得多的迦南之地;相对于干旱的西奈荒漠而言,迦南确实太过富饶了。

  不过这次迁徙并非简单的搬迁和定居,因为迦南人并不愿与希伯来人共享他们的土地,因而希伯来人不得不诉诸武力,而事实证明这一历程进展迟缓且布满艰辛。

  摩西的继承者约书亚确实夺取了迦南的一些地区,但收获并不太大,因为游牧的以色列人装备较差,无法用围城战术攻克迦南防御坚固的城池。此外,约书亚死后,以色列各部又重新各自为政,无法采取统一的军事行动,因而攻城掠地进展甚微。

  结果,经过一个世纪的征战,以色列人所获得的只是迦南的一些丘陵地带和为数不多的土地及并不肥沃的河谷。在公元前1025年前后,一位名叫撒母耳的部落士师以其人格力量赢得了以色列各部落的拥戴,他从所有以色列人中挑选出了一位国王扫罗,扫罗十分勇猛、机智和果断,成了全体希伯来人尊敬的英雄。但扫罗王却在一次战斗中失败而自杀了。

  扫罗死后,一个有勇有谋,名字叫大卫的青年登上了王位。他曾经是一个强盗头,后来被扫罗收服,成了扫罗的带兵官。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大卫率领以色列人又攻下迦南人的一个叫耶路撒冷(意思是“和平之城”)的小城市。

  因为大卫出身犹太部落,他就把他建立的国家称为犹太王国,并把首都建在耶路撒冷。大卫还在在耶路撒冷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神殿,自己也过上豪华的帝王生活。大卫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继承了王位。

  所罗门是一个很聪明的国王。一天,一名官员带着两个妇女和一个孩子到所罗门那里。他对所罗门说,这两个妇女都说孩子是自己的,他无法判定,因此他只好将她们带到这里。所罗门稍想了一下,就对手下人说,既然无法判定谁是孩子的母亲,那就用剑将孩子劈成两半,两人各得一半。

  这时,其中的一个妇女大哭起来,向所罗门请求,她不要孩子了,只求不要伤害孩子,另一个妇女却无动于衷。所罗门哈哈一笑,对那个官员说:“现在你该知道,谁是那个孩子的真正的母亲了吧。任何一个母亲都不会让别人伤害自己的孩子的。”

  所罗门时代是犹太人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所罗门同时也是一个比他父亲更加追求享受的国王。他下令继续修建许多的宫殿和神殿,其中最宏伟的是位于耶路撒冷小山上的宫殿和犹太教圣殿。在许多世纪中,这个圣殿成了团结犹太人的象征。

  公元前586年,犹太国被巴比伦灭亡,耶路撒冷全城的犹太人都成了俘虏。

  60年以后,巴比伦又被波斯征服了,波斯王居鲁士释放了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但是,犹太人在回到耶路撒冷之后,并没有过上和平的生活,不时地遭到外族的侵犯。后来他们被迫离开了耶路撒冷,散落到世界各地。他们辗转了2000多年,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犹太民族仍然是一个没有国家的民族。

  你知道“以色列人”的来历吗?这还得从上古时代的希伯来人说起。

  大约4000年以前,一个被叫做“塞姆族”(又被称为“闪族”)的游牧民族为了寻找水草,赶着他们的羊群在这片沙漠中到处寻找牧场。

  在大沙漠的北方,有一块特别富饶的土地。它的形状像一弯新月,被称为“新月形沃土”。每当塞姆人赶着牛羊来到这里的时候,当地人便把他们赶走。塞姆人把这里看作天堂,他们特别向往在这里放牧生活。他们对当地人发动了无数次进攻,经过多次失败,最后,他们终于占领了这个地区。

  塞姆族中有一支叫做希伯来人的部落。希伯来人想占有新月形沃土中一条狭长地带,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希伯来人早就听说这里被人叫做“流着奶和蜜的地方”。但是这里早已被一个叫做迦南人的部落占领。为争夺这块土地,希伯来人同迦南人进行了许多年的战争。迦南人十分英勇,希伯来人根本就不是对手。

  被迦南人打败的希伯来人处境十分的困难。全族的人聚到一起,商议部落今后的出路。一个老人说,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个遍地羊群,年年五谷丰登的好地方。到过那里的人都将它称为“天堂”,它就是埃及。如果想要希伯来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只有去那里。全族人最后一致同意老人的意见,离开巴勒斯坦,前往埃及。

  大约在公元前1700年,族长带领所有的希伯来人离开了巴勒斯坦,经过辛难万险,来到了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草原,并在那里定居下来。

  埃及真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地方,希伯来人在这里安定地生活了几百年。就在这几百年间,有个自称是先知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的后裔的希伯来部落开始用雅各的别名称呼自己为“以色列人”。据《圣经》记载,在雅各与一位天使角斗了整整一个通宵之后,他得到了“以色列”这一称号,意为“神的勇士”。

  《圣经》中记载了这则故事:天使对那位希伯来人说:“你的名字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神与人较力,都取胜了。”

  在旅居埃及的大约300年间,适逢埃及新王国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正试图创建一个埃及帝国并寻找空前多的奴隶来维持国内经济的运转,希伯来人受到了种种奴役,他们被迫开山挖石,服各种苦役。过了几十年,拉美西斯二世死去,埃及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野蛮民族和海盗的入侵。

  正是在那时,在公元前1250年左右,希伯来人的首领摩西乘机带领全族人越过红海,离开埃及来到西奈半岛(这是位于埃及和迦南之间的一片沙漠地带),并说服他们崇奉雅赫维神,该神的名字后来被写作耶和华。

  也正是在那时,所有希伯来人都成了以色列人,因为他们在摩西的劝说下相信,耶和华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结果以色列的神也就成了他们全民族崇奉的神。

  希伯来人在西奈沙漠地带游荡了大约一代人的时间,其后他们决定迁回比这里富饶得多的迦南之地;相对于干旱的西奈荒漠而言,迦南确实太过富饶了。

  不过这次迁徙并非简单的搬迁和定居,因为迦南人并不愿与希伯来人共享他们的土地,因而希伯来人不得不诉诸武力,而事实证明这一历程进展迟缓且布满艰辛。

  摩西的继承者约书亚确实夺取了迦南的一些地区,但收获并不太大,因为游牧的以色列人装备较差,无法用围城战术攻克迦南防御坚固的城池。此外,约书亚死后,以色列各部又重新各自为政,无法采取统一的军事行动,因而攻城掠地进展甚微。

  结果,经过一个世纪的征战,以色列人所获得的只是迦南的一些丘陵地带和为数不多的土地及并不肥沃的河谷。在公元前1025年前后,一位名叫撒母耳的部落士师以其人格力量赢得了以色列各部落的拥戴,他从所有以色列人中挑选出了一位国王扫罗,扫罗十分勇猛、机智和果断,成了全体希伯来人尊敬的英雄。但扫罗王却在一次战斗中失败而自杀了。

  扫罗死后,一个有勇有谋,名字叫大卫的青年登上了王位。他曾经是一个强盗头,后来被扫罗收服,成了扫罗的带兵官。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大卫率领以色列人又攻下迦南人的一个叫耶路撒冷(意思是“和平之城”)的小城市。

  因为大卫出身犹太部落,他就把他建立的国家称为犹太王国,并把首都建在耶路撒冷。大卫还在在耶路撒冷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神殿,自己也过上豪华的帝王生活。大卫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继承了王位。

  所罗门是一个很聪明的国王。一天,一名官员带着两个妇女和一个孩子到所罗门那里。他对所罗门说,这两个妇女都说孩子是自己的,他无法判定,因此他只好将她们带到这里。所罗门稍想了一下,就对手下人说,既然无法判定谁是孩子的母亲,那就用剑将孩子劈成两半,两人各得一半。

  这时,其中的一个妇女大哭起来,向所罗门请求,她不要孩子了,只求不要伤害孩子,另一个妇女却无动于衷。所罗门哈哈一笑,对那个官员说:“现在你该知道,谁是那个孩子的真正的母亲了吧。任何一个母亲都不会让别人伤害自己的孩子的。”

  所罗门时代是犹太人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所罗门同时也是一个比他父亲更加追求享受的国王。他下令继续修建许多的宫殿和神殿,其中最宏伟的是位于耶路撒冷小山上的宫殿和犹太教圣殿。在许多世纪中,这个圣殿成了团结犹太人的象征。

  公元前586年,犹太国被巴比伦灭亡,耶路撒冷全城的犹太人都成了俘虏。

  60年以后,巴比伦又被波斯征服了,波斯王居鲁士释放了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但是,犹太人在回到耶路撒冷之后,并没有过上和平的生活,不时地遭到外族的侵犯。后来他们被迫离开了耶路撒冷,散落到世界各地。他们辗转了2000多年,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犹太民族仍然是一个没有国家的民族。


相关文章

  • 英语历史渊源简述
  • 英语历史渊源简述 古代欧洲所经历的各个时期在某种程度上和远在东方中国的倒是有点相似,或说巧合,只是迟滞了若干个世纪.在东方,周王朝衰落后各诸侯国群起纷争:在西方,罗马帝国在公元286年分裂为东西两罗马,到公元五世纪,曾经强大无比的罗马帝国终 ...查看


  • [圣经]里不会告诉你的历史:考古证据复原的摩西和他的"出埃及记"
  • 公元前17世纪,迦南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希伯来人在雅各的带领下不得不又一次向西迁徙.他们越过西奈半岛来到了埃及,定居在尼罗河畔的歌珊(Goshen),并得到当时统治埃及的喜克索斯王朝的优待,在这里平静地生活了几个世纪.尽管希伯来人极力适应当地 ...查看


  • 古代来华犹太人和开封犹太社团
  • 大批犹太人最早是在唐代(约公元8世纪前后)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境内的,此后也有从海路来到中国沿海各地再进入内地的.尽管少数学者认为犹太人早在汉代,甚至周代就来到了中国,但均无确凿的考古发现予以佐证.犹太人进入中国后散居许多城市和地区,直到宋 ...查看


  • 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三者同源!
  • 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 自从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 ...查看


  • 人文素质作业
  • 人文素质课程作业 简要阐述西方文明? 答: "西方"依据地理概念,古欧洲人认为天圆地方,称地中海以东的亚欧大陆为东方,依据远近有近东.中东.远东:相对的,地中海以西的为西方,有东欧.中欧.北欧.西欧和南欧等.当前也有按地 ...查看


  • 以色列强大的秘密
  • 推荐<中青报>好文章:以色列强大的秘密 以色列强大的秘密 王大卫 2007-09-22 00:55 "我和奥尔默特总理喝咖啡,聊了一个半小时,结果呢,我们谁也没有说服谁." --以色列当代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 ...查看


  • 21宪法学
  •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课程考试 <宪法学>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有效期:2010年10月11日至2011年10月9日) 题目: 一.略论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有何区别 背景材料: 中国古籍中早有"宪" ...查看


  • [论文化的先进性与落后性]
  • 论文化的先进性与落后性 摘要:长期以来,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以先进文化来标榜本国文化,鼓吹资本主义文化的优越性.文章试从文化的继承,各自的特色,相互借鉴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典例分析文化的先进与落后问题. 关键词:文明 继承 借鉴 交流 发 ...查看


  • 论游牧文明在东方文化史上的作用_陈岗龙
  • 2014年11月第35卷 第6期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INNERMONGOLIASOCIALSCIENCES Nov.2014Vol.35 №.6 论游牧文明在东方文化史上的作用 陈岗龙 (北京大学 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