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年手抄报:贺年卡简介

  贺年卡可以说算是西洋事物,但中国也有类似传统(后提)。贺年卡原本的宗教意义比较浓厚(当初圣诞卡的寄送,只通行在基督徒之间)----是由“圣诞卡”脱胎而来的。因此有必要说说它的缘起。

  第一轮中国邮政贺年邮资明信片从1981年12月20日开始,至1990年11月15日止仅发行10套31枚。由于这一轮贺年明信片并没有与第一轮生肖邮票同步发行,发行部门缺乏科学的统筹安排,仅有10套,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肖贺年片系列,故从严格意义上讲,这lO套并不能形成一轮,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这轮贺年明信片的规格均为148×100毫米,均由北京邮票厂彩色胶印,设计精美,丰富多彩,品位较高,具有比较鲜明的民族特色。片图有的是中国画,如HP3分别选用了著名国画家俞致贞和刘力上的《海棠》、萧淑芳的《扶桑》和《鸢尾》,金鸿钧的《牡丹》。HP5选用了著名画家李大玮、刘继卣、刘奎龄、何香凝、胡爽庵等人的作品;有的为古代名画,有的采用装饰画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手法,简洁明快。邮资图形有菱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邮资图案除HP1、HP2外均选用新年的生肖图,生肖图案大都采用写意的形式出现,极具民族风格。

迎新年手抄报:贺年卡简介

  这幅迎新年手抄报制作精美,排版布局灵活,主题突出,加入春节的相关元素,充满节日氛围,是一幅不错的手抄报。

  更多资讯,请点击——迎新年手抄报

  贺年卡可以说算是西洋事物,但中国也有类似传统(后提)。贺年卡原本的宗教意义比较浓厚(当初圣诞卡的寄送,只通行在基督徒之间)----是由“圣诞卡”脱胎而来的。因此有必要说说它的缘起。

  第一轮中国邮政贺年邮资明信片从1981年12月20日开始,至1990年11月15日止仅发行10套31枚。由于这一轮贺年明信片并没有与第一轮生肖邮票同步发行,发行部门缺乏科学的统筹安排,仅有10套,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肖贺年片系列,故从严格意义上讲,这lO套并不能形成一轮,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这轮贺年明信片的规格均为148×100毫米,均由北京邮票厂彩色胶印,设计精美,丰富多彩,品位较高,具有比较鲜明的民族特色。片图有的是中国画,如HP3分别选用了著名国画家俞致贞和刘力上的《海棠》、萧淑芳的《扶桑》和《鸢尾》,金鸿钧的《牡丹》。HP5选用了著名画家李大玮、刘继卣、刘奎龄、何香凝、胡爽庵等人的作品;有的为古代名画,有的采用装饰画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手法,简洁明快。邮资图形有菱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邮资图案除HP1、HP2外均选用新年的生肖图,生肖图案大都采用写意的形式出现,极具民族风格。


  这幅迎新年手抄报制作精美,排版布局灵活,主题突出,加入春节的相关元素,充满节日氛围,是一幅不错的手抄报。

  更多资讯,请点击——迎新年手抄报


相关文章

  • 迎新年手抄报资料:中国古代贺年卡
  • 贺年片不是近年才有,它肇始于先秦时期,因为纸尚未发明,就用竹木削成条刺写上贺词,称为"刺".纸发明后制作的贺年片,习惯上也叫"刺"了. 古代的贺年片大都用于官场和文人墨客间的拜年,而以官场应酬最为普遍 ...查看


  • 迎新年手抄报:中国贺年卡的来历
  • 中国贺年卡的来历,也是有渊源的.早年,官场中人或社会仕绅,在新年伊始,职位或辈份低的,会向年长或位高的登门拜年.如果主人不在,或家有贵宾不便会客,拜年的人,便留下红色名片(或印红字者),上有「登府拜年恭贺新禧」的字样,以表亲自上门拜年之意. ...查看


  • 迎新年手抄报资料:贺年卡的历史
  • 说法一:相传圣诞卡始于一八四四年.当时,英国维多利亚女皇和阿拔太子在伦敦的温莎堡里庆祝圣诞节,邀请王族儿童入宫参加宴会,请柬上印有祝贺的词句.欧洲人从此纷纷仿效,用这种写上祝贺词的卡片来互相祝贺圣诞和新年. 说法二:一八四三年,在英国有个叫 ...查看


  • 迎新年手抄报:什么是贺年卡?
  • 贺年卡可以说算是西洋事物,但中国也有类似传统(后提).贺年卡原本的宗教意义比较浓厚(当初圣诞卡的寄送,只通行在基督徒之间)----是由"圣诞卡"脱胎而来的.因此有必要说说它的缘起. 贺年卡年年如约,年年葱茏.每每收到这些 ...查看


  • 迎新年手抄报内容:贺年卡的介绍
  • 新春贺词在贺年邮资明信片上的表达形式也各不相同,如HP1(2-1).HP2.HP3(5-1).HP6等背面都是采用篆刻印章"恭贺新禧",而HP1(2-2)却在图案背面左侧竖写了篆体"恭贺新禧",HP3 ...查看


  • 迎新年手抄报资料:贺年片的演变
  •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 ...查看


  • 迎新年手抄报内容:拜年的历史渊源
  •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把它叫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 ...查看


  • 迎新年手抄报内容:正月初一
  •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quo ...查看


  • 迎新年手抄报内容:春节的传说
  • 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qu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