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手抄报:如何使用地震预警信息

  一、地震预警信息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按照日本现在的做法,面向公众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内容一般很简明,主要是为了方便接收者快速理解地震预警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地震的强度,如发生的是中等地震,还是强烈地震,一般不使用震级概念。

  (2)预警时间,即本地大约多少时间后可能发生地震灾害。

  二、是不是能够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就一定能避免地震灾害的伤害?

  答案是:否。地震预警实际上是一种灾害警报,它只能提示接收者注意地震灾害可能在未来的数秒至数十秒(即预警时间)后发生。

  要想成功地避免地震灾害的伤害,实际上需要的是接收者在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迅速地采取合理的避震措施。这才是减轻地震伤亡的关键。

  三、听说地震预警信息有可能出现误差和误报,应该如何对待?

  由于地震预警信息是在某地地震灾害发生前发出的灾害警报。因此,它的计算时间非常有限,出现误差甚至误报,确实难免。但即便如此,为了自身的安全起见,还是要以地震灾害可能会发生的态度来对待它,即在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要及时采取避震措施,以免生命受到伤害。

  四、听说日本的地震预警信息会出现改变或更正的情况,这是为什么?

  因为地震预警信息的计算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有时最先发出的地震预警信息可能没有准确地反映出即将发生的地震灾害强度,所以会根据后续的计算结果对先前的信息进行修正。其目的,还是为了方便公众准确地了解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强度,从而采取有效、合理的避震措施。

  五、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一定要采取避震措施吗?

  对。地震预警信息实际上是对即将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发出的一种警报。不管灾害是否会发生,都应在第一时间采取避震措施。这样做才能最有效地保护自己。

  六、为什么有时接到地震预警信息,而实际上却没有发生地震灾害?

  地震预警信息是对即将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发出的一种警报,这并不代表地震灾害一定会发生。就好像宾馆的火灾警报发生时,你所居住的客房并不一定会出现火灾一样。

  地震灾害的发生,取决于很多的因素,这些因素中又有很多是偶然因素。因此,很难确定地说,哪里一定会或者不会发生地震灾害。当地震预警信息发出时,只是代表地震灾害可能会发生。所以,最好还是及时采取避震措施,以防万一。

  七、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应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接收者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灵活地选择避震措施。以下是两种较常见的避震措施,供网友参考。

  (1)如果预警时间足够接收者撤离建筑物:及时关闭火源和电源,迅速离开房间,到户外远离建筑物的空旷之处。

  (2)如果预警时间不足以让接收者撤离建筑物:及时关闭火源和电源,迅速到坚固的家具下方或侧下方伏下(注意远离玻璃窗户),双手护头;或者到小开间的房屋中蹲下(注意远离玻璃镜或玻璃窗户),双手护头。等到地震震动过去后,再迅速离开房间,到户外远离建筑物的空旷之处。

  八、企业如何接收和使用地震预警信息?

  不同的企业,因其抗震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的不同,而对地震预警信息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因此,需要企业明晰自身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地震预警信息内容,然后向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单位订制本企业所需要的地震预警信息,并专门安装符合本企业技术特点的接收终端。

  一、地震预警信息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按照日本现在的做法,面向公众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内容一般很简明,主要是为了方便接收者快速理解地震预警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地震的强度,如发生的是中等地震,还是强烈地震,一般不使用震级概念。

  (2)预警时间,即本地大约多少时间后可能发生地震灾害。

  二、是不是能够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就一定能避免地震灾害的伤害?

  答案是:否。地震预警实际上是一种灾害警报,它只能提示接收者注意地震灾害可能在未来的数秒至数十秒(即预警时间)后发生。

  要想成功地避免地震灾害的伤害,实际上需要的是接收者在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迅速地采取合理的避震措施。这才是减轻地震伤亡的关键。

  三、听说地震预警信息有可能出现误差和误报,应该如何对待?

  由于地震预警信息是在某地地震灾害发生前发出的灾害警报。因此,它的计算时间非常有限,出现误差甚至误报,确实难免。但即便如此,为了自身的安全起见,还是要以地震灾害可能会发生的态度来对待它,即在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要及时采取避震措施,以免生命受到伤害。

  四、听说日本的地震预警信息会出现改变或更正的情况,这是为什么?

  因为地震预警信息的计算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有时最先发出的地震预警信息可能没有准确地反映出即将发生的地震灾害强度,所以会根据后续的计算结果对先前的信息进行修正。其目的,还是为了方便公众准确地了解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强度,从而采取有效、合理的避震措施。

  五、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一定要采取避震措施吗?

  对。地震预警信息实际上是对即将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发出的一种警报。不管灾害是否会发生,都应在第一时间采取避震措施。这样做才能最有效地保护自己。

  六、为什么有时接到地震预警信息,而实际上却没有发生地震灾害?

  地震预警信息是对即将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发出的一种警报,这并不代表地震灾害一定会发生。就好像宾馆的火灾警报发生时,你所居住的客房并不一定会出现火灾一样。

  地震灾害的发生,取决于很多的因素,这些因素中又有很多是偶然因素。因此,很难确定地说,哪里一定会或者不会发生地震灾害。当地震预警信息发出时,只是代表地震灾害可能会发生。所以,最好还是及时采取避震措施,以防万一。

  七、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应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接收者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灵活地选择避震措施。以下是两种较常见的避震措施,供网友参考。

  (1)如果预警时间足够接收者撤离建筑物:及时关闭火源和电源,迅速离开房间,到户外远离建筑物的空旷之处。

  (2)如果预警时间不足以让接收者撤离建筑物:及时关闭火源和电源,迅速到坚固的家具下方或侧下方伏下(注意远离玻璃窗户),双手护头;或者到小开间的房屋中蹲下(注意远离玻璃镜或玻璃窗户),双手护头。等到地震震动过去后,再迅速离开房间,到户外远离建筑物的空旷之处。

  八、企业如何接收和使用地震预警信息?

  不同的企业,因其抗震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的不同,而对地震预警信息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因此,需要企业明晰自身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地震预警信息内容,然后向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单位订制本企业所需要的地震预警信息,并专门安装符合本企业技术特点的接收终端。


相关文章

  • 防震减灾手抄报: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 应该怎么办?
  • 一.地震预警信息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按照日本现在的做法,面向公众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内容一般很简明,主要是为了方便接收者快速理解地震预警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地震的强度,如发生的是中等地震,还是强烈地震,一般不使用震级概念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预警信息
  • 一.地震预警信息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按照日本现在的做法,面向公众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内容一般很简明,主要是为了方便接收者快速理解地震预警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地震的强度,如发生的是中等地震,还是强烈地震,一般不使用震级概念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预警的十个问题
  • 1.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报 什么是地震预警?地震发生后,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主要地震波同时由震源向外传播.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大约6公里/秒左右,但震动相对较小.横波速度较慢,大约4公里/秒左右,携带能量大,是大地震时造成破坏的元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预警发挥多大作用
  • 专家称,提前5秒的预警可减少10%到15%的损失 本报25日刊登报道,从科学的角度指出地震预警不同于地震发生前的预报,而是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的时间差,在破坏性地震波到来前的几秒至几十秒发出提示. 这一短暂的提示,老百姓通过何种途径获得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预警问题
  • 1.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报 什么是地震预警?地震发生后,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主要地震波同时由震源向外传播.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大约6公里/秒左右,但震动相对较小.横波速度较慢,大约4公里/秒左右,携带能量大,是大地震时造成破坏的元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离泉州有多远
  • 2008年5月12日 14时 28分 ,那一刻,孩子朗朗的书声戛然而止;那一刻,繁华的街市突然变得死寂;那一刻,归家的路变得遥遥无期......是的,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它夺取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呀! 面对这,我们是否应该思考:地震,离泉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前的现象有哪些
  • (1)井或泉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 (画图) (2)动物行为异常 多次震例表明, 某些动物可能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 目前已发现有上 ...查看


  • 地震预警初探
  • 地震预警初探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9-02 15:34:00 ] 作者:钱钢 编辑:studa20 (汶川地震大规模应急救援告一段落后,二〇〇八年六月,我开始专注于地震预警问题,搜集整理资料,写成<地震预警问题的背后& ...查看


  • 地震预报之惑
  • 在四川芦山地震中,让人倍感遗憾的是,伤亡者者中竟有身在成都.重庆等地的数人,惊慌中跳楼导致重伤甚至死亡.据媒体报道,成都有3人在强震发生时因惊吓跳楼死亡.成都大学5名学生,在地震发生时采取不当避震措施,从楼上跳下,导致受伤,其中一人重伤.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