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风光与儿时游戏
喜欢
大字
小字
位于 河北省 保定市 | 新浪旅游
微博 | 2014年05月27日11:04
保定风光,有的是让人惊叹的、有的是让人唏嘘的、有的甚至是让人无奈的。面对他们,我们有时真的愧对先人,我们肆意践踏着我们的文明和历史。《保定风光与儿时游戏》系列,是新旧文化的碰撞,以记念今日的光荣,纪念前辈留下的梦想,纪念我们儿时的记忆!
《保定风光与儿时游戏》系列,我先后绘制了莲池、大慈阁、钟楼、老城墙、人民广场、军校广场、总督暑广场、直隶总督府、植物园、动物园、竞秀公园、东风公园、天主教堂、光园,共计14幅,基本概况了保定代表性的建筑!
大慈阁后挑花线
大慈阁后挑花线
大慈阁位于保定市裕华路,原名大悲阁,史称“市阁凌霄”,它的雄伟壮观可称“高可数十丈,数十里外,遥望层阁丹碧若霞”。现在周围的建筑的高度也是要求不得超过大慈阁。现存的大慈阁是清乾隆年间遭受火灾后,多次重修的建筑。
我以前在大慈阁前的平房里、保定电影院(现已拆除)后身住过两年。那时我还在西大街的广告公司工作,经常在大慈阁后身、大舞台旁边吃早点。抬头眺望着挺拔的大慈阁,吃着油条豆浆,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勾起了我对儿时记忆的无限遐想!
挑花线,将一根接起来的长线,用两手中间三根指头撑开一个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挑开成为另外的花样,轮流变换,不断翻新,没有花样或者搞乱了就算输了。一根线,简单的玩法却唤起儿时单纯的快乐。 古莲花池里的嬉戏
古莲花池里的嬉戏
古莲花池,地处河北保定市内闹市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古莲池不仅以“林泉幽邃,云物苍然”闻名,更因与莲池书院同处一址而声名远播。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水心亭顶子尖为“莲叶托桃”造型,据说是映射“连夜脱逃”保定的慈禧而巧设。
在约1983至1985年的时候,经常去莲池里学画画,中午闲暇时就画莲池景色,“莲叶托桃”的景致我不知画了多少遍!
竞秀公园里的较量
竞秀公园里的较量
竞秀公园始为苗圃,建于1958年,后经不断改建为“工人公园”,1988年5月1日正式定名为“竞秀公园”,意为与狼峰竞秀。(大晴天在竞秀公园最高处向西北方眺望,可见狼牙山。“狼牙竞秀”是燕国十景之一。) 在约1988年以前竞秀公园也是开放式的,很荒凉,我有时去那儿色彩写生。记得约1985年的深冬,我早晨7点到了公园写生,迎着朝阳,太阳红的似火,照耀着大地,这使我终生难忘!
老城根下
老城根下
保定的古城墙,1948年11月解放时基本保存完好,随着城市发展建设,从1950年开始陆续拆除。 今天现存的城墙,是过去南城墙一段遗址,坐落在环城南路西段,现存545米,只作为动物园的外围围墙使用,其中尚存有一矩形墩台。这段遗存的古城墙虽短,但它记录了保定古城的历代沧桑,是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城市防御战争的宝贵实物资料,也是历史名城的象征。因此,于1984年6月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跳绳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唐宋明清都有记载。唐朝称跳绳为“透索”、宋称“跳索”、明称“白索”、清称“绳飞”,民国以后才称跳绳,原属于庭院游戏类,后发展成民间竞技运动。跳绳是一种在环摆的绳索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体育游戏。
跳绳,配备十分简单,只需一条绳,场地也无需很大,一般跳绳的人女孩子居多,参与人数不限,可单独一人或多人进行。跳时,摆绳与踏跃动作要合拍,可一摇一跳,也可一摇两跳乃至一摇三跳。摇绳的方向可前可后。用长绳可两人同时摇动、集体轮流跳或同时跳。跳跃时还可按不同情况编排各种动作花样,也可用节奏与旋律适宜的歌谣伴唱。除花样跳绳外,也可按一定距离,边摇绳边跑向终点,比赛速度,是一项简单方便,容易参与的运动。
植物园门前的战争
植物园门前的战争
植物园是保定市高开区靠北的大型园林景观,2000年3月开始建设,2001年10月向游人开放,至今仍在完善建设中。植物园的大门建筑很有特点,充分体现的园林特性。我2005年的时候,曾带领美术中学的学生来此写过生,那时还是收费的,现在又免费开放了!
钟楼下的竞赛
钟楼下的竞赛
保定钟楼又叫古鸣霜楼,位于保定市裕华路,紧邻大慈阁,背后是钟楼商厦。楼内藏钟,钟体通高2.55米,口径2米,唇厚17厘米。铸成于金大定廿一年(公元1181年)。据《中国名胜词典》介绍,该钟早于西安钟楼大钟203年,早于北京大钟寺钟王552年。
钟楼过去是一片平房围绕,只有钟楼和靠东的大慈阁最高。其实,现在也是,在钟楼与大慈阁周围建房,是不容许超过这两个建筑的。现在周围建筑尽量和钟楼等古建协调,但其商建的浮躁与媚俗,始终不及古建的沉稳与冷艳!
总督暑广场的纸飞机
总督暑广场的纸飞机
总督暑广场是近年新建的广场,在总督暑广场北面有总督暑而得名。当年未建初期,广场为起名字,而煞费苦心,广泛征集最佳名称,而定的现在这个名称。
天主教堂旁的跳背
天主教堂旁的跳背
保定天主教堂,位于市中心,裕华路路北,周围商业区林立,百年历史,建筑风格属罗马式。
跳背,由一人弯腰扶膝,其他人双手拄其背,越过为终!记得小时候,有弯腰者使坏,等人准备扶其背时,突然找茬站起,有时,跳背的人也嘎咕,弯腰的人低头看不见,跳背的就跳过之后,悄悄跑回多跳几次,呵呵呵。
东风公园里的捉迷藏
东风公园里的捉迷藏
东风公园以前是收费公园,现在是开放公园。门口雕塑《劈山引水》是东风公园典型形象,由刘士铭1958年创作,这件雕塑当时矗立在长安街中山公园的入口,在全国报刊发表,出版彩页画册,是一件家喻户晓的代表作。被周扬誉为“这是一件永恒的不朽作品”,钱绍武先生称之为“在我国雕塑史上是会留下来的少数作品之一”。后来,这件作品被保定市以4000元购藏,用水泥放大,作为太行人民的象征,现矗立于东风公园内,至今保存完好,实属难得。以前雕塑立于公园门口外,后立于园内石桥后。
捉迷藏的游戏,首先选定一个范围,大家经过猜拳或一定规则之后,选定一个人先蒙上眼睛或背着大家数数,可长可短,而其他人必须在这段时间找到一个地方躲藏,时间到后那个人去找其他人,最先找到的人为下一轮找的人。没有被找到,且最后回到出发点没有被寻找者发现的人,将不参与第二局的猜拳,直接成为躲藏者。游戏可反复进行。
直隶总督府门前抬轿子
直隶总督府门前抬轿子
保定直隶总督府,位于保定市中心,是我国目前惟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
直隶总督府现在是保定最有规划加以保护的古迹。画这张画时,我犹豫再三,因为直接画直隶总督府门口,死板而单调。我到总督府门口拍照,我在门口便道上拍了两侧的“辕门”,回家用电脑整理图片,发现从“辕门”位置望总督府更加有生动与文化感。但我拍的相片不行。第二天,我又到总督府门口,专门去拍了“辕门”的各个角度。回来用电脑加工整理。其实,从“辕门”口向总督府望去,见不到总督府这么开阔,但艺术加工了一下,感觉上,合情合理,且位置如实。呵呵,可见绘画要比摄影手段灵活生动呀!
抬轿子的游戏,是儿时常嬉戏的游戏。一般是坐轿子的人,坐在两人编制的臂弯上,或插进两人的臂弯间,像坐真轿子一样,催促抬轿子的快走。坐轿的人,感觉特有身份,趾高气扬,洋洋得意的。 动物园门前的脚斗士
动物园门前的脚斗士
保定动物园, 留给我很多美好回忆。节假日的时候,父亲有时就带我到动物园,算是假日最好的奖励了!后来,上中学、高中时学画,公园就成了我写生常去的景点。动物速写、风景写生,可画的东西可多了!
但真要画动物园场景,想半天,还真没什么特色,要画中心亭台,入画恐怕就生分了。动物园大门倒是人们最熟悉的,就跑到大门拍了几组照片,画出来还挺美。
脚斗士游戏,据说在所有游戏中,综合指数排名第一,位列经典游戏榜首。这种游戏北方多称为“撞拐”、“斗拐”,南方多称为“斗鸡”。
军校广场滚铁环
军校广场滚铁环
保定军校广场位于保定市区东部,因为它建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遗址上,故定名为军校广场。广场总占地面积317亩,预计总投资1.38亿元。其总体规划选用的是青岛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中标方案,由保定市风景园林设计所设计,市园林局组织施工建设。2001年4月开工建设,2002年9月竣工。
其实在我心里,广场固然美景如画,而在此地已不再有的军校,曾在此就读的一代枭雄,蒋介石、张群、陈诚、张治中、傅作义、李济深、白崇禧、叶挺等等,在我心里却是历史抹之不去风云记忆!
滚铁环,一个铁圈和一个铁钩组成,你只要用铁钩勾住铁圈,跑动时铁圈就会滚动起来。记得铁钩其实就是用铁丝捼把捼把,但跑动起来,让铁环不倒也是十分不易呦!
光园门前打弹珠
光园门前打弹珠
光园由直隶督军曹锟修建,因慕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之英明,特命名为“光园”。现在只留下正厅了!周围的商建已挤压的光园萎靡而颓废。
我一边画,一边感慨,光园的建筑美让人唏嘘感动,处处讲究与巧布,细节的匠心、整体的东西文化的碰撞,恰如其分的反映在此建筑中!
在我画的光园建筑的右边,有一块“丑石”,它是真实存在于此的,是从烧毁的圆明园文源阁拉来的太湖石!以前就在光园这个位置。但随着周围的商建的建设,据说有人看到它曾倒卧在建筑坑地的坑中,后就不知去向了!
在光园前身与周围,现在是一片很不配套的商建,按理其说,光园前身是光园的一部分,如果恢复不了,其实在这里建个休闲广场岂不更好,既不影响光园和总督暑,又增加丰富了裕华路文化品位和其他古建的协调性。
儿时的游戏打弹珠,其实就是打玻璃球,(有时用腻子球代替,但被玩伴所不齿!)打法各有不同。一般我们是地上有一小坑,玻璃球谁先进,就算赢,当然中途也可以把别人的球打离小坑远点! 人民广场打陀螺
人民广场打陀螺
人民广场是保定人引以为豪的休闲场地。中心雕塑为四个华表围顶着大亮球(明珠),雕塑底部有八面反映保定历史文化的锻铜浮雕。
打陀螺,是流传较广的游戏,我们小时候叫“抽老婆”,名虽不雅,但我们都这么叫,不宜宣扬!陀螺有时自制,但讲究的还是买的,圆棍圆润,并周身印有花纹,圆棍底部尖,镶有小钢珠。当然陀螺转起来的时间越长,就越是好陀螺!
后记:画完这套白描作品,勾起了我很多童年的回忆,在观者中也引起了很大的共鸣与反响。
其实,儿时的游戏,不可强求复制,他永远停留在了我们记忆深处,我们不见得需要像恢复文化遗产一样去恢复他,他只是一段经历、过程和时代的烙印,如果恢复,我想恐怕这个时代会加入很多功利的色彩。而建筑不同,他是历史的见证,他应世代矗立在人们面前,去追思、去反思故去的风起云涌。儿时游戏与现代景观的结合,本身就是矛盾与统一的一种心里遐想和杜撰,而这种时空的错位与转换,是由心里引起的,就其心里感受本身而言,他是和谐的、触动灵感的!
物是人非,山还在,水依旧,人更迭,而记忆永存!
保定风光与儿时游戏
喜欢
大字
小字
位于 河北省 保定市 | 新浪旅游
微博 | 2014年05月27日11:04
保定风光,有的是让人惊叹的、有的是让人唏嘘的、有的甚至是让人无奈的。面对他们,我们有时真的愧对先人,我们肆意践踏着我们的文明和历史。《保定风光与儿时游戏》系列,是新旧文化的碰撞,以记念今日的光荣,纪念前辈留下的梦想,纪念我们儿时的记忆!
《保定风光与儿时游戏》系列,我先后绘制了莲池、大慈阁、钟楼、老城墙、人民广场、军校广场、总督暑广场、直隶总督府、植物园、动物园、竞秀公园、东风公园、天主教堂、光园,共计14幅,基本概况了保定代表性的建筑!
大慈阁后挑花线
大慈阁后挑花线
大慈阁位于保定市裕华路,原名大悲阁,史称“市阁凌霄”,它的雄伟壮观可称“高可数十丈,数十里外,遥望层阁丹碧若霞”。现在周围的建筑的高度也是要求不得超过大慈阁。现存的大慈阁是清乾隆年间遭受火灾后,多次重修的建筑。
我以前在大慈阁前的平房里、保定电影院(现已拆除)后身住过两年。那时我还在西大街的广告公司工作,经常在大慈阁后身、大舞台旁边吃早点。抬头眺望着挺拔的大慈阁,吃着油条豆浆,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勾起了我对儿时记忆的无限遐想!
挑花线,将一根接起来的长线,用两手中间三根指头撑开一个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挑开成为另外的花样,轮流变换,不断翻新,没有花样或者搞乱了就算输了。一根线,简单的玩法却唤起儿时单纯的快乐。 古莲花池里的嬉戏
古莲花池里的嬉戏
古莲花池,地处河北保定市内闹市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古莲池不仅以“林泉幽邃,云物苍然”闻名,更因与莲池书院同处一址而声名远播。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水心亭顶子尖为“莲叶托桃”造型,据说是映射“连夜脱逃”保定的慈禧而巧设。
在约1983至1985年的时候,经常去莲池里学画画,中午闲暇时就画莲池景色,“莲叶托桃”的景致我不知画了多少遍!
竞秀公园里的较量
竞秀公园里的较量
竞秀公园始为苗圃,建于1958年,后经不断改建为“工人公园”,1988年5月1日正式定名为“竞秀公园”,意为与狼峰竞秀。(大晴天在竞秀公园最高处向西北方眺望,可见狼牙山。“狼牙竞秀”是燕国十景之一。) 在约1988年以前竞秀公园也是开放式的,很荒凉,我有时去那儿色彩写生。记得约1985年的深冬,我早晨7点到了公园写生,迎着朝阳,太阳红的似火,照耀着大地,这使我终生难忘!
老城根下
老城根下
保定的古城墙,1948年11月解放时基本保存完好,随着城市发展建设,从1950年开始陆续拆除。 今天现存的城墙,是过去南城墙一段遗址,坐落在环城南路西段,现存545米,只作为动物园的外围围墙使用,其中尚存有一矩形墩台。这段遗存的古城墙虽短,但它记录了保定古城的历代沧桑,是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城市防御战争的宝贵实物资料,也是历史名城的象征。因此,于1984年6月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跳绳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唐宋明清都有记载。唐朝称跳绳为“透索”、宋称“跳索”、明称“白索”、清称“绳飞”,民国以后才称跳绳,原属于庭院游戏类,后发展成民间竞技运动。跳绳是一种在环摆的绳索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体育游戏。
跳绳,配备十分简单,只需一条绳,场地也无需很大,一般跳绳的人女孩子居多,参与人数不限,可单独一人或多人进行。跳时,摆绳与踏跃动作要合拍,可一摇一跳,也可一摇两跳乃至一摇三跳。摇绳的方向可前可后。用长绳可两人同时摇动、集体轮流跳或同时跳。跳跃时还可按不同情况编排各种动作花样,也可用节奏与旋律适宜的歌谣伴唱。除花样跳绳外,也可按一定距离,边摇绳边跑向终点,比赛速度,是一项简单方便,容易参与的运动。
植物园门前的战争
植物园门前的战争
植物园是保定市高开区靠北的大型园林景观,2000年3月开始建设,2001年10月向游人开放,至今仍在完善建设中。植物园的大门建筑很有特点,充分体现的园林特性。我2005年的时候,曾带领美术中学的学生来此写过生,那时还是收费的,现在又免费开放了!
钟楼下的竞赛
钟楼下的竞赛
保定钟楼又叫古鸣霜楼,位于保定市裕华路,紧邻大慈阁,背后是钟楼商厦。楼内藏钟,钟体通高2.55米,口径2米,唇厚17厘米。铸成于金大定廿一年(公元1181年)。据《中国名胜词典》介绍,该钟早于西安钟楼大钟203年,早于北京大钟寺钟王552年。
钟楼过去是一片平房围绕,只有钟楼和靠东的大慈阁最高。其实,现在也是,在钟楼与大慈阁周围建房,是不容许超过这两个建筑的。现在周围建筑尽量和钟楼等古建协调,但其商建的浮躁与媚俗,始终不及古建的沉稳与冷艳!
总督暑广场的纸飞机
总督暑广场的纸飞机
总督暑广场是近年新建的广场,在总督暑广场北面有总督暑而得名。当年未建初期,广场为起名字,而煞费苦心,广泛征集最佳名称,而定的现在这个名称。
天主教堂旁的跳背
天主教堂旁的跳背
保定天主教堂,位于市中心,裕华路路北,周围商业区林立,百年历史,建筑风格属罗马式。
跳背,由一人弯腰扶膝,其他人双手拄其背,越过为终!记得小时候,有弯腰者使坏,等人准备扶其背时,突然找茬站起,有时,跳背的人也嘎咕,弯腰的人低头看不见,跳背的就跳过之后,悄悄跑回多跳几次,呵呵呵。
东风公园里的捉迷藏
东风公园里的捉迷藏
东风公园以前是收费公园,现在是开放公园。门口雕塑《劈山引水》是东风公园典型形象,由刘士铭1958年创作,这件雕塑当时矗立在长安街中山公园的入口,在全国报刊发表,出版彩页画册,是一件家喻户晓的代表作。被周扬誉为“这是一件永恒的不朽作品”,钱绍武先生称之为“在我国雕塑史上是会留下来的少数作品之一”。后来,这件作品被保定市以4000元购藏,用水泥放大,作为太行人民的象征,现矗立于东风公园内,至今保存完好,实属难得。以前雕塑立于公园门口外,后立于园内石桥后。
捉迷藏的游戏,首先选定一个范围,大家经过猜拳或一定规则之后,选定一个人先蒙上眼睛或背着大家数数,可长可短,而其他人必须在这段时间找到一个地方躲藏,时间到后那个人去找其他人,最先找到的人为下一轮找的人。没有被找到,且最后回到出发点没有被寻找者发现的人,将不参与第二局的猜拳,直接成为躲藏者。游戏可反复进行。
直隶总督府门前抬轿子
直隶总督府门前抬轿子
保定直隶总督府,位于保定市中心,是我国目前惟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
直隶总督府现在是保定最有规划加以保护的古迹。画这张画时,我犹豫再三,因为直接画直隶总督府门口,死板而单调。我到总督府门口拍照,我在门口便道上拍了两侧的“辕门”,回家用电脑整理图片,发现从“辕门”位置望总督府更加有生动与文化感。但我拍的相片不行。第二天,我又到总督府门口,专门去拍了“辕门”的各个角度。回来用电脑加工整理。其实,从“辕门”口向总督府望去,见不到总督府这么开阔,但艺术加工了一下,感觉上,合情合理,且位置如实。呵呵,可见绘画要比摄影手段灵活生动呀!
抬轿子的游戏,是儿时常嬉戏的游戏。一般是坐轿子的人,坐在两人编制的臂弯上,或插进两人的臂弯间,像坐真轿子一样,催促抬轿子的快走。坐轿的人,感觉特有身份,趾高气扬,洋洋得意的。 动物园门前的脚斗士
动物园门前的脚斗士
保定动物园, 留给我很多美好回忆。节假日的时候,父亲有时就带我到动物园,算是假日最好的奖励了!后来,上中学、高中时学画,公园就成了我写生常去的景点。动物速写、风景写生,可画的东西可多了!
但真要画动物园场景,想半天,还真没什么特色,要画中心亭台,入画恐怕就生分了。动物园大门倒是人们最熟悉的,就跑到大门拍了几组照片,画出来还挺美。
脚斗士游戏,据说在所有游戏中,综合指数排名第一,位列经典游戏榜首。这种游戏北方多称为“撞拐”、“斗拐”,南方多称为“斗鸡”。
军校广场滚铁环
军校广场滚铁环
保定军校广场位于保定市区东部,因为它建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遗址上,故定名为军校广场。广场总占地面积317亩,预计总投资1.38亿元。其总体规划选用的是青岛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中标方案,由保定市风景园林设计所设计,市园林局组织施工建设。2001年4月开工建设,2002年9月竣工。
其实在我心里,广场固然美景如画,而在此地已不再有的军校,曾在此就读的一代枭雄,蒋介石、张群、陈诚、张治中、傅作义、李济深、白崇禧、叶挺等等,在我心里却是历史抹之不去风云记忆!
滚铁环,一个铁圈和一个铁钩组成,你只要用铁钩勾住铁圈,跑动时铁圈就会滚动起来。记得铁钩其实就是用铁丝捼把捼把,但跑动起来,让铁环不倒也是十分不易呦!
光园门前打弹珠
光园门前打弹珠
光园由直隶督军曹锟修建,因慕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之英明,特命名为“光园”。现在只留下正厅了!周围的商建已挤压的光园萎靡而颓废。
我一边画,一边感慨,光园的建筑美让人唏嘘感动,处处讲究与巧布,细节的匠心、整体的东西文化的碰撞,恰如其分的反映在此建筑中!
在我画的光园建筑的右边,有一块“丑石”,它是真实存在于此的,是从烧毁的圆明园文源阁拉来的太湖石!以前就在光园这个位置。但随着周围的商建的建设,据说有人看到它曾倒卧在建筑坑地的坑中,后就不知去向了!
在光园前身与周围,现在是一片很不配套的商建,按理其说,光园前身是光园的一部分,如果恢复不了,其实在这里建个休闲广场岂不更好,既不影响光园和总督暑,又增加丰富了裕华路文化品位和其他古建的协调性。
儿时的游戏打弹珠,其实就是打玻璃球,(有时用腻子球代替,但被玩伴所不齿!)打法各有不同。一般我们是地上有一小坑,玻璃球谁先进,就算赢,当然中途也可以把别人的球打离小坑远点! 人民广场打陀螺
人民广场打陀螺
人民广场是保定人引以为豪的休闲场地。中心雕塑为四个华表围顶着大亮球(明珠),雕塑底部有八面反映保定历史文化的锻铜浮雕。
打陀螺,是流传较广的游戏,我们小时候叫“抽老婆”,名虽不雅,但我们都这么叫,不宜宣扬!陀螺有时自制,但讲究的还是买的,圆棍圆润,并周身印有花纹,圆棍底部尖,镶有小钢珠。当然陀螺转起来的时间越长,就越是好陀螺!
后记:画完这套白描作品,勾起了我很多童年的回忆,在观者中也引起了很大的共鸣与反响。
其实,儿时的游戏,不可强求复制,他永远停留在了我们记忆深处,我们不见得需要像恢复文化遗产一样去恢复他,他只是一段经历、过程和时代的烙印,如果恢复,我想恐怕这个时代会加入很多功利的色彩。而建筑不同,他是历史的见证,他应世代矗立在人们面前,去追思、去反思故去的风起云涌。儿时游戏与现代景观的结合,本身就是矛盾与统一的一种心里遐想和杜撰,而这种时空的错位与转换,是由心里引起的,就其心里感受本身而言,他是和谐的、触动灵感的!
物是人非,山还在,水依旧,人更迭,而记忆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