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导致积温增加,从而使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使高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增加。②导致蒸发量变化,中低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降低。2.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原因。一是升温导致冰川融化,二是温度升高,海洋本身的热膨胀。学生分析图4-3-4,说说每一个影响的具体原因。如:土地盐碱化---原因-海水倒灌入侵使地下水盐度升高。引导学生向当前热点问题低碳经济、低碳生活靠拢,倡导低碳生活
近年来,世界各国出现了几百年来历史上最热的天气,厄尔尼诺现象也频繁发生,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发展中国家抗灾能力弱,受害最为严重,发达国家也未能幸免于难,1995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1993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80年代,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是140亿美元,1990到1995年间就几乎达500亿美元。这些情况显示出人类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弱的,需要采取行动防范。按现在的一些发展趋势,科学家预测有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
1.海平面上升
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
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长生长季节,使世界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但全球气温和降雨形态的迅速变化,也可能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使其遭受很大的破坏性影响,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有的科学家根据气候变化的历史数据,推测气候变暖可能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候灾难。
4.影响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高温会给人类的循环系统增加负担,热浪会引起死亡率的增加。由昆虫传播的疟疾及其他传染病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温度升高,可能使许多国家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黑热病、登革热、脑炎增加或再次发生。在高纬度地区,这些疾病传播的危险性可能会更大。
5.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从中外专家的一些研究结果来看,总体上我国的变暖趋势冬季将强于夏季;在北方和西部的温暖地区以及沿海地区降雨量将会增加,长江、黄河等流域的洪水爆发频率会更高;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和暴雨也将更为频繁;春季和初夏许多地区干旱加剧,干热风频繁,土壤蒸发量上升。农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温度升高将延长生长期,减少霜冻,二氧化碳的“肥料效应”会增强光合作用,对农业产生有利影响;但土壤蒸发量上升,洪涝灾害增多和海水侵
蚀等也将造成农业减产。对草原畜牧业和渔业的影响总体上是不利的。海平面上升最严重的影响是增加了风暴潮和台风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海水入侵和沿海侵蚀也将引起经济和社会的巨大损失。
全球气候系统非常复杂,影响气候变化因素非常多,涉及太阳辐射、大气构成、海洋、陆地和人类活动等诸多方面,对气候变化趋势,在科学认识上还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不同区域气候的变化趋势及其具体影响和危害,还无法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但从风险评价角度而言,大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产生的CO2、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幅度增大,且随工业生产而与日俱增。 ⑶全球气候变暖对当今世界和我国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农业方面:
全球变暖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因作物种类和地区条件而异,北半球变暖,使温度带北移,有利于作物生长。例如,中国温度带北移后,热带边缘的橡胶、咖啡等作物再也不会遭受现象偶尔出现的冻害。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如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北部。
全球变暖对一些的农业生产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在热带半干旱地区,若降水量,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减产。同时全球变暖,还有助于植物病虫害的迅速爆发,使农业病虫害的范围扩大。
一般来说,全球变暖将会使中纬度地区受损,高纬度地区受益,但是高纬度地区耕地面积有限,增加的产量不足以补偿中纬度地区的减产,因而世界粮食生产总体上会下降。 工业方面:
全球变暖对工业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全球变暖可使那些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工业体系承受到越来越多的政府压力和税收负担,而使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干旱的培育技术等获得广阔的市场。
人体健康:夏天气温持续升高,会使人的死亡数量相对增加,同时,全球变暖会增加疾病的发病率,还使疾病的传播范围增大。 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可能影响:
全球变暖使两极、高山的冰川大量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给沿海地区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灾难。
例如,海平面上升,沿海部分地区被淹没;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海岸侵蚀加强,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坏,影响航运;沿海养殖业将受影响等。
生态系统: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变化将在几十年里发生,而大多数生态系统不可能如此快速地适应或迁移,因此自然生态系统将愈来愈不能与变化了的环境相适应;而由于人类社会对土地的占用,生态系统根本无法进行自然的迁移,因此原生态系统内的物种会遭受重大损失。
海洋生态系统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更大。海水温度变化以及某些洋流潜在变化,某些渔场可能会消失,而另一些渔场则可能扩大。
当前气候对生态系统影响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多数科学家断言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种巨大环境风险。
①导致积温增加,从而使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使高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增加。②导致蒸发量变化,中低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降低。2.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原因。一是升温导致冰川融化,二是温度升高,海洋本身的热膨胀。学生分析图4-3-4,说说每一个影响的具体原因。如:土地盐碱化---原因-海水倒灌入侵使地下水盐度升高。引导学生向当前热点问题低碳经济、低碳生活靠拢,倡导低碳生活
近年来,世界各国出现了几百年来历史上最热的天气,厄尔尼诺现象也频繁发生,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发展中国家抗灾能力弱,受害最为严重,发达国家也未能幸免于难,1995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1993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80年代,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是140亿美元,1990到1995年间就几乎达500亿美元。这些情况显示出人类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弱的,需要采取行动防范。按现在的一些发展趋势,科学家预测有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
1.海平面上升
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
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长生长季节,使世界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但全球气温和降雨形态的迅速变化,也可能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使其遭受很大的破坏性影响,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有的科学家根据气候变化的历史数据,推测气候变暖可能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候灾难。
4.影响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高温会给人类的循环系统增加负担,热浪会引起死亡率的增加。由昆虫传播的疟疾及其他传染病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温度升高,可能使许多国家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黑热病、登革热、脑炎增加或再次发生。在高纬度地区,这些疾病传播的危险性可能会更大。
5.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从中外专家的一些研究结果来看,总体上我国的变暖趋势冬季将强于夏季;在北方和西部的温暖地区以及沿海地区降雨量将会增加,长江、黄河等流域的洪水爆发频率会更高;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和暴雨也将更为频繁;春季和初夏许多地区干旱加剧,干热风频繁,土壤蒸发量上升。农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温度升高将延长生长期,减少霜冻,二氧化碳的“肥料效应”会增强光合作用,对农业产生有利影响;但土壤蒸发量上升,洪涝灾害增多和海水侵
蚀等也将造成农业减产。对草原畜牧业和渔业的影响总体上是不利的。海平面上升最严重的影响是增加了风暴潮和台风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海水入侵和沿海侵蚀也将引起经济和社会的巨大损失。
全球气候系统非常复杂,影响气候变化因素非常多,涉及太阳辐射、大气构成、海洋、陆地和人类活动等诸多方面,对气候变化趋势,在科学认识上还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不同区域气候的变化趋势及其具体影响和危害,还无法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但从风险评价角度而言,大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产生的CO2、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幅度增大,且随工业生产而与日俱增。 ⑶全球气候变暖对当今世界和我国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农业方面:
全球变暖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因作物种类和地区条件而异,北半球变暖,使温度带北移,有利于作物生长。例如,中国温度带北移后,热带边缘的橡胶、咖啡等作物再也不会遭受现象偶尔出现的冻害。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如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北部。
全球变暖对一些的农业生产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在热带半干旱地区,若降水量,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减产。同时全球变暖,还有助于植物病虫害的迅速爆发,使农业病虫害的范围扩大。
一般来说,全球变暖将会使中纬度地区受损,高纬度地区受益,但是高纬度地区耕地面积有限,增加的产量不足以补偿中纬度地区的减产,因而世界粮食生产总体上会下降。 工业方面:
全球变暖对工业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全球变暖可使那些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工业体系承受到越来越多的政府压力和税收负担,而使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干旱的培育技术等获得广阔的市场。
人体健康:夏天气温持续升高,会使人的死亡数量相对增加,同时,全球变暖会增加疾病的发病率,还使疾病的传播范围增大。 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可能影响:
全球变暖使两极、高山的冰川大量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给沿海地区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灾难。
例如,海平面上升,沿海部分地区被淹没;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海岸侵蚀加强,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坏,影响航运;沿海养殖业将受影响等。
生态系统: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变化将在几十年里发生,而大多数生态系统不可能如此快速地适应或迁移,因此自然生态系统将愈来愈不能与变化了的环境相适应;而由于人类社会对土地的占用,生态系统根本无法进行自然的迁移,因此原生态系统内的物种会遭受重大损失。
海洋生态系统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更大。海水温度变化以及某些洋流潜在变化,某些渔场可能会消失,而另一些渔场则可能扩大。
当前气候对生态系统影响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多数科学家断言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种巨大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