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术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患者术前准备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1日~1月14日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备率及其护理质量。结果 实验组实际不完整次数为0%,术前准备完整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际不完整次数为16次,术前完备率为69.75)(P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术前准备;护理效果   术前准备是指患者在进行手术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它属于手术期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部分患者手术前由于缺乏准备,使得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手术后并发症也比较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预后。近年来,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我院广泛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该活动中是由我院护士长、护士等人执法组成的活动团队,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让每一位患者能够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服务。为了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患者术前准备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对2014年1月1日~1月14日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4年1月1日~1月14日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患者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为29~64岁,平均年龄为(39.3±1.2)岁,患儿从发病到治疗时间为5d~10w,平均时间为(4.1±0.6)w;对照组有患者23例,其中男11例,女12例,年龄为30~66岁,平均年龄为(46.7±0.8)岁,患者从发病到治疗时间为6d~9w,平均时间为(4±1.0)w。患者对品管圈活动方案、活动目的等有知情权,患者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如下:患者手术前告知患者即将进行的治疗方法、护理措施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护师做好患者手术前的必要准备,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1.2.2实验组实施品管圈活动,方法如下:①成立品管圈小组:采用资源的原则进行报名,最终确定品管圈成员,7名护士和2名主治医师,并由朱小琴担任圈长,经过成员的精心设计、讨论等,确定圈名为“柳叶刀”,其寓意是为了让患者在这里找到家的温暖[1];②拟定活动方案:通过圈员的积极思考通过甘特图确定活动方案,整个活动氛围14d,第1d主要选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第2d对我院患者术前完备率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从而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第3~10d:积极拟定相应的对策并给予实施;第11~13d:效果确认;第14d制定标准化流程,进一步功能活动成果;③现状调查、分析: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不完备主要包括:患者随身物品未清除、手术标记缺失以及患者腕带不完整等,因此,将上述原因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和目标;④对策及其实施:患者手术前,手术护师和主治医师应该加强沟通,要求第2d手术患者必须在接到手术单后进行正确的填写,急诊手术除外,并标明手术的顺序[2]。同时,医生告知患者手术时间,并通知手术室。手术前医师加强患者病情评估,并准备好手术相应的物品,并认真确认患者的相关信息,医师根据患者手术类型、手术的风险程度做好相应的准备,并完成患者手术相关标记,手术前用药等,并做好手术相关数据的处理[3];⑤效果确认:对我院2014年1月1日~1月14日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活动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备率、护理质量等指标,并自制圈员评分表,比较圈员的能力。   1.3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用SPSS16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等表示,并进行t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手术前不完备率比较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实际不完整次数为0%,术前准备完整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际不完整次数为16次,术前完备率为69.75)(P  2.2有形成果 本次研究中,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100%-30.43%)/30.43%×100%=228.63%,见图1。   图1 有形成果   2.3无形成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质量改善手法的运用活动成长评分为1.26分,自我保护意识评分为1分,对院感认识评分为1.12分,对对QCC课程的兴评分为1.12分,对QCC的认识评分为1.25分,团队合作精神为0.37分,责任心评分为0.75分,沟通与协调能力为1分,见表2。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是我院近年来推广的一种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和其他护理方法相比优势较多,它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手术满意率,帮助患者能够顺利的完成手术,更加有利于提高免疫系统活动。同时,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完备率,大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能够以最佳状态完成手术。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实际不完整次数为0%,术前准备完整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际不完整次数为16次,术前完备率为69.75)(P  同时,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缩短患者整个手术时间,同时也能够消除患者家属内心的恐惧、不安的心理,减轻了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提升团队的凝聚力。由于我院护士平时工作相对比较繁忙,大家在一起交流和沟通的时间相对较少,开始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和医师之间能够及时将自己的工作心得进行讨论,从而能够让护师和医师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护士能够在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次活动选定主题和现状分析问题时,通过头脑风暴法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和发现,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能够解决很多问题。本次研究中,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 =(100%-30.43%)/30.43%×100%=228.63%,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   最后,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的规范科室的管理,对手术前完备率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拟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实施对策等,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制定,并能够进行不断的持续改进,从而最后制定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从而为患者手术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且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够实现了护理管理从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到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充分调动了圈员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本次研究中,实验组质量改善手法的运用活动成长评分为1.26分,自我保护意识评分为1分,对院感认识评分为1.12分,对对QCC课程的兴评分为1.12分,对QCC的认识评分为1.25分,团队合作精神为0.37分,责任心评分为0.75分,沟通与协调能力为1分,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医院在手术前实施品管圈活动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术前准备完备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贤娜.品管圈在住院患者辅助检查护理细节优化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 21(11):450.   [2]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2.   [3]刘光娣,陈军军.品管圈在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2013,31(1):85-86.   编辑/成森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患者术前准备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1日~1月14日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备率及其护理质量。结果 实验组实际不完整次数为0%,术前准备完整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际不完整次数为16次,术前完备率为69.75)(P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术前准备;护理效果   术前准备是指患者在进行手术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它属于手术期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部分患者手术前由于缺乏准备,使得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手术后并发症也比较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预后。近年来,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我院广泛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该活动中是由我院护士长、护士等人执法组成的活动团队,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让每一位患者能够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服务。为了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患者术前准备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对2014年1月1日~1月14日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4年1月1日~1月14日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患者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为29~64岁,平均年龄为(39.3±1.2)岁,患儿从发病到治疗时间为5d~10w,平均时间为(4.1±0.6)w;对照组有患者23例,其中男11例,女12例,年龄为30~66岁,平均年龄为(46.7±0.8)岁,患者从发病到治疗时间为6d~9w,平均时间为(4±1.0)w。患者对品管圈活动方案、活动目的等有知情权,患者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如下:患者手术前告知患者即将进行的治疗方法、护理措施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护师做好患者手术前的必要准备,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1.2.2实验组实施品管圈活动,方法如下:①成立品管圈小组:采用资源的原则进行报名,最终确定品管圈成员,7名护士和2名主治医师,并由朱小琴担任圈长,经过成员的精心设计、讨论等,确定圈名为“柳叶刀”,其寓意是为了让患者在这里找到家的温暖[1];②拟定活动方案:通过圈员的积极思考通过甘特图确定活动方案,整个活动氛围14d,第1d主要选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第2d对我院患者术前完备率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从而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第3~10d:积极拟定相应的对策并给予实施;第11~13d:效果确认;第14d制定标准化流程,进一步功能活动成果;③现状调查、分析: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不完备主要包括:患者随身物品未清除、手术标记缺失以及患者腕带不完整等,因此,将上述原因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和目标;④对策及其实施:患者手术前,手术护师和主治医师应该加强沟通,要求第2d手术患者必须在接到手术单后进行正确的填写,急诊手术除外,并标明手术的顺序[2]。同时,医生告知患者手术时间,并通知手术室。手术前医师加强患者病情评估,并准备好手术相应的物品,并认真确认患者的相关信息,医师根据患者手术类型、手术的风险程度做好相应的准备,并完成患者手术相关标记,手术前用药等,并做好手术相关数据的处理[3];⑤效果确认:对我院2014年1月1日~1月14日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活动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备率、护理质量等指标,并自制圈员评分表,比较圈员的能力。   1.3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用SPSS16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等表示,并进行t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手术前不完备率比较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实际不完整次数为0%,术前准备完整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际不完整次数为16次,术前完备率为69.75)(P  2.2有形成果 本次研究中,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100%-30.43%)/30.43%×100%=228.63%,见图1。   图1 有形成果   2.3无形成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质量改善手法的运用活动成长评分为1.26分,自我保护意识评分为1分,对院感认识评分为1.12分,对对QCC课程的兴评分为1.12分,对QCC的认识评分为1.25分,团队合作精神为0.37分,责任心评分为0.75分,沟通与协调能力为1分,见表2。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是我院近年来推广的一种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和其他护理方法相比优势较多,它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手术满意率,帮助患者能够顺利的完成手术,更加有利于提高免疫系统活动。同时,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完备率,大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能够以最佳状态完成手术。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实际不完整次数为0%,术前准备完整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际不完整次数为16次,术前完备率为69.75)(P  同时,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缩短患者整个手术时间,同时也能够消除患者家属内心的恐惧、不安的心理,减轻了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提升团队的凝聚力。由于我院护士平时工作相对比较繁忙,大家在一起交流和沟通的时间相对较少,开始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和医师之间能够及时将自己的工作心得进行讨论,从而能够让护师和医师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护士能够在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次活动选定主题和现状分析问题时,通过头脑风暴法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和发现,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能够解决很多问题。本次研究中,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 =(100%-30.43%)/30.43%×100%=228.63%,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   最后,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的规范科室的管理,对手术前完备率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拟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实施对策等,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制定,并能够进行不断的持续改进,从而最后制定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从而为患者手术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且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够实现了护理管理从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到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充分调动了圈员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本次研究中,实验组质量改善手法的运用活动成长评分为1.26分,自我保护意识评分为1分,对院感认识评分为1.12分,对对QCC课程的兴评分为1.12分,对QCC的认识评分为1.25分,团队合作精神为0.37分,责任心评分为0.75分,沟通与协调能力为1分,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医院在手术前实施品管圈活动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术前准备完备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贤娜.品管圈在住院患者辅助检查护理细节优化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 21(11):450.   [2]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2.   [3]刘光娣,陈军军.品管圈在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2013,31(1):85-86.   编辑/成森


相关文章

  • 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护理学毕业论文选题(1157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循证护理学方法与实践电子书
  •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循证护理学的概念.国内外现状.发展循证护理学的必要性及循证护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介绍了社会学的定性研究方法及其在护理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目录 第一篇 循证护理学及其方法 第一章 循证护理的基本概念及国内外现状 第一 ...查看


  • 母婴床旁护理的国内研究进展_肖春芳
  • 26 2013年2月第20卷第2B 期报 Journal of Nursing (China ) 护理学 February ,2013Vol.20No.2B [综述] 母婴床旁护理的国内研究进展 肖春芳a ,宋慧娟b 综述:周燕莉a 审校 ...查看


  • 护理论文题目(参考)
  •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可自拟题目撰写论文 1 住院病人后续服务的实践 2 "知情同意"的伦理与法律上争论问题的研究 3 护理教师的伦理道德规范 4 护理心理的研究进展 5 各种人员心理压力的调查与分析 6 心理评估方法的研究 ...查看


  • 社区护理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 附件1: 社区护理(独立本科100705)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河科大医学院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可自拟题目撰写论文 1 一般疾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状况调查 2 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能力的社区护理干预研究 3 不同社区护理措施对高 ...查看


  • 2013年中华护理学会各专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征文内容
  • ·92· 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1月第48卷第1期ChinJNurs,January2013,Vol48,No.1 ·通知· 2013年中华护理学会各专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征文内容 经中华护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和各专业委员会研究决定,将于20 ...查看


  • 喉癌病人术后护理研究进展_高庆
  • satisfactionwithhositalcareinJaan[J].IntJQualHealth pp,Care2002,14:493-502. [21] AndreasC.Variationsinatientsatisfaction ...查看


  • 福建省中医护理学科发展报告
  • 中医护理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学科,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解放后,中医护理学科快速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 ...查看


  • 国外脑卒中患者护理质性研究的应用与启示
  • 16 2012年1月January ,2012护理学报 ! ! ! ! ! ! ! ! ! ! ! ! ! ! ! ! ! ! Vol.19No.1A 第19卷第1A 期!!!!!!!!!!!!!!!!!!!!!!!!!!!!!!!! Jo ...查看


  • 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研究
  • [摘要]临床路径是确保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的管理模式,采用科学的手段.现代质量管理方法,系统全面地研究分析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研究,对于降低妇产科的医疗护理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面向妇产护理人员,着重论述了临床路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