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我们的眼睛

《珍惜我们的眼睛》教学反思

、 、 试讲 、 正式开课,用了近两周的时间来准备,今天下午面向任教学科的教师开课了。

平时同事们一提到技能课,大家都头痛,因自己不是专业的教师而苦恼,上课时大部分时间都来上语文和数学,只能用一小部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看看书,把重点圈一圈,把该记的记一记,这样的课堂哪来的能力锻炼。通过这次深入研究,心头也感受到了技能科不在是 “副科了”,这些科目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果我们还一味的只给学生灌输语文和数学,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真的是高分低能,到了更高一级的学校或走出社会后,使得他们无法适应社会。现在这种现象已经不少见,所以我认为学校为兼任的老师提供现场学习课,给教师们提供一个教学模式,让教师们能从中受到启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上完课后,有几点体会:

一、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可能是今天后面坐着很多教师的原因,一开始时,很多学生坐姿端正,动一下也不敢,为了消除学生这种紧张状态,我当时就给学生开了一下玩笑:“同学们,不紧张,放松一点,笑一个。”后半节课,学生表情自然,能把精力投入到调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探究。课后,静唯同学告诉我:“苏老师,你在统计表里第三小题的A与B的数据都统计反了。”这回头一想,还真是这样,说明了学生还是太紧张了,要不平时他们一定会当场指出来的。

二、加强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就是要让学生亲历过程,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学习。在设计问卷调查环节,让全班学生都动起来,可以从中锻炼小组长的组织能力,也可以锻炼每一位学生的交流能力,从现场观察,学生都忙得不易乐呼。

几大遗憾:

一、课件问题。“网上收集的数据”、自己设计的“问卷调查试题”和“设计问卷调查指南”这三大重要信息竟然都丢失了,使原本设计的思路全部被打乱,使得整节课上下来没有了方向,能展示的部分变成“0”。曾在厦门听一节华东六省的数学课,一位教师在课中也发现了与我类似的情形,当时教师全蒙了,课当场停下,几位陪同的领导一起上台检查、抢修,等到没办法挽回时,时间已经过去了15分钟,在后面的教学中,这位教师没有了思路,草草把课就这么上完了,最后评选结果出来了,这位教师的分数是最后一名。今天竟然也让我碰上了,当时真不知怎么办,还好自己平时也遇过类似的小问题,但没有像今天这么严重,我只能尽量补救,但一下课,我的心情遭透了。心里在想:问题出在哪?为什么明明检查了好几遍的课件到时会这样?我感到难过。

二、给学生的时间总是匆匆结束。在多处地方要求学生把好的护眼习惯写下时,学生说的好建议刚说完,就转到了下一个问题,学生根本没有把该写的全部写下来,这就是在赶课,全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要说的话总是说到一半。在要求学生编题、组织讨论、发现问题中,没有把一些话说完整,只说得似懂非懂,造成学生在活动中没有了目标,目的性不明确,使得一个简单的调查花了近18分钟还不能得出正确的数据,热闹无实效。

《用眼习惯小调查》教学设计

中心校:苏来栩

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二学期小学探究型课程《 用眼习惯小调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懂得一些保护眼睛的好方法,养成用眼好习惯。学会设计一份用眼习惯小调查,初步学习整合、统计和分析搜集的信息和资料。

2、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在调查整理、搜集资料、汇报交流中整合各科资源,学会在生活中学知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素养。

3、激发学生团结协作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分析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认识人生,发展自我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前设想:

本课重点是通过学习讨论要求学生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懂得一些保护眼睛的好方法,养成用眼好习惯。学会设计一份用眼习惯小调查,初步学习整合、统计和分析搜集的信息和资料。整堂课设想分成两大部分: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探索设计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由游戏猜谜、引用资料引入讨论的内容:如何珍惜我们的眼睛。有趣的谜语、令人深思的补充资料,激发了学生学习讨论的兴趣。

师:同学们,玩过猜谜游戏的请举手?(全班举)这么多同学喜欢玩啊,相信大家的猜谜本领一定很强,我来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愿意)谜底每个人身上都有,知道后只能举手不能动口,准备了(课件出示):两颗葡萄黑又亮,长在人脸上。白天开窗四外望,黑夜要关窗。一起说?(学生猜一猜)

生:是眼睛啊。(教师表扬学生并同时出示眼睛的画面)

师:不愧是猜谜高手啊,请同桌互看对方的眼睛(生看)。同学们,“眼睛”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你学会保护眼睛的什么方法?你的视力怎么样?(学生课前要可先准备好再问)

(二)再现生动熟悉的学习生活场景,通过讨论、探究,让学生明白保护珍惜眼睛的重要性,改掉不良的用眼习惯势在必行。

师:我们视力的好与坏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于我们用眼习惯。不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课件出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生率为27%,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变成盲人的已达30多万人。)

师:看了这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请试着回答这个问题(课件:“看了这份资料中令人震惊的数据,让我们想到了平时(保护、珍惜我们的眼睛非常重要)。”

(三)小组合作,群出群力,结合生活实际,共同完成调查问卷、。

师:如何保护、珍惜我们的眼睛?

一般的用眼习惯包括读写姿势、用眼环境和用眼时间三类。平时你哪一类做得较好,你是怎么做的,对每一类的习惯里你有什么好建议,小组合作讨论,并把你们讨论的答案写到课本P20的相应位置。

生生边讨论边写下各类的习惯。师收集。

师:真好,同学们大多能掌握好最根本的护眼习惯。请一个小组上来说一说? 组个别说。

师:说得好,现在来发挥小组的智慧,每个小组合作设计一份用眼习惯的调查卷。想尝试一

下吗?(想)我这边设计了一份“用眼习惯调查问卷”可供大家参考:请看:(课件:出示问卷)等一会儿大家动手设计容易完成的问卷

1、题目不宜过多,表述要明确、易理解;

2、题目设计成判断、选择的形式,便于答题人直接填答;

3、给出答案既要简洁,又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回答。(如果用选项A代表好习惯,选项B代表不好的习惯,统计起来会很方便。)

师:先在小组内设计好问题,每人拿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调查,等小组的问题都调查完后再组织进行汇总,并到调查结果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听清楚要求了吗?开始吧。(生纷纷讨论,收集数据。)并有选择的贴板。(准备贴钉)

(四)小组交流评价,修整用眼习惯方面的调查问卷。

师:每个同学都能为自己的小组出一份力,而且能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想请制作得较成功的小组上来说说你们的收获?

组1:

组2:

(五)集体应用,当堂完成用眼习惯调查问卷,并针对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

师:通过刚才每一个小组的问卷统计情况,我们最后可得出的结论是:

关于我班同学用眼习惯的报告

做得较好的方面:

存在的问题:

注:在不好的用眼习惯中,( )(习惯)人数最多,最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

(六)小组合作情况评议,激发学生团结协作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分析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认识人生,发展自我奠定良好的基础。

1、师:随着经济的发展,脑力劳动越来越被人所重视,而在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往往忽略了对眼睛的保护,特别是在儿童期尤为突出。所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就要使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完成几个问题请看:(课件出示练习题)

2、给大家准备了护眼四字诀:读一读

七、归纳总结,完善认知

师:在课下,我们还可以走出校门,来到家中,来到社区,来到幼儿园,对他们进行用眼习惯的调查,做一些爱护眼睛的宣伟。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珍惜自己的眼睛,让欠的眼睛更明亮。

《个人护眼计划》实施案例

单位:依安县第一小学 姓名:吴志民

年级:四年级下册 电话: [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究患近视的原因,从而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如何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2)引领学生写护眼计划。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4)引领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5)养成爱惜身体每一部分的习惯。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降低患近视的机率。

二、活动方法:

本书的编写说明中提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课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根据以上说明及教学内容,我选择以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合作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此外,还采用辩论法,通过各抒己见、唇枪舌剑的辩论,提高学生对近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学生分小组,小组成员分工。

2、收集与近视有关的资料。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保护视力的资料。

设计目的:

课前准备关系到整个活动的进行,所以应充分重视活动的课前准备工作,指导学生完成活动准备任务。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请听好,两颗葡萄黑又亮,长在人脸上。白天开窗四处望,黑夜要关窗。是什么?(生:眼睛)出示眼睛的图片。

老师现在做一个小调查,你们的视力还真不错,但是你们知道珍惜自己的眼睛吗?出示资料 组织调查

看了这组数据,你想说点什么?那么,如何珍惜我们的眼睛呢?

1、交流汇报:

教师亲切地与学生交流“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保护眼睛的方法,从大家自信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一定都有所收获,对吗?现在,我们就把个人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汇总。学生在小组交流时,教师要深入组内认真倾听学生收集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组内交流汇总后开始分小组在全班展示成果。这时,我会这样说:“孩子们,你们的研究成果有的很丰富、有的很有特色……请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在全班展示。”学生查到的资料可能会有这些:多做球类运动,可以减轻眼疲劳;注意膳食平衡,多吃蔬果、坚果、水产品等;经常顺逆时针转到眼球;坚持用正确的姿势做眼保健操;不躺在床上或坐在开动的车上看书等等。如果学生的汇报不全面,教师要做补充,并将护眼方法打在大屏幕上。

[设计目的: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地说:在组内说、在班级说;让学生通过相互说增长每位学生的知识。]

2、制订计划:

这一步首先要学生回想自己和伙伴平时的行为,和大屏幕上对照一下,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相互说一说。然后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护眼计划。护眼计划可以仿照教材上的分类制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突出重点的制定。

[设计目的: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虽是重点但不是难点,因为六年级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很熟悉,对于制定调查方案、制定计划这一类活动也可以说轻车熟路,所以我打算放手要学生独立完成这一环节。]

制定计划后,是讨论怎么保证计划得到落实。这一步要学生集思广益,方法要多要实用。

[设计目的:这一步是让学生把课堂上的放到课下、放到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近视的发生机率。]

3、小小辩论会

师:“通过前两节课和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患近视的原因,有的同学认为读书多是重要原因,那么,读书多一定会患近视吗?下面我们展开一个小小辩论会,首先请大家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组织语言,三分钟后辩论正式开始!”

[设计目的:辩论法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常用方法之一,此项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辩论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自我风采,增强自信。]

4、拓展新知

说一说近视眼为什么会变形?什么是色盲?

5、多方评价

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学习的还真不少,大家的辩论真精彩,这精彩的背后老师看见了你们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看到了这节课你们的收获,谁愿意说一说通过本次主题《个人护眼

1、交流汇报:

教师亲切地与学生交流“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保护眼睛的方法,从大家自信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一定都有所收获,对吗?现在,我们就把个人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汇总。学生在小组交流时,教师要深入组内认真倾听学生收集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组内交流汇总后开始分小组在全班展示成果。这时,我会这样说:“孩子们,你们的研究成果有的很丰富、有的很有特色……请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在全班展示。”学生查到的资料可能会有这些:多做球类运动,可以减轻眼疲劳;注意膳食平衡,多吃蔬果、坚果、水产品等;经常顺逆时针转到眼球;坚持用正确的姿势做眼保健操;不躺在床上或坐在开动的车上看书等等。如果学生的汇报不全面,教师要做补充,并将护眼方法打在大屏幕上。

[设计目的: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地说:在组内说、在班级说;让学生通过相互说增长每位学生的知识。]

2、制订计划:

这一步首先要学生回想自己和伙伴平时的行为,和大屏幕上对照一下,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相互说一说。然后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护眼计划。护眼计划可以仿照教材上的分类制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突出重点的制定。

[设计目的: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虽是重点但不是难点,因为六年级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很熟悉,对于制定调查方案、制定计划这一类活动也可以说轻车熟路,所以我打算放手要学生独立完成这一环节。]

制定计划后,是讨论怎么保证计划得到落实。这一步要学生集思广益,方法要多要实用。

[设计目的:这一步是让学生把课堂上的放到课下、放到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近视的发生机率。]

3、小小辩论会

师:“通过前两节课和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患近视的原因,有的同学认为读书多是重要原因,那么,读书多一定会患近视吗?下面我们展开一个小小辩论会,首先请大家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组织语言,三分钟后辩论正式开始!”

[设计目的:辩论法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常用方法之一,此项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辩论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自我风采,增强自信。]

4、拓展新知

说一说近视眼为什么会变形?什么是色盲?

5、多方评价

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学习的还真不少,大家的辩论真精彩,这精彩的背后老师看见了你们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看到了这节课你们的收获,谁愿意说一说通过本次主题《个人护眼

计划》,你有哪些收获?”然后,学生自由谈收获。

四、实践记录和评价:

缺点(学生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正确的护眼方式

喜欢躺在床上看书 不在过亮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写字

不爱做眼保健操 坚持用正确的姿势做眼保健操

用脏手揉眼睛 不躺在床上或坐在开动的车上看书

经常顺(逆)时针转动眼球

多做球类运动,可以减轻眼疲劳

注意用眼卫生,以防眼睛生病

课间或连续用眼1小时即远望或转动眼球

五、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纵观整个过程是比较成功的,静心反思,有三点成功之处:

首先,活动主体坚持教师和学生并重,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主体,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与选择,鼓励学生努力探索自己的目标。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其次,本次活动教师能注重把活动主题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贴近生活,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欲望。

第三,注重活动组织的严密性和实用性。这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和以往的主题活动一样,我们经历了前期准备、调查研究、汇报交流、成果展示四个阶段的学习,环环内容充实,节奏适当,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可操作性强,有效地实现了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所收获的预期目标

小商口 大学问

(2010-03-15 21:08:03)

转载

标签: 分类:四年(下)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

杂谈

小商口 大学问

一、引言:

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各种商品:文具盒、荧光笔、面巾纸牛奶……它们可以满足我们在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的需要。

也许,你曾经想买矿泉水却发现有很多不同牌子,不知该挑哪种好;也许,你曾为果汁的价格比新鲜水果高而疑惑……其实,看似简单的商品中有很多学问呢!赶快加入我们的行列,尝试着为学校的文具店提供一些进货建议,为家里买到实惠好用的面巾纸,为参加爱心义卖会的义卖品定个合适的价格……相信经过这些活动,你就会变得聪明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同学们所需的文具,学会调查问题的前后顺序。

2、懂得怎样去调查才能既快又省心。

3、通过给文具店推荐进哪些货品,从而锻炼自己的活动能力。

4、对于不同品牌或不同规格的盒式面巾纸,懂得怎样比较。

5、通过爱心义卖会,锻炼自己怎样去掌握人的心理购物法。

6、通过爱心义卖会,学会一些销售方法。

7、通过爱心义卖会,培养自己的爱心情操。

总编:5节

活动一 “红领巾文具店”开张啦

授课时间:2010年3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爱心,提高学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我们接触到的各类学习用品

了解我们需要的文具种类

提示:小组之间可以做好不同的分工,调查时的提问单

2.小组交流

确定哪些文具是必需的?如果备货怎样备货比较合理? 提示:注重实用性和价格的合理性

3.确定商品

列表确定向文具店推荐哪些文具?并写清进货说明和推荐理由

4. 评选总结

教后记:

总编:6节

活动二 我也能当家

授课时间:2010年3月 日 星期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自立能力

活动过程:

1.接受任务,实地了解

任务:

当家考验---买到实惠好用的盒式面巾纸

超市调查:

面巾纸种类、用途

周围人们大多怎样挑选盒式面巾纸

2.作决定

质量好的? 第 节

价格低的?

包装漂亮的?

……

思考:如果妈妈下次让你买卫生纸、手帕纸……你该怎么挑选呢?

3.交流

最终你买的盒式面巾纸品牌、规格、价钱、抽数、选择的理由

2. 经验交流

遇到的难题,你解决的办法

教后记:

总编:7节

活动三 爱心义卖会

授课时间:2010年3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的:

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提高学生活动筹备能力和爱心

活动过程:

1.确定活动意义时间、活动具体组织人员

2.确定义卖品

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

提示:自己折的幸运心、自己画的画、不用的学习用品……

3.估估价

确定估价的原则

4.义卖活动开始

提示:如何将自己的义卖品推销出去?

5.评选“……之最”

提示:最佳广告

献爱心表现最积极者

推销最佳者

……

动物----人类的朋友

总编:8节

活动一 动物园里的动物过得好吗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的:

提高学生爱护动物,关注动物的意识

活动过程:

1.明确调查内容

明确调查途径

调查哪些动物

2.记录

观察(调查)到了什么

疑惑

提示:及时记录

3.对比分析

在动物园里和在大自然环境中动物生存有什么不同

4.交流总结

教后记:

总编:9节

活动二 奇妙的动物仿生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的: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仿生学,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活动过程:

1.找一找

什么是仿生

人类从动物身上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2.整理材料

小组为单位汇总收集的材料,进行删选

3.小报制作

小组为单位,确定分工

合作制作

提示:主题要明确

4.交流总结

教后记:

总编:10节

活动三 救救濒危野生动物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的:使学生能认识濒危野生动物,提高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过程:

1、认识濒危野生动物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我国有哪些濒危野生动物?它们分布在哪些地区?

2.了解濒危的原因

了解原因

怎样拯救

3.发倡议书

讨论:我们能为濒危野生动物做些什么?

倡议书怎么写?

4.调查反馈,交流

倡议书发放后,大家反应怎么样?

应采取哪些行动

教后记:

五月初五话端午 (2010-03-14 22:05:29)

转载

标签: 分类:四年(下)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

杂谈

五月初五话端午

主题背景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了解有关端午节的故事及知识。

主题目标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知道有关端午节的故事,交流心得体会,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

活动安排(表格式)

活动建议

首先让学生在课外寻找一些相关的材料,到网上找一些相关的信息。

总编:11节

活动一 故事里的端午节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找一些有关端午节的故事,表演一些端午节的故事,并且交流自己在表演时的感受及体会,角色扮演如何。

找好有关端午节故事、准备表演的服装及其他的准备工作

活动过程

1、找故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或习俗的故事有哪些?故事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1)端午节的由来——— 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

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插艾草的习俗

在台灣,就是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門口,都會掛上菖蒲、艾草及榕樹等。另外,就是被抓去洗一場現在最流行的「藥草浴」,濃濃的味道,大多就是艾草的氣味。

但是,為什麼在端午節要掛這些東西呢?說法可多著呢!

據說在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反,所到之處,殺人無數,血流成河。大家只要聽見黃巢的風聲,就趕忙逃難。有一年五月,黃巢軍攻到河南鄧州城時,黃巢騎馬前往察看地形,只看到一大堆逃難的人往城郊外跑。結果看見一個婦人一手拉著小男孩,另一隻手卻抱著年紀較大的男孩。黃巢感到很奇怪,就問道:「大嫂,妳要到哪裡去?」那婦人回答:「聽說黃巢是個大壞蛋,不久就進攻鄧州城,我們這些老小,不如早些逃命」。黃巢又問她:「妳為什麼手牽小的,卻抱著大的呢?」那婦人就說:「懷裡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裡牽的才是我親生的兒子。萬一情況危急時,寧可犧牲自己兒子,也要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黃巢聽了,深受感動,就對那婦人說:「大嫂,你快快回去,把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黃巢的軍隊就不會傷害你了。」結果消息傳了出去,當黃巢攻進城裡,正好是五月端陽,只見每

一戶人家門上都掛著菖蒲與艾草。結果,黃巢為了遵守諾言,全城因此得以保全,後來就變成習俗流傳到今天。

此外,在本省的俚語中也有「插榕卡勇龍,插艾卡勇健」的說法,把榕枝與艾草當成袚鬼驅邪的聖物,在端午節時,用紅紙紮成一束,插在門上。似乎,榕樹枝、菖蒲及艾草就這麼的給合併一起使用了?

艾草的拉丁文學名為Artemisia indica Willd. (Arte17, M),為多年生草本,葉互生,羽狀深裂,表面是綠色,葉背則密生白色毛;莖葉均有特殊香氣。辨認艾草的方法有兩個,一是艾草葉子的兩面顏色明顯不同,還有就是它特殊的「香」味。在許多校園中,應該很容易就能找到它。就因為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所以,在門前掛艾草當然也俱備了趕走蚊蟲的作用,可見得插艾草也不只是插好看的而已。另外,還可以把艾草拿來做為藥草浴,作成艾草糕…等,用途可多著很呢!

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在诗经时代,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份。"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做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表演故事

要完成剧目表演,需要作哪些准备工作?

3、合作表演

怎样让我们的表演更精彩?

学习单

评价单

请选出你表演时的情况描述,对打“+”

( )有感情地、流利地说出台词。

( )有点紧张,望了好积句台词

( )表演时,能够配上合适的表情和动作。

( )动作过于夸张或不到位,影响了表演效果。

( )和其他同学配合默契,表演很成功。

课程资源

相关网站,有关书籍

教后记:

总编:12节

活动二 巧手做龙舟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标

通过自己做龙舟,让学生了解龙舟的外形、特征、结构等,从而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风俗习惯,并且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通过观察或查资料,了解所要制作的作品在外形、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活动过程

1、认识龙舟

龙舟的外形是什么样的?由哪几部分组成?

(龙舟在外形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1)龙舟有个嘴巴张得大大的龙头

(2)龙舟侧面还有鲜艳的美丽图案

(3)龙舟看上去又细又长

和一般的船只相比,龙舟有那些特点?

2、作龙舟

怎样制作能体现出龙舟的特点?用什么材料?

(1)看我用纸作的龙舟,有高高的龙头、翘翘的龙尾、浅浅的船帮。。。。。。

(2)我的龙舟船身是用火柴合和卡纸作的,纸剪成圆形当鳞片。

(3)再用橡皮捏几个人放上去做桨手

学习单

经过( 观察 )( )( ),我们发现龙舟具有以下特点:

外形 ----

结构-----

人数----

浆----

评价表

1、经过评选,谁获得了“超级龙舟王”称号?他(她)制作的龙舟有什么精妙之处?

2、根据自己的表现,请选择

(1)没找到资料,听同学讲后知道了龙舟在外形、结构等方面的制作要求

(2)通过请教师长,知道了龙舟在龙舟在外形、结构等方面的制作要求

(3)通过查资料,找到了龙舟在龙舟在外形、结构等方面的制作要求

(4)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龙舟在龙舟在外形、结构等方面的制作要求

教后记:

总编:13节

活动三 端午小考场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标

通过知识小竞赛,让同学们对端午节有更多的了解,并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在课前,布置同学们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材料

活动过程

1、收集材料

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端午节?

(1)端午节的诗词

端午节诗词

竞渡曲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在州刺史的主持下,各队龙舟决一胜负。胜者欢欣,败者沮丧。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生趣。

五月五日

(梅 尧 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 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端午节的( )

端午节歌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撤白糖;

喝谷酒,抹雄黄。

穿新衫,佩香囊;

爬龙船,喜洋洋。

端午节的习俗:

(1)、吃粽子

(2)、插艾草

(3)、戴五彩线

(4)、配香包

……

2、设计竞赛题

怎样出题能让大家对端午节的了解更多、更全面?

龙舟 (问答题) (判断题)

粽子 问答题: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判断题:

选择题:

连线题:

…………

3、竞赛现场

如何安排竞赛环节?怎样决出胜负?

本环节为问答题,共十道题,答对一题10分,答错减10分。每题答题时间半分钟,将答案写在答题板上。

学习单

在策划竞赛活动时,我们学习借鉴了这些竞赛活动的形式和环节:

评价单

根据你设计的题目被采用的情况,请选择

1、想不出什么题目,被采用的很少

2、设计了一些题目,只有部分被采用

3、设计了很多题目,基本上都被采用

竞赛结束后,同学们对你们设计的题目反应如何?

很容易理由:

难易适中理由:

太难了理由:

教后记:

活变变变 活动三 家庭交通的变迁

(2010-03-14 21:51:24)

转载

标签: 分类:四年(下)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

杂谈

总编:16节

活动三 家庭交通的变迁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活动内容:

发动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庭中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分析交通工具变迁的历史背景与变迁过程,并且自己畅想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图。同时向全市人民提出环保的倡议进行总结评价。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自己调查、访问、分析家庭交通工具变迁的历史背景,深刻体会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爱国热情。

2、学生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设计未来的交通线路图、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组织能力与实践能力。

3、学生主动发出倡议,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知道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且做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三、活动方式:调查、统计、讨论、交流、设计、评议。

四、活动时间:本次活动共分五次进行。

五、活动过程:

第一次活动

㈠活动内容:确定主题、设计方案。

㈡活动方式:谈话、讨论。

㈢活动步骤:

1、分组讨论确定活动主题。

2、班组汇报交流、确定出主题。

3、分各活动小组,组长带领组员设计活动方案。

4、班内交流、互相补充。

5、教师指导设计出本次活动的可行方案。

第二次活动

㈠活动内容:指导学生去调查家庭交通工具变迁的情况。

㈡活动方式:分组调查、记录统计。

㈢活动步骤:

⒈调查前的准备:

⒉调查、访问、记录:

⑴统计自己家的家庭人口,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及人均拥有交通工具的数量。

⑵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有关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⑶去向有关交通部门调查关于儿童(未成年)骑车上路的有关规则。

⑷向环保部门调查对助力车、摩托车、汽车的各项环保要求。

⒊分组去调查、统计、记录。

⒋去商场调查各种交通工具的价格,访问家长各种车的价格变化情况。

第三次活动

㈠活动内容:汇报、调查结果。

㈡活动方式:交流、汇报、讨论。

㈢活动步骤:

⒈调查汇报,归纳总结:

⑴家庭中常见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学生活动:介绍自己通过各种途径调查的家庭中常见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意图: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能亲身去体验社会,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整汇报自己的材料;指导学生打开电脑文件夹中自己的文件。 (意图:体现教师的指导性,为学生创设新奇、和谐、有趣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创造思维做好必要的准备。)

⑵对比现在与过去,分析变化的原因

学生活动:①各小组向全班汇报:小组所有成员现在和十年前家庭拥有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以及汽车的数量,并展示本小组所填的统计表。②学生看天津市十年前和现在汽车数量对比的统计图,分析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意图:与数学合理进行整合,运用统计图、表展现有说服力的数据,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师活动:①帮助学生将各组汇报的数据形成表格。

项目 数据

十年前家庭交通工具的数量:自行车、摩托车、汽车

现在家庭交通工具的数量:自行车、助力车、摩托车、汽车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合计

②和学生一起口算,填写合计的数据。

(意图:建立多维互动的师生关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活动:分组分析全班统计的数据,讨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⒉借助资料,处理信息:

⑴查阅资料

学生活动:上网了解自行车、助力车、摩托车以及汽车的有关知识。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上网,怎样登录健康的网站。

(意图:帮助学生能够对大量的信息有反思和辨别能力,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⑵观看图片

教师活动:介绍文件夹中的精美图片(自行车、摩托车、汽车)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学生如果了解其中的车辆,可以向同组内的同学介绍。

(意图:生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形成人际沟通的初步能力。)

⒊畅想未来,培养创造:

⑴分析如今交通工具的弊端。

学生活动:①学生自己发表意见,分析当今身边交通工具的优势与弊端。

②汇报、调查:××路和××路交口:路口简介,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流量,高峰时等候时间。

教师活动:及时鼓励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可以自己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图。

(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灵活性和开阔性,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思维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⑵看图片

教师活动:介绍最新的水陆两用汽车。

学生活动:了解最先进的知识,看网上的图片。

(意图:为学生的探索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 ⑶畅想

学生活动:三至五人一组,确定设计交通工具的方案。

教师活动:下组指导学生。

(意图:激发学生产生独特见解,培养他们发散思维能力,并能够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选择最优方案。)

⒋小结本课,畅谈收获:

师生互动: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意图: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使学生获得取得成功的心理体验,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评价中逐步产生,并不断加以完善。)

⒌作业设计:用电脑设计、绘画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图。

第四次活动

㈠活动内容:畅想、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图。

㈡活动方式:设计、交流、制作。

㈢活动步骤:

⒈小组讨论: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

⒉个人设计:

⑴、用数学课上学到的平面图形拼摆自己想要的交通工具。

⑵、可以用画画的方式画出理想的交通工具。

⑶、可以用电脑设计理想的交通工具。

⒊交流:推选优秀的设计方案全班交流。

⒋小组设计并展示成功的交通线路图。

⒌评价:

最优交通工具评价标准:①、美观、大方。②、设计合理。③、廉价、有可行性。 第五次活动

㈠活动内容:评价、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倡议。

㈡活动方式:自评、互评、倡议。

㈢活动步骤:

⒈自评:是否参加每次活动(是、 否)

活动次数

第一次活动

第二次活动

第三次活动

第四次活动

第五次活动

⒉互评:评选最佳设计方案(符合标准打“√” )

工具名称

参赛号

设计者

美观、大方

设计、合理

廉价、有可行性

填表人

选择适合上路的交通工具(适合的交通工具打“√” )

⑴、三轮车 ⑵、自行车 ⑶、电动助力车

⑷、燃油助力车 ⑸、摩托车 ⑹、汽车

⑺、赛车 ⑻、家用飞机

⒊倡议:根据本次活动,让学生向有关部门的发出倡议。(例如:学生上马路须知、尾气不合格的车子禁止上路……等等)

六、活动指导策略

⒈指导学生在外出调查时要注意安全,善于发现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

⒉教师搜集整理、制作汽车发展史的录像片。

⒊在学生评价时,教师指导学生要定好标准。⒋使学生发现身边的巨大变化,立志从小努力学习长大设计更好的交通工具与交通线路图。

⒌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并自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教后记:

节电小专家 (2010-03-14 21:58:30)

转载

标签: 分类:四年(下)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

杂谈

节电小专家

主题背景

电,是生活中的大功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可是,近几年来,每到炎炎夏季,用电紧张就会成为人们常常议论的话题。广播、电视、报纸也大力号召全市人民节约用电。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去寻找答案,争做关心上海的小公民。

主题目标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电的了解,以及电的来历,用电的高峰,以及如何在家中做节电的小贴士。

总编:14节

活动一 家庭用电情况调查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教学目的:

(1)通过调查,了解掌握一些实用有效的家庭节电的方法途径和技巧。

(2)通过调查加强节电节能教育,培养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知道节电可从身边做起。

(3)了解现在家庭用电情况,同时向爹爹、奶奶了解他们小时候家庭用电情况,通过对比让他们知道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准备 为每一个学生制作三张调查表(表1)(表2)(表3)

教师可以在新授课“电功和电热”结束时,让学生做这一活动。调查表中的有些问题要和家人一起完成。

【教学过程】

(1)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家庭用电调查表,让学生独立完成表中的问题;不能回答的问题,可让学生与父母、邻居一起完成。

(2)把调查的结果带回课堂进行讨论。

(3)教师把计分表(表4)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相互统计调查表中各项所得分数,并要求学生将得分情况告诉父母。

(4)师生自由讨论,交流各种有效、可行的节电办法并进行汇总,完成表(5)。

(5)制作浪费电的现象、宣传节电办法的宣传牌,利用节假日带学生走上街头向社会宣传节电知识。

间隔一段时间后让学生完成同一调查表,了解学生家庭节电的改进情况。

表l 家庭电器查表

表2 家庭用电调查表

表3 家庭节电措施建议表

表4 计分表

说明:(表1) (表2) (表3) 中每完成一格得一分

表5 家庭节电措施汇总表

教后记:

总编:15节

活动二 节电小贴士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的:

增强节能意识

活动过程:

1.搜集节能小窍门

可以问问身边的人有哪些节能小窍门?

从网上收集学习

2.制作小贴士

参照节能小窍门,在家里、学校里哪些地方可以在节能上做些什么?

用哪些小贴士来提醒自己和别人?

3.小组交流

贴了小贴士后家里和学校里用电情况怎样?

4.讨论交流

评价自己做得情况如何?

父母、同学、老师对你做的小贴士有怎样的评价?

教后记:

《珍惜我们的眼睛》教学反思

、 、 试讲 、 正式开课,用了近两周的时间来准备,今天下午面向任教学科的教师开课了。

平时同事们一提到技能课,大家都头痛,因自己不是专业的教师而苦恼,上课时大部分时间都来上语文和数学,只能用一小部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看看书,把重点圈一圈,把该记的记一记,这样的课堂哪来的能力锻炼。通过这次深入研究,心头也感受到了技能科不在是 “副科了”,这些科目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果我们还一味的只给学生灌输语文和数学,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真的是高分低能,到了更高一级的学校或走出社会后,使得他们无法适应社会。现在这种现象已经不少见,所以我认为学校为兼任的老师提供现场学习课,给教师们提供一个教学模式,让教师们能从中受到启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上完课后,有几点体会:

一、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可能是今天后面坐着很多教师的原因,一开始时,很多学生坐姿端正,动一下也不敢,为了消除学生这种紧张状态,我当时就给学生开了一下玩笑:“同学们,不紧张,放松一点,笑一个。”后半节课,学生表情自然,能把精力投入到调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探究。课后,静唯同学告诉我:“苏老师,你在统计表里第三小题的A与B的数据都统计反了。”这回头一想,还真是这样,说明了学生还是太紧张了,要不平时他们一定会当场指出来的。

二、加强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就是要让学生亲历过程,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学习。在设计问卷调查环节,让全班学生都动起来,可以从中锻炼小组长的组织能力,也可以锻炼每一位学生的交流能力,从现场观察,学生都忙得不易乐呼。

几大遗憾:

一、课件问题。“网上收集的数据”、自己设计的“问卷调查试题”和“设计问卷调查指南”这三大重要信息竟然都丢失了,使原本设计的思路全部被打乱,使得整节课上下来没有了方向,能展示的部分变成“0”。曾在厦门听一节华东六省的数学课,一位教师在课中也发现了与我类似的情形,当时教师全蒙了,课当场停下,几位陪同的领导一起上台检查、抢修,等到没办法挽回时,时间已经过去了15分钟,在后面的教学中,这位教师没有了思路,草草把课就这么上完了,最后评选结果出来了,这位教师的分数是最后一名。今天竟然也让我碰上了,当时真不知怎么办,还好自己平时也遇过类似的小问题,但没有像今天这么严重,我只能尽量补救,但一下课,我的心情遭透了。心里在想:问题出在哪?为什么明明检查了好几遍的课件到时会这样?我感到难过。

二、给学生的时间总是匆匆结束。在多处地方要求学生把好的护眼习惯写下时,学生说的好建议刚说完,就转到了下一个问题,学生根本没有把该写的全部写下来,这就是在赶课,全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要说的话总是说到一半。在要求学生编题、组织讨论、发现问题中,没有把一些话说完整,只说得似懂非懂,造成学生在活动中没有了目标,目的性不明确,使得一个简单的调查花了近18分钟还不能得出正确的数据,热闹无实效。

《用眼习惯小调查》教学设计

中心校:苏来栩

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二学期小学探究型课程《 用眼习惯小调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懂得一些保护眼睛的好方法,养成用眼好习惯。学会设计一份用眼习惯小调查,初步学习整合、统计和分析搜集的信息和资料。

2、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在调查整理、搜集资料、汇报交流中整合各科资源,学会在生活中学知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素养。

3、激发学生团结协作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分析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认识人生,发展自我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前设想:

本课重点是通过学习讨论要求学生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懂得一些保护眼睛的好方法,养成用眼好习惯。学会设计一份用眼习惯小调查,初步学习整合、统计和分析搜集的信息和资料。整堂课设想分成两大部分: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探索设计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由游戏猜谜、引用资料引入讨论的内容:如何珍惜我们的眼睛。有趣的谜语、令人深思的补充资料,激发了学生学习讨论的兴趣。

师:同学们,玩过猜谜游戏的请举手?(全班举)这么多同学喜欢玩啊,相信大家的猜谜本领一定很强,我来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愿意)谜底每个人身上都有,知道后只能举手不能动口,准备了(课件出示):两颗葡萄黑又亮,长在人脸上。白天开窗四外望,黑夜要关窗。一起说?(学生猜一猜)

生:是眼睛啊。(教师表扬学生并同时出示眼睛的画面)

师:不愧是猜谜高手啊,请同桌互看对方的眼睛(生看)。同学们,“眼睛”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你学会保护眼睛的什么方法?你的视力怎么样?(学生课前要可先准备好再问)

(二)再现生动熟悉的学习生活场景,通过讨论、探究,让学生明白保护珍惜眼睛的重要性,改掉不良的用眼习惯势在必行。

师:我们视力的好与坏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于我们用眼习惯。不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课件出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生率为27%,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变成盲人的已达30多万人。)

师:看了这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请试着回答这个问题(课件:“看了这份资料中令人震惊的数据,让我们想到了平时(保护、珍惜我们的眼睛非常重要)。”

(三)小组合作,群出群力,结合生活实际,共同完成调查问卷、。

师:如何保护、珍惜我们的眼睛?

一般的用眼习惯包括读写姿势、用眼环境和用眼时间三类。平时你哪一类做得较好,你是怎么做的,对每一类的习惯里你有什么好建议,小组合作讨论,并把你们讨论的答案写到课本P20的相应位置。

生生边讨论边写下各类的习惯。师收集。

师:真好,同学们大多能掌握好最根本的护眼习惯。请一个小组上来说一说? 组个别说。

师:说得好,现在来发挥小组的智慧,每个小组合作设计一份用眼习惯的调查卷。想尝试一

下吗?(想)我这边设计了一份“用眼习惯调查问卷”可供大家参考:请看:(课件:出示问卷)等一会儿大家动手设计容易完成的问卷

1、题目不宜过多,表述要明确、易理解;

2、题目设计成判断、选择的形式,便于答题人直接填答;

3、给出答案既要简洁,又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回答。(如果用选项A代表好习惯,选项B代表不好的习惯,统计起来会很方便。)

师:先在小组内设计好问题,每人拿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调查,等小组的问题都调查完后再组织进行汇总,并到调查结果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听清楚要求了吗?开始吧。(生纷纷讨论,收集数据。)并有选择的贴板。(准备贴钉)

(四)小组交流评价,修整用眼习惯方面的调查问卷。

师:每个同学都能为自己的小组出一份力,而且能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想请制作得较成功的小组上来说说你们的收获?

组1:

组2:

(五)集体应用,当堂完成用眼习惯调查问卷,并针对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

师:通过刚才每一个小组的问卷统计情况,我们最后可得出的结论是:

关于我班同学用眼习惯的报告

做得较好的方面:

存在的问题:

注:在不好的用眼习惯中,( )(习惯)人数最多,最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

(六)小组合作情况评议,激发学生团结协作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分析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认识人生,发展自我奠定良好的基础。

1、师:随着经济的发展,脑力劳动越来越被人所重视,而在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往往忽略了对眼睛的保护,特别是在儿童期尤为突出。所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就要使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完成几个问题请看:(课件出示练习题)

2、给大家准备了护眼四字诀:读一读

七、归纳总结,完善认知

师:在课下,我们还可以走出校门,来到家中,来到社区,来到幼儿园,对他们进行用眼习惯的调查,做一些爱护眼睛的宣伟。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珍惜自己的眼睛,让欠的眼睛更明亮。

《个人护眼计划》实施案例

单位:依安县第一小学 姓名:吴志民

年级:四年级下册 电话: [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究患近视的原因,从而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如何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2)引领学生写护眼计划。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4)引领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5)养成爱惜身体每一部分的习惯。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降低患近视的机率。

二、活动方法:

本书的编写说明中提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课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根据以上说明及教学内容,我选择以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合作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此外,还采用辩论法,通过各抒己见、唇枪舌剑的辩论,提高学生对近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学生分小组,小组成员分工。

2、收集与近视有关的资料。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保护视力的资料。

设计目的:

课前准备关系到整个活动的进行,所以应充分重视活动的课前准备工作,指导学生完成活动准备任务。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请听好,两颗葡萄黑又亮,长在人脸上。白天开窗四处望,黑夜要关窗。是什么?(生:眼睛)出示眼睛的图片。

老师现在做一个小调查,你们的视力还真不错,但是你们知道珍惜自己的眼睛吗?出示资料 组织调查

看了这组数据,你想说点什么?那么,如何珍惜我们的眼睛呢?

1、交流汇报:

教师亲切地与学生交流“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保护眼睛的方法,从大家自信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一定都有所收获,对吗?现在,我们就把个人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汇总。学生在小组交流时,教师要深入组内认真倾听学生收集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组内交流汇总后开始分小组在全班展示成果。这时,我会这样说:“孩子们,你们的研究成果有的很丰富、有的很有特色……请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在全班展示。”学生查到的资料可能会有这些:多做球类运动,可以减轻眼疲劳;注意膳食平衡,多吃蔬果、坚果、水产品等;经常顺逆时针转到眼球;坚持用正确的姿势做眼保健操;不躺在床上或坐在开动的车上看书等等。如果学生的汇报不全面,教师要做补充,并将护眼方法打在大屏幕上。

[设计目的: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地说:在组内说、在班级说;让学生通过相互说增长每位学生的知识。]

2、制订计划:

这一步首先要学生回想自己和伙伴平时的行为,和大屏幕上对照一下,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相互说一说。然后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护眼计划。护眼计划可以仿照教材上的分类制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突出重点的制定。

[设计目的: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虽是重点但不是难点,因为六年级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很熟悉,对于制定调查方案、制定计划这一类活动也可以说轻车熟路,所以我打算放手要学生独立完成这一环节。]

制定计划后,是讨论怎么保证计划得到落实。这一步要学生集思广益,方法要多要实用。

[设计目的:这一步是让学生把课堂上的放到课下、放到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近视的发生机率。]

3、小小辩论会

师:“通过前两节课和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患近视的原因,有的同学认为读书多是重要原因,那么,读书多一定会患近视吗?下面我们展开一个小小辩论会,首先请大家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组织语言,三分钟后辩论正式开始!”

[设计目的:辩论法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常用方法之一,此项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辩论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自我风采,增强自信。]

4、拓展新知

说一说近视眼为什么会变形?什么是色盲?

5、多方评价

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学习的还真不少,大家的辩论真精彩,这精彩的背后老师看见了你们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看到了这节课你们的收获,谁愿意说一说通过本次主题《个人护眼

1、交流汇报:

教师亲切地与学生交流“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保护眼睛的方法,从大家自信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一定都有所收获,对吗?现在,我们就把个人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汇总。学生在小组交流时,教师要深入组内认真倾听学生收集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组内交流汇总后开始分小组在全班展示成果。这时,我会这样说:“孩子们,你们的研究成果有的很丰富、有的很有特色……请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在全班展示。”学生查到的资料可能会有这些:多做球类运动,可以减轻眼疲劳;注意膳食平衡,多吃蔬果、坚果、水产品等;经常顺逆时针转到眼球;坚持用正确的姿势做眼保健操;不躺在床上或坐在开动的车上看书等等。如果学生的汇报不全面,教师要做补充,并将护眼方法打在大屏幕上。

[设计目的: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地说:在组内说、在班级说;让学生通过相互说增长每位学生的知识。]

2、制订计划:

这一步首先要学生回想自己和伙伴平时的行为,和大屏幕上对照一下,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相互说一说。然后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护眼计划。护眼计划可以仿照教材上的分类制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突出重点的制定。

[设计目的: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虽是重点但不是难点,因为六年级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很熟悉,对于制定调查方案、制定计划这一类活动也可以说轻车熟路,所以我打算放手要学生独立完成这一环节。]

制定计划后,是讨论怎么保证计划得到落实。这一步要学生集思广益,方法要多要实用。

[设计目的:这一步是让学生把课堂上的放到课下、放到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近视的发生机率。]

3、小小辩论会

师:“通过前两节课和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患近视的原因,有的同学认为读书多是重要原因,那么,读书多一定会患近视吗?下面我们展开一个小小辩论会,首先请大家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组织语言,三分钟后辩论正式开始!”

[设计目的:辩论法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常用方法之一,此项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辩论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自我风采,增强自信。]

4、拓展新知

说一说近视眼为什么会变形?什么是色盲?

5、多方评价

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学习的还真不少,大家的辩论真精彩,这精彩的背后老师看见了你们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看到了这节课你们的收获,谁愿意说一说通过本次主题《个人护眼

计划》,你有哪些收获?”然后,学生自由谈收获。

四、实践记录和评价:

缺点(学生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正确的护眼方式

喜欢躺在床上看书 不在过亮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写字

不爱做眼保健操 坚持用正确的姿势做眼保健操

用脏手揉眼睛 不躺在床上或坐在开动的车上看书

经常顺(逆)时针转动眼球

多做球类运动,可以减轻眼疲劳

注意用眼卫生,以防眼睛生病

课间或连续用眼1小时即远望或转动眼球

五、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纵观整个过程是比较成功的,静心反思,有三点成功之处:

首先,活动主体坚持教师和学生并重,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主体,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与选择,鼓励学生努力探索自己的目标。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其次,本次活动教师能注重把活动主题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贴近生活,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欲望。

第三,注重活动组织的严密性和实用性。这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和以往的主题活动一样,我们经历了前期准备、调查研究、汇报交流、成果展示四个阶段的学习,环环内容充实,节奏适当,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可操作性强,有效地实现了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所收获的预期目标

小商口 大学问

(2010-03-15 21:08:03)

转载

标签: 分类:四年(下)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

杂谈

小商口 大学问

一、引言:

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各种商品:文具盒、荧光笔、面巾纸牛奶……它们可以满足我们在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的需要。

也许,你曾经想买矿泉水却发现有很多不同牌子,不知该挑哪种好;也许,你曾为果汁的价格比新鲜水果高而疑惑……其实,看似简单的商品中有很多学问呢!赶快加入我们的行列,尝试着为学校的文具店提供一些进货建议,为家里买到实惠好用的面巾纸,为参加爱心义卖会的义卖品定个合适的价格……相信经过这些活动,你就会变得聪明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同学们所需的文具,学会调查问题的前后顺序。

2、懂得怎样去调查才能既快又省心。

3、通过给文具店推荐进哪些货品,从而锻炼自己的活动能力。

4、对于不同品牌或不同规格的盒式面巾纸,懂得怎样比较。

5、通过爱心义卖会,锻炼自己怎样去掌握人的心理购物法。

6、通过爱心义卖会,学会一些销售方法。

7、通过爱心义卖会,培养自己的爱心情操。

总编:5节

活动一 “红领巾文具店”开张啦

授课时间:2010年3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爱心,提高学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我们接触到的各类学习用品

了解我们需要的文具种类

提示:小组之间可以做好不同的分工,调查时的提问单

2.小组交流

确定哪些文具是必需的?如果备货怎样备货比较合理? 提示:注重实用性和价格的合理性

3.确定商品

列表确定向文具店推荐哪些文具?并写清进货说明和推荐理由

4. 评选总结

教后记:

总编:6节

活动二 我也能当家

授课时间:2010年3月 日 星期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自立能力

活动过程:

1.接受任务,实地了解

任务:

当家考验---买到实惠好用的盒式面巾纸

超市调查:

面巾纸种类、用途

周围人们大多怎样挑选盒式面巾纸

2.作决定

质量好的? 第 节

价格低的?

包装漂亮的?

……

思考:如果妈妈下次让你买卫生纸、手帕纸……你该怎么挑选呢?

3.交流

最终你买的盒式面巾纸品牌、规格、价钱、抽数、选择的理由

2. 经验交流

遇到的难题,你解决的办法

教后记:

总编:7节

活动三 爱心义卖会

授课时间:2010年3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的:

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提高学生活动筹备能力和爱心

活动过程:

1.确定活动意义时间、活动具体组织人员

2.确定义卖品

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

提示:自己折的幸运心、自己画的画、不用的学习用品……

3.估估价

确定估价的原则

4.义卖活动开始

提示:如何将自己的义卖品推销出去?

5.评选“……之最”

提示:最佳广告

献爱心表现最积极者

推销最佳者

……

动物----人类的朋友

总编:8节

活动一 动物园里的动物过得好吗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的:

提高学生爱护动物,关注动物的意识

活动过程:

1.明确调查内容

明确调查途径

调查哪些动物

2.记录

观察(调查)到了什么

疑惑

提示:及时记录

3.对比分析

在动物园里和在大自然环境中动物生存有什么不同

4.交流总结

教后记:

总编:9节

活动二 奇妙的动物仿生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的: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仿生学,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活动过程:

1.找一找

什么是仿生

人类从动物身上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2.整理材料

小组为单位汇总收集的材料,进行删选

3.小报制作

小组为单位,确定分工

合作制作

提示:主题要明确

4.交流总结

教后记:

总编:10节

活动三 救救濒危野生动物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的:使学生能认识濒危野生动物,提高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过程:

1、认识濒危野生动物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我国有哪些濒危野生动物?它们分布在哪些地区?

2.了解濒危的原因

了解原因

怎样拯救

3.发倡议书

讨论:我们能为濒危野生动物做些什么?

倡议书怎么写?

4.调查反馈,交流

倡议书发放后,大家反应怎么样?

应采取哪些行动

教后记:

五月初五话端午 (2010-03-14 22:05:29)

转载

标签: 分类:四年(下)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

杂谈

五月初五话端午

主题背景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了解有关端午节的故事及知识。

主题目标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知道有关端午节的故事,交流心得体会,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

活动安排(表格式)

活动建议

首先让学生在课外寻找一些相关的材料,到网上找一些相关的信息。

总编:11节

活动一 故事里的端午节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找一些有关端午节的故事,表演一些端午节的故事,并且交流自己在表演时的感受及体会,角色扮演如何。

找好有关端午节故事、准备表演的服装及其他的准备工作

活动过程

1、找故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或习俗的故事有哪些?故事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1)端午节的由来——— 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

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插艾草的习俗

在台灣,就是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門口,都會掛上菖蒲、艾草及榕樹等。另外,就是被抓去洗一場現在最流行的「藥草浴」,濃濃的味道,大多就是艾草的氣味。

但是,為什麼在端午節要掛這些東西呢?說法可多著呢!

據說在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反,所到之處,殺人無數,血流成河。大家只要聽見黃巢的風聲,就趕忙逃難。有一年五月,黃巢軍攻到河南鄧州城時,黃巢騎馬前往察看地形,只看到一大堆逃難的人往城郊外跑。結果看見一個婦人一手拉著小男孩,另一隻手卻抱著年紀較大的男孩。黃巢感到很奇怪,就問道:「大嫂,妳要到哪裡去?」那婦人回答:「聽說黃巢是個大壞蛋,不久就進攻鄧州城,我們這些老小,不如早些逃命」。黃巢又問她:「妳為什麼手牽小的,卻抱著大的呢?」那婦人就說:「懷裡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裡牽的才是我親生的兒子。萬一情況危急時,寧可犧牲自己兒子,也要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黃巢聽了,深受感動,就對那婦人說:「大嫂,你快快回去,把菖蒲和艾草插在門口,黃巢的軍隊就不會傷害你了。」結果消息傳了出去,當黃巢攻進城裡,正好是五月端陽,只見每

一戶人家門上都掛著菖蒲與艾草。結果,黃巢為了遵守諾言,全城因此得以保全,後來就變成習俗流傳到今天。

此外,在本省的俚語中也有「插榕卡勇龍,插艾卡勇健」的說法,把榕枝與艾草當成袚鬼驅邪的聖物,在端午節時,用紅紙紮成一束,插在門上。似乎,榕樹枝、菖蒲及艾草就這麼的給合併一起使用了?

艾草的拉丁文學名為Artemisia indica Willd. (Arte17, M),為多年生草本,葉互生,羽狀深裂,表面是綠色,葉背則密生白色毛;莖葉均有特殊香氣。辨認艾草的方法有兩個,一是艾草葉子的兩面顏色明顯不同,還有就是它特殊的「香」味。在許多校園中,應該很容易就能找到它。就因為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所以,在門前掛艾草當然也俱備了趕走蚊蟲的作用,可見得插艾草也不只是插好看的而已。另外,還可以把艾草拿來做為藥草浴,作成艾草糕…等,用途可多著很呢!

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在诗经时代,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份。"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做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表演故事

要完成剧目表演,需要作哪些准备工作?

3、合作表演

怎样让我们的表演更精彩?

学习单

评价单

请选出你表演时的情况描述,对打“+”

( )有感情地、流利地说出台词。

( )有点紧张,望了好积句台词

( )表演时,能够配上合适的表情和动作。

( )动作过于夸张或不到位,影响了表演效果。

( )和其他同学配合默契,表演很成功。

课程资源

相关网站,有关书籍

教后记:

总编:12节

活动二 巧手做龙舟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标

通过自己做龙舟,让学生了解龙舟的外形、特征、结构等,从而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风俗习惯,并且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通过观察或查资料,了解所要制作的作品在外形、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活动过程

1、认识龙舟

龙舟的外形是什么样的?由哪几部分组成?

(龙舟在外形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1)龙舟有个嘴巴张得大大的龙头

(2)龙舟侧面还有鲜艳的美丽图案

(3)龙舟看上去又细又长

和一般的船只相比,龙舟有那些特点?

2、作龙舟

怎样制作能体现出龙舟的特点?用什么材料?

(1)看我用纸作的龙舟,有高高的龙头、翘翘的龙尾、浅浅的船帮。。。。。。

(2)我的龙舟船身是用火柴合和卡纸作的,纸剪成圆形当鳞片。

(3)再用橡皮捏几个人放上去做桨手

学习单

经过( 观察 )( )( ),我们发现龙舟具有以下特点:

外形 ----

结构-----

人数----

浆----

评价表

1、经过评选,谁获得了“超级龙舟王”称号?他(她)制作的龙舟有什么精妙之处?

2、根据自己的表现,请选择

(1)没找到资料,听同学讲后知道了龙舟在外形、结构等方面的制作要求

(2)通过请教师长,知道了龙舟在龙舟在外形、结构等方面的制作要求

(3)通过查资料,找到了龙舟在龙舟在外形、结构等方面的制作要求

(4)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龙舟在龙舟在外形、结构等方面的制作要求

教后记:

总编:13节

活动三 端午小考场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标

通过知识小竞赛,让同学们对端午节有更多的了解,并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在课前,布置同学们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材料

活动过程

1、收集材料

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端午节?

(1)端午节的诗词

端午节诗词

竞渡曲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在州刺史的主持下,各队龙舟决一胜负。胜者欢欣,败者沮丧。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生趣。

五月五日

(梅 尧 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 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端午节的( )

端午节歌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撤白糖;

喝谷酒,抹雄黄。

穿新衫,佩香囊;

爬龙船,喜洋洋。

端午节的习俗:

(1)、吃粽子

(2)、插艾草

(3)、戴五彩线

(4)、配香包

……

2、设计竞赛题

怎样出题能让大家对端午节的了解更多、更全面?

龙舟 (问答题) (判断题)

粽子 问答题: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判断题:

选择题:

连线题:

…………

3、竞赛现场

如何安排竞赛环节?怎样决出胜负?

本环节为问答题,共十道题,答对一题10分,答错减10分。每题答题时间半分钟,将答案写在答题板上。

学习单

在策划竞赛活动时,我们学习借鉴了这些竞赛活动的形式和环节:

评价单

根据你设计的题目被采用的情况,请选择

1、想不出什么题目,被采用的很少

2、设计了一些题目,只有部分被采用

3、设计了很多题目,基本上都被采用

竞赛结束后,同学们对你们设计的题目反应如何?

很容易理由:

难易适中理由:

太难了理由:

教后记:

活变变变 活动三 家庭交通的变迁

(2010-03-14 21:51:24)

转载

标签: 分类:四年(下)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

杂谈

总编:16节

活动三 家庭交通的变迁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活动内容:

发动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庭中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分析交通工具变迁的历史背景与变迁过程,并且自己畅想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图。同时向全市人民提出环保的倡议进行总结评价。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自己调查、访问、分析家庭交通工具变迁的历史背景,深刻体会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爱国热情。

2、学生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设计未来的交通线路图、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组织能力与实践能力。

3、学生主动发出倡议,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知道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且做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三、活动方式:调查、统计、讨论、交流、设计、评议。

四、活动时间:本次活动共分五次进行。

五、活动过程:

第一次活动

㈠活动内容:确定主题、设计方案。

㈡活动方式:谈话、讨论。

㈢活动步骤:

1、分组讨论确定活动主题。

2、班组汇报交流、确定出主题。

3、分各活动小组,组长带领组员设计活动方案。

4、班内交流、互相补充。

5、教师指导设计出本次活动的可行方案。

第二次活动

㈠活动内容:指导学生去调查家庭交通工具变迁的情况。

㈡活动方式:分组调查、记录统计。

㈢活动步骤:

⒈调查前的准备:

⒉调查、访问、记录:

⑴统计自己家的家庭人口,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及人均拥有交通工具的数量。

⑵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有关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⑶去向有关交通部门调查关于儿童(未成年)骑车上路的有关规则。

⑷向环保部门调查对助力车、摩托车、汽车的各项环保要求。

⒊分组去调查、统计、记录。

⒋去商场调查各种交通工具的价格,访问家长各种车的价格变化情况。

第三次活动

㈠活动内容:汇报、调查结果。

㈡活动方式:交流、汇报、讨论。

㈢活动步骤:

⒈调查汇报,归纳总结:

⑴家庭中常见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学生活动:介绍自己通过各种途径调查的家庭中常见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意图: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能亲身去体验社会,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整汇报自己的材料;指导学生打开电脑文件夹中自己的文件。 (意图:体现教师的指导性,为学生创设新奇、和谐、有趣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创造思维做好必要的准备。)

⑵对比现在与过去,分析变化的原因

学生活动:①各小组向全班汇报:小组所有成员现在和十年前家庭拥有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以及汽车的数量,并展示本小组所填的统计表。②学生看天津市十年前和现在汽车数量对比的统计图,分析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意图:与数学合理进行整合,运用统计图、表展现有说服力的数据,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师活动:①帮助学生将各组汇报的数据形成表格。

项目 数据

十年前家庭交通工具的数量:自行车、摩托车、汽车

现在家庭交通工具的数量:自行车、助力车、摩托车、汽车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合计

②和学生一起口算,填写合计的数据。

(意图:建立多维互动的师生关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活动:分组分析全班统计的数据,讨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⒉借助资料,处理信息:

⑴查阅资料

学生活动:上网了解自行车、助力车、摩托车以及汽车的有关知识。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上网,怎样登录健康的网站。

(意图:帮助学生能够对大量的信息有反思和辨别能力,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⑵观看图片

教师活动:介绍文件夹中的精美图片(自行车、摩托车、汽车)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学生如果了解其中的车辆,可以向同组内的同学介绍。

(意图:生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形成人际沟通的初步能力。)

⒊畅想未来,培养创造:

⑴分析如今交通工具的弊端。

学生活动:①学生自己发表意见,分析当今身边交通工具的优势与弊端。

②汇报、调查:××路和××路交口:路口简介,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流量,高峰时等候时间。

教师活动:及时鼓励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可以自己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图。

(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灵活性和开阔性,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思维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⑵看图片

教师活动:介绍最新的水陆两用汽车。

学生活动:了解最先进的知识,看网上的图片。

(意图:为学生的探索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 ⑶畅想

学生活动:三至五人一组,确定设计交通工具的方案。

教师活动:下组指导学生。

(意图:激发学生产生独特见解,培养他们发散思维能力,并能够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选择最优方案。)

⒋小结本课,畅谈收获:

师生互动: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意图: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使学生获得取得成功的心理体验,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评价中逐步产生,并不断加以完善。)

⒌作业设计:用电脑设计、绘画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图。

第四次活动

㈠活动内容:畅想、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图。

㈡活动方式:设计、交流、制作。

㈢活动步骤:

⒈小组讨论: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

⒉个人设计:

⑴、用数学课上学到的平面图形拼摆自己想要的交通工具。

⑵、可以用画画的方式画出理想的交通工具。

⑶、可以用电脑设计理想的交通工具。

⒊交流:推选优秀的设计方案全班交流。

⒋小组设计并展示成功的交通线路图。

⒌评价:

最优交通工具评价标准:①、美观、大方。②、设计合理。③、廉价、有可行性。 第五次活动

㈠活动内容:评价、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倡议。

㈡活动方式:自评、互评、倡议。

㈢活动步骤:

⒈自评:是否参加每次活动(是、 否)

活动次数

第一次活动

第二次活动

第三次活动

第四次活动

第五次活动

⒉互评:评选最佳设计方案(符合标准打“√” )

工具名称

参赛号

设计者

美观、大方

设计、合理

廉价、有可行性

填表人

选择适合上路的交通工具(适合的交通工具打“√” )

⑴、三轮车 ⑵、自行车 ⑶、电动助力车

⑷、燃油助力车 ⑸、摩托车 ⑹、汽车

⑺、赛车 ⑻、家用飞机

⒊倡议:根据本次活动,让学生向有关部门的发出倡议。(例如:学生上马路须知、尾气不合格的车子禁止上路……等等)

六、活动指导策略

⒈指导学生在外出调查时要注意安全,善于发现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

⒉教师搜集整理、制作汽车发展史的录像片。

⒊在学生评价时,教师指导学生要定好标准。⒋使学生发现身边的巨大变化,立志从小努力学习长大设计更好的交通工具与交通线路图。

⒌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并自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教后记:

节电小专家 (2010-03-14 21:58:30)

转载

标签: 分类:四年(下)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

杂谈

节电小专家

主题背景

电,是生活中的大功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可是,近几年来,每到炎炎夏季,用电紧张就会成为人们常常议论的话题。广播、电视、报纸也大力号召全市人民节约用电。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去寻找答案,争做关心上海的小公民。

主题目标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电的了解,以及电的来历,用电的高峰,以及如何在家中做节电的小贴士。

总编:14节

活动一 家庭用电情况调查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教学目的:

(1)通过调查,了解掌握一些实用有效的家庭节电的方法途径和技巧。

(2)通过调查加强节电节能教育,培养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知道节电可从身边做起。

(3)了解现在家庭用电情况,同时向爹爹、奶奶了解他们小时候家庭用电情况,通过对比让他们知道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准备 为每一个学生制作三张调查表(表1)(表2)(表3)

教师可以在新授课“电功和电热”结束时,让学生做这一活动。调查表中的有些问题要和家人一起完成。

【教学过程】

(1)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家庭用电调查表,让学生独立完成表中的问题;不能回答的问题,可让学生与父母、邻居一起完成。

(2)把调查的结果带回课堂进行讨论。

(3)教师把计分表(表4)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相互统计调查表中各项所得分数,并要求学生将得分情况告诉父母。

(4)师生自由讨论,交流各种有效、可行的节电办法并进行汇总,完成表(5)。

(5)制作浪费电的现象、宣传节电办法的宣传牌,利用节假日带学生走上街头向社会宣传节电知识。

间隔一段时间后让学生完成同一调查表,了解学生家庭节电的改进情况。

表l 家庭电器查表

表2 家庭用电调查表

表3 家庭节电措施建议表

表4 计分表

说明:(表1) (表2) (表3) 中每完成一格得一分

表5 家庭节电措施汇总表

教后记:

总编:15节

活动二 节电小贴士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活动目的:

增强节能意识

活动过程:

1.搜集节能小窍门

可以问问身边的人有哪些节能小窍门?

从网上收集学习

2.制作小贴士

参照节能小窍门,在家里、学校里哪些地方可以在节能上做些什么?

用哪些小贴士来提醒自己和别人?

3.小组交流

贴了小贴士后家里和学校里用电情况怎样?

4.讨论交流

评价自己做得情况如何?

父母、同学、老师对你做的小贴士有怎样的评价?

教后记:


相关文章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试题集锦(含答案)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填空题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 美 国 海伦·凯勒 的作品. 2. 莎莉文老师 是再塑海伦生命的人. 3.海伦接受教育的第二个阶段是 学习阅读 . 4.教海伦说话的老师是 萨勒 . 5.海伦 ...查看


  • 2012年情人节祝福诗词祝福语大全
  • 星月不误,因为你已离去;清风不语,因为我在哭泣;我也不语,因为还在想你,情人节快乐!---情人节祝福诗词祝福语大全. 静静的夜里,一个人偷偷想你,已成为我最隐秘的快乐.好几次梦中有你,我便贪恋着不想起床,放纵自己恣意占有你的似水柔情,情人节 ...查看


  • 维护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 2011年宜阳县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大赛 维护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张坞镇一中 梁顺光 一.学习目标: 1.怎样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2.影响公平与否的判断的因素是什么 3.为什么要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4.怎样维护社会公平 二.教学重点难 ...查看


  • 短文练习:妈妈的礼物及答案
  •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 儿得到礼物,就非常伤心:"啊,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上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 撞在一位 ...查看


  • 中学生励志歌曲(精选)
  • 1.最初的梦想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能拍下 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 才走得到远方 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 千钧一发 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 有隐形翅牓 把眼泪装在心上 会开出勇敢的花 可以在疲惫的时光 闭上眼睛闻到一种芬芳 就像好好睡了一夜直到天亮 ...查看


  • 珍惜所拥有的亲情
  • 珍惜所拥有的亲情 我静静地坐在桌前,没有表情,没有动作,眼睛干干的就连脑子也是空白的,嘴中不停念叨那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亲情,莫待失去才懂得珍惜. 一年前,爷爷就得了癌症,却让家人瞒我,每当我去,他总是笑眯眯着唤着我的乳名,拉我 ...查看


  • 作文:爱护眼睛,预防近视
  • 我从小喜欢看书,没有注意用眼的卫生,对父母的"唠叨"总是不以为然.结果小学3年级就戴上了眼镜,从100多度到现在的500度,这给我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许多不便.现在,我的眼睛时而有痛累感,真后悔啊! 三.四年级的时候,我看 ...查看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 1
  • 1.作为一个盲人,海伦凯勒为什么要假设自己能够得到三天光明,并以此来展开想象? 作为一个盲人,一生都在黑暗中去感受这个世界,去度过人世间的光阴,这是何等的残酷和不幸.海伦凯勒给自己这样一个假设,1也是表达了自己对于光明的热切追求和盼望,2同 ...查看


  • 教练技术游戏拥抱
  • 似曾相识 一. 拉手.目光交流:当你看到眼前这个人的时候,你在想,这个人会给我什么样的一个投票呢?会是几呢?他会跟我在生命当中创造什么样的一个体验呢?他是真诚的吗? 请联系.请表态:当你看着他给你的投票的时候,你愿意跟他一起去创造吗?一起创 ...查看


  • 珍爱生命手抄报:珍爱自己的生命
  • 海伦?凯勒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在我的书橱里摆放着许多她的着作.一次,我看到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一口气读完之后,细细咀嚼,不由得感慨起来.这感人的题目,动人的字句,朴实的语言,但最让人震撼的是那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