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6个区名字的由来

大都路(元代)

元至元21年(1284)改大兴府置,治大都(北京市区),直领县六:大兴、宛平、良乡、永清、宝坻、昌平;领州十:涿(领范阳、房山二县)、霸(领益津、文安、大城、保定四县)、通(领潞、三河二县)、蓟(领渔阳、丰润、玉田、遵化、平谷五县)、漷(领香河、武清二县)、顺、东安、固安、龙庆(领怀来一县)、檀(密云)。辖今河北中北部及北京市全境。

北平府(明代)

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大都路,改置北平府,管辖大兴。领7县4州,其中在今北京市境者有:大兴县、宛平县(2县倚郭)、良乡县、昌平县、顺义县、密云县、怀柔县,通州及所领之漷县、蓟州所领之平谷县、涿州所领之房山县。永乐元年(1402年)改为顺天府。

顺天府(清代)

清代北京地区称为顺天府,顺天府的辖区在清初多有变化,乾隆八年(1743年)开始固定了下来,共领五州十九县。即通、蓟、涿、霸、昌平五州和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东安、固安、永清、保定县(今河北省文安县新镇镇)、大城、文安、武清、香河、宝坻、宁河、三河、平谷、顺义、密云、怀柔十九县,又混称为顺天府二十四州县。

京兆地方(民国)

1913年(民国二年)因为改制,取代南京市再度成为中国首都地区的京兆地方,管辖县数量虽于几次改制过程,略有差异。但总括而言,远比清朝顺天府24州县小,不过比今北京市稍大。其中大兴、宛平、良乡、房山、怀柔、顺义、密云、平谷、通县、昌平等十县在今北京市市境。

北平特别市(民国)

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6日,北伐军进占北京。6月21日,国民政府决定:北京改名为“北平”,设北平特别市,由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日伪政府于又将北平改为北京(但并未得到中央政府和人民承认,北平的名称在此阶段仍在延用),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恢复原名北平。

北京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设于北平市,同时将北平市改名为北京市。

北京市共有18个区县(已改成了16区县),现在的区域划分和名称大多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几经调整后而确定的。谈及各区县名称的由来,多有掌故。

◆ 东城区

东城区因位于北京城内城东部而得名。东城区历史悠久,辽金时期已出现村落,金代为中都东北部,元代位于大都东半部。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年)定都北京,东城为15个坊。清代属大兴县,东城驻有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个旗。元、明、清三代皇宫均建于今东城区域内。民国时,今东城区为当时的内一、内三等区。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设东单区、东四区。1958年东单、东四区合并改称东城区。

◆ 西城区

西城区因位于北京城内城西部而得名。西城区历史悠久,元、明、清三代均为都城西半部。元大都五十坊,今西城境内有十九坊。清八旗中有四旗驻防今西城境内。清光绪末年废除内八旗、外五城旧制以后,五十多年间行政区划多次变动。1950年4月18日,政务院批准将北京市调整合并为16个区,今区境内为第2区和第4区全部、第5区之西半部及第13、第14区的一部。1952年9月,市政府再次调整区划,今区境内为西单区和西四区及海淀区、前门区的一部分,第2区更名为西单区,第4区更名为西四区。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单、西四二区合并为西城区至今。1987年9月北京市将朝阳区马甸0.6平方千米划给西城。至此,西城区面积31.66平方千米。

◆ 朝阳区

朝阳区因位于朝阳门外而得名。朝阳区历史久远。从秦至隋唐,该地区属广阳郡,后属幽州所辖的蓟县,辽时归燕京道析津府,金时属中都路大兴府,元代将中都路大兴府改为中都路大兴县,明清时属京师顺天府,仍归大兴县管辖。1925年设区,称北京市东郊区,1928年改为北平市东郊区,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朝阳区至今。

◆ 丰台区

在金朝时就出现别墅群,名曰“远风台”。明朝时此处已出现村落,名曰“风台村”。另说金代都城有丰宜门,门外设拜郊台,丰台之名即取自丰宜门之“丰”,拜郊台之“台”,清朝称“丰台镇”,1952年设区时因镇名而得。商、周时代,丰台地区属古北京——蓟城的郊野。秦时置蓟县,治所阴乡城在今丰台镇南葆一带。清末丰台镇以东、大红门以北划为城属区。1928年6月,丰台区东部属南郊区,中、西部分属宛平县、房山县和良乡县。1950年6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撤消建制的北京市十八区并入第十五区。同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郊区名称与城区衔接,原十四区改为第十一区,十五区改为第十二区。1952年7月,又决定将十一区改为南苑区,十二区改为丰台区。

◆ 石景山区

石景山区因“燕都第一仙山——石经山”而得名。解放后,北京市区划几经调整。1952年,撤销宛平县,成立丰台区、南范区、石景山区,隶北京市。1958年,南苑区、石景山区大都并入丰台区。 1963年,石景山区从丰台区分出成立石景山办事处,1967年建为石景山区。

◆ 海淀区

海淀区因历史上此地有大片水域而得名。海淀区在春秋战国时期,隶属于燕。随着我国朝代的更迭和建制的变更,海淀地方的隶属也多次发生变化。作为一个地区的兴起,则是与北京城的发展息息相关。清代在这里修建了大规模的园林建筑,圆明园、颐和园一带成为皇家禁地。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致使海淀区两次遭受劫掠。 1949年1月10日,十八区人民政府在海淀镇成立,1954年6月“海淀区”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正式在版图上出现。

◆ 门头沟区

门头沟区原名京西矿区,1958年设区时,因圈门至风口鞍这条沟叫门头沟,故因沟得名。门头沟区历史悠久,从1万年前的“东胡林人”起,门头沟区地处古冀州。周武王十一年设燕、蓟政区,区境属蓟,燕并蓟后,区境属燕。明洪武元年,元大都改称为北平府,后又改为顺天府,宛平县属之。嘉靖三十三年,沿河城地区归属宛平县,至此,区全境属宛平县。1914年10月,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宛平县随属。1948年12月14日门头沟全境解放。到1952年9月前,区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届河北省宛平县辖界,一部分属北京市第16区(曾称门头沟区、第28区、第20区)辖界,包括今龙泉、永定、潭柘寺3镇范围。1952年9月河北省宛平县、北京市第16区并入京西矿区,今门头沟区全境属京西矿区辖界。1958年5月京西矿区调整区划后改称门头沟区。

◆ 房山区

在金定都后,于大房(防)山建陵寝,后置“万宁县”,再后以奉祀先陵,改“奉先县”。元世祖年间以境内的大房山(也称房山)改奉先县为房山县。1986年,撤销房山县、燕山区,设立房山区,以燕山区和房山县的行政区域为房山区的行政区域。1997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将房山区人民政府驻地迁至良乡。

◆ 通州区

通州区历史悠久,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域内就有人类活动。西汉初始建路县,后先后改称通路亭、潞县、通州、通县。1948年12月通县解放,分置通县、通州市。1958年3月县市由河北省划归北京市后,合并为北京市通州区。1960年复称通县。通州历为京东交通要道,漕运、仓储重地。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此地,促进了通州经济的繁荣和兴旺。享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之称。1997年4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通县,设立通州区。区人民政府驻通州镇。

◆ 顺义区

明朝于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降顺州为顺义县,属北平府,后为顺天府所辖。民国三年(1914)十月,改顺天府为京兆特别区,民国十年(1928)六月,北京改称北平,顺义直属河北省。1948年12月8日顺义县城解放。1949年8月,顺义属河北省通州专署领导。1958年4月,划归北京市,199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制,设立顺义区。

◆ 昌平区

昌平区于西汉时在此设昌平县,名称来自汉代的昌平侯。周初属蓟国,后归燕国,西汉始置县,明景泰三年(1425年)迁县治于永安城(现昌平镇)。正德八年(1513年)升为昌平州(辖怀柔、密云、顺义三县)。1913年改州为县,先后属京兆区、河北省。1956年划入北京市,为北京市昌平区。1960年初,改为昌平县。1999年9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昌平撤县设区。

◆ 大兴区

在金代,金由元二年(公元1154年),金企图代宋,便将当时的永安府改为大兴府,改析津县为大兴县,寓疆域辽阔,兴旺发达之意。大兴因此而定名,并沿用至今。自先秦建县以来约有2400余年,为中国最早的建制县之一,元明清三代为“天下首邑”,1958年3月前归属河北省,1958年3月7日,经国务院第72次会议决定,将大兴县由河北省转划北京市管辖。同年4月,将北京市南苑区的旧宫、亦庄、瀛海、西红门等地划归大兴,改县为区,1960年1月7日复改为大兴县。2001年1月9日国务院批准,2001年3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撤销大兴县,设立大兴区。

◆ 怀柔区

怀柔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就已经有了“怀柔”这个名称,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设立怀柔县。而怀柔名字出自《诗经·周颂·时迈》中的“怀柔百神”,意思是招来安抚。公元1368年明朝设置的怀柔县与今天的怀柔区管辖范围基本相同。在古代汉语中,“怀”是来的意思,“柔”是安抚的意思。“怀柔”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是以德施政,民族团结,交融发展。2001年12月30日,国务院批准怀柔县撤县设区。

◆ 平谷区

平谷区因其地形三面环山,中间是平原而得名。自汉高祖十二年便已建立平谷县,是北京区县中最古老的名称之一。平谷县自汉高祖十二年设县以来,历经2000余载,期间,县有撤并,境域多变,然县名一直延续至今。1958年3月,通县专区撤销,平谷县改属河北省唐山专署。同年10月,划入北京市。

◆ 密云区

原密云县城南15千米处有一高山,终年云雾缭绕,故名密云山(现丰宁县云雾山)。县名来自山名。舜筑“共工城”距今4100年,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古城。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置渔阳郡、渔阳县,为密云地区建县之始。明洪武元年省檀州入密云县。永乐元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密云县隶之。雍正六年改密云县直属顺天府北路厅。民国初废顺天府,改称京兆,密云县属京兆;1928年废京兆,改隶河北省;1958年9月28日归北京市所辖。

◆ 延庆区

延庆县早在战国时期就设立了县,名“居庸”。元仁宗年间更名为龙庆州,明永乐年间设隆庆州,明穆宗朱载垕登基后改年号隆庆,由于避讳而改名为延庆州,民国年间改为延庆县。1948年5月19日,解放军解放了延庆县城。延庆县属察哈尔省,1952年改属河北省,1958年10月划归北京市。

◆ 宣武区

宣武区因位于宣武门以南而得名。宣武区已有3000多 年的历史,作为六朝古都之始的金中都,即在现今的宣武境内。明清时期宣武作为外城,由于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了老北京平民文化、商业文化、戏曲文化的繁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宣南文化。宣武区是民国时期的北平外二区和外四区合并而来的。开始把外二区和外一区合并称为“前门区”,外四区称为“宣武区”,后来将前门区西部和宣武区合并称为“宣武区”。

◆ 崇文区

崇文区因位于崇文门以南而得名。作为文明古都的一部分,在今崇文区境内曾有过较为繁盛的时期。元代,一些达官显贵开始在这里建宅第、修园林。明,永乐年间建天坛,正统年间建正阳门箭楼;嘉靖年间修筑外城。1950年5月北京市城区调整为九个区(一区至九区),原八、九区并为六区、十区改为七区,十二区改为九区。1952年9月1日又改六区为前门区,改七区为崇文区,九区撤销,其东部从天桥南大街以东,珠市口东大街以南九个段并入崇文区。1955年9月又将原东郊区的广渠门外和东便门大桥以东部分以及丰台区的永外地区划入崇文区管辖。1958年6月1日在城区合并中,原前门区撤销,以前门大街为线,东、西分别划属崇文、宣武二区。

版权说明: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支付稿酬,谢谢!

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四九城微博:“北京-四九城”

四九城微信平台(sjcher)

QQ群号:159364583

大都路(元代)

元至元21年(1284)改大兴府置,治大都(北京市区),直领县六:大兴、宛平、良乡、永清、宝坻、昌平;领州十:涿(领范阳、房山二县)、霸(领益津、文安、大城、保定四县)、通(领潞、三河二县)、蓟(领渔阳、丰润、玉田、遵化、平谷五县)、漷(领香河、武清二县)、顺、东安、固安、龙庆(领怀来一县)、檀(密云)。辖今河北中北部及北京市全境。

北平府(明代)

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大都路,改置北平府,管辖大兴。领7县4州,其中在今北京市境者有:大兴县、宛平县(2县倚郭)、良乡县、昌平县、顺义县、密云县、怀柔县,通州及所领之漷县、蓟州所领之平谷县、涿州所领之房山县。永乐元年(1402年)改为顺天府。

顺天府(清代)

清代北京地区称为顺天府,顺天府的辖区在清初多有变化,乾隆八年(1743年)开始固定了下来,共领五州十九县。即通、蓟、涿、霸、昌平五州和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东安、固安、永清、保定县(今河北省文安县新镇镇)、大城、文安、武清、香河、宝坻、宁河、三河、平谷、顺义、密云、怀柔十九县,又混称为顺天府二十四州县。

京兆地方(民国)

1913年(民国二年)因为改制,取代南京市再度成为中国首都地区的京兆地方,管辖县数量虽于几次改制过程,略有差异。但总括而言,远比清朝顺天府24州县小,不过比今北京市稍大。其中大兴、宛平、良乡、房山、怀柔、顺义、密云、平谷、通县、昌平等十县在今北京市市境。

北平特别市(民国)

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6日,北伐军进占北京。6月21日,国民政府决定:北京改名为“北平”,设北平特别市,由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日伪政府于又将北平改为北京(但并未得到中央政府和人民承认,北平的名称在此阶段仍在延用),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恢复原名北平。

北京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设于北平市,同时将北平市改名为北京市。

北京市共有18个区县(已改成了16区县),现在的区域划分和名称大多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几经调整后而确定的。谈及各区县名称的由来,多有掌故。

◆ 东城区

东城区因位于北京城内城东部而得名。东城区历史悠久,辽金时期已出现村落,金代为中都东北部,元代位于大都东半部。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年)定都北京,东城为15个坊。清代属大兴县,东城驻有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个旗。元、明、清三代皇宫均建于今东城区域内。民国时,今东城区为当时的内一、内三等区。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设东单区、东四区。1958年东单、东四区合并改称东城区。

◆ 西城区

西城区因位于北京城内城西部而得名。西城区历史悠久,元、明、清三代均为都城西半部。元大都五十坊,今西城境内有十九坊。清八旗中有四旗驻防今西城境内。清光绪末年废除内八旗、外五城旧制以后,五十多年间行政区划多次变动。1950年4月18日,政务院批准将北京市调整合并为16个区,今区境内为第2区和第4区全部、第5区之西半部及第13、第14区的一部。1952年9月,市政府再次调整区划,今区境内为西单区和西四区及海淀区、前门区的一部分,第2区更名为西单区,第4区更名为西四区。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单、西四二区合并为西城区至今。1987年9月北京市将朝阳区马甸0.6平方千米划给西城。至此,西城区面积31.66平方千米。

◆ 朝阳区

朝阳区因位于朝阳门外而得名。朝阳区历史久远。从秦至隋唐,该地区属广阳郡,后属幽州所辖的蓟县,辽时归燕京道析津府,金时属中都路大兴府,元代将中都路大兴府改为中都路大兴县,明清时属京师顺天府,仍归大兴县管辖。1925年设区,称北京市东郊区,1928年改为北平市东郊区,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朝阳区至今。

◆ 丰台区

在金朝时就出现别墅群,名曰“远风台”。明朝时此处已出现村落,名曰“风台村”。另说金代都城有丰宜门,门外设拜郊台,丰台之名即取自丰宜门之“丰”,拜郊台之“台”,清朝称“丰台镇”,1952年设区时因镇名而得。商、周时代,丰台地区属古北京——蓟城的郊野。秦时置蓟县,治所阴乡城在今丰台镇南葆一带。清末丰台镇以东、大红门以北划为城属区。1928年6月,丰台区东部属南郊区,中、西部分属宛平县、房山县和良乡县。1950年6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撤消建制的北京市十八区并入第十五区。同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郊区名称与城区衔接,原十四区改为第十一区,十五区改为第十二区。1952年7月,又决定将十一区改为南苑区,十二区改为丰台区。

◆ 石景山区

石景山区因“燕都第一仙山——石经山”而得名。解放后,北京市区划几经调整。1952年,撤销宛平县,成立丰台区、南范区、石景山区,隶北京市。1958年,南苑区、石景山区大都并入丰台区。 1963年,石景山区从丰台区分出成立石景山办事处,1967年建为石景山区。

◆ 海淀区

海淀区因历史上此地有大片水域而得名。海淀区在春秋战国时期,隶属于燕。随着我国朝代的更迭和建制的变更,海淀地方的隶属也多次发生变化。作为一个地区的兴起,则是与北京城的发展息息相关。清代在这里修建了大规模的园林建筑,圆明园、颐和园一带成为皇家禁地。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致使海淀区两次遭受劫掠。 1949年1月10日,十八区人民政府在海淀镇成立,1954年6月“海淀区”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正式在版图上出现。

◆ 门头沟区

门头沟区原名京西矿区,1958年设区时,因圈门至风口鞍这条沟叫门头沟,故因沟得名。门头沟区历史悠久,从1万年前的“东胡林人”起,门头沟区地处古冀州。周武王十一年设燕、蓟政区,区境属蓟,燕并蓟后,区境属燕。明洪武元年,元大都改称为北平府,后又改为顺天府,宛平县属之。嘉靖三十三年,沿河城地区归属宛平县,至此,区全境属宛平县。1914年10月,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宛平县随属。1948年12月14日门头沟全境解放。到1952年9月前,区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届河北省宛平县辖界,一部分属北京市第16区(曾称门头沟区、第28区、第20区)辖界,包括今龙泉、永定、潭柘寺3镇范围。1952年9月河北省宛平县、北京市第16区并入京西矿区,今门头沟区全境属京西矿区辖界。1958年5月京西矿区调整区划后改称门头沟区。

◆ 房山区

在金定都后,于大房(防)山建陵寝,后置“万宁县”,再后以奉祀先陵,改“奉先县”。元世祖年间以境内的大房山(也称房山)改奉先县为房山县。1986年,撤销房山县、燕山区,设立房山区,以燕山区和房山县的行政区域为房山区的行政区域。1997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将房山区人民政府驻地迁至良乡。

◆ 通州区

通州区历史悠久,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域内就有人类活动。西汉初始建路县,后先后改称通路亭、潞县、通州、通县。1948年12月通县解放,分置通县、通州市。1958年3月县市由河北省划归北京市后,合并为北京市通州区。1960年复称通县。通州历为京东交通要道,漕运、仓储重地。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此地,促进了通州经济的繁荣和兴旺。享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之称。1997年4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通县,设立通州区。区人民政府驻通州镇。

◆ 顺义区

明朝于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降顺州为顺义县,属北平府,后为顺天府所辖。民国三年(1914)十月,改顺天府为京兆特别区,民国十年(1928)六月,北京改称北平,顺义直属河北省。1948年12月8日顺义县城解放。1949年8月,顺义属河北省通州专署领导。1958年4月,划归北京市,199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制,设立顺义区。

◆ 昌平区

昌平区于西汉时在此设昌平县,名称来自汉代的昌平侯。周初属蓟国,后归燕国,西汉始置县,明景泰三年(1425年)迁县治于永安城(现昌平镇)。正德八年(1513年)升为昌平州(辖怀柔、密云、顺义三县)。1913年改州为县,先后属京兆区、河北省。1956年划入北京市,为北京市昌平区。1960年初,改为昌平县。1999年9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昌平撤县设区。

◆ 大兴区

在金代,金由元二年(公元1154年),金企图代宋,便将当时的永安府改为大兴府,改析津县为大兴县,寓疆域辽阔,兴旺发达之意。大兴因此而定名,并沿用至今。自先秦建县以来约有2400余年,为中国最早的建制县之一,元明清三代为“天下首邑”,1958年3月前归属河北省,1958年3月7日,经国务院第72次会议决定,将大兴县由河北省转划北京市管辖。同年4月,将北京市南苑区的旧宫、亦庄、瀛海、西红门等地划归大兴,改县为区,1960年1月7日复改为大兴县。2001年1月9日国务院批准,2001年3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撤销大兴县,设立大兴区。

◆ 怀柔区

怀柔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就已经有了“怀柔”这个名称,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设立怀柔县。而怀柔名字出自《诗经·周颂·时迈》中的“怀柔百神”,意思是招来安抚。公元1368年明朝设置的怀柔县与今天的怀柔区管辖范围基本相同。在古代汉语中,“怀”是来的意思,“柔”是安抚的意思。“怀柔”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是以德施政,民族团结,交融发展。2001年12月30日,国务院批准怀柔县撤县设区。

◆ 平谷区

平谷区因其地形三面环山,中间是平原而得名。自汉高祖十二年便已建立平谷县,是北京区县中最古老的名称之一。平谷县自汉高祖十二年设县以来,历经2000余载,期间,县有撤并,境域多变,然县名一直延续至今。1958年3月,通县专区撤销,平谷县改属河北省唐山专署。同年10月,划入北京市。

◆ 密云区

原密云县城南15千米处有一高山,终年云雾缭绕,故名密云山(现丰宁县云雾山)。县名来自山名。舜筑“共工城”距今4100年,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古城。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置渔阳郡、渔阳县,为密云地区建县之始。明洪武元年省檀州入密云县。永乐元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密云县隶之。雍正六年改密云县直属顺天府北路厅。民国初废顺天府,改称京兆,密云县属京兆;1928年废京兆,改隶河北省;1958年9月28日归北京市所辖。

◆ 延庆区

延庆县早在战国时期就设立了县,名“居庸”。元仁宗年间更名为龙庆州,明永乐年间设隆庆州,明穆宗朱载垕登基后改年号隆庆,由于避讳而改名为延庆州,民国年间改为延庆县。1948年5月19日,解放军解放了延庆县城。延庆县属察哈尔省,1952年改属河北省,1958年10月划归北京市。

◆ 宣武区

宣武区因位于宣武门以南而得名。宣武区已有3000多 年的历史,作为六朝古都之始的金中都,即在现今的宣武境内。明清时期宣武作为外城,由于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了老北京平民文化、商业文化、戏曲文化的繁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宣南文化。宣武区是民国时期的北平外二区和外四区合并而来的。开始把外二区和外一区合并称为“前门区”,外四区称为“宣武区”,后来将前门区西部和宣武区合并称为“宣武区”。

◆ 崇文区

崇文区因位于崇文门以南而得名。作为文明古都的一部分,在今崇文区境内曾有过较为繁盛的时期。元代,一些达官显贵开始在这里建宅第、修园林。明,永乐年间建天坛,正统年间建正阳门箭楼;嘉靖年间修筑外城。1950年5月北京市城区调整为九个区(一区至九区),原八、九区并为六区、十区改为七区,十二区改为九区。1952年9月1日又改六区为前门区,改七区为崇文区,九区撤销,其东部从天桥南大街以东,珠市口东大街以南九个段并入崇文区。1955年9月又将原东郊区的广渠门外和东便门大桥以东部分以及丰台区的永外地区划入崇文区管辖。1958年6月1日在城区合并中,原前门区撤销,以前门大街为线,东、西分别划属崇文、宣武二区。

版权说明: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支付稿酬,谢谢!

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四九城微博:“北京-四九城”

四九城微信平台(sjcher)

QQ群号:159364583


相关文章

  •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北京]资料北京名字的由来(精品)
  • 北京名字的由来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以后,在尧封帝,此后在苏城建都,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 ...查看


  • "孙中山"名字的由来
  • "孙中山"名字的由来 章士钊年轻时曾在日本留学.在日本,他重要收获之一是"发明"了孙中山这个名字. 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就不能不提孙中山.其实,孙中山的家谱上没有孙中山这个名字.清廷档案中没有孙中山这个 ...查看


  • "韩国"中文名字的由来
  • "韩国"中文名字的由来 2013-05-20 23:02:09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5574 次 | 评论 1 条 "韩国"这个名称是近代以来启用的,就在中韩建交以来中国还叫他是"南 ...查看


  • 告诉孩子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涨知识,太全了
  • 告诉孩子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涨知识,太全了 1 北京: 战国时期称蓟,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京城.辽国称燕京.金国改称京都.元朝称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帝朱棣改北平为北京.简称京. 2 天津: 明朝,燕王为争夺皇帝位,在这里发兵渡 ...查看


  • [中秋节作文]"月饼"名字的由来
  • 关于"月饼"一词的记载,在南宋<武林旧事>一书中就早有发现.由该书中可知,当时的月饼是蒸制而成的.这种笼蒸的面饼作为中秋必食之品,直到现在仍是山东.河南等地的流行风俗. 到了明清时代,月饼已成为我国各地的中秋 ...查看


  • 水浒传108好汉名字_绰号以及绰号由来
  • 1 九纹龙 史进(史家庄少庄主) 2 神机军师 朱武(少华山大寨主) 3 跳涧虎 陈达(少华山二寨主) 4 白花蛇 杨春(少华山三寨主) 5 花和尚 鲁智深(鲁达,提辖) 6 打虎将 李忠(卖艺,史进第一位师傅, 后为 桃花山寨主) 7 小 ...查看


  • 天津的由来
  • "天津"的由来 早在元朝末年,名太祖朱元璋占领南京之后,封他的第四子朱棣为燕王,率兵北上,攻打元军,民间称这次北征为"燕王扫北".朱棣从江淮一带迁来许多百姓在京.津一带安家落户,开辟村庄.军队则战时打 ...查看


  • 全国各省地名由来
  • 中国各省区名字的由来 我们的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总共34个省级行政区.你们知道这些省区的名字是怎么产生的吗?看看下面的内容吧,你会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 ...查看


  •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北京卷(电脑藏书)
  •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北京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北京卷>勘误表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主编及编审人员 中国民间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