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借鉴2006.9
中美高等教育的
[摘要]目前,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和南北战争后美国人赶超欧洲最
优秀大学的运动特别相似。通过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比较,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文启示。/王长宇
[关键词]中国美国高等教育比较启示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是一百多年前的事。南第一,在19世纪下半期,美国当时是世界首屈一指北战争后,美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一马当先,迅速崛起的经济强国,经济的繁荣给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当时美国的大学比起欧洲大学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和保障。在那个“镀金时代”,美国人来说还不入流,美国大学生的水平经常受到欧洲人的嘲享受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财富。一大批工业家,像笑。于是,美国人发誓要赶超欧洲,并且把欧洲最优秀的卡耐基、洛克菲勒等富足后成为慈善家,把大笔的钱捐大学即德国的大学作为自己的标杆。最终美国人成功给学校,使美国的大学一下子获得了优势。
了。而现在的中国,虽然经济迅速发展,但还远远无法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国际经和当时的美国相比。我国的GDP目前排在世界第六七位济学家纷纷预测,中国将在21世纪20年代超过日本,左右,乐观估计还要约40年时间才能超过美国成为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1世纪40年代超过美国,界第一。即便到那时,若以人均GDP来衡量,中国的经济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这样的远景和现实,极大地激发展仍属于世界二三流水平。
发了中国人的“大国意识”。第二,从低层次上看,美国南北战争后的大学是一
于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国际接轨”的呼声个多元文化的格局,大学数目众多,而且是在非计划的不绝于耳。媒体与大众对此乐观预测,中国人建设世界过程中自然发展的,带有极大的分散性和随意性,没有一流大学的梦想似乎指日可待。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中央计划,没有国家标准,各院校在目标、规模、质量上单。事实上,这是强烈的民族主义在高等教育上的反映。千差万别,没有定规。这种“无法无天”的多元化格局,有在这一点,美国和中国特别相似。助于学校不经过根本的结构性变动而迅速扩张,而且更
一、中、美两国的国情比较重要的是,它使美国大学在朝着高深的学术方向发展的
同时,朝着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迈进,两者殊途同
从表面上看,美国南北战争后高等教育大发展所处归,全面奠定了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石。第二次世的时代和中国当今所处的历史阶段有惊人的相似,但认界大战前大量德国犹太科学家逃到英国,英国的大学没真比较分析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两国“建设世界一有位置安置,美国的大学却来者不拒,显示其海纳百川流大学”的运动都由民族主义的大国情怀所驱动,但两的优越性。美国的大学,经营如同企业,在市场上激烈竞国走的道路截然不同。争,彼此抢学生、抢教授、抢研究基金,为美国高等教育世界教育信息29
确立标准和游戏规则。
而我国刚刚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大学教育的普及
还有待时日。而且,我国的大学是在政府的控制之下,按
照等级系统组织起来的,学生是经过层层筛选的少数学
习精英。大学的竞争,体现在学生的入学竞争上;大学之
间却无所谓竞争,大学都是在自己的领地内各安其位,
旱涝保收。同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国人对于大学的认
识存在着种种误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种“求大”、“求
全”的心理偏好,在创办一流大学的过程中盲目地刮起
“升格风”(专科升为本科、系升为学院等)、“换牌风”(学
院变成大学、研究室变成研究所甚至研究院等),并形成
高校合并的热潮。
第三,美国为资本主义教育制度,是一种分权的高
等教育行政制度,分为地方、州、联邦三级。三级之间,
互相配合、有机联系构成整个高教行政系统,但彼此之
间的职权划分又是清楚的。美国的高等教育主要由各
30动主要由行政人员控制和管理,而学术活动主要由教授控制和管理。从整个大学管理来说,主要由大学董事会进行决策,大学校长是负责执行的行政长官,而学术上的运行由教授委员会来承担。部从中国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来看,1985年至今,分院校试行校长负责制,大多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近几年来,在国家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确立高校法人地位的同时,许多院校实行了校、院、系三级负责制,权力下放,提高院、系办学的积极性。但总的来说,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分工不明确,缺乏民主管理,高校领导忙于繁琐的行政事务,未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办学的积极性。第五,美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远不像我们这样成为“国家重点工程”,甚至根本不为当时的社会所注意。19世纪下半期美国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几乎跌到了历史最低点。这一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急速的工业化进程为年轻人提供了迅速致富的途径。大学里
那些文雅的修身之道,与物欲横流的现实格格不入。很
多人瞧不起大学生,甚至有银行家宣布不雇佣大学生。
社会对大学的敌意和蔑视,加重了大学的危机感,刺激
了大学迅速转型。由于大学不是公共事务的中心,不被
人们注意,大学改革者们可以在人们不注意的情况下,
较为自由的实验一些新的教育哲学,这也是美国的大
学得以重新组合的关键因素。而目前我国的很多大学
热衷于精心包装自己、获得国家经费,热衷于在媒体上
炒作,缺乏躲开公共舆论、埋头实验新的教育原则的精
神。州政府自理,而不是由联邦政府管理。所以,美国根本不存在国立大学,只有公立、私立大学。公立大学由州政府设立,并提供经费。私立大学的建立也是由州政府批准,但州政府通常并不资助它们,经费主要来自于学费和私人捐资。美国的联邦制度是一种分摊职权的制度,因此其高等教育管理具有地方性和多样化的特点。美国这种三级分权的高等教育行政制度是自然发展形成的,并不是根据规划蓝图造成的,所以一直保持至今。我国为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一种集权的高等教育World
Education
Information行政制度。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大学主要是公立大学。办学主体是政府,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近几年私立大学虽然有某种程度的发展,但其影响还很小。改
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索,已
经形成了一套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
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符合高等教育
自身发展规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即淡化和
改变学校单一的隶属关系,在宏观政策指导下加强省级
政府统筹,变条块分割为条块有机结合。
第四,在高校的内部管理方面,美国大学自然形成
了校、院、系三级分权的管理体制。系为主要的学术单
位,教授们享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权,系主任一般由教授
互选。各系可以制定自己的入学资格、课程内容、考试程
序。原则上,各系除了财政仍需依靠学校外,其它方面都
是相当独立的,有较大的自主权。目前美国大学内部管
理分为两大部分: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行政和组织活二、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本身具有典型的美国色彩,离开了美国历史文化的演进、经济与政治的发展等条件,空谈美国大学发展模式是极为肤浅的,但它也同样体现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因而,就实质而言,美国模式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第一,创立大学的多元办学体制,鼓励私立大学,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为辅,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相结合,公办与民办学校并存的办学体制;办学主体方面,推进联合办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对于过去的教育体制下形成的少数几个大学在教育资源上的垄断优势,我们要做的是削减这样的优势,而不是通过国家拨款继续扩大这样的优势。国家拨款应立即停止,实行教育券改革,把钱通过贷款交给
2006.9思考与借鉴
2006.9思考与借鉴受教育者,让手里有钱的学生自己选择看中的学
校。“巨无霸”大学应该分解,缩小规模。这样,各种
各样的大学公开竞争、优胜劣汰。英
第二,改革精英教育,大学教育平民化大众
化。20世纪以来,世界进入平民社会,教育大众化国
深入人心、势不可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行大
精英教育的欧洲大学被美国大学打得一败涂地,
这说明精英教育已行不通。而我国目前的大学制学
度,实际上仍是精英教育。
第三,建立灵活的内部管理机制。一方面,淡生
化“官”念,强化教育为本意识。英国著名教育家阿
什比曾说过: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其内部由谁资
来控制。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助[摘要]英国高等教育院校的学费从2006年9月份开始实施新标准,与此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是与众多闪亮的校长名字紧
紧联系在一起的。长期以来,我国一些高校存在机新同时,新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也将正式实
关衙门式的管理,行政、后勤人员大大超过专任教
师人数,人浮于事,导致师生比例偏低,教育效益政施。本文对新的资助政策的对象、内容及文措施等进行分析,总结了此种教育资助不高。另一方面,正确处理好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
的关系。高校实行专家治校,要求校(院)长合理使策/政策对我国的启示,以期对我国大学生李资助政策的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正确处理好行政管理与述素青[关键词]英国大学生资助政策学术管理的关系。从总体上看,大学校长处于校外
资助、校内管理、学术自由这三种力量的交叉点评
上,要求校长尽力维系这三者之间的某种平衡。同
时,应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有利于领导者集中和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接2003年1月,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大臣查尔斯・克拉克向议受群众监督,同时也有利于教职工培养和提高自会提交了《高等教育的未来》白皮书,提出了英国高等院校的学己的民主意识。费将从2006年9月份开始实施新的缴费标准,与此同时,新的
总之,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向美国学习,大学生资助政策也将正式实施。白皮书指出:“使我们的大学但并不是简单的“美国化”。我们应该立足于本国和对学生的资助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非轻而易举。如果国情,最终构建起能适应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我们不能采取果断措施,衰退的风险将不期而至,到那时真正求的新型大学模式。! 深受其害的将是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国家。”
参考资料
1薛涌.谁的大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一、英国加强大学生资助力度的动力
2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白皮书指出,1962年,21岁以下的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3[美]克拉克・科尔著.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比例只有6%左右;而现在,18 ̄30岁之间的国民中,接受高等社,1993.
4童远忠.中、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及其启示[J].教育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3%。但各阶层之间的高等教育入学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82-84.率的差异也日益加大。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比较,英国
5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要低于澳大利亚、芬兰、荷兰、新西兰、挪威社,2000.和瑞典等其他一些发达国家。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同时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势头强劲,研究表明,未
责任编辑石炯来十年中新创造的170万个就业岗位中,大约80%需要高等世界教育信息31
P29AComparisonofChineseandAmericanHigherEducationandItsEnlightenment
WangChangyu
Abstract:Nowadays,thecampaignof“constructingworldfirst-classuniversities”acrossChinaisparticularlysimilartothetrendthatAmericanvowedtocatchupwithandsurpassthemostexcellentuniversitiesinEuropeaftertheCivilWar.Thecomparisonofhighereducationcangiveussomeprofitableenlightenments.
Keywords:China;America;highereducation;comparison;enlightenment
P34TheModelofAmericanHigherEducationPopularization
GaoShuguo
theUnitedStatesbecamethefirstcountrywhichpopularizinghighereducationwiththegrossAbstract:In1971,
enrollmentrateof50%.ThishaslaidthesolidfoundationsforU.S.totransferanindustry-countrytoaknowledge-country.Withthecharacteristicsofcreativityandorigin,theAmericanmodelofhighereducationpopularizinghasgreatimpactsinthefieldofeducationalsystem,developmentalmodelaswellaspolicyselection.
Keywords:UnitedStates;highereducation;popularization
P42
64TheRevelationfromtheReformofWorldHigherEducationGuoHongAbstract:Withtheintegr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andindividuationofworldhighereducationreform,generaleducation
manifestsitspredominancesuchasintegrationofknowledge,universalityofinvolvedsubject,flexibilityofcurriculumarrangementetc.Allofthesecanofferenlightenmentstoourhighereducationreform.
Keywords:highereducation;curriculumreform;generaleducation
P54CultivatingTeacherof“doubleteachertype”inForeignCountries
KongFancheng
Abstract:Theteacherof“doubleteachertype”istheoutcomeofcooperationbetweenschoolsandenterprises.Thiskind
goodmoralityandskills,nicerabilityofrenovatingknowledgeandofteacherhassomecharacristicssuchasthehighdegree,
management,strongerroleadoptiveability,flexiblechangemechanismandsoon.Alloftheseareworthyofusingforrefernce.
“cooperationbetweenschoolsandenterprises;doubleteachertype”Keywords: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orld
Education
Information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声明
近期,我中心连续收到学校及企业反映“北京超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冒用我中心的名义,进行组编
一书的活动。经查证,我中心未下发过“教信社字[2006]15号”文件并《2006年教育系统图书馆装备采购必备》
未委托过该公司进行《的组编工作。为此,我中心已向执法部门报案,2006年教育系统图书馆装备采购必备》
案件正在查处之中。为避免更多的单位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特此声明。
我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5号
联系电话:66096618、66096588邮政编码:100816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2006年8月21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6.9
思考与借鉴2006.9
中美高等教育的
[摘要]目前,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和南北战争后美国人赶超欧洲最
优秀大学的运动特别相似。通过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比较,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文启示。/王长宇
[关键词]中国美国高等教育比较启示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是一百多年前的事。南第一,在19世纪下半期,美国当时是世界首屈一指北战争后,美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一马当先,迅速崛起的经济强国,经济的繁荣给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当时美国的大学比起欧洲大学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和保障。在那个“镀金时代”,美国人来说还不入流,美国大学生的水平经常受到欧洲人的嘲享受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财富。一大批工业家,像笑。于是,美国人发誓要赶超欧洲,并且把欧洲最优秀的卡耐基、洛克菲勒等富足后成为慈善家,把大笔的钱捐大学即德国的大学作为自己的标杆。最终美国人成功给学校,使美国的大学一下子获得了优势。
了。而现在的中国,虽然经济迅速发展,但还远远无法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国际经和当时的美国相比。我国的GDP目前排在世界第六七位济学家纷纷预测,中国将在21世纪20年代超过日本,左右,乐观估计还要约40年时间才能超过美国成为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1世纪40年代超过美国,界第一。即便到那时,若以人均GDP来衡量,中国的经济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这样的远景和现实,极大地激发展仍属于世界二三流水平。
发了中国人的“大国意识”。第二,从低层次上看,美国南北战争后的大学是一
于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国际接轨”的呼声个多元文化的格局,大学数目众多,而且是在非计划的不绝于耳。媒体与大众对此乐观预测,中国人建设世界过程中自然发展的,带有极大的分散性和随意性,没有一流大学的梦想似乎指日可待。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中央计划,没有国家标准,各院校在目标、规模、质量上单。事实上,这是强烈的民族主义在高等教育上的反映。千差万别,没有定规。这种“无法无天”的多元化格局,有在这一点,美国和中国特别相似。助于学校不经过根本的结构性变动而迅速扩张,而且更
一、中、美两国的国情比较重要的是,它使美国大学在朝着高深的学术方向发展的
同时,朝着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迈进,两者殊途同
从表面上看,美国南北战争后高等教育大发展所处归,全面奠定了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石。第二次世的时代和中国当今所处的历史阶段有惊人的相似,但认界大战前大量德国犹太科学家逃到英国,英国的大学没真比较分析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两国“建设世界一有位置安置,美国的大学却来者不拒,显示其海纳百川流大学”的运动都由民族主义的大国情怀所驱动,但两的优越性。美国的大学,经营如同企业,在市场上激烈竞国走的道路截然不同。争,彼此抢学生、抢教授、抢研究基金,为美国高等教育世界教育信息29
确立标准和游戏规则。
而我国刚刚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大学教育的普及
还有待时日。而且,我国的大学是在政府的控制之下,按
照等级系统组织起来的,学生是经过层层筛选的少数学
习精英。大学的竞争,体现在学生的入学竞争上;大学之
间却无所谓竞争,大学都是在自己的领地内各安其位,
旱涝保收。同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国人对于大学的认
识存在着种种误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种“求大”、“求
全”的心理偏好,在创办一流大学的过程中盲目地刮起
“升格风”(专科升为本科、系升为学院等)、“换牌风”(学
院变成大学、研究室变成研究所甚至研究院等),并形成
高校合并的热潮。
第三,美国为资本主义教育制度,是一种分权的高
等教育行政制度,分为地方、州、联邦三级。三级之间,
互相配合、有机联系构成整个高教行政系统,但彼此之
间的职权划分又是清楚的。美国的高等教育主要由各
30动主要由行政人员控制和管理,而学术活动主要由教授控制和管理。从整个大学管理来说,主要由大学董事会进行决策,大学校长是负责执行的行政长官,而学术上的运行由教授委员会来承担。部从中国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来看,1985年至今,分院校试行校长负责制,大多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近几年来,在国家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确立高校法人地位的同时,许多院校实行了校、院、系三级负责制,权力下放,提高院、系办学的积极性。但总的来说,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分工不明确,缺乏民主管理,高校领导忙于繁琐的行政事务,未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办学的积极性。第五,美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远不像我们这样成为“国家重点工程”,甚至根本不为当时的社会所注意。19世纪下半期美国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几乎跌到了历史最低点。这一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急速的工业化进程为年轻人提供了迅速致富的途径。大学里
那些文雅的修身之道,与物欲横流的现实格格不入。很
多人瞧不起大学生,甚至有银行家宣布不雇佣大学生。
社会对大学的敌意和蔑视,加重了大学的危机感,刺激
了大学迅速转型。由于大学不是公共事务的中心,不被
人们注意,大学改革者们可以在人们不注意的情况下,
较为自由的实验一些新的教育哲学,这也是美国的大
学得以重新组合的关键因素。而目前我国的很多大学
热衷于精心包装自己、获得国家经费,热衷于在媒体上
炒作,缺乏躲开公共舆论、埋头实验新的教育原则的精
神。州政府自理,而不是由联邦政府管理。所以,美国根本不存在国立大学,只有公立、私立大学。公立大学由州政府设立,并提供经费。私立大学的建立也是由州政府批准,但州政府通常并不资助它们,经费主要来自于学费和私人捐资。美国的联邦制度是一种分摊职权的制度,因此其高等教育管理具有地方性和多样化的特点。美国这种三级分权的高等教育行政制度是自然发展形成的,并不是根据规划蓝图造成的,所以一直保持至今。我国为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一种集权的高等教育World
Education
Information行政制度。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大学主要是公立大学。办学主体是政府,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近几年私立大学虽然有某种程度的发展,但其影响还很小。改
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索,已
经形成了一套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
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符合高等教育
自身发展规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即淡化和
改变学校单一的隶属关系,在宏观政策指导下加强省级
政府统筹,变条块分割为条块有机结合。
第四,在高校的内部管理方面,美国大学自然形成
了校、院、系三级分权的管理体制。系为主要的学术单
位,教授们享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权,系主任一般由教授
互选。各系可以制定自己的入学资格、课程内容、考试程
序。原则上,各系除了财政仍需依靠学校外,其它方面都
是相当独立的,有较大的自主权。目前美国大学内部管
理分为两大部分: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行政和组织活二、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本身具有典型的美国色彩,离开了美国历史文化的演进、经济与政治的发展等条件,空谈美国大学发展模式是极为肤浅的,但它也同样体现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因而,就实质而言,美国模式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第一,创立大学的多元办学体制,鼓励私立大学,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为辅,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相结合,公办与民办学校并存的办学体制;办学主体方面,推进联合办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对于过去的教育体制下形成的少数几个大学在教育资源上的垄断优势,我们要做的是削减这样的优势,而不是通过国家拨款继续扩大这样的优势。国家拨款应立即停止,实行教育券改革,把钱通过贷款交给
2006.9思考与借鉴
2006.9思考与借鉴受教育者,让手里有钱的学生自己选择看中的学
校。“巨无霸”大学应该分解,缩小规模。这样,各种
各样的大学公开竞争、优胜劣汰。英
第二,改革精英教育,大学教育平民化大众
化。20世纪以来,世界进入平民社会,教育大众化国
深入人心、势不可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行大
精英教育的欧洲大学被美国大学打得一败涂地,
这说明精英教育已行不通。而我国目前的大学制学
度,实际上仍是精英教育。
第三,建立灵活的内部管理机制。一方面,淡生
化“官”念,强化教育为本意识。英国著名教育家阿
什比曾说过: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其内部由谁资
来控制。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助[摘要]英国高等教育院校的学费从2006年9月份开始实施新标准,与此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是与众多闪亮的校长名字紧
紧联系在一起的。长期以来,我国一些高校存在机新同时,新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也将正式实
关衙门式的管理,行政、后勤人员大大超过专任教
师人数,人浮于事,导致师生比例偏低,教育效益政施。本文对新的资助政策的对象、内容及文措施等进行分析,总结了此种教育资助不高。另一方面,正确处理好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
的关系。高校实行专家治校,要求校(院)长合理使策/政策对我国的启示,以期对我国大学生李资助政策的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正确处理好行政管理与述素青[关键词]英国大学生资助政策学术管理的关系。从总体上看,大学校长处于校外
资助、校内管理、学术自由这三种力量的交叉点评
上,要求校长尽力维系这三者之间的某种平衡。同
时,应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有利于领导者集中和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接2003年1月,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大臣查尔斯・克拉克向议受群众监督,同时也有利于教职工培养和提高自会提交了《高等教育的未来》白皮书,提出了英国高等院校的学己的民主意识。费将从2006年9月份开始实施新的缴费标准,与此同时,新的
总之,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向美国学习,大学生资助政策也将正式实施。白皮书指出:“使我们的大学但并不是简单的“美国化”。我们应该立足于本国和对学生的资助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非轻而易举。如果国情,最终构建起能适应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我们不能采取果断措施,衰退的风险将不期而至,到那时真正求的新型大学模式。! 深受其害的将是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国家。”
参考资料
1薛涌.谁的大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一、英国加强大学生资助力度的动力
2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白皮书指出,1962年,21岁以下的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3[美]克拉克・科尔著.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比例只有6%左右;而现在,18 ̄30岁之间的国民中,接受高等社,1993.
4童远忠.中、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及其启示[J].教育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3%。但各阶层之间的高等教育入学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82-84.率的差异也日益加大。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比较,英国
5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要低于澳大利亚、芬兰、荷兰、新西兰、挪威社,2000.和瑞典等其他一些发达国家。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同时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势头强劲,研究表明,未
责任编辑石炯来十年中新创造的170万个就业岗位中,大约80%需要高等世界教育信息31
P29AComparisonofChineseandAmericanHigherEducationandItsEnlightenment
WangChangyu
Abstract:Nowadays,thecampaignof“constructingworldfirst-classuniversities”acrossChinaisparticularlysimilartothetrendthatAmericanvowedtocatchupwithandsurpassthemostexcellentuniversitiesinEuropeaftertheCivilWar.Thecomparisonofhighereducationcangiveussomeprofitableenlightenments.
Keywords:China;America;highereducation;comparison;enlightenment
P34TheModelofAmericanHigherEducationPopularization
GaoShuguo
theUnitedStatesbecamethefirstcountrywhichpopularizinghighereducationwiththegrossAbstract:In1971,
enrollmentrateof50%.ThishaslaidthesolidfoundationsforU.S.totransferanindustry-countrytoaknowledge-country.Withthecharacteristicsofcreativityandorigin,theAmericanmodelofhighereducationpopularizinghasgreatimpactsinthefieldofeducationalsystem,developmentalmodelaswellaspolicyselection.
Keywords:UnitedStates;highereducation;popularization
P42
64TheRevelationfromtheReformofWorldHigherEducationGuoHongAbstract:Withtheintegr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andindividuationofworldhighereducationreform,generaleducation
manifestsitspredominancesuchasintegrationofknowledge,universalityofinvolvedsubject,flexibilityofcurriculumarrangementetc.Allofthesecanofferenlightenmentstoourhighereducationreform.
Keywords:highereducation;curriculumreform;generaleducation
P54CultivatingTeacherof“doubleteachertype”inForeignCountries
KongFancheng
Abstract:Theteacherof“doubleteachertype”istheoutcomeofcooperationbetweenschoolsandenterprises.Thiskind
goodmoralityandskills,nicerabilityofrenovatingknowledgeandofteacherhassomecharacristicssuchasthehighdegree,
management,strongerroleadoptiveability,flexiblechangemechanismandsoon.Alloftheseareworthyofusingforrefernce.
“cooperationbetweenschoolsandenterprises;doubleteachertype”Keywords: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orld
Education
Information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声明
近期,我中心连续收到学校及企业反映“北京超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冒用我中心的名义,进行组编
一书的活动。经查证,我中心未下发过“教信社字[2006]15号”文件并《2006年教育系统图书馆装备采购必备》
未委托过该公司进行《的组编工作。为此,我中心已向执法部门报案,2006年教育系统图书馆装备采购必备》
案件正在查处之中。为避免更多的单位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特此声明。
我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5号
联系电话:66096618、66096588邮政编码:100816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2006年8月21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