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10个原理

认识论10个原理

1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转化。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转化的过程。

2 真理的具体性原理: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3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1)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2)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4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关系原理: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二者是有区别的:第一,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第二,真理原则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第三,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必然是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5 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原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

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判明主观和客观是否一致,从而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6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肯定了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决定性。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要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因此,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过程。

7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充分表现在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上。

8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9 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理: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适应。认识、理论要根据具体实践不断地补充、丰富和完善。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落后于实践。

10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原理:(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会受实践、固有思维、已有知识水平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制约。(2)认识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认识论10个原理

1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转化。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转化的过程。

2 真理的具体性原理: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3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1)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2)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4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关系原理: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二者是有区别的:第一,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第二,真理原则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第三,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必然是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5 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原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

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判明主观和客观是否一致,从而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6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肯定了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决定性。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要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因此,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过程。

7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充分表现在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上。

8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9 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理: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适应。认识、理论要根据具体实践不断地补充、丰富和完善。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落后于实践。

10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原理:(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会受实践、固有思维、已有知识水平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制约。(2)认识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相关文章

  • 哲学分析题的答题模板
  • 哲学分析题的答题模板 1.先写„主义认为: 唯物论:马克思唯物主义认为„ 辩证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 认识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唯物史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2.写出材料反应的第一个原理,并指出原理的内容和方法论意义 ...查看


  •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总结 1
  • <生活与哲学> 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辩证唯物论(8条原理)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3.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4.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查看


  • 高中哲学知识点大汇总
  •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 ...查看


  • 高中哲学知识点全部
  • 一.唯物论部分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 ...查看


  • 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
  • <生活与哲学>常用原理及方法论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原理内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原理(即主观能动性)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查看


  • 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
  • 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二)物质和运动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三)运动和静止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五)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六) 物质和意 ...查看


  •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总结
  • <生活与哲学> 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部分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3.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4.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 ...查看


  • 原理方法论 2
  • <生活与哲学> 原理方法论总结 辩证唯物主义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 ...查看


  • 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 ...查看


  • 考研马哲必背
  • 哲学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 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划分辩证法.形而上学 1.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关键点:从"八个统筹"切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