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王阁序]学案

《腾王阁序》学案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 ④既克,公问其故 2、尽:

课前预习

一、注音(开始积累吧!)

轸zh ěng 瓯ōu 隍hu áng 懿y ì 梓z ǐ 襜 chān 騑f ēi 凫f ú 闼t à 甍m éng 浦p ǔ舸g ě 轴zh ú 霁j ì 鹜w ù 蠡l ǐ 眄mi ǎn 阍h ūn 迥ji ǒng 舛chu ǎn 筵y án 悫qu è 簪z ān 渚zh ǔ 睇d ì 袂m èi

二、通假字(找出并解释)

①俨骖騑于上路 ②青雀南龙之轴 ③所赖君子见机 ④四美具,二难并 ⑤云销雨霁 三、词类活用找出并写出意义和用法

1、襟三江而带五湖 2、徐孺下陈蕃之榻 3、腾蛟起凤 4、屈贾谊于长沙 5、窜梁鸿于海曲

6、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7、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8、宾主尽东南之美 9、宾主尽东南之美 四、古今异义 找出并写出古义和今义

⑴千里逢迎..

⑵俨骖騑于上.路.

⑶穷.

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五、一词多义(实词) 1、故:

遏è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笏h ù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 ③则智者尽其谋 ④聊乘化以归尽 3、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4、即:

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5、引: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 ②恭疏短引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 ④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6、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 ②穷且益坚 ③日暮途穷 ④不忍穷竟其事 7、数:

A 、sh ù ①识盈虚之有数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第1页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B 、sh 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C 、shu î 而公子亲数存之 8、趋:

①他日趋庭 ②入而徐趋 ③今背本而趋末 ④使者驰传督趋 ⑤趋令销印 六、重点虚词 9、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0、矣: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②前人之述备矣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七、句式积累

1、物(有)华天(有)宝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4、所赖君子安(于)贫 5、童子何知 6、纤歌凝而白云遏 7、怀帝阍而不见 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课后检测

1、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 徐孺.(r ǔ) 棨.(q ǐ)戟 襜帷.(w éi ) 星分翼轸.

(zh ēn ) B. 萦.(y íng )回 胜饯.(ji ān ) 涸.(h é)辙 钟鸣鼎.(d ǐng )食 C. 东隅.(y ú) 请缨.(y īng ) 猖.(ch āng )狂 衡阳之浦.(f ǔ) D. 暇.(xi á)日 雨霁.(j ì) 邺.(y è)水 遥襟甫.

(f ǔ)畅 2.下列词语书写无错的一组是 ┈┈┈┈┈┈┈┈┈┈┈┈┈┈┈┈┈┈┈┈┈┈( ) A. 鹤汀凫渚 睢园绿竹 东寓已逝 B. 落霞孤骛 舸舰迷津 萍水相逢 C. 棨戟遥临 躬逢胜饯 逸兴湍飞 D. 无路请缨 星分翼轸 青云之志 3. 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穷且.益坚

③宾主尽东南之.美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臣之.

壮也,犹不如人 A. 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B. 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C. 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D. 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4.指出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 )。 A. 爽籁发而.清风生 B. 控蛮荆而.引瓯越 C. 天柱高而.北辰远 D. 蟹六跪而.

二螯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星分.翼轸, 地接衡庐 分野 B. 宇文新州之懿.范 美好 C. 遥襟甫畅, 逸兴遄.飞 刚、顿时;迅速 D. 家君作宰.

,路出名区 宰相 6.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奉宣室以.何年 ② 处涸辙以.犹欢 ③ 老当益.壮 ④ 穷且益.坚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7.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时运不济, 命途多舛. 乖违、不顺 B. 无路请缨,等.

终军之弱冠 等到 C.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狂放、不拘礼法 D. 云销雨霁,彩.

彻区明 日光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第2页

A .腾蛟起凤,孟学土之词宗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C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D.宾主尽东南之美 ..

9.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C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

10.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 )。 A .都督阎公之雅望 B.台隍枕夷夏之交 ..C .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D.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11. 下面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兹捧袂(这里) 敢竭鄙怀(完) B.时维九月(在) 序属(顺序)三秋 ....C .旷其盈视(满眼) 躬逢胜饯(胜利) D.舸舰弥津(满渡口) 千里逢迎(迎接) .......12. 完成下列名言警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⑤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填空。

江南三大名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字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文集存世。 14. 仿照前一句的句式,仿写对出下联。

①滕王阁中,高朋满座; ②见秋水之浩淼;

③文不加点,谁人腾蛟起凤; 15.翻译下列句子。

①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②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第3页

③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能力演练:

一、阅读王勃的《滕王阁诗》,完成1——2题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了滕王阁的现状:意兴阑珊。

B. 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的。这两句极写了阁之高,阁之静。

C. 第五句是写阁外的景象:格外有一深潭,白云飘在空中,日影投入深潭,一切都显得那样寂静悠闲。

D. 最后三句的意思是:物象更换,星宿迁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仍在奔流不息。

2、对这首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 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以滕王阁为对象分层次地加以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全诗有总有分,首尾照应。

B.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自然。

C. 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虽然抑郁,但不消沉。

二、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3—11题。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 流者! 峙者! 镇者! 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3、“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 ) A .鹳鹊楼 B .岳阳楼 C. 滕王阁 D .黄鹤楼

4、“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 ( )

A. 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说到的“千”、“一”。 B .王勃在《滕王阁序》诗中说到的“老”、“穷”。 C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 .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愈”。

5、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应该是 ( ) A .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 B .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 C .上联写楼的传说,下联写湖光景色。

D .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风景大观和作者的感慨。

后天下之乐而乐”知“两字关情”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的“忧”、“乐”。鹳鹊楼、滕王阁、黄鹤楼没有影响如此深远的两字。答案:C

3.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应该是 ( ) A.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 B.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 C。上联写楼的传说,下联写湖光景色。

D.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风景大观和作者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把握。综观全联,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湖庭风景及作者感慨,即此地人杰地灵,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真意。A 中少言“传说”及“景观”,B 中没谈下联中作者感慨;C 中缺“史实”及“感慨”等内容。 【风景剪辑】 风景1:

①《唐摭言》卷五载:“王勃著《膝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周公意属于婿盂学土者为之,已宿构矣。乃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②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膝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缯。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风景2: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黄鹤楼在武汉长江边的蛇山上,隔江遥对龟山。始建于公元223年,传费文伟于此驾鹤成仙而得名。此楼屡建屡废,现楼高51.4米,共五层,古色古香。诗文以催颢的《黄鹤楼》诗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最为著名。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洞庭湖边,遥对湖心岛君山。原为三国吴将鲁肃的阅兵台。亦屡有兴废。现楼高19.72米,共三层。诗文以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最为著名。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赣江之滨,为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所建,历代屡有兴废。为三大名楼之首,现楼高25米,为明三暗五层结构。诗文以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最著名。

第4页

【名题讲析】

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1-3题。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 流者! 峙者! 镇者! 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 ) A.鹳鹊楼 B.岳阳楼 C.滕王阁 D.黄鹤楼

解析:本对联用典较多,且多为文史典故,好在我们学过四楼的有关作品。其中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本题考查对对联中有效信息的把握能力,上联“杜少陵……三过必醉”写有关岳阳楼的史实传说,下联“洞庭湖……东道崖疆”盛绘岳阳楼的山川形盛。尤其是范希文、滕子京两个人名及“南极潇湘,北通巫峡”的描绘在中学学习《岳阳楼记》时接触过,据此断定为岳阳楼。 答案:B 2.“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 ( )

A.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说到的“千”、“一”。 B.王勃在《滕王阁序》诗中说到的“老”、“穷”。 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愈”。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范仲淹,字希文,又由《岳阳楼记》一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第5页

《腾王阁序》学案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 ④既克,公问其故 2、尽:

课前预习

一、注音(开始积累吧!)

轸zh ěng 瓯ōu 隍hu áng 懿y ì 梓z ǐ 襜 chān 騑f ēi 凫f ú 闼t à 甍m éng 浦p ǔ舸g ě 轴zh ú 霁j ì 鹜w ù 蠡l ǐ 眄mi ǎn 阍h ūn 迥ji ǒng 舛chu ǎn 筵y án 悫qu è 簪z ān 渚zh ǔ 睇d ì 袂m èi

二、通假字(找出并解释)

①俨骖騑于上路 ②青雀南龙之轴 ③所赖君子见机 ④四美具,二难并 ⑤云销雨霁 三、词类活用找出并写出意义和用法

1、襟三江而带五湖 2、徐孺下陈蕃之榻 3、腾蛟起凤 4、屈贾谊于长沙 5、窜梁鸿于海曲

6、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7、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8、宾主尽东南之美 9、宾主尽东南之美 四、古今异义 找出并写出古义和今义

⑴千里逢迎..

⑵俨骖騑于上.路.

⑶穷.

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五、一词多义(实词) 1、故:

遏è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笏h ù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 ③则智者尽其谋 ④聊乘化以归尽 3、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4、即:

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5、引: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 ②恭疏短引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 ④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6、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 ②穷且益坚 ③日暮途穷 ④不忍穷竟其事 7、数:

A 、sh ù ①识盈虚之有数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第1页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B 、sh 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C 、shu î 而公子亲数存之 8、趋:

①他日趋庭 ②入而徐趋 ③今背本而趋末 ④使者驰传督趋 ⑤趋令销印 六、重点虚词 9、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0、矣: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②前人之述备矣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七、句式积累

1、物(有)华天(有)宝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4、所赖君子安(于)贫 5、童子何知 6、纤歌凝而白云遏 7、怀帝阍而不见 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课后检测

1、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 徐孺.(r ǔ) 棨.(q ǐ)戟 襜帷.(w éi ) 星分翼轸.

(zh ēn ) B. 萦.(y íng )回 胜饯.(ji ān ) 涸.(h é)辙 钟鸣鼎.(d ǐng )食 C. 东隅.(y ú) 请缨.(y īng ) 猖.(ch āng )狂 衡阳之浦.(f ǔ) D. 暇.(xi á)日 雨霁.(j ì) 邺.(y è)水 遥襟甫.

(f ǔ)畅 2.下列词语书写无错的一组是 ┈┈┈┈┈┈┈┈┈┈┈┈┈┈┈┈┈┈┈┈┈┈( ) A. 鹤汀凫渚 睢园绿竹 东寓已逝 B. 落霞孤骛 舸舰迷津 萍水相逢 C. 棨戟遥临 躬逢胜饯 逸兴湍飞 D. 无路请缨 星分翼轸 青云之志 3. 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穷且.益坚

③宾主尽东南之.美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臣之.

壮也,犹不如人 A. 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B. 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C. 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D. 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4.指出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 )。 A. 爽籁发而.清风生 B. 控蛮荆而.引瓯越 C. 天柱高而.北辰远 D. 蟹六跪而.

二螯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星分.翼轸, 地接衡庐 分野 B. 宇文新州之懿.范 美好 C. 遥襟甫畅, 逸兴遄.飞 刚、顿时;迅速 D. 家君作宰.

,路出名区 宰相 6.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奉宣室以.何年 ② 处涸辙以.犹欢 ③ 老当益.壮 ④ 穷且益.坚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7.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时运不济, 命途多舛. 乖违、不顺 B. 无路请缨,等.

终军之弱冠 等到 C.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狂放、不拘礼法 D. 云销雨霁,彩.

彻区明 日光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第2页

A .腾蛟起凤,孟学土之词宗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C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D.宾主尽东南之美 ..

9.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C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

10.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 )。 A .都督阎公之雅望 B.台隍枕夷夏之交 ..C .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D.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11. 下面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兹捧袂(这里) 敢竭鄙怀(完) B.时维九月(在) 序属(顺序)三秋 ....C .旷其盈视(满眼) 躬逢胜饯(胜利) D.舸舰弥津(满渡口) 千里逢迎(迎接) .......12. 完成下列名言警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⑤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填空。

江南三大名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字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文集存世。 14. 仿照前一句的句式,仿写对出下联。

①滕王阁中,高朋满座; ②见秋水之浩淼;

③文不加点,谁人腾蛟起凤; 15.翻译下列句子。

①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②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第3页

③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能力演练:

一、阅读王勃的《滕王阁诗》,完成1——2题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了滕王阁的现状:意兴阑珊。

B. 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的。这两句极写了阁之高,阁之静。

C. 第五句是写阁外的景象:格外有一深潭,白云飘在空中,日影投入深潭,一切都显得那样寂静悠闲。

D. 最后三句的意思是:物象更换,星宿迁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仍在奔流不息。

2、对这首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 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以滕王阁为对象分层次地加以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全诗有总有分,首尾照应。

B.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自然。

C. 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虽然抑郁,但不消沉。

二、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3—11题。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 流者! 峙者! 镇者! 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3、“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 ) A .鹳鹊楼 B .岳阳楼 C. 滕王阁 D .黄鹤楼

4、“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 ( )

A. 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说到的“千”、“一”。 B .王勃在《滕王阁序》诗中说到的“老”、“穷”。 C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 .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愈”。

5、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应该是 ( ) A .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 B .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 C .上联写楼的传说,下联写湖光景色。

D .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风景大观和作者的感慨。

后天下之乐而乐”知“两字关情”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的“忧”、“乐”。鹳鹊楼、滕王阁、黄鹤楼没有影响如此深远的两字。答案:C

3.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应该是 ( ) A.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 B.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 C。上联写楼的传说,下联写湖光景色。

D.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风景大观和作者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把握。综观全联,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湖庭风景及作者感慨,即此地人杰地灵,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真意。A 中少言“传说”及“景观”,B 中没谈下联中作者感慨;C 中缺“史实”及“感慨”等内容。 【风景剪辑】 风景1:

①《唐摭言》卷五载:“王勃著《膝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周公意属于婿盂学土者为之,已宿构矣。乃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②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膝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缯。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风景2: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黄鹤楼在武汉长江边的蛇山上,隔江遥对龟山。始建于公元223年,传费文伟于此驾鹤成仙而得名。此楼屡建屡废,现楼高51.4米,共五层,古色古香。诗文以催颢的《黄鹤楼》诗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最为著名。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洞庭湖边,遥对湖心岛君山。原为三国吴将鲁肃的阅兵台。亦屡有兴废。现楼高19.72米,共三层。诗文以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最为著名。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赣江之滨,为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所建,历代屡有兴废。为三大名楼之首,现楼高25米,为明三暗五层结构。诗文以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最著名。

第4页

【名题讲析】

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1-3题。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 流者! 峙者! 镇者! 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 ) A.鹳鹊楼 B.岳阳楼 C.滕王阁 D.黄鹤楼

解析:本对联用典较多,且多为文史典故,好在我们学过四楼的有关作品。其中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本题考查对对联中有效信息的把握能力,上联“杜少陵……三过必醉”写有关岳阳楼的史实传说,下联“洞庭湖……东道崖疆”盛绘岳阳楼的山川形盛。尤其是范希文、滕子京两个人名及“南极潇湘,北通巫峡”的描绘在中学学习《岳阳楼记》时接触过,据此断定为岳阳楼。 答案:B 2.“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 ( )

A.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说到的“千”、“一”。 B.王勃在《滕王阁序》诗中说到的“老”、“穷”。 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愈”。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范仲淹,字希文,又由《岳阳楼记》一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第5页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