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实践效果好

动手实践效果好

作者:李敦才

来源:《学周刊·上旬刊》2014年第05期

笔者接触并讲授新教材已经近两年了,在开始教新教材时,面对崭新而又有点陌生的教材和变革的教学方式,总感觉到内心的彷徨和压力,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课改。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曾抱怨过,也曾思考过,怎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如何教好新课程?

有一次带领学生到野外搞实践活动,对我的启发很大。我们在教育学生时经常用到“团结协作”“团结就是力量”“劳动最光荣”等字眼,往往是教师讲了大半天,分析也很透彻,但学生还是无动于衷。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这些学生有了切身体验。如在包水饺和野炊的时候,有的组分工明确,大家齐动手,干得都很投入,这个组很快就吃到自己做的饭了。而有的组有的干,有的看,有的想干活又不知道干点什么,他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别人吃着香喷喷的饭。此时学生会真正体会到“团结协作”干事才会更易成功的道理。有的学生在实践报告中写道:“虽然水饺馅不是很好,水饺的样子也不好看,但感觉这是生平吃的最香甜的饭了,因为这是自己动手做的饭。”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深刻体会到“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上面的例子说明,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来学习知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的。

新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体验”“探索”等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动手操作,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来学习新知识,这是具有科学性的。在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学习环节,我认为这些环节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因嫌麻烦而跳过去,或干脆把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这些环节实际上就是给学生充分的体验实践的机会,在探索中摸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获取新知识、新方法。

在学习初一上册第一章“正方体平面展开图”时,学生只凭想象是很难得到展开图的。本节课我是这样处理的:事先安排学生课下每人准备一个纸糊的正方体,课上分组剪正方体,并要求把得到的展开图贴在黑板上。学生做时,我仔细观察,他们仔细端详,试探着把正方体沿棱剪开,然后把得到的图展开在桌面上,再与同组的同学讨论对比,确定别人还没有剪出此种形状时,赶紧跑到讲台上把图贴在黑板上。因为操作不算难,全班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连成绩较差的学生做得也很认真,而且也剪出了自己的图形。最后,正方体的11种平面展开图全部呈现在了黑板上。当时,我感到很惊讶,本设想学生能剪出七八种就不错了,没指望他们剪全,可现在11种结果都出来了。由此可想到,我们不能低估学生的能力,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创设宽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对学生的成长和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而且我们何愁学生成绩不好?

本节课,教师没有讲多少,只是做了必要的、简短的说明和指导,而学生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动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能够无拘无束地和同伴

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按照自己想法动手剪纸,就如教师不在现场。这就是新课改所提出的师生角色转换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在教学中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在以后考试和后继学习中,充分说明了本节课的效果是显著的。学生往黑板上贴图时,根据图形形状的不同,把图贴在不同位置,为便于记忆,给11种图形分成了四种类型,分别命名为“141型”“132型”“222型”“33型”。在后面的历次考试中,只要是考的是正方体展开图的知识,学生很少有失分的,连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对这部分题也做得很好。在初二学习“勾股定理”时,有一节是蚂蚁从正方体下面的一个顶点处爬到相对的上面顶点处,怎样爬路线最短。这个知识本来是比较抽象,不易掌握的,但在讲课时却进行得很顺利,学生觉得较易掌握。因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明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由于图是学生自己动手剪出来的,并且记忆深刻,因此,解决路线最短问题就简单了。2004年淄博市一个中考题是:一只蚂蚁在一个长方体上怎样爬路线最短,这与在正方体上爬道理一样,只不过展开图的各个面不一样,决定了有三条路线,再通过计算确定出最短的即可。学生把正方体展开图的知识正确地迁移到这里,因此有一大半学生独立地做出了这道中考题。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教师要多学习新课改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体验,使学生在自主探索、讨论交流中学到新知识,这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增强,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责编 赵建荣)

动手实践效果好

作者:李敦才

来源:《学周刊·上旬刊》2014年第05期

笔者接触并讲授新教材已经近两年了,在开始教新教材时,面对崭新而又有点陌生的教材和变革的教学方式,总感觉到内心的彷徨和压力,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课改。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曾抱怨过,也曾思考过,怎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如何教好新课程?

有一次带领学生到野外搞实践活动,对我的启发很大。我们在教育学生时经常用到“团结协作”“团结就是力量”“劳动最光荣”等字眼,往往是教师讲了大半天,分析也很透彻,但学生还是无动于衷。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这些学生有了切身体验。如在包水饺和野炊的时候,有的组分工明确,大家齐动手,干得都很投入,这个组很快就吃到自己做的饭了。而有的组有的干,有的看,有的想干活又不知道干点什么,他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别人吃着香喷喷的饭。此时学生会真正体会到“团结协作”干事才会更易成功的道理。有的学生在实践报告中写道:“虽然水饺馅不是很好,水饺的样子也不好看,但感觉这是生平吃的最香甜的饭了,因为这是自己动手做的饭。”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深刻体会到“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上面的例子说明,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来学习知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的。

新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体验”“探索”等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动手操作,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来学习新知识,这是具有科学性的。在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学习环节,我认为这些环节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因嫌麻烦而跳过去,或干脆把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这些环节实际上就是给学生充分的体验实践的机会,在探索中摸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获取新知识、新方法。

在学习初一上册第一章“正方体平面展开图”时,学生只凭想象是很难得到展开图的。本节课我是这样处理的:事先安排学生课下每人准备一个纸糊的正方体,课上分组剪正方体,并要求把得到的展开图贴在黑板上。学生做时,我仔细观察,他们仔细端详,试探着把正方体沿棱剪开,然后把得到的图展开在桌面上,再与同组的同学讨论对比,确定别人还没有剪出此种形状时,赶紧跑到讲台上把图贴在黑板上。因为操作不算难,全班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连成绩较差的学生做得也很认真,而且也剪出了自己的图形。最后,正方体的11种平面展开图全部呈现在了黑板上。当时,我感到很惊讶,本设想学生能剪出七八种就不错了,没指望他们剪全,可现在11种结果都出来了。由此可想到,我们不能低估学生的能力,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创设宽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对学生的成长和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而且我们何愁学生成绩不好?

本节课,教师没有讲多少,只是做了必要的、简短的说明和指导,而学生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动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能够无拘无束地和同伴

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按照自己想法动手剪纸,就如教师不在现场。这就是新课改所提出的师生角色转换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在教学中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在以后考试和后继学习中,充分说明了本节课的效果是显著的。学生往黑板上贴图时,根据图形形状的不同,把图贴在不同位置,为便于记忆,给11种图形分成了四种类型,分别命名为“141型”“132型”“222型”“33型”。在后面的历次考试中,只要是考的是正方体展开图的知识,学生很少有失分的,连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对这部分题也做得很好。在初二学习“勾股定理”时,有一节是蚂蚁从正方体下面的一个顶点处爬到相对的上面顶点处,怎样爬路线最短。这个知识本来是比较抽象,不易掌握的,但在讲课时却进行得很顺利,学生觉得较易掌握。因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明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由于图是学生自己动手剪出来的,并且记忆深刻,因此,解决路线最短问题就简单了。2004年淄博市一个中考题是:一只蚂蚁在一个长方体上怎样爬路线最短,这与在正方体上爬道理一样,只不过展开图的各个面不一样,决定了有三条路线,再通过计算确定出最短的即可。学生把正方体展开图的知识正确地迁移到这里,因此有一大半学生独立地做出了这道中考题。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教师要多学习新课改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体验,使学生在自主探索、讨论交流中学到新知识,这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增强,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责编 赵建荣)


相关文章

  • 劳动技术教学反思
  • 劳动技术教学反思 篇一:劳动技术>教学反思 传统的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比较注重技能的训练与习得,强调动手操作与实践.由此教师 以讲授.示范为主,学生 则以模仿.复制为多.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这一客观现实,不利于学生 ...查看


  • 也谈职业技师学院之会计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
  • 陈昌平  衡阳技师学院经贸系421001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职业技师学院会计基础教学之现状,提出应以必要的理论为基础,以练习为桥梁,以实际动手能力为核心,以教会学生一门实用技能为目标:实行模块式教学,阶段性考核,因材施教,达到学生的在校学 ...查看


  •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截一个几何体
  • <截一个几何体>说课文稿说明 西安交大附中 张建国 <截一个几何体>取材于北师大版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是初中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增内容,目的是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 ...查看


  • 水利类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实施与效果
  • 水利类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实施与效果 [摘要] 水利类创新科技活动,是促使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相结合最便捷有效的一种方法,也是水利类学生锻炼自己,扎实专业基础最可行的学习模式.以黑龙江大学水利类学生为例,阐明一些创新活动形式的种类, ...查看


  • 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 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摘 要:初中科学是一门探究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不仅要学习其中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动手操作.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至关重要.主要分析了当前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现状,提出了在初中科学 ...查看


  • 六年级劳技教案 1
  • 工艺木工 一.基本技法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木工工艺制作的主要工具,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通过动手实践,初步掌握划线.锯割.平整.连接等主要技法. 3.通过小木件的制作,体悟主要技法应用的要领. (二)教学建议 1.应用木工实验室 ...查看


  • 四下劳技教案
  • 第一章 家政 第一课 洗餐具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洗餐具的主要过程. 2.动手实践,掌握洗餐具的操作要领. 3.培养学生热爱家务劳动,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洗餐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餐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些 ...查看


  • 电工实习报告书3
  • 目录 一.实习目的------------2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3 三.效果图-------------8 四.实习心得和体会---------9 1 一.实习目的 1.了解万用表的使用方法.三相控制电路.安全用电常识和安 ...查看


  • 2011-2012(一)实践教学总结
  • 2011-2012学年(一) 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我系专业建设.改革与发展始终坚持以学院提出的"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为宗旨,以能力培养.适应就业为导向,落实"以有效教学见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