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2007年:
一.名词解释(5分*13=65分)
1.地理环境 2.五礼 3.《九章算术》 4.《兰亭序》 5.五行生克学
说 6.《离骚》 7.徐霞客 8.吴带当风 9.《世说新语》 10.雕版
印刷 11.诗史 12.《资治通鉴》 13.明四家 14.南洪北孔 15.张遂
二.简答题(8分*5=40分)
1、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请你用主要的分类方法进行划分(每
类至少举三种文化为例)
2、简述中国原始文化的成就。
3、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有哪些特点?请叙述它的积极内涵。
三.论述题(15分*3=45分) 注意:凡要求结合实际论述的,此项为判分基本标准。
1、请你就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发表自己的看法。
2、“夫世之所谓风俗者,施于朝廷,通于天下,贯于人心,关乎气运,
不可一旦而无焉者。”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试以你所熟悉的作品为例,谈谈中国小说的价值在智慧人格、反
叛人格、率真人格、精神方面是如何得到表现的。
2008年:
一.名词解释(5分*13=65分)
1.四大文明古国 2.墨家 3.《史记》 4.僧一行
5.《梦溪笔谈》 6.徐光启 7.五谷 8. 《诗经》 9.“三言两拍”
10.京杭大运河 11.《清明上河图》 12.长短句 13.话本
二.简答题(8分*5=40分)
1、请讲述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的区别。
2、请划分东周的分期(须写明年代)
3、中国传统的饮食习俗包括哪些方面。
4、方克主编的《中国的世界记录*科技卷》记载了中国古代科技许多
值得自豪的成就请写出除四大发明以外的任意八项。
5、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15分*3=45分) 注意:凡要求结合实际论述的,此项为判分基本标准。
1.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积极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2. 《长生殿》和《桃花扇》是清代最著名的戏曲作品;请你谈谈对
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的看法。
3. 风俗从来就有良、陋之分,请你从陋俗危害性的角度,结合实际
谈谈改造、批判和抛弃陋俗的必要性。
2009年:
一.名词解释(5*13=65分)
1.五谷 2.法家 3.《数理精蕴》 4.甲骨文 5.五经 6.郭守敬
7.《数学九章》 8.《本草纲目》 9.赋 10.明代“四大奇书”
11.编年体 12.刘知几 13. 元杂剧
二.简答题(8*5=40分)
1.简述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2.对外域文化,中华民族最终亦能以博大胸怀扬弃吸收,请简述这个
问题。
3.谈谈你对儒家学派学说主要内容的了解?
4.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何在?
5.中国文化为什么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论述题(15*3=45分)
1.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包括哪些基本内容?请结合你的了解与
感受谈谈看法。
2.请你结合现在的教育现状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解与感
受。
3.中华民族素来颂扬哪些传统美德?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感受。
2010年:
一.名词解释(5*13=65分)
1.五谷:黍、稷、稻、麦、菽(各1分)
2.阴阳家: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之一(1分);邹衍为代表(1分);
运用阴阳消长模式论证社会人事(1分);从时间、空间的流转变化
中去把握世界为其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2分)。
3.墨家:创立者为墨翟(1分);强调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1
分);提倡“节用”、“兼爱”、“天志”、“尚同”(一点1分,以3分为
限)。
4.金文: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1分);用毛笔书写后翻铸(1
分);线条肥厚粗壮,圆浑丰满 (1分);字形庄重美观(1分);结
构趋于定型(1分)。
5.“六经”:《诗》、《书》(各0.5分);《礼》、《乐》、《易》、《春秋》(各
1分)。
6.《九章算术》:公元一世纪成书的数学专著(1分);246个数学问
题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1分);对
面积和体积的各种算法(1分);运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1分);开
平方、开立方、负数概念等早于欧洲1500多年(1分)。
7.四大文明古国: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各1分);古巴
比伦(2分)。
8.《离骚》:战国时楚国屈原所著(1分);是一首政治抒情诗(1分);
叙述了作者的世系、天赋、修养、抱负、遭遇和追求(2分);表现
出强烈的爱国思想(1分)。
9.纪传体:中国历史著作的一种类型,源于司马迁的《史记》(1分);以人物为中心(1分);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2分);交相补充,互相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1分)。
10.“三通”:唐朝杜佑所撰《通典》(1分);南宋郑樵所著《通志》(1分);宋末元初马端临所著《文献通考》(1分)之合称(1分);皆为记录历代典章制度的历史著作(1分)。
11.元杂剧:融合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各0.5分)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0.5分);是中国戏曲的第一种成熟形态(0.5分);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郑光祖等(写对4人即可,各0.5分)。
12.太平道:
东汉时期道教的一个教派(1分);张角所创立(1分);基本思想以黄老道(1分)和《太平经》的学说为中心(1分);主要信仰咒术和内省治病(1分)。
13.一行和尚:
唐代天文学家(1分);创制黄道游仪(1分);以观察日、月、五星的位置与移动情况(1分);最早发现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1分);用科学方法首次进行子午线实测(1分)。
二.简答题(8*5=40分)
1.请讲述“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
“广义文化”: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2分);
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2分)。“狭义文化”:排除人类社会一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2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2分)。
2.简述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①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2分);②经济基础稳固(2分);③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2分);④对人身控制严密(2分)。
3.简述宗法制度。
产生于商代后期;西周的宗法制度为周公创立(2分);嫡长子继承制(2分);封邦建国制(2分);宗庙祭祀制度(2分)。
4.结合具体学科,简述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实用性——可结合天学、数学、地理学等(4分);
整体观——可结合历学、农学、中医学等(4分)。
5.请谈谈对中国古代史学优良传统的认识。
学兼天人,会通古今(2分);以古为镜,经世致用(2分);求实直书,书法不隐(2分);德识为先,才学并茂(2分)。
三.论述题(15*3=45分)
1.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具有哪些重要功能?请结合你的理解与感受谈谈你的看法。
民族凝聚功能(2分);精神激励功能(2分);整合创新功能(2分);结合理解与感受自由论述(9分)。
2.请你结合现在的教育现状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教学思想的理解与感
受。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2分);温故知新,学思并重(2分);循序渐进,由博返约(2分);长善救失,教学相长(2分);言传身教,尊师爱生(2分);结合现状自由论述(5分)。
3.在任何社会中,都要以普遍的规范来协调个体与整体之利,这一问题在传统文化中便展开为“义利之辨”,请结合实际谈谈对“义利之辨”的看法。
结合实际自由论述(15分)。
一.名词解释(5分*13=65分)
1.《清明上河图》 2.太平道 3.《梦溪笔谈》 4.编年体
5.郭守敬 6.“三言两拍” 7.京杭大运河 8. 刘知几
9.《史记》 10.长短句 11.五经 12.话本 13.“三通”
二.简答题(8分*5=40分)
1.中国传统的饮食习俗包括哪些方面?
2.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4.谈谈你对儒家学派学说主要内容的了解。
5.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何在?
三、论述题(15分*3=45分) 注意:凡要求结合实际论述的,此项为判分基本标准。
1.感受。
2.谈改造、批判和抛弃陋俗的必要性。
3.在任何社会中,都要以普遍的规范来协调个体与整体之利,这一问题在传统文化中便展开为“义利之辨”。请结合今天的社会实际谈谈对“义利之辨”的看法。
一.名词解释(5*13=65分)
1.家国同构 2.甲骨文 3.分封制 4.活字印刷书 5.太学 6.九品中正制
7.汉赋 8.《春秋》 9.中医学四大经典 10.游目 11.中体西用 12.慎独
13.《儒林外史》
二.简答题(8*5=40分)
1.简述汉字发展的规律。
2.简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色。
3.简述宗法制度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4.简述中国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主要表现特征。
5.简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三.论述题(15*3=45分)
1.结合现实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在活力的认识。
2.结合自身体验谈谈对中国传统美德“诚信知报”的理解。
3.结合个人体验谈谈传统文化对自身思想品格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2013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小篆 2.知行合一 3.离骚 4.中体西用 5.严复
6.内圣外王 7.周易 8.四圣谛 9.编年体 10.遗貌取神
11.饕鬄纹 12.文以载道 13.法家学说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
1.简述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2.简述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3.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4.简述古代中国与欧洲在政体上的差异。
5.简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
三.论述题
1.结合现实谈谈对“中体西用”论的看法。
2.结合自身体验谈谈对“修己慎独”的理解。
3.结合个人体验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2014年:
一、名词解释
1.阴阳家 2.天人合一 3.风骚 4.文化 5.三通 6.宋明理学
7.《史记》8.甲骨文 9.文以载道 10.天干地支
二、简答
1.明清文化和以往相比出现了哪些新因素?
2.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3.宗法制度是怎么确立的?
4.近几百年中国科技为何迟滞不前?
5.中国传统社会农耕经济与中国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
三、论述题
1.分析义利之辨,并谈谈当今如何处理义利关系。
2.分析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举实例说明)
3.谈谈你对中国艺术最高境界的理解(举实例说明)
中国文化概论
2007年:
一.名词解释(5分*13=65分)
1.地理环境 2.五礼 3.《九章算术》 4.《兰亭序》 5.五行生克学
说 6.《离骚》 7.徐霞客 8.吴带当风 9.《世说新语》 10.雕版
印刷 11.诗史 12.《资治通鉴》 13.明四家 14.南洪北孔 15.张遂
二.简答题(8分*5=40分)
1、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请你用主要的分类方法进行划分(每
类至少举三种文化为例)
2、简述中国原始文化的成就。
3、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有哪些特点?请叙述它的积极内涵。
三.论述题(15分*3=45分) 注意:凡要求结合实际论述的,此项为判分基本标准。
1、请你就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发表自己的看法。
2、“夫世之所谓风俗者,施于朝廷,通于天下,贯于人心,关乎气运,
不可一旦而无焉者。”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试以你所熟悉的作品为例,谈谈中国小说的价值在智慧人格、反
叛人格、率真人格、精神方面是如何得到表现的。
2008年:
一.名词解释(5分*13=65分)
1.四大文明古国 2.墨家 3.《史记》 4.僧一行
5.《梦溪笔谈》 6.徐光启 7.五谷 8. 《诗经》 9.“三言两拍”
10.京杭大运河 11.《清明上河图》 12.长短句 13.话本
二.简答题(8分*5=40分)
1、请讲述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的区别。
2、请划分东周的分期(须写明年代)
3、中国传统的饮食习俗包括哪些方面。
4、方克主编的《中国的世界记录*科技卷》记载了中国古代科技许多
值得自豪的成就请写出除四大发明以外的任意八项。
5、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15分*3=45分) 注意:凡要求结合实际论述的,此项为判分基本标准。
1.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积极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2. 《长生殿》和《桃花扇》是清代最著名的戏曲作品;请你谈谈对
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的看法。
3. 风俗从来就有良、陋之分,请你从陋俗危害性的角度,结合实际
谈谈改造、批判和抛弃陋俗的必要性。
2009年:
一.名词解释(5*13=65分)
1.五谷 2.法家 3.《数理精蕴》 4.甲骨文 5.五经 6.郭守敬
7.《数学九章》 8.《本草纲目》 9.赋 10.明代“四大奇书”
11.编年体 12.刘知几 13. 元杂剧
二.简答题(8*5=40分)
1.简述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2.对外域文化,中华民族最终亦能以博大胸怀扬弃吸收,请简述这个
问题。
3.谈谈你对儒家学派学说主要内容的了解?
4.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何在?
5.中国文化为什么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论述题(15*3=45分)
1.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包括哪些基本内容?请结合你的了解与
感受谈谈看法。
2.请你结合现在的教育现状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解与感
受。
3.中华民族素来颂扬哪些传统美德?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感受。
2010年:
一.名词解释(5*13=65分)
1.五谷:黍、稷、稻、麦、菽(各1分)
2.阴阳家: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之一(1分);邹衍为代表(1分);
运用阴阳消长模式论证社会人事(1分);从时间、空间的流转变化
中去把握世界为其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2分)。
3.墨家:创立者为墨翟(1分);强调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1
分);提倡“节用”、“兼爱”、“天志”、“尚同”(一点1分,以3分为
限)。
4.金文: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1分);用毛笔书写后翻铸(1
分);线条肥厚粗壮,圆浑丰满 (1分);字形庄重美观(1分);结
构趋于定型(1分)。
5.“六经”:《诗》、《书》(各0.5分);《礼》、《乐》、《易》、《春秋》(各
1分)。
6.《九章算术》:公元一世纪成书的数学专著(1分);246个数学问
题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1分);对
面积和体积的各种算法(1分);运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1分);开
平方、开立方、负数概念等早于欧洲1500多年(1分)。
7.四大文明古国: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各1分);古巴
比伦(2分)。
8.《离骚》:战国时楚国屈原所著(1分);是一首政治抒情诗(1分);
叙述了作者的世系、天赋、修养、抱负、遭遇和追求(2分);表现
出强烈的爱国思想(1分)。
9.纪传体:中国历史著作的一种类型,源于司马迁的《史记》(1分);以人物为中心(1分);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2分);交相补充,互相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1分)。
10.“三通”:唐朝杜佑所撰《通典》(1分);南宋郑樵所著《通志》(1分);宋末元初马端临所著《文献通考》(1分)之合称(1分);皆为记录历代典章制度的历史著作(1分)。
11.元杂剧:融合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各0.5分)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0.5分);是中国戏曲的第一种成熟形态(0.5分);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郑光祖等(写对4人即可,各0.5分)。
12.太平道:
东汉时期道教的一个教派(1分);张角所创立(1分);基本思想以黄老道(1分)和《太平经》的学说为中心(1分);主要信仰咒术和内省治病(1分)。
13.一行和尚:
唐代天文学家(1分);创制黄道游仪(1分);以观察日、月、五星的位置与移动情况(1分);最早发现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1分);用科学方法首次进行子午线实测(1分)。
二.简答题(8*5=40分)
1.请讲述“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
“广义文化”: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2分);
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2分)。“狭义文化”:排除人类社会一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2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2分)。
2.简述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①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2分);②经济基础稳固(2分);③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2分);④对人身控制严密(2分)。
3.简述宗法制度。
产生于商代后期;西周的宗法制度为周公创立(2分);嫡长子继承制(2分);封邦建国制(2分);宗庙祭祀制度(2分)。
4.结合具体学科,简述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实用性——可结合天学、数学、地理学等(4分);
整体观——可结合历学、农学、中医学等(4分)。
5.请谈谈对中国古代史学优良传统的认识。
学兼天人,会通古今(2分);以古为镜,经世致用(2分);求实直书,书法不隐(2分);德识为先,才学并茂(2分)。
三.论述题(15*3=45分)
1.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具有哪些重要功能?请结合你的理解与感受谈谈你的看法。
民族凝聚功能(2分);精神激励功能(2分);整合创新功能(2分);结合理解与感受自由论述(9分)。
2.请你结合现在的教育现状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教学思想的理解与感
受。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2分);温故知新,学思并重(2分);循序渐进,由博返约(2分);长善救失,教学相长(2分);言传身教,尊师爱生(2分);结合现状自由论述(5分)。
3.在任何社会中,都要以普遍的规范来协调个体与整体之利,这一问题在传统文化中便展开为“义利之辨”,请结合实际谈谈对“义利之辨”的看法。
结合实际自由论述(15分)。
一.名词解释(5分*13=65分)
1.《清明上河图》 2.太平道 3.《梦溪笔谈》 4.编年体
5.郭守敬 6.“三言两拍” 7.京杭大运河 8. 刘知几
9.《史记》 10.长短句 11.五经 12.话本 13.“三通”
二.简答题(8分*5=40分)
1.中国传统的饮食习俗包括哪些方面?
2.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4.谈谈你对儒家学派学说主要内容的了解。
5.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何在?
三、论述题(15分*3=45分) 注意:凡要求结合实际论述的,此项为判分基本标准。
1.感受。
2.谈改造、批判和抛弃陋俗的必要性。
3.在任何社会中,都要以普遍的规范来协调个体与整体之利,这一问题在传统文化中便展开为“义利之辨”。请结合今天的社会实际谈谈对“义利之辨”的看法。
一.名词解释(5*13=65分)
1.家国同构 2.甲骨文 3.分封制 4.活字印刷书 5.太学 6.九品中正制
7.汉赋 8.《春秋》 9.中医学四大经典 10.游目 11.中体西用 12.慎独
13.《儒林外史》
二.简答题(8*5=40分)
1.简述汉字发展的规律。
2.简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色。
3.简述宗法制度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4.简述中国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主要表现特征。
5.简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三.论述题(15*3=45分)
1.结合现实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在活力的认识。
2.结合自身体验谈谈对中国传统美德“诚信知报”的理解。
3.结合个人体验谈谈传统文化对自身思想品格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2013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小篆 2.知行合一 3.离骚 4.中体西用 5.严复
6.内圣外王 7.周易 8.四圣谛 9.编年体 10.遗貌取神
11.饕鬄纹 12.文以载道 13.法家学说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
1.简述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2.简述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3.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4.简述古代中国与欧洲在政体上的差异。
5.简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
三.论述题
1.结合现实谈谈对“中体西用”论的看法。
2.结合自身体验谈谈对“修己慎独”的理解。
3.结合个人体验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2014年:
一、名词解释
1.阴阳家 2.天人合一 3.风骚 4.文化 5.三通 6.宋明理学
7.《史记》8.甲骨文 9.文以载道 10.天干地支
二、简答
1.明清文化和以往相比出现了哪些新因素?
2.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3.宗法制度是怎么确立的?
4.近几百年中国科技为何迟滞不前?
5.中国传统社会农耕经济与中国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
三、论述题
1.分析义利之辨,并谈谈当今如何处理义利关系。
2.分析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举实例说明)
3.谈谈你对中国艺术最高境界的理解(举实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