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目录

1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11.1就业规模和就业率.........................................................................11.2就业情况分析.................................................................................2

1.2.12013届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21.2.22013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31.2.3吴玉章学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3

1.2.42013届毕业生就业起薪调研分析....................................41.3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研分析.........................................................51.4用人单位评价调研分析.................................................................72毕业生就业工作特点和主要举措.......................................................72.1就业工作主要特点.........................................................................7

2.1.1改革就业管理体制,全力保障学生就业.........................72.1.2就业工作“全员化”,建立完善了“六位一体”的学生成长、就业关爱体系.............................................................................8

2.1.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82.2就业工作主要举措.........................................................................9

2.2.1开展“面—线—点”三位一体式就业指导,大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9

2.2.2完善就业市场建设服务机制,为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11

2.2.3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计划”............................................................................................................11

2.2.4鼓励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主动担当社会责任......12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加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设............................................................................................123.1全面落实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方案.................................................................123.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13

四川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作为国家布局在西部地区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四川大学以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为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构建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323+X”[1]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将就业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总体思考、规划部署,着重打造具有川大特色的就业服务平台,就业工作取得稳步发展。

1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

2013年,全球经济呈现持续低迷趋势,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总体下降,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校高度重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部等相关文件精神,举全校之力,校院两级齐抓共管,多部门通力配合,广泛动员全校教职工和校友关心、参与就业工作,确保了我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2013年,我校被教育部授予“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

1.1就业规模和就业率

我校2013年应届毕业生15313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校2013届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95.76%,详见表1.1。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2]连续三年超过95%。

表1.1

学生类别本科生研究生

硕士博士小计计

2013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情况

就业学生人数

[***********]664

就业率95.29%95.86%99.18%96.45%95.76%

毕业生人数

[***********]313

注:就业率=(升学+出国+签就业协议+灵活就业)/毕业生总数*100%

1.2就业情况分析

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良好,毕业生就业地区、行业流向合理。其中,2013届到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中有85%分布在航空航天、核工业、能源行业、信息产业、装备制造、建筑、金融、医疗卫生等重点行业,有50%以上在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就业。毕业生择业更加科学理性,就业满意度高。

1.2.12013届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2013届就业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情况见表1.2:

表1.2

地区流向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升学及出国/出境

合计

2013届就业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情况

研究生人数[***********]84

比例63.40%21.74%5.30%0.90%8.66%100%

人数[***********]8680

本科生

比例27.78%20.91%3.49%1.77%46.05%100%

注:1.截至时间:2013年12月31日

2.东部地区(10):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3.中部地区(6):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4.西部地区(12):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5.东北地区(3):辽宁、吉林和黑龙江。6.出境:含香港、澳门、台湾

1.2.22013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2013届就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情况见表1.3:

表1.3

单位性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部队灵活就业升学及出国/出境

合计

2013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情况

研究生人数[***********]85984

比例5.56%45.39%35.85%1.44%3.10%8.66%100%

人数[***********]78680

本科生

比例2.13%9.69%36.65%0.71%4.77%46.05%100%

注:1.截至时间:2013年12月31日

2.灵活就业包括: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3.出境:含香港、澳门、台湾

1.2.3吴玉章学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

吴玉章学院[3]2013届毕业学生总数为159人,总体就业率为100%,国内外升学率为91.19%,具体情况见表1.4。

进入国内一流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主要在国内985著名高校,不少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为直博生。

出国/出境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主要在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如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主要进入各类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企业等实体单位。

表1.4吴玉章学院2013届毕业生流向情况

国(境)外升学及比例52(32.70%)

就业人数及比例14(8.81%)

100%

国内升学

毕业生总数

及比例

159

93(58.49%)

就业率

注:截至时间:2013年12月31日

我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3届毕业生总数为54名,总体就业率为100%,国内外升学率为96.30%。其中,15名毕业生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境)外一流大学深造,不少学生都获得全额奖学金;37名同学进入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或研究所深造。具体情况见表1.5。

表1.5“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3届毕业生流向情况

毕业生总数54

国内升学及比例37(68.52%)

国(境)外升学及比例15(27.78%)

就业人数及比例2(3.70%)

就业率

100%

注:截至时间:2013年12月31日

1.2.42013届毕业生就业起薪调研分析

针对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我们开展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802份。调查结果显示:我校2013届毕业研究生起始月薪2013届本科毕业生起始月薪在7000在7000元以上的达到19.07%;

元以上的达到了7.45%。具体情况见表1.6。

四川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表1.6

起始月薪(元)7000以上6000~70005000~60004000~50003000~40002000~30002000以下

2013届已就业毕业生起始月薪情况

本科生7.45%8.66%11.42%24.79%25.68%18.09%3.91%

研究生19.07%15.22%25.50%15.50%11.48%11.80%1.43%

1.3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研分析

教育部2012-2013年度就业总结宣传工作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对学校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如职业发展规划咨询及心理辅导、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开设与教学、创业教育、求职面试辅导)满意度高,对学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满意度高。

根据我校2013届已就业毕业生抽样调查,回收1802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3届毕业生与目前岗位的适应度达到92.50%,对目前工作岗位的满意度达到85.55%,对学校就业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4.34%,对学校办学质量的满意度达到95.54%,具体情况见图1.1、图1.2、图1.3、图1.4。

图1.12013届毕业生与目前工作岗位的适应度情况

四川大学

2013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图1.22013届毕业生对目前工作岗位的满意度情况

图1.32013届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的整体评价

图1.42013届毕业生对学校办学质量的整体评价

四川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1.4用人单位评价调研分析

用人单位的认可度是衡量办学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根据我校对部分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整体就业竞争力强,具体情况见表1.7。

表1.7

专业知识好一般差

实践应用能力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开拓创新

吃苦敬业85.85%13.21%0.94%

人文素养

职业规划目标

就业竞争力96.71%3.29%0.00%

综合素质99.10%0.90%0.00%

98.61%92.02%91.47%1.39%0.00%

7.98%0.00%

8.53%0.00%

95.31%89.86%4.69%0.00%

10.14%0.00%

2毕业生就业工作特点和主要举措

近年来,学校就业工作坚持“改革管理体制保障就业、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深化就业指导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拓展就业市场服务就业”的工作理念,着重打造具有川大特色的就业服务平台,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立足西部、投身国家发展战略,努力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2.1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2.1.1改革就业管理体制,全力保障学生就业

学校成立了以学校党政一把手为主任,分管校领导为副主任,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及学院分管就业工作负责人为成员的“四川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学校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由一位校领导统筹主管,从组织上更有效地保证了学生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的高效运行。

我校在各学院中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校友联络”专职岗位,

选拔具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和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负责开展就业工作和校友联络工作,其主要岗位职责是开展就业指导和开拓就业市场。就业指导专职岗教师与毕业班辅导员密切配合,就业服务工作更加深入、更加专业化。目前,全校现有专职就业工作人员45名,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校院两级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2.1.2就业工作“全员化”,建立完善了“六位一体”的学生成长、就业关爱体系

学校进一步强化全员育人的责任意识和理念,努力促进全校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将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就业纳入教师的工作量和考核标准。建立完善了“六位一体”(名誉班主任、班主任导师制、学术导师、就业专职岗、辅导员、优秀学长制)的学生成长、就业关爱体系,全校教职员工共同配合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同时确保就业工作人员、经费、场地三到位,为全校就业工作高效运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目前,我校已初步形成一套以“创新、创意、创业”为内容,结构完备、层次清晰、制度规范、功能健全、贯穿于育人全过程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坚持以“三进”(进课题组、进实验室、进科研团队)、“三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程与课题相结合、研究团队和教学团队相结合)保障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2)坚持强化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探索计划”,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实施创新学分制;设立创新人才免试研究生制度;开设《大学生创业设计与规划》、《创业管理》、《创业融资研究》等创业类课程。

评选“四川大学创新人才奖”,开展“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特别是与工商银行投入4000万元设立“学生创业风险基金”,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创业。充分依托校内“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孵化园区”以及与成都市合作共建的创业园区,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服务

平台。

(3)开展“实践及国际课程周”活动,开设了93门创新创业课程,特别是邀请了一批杰出校友和企业家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其中包含大学生高峰论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优秀项目展示、创新创业精英讲坛,以及优秀项目、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管理学院经验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

(4)坚持以学生社团为引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能力。2013年,学校举办了“四川大学学生社团发展论坛”,学校坚持把学生社团作为第二课堂的有效载体,作为发掘学生兴趣特长,提高创新创业就业能力的俱乐部。截至2013年12月,我校共有学术型学生社团164个,特别是成立了“学生就业与创业协会”、“360创新俱乐部”等10个就业创业社团。学术型学生社团覆盖了本、硕、博三个层次的11400余名同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科研、就业创业讲座及学术沙龙等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能力。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2013年全校4600多名学生参加了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671项,其中,获国际一等奖2项,全国特等奖23项、一等奖33项。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学校每年都有近万人次学生参与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学校创业学生人数近1200人,已培育学生创业项目近300个,学生创业能力

2013年我校作为万达创业基金首期支持的全国十所高进一步增强。

校之一,万达集团将为我校2014届10名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基金500万、全国万达广场商业店面支持。

2.2就业工作主要举措

2.2.1开展“面—线—点”三位一体式就业指导,大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学校坚持以课程、信息化建设为重点,讲座、咨询辅导为有益补充,专业服务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学生对职业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实施“面—线—点”三位一体式就业指导。

“面”——通过扩大就业指导类课程、就业指导讲座的覆盖面,提升全校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就业能力。“线”——针对不同类型、学科、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能力,开展多类别的就业辅导和实践。“点”——针对学生个体,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就业创业的个体咨询。

(1)强化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面向一、二年级学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航》课程,面向三、四年级学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2013年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力度,开设教学班44个,由学校招生就业处统筹组织授课小组18个,从教学师资队伍的团队建设、课程内容、讲授形式、辅导教材、课堂内外调研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了课程覆盖面,提升了教学质量,受到选课同学的普遍好评,学生评教平均分达97分。

(2)完善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利用就业网为学生提供政策法规、就业指导咨询、职业规划测评等就业指导服务,同时编写《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新生职业规划折页》并发放到每一位毕业生和大一新生。

探索拓展学生就业指导形式,增强职业生涯指导实效性。针对2013届毕业生,在原有青年就业辅导班、青年就业力提升团体辅导、公招备考辅导、职业规划大赛系列活动基础上,新增了模拟招聘大赛、企业职业见习日、物联网挑战赛等活动。校院两级积极聘请就业指导专家、企业高管、优秀校友到校开展职业指导报告和团体咨询辅导110余场;接待生涯个体咨询与辅导3500人次左右,取得了良好效果。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得到大力提升,择业定位更加准确,就业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加强就业调研,做好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晴雨表。针对2013届毕业生,学校持续开展了低年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毕业生就业意向、未就业毕业生情况、毕业半年后就业情况、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学校评价等全方位、全过程的调查研究。通过跟踪和调查,促进了就业工作,提高了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同时反馈到人才培养,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2.2.2完善就业市场建设服务机制,为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

目前,我校就业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高校就业市场之一。坚持以“面向重点企业的小型专场招聘会为主体,面向大型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的中型招聘会为重点,面向各学院办学特点相关的特色招聘会为补充”,加大校院两级联动机制,完善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引导我校毕业生投身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和领域。

面向2013届毕业生,我校共举办各类型校园招聘会1881场,接待到校用人单位2899家,其中世界500强及其下属企业300余家。根据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前程无忧”统计,我校举办校园宣讲会场次居全国同类高校第一。校就业网上发布企业需求信息6588条,提供岗位数与毕业生人数比约为4:1。平均每年到我校参加招聘会的校内外毕业生达20万人次以上。

同时,2013年我校坚持把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就业市场开拓的重点,强化服务助推,着力开展面向二、三线城市企业的中型招聘会65场、同比增长38.3%,提供岗位数约25000个,规模效应显著,社会反响良好。与贵州、甘肃、广西、新疆、陕西等省(区)的十余家地方政府及行业协会开展了深入合作,广泛推荐我校毕业生就业。

2.2.3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计划”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学校实施了校院两级的“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计划”,设立每年20万元的“四川大学帮扶贫困毕业生就业专项经费”,补助贫困毕业生就业;同时,积极争取省财政对我校243名低保家庭学生发放就业补助19万余元。特别是“4.20芦山地震”后,学校专门制定出台了《四川大学灾区学生就业服务行动计划》,真正关心到每一位地震灾区和就业困难毕业生,指定老师和同学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二对一”帮扶。每月填写帮扶记录及就业进展情况,将工作落到实处,让就业困难群体切实受益。

此外,我校承办了国资委面向新疆、西藏、青海毕业生招聘会,为西部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提供帮助。

2.2.4鼓励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主动担当社会责任

学校制定出台了《四川大学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每年提供30万元的“四川大学表彰自愿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就业毕业生专项基金”,推进大学生“选聘到村任职”、“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并与江苏、重庆、四川等省市组织部门密切合作,通过宣传海报、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会、表彰会等形式,广泛宣传相关政策与优惠措施,鼓励和支持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全国地区就业,用实际行动担当社会责任。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加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设

3.1全面落实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作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的核心要素,为此,学校按综合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双特生”三大创新人才培养类型全面实施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的本科人才培养,让不同天赋、不同潜质的人才都能在川大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学校通过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前置,在大一、大二阶段实施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在大三、大四阶段实施个性化教育,确保学生既有扎实的人文精神和学科专业基础教育,又能促进其个性发展。同时,学校积极打造并开设适应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学术研究型、创新创业型、实践应用型三大类课程体系,让今后无论是想从事学术研究,还是想创新创业或就业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为更好地推动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学校实施一系列计划(即“X”项计划),如人才选拔模式创新及生源拓展计划、“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计划、本科生国际化教育拓展计划、本科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培养支撑条件建设计划等全面保障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施。

开始实施“万门课程”建设工程,邀请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行业精英、企业管理者、杰出校友等,参与重点建设“创新探索型”和“实践应用型”课程,以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教育的需要。

3.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本着“优化结构、鼓励交叉、促进融合、重点建设、提高水平、形成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我校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不断整合办学资源,优化专业结构。学校根据社会对宽口径人才的需求以及近年来宽口径人才普遍就业良好的状况,在学科相似或相近的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

同时,学校以就业情况为依据,编制招生计划,调整招生规模。在2012-2014连续三年的分专业招生计划制定中,都将近年来就业情况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为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质和能力,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获得真正适合自己成才的教育,学校鼓励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有充分保障的学院扩大接收转专业的学生人数,同时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学位,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专业兴趣要求。

当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创业”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做好毕业生工作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教育部也已明确将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作为高校评估的重要内容。我们应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进一步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高校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调整专业设置、深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促进学生就业工作,以新思路和新举措确保学生就业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上去寻找入职起点,使大学生这群高素质人才大军成为我国改革发展的生力军。

注释:

[1]“323+X”:四川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指“三大创新人才培养类型”——综合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双特生”培养;“两阶段”培养——在前一年半到两年半完成“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从大三开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三大类课程体系”——学术研究型、创新创业型、实践应用型课程体系;“X”——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计划。

[2]年底就业率:截至12月31日的就业率

[3]吴玉章学院:吴玉章学院成立于2006年6月,以老校长吴玉章之名命名,是四川大学对优秀本科生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荣誉学院,院长为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作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学院以“汇一流学生,凝一流师资,融一流课程,创一流管理,出一流英才”为宗旨,以“强化责任、夯实基础、鼓励创新、重视实践、深化交流”为人才培养基本原则,培养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目录

1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11.1就业规模和就业率.........................................................................11.2就业情况分析.................................................................................2

1.2.12013届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21.2.22013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31.2.3吴玉章学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3

1.2.42013届毕业生就业起薪调研分析....................................41.3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研分析.........................................................51.4用人单位评价调研分析.................................................................72毕业生就业工作特点和主要举措.......................................................72.1就业工作主要特点.........................................................................7

2.1.1改革就业管理体制,全力保障学生就业.........................72.1.2就业工作“全员化”,建立完善了“六位一体”的学生成长、就业关爱体系.............................................................................8

2.1.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82.2就业工作主要举措.........................................................................9

2.2.1开展“面—线—点”三位一体式就业指导,大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9

2.2.2完善就业市场建设服务机制,为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11

2.2.3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计划”............................................................................................................11

2.2.4鼓励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主动担当社会责任......12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加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设............................................................................................123.1全面落实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方案.................................................................123.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13

四川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作为国家布局在西部地区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四川大学以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为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构建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323+X”[1]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将就业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总体思考、规划部署,着重打造具有川大特色的就业服务平台,就业工作取得稳步发展。

1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

2013年,全球经济呈现持续低迷趋势,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总体下降,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校高度重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部等相关文件精神,举全校之力,校院两级齐抓共管,多部门通力配合,广泛动员全校教职工和校友关心、参与就业工作,确保了我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2013年,我校被教育部授予“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

1.1就业规模和就业率

我校2013年应届毕业生15313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校2013届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95.76%,详见表1.1。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2]连续三年超过95%。

表1.1

学生类别本科生研究生

硕士博士小计计

2013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情况

就业学生人数

[***********]664

就业率95.29%95.86%99.18%96.45%95.76%

毕业生人数

[***********]313

注:就业率=(升学+出国+签就业协议+灵活就业)/毕业生总数*100%

1.2就业情况分析

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良好,毕业生就业地区、行业流向合理。其中,2013届到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中有85%分布在航空航天、核工业、能源行业、信息产业、装备制造、建筑、金融、医疗卫生等重点行业,有50%以上在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就业。毕业生择业更加科学理性,就业满意度高。

1.2.12013届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2013届就业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情况见表1.2:

表1.2

地区流向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升学及出国/出境

合计

2013届就业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情况

研究生人数[***********]84

比例63.40%21.74%5.30%0.90%8.66%100%

人数[***********]8680

本科生

比例27.78%20.91%3.49%1.77%46.05%100%

注:1.截至时间:2013年12月31日

2.东部地区(10):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3.中部地区(6):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4.西部地区(12):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5.东北地区(3):辽宁、吉林和黑龙江。6.出境:含香港、澳门、台湾

1.2.22013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2013届就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情况见表1.3:

表1.3

单位性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部队灵活就业升学及出国/出境

合计

2013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情况

研究生人数[***********]85984

比例5.56%45.39%35.85%1.44%3.10%8.66%100%

人数[***********]78680

本科生

比例2.13%9.69%36.65%0.71%4.77%46.05%100%

注:1.截至时间:2013年12月31日

2.灵活就业包括: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3.出境:含香港、澳门、台湾

1.2.3吴玉章学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

吴玉章学院[3]2013届毕业学生总数为159人,总体就业率为100%,国内外升学率为91.19%,具体情况见表1.4。

进入国内一流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主要在国内985著名高校,不少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为直博生。

出国/出境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主要在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如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主要进入各类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企业等实体单位。

表1.4吴玉章学院2013届毕业生流向情况

国(境)外升学及比例52(32.70%)

就业人数及比例14(8.81%)

100%

国内升学

毕业生总数

及比例

159

93(58.49%)

就业率

注:截至时间:2013年12月31日

我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3届毕业生总数为54名,总体就业率为100%,国内外升学率为96.30%。其中,15名毕业生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境)外一流大学深造,不少学生都获得全额奖学金;37名同学进入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或研究所深造。具体情况见表1.5。

表1.5“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3届毕业生流向情况

毕业生总数54

国内升学及比例37(68.52%)

国(境)外升学及比例15(27.78%)

就业人数及比例2(3.70%)

就业率

100%

注:截至时间:2013年12月31日

1.2.42013届毕业生就业起薪调研分析

针对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我们开展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802份。调查结果显示:我校2013届毕业研究生起始月薪2013届本科毕业生起始月薪在7000在7000元以上的达到19.07%;

元以上的达到了7.45%。具体情况见表1.6。

四川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表1.6

起始月薪(元)7000以上6000~70005000~60004000~50003000~40002000~30002000以下

2013届已就业毕业生起始月薪情况

本科生7.45%8.66%11.42%24.79%25.68%18.09%3.91%

研究生19.07%15.22%25.50%15.50%11.48%11.80%1.43%

1.3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研分析

教育部2012-2013年度就业总结宣传工作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对学校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如职业发展规划咨询及心理辅导、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开设与教学、创业教育、求职面试辅导)满意度高,对学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满意度高。

根据我校2013届已就业毕业生抽样调查,回收1802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3届毕业生与目前岗位的适应度达到92.50%,对目前工作岗位的满意度达到85.55%,对学校就业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4.34%,对学校办学质量的满意度达到95.54%,具体情况见图1.1、图1.2、图1.3、图1.4。

图1.12013届毕业生与目前工作岗位的适应度情况

四川大学

2013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图1.22013届毕业生对目前工作岗位的满意度情况

图1.32013届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的整体评价

图1.42013届毕业生对学校办学质量的整体评价

四川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1.4用人单位评价调研分析

用人单位的认可度是衡量办学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根据我校对部分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整体就业竞争力强,具体情况见表1.7。

表1.7

专业知识好一般差

实践应用能力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开拓创新

吃苦敬业85.85%13.21%0.94%

人文素养

职业规划目标

就业竞争力96.71%3.29%0.00%

综合素质99.10%0.90%0.00%

98.61%92.02%91.47%1.39%0.00%

7.98%0.00%

8.53%0.00%

95.31%89.86%4.69%0.00%

10.14%0.00%

2毕业生就业工作特点和主要举措

近年来,学校就业工作坚持“改革管理体制保障就业、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深化就业指导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拓展就业市场服务就业”的工作理念,着重打造具有川大特色的就业服务平台,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立足西部、投身国家发展战略,努力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2.1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2.1.1改革就业管理体制,全力保障学生就业

学校成立了以学校党政一把手为主任,分管校领导为副主任,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及学院分管就业工作负责人为成员的“四川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学校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由一位校领导统筹主管,从组织上更有效地保证了学生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的高效运行。

我校在各学院中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校友联络”专职岗位,

选拔具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和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负责开展就业工作和校友联络工作,其主要岗位职责是开展就业指导和开拓就业市场。就业指导专职岗教师与毕业班辅导员密切配合,就业服务工作更加深入、更加专业化。目前,全校现有专职就业工作人员45名,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校院两级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2.1.2就业工作“全员化”,建立完善了“六位一体”的学生成长、就业关爱体系

学校进一步强化全员育人的责任意识和理念,努力促进全校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将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就业纳入教师的工作量和考核标准。建立完善了“六位一体”(名誉班主任、班主任导师制、学术导师、就业专职岗、辅导员、优秀学长制)的学生成长、就业关爱体系,全校教职员工共同配合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同时确保就业工作人员、经费、场地三到位,为全校就业工作高效运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目前,我校已初步形成一套以“创新、创意、创业”为内容,结构完备、层次清晰、制度规范、功能健全、贯穿于育人全过程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坚持以“三进”(进课题组、进实验室、进科研团队)、“三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程与课题相结合、研究团队和教学团队相结合)保障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2)坚持强化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探索计划”,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实施创新学分制;设立创新人才免试研究生制度;开设《大学生创业设计与规划》、《创业管理》、《创业融资研究》等创业类课程。

评选“四川大学创新人才奖”,开展“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特别是与工商银行投入4000万元设立“学生创业风险基金”,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创业。充分依托校内“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孵化园区”以及与成都市合作共建的创业园区,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服务

平台。

(3)开展“实践及国际课程周”活动,开设了93门创新创业课程,特别是邀请了一批杰出校友和企业家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其中包含大学生高峰论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优秀项目展示、创新创业精英讲坛,以及优秀项目、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管理学院经验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

(4)坚持以学生社团为引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能力。2013年,学校举办了“四川大学学生社团发展论坛”,学校坚持把学生社团作为第二课堂的有效载体,作为发掘学生兴趣特长,提高创新创业就业能力的俱乐部。截至2013年12月,我校共有学术型学生社团164个,特别是成立了“学生就业与创业协会”、“360创新俱乐部”等10个就业创业社团。学术型学生社团覆盖了本、硕、博三个层次的11400余名同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科研、就业创业讲座及学术沙龙等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能力。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2013年全校4600多名学生参加了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671项,其中,获国际一等奖2项,全国特等奖23项、一等奖33项。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学校每年都有近万人次学生参与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学校创业学生人数近1200人,已培育学生创业项目近300个,学生创业能力

2013年我校作为万达创业基金首期支持的全国十所高进一步增强。

校之一,万达集团将为我校2014届10名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基金500万、全国万达广场商业店面支持。

2.2就业工作主要举措

2.2.1开展“面—线—点”三位一体式就业指导,大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学校坚持以课程、信息化建设为重点,讲座、咨询辅导为有益补充,专业服务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学生对职业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实施“面—线—点”三位一体式就业指导。

“面”——通过扩大就业指导类课程、就业指导讲座的覆盖面,提升全校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就业能力。“线”——针对不同类型、学科、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能力,开展多类别的就业辅导和实践。“点”——针对学生个体,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就业创业的个体咨询。

(1)强化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面向一、二年级学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航》课程,面向三、四年级学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2013年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力度,开设教学班44个,由学校招生就业处统筹组织授课小组18个,从教学师资队伍的团队建设、课程内容、讲授形式、辅导教材、课堂内外调研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了课程覆盖面,提升了教学质量,受到选课同学的普遍好评,学生评教平均分达97分。

(2)完善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利用就业网为学生提供政策法规、就业指导咨询、职业规划测评等就业指导服务,同时编写《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新生职业规划折页》并发放到每一位毕业生和大一新生。

探索拓展学生就业指导形式,增强职业生涯指导实效性。针对2013届毕业生,在原有青年就业辅导班、青年就业力提升团体辅导、公招备考辅导、职业规划大赛系列活动基础上,新增了模拟招聘大赛、企业职业见习日、物联网挑战赛等活动。校院两级积极聘请就业指导专家、企业高管、优秀校友到校开展职业指导报告和团体咨询辅导110余场;接待生涯个体咨询与辅导3500人次左右,取得了良好效果。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得到大力提升,择业定位更加准确,就业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加强就业调研,做好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晴雨表。针对2013届毕业生,学校持续开展了低年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毕业生就业意向、未就业毕业生情况、毕业半年后就业情况、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学校评价等全方位、全过程的调查研究。通过跟踪和调查,促进了就业工作,提高了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同时反馈到人才培养,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2.2.2完善就业市场建设服务机制,为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

目前,我校就业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高校就业市场之一。坚持以“面向重点企业的小型专场招聘会为主体,面向大型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的中型招聘会为重点,面向各学院办学特点相关的特色招聘会为补充”,加大校院两级联动机制,完善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引导我校毕业生投身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和领域。

面向2013届毕业生,我校共举办各类型校园招聘会1881场,接待到校用人单位2899家,其中世界500强及其下属企业300余家。根据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前程无忧”统计,我校举办校园宣讲会场次居全国同类高校第一。校就业网上发布企业需求信息6588条,提供岗位数与毕业生人数比约为4:1。平均每年到我校参加招聘会的校内外毕业生达20万人次以上。

同时,2013年我校坚持把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就业市场开拓的重点,强化服务助推,着力开展面向二、三线城市企业的中型招聘会65场、同比增长38.3%,提供岗位数约25000个,规模效应显著,社会反响良好。与贵州、甘肃、广西、新疆、陕西等省(区)的十余家地方政府及行业协会开展了深入合作,广泛推荐我校毕业生就业。

2.2.3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计划”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学校实施了校院两级的“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计划”,设立每年20万元的“四川大学帮扶贫困毕业生就业专项经费”,补助贫困毕业生就业;同时,积极争取省财政对我校243名低保家庭学生发放就业补助19万余元。特别是“4.20芦山地震”后,学校专门制定出台了《四川大学灾区学生就业服务行动计划》,真正关心到每一位地震灾区和就业困难毕业生,指定老师和同学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二对一”帮扶。每月填写帮扶记录及就业进展情况,将工作落到实处,让就业困难群体切实受益。

此外,我校承办了国资委面向新疆、西藏、青海毕业生招聘会,为西部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提供帮助。

2.2.4鼓励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主动担当社会责任

学校制定出台了《四川大学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每年提供30万元的“四川大学表彰自愿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就业毕业生专项基金”,推进大学生“选聘到村任职”、“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并与江苏、重庆、四川等省市组织部门密切合作,通过宣传海报、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会、表彰会等形式,广泛宣传相关政策与优惠措施,鼓励和支持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全国地区就业,用实际行动担当社会责任。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加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设

3.1全面落实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作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的核心要素,为此,学校按综合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双特生”三大创新人才培养类型全面实施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的本科人才培养,让不同天赋、不同潜质的人才都能在川大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学校通过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前置,在大一、大二阶段实施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在大三、大四阶段实施个性化教育,确保学生既有扎实的人文精神和学科专业基础教育,又能促进其个性发展。同时,学校积极打造并开设适应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学术研究型、创新创业型、实践应用型三大类课程体系,让今后无论是想从事学术研究,还是想创新创业或就业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为更好地推动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学校实施一系列计划(即“X”项计划),如人才选拔模式创新及生源拓展计划、“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计划、本科生国际化教育拓展计划、本科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培养支撑条件建设计划等全面保障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施。

开始实施“万门课程”建设工程,邀请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行业精英、企业管理者、杰出校友等,参与重点建设“创新探索型”和“实践应用型”课程,以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教育的需要。

3.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本着“优化结构、鼓励交叉、促进融合、重点建设、提高水平、形成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我校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不断整合办学资源,优化专业结构。学校根据社会对宽口径人才的需求以及近年来宽口径人才普遍就业良好的状况,在学科相似或相近的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

同时,学校以就业情况为依据,编制招生计划,调整招生规模。在2012-2014连续三年的分专业招生计划制定中,都将近年来就业情况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为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质和能力,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获得真正适合自己成才的教育,学校鼓励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有充分保障的学院扩大接收转专业的学生人数,同时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学位,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专业兴趣要求。

当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创业”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做好毕业生工作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教育部也已明确将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作为高校评估的重要内容。我们应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进一步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高校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调整专业设置、深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促进学生就业工作,以新思路和新举措确保学生就业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上去寻找入职起点,使大学生这群高素质人才大军成为我国改革发展的生力军。

注释:

[1]“323+X”:四川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指“三大创新人才培养类型”——综合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双特生”培养;“两阶段”培养——在前一年半到两年半完成“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从大三开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三大类课程体系”——学术研究型、创新创业型、实践应用型课程体系;“X”——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计划。

[2]年底就业率:截至12月31日的就业率

[3]吴玉章学院:吴玉章学院成立于2006年6月,以老校长吴玉章之名命名,是四川大学对优秀本科生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荣誉学院,院长为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作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学院以“汇一流学生,凝一流师资,融一流课程,创一流管理,出一流英才”为宗旨,以“强化责任、夯实基础、鼓励创新、重视实践、深化交流”为人才培养基本原则,培养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相关文章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布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 )"在已就业的毕业生中,1560名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超过六成毕业生回家乡就业:1497名毕业生到金融单位就业."2月28日,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发布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公布了这一数据 ...查看


  • 40-24页-东北大学2014就业质量报告
  • 2014届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 2014年12月 东北大学2014届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目录 前言....................................................... ...查看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3年就业质量报告
  • 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二〇一四年七月 目 录 一.学校简介 ...................................................................................... ...查看


  • 同济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 目录 一. 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 - 3 - (一) 2013届毕业生生源基本情况 ·········· ...查看


  • 2013年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就业报告
  • 2013届毕业研究生 就业质量报告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二○一四年二月 目 前言录 1.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 ...查看


  • 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报告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清形势,坚定信心, 全力以赴做好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召开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201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交流工作经验,分析当前形势, ...查看


  • 洛阳理工学院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 洛阳理工学院 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关于就业质量报告的几点说明 一.数据来源 本报告中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数据均来源于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系统数据库和问卷调查. 二.统计数据的截止日期 按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的统计要求,数据统 ...查看


  • 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1
  • 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应届大学生现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查看


  • 重庆邮电大学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 重庆邮电大学 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4 重庆邮电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重庆邮电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4 目 录 一.毕业生规模与分布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