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易趣在中国的成败与自己的启示
经过了将近一个学期的管理学原理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到了一些关于管理学的知识,看待事物也不同于以前,关于您交给我们的选择一个企业来进行分析并展示的任务,我选择了易趣,您也对我们的分析进行了点评,那么今天我将继续根据易趣的成败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
易趣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和国内领先的门户网站在建立初期可谓是形势一片大好,1999年8月,当邵亦波和谭海音,这两个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在中国上海创办易趣网时,可以说是揭开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史的重要一页。易趣的成立堪称填补了中国电子商务C2C 的空白。此后,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易趣就摘得“国内拍卖网站之冠”的称号,在CNNIC2000年1月发布的第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中显示:易趣网以最高票数位居国内拍卖网站之首,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拍卖网站。随后,易趣网的连续动作给当时苍白的中国互联网增添了不少亮色。如果说我们只看易趣在发展之初的辉煌,那么我们可能无法理解他现在在中国的衰败。也许易趣曾经是电子商务的鼻祖是领头羊,但是当阿里巴巴旗下的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出现之后,易趣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市场份额急速下降,纵使后面分别与ebay 和Tom 两大公司强强联手,最终也未能摆脱失败的结果。
易趣一开始的成功是由于他看到了国内市场电子商务这块的空白,能够巧妙地利用这个空白来进行谋利,而它以后的失败首先我觉得与他的夜郎自大有着紧密的联系。
作为当时电子商务的领头羊易趣不应当沉浸于自己的成功中无法自拔,而是应该了解潜在的危机,作为一个从国外进入国内的企业,他首先应该做的是了解自己在中国的客户需求,这样才能吸引客户,不然,也许今朝你一家独大,只要有一天有一家了解客户需求并且能够与你相争的企业出现,你的客户便会马上投向别人的“怀抱”。我觉得在这个方面易趣的高层管理者并没有处理好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只看到了在其一直独秀时的风光,并没有想到以后可能会有百花争鸣的一天,这就说明一个企业也许一时风光很容易,但是创业容易守业难,作为管理者更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未雨绸缪总好过事到临头却无计可施。 其次,易趣的收费过高,tom 收购易趣之前的旧平台是超级店铺每月500元,高级店铺150元,一般店铺50元,同时在旧平台还有登录费和交易服务费等费用。这一系列的费用使得一些店家不堪重负,而恰好在这时候淘宝出现了,淘宝网的普通店铺在开店和发布信息方面是完全不收费的,这就给卖家们一个更大程度的选择。
最后,其实有些时候收费比较多的企业未必去的人就会少,而易趣失去民心的主要原因是易趣不了解中国国情,不了解中国客户的需要,他从一开始就坚持的是在外国的成功的模式,自认为“会念经的和尚就是好和尚”,这话其实不假,但是现在社会市场更需要的是“会念符合大众心意的经的和尚”,那么冗杂的域名,那么繁琐的程序,相比于淘宝的体察中国国情,你如何让中国大众接受,消费模式也与我们的传统模式那么格格不入,在易趣开店的卖家客户变少,收益下降,失败成为了必然之路。
其实,在tom 和易趣合并之后曾经想过不少补救办法,比如说降低收费和将业务重心转向海外代购,这确实让易趣有了一些起色,但是,随着国内关税政策的调整易趣无疑又受到了打击。
在我看来如果易趣想在中国起死回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社会主义内样,走我们中国特色化路线,首先要全面调整易趣在中国区的企业战略,然后,成立易趣中国区信息研究中心,
网站结构、用户界面设计和购买模式以目标客户的行为习惯进行调整。而且要看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走“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所以他可以采取联盟和投资方式进行业务拓展。
当然,在走中国化路线的同时也应该想一些新奇的方式去吸引客户,比如说利用易趣的海外代购的优势,引进更多商品,扩大用户群范围,并且,应利用国内无法买到的新奇产品吸引用户,对新奇产品重点推荐。当然由于是进口的商品,消费者会比较在意关税等费用,所以如果能将国际运费及关税税率明确化,以使产品价格信息更加透明,消费者也就更会放心不少。易趣想翻身也并非不可能。
通过对易趣的分析,我得到了以下几点收获:
1. 不管自己的企业正在处于怎样的巅峰时期,作为管理者都应该擦亮眼睛去发现潜在的威胁,切忌夜郎自大;
2. 在一家在原战地很成功的企业打入一个新的市场的时候,管理者一定要根据新的市场的需求进行方案的调整,不能忽视消费者的需求;
3. 创业容易守业难,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仅有市场眼光不行,重要的还是以后在这个行业的长远的发展。
以上便是我对于易趣成败的分析与自我启示,如若有什么不到之处,还请老师给予指点迷津。
管科一班 刘胜男 [1**********]9
分析易趣在中国的成败与自己的启示
经过了将近一个学期的管理学原理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到了一些关于管理学的知识,看待事物也不同于以前,关于您交给我们的选择一个企业来进行分析并展示的任务,我选择了易趣,您也对我们的分析进行了点评,那么今天我将继续根据易趣的成败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
易趣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和国内领先的门户网站在建立初期可谓是形势一片大好,1999年8月,当邵亦波和谭海音,这两个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在中国上海创办易趣网时,可以说是揭开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史的重要一页。易趣的成立堪称填补了中国电子商务C2C 的空白。此后,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易趣就摘得“国内拍卖网站之冠”的称号,在CNNIC2000年1月发布的第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中显示:易趣网以最高票数位居国内拍卖网站之首,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拍卖网站。随后,易趣网的连续动作给当时苍白的中国互联网增添了不少亮色。如果说我们只看易趣在发展之初的辉煌,那么我们可能无法理解他现在在中国的衰败。也许易趣曾经是电子商务的鼻祖是领头羊,但是当阿里巴巴旗下的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出现之后,易趣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市场份额急速下降,纵使后面分别与ebay 和Tom 两大公司强强联手,最终也未能摆脱失败的结果。
易趣一开始的成功是由于他看到了国内市场电子商务这块的空白,能够巧妙地利用这个空白来进行谋利,而它以后的失败首先我觉得与他的夜郎自大有着紧密的联系。
作为当时电子商务的领头羊易趣不应当沉浸于自己的成功中无法自拔,而是应该了解潜在的危机,作为一个从国外进入国内的企业,他首先应该做的是了解自己在中国的客户需求,这样才能吸引客户,不然,也许今朝你一家独大,只要有一天有一家了解客户需求并且能够与你相争的企业出现,你的客户便会马上投向别人的“怀抱”。我觉得在这个方面易趣的高层管理者并没有处理好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只看到了在其一直独秀时的风光,并没有想到以后可能会有百花争鸣的一天,这就说明一个企业也许一时风光很容易,但是创业容易守业难,作为管理者更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未雨绸缪总好过事到临头却无计可施。 其次,易趣的收费过高,tom 收购易趣之前的旧平台是超级店铺每月500元,高级店铺150元,一般店铺50元,同时在旧平台还有登录费和交易服务费等费用。这一系列的费用使得一些店家不堪重负,而恰好在这时候淘宝出现了,淘宝网的普通店铺在开店和发布信息方面是完全不收费的,这就给卖家们一个更大程度的选择。
最后,其实有些时候收费比较多的企业未必去的人就会少,而易趣失去民心的主要原因是易趣不了解中国国情,不了解中国客户的需要,他从一开始就坚持的是在外国的成功的模式,自认为“会念经的和尚就是好和尚”,这话其实不假,但是现在社会市场更需要的是“会念符合大众心意的经的和尚”,那么冗杂的域名,那么繁琐的程序,相比于淘宝的体察中国国情,你如何让中国大众接受,消费模式也与我们的传统模式那么格格不入,在易趣开店的卖家客户变少,收益下降,失败成为了必然之路。
其实,在tom 和易趣合并之后曾经想过不少补救办法,比如说降低收费和将业务重心转向海外代购,这确实让易趣有了一些起色,但是,随着国内关税政策的调整易趣无疑又受到了打击。
在我看来如果易趣想在中国起死回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社会主义内样,走我们中国特色化路线,首先要全面调整易趣在中国区的企业战略,然后,成立易趣中国区信息研究中心,
网站结构、用户界面设计和购买模式以目标客户的行为习惯进行调整。而且要看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走“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所以他可以采取联盟和投资方式进行业务拓展。
当然,在走中国化路线的同时也应该想一些新奇的方式去吸引客户,比如说利用易趣的海外代购的优势,引进更多商品,扩大用户群范围,并且,应利用国内无法买到的新奇产品吸引用户,对新奇产品重点推荐。当然由于是进口的商品,消费者会比较在意关税等费用,所以如果能将国际运费及关税税率明确化,以使产品价格信息更加透明,消费者也就更会放心不少。易趣想翻身也并非不可能。
通过对易趣的分析,我得到了以下几点收获:
1. 不管自己的企业正在处于怎样的巅峰时期,作为管理者都应该擦亮眼睛去发现潜在的威胁,切忌夜郎自大;
2. 在一家在原战地很成功的企业打入一个新的市场的时候,管理者一定要根据新的市场的需求进行方案的调整,不能忽视消费者的需求;
3. 创业容易守业难,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仅有市场眼光不行,重要的还是以后在这个行业的长远的发展。
以上便是我对于易趣成败的分析与自我启示,如若有什么不到之处,还请老师给予指点迷津。
管科一班 刘胜男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