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十二五规划

南平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是南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比全国提前三年、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开创南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就。“十一五”是我市不寻常、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融入海西发展大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努力克服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五年来,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持续上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实现翻番;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武夷新区规划建设上升为全省战略,组团式山水园林城市加快建设,生态和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三农”基础持续夯实,产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旅游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坚持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农村工作机制进一步创新,行政审批体制、投融资体制、文化和卫生体制等改革取得新进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对台交流合作全面拓展;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互动发展呈现新格局,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得到加强,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安全稳定;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得到提升,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全市上下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态势。

2、“十二五”是我市跨越发展、转型升级的新时期。综合分析判断国内外宏观环境和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全球正在进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有利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流合作深化拓展,有利于在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中增创新优势;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为我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将全面提速,高速铁路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转换经济半径,为集聚各类要素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武夷新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海西绿色腹地城镇群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平台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配套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跨越发展已具备蓄势待发的巨大潜能和坚实基础,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市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依然较多。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使我们在

加快转变中面临着壮大总量与调整结构双重挑战;基础设施依然相对滞后、工业化水平不高、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要求我们必须更好地解决好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和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问题;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与财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要求我们更要创新运作机制,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好建设资金平衡问题;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使我们在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的同时,更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资源不足,使我们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中面临的压力更大;人民群众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期待,统筹城乡发展更为紧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难度增大,一些地方、部门思想不够解放,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加快发展的信心不足,干部的执行力还有待提高等,这些都使我们深感重任在肩。全市上下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肩负起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使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正确把握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先谋后动、动则必快、动则必成,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开创具有时代特征和闽北特色的跨越发展、转型升级新局面。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围绕“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南平在海西纵深推进中的前锋作用,全力推动南平跨越发展,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其基本要求是:

——坚持科学发展。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转型升级、实现跨越。把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更快的发展速度、更好的发展质量、更大的发展效益,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先行先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胸襟、开拓思路,增强沿海意识、前锋意识,主动争取机遇、利用机遇,努力在武夷新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态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南平跨越发展、转型升级。

——坚持加快转变。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引领,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创发展新优势。

——坚持统筹协调。把统筹兼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

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城乡发展相互融合、重点领域相互促进、关键环节相互衔接。

——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大民心工程实施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各领域改革,构建有利于跨越发展、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实施全方位大开放战略,拓展开放空间,提高开放质量,在更高层次上融入国内外和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速度赶超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逐步提高;力争财政总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发展步入投资带动、消费拉动、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并重的轨道。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发展更加协调,居民消费率上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贡献率提升,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民生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住房、交通、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条件有较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文化强市建设成效明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保障,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显现,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外贸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更趋协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继续降低,林分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海峡西岸绿色腹地在全省大局中的地位作用继续提升。

二、建设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

5、提升做大传统产业。“十二五”是南平工业总量迅速扩张、工业比重持续提升的重要时期。围绕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林产加工、纺织服装、冶金建

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从产业链缺失环节、产业协作配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环保建设等方面拓展、引进大项目,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壮大产业集群,力争形成2家百亿元企业、3家以上50亿元企业、20家以上10亿元企业、50家以上产值超5亿元的新“五南”式企业和5个百亿产业集群,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培育产业领军企业,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兼并重组,支持企业争创、维护国家级和省级品牌,扶优扶强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依托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南平市科技成果交易会等平台,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生成、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突破一批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瓶颈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

6、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根据未来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配套和产业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新的产业支撑。立足现有科技、产业基础和潜在优势,重点培育和发展生物医药、光电、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一批成长性强的企业发展壮大,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7、提升产业园区集聚能力。按照建设特色型、创新型、生态型、和谐型产业园区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门槛准入,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把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充分发挥园区对工业经济的带动促进作用,推动优势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重大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大力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符合环保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增强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吸引、承接更多的企业入园发展,提升产业集中度,实现产业发展的集群化、集约化、循环化。拓展提升现有各类开发区,推动具备条件的省级工业园区扩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荣华山产业组团和延平、顺昌、松溪、政和等地申报省级工业园区,推动创意产业园、专业园、特色园和循环经济园发展,鼓励市内外异地联合创办开发区。加快推进园区建设与城镇发展紧密结合,推动城区联动、互动发展,增强城市功能,促进功能完善的开发园区向城市新区发展。

8、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发挥武夷山“双世遗”品牌优势和生态优势,科学规划和开发各县(市、区)旅游资源,加强与闽浙赣周边地区、台湾地区互动联动,推动区域旅游要素整合重组提升,构建大武夷旅游经济圈,努力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积极引进有实力、有开发经验的大型旅游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旅游综合体,策划生成一批有品牌、有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建设

一批集文化体验、美食购物与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经典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产业从观光型向度假型、养生型拓展,使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区内与区外旅游资源相互衔接、有机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持续发展的大旅游格局。加快改善旅游软硬件设施,延伸旅游产业链。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加强旅游行业的诚信建设,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展示大武夷旅游新形象。

9、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以改善环境、增加就业、促进消费为目标,不断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扶持创意产业发展,打造“武夷创意”的区位品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外包服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便民利民社区商业,完善家政服务网络,壮大提升城市服务经济。加快商贸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城市商业升级。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10、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和机制推动农业发展,突出特色化和品牌化、突出产业化和集约化、突出社会化和组织化,着力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不断壮大具有优势特色的笋竹、茶果、畜禽、烟叶等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流通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税收、信贷和技术研发等方面扶持力度,力争新增一批5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强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保护和使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加快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农业“五新”。依法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加大农村旧宅基地复垦力度。加强以农田水利和防灾救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1、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完善强农惠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务服务向农村覆盖。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统筹推进交通、电力、邮政、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加快灾后重建和农村旧房改造。加快实施烟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沃土工程等项目。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强乡镇“三农”服务中心建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加强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保障农民参与政治事务、公共管理和公益事业的合法权益。

12、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基本同步。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统筹涉农各类投资和项目安排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三农”,完善利益补偿、风险补助、价格支持政策措施,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投入产出效益,增加生产性收入。拓展延伸农业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功能,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增加经营性收入。构建农村就业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努力增加财产性收入。

13、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不变。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和提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新型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加快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配置。持续深化“南平机制”,提升农村“六大员”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继续开展“挂村服务,互动联动”工作。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生态公益林管护制度。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开展农村宅基地置换、流转的试点,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扶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健全农业保险体系,扩大保险范围。

四、进一步完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14、加快建设海西区域交通枢纽。今后五年是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的时期。要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原则,逐步形成以高(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道和农村公路为网络,普通铁路、航空、内河航运综合集成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南接北联”和“西进东出”的海西区域交通枢纽。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全面建成宁武、松建、建闽等国家高速公路和龙浦、邵光、延顺、顺邵、南平连接线等地方高速公路,力争用4年左右时间形成覆盖闽北、对接内陆、连接沿海的高速公路网络,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加大国道、省道、县道干线公路网改造和建设力度,增强干线服务功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继续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改造农村低等级公路,提高农村公路硬化率,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的县、乡、村公路体系。加快推进新一轮铁路建设,建成京福高速铁路南平段、向莆铁路南平连接线和南三龙铁路,开工建设浦建龙梅、衢宁铁路及连接线工程,加快南平至丽水铁路和既有铁路提升改造项目研究,适时开展前期工作。完成武夷山机场扩容改造,积极推进武夷山新机场前期工作,尽快具备开工条件。积极实施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加快促成水口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打通闽江通道。

15、优化能源保障结构。按照优化结构和多种能源互相补充的原则,积极推进南平核电、邵武火电厂改扩建和南平燃气热电联厂项目前期工作。合理电网布局,完善电网配套设施建设,开工建设闽北第二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220千伏主干网建设,加强110千伏及以下县域配电网建设,统筹考虑特高压电网规划建设,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实现电能供应更加安全、稳定、可靠。加强水能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扩大能源供应渠道,开工建设海西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福州至南平段。

16、提升城乡防灾减灾能力。按照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要求,加快城乡避灾点建设,全面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健全防洪(旱)减灾体系,以防洪为重点,抓紧建设闽江上游建溪、富屯溪流域防洪设施和重点堤防工程,积极推进浦城王家州、光泽茶富、光泽龙安寺水库等一批大中型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中小流域综合治理,抓好城市防洪,配套建设一批城区排涝站、涵闸工程。继续加强水利水毁工程修复,加强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快气象、水文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防范地质灾害体系,全面提高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化程度,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健全防火减灾体系,大力推进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市抗御火灾等各种灾害事故的能力。建立健全防疫减灾体系,加强农林牧渔病虫害防治,加快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农业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和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控灾系统建设,加强动植物疫病的防控。建立健全防震减灾体系,加快城市抗震防灾避难疏散场所建设。

五、加快武夷新区开发建设步伐

17、建设全省先行先试示范区。以规划为先导,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加快武夷新区开发建设步伐。积极争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立体进行、交叉推进,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武夷新区开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重要区域交通枢纽基本建成,新兴产业功能组团基本完善,新兴中心城市初具雏形。创新开发运作机制,探索政府主导、公司化运作的模式,加强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运用BT (建设移交)、BOT (建设经营移交)等融资手段,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创设武夷新区产业投资基金,采取融资租赁、信托担保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和其他创业投资、战略投资等参与开发建设。按照综合平衡、就地平衡的原则,建立适应武夷新区启动区开发建设的土地管理、收储、运营的体制机制,抓紧抓好土地收储工作。加强政策研究,积极争取支持武夷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18、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开发建设。围绕构建重要区域交通枢纽,加快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空港以及城市快速通道等交通设施和能源、通讯、环保等设施建设,加

快武夷山“陆地港”建设,拓展服务周边地区发展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打造人流、物流、信息流集聚平台。围绕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着力培育山水观光、养生度假、文化体验、民俗风情旅游等特色品牌,打造闽浙赣交界地区旅游集散地,建设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围绕打造新兴产业基地,着力发展节能低碳的资源加工、机械装备、光电、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生物制药、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吸引区外企业落户新区,形成初具规模的总部经济。围绕建设新兴中心城市,科学定位各片区功能布局,加快城市路网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高标准展开城市核心区建设,打造史蕴丰富、生态和谐的宜居新城。

19、加强生态保护与控制。严格按照武夷山“双世遗”保护规划的要求,精心保护自然生态核心区,扩大提升旅游休闲度假区,依山就势设计山水城市的功能服务区。进一步划定禁建区、限建区、功能调整区范围,强化武夷山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保护。严把规划项目审批关,建立健全武夷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机制,加大自然保护区、景区、度假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做好规划区域人口和建筑物的控制,实施功能调整转移,减轻环境压力,提升环境质量。

六、加快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20、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全省主体功能区战略布局的要求,落实好适应主体功能区定位要求的政策法规和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相关配套政策和绩效考核办法。充分发挥腹地广阔的比较优势,增强区域整体承载和要素集聚能力。坚持优化生产力布局与落实主体功能区定位有机衔接,支持优化开发区域加快转型升级,促进重点开发区域快速发展,引导适度开发区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区域空间开发格局。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的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生态良性循环。

21、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加快组团式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步伐,推进形成与海西城市群相呼应的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南平城市群,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统筹南平中心城市与武夷新区发展,促进二者南北呼应、相辅相成、一体发展。充分发挥南平中心城市产业基础较好、城市人口集聚、人才资源丰富等优势,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经济结构,拉开城市框架,完善交通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做大做强、做精做美南平中心城市,使其在辐射带动全市经济跨越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停车场和农贸市场等设施配套,创造宜居宜商宜业的良好环境,彰显山水特色、文化底蕴和现代风貌。

22、提升县域城市功能。以工业化为主导、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城镇化为支撑,

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县域集聚,提升县域城市功能,增强县域城市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社会公益设施,精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人文品位和现代内涵的县域城市。邵武市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强市和闽赣周边有影响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人居福地、创业福地、生态福地,增强“福地邵武”对周边区域辐射效应;武夷山、建阳两市发展要与武夷新区建设相统筹,打破行政篱笆,科学合理布局,促进功能互补,形成共生共赢、联动发展的城市联盟;建瓯市要围绕建设海西绿色腹地商贸中心,强化城市功能,全力打造中国笋竹城;顺昌县要坚持生态立县,以工强县,突出岸线特色,建设山水生态县城;浦城县要发挥福建“北大门”优势,建设海西与长三角互动发展的前沿平台和新兴城市;光泽县要加快推进特色经济强县、文明生态之乡、优美宜居城市建设;松溪县要发挥生态和区位优势,建设承接浙沪地区的生态山水宜居城市;政和县要突出竹、茶、旅绿色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山城。

23、加快推进小城镇和中心村镇建设。围绕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要求,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工贸主导型、农业生产型、交通枢纽型、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的经济强镇、中心集镇。加快中心村建设,努力把中心村建设成为适宜人居、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抓住厦门支援南平灾后重建的契机,创造性地落实省、市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和中心村镇建设,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发挥其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中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争取、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里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偏远山区、水库库区等的投入。

七、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战略

24、强化投资支撑带动作用。积极扩大投资规模,以投资增量的扩张带动存量的调整,发挥投资在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支撑带动作用,力争投资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40%。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投资,确保“十二五”前期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强化大项目支撑,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策划生成、储备管理、协调推进、滚动建设、联手督查和考核通报制度。拓宽投资来源渠道,吸引更多的中央直属、省属企业和跨国公司等大企业、大财团到南平投资布点。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完善项目配套服务,创新投融资机制。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标准。

25、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稳步提高公共财政用于改善民生投入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

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收入的差距。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切实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创业,夯实居民消费基础。继续实施鼓励消费的财税、金融政策,认真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农机、节能产品的消费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消费领域,培育消费热点,发展新型消费模式,促进便捷消费,引导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城乡商业,重点发展各类新型业态。优化消费环境,推动信用消费,加强消费维权机构建设,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

26、增强内需的有效拉动。充分挖掘内需潜力,着力扩大消费、增加投资,形成内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加强投资与消费的有效结合,加大消费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完善城乡互动的现代流通市场网络,加快建设一批专业集散市场,推进一批农产品交易、汽车交易、综合交易等专业市场改造升级。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持续推动“万村千乡”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合理引导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强化投资与消费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投资消费顺畅衔接、良性互动。

八、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27、加快建成生态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把生态优势转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提高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认真组织实施《南平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按照生态市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认真组织实施重点建设工程,强化生态市建设的政策、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力争2015年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标准,把南平建设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度假休闲胜地和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产业蓬勃发展、生态文化繁荣、适宜投资创业的区域生态经济中心。

28、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为重点,全面提高生态保护水平。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提高森林综合利用企业的准入门槛,全面推进造林绿化和“四绿”工程建设。科学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森林涵养水源和防洪减灾能力,全市年木材采伐生产量控制在180万立方米以内,并逐年减少。抓好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和主要流域、重点旅游景区道路两侧一重山,以及城市周边一重山的生态保护。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完善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办法。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认真解决油烟、噪音和机动车污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鼓励和扶持沼气池建设,推广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深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家园清洁行动”和“生态乡镇”、

“生态村”创建活动。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强化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加强严重水土流失区域整治。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实施对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区的分区保护,继续推进水口库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29、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大力推行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形成低投入、低消耗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推进废物循环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建设,从资源开采、生产消化、废物产生、最终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组织实施国家级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一批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清洁生产企业。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建立促进低碳技术发展政策机制。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大力推广节地建筑技术。

30、加大节能减排攻坚力度。强化节能降耗减排的激励约束,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关停、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和落后产能的项目。加强企业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研发引进与推广应用。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严格控制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跟踪监管。加快重点节能工程和污染减排项目建设。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执法监督,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进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全社会节能潜力。

九、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

31、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健全科技创新的有效投入机制,确保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稳定增长,力争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热情,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研究开发活动的主体。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扶持力度,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孵化”和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家标准的制定,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企业和产品。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开发。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把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优势企业建立科研机构、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鼓励发明创造。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创造、应用、

保护和管理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快构筑高速信息网络,大力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和物联网发展,加快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完善电子政务基础支撑体系,健全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全面提高“数字南平”水平,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3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组织实施《南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立健全各类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办学水平。继续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优化教育布局结构,缩小校际、城乡、区域教育差距,加强乡镇中心校、初中校和公办幼儿园建设,提高农村校、薄弱校办学水平,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做优做强优质高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武夷学院、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水平,支持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建设。重视老年教育、家庭教育,搞好特殊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学校管理,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推进多元化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33、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组织实施《南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建设武夷新区人才集聚区,打造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的学术交流和度假休养基地,培育柔性引才品牌。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吸引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着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重点支柱产业人才资源,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党政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两岸人才交流和山海人才协作,建设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示范区域。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完善人才与项目、技术、资本对接机制。加强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加强城市间人才交流与人力资源服务合作。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和平等公平、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加强本土人才培养,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

34、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全面落实积极就业政策,以发展拉动就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以政策推动就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力争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3万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降低。健全就业援助体系,统筹抓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帮扶,优先扶持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就业。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完善覆盖全市的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的工作机制,营造有利于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的体制机制环境。加强劳动执法,改善劳动条件,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稳步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水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安置养老保障工作,提高个体私营企业职工的参保率。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和优抚对象的待遇水平,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城镇住房建设用地总量和建筑总面积中占有相当比例,完善廉租住房政策和供应体系,加快棚户区改造。

36、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扩大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切实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水平。加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新增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倾斜力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实施“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工程,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创办医疗机构,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科学合理规范医药、医疗服务价格,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立健全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监督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竞技体育,培育体育产业。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人口计生工作目标责任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促进性别平衡。坚持性别平等、儿童优先原则,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年服务事业和产业。

37、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增强社会

管理和服务合力,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快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加快形成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规范设立乡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立维稳信息员、维稳群众工作队和网络舆情引导员队伍,筑牢基层维稳防线。严格按照“路线图”依法处理信访事项,积极创新调解工作机制,加快推进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规范设立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及各级调委会,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提升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互联网信息网络的管控建设,做到依法、有序、有效管理。深化“平安南平”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校园及周边治安整治成果,严密防范、依法惩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落实政府、部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的主体责任,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十一、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8、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和创造活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培养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大力弘扬主旋律,广泛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坚决杜绝低俗、庸俗、媚俗等腐朽文化传播,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鼓励高等院校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积极打造学术精品工程,增强自主创新精神和思维创新能力。

39、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作用,增强文化软实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扶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和城市综合性大型文化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海西绿色腹地特色文化品牌,重点挖掘和弘扬朱子文化、闽越文化、武夷茶文化等特色文化。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产业投资多元化,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集群,建成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产业基地。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与经济的融合,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步形成富有竞争力和鲜明特色的闽北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推进文化创新,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力争主要艺术门类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加快广播影视事业发展,巩固和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推进广播

电视数字化。重视文物保护,加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与传承。

40、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面向市场,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升文化创新水平,鼓励创造更多文化产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增强文化市场活力,进一步扩大文化的多元供给,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维护文化市场秩序。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加快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十二、继续深化体制改革

4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健全行政问责制度,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完善市区管理体制,继续下放审批和管理权限,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市区一体化发展。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完善绩效评估制度。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探索开展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权限内的投资项目核准、备案行为,推行并联审批和联合会审,简化办事程序,规范自由裁量权。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提高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放宽市场准入,规范市场退出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投资的新机制。

42、稳步推进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强化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责任,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新增财力优先保障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向薄弱环节和农村地区倾斜。有效整合社会事业各领域的专项财政资金,提高政府财力使用效益。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非税收入管理、会计集中核算、财政票据电子化和村账托管等制度改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地方财政风险。大力培植财源,优化税源结构,加强税收征管。

43、推进金融服务创新。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积极吸引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南平落户和开设分支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个性化金融服务水平。加大政银企战略合作力度,拓展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协作互动。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大力推动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力争5年内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培育资本市场的“闽北军团”。着力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民间融资管理,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完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地方商业银行,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村商业银行。健全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完善金融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强化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

44、增强市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继续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制度,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分开,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公共资源进入统一的配置平台交易。推进非基本公务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创新土地收储机制,推进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完善市场公平准入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支持民营企业以股权、实物和知识产权等非货币方式扩大投资,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管理创新和品牌建设。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十三、全面提升对台合作和对外开放水平

45、构建对台交流合作平台。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实施为契机,推动对台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密切与台湾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吸引更多台商进入闽北投资兴业。加强对台金融交流与合作。抓住武夷新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的有利时机,吸引台湾人才、资金、技术参与新区建设。加强与台湾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对接,积极创造条件开辟台商投资区、专业园区,整体提高产业承接对接能力。推动增设武夷山机场为两岸客运旅游包机直航航点,拓宽旅游交流合作领域,提升南台旅游合作水平。加强南台农业合作,进一步探索南台农业合作模式,创造条件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积极促进南台县际、乡际经济、旅游、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以朱子文化、茶文化、齐天大圣文化、郑成功文化等为纽带,扩大对台文化交流。加强南台宗亲民俗交流,加深基层民众的亲情友情。

46、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推动引资方式多元化,拓宽引资渠道,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导外资投向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坚持引资与引智结合,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吸引境内外企业到闽北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积极参与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展会活动,办好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和“5·13”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创新招商机制,整合招商平台,拓展招商领域。健全完善招商引资服务机制,对重大外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促成项目顺利报批、落地、投产。加强与港澳侨经贸合作,加大对港澳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海外侨商与我市企业对接合作机制,力争与港澳侨的合作取得新突破。

47、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强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提高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提升出口竞争力。积极引导鼓励企业通过国际性专业展会等平台,寻求商机,拓展市场空间。坚持走工贸结合的路子,鼓励由行业协会和出口贸易企业牵头,组织同行业

企业,统一出展、统一品牌、统一接单,形成行业合力。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鼓励出口优势产品的龙头企业到境外设立销售网点,降低贸易成本,规避贸易壁垒。健全“大通关”协调机制,加强电子口岸建设,扩大口岸功能。

48、扩大区域经济合作。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主动融入长三角、珠三角及我省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半径,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增强协作实效。积极推动山海协作,深化泉州南平协作,以厦门市对口支援为契机,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拓宽协作领域、丰富协作内涵、提升协作层次,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参与海西二十城市协作区、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闽东北经济协作区等跨省、市区域协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产业、环保等项目协作,促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协作配套、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探索建立跨区域合作产业园区、物流园区、旅游创意园区,加快形成产业对接走廊。做好各项对口援助援建工作。 十四、组织动员全市人民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努力奋斗

49、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各级党委准确把握形势、科学谋划发展、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的能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建立和完善符合南平实际、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奖励制度,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绩导向和用人导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改进作风中创先争优,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大治庸治懒力度。

50、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强各级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五要”工程。坚持办事公开。坚持依法治市,加快推进法制化进程,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公民法制意识。

51、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统筹,进一步形成国

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加强军地协调配合,提高国防建设保障能力。深化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工作。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抓好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健全和完善人防体系,加快人防工程建设,加强军事设施保护。落实优抚政策,妥善安置退伍、转业军人和随军随调家属,把双拥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上来,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奋力争先,为开创南平跨越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南平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是南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比全国提前三年、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开创南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就。“十一五”是我市不寻常、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融入海西发展大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努力克服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五年来,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持续上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实现翻番;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武夷新区规划建设上升为全省战略,组团式山水园林城市加快建设,生态和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三农”基础持续夯实,产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旅游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坚持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农村工作机制进一步创新,行政审批体制、投融资体制、文化和卫生体制等改革取得新进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对台交流合作全面拓展;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互动发展呈现新格局,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得到加强,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安全稳定;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得到提升,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全市上下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态势。

2、“十二五”是我市跨越发展、转型升级的新时期。综合分析判断国内外宏观环境和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全球正在进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有利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流合作深化拓展,有利于在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中增创新优势;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为我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将全面提速,高速铁路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转换经济半径,为集聚各类要素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武夷新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海西绿色腹地城镇群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平台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配套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跨越发展已具备蓄势待发的巨大潜能和坚实基础,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市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依然较多。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使我们在

加快转变中面临着壮大总量与调整结构双重挑战;基础设施依然相对滞后、工业化水平不高、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要求我们必须更好地解决好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和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问题;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与财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要求我们更要创新运作机制,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好建设资金平衡问题;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使我们在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的同时,更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资源不足,使我们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中面临的压力更大;人民群众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期待,统筹城乡发展更为紧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难度增大,一些地方、部门思想不够解放,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加快发展的信心不足,干部的执行力还有待提高等,这些都使我们深感重任在肩。全市上下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肩负起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使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正确把握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先谋后动、动则必快、动则必成,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开创具有时代特征和闽北特色的跨越发展、转型升级新局面。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围绕“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南平在海西纵深推进中的前锋作用,全力推动南平跨越发展,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其基本要求是:

——坚持科学发展。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转型升级、实现跨越。把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更快的发展速度、更好的发展质量、更大的发展效益,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先行先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胸襟、开拓思路,增强沿海意识、前锋意识,主动争取机遇、利用机遇,努力在武夷新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态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南平跨越发展、转型升级。

——坚持加快转变。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引领,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创发展新优势。

——坚持统筹协调。把统筹兼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

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城乡发展相互融合、重点领域相互促进、关键环节相互衔接。

——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大民心工程实施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各领域改革,构建有利于跨越发展、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实施全方位大开放战略,拓展开放空间,提高开放质量,在更高层次上融入国内外和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速度赶超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逐步提高;力争财政总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发展步入投资带动、消费拉动、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并重的轨道。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发展更加协调,居民消费率上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贡献率提升,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民生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住房、交通、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条件有较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文化强市建设成效明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保障,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显现,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外贸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更趋协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继续降低,林分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海峡西岸绿色腹地在全省大局中的地位作用继续提升。

二、建设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

5、提升做大传统产业。“十二五”是南平工业总量迅速扩张、工业比重持续提升的重要时期。围绕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林产加工、纺织服装、冶金建

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从产业链缺失环节、产业协作配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环保建设等方面拓展、引进大项目,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壮大产业集群,力争形成2家百亿元企业、3家以上50亿元企业、20家以上10亿元企业、50家以上产值超5亿元的新“五南”式企业和5个百亿产业集群,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培育产业领军企业,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兼并重组,支持企业争创、维护国家级和省级品牌,扶优扶强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依托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南平市科技成果交易会等平台,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生成、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突破一批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瓶颈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

6、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根据未来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配套和产业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新的产业支撑。立足现有科技、产业基础和潜在优势,重点培育和发展生物医药、光电、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一批成长性强的企业发展壮大,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7、提升产业园区集聚能力。按照建设特色型、创新型、生态型、和谐型产业园区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门槛准入,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把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充分发挥园区对工业经济的带动促进作用,推动优势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重大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大力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符合环保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增强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吸引、承接更多的企业入园发展,提升产业集中度,实现产业发展的集群化、集约化、循环化。拓展提升现有各类开发区,推动具备条件的省级工业园区扩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荣华山产业组团和延平、顺昌、松溪、政和等地申报省级工业园区,推动创意产业园、专业园、特色园和循环经济园发展,鼓励市内外异地联合创办开发区。加快推进园区建设与城镇发展紧密结合,推动城区联动、互动发展,增强城市功能,促进功能完善的开发园区向城市新区发展。

8、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发挥武夷山“双世遗”品牌优势和生态优势,科学规划和开发各县(市、区)旅游资源,加强与闽浙赣周边地区、台湾地区互动联动,推动区域旅游要素整合重组提升,构建大武夷旅游经济圈,努力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积极引进有实力、有开发经验的大型旅游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旅游综合体,策划生成一批有品牌、有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建设

一批集文化体验、美食购物与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经典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产业从观光型向度假型、养生型拓展,使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区内与区外旅游资源相互衔接、有机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持续发展的大旅游格局。加快改善旅游软硬件设施,延伸旅游产业链。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加强旅游行业的诚信建设,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展示大武夷旅游新形象。

9、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以改善环境、增加就业、促进消费为目标,不断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扶持创意产业发展,打造“武夷创意”的区位品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外包服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便民利民社区商业,完善家政服务网络,壮大提升城市服务经济。加快商贸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城市商业升级。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10、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和机制推动农业发展,突出特色化和品牌化、突出产业化和集约化、突出社会化和组织化,着力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不断壮大具有优势特色的笋竹、茶果、畜禽、烟叶等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流通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税收、信贷和技术研发等方面扶持力度,力争新增一批5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强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保护和使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加快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农业“五新”。依法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加大农村旧宅基地复垦力度。加强以农田水利和防灾救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1、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完善强农惠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务服务向农村覆盖。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统筹推进交通、电力、邮政、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加快灾后重建和农村旧房改造。加快实施烟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沃土工程等项目。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强乡镇“三农”服务中心建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加强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保障农民参与政治事务、公共管理和公益事业的合法权益。

12、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基本同步。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统筹涉农各类投资和项目安排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三农”,完善利益补偿、风险补助、价格支持政策措施,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投入产出效益,增加生产性收入。拓展延伸农业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功能,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增加经营性收入。构建农村就业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努力增加财产性收入。

13、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不变。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和提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新型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加快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配置。持续深化“南平机制”,提升农村“六大员”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继续开展“挂村服务,互动联动”工作。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生态公益林管护制度。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开展农村宅基地置换、流转的试点,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扶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健全农业保险体系,扩大保险范围。

四、进一步完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14、加快建设海西区域交通枢纽。今后五年是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的时期。要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原则,逐步形成以高(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道和农村公路为网络,普通铁路、航空、内河航运综合集成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南接北联”和“西进东出”的海西区域交通枢纽。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全面建成宁武、松建、建闽等国家高速公路和龙浦、邵光、延顺、顺邵、南平连接线等地方高速公路,力争用4年左右时间形成覆盖闽北、对接内陆、连接沿海的高速公路网络,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加大国道、省道、县道干线公路网改造和建设力度,增强干线服务功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继续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改造农村低等级公路,提高农村公路硬化率,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的县、乡、村公路体系。加快推进新一轮铁路建设,建成京福高速铁路南平段、向莆铁路南平连接线和南三龙铁路,开工建设浦建龙梅、衢宁铁路及连接线工程,加快南平至丽水铁路和既有铁路提升改造项目研究,适时开展前期工作。完成武夷山机场扩容改造,积极推进武夷山新机场前期工作,尽快具备开工条件。积极实施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加快促成水口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打通闽江通道。

15、优化能源保障结构。按照优化结构和多种能源互相补充的原则,积极推进南平核电、邵武火电厂改扩建和南平燃气热电联厂项目前期工作。合理电网布局,完善电网配套设施建设,开工建设闽北第二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220千伏主干网建设,加强110千伏及以下县域配电网建设,统筹考虑特高压电网规划建设,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实现电能供应更加安全、稳定、可靠。加强水能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扩大能源供应渠道,开工建设海西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福州至南平段。

16、提升城乡防灾减灾能力。按照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要求,加快城乡避灾点建设,全面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健全防洪(旱)减灾体系,以防洪为重点,抓紧建设闽江上游建溪、富屯溪流域防洪设施和重点堤防工程,积极推进浦城王家州、光泽茶富、光泽龙安寺水库等一批大中型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中小流域综合治理,抓好城市防洪,配套建设一批城区排涝站、涵闸工程。继续加强水利水毁工程修复,加强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快气象、水文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防范地质灾害体系,全面提高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化程度,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健全防火减灾体系,大力推进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市抗御火灾等各种灾害事故的能力。建立健全防疫减灾体系,加强农林牧渔病虫害防治,加快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农业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和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控灾系统建设,加强动植物疫病的防控。建立健全防震减灾体系,加快城市抗震防灾避难疏散场所建设。

五、加快武夷新区开发建设步伐

17、建设全省先行先试示范区。以规划为先导,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加快武夷新区开发建设步伐。积极争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立体进行、交叉推进,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武夷新区开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重要区域交通枢纽基本建成,新兴产业功能组团基本完善,新兴中心城市初具雏形。创新开发运作机制,探索政府主导、公司化运作的模式,加强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运用BT (建设移交)、BOT (建设经营移交)等融资手段,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创设武夷新区产业投资基金,采取融资租赁、信托担保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和其他创业投资、战略投资等参与开发建设。按照综合平衡、就地平衡的原则,建立适应武夷新区启动区开发建设的土地管理、收储、运营的体制机制,抓紧抓好土地收储工作。加强政策研究,积极争取支持武夷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18、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开发建设。围绕构建重要区域交通枢纽,加快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空港以及城市快速通道等交通设施和能源、通讯、环保等设施建设,加

快武夷山“陆地港”建设,拓展服务周边地区发展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打造人流、物流、信息流集聚平台。围绕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着力培育山水观光、养生度假、文化体验、民俗风情旅游等特色品牌,打造闽浙赣交界地区旅游集散地,建设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围绕打造新兴产业基地,着力发展节能低碳的资源加工、机械装备、光电、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生物制药、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吸引区外企业落户新区,形成初具规模的总部经济。围绕建设新兴中心城市,科学定位各片区功能布局,加快城市路网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高标准展开城市核心区建设,打造史蕴丰富、生态和谐的宜居新城。

19、加强生态保护与控制。严格按照武夷山“双世遗”保护规划的要求,精心保护自然生态核心区,扩大提升旅游休闲度假区,依山就势设计山水城市的功能服务区。进一步划定禁建区、限建区、功能调整区范围,强化武夷山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保护。严把规划项目审批关,建立健全武夷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机制,加大自然保护区、景区、度假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做好规划区域人口和建筑物的控制,实施功能调整转移,减轻环境压力,提升环境质量。

六、加快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20、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全省主体功能区战略布局的要求,落实好适应主体功能区定位要求的政策法规和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相关配套政策和绩效考核办法。充分发挥腹地广阔的比较优势,增强区域整体承载和要素集聚能力。坚持优化生产力布局与落实主体功能区定位有机衔接,支持优化开发区域加快转型升级,促进重点开发区域快速发展,引导适度开发区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区域空间开发格局。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的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生态良性循环。

21、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加快组团式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步伐,推进形成与海西城市群相呼应的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南平城市群,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统筹南平中心城市与武夷新区发展,促进二者南北呼应、相辅相成、一体发展。充分发挥南平中心城市产业基础较好、城市人口集聚、人才资源丰富等优势,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经济结构,拉开城市框架,完善交通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做大做强、做精做美南平中心城市,使其在辐射带动全市经济跨越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停车场和农贸市场等设施配套,创造宜居宜商宜业的良好环境,彰显山水特色、文化底蕴和现代风貌。

22、提升县域城市功能。以工业化为主导、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城镇化为支撑,

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县域集聚,提升县域城市功能,增强县域城市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社会公益设施,精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人文品位和现代内涵的县域城市。邵武市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强市和闽赣周边有影响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人居福地、创业福地、生态福地,增强“福地邵武”对周边区域辐射效应;武夷山、建阳两市发展要与武夷新区建设相统筹,打破行政篱笆,科学合理布局,促进功能互补,形成共生共赢、联动发展的城市联盟;建瓯市要围绕建设海西绿色腹地商贸中心,强化城市功能,全力打造中国笋竹城;顺昌县要坚持生态立县,以工强县,突出岸线特色,建设山水生态县城;浦城县要发挥福建“北大门”优势,建设海西与长三角互动发展的前沿平台和新兴城市;光泽县要加快推进特色经济强县、文明生态之乡、优美宜居城市建设;松溪县要发挥生态和区位优势,建设承接浙沪地区的生态山水宜居城市;政和县要突出竹、茶、旅绿色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山城。

23、加快推进小城镇和中心村镇建设。围绕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要求,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工贸主导型、农业生产型、交通枢纽型、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的经济强镇、中心集镇。加快中心村建设,努力把中心村建设成为适宜人居、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抓住厦门支援南平灾后重建的契机,创造性地落实省、市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和中心村镇建设,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发挥其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中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争取、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里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偏远山区、水库库区等的投入。

七、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战略

24、强化投资支撑带动作用。积极扩大投资规模,以投资增量的扩张带动存量的调整,发挥投资在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支撑带动作用,力争投资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40%。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投资,确保“十二五”前期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强化大项目支撑,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策划生成、储备管理、协调推进、滚动建设、联手督查和考核通报制度。拓宽投资来源渠道,吸引更多的中央直属、省属企业和跨国公司等大企业、大财团到南平投资布点。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完善项目配套服务,创新投融资机制。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标准。

25、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稳步提高公共财政用于改善民生投入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

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收入的差距。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切实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创业,夯实居民消费基础。继续实施鼓励消费的财税、金融政策,认真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农机、节能产品的消费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消费领域,培育消费热点,发展新型消费模式,促进便捷消费,引导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城乡商业,重点发展各类新型业态。优化消费环境,推动信用消费,加强消费维权机构建设,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

26、增强内需的有效拉动。充分挖掘内需潜力,着力扩大消费、增加投资,形成内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加强投资与消费的有效结合,加大消费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完善城乡互动的现代流通市场网络,加快建设一批专业集散市场,推进一批农产品交易、汽车交易、综合交易等专业市场改造升级。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持续推动“万村千乡”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合理引导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强化投资与消费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投资消费顺畅衔接、良性互动。

八、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27、加快建成生态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把生态优势转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提高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认真组织实施《南平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按照生态市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认真组织实施重点建设工程,强化生态市建设的政策、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力争2015年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标准,把南平建设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度假休闲胜地和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产业蓬勃发展、生态文化繁荣、适宜投资创业的区域生态经济中心。

28、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为重点,全面提高生态保护水平。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提高森林综合利用企业的准入门槛,全面推进造林绿化和“四绿”工程建设。科学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森林涵养水源和防洪减灾能力,全市年木材采伐生产量控制在180万立方米以内,并逐年减少。抓好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和主要流域、重点旅游景区道路两侧一重山,以及城市周边一重山的生态保护。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完善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办法。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认真解决油烟、噪音和机动车污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鼓励和扶持沼气池建设,推广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深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家园清洁行动”和“生态乡镇”、

“生态村”创建活动。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强化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加强严重水土流失区域整治。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实施对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区的分区保护,继续推进水口库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29、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大力推行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形成低投入、低消耗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推进废物循环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建设,从资源开采、生产消化、废物产生、最终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组织实施国家级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一批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清洁生产企业。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建立促进低碳技术发展政策机制。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大力推广节地建筑技术。

30、加大节能减排攻坚力度。强化节能降耗减排的激励约束,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关停、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和落后产能的项目。加强企业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研发引进与推广应用。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严格控制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跟踪监管。加快重点节能工程和污染减排项目建设。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执法监督,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进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全社会节能潜力。

九、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

31、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健全科技创新的有效投入机制,确保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稳定增长,力争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热情,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研究开发活动的主体。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扶持力度,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孵化”和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家标准的制定,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企业和产品。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开发。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把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优势企业建立科研机构、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鼓励发明创造。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创造、应用、

保护和管理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快构筑高速信息网络,大力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和物联网发展,加快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完善电子政务基础支撑体系,健全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全面提高“数字南平”水平,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3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组织实施《南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立健全各类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办学水平。继续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优化教育布局结构,缩小校际、城乡、区域教育差距,加强乡镇中心校、初中校和公办幼儿园建设,提高农村校、薄弱校办学水平,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做优做强优质高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武夷学院、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水平,支持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建设。重视老年教育、家庭教育,搞好特殊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学校管理,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推进多元化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33、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组织实施《南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建设武夷新区人才集聚区,打造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的学术交流和度假休养基地,培育柔性引才品牌。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吸引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着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重点支柱产业人才资源,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党政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两岸人才交流和山海人才协作,建设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示范区域。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完善人才与项目、技术、资本对接机制。加强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加强城市间人才交流与人力资源服务合作。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和平等公平、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加强本土人才培养,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

34、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全面落实积极就业政策,以发展拉动就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以政策推动就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力争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3万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降低。健全就业援助体系,统筹抓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帮扶,优先扶持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就业。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完善覆盖全市的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的工作机制,营造有利于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的体制机制环境。加强劳动执法,改善劳动条件,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稳步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水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安置养老保障工作,提高个体私营企业职工的参保率。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和优抚对象的待遇水平,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城镇住房建设用地总量和建筑总面积中占有相当比例,完善廉租住房政策和供应体系,加快棚户区改造。

36、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扩大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切实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水平。加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新增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倾斜力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实施“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工程,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创办医疗机构,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科学合理规范医药、医疗服务价格,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立健全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监督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竞技体育,培育体育产业。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人口计生工作目标责任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促进性别平衡。坚持性别平等、儿童优先原则,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年服务事业和产业。

37、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增强社会

管理和服务合力,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快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加快形成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规范设立乡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立维稳信息员、维稳群众工作队和网络舆情引导员队伍,筑牢基层维稳防线。严格按照“路线图”依法处理信访事项,积极创新调解工作机制,加快推进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规范设立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及各级调委会,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提升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互联网信息网络的管控建设,做到依法、有序、有效管理。深化“平安南平”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校园及周边治安整治成果,严密防范、依法惩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落实政府、部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的主体责任,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十一、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8、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和创造活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培养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大力弘扬主旋律,广泛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坚决杜绝低俗、庸俗、媚俗等腐朽文化传播,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鼓励高等院校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积极打造学术精品工程,增强自主创新精神和思维创新能力。

39、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作用,增强文化软实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扶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和城市综合性大型文化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海西绿色腹地特色文化品牌,重点挖掘和弘扬朱子文化、闽越文化、武夷茶文化等特色文化。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产业投资多元化,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集群,建成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产业基地。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与经济的融合,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步形成富有竞争力和鲜明特色的闽北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推进文化创新,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力争主要艺术门类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加快广播影视事业发展,巩固和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推进广播

电视数字化。重视文物保护,加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与传承。

40、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面向市场,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升文化创新水平,鼓励创造更多文化产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增强文化市场活力,进一步扩大文化的多元供给,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维护文化市场秩序。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加快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十二、继续深化体制改革

4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健全行政问责制度,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完善市区管理体制,继续下放审批和管理权限,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市区一体化发展。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完善绩效评估制度。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探索开展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权限内的投资项目核准、备案行为,推行并联审批和联合会审,简化办事程序,规范自由裁量权。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提高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放宽市场准入,规范市场退出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投资的新机制。

42、稳步推进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强化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责任,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新增财力优先保障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向薄弱环节和农村地区倾斜。有效整合社会事业各领域的专项财政资金,提高政府财力使用效益。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非税收入管理、会计集中核算、财政票据电子化和村账托管等制度改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地方财政风险。大力培植财源,优化税源结构,加强税收征管。

43、推进金融服务创新。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积极吸引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南平落户和开设分支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个性化金融服务水平。加大政银企战略合作力度,拓展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协作互动。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大力推动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力争5年内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培育资本市场的“闽北军团”。着力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民间融资管理,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完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地方商业银行,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村商业银行。健全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完善金融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强化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

44、增强市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继续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制度,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分开,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公共资源进入统一的配置平台交易。推进非基本公务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创新土地收储机制,推进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完善市场公平准入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支持民营企业以股权、实物和知识产权等非货币方式扩大投资,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管理创新和品牌建设。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十三、全面提升对台合作和对外开放水平

45、构建对台交流合作平台。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实施为契机,推动对台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密切与台湾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吸引更多台商进入闽北投资兴业。加强对台金融交流与合作。抓住武夷新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的有利时机,吸引台湾人才、资金、技术参与新区建设。加强与台湾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对接,积极创造条件开辟台商投资区、专业园区,整体提高产业承接对接能力。推动增设武夷山机场为两岸客运旅游包机直航航点,拓宽旅游交流合作领域,提升南台旅游合作水平。加强南台农业合作,进一步探索南台农业合作模式,创造条件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积极促进南台县际、乡际经济、旅游、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以朱子文化、茶文化、齐天大圣文化、郑成功文化等为纽带,扩大对台文化交流。加强南台宗亲民俗交流,加深基层民众的亲情友情。

46、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推动引资方式多元化,拓宽引资渠道,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导外资投向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坚持引资与引智结合,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吸引境内外企业到闽北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积极参与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展会活动,办好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和“5·13”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创新招商机制,整合招商平台,拓展招商领域。健全完善招商引资服务机制,对重大外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促成项目顺利报批、落地、投产。加强与港澳侨经贸合作,加大对港澳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海外侨商与我市企业对接合作机制,力争与港澳侨的合作取得新突破。

47、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强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提高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提升出口竞争力。积极引导鼓励企业通过国际性专业展会等平台,寻求商机,拓展市场空间。坚持走工贸结合的路子,鼓励由行业协会和出口贸易企业牵头,组织同行业

企业,统一出展、统一品牌、统一接单,形成行业合力。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鼓励出口优势产品的龙头企业到境外设立销售网点,降低贸易成本,规避贸易壁垒。健全“大通关”协调机制,加强电子口岸建设,扩大口岸功能。

48、扩大区域经济合作。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主动融入长三角、珠三角及我省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半径,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增强协作实效。积极推动山海协作,深化泉州南平协作,以厦门市对口支援为契机,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拓宽协作领域、丰富协作内涵、提升协作层次,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参与海西二十城市协作区、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闽东北经济协作区等跨省、市区域协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产业、环保等项目协作,促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协作配套、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探索建立跨区域合作产业园区、物流园区、旅游创意园区,加快形成产业对接走廊。做好各项对口援助援建工作。 十四、组织动员全市人民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努力奋斗

49、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各级党委准确把握形势、科学谋划发展、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的能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建立和完善符合南平实际、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奖励制度,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绩导向和用人导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改进作风中创先争优,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大治庸治懒力度。

50、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强各级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五要”工程。坚持办事公开。坚持依法治市,加快推进法制化进程,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公民法制意识。

51、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统筹,进一步形成国

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加强军地协调配合,提高国防建设保障能力。深化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工作。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抓好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健全和完善人防体系,加快人防工程建设,加强军事设施保护。落实优抚政策,妥善安置退伍、转业军人和随军随调家属,把双拥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上来,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奋力争先,为开创南平跨越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

  • 2011年南平市政府工作报告 1
  • 2011年南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23日在南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七次会议上 南平市人民政府市长 裴金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南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查看


  • 2011年南平市政府工作报告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南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 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和"十一五&quo ...查看


  • 南平市清理整治违法建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 南平市清理整治违法建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修改稿) 为了贯彻<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整治违法建设的通告>(南政综„2010‟239号,以下简称<通告>)精神,狠刹非法占地.违法建设歪风,维护城市正常秩序和优美环境,决定在 ...查看


  • 南平市农业学校怎么样?
  • 南平市农业学校怎么样? 找好中专,上猎学网.猎学网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下南平市农业学校怎么样? 南平农业学校该校创建于1951年,1969年因"文革"被迫停办,1975年11月复办.1994年在南平市属中专校中率先被福建省政 ...查看


  •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2
  •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 ...查看


  • 南平市光泽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 南平市光泽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十二五"年期间,我县农业产业化要继续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突破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农产品区域竞争力,增强农林业经济贡献率 ...查看


  • [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引发的思考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南平这样的传统农区,建设新农村更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深远性的影响和作用.为真实了解新农村的主体――农民急需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笔者最近到3个行 ...查看


  • 2016南平事业单位招聘面试流程
  • 官网:http://www.zgsydw.com/fujian / 2016南平事业单位招聘面试流程 2016南平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间为3月19日,2015南平事业单位招聘公告发布时间为2月4日.预计2016事业单位招聘公告大致会在2月初左 ...查看


  • 南平市中小学生命教育实施方案
  • 南平市中小学生命教育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其珍爱生命.尊重他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就南平市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