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第四品问答

第四品 思考题答案

(注:问题中若提到写出自己的感想、打算等,均请自己发挥。)

第36节课

329、什么叫做不放逸?它的本体和作用分别是什么?你做到了多少?

答:所谓不放逸,就是对三门小心翼翼、谨慎取舍。《学集论》中云:“所谓不放逸,即是无贪、无嗔、无痴而精进行持善法,在内心防护有漏法,它是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福德的根本。”

不放逸的本体,就是行持一切善法的精进。不放逸的作用,就是受持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功德。

330、我们平时怎样做才能不放逸?

答:在说话时,看看有些话能不能说;在做事时,看看有些事能不能做;在想事情时,看看有些事情能不能想。平时自己监督自己,言行举止要特别注意、谨慎取舍,随时以正知正念来摄持。

331、《菩萨地论》中将不放逸分为哪五种?请具体解释。

答:第一种叫前际不放逸,即是对往昔所造的罪业心生追悔,发誓再也不造而如理忏悔;第二种是后际不放逸,就是改过自新之后,今后的行为如理如法,不做任何坏事;第三种是中际不放逸,是指当下所做的事情如理如法,不背离一切善法规则;第四种是前行不放逸,即以后的一切行为不作恶法;第五种是现行不放逸,指现在的一切行为不作恶法。后两种与前际不放逸、中际不放逸稍微有点差别,后者是从行持善法的角度而言的,前者则是从不作恶法的角度来讲的,反体方面有所不同。

332、有些人受了菩萨戒以后,看到某众生特别恶劣就生起厌离心,发誓今后决不度这个众生,这属于什么样的发心?其后果如何?为什么?

答:这属于舍弃愿菩提心,违犯了菩萨的根本学处。其后果必将堕入恶趣。

佛经中说,如果一个人在心里想过布施一些微少而平常的东西,但因悭吝而没有施舍,这种人将会堕落为饿鬼。更何况在三宝前发菩提心,发誓令众生得到暂时与究竟的一切安乐,

后来却出尔反尔欺骗了佛菩萨和众生,因烦恼不如是行持,这种人怎能超越因果规律而投生到善趣呢?

第37节课

333、论中说舍弃菩提心必定会堕入恶趣,那么舍利子尊者因地时舍弃了菩提心,为什么没有堕落,反而获得了阿罗汉果?请引用各大论师的观点具体分析。

答:这是特殊的因果业报现象,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思议,只有一切智智的佛陀才可现量知道。这并不是推诿,因为佛陀宣说过: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一般众生造某种因,定会有某种果报,但是有些特殊业力关系,不一定会如此,这是极为微妙、深密的道理,并非一般人所能了知。《入中论》也说:“由说诸法依缘生,非诸分别能观察”,“无善恶慧得解脱,亦遮思维诸业果”。佛陀超离一切善恶分别的究竟智慧,方能观察微妙的因果缘起,其他有情去观察,只能是盲人摸象,根本得不出完整、正确的答案。

对此,各大论师亦有不同的解释,《普明论》和《释论》中说:“某人舍弃了菩提心,后来也能得以解脱,这说明业力不是凡人可思维的,唯一是佛陀才能了知的行境。”《入菩萨行论广释》中说:“舍利子虽然舍弃了菩提心,但他没有舍弃出离心,所以没有堕落。”善天论师回答说:“虽然舍弃了方便的菩提心,但他后来再三地受持,所以没有破菩萨戒。”布布达论师则认为:“舍利子舍弃了世俗菩提心,但没有舍弃胜义菩提心——无我的空性智慧,所以他没有堕落。”对布布达论师的观点,无著菩萨在《善说海》中也是非常赞同。但上师如意宝说:“不管怎么说,这些只能是一种代表个人的想法而已,真正的微细因果只有佛智才可了达!”

334、有人认为:“如果杀生、邪淫破了根本戒,这一辈子就完了。但我想舍弃大乘改学小乘,这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反正都是佛法嘛!”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这种想法不对。虽然守持清净的别解脱戒功德很大,但入了大乘后又舍弃菩提心,这种罪过远远超过了前者,如《般若摄颂》云:“纵然在千百俱胝劫中行持十善,但若最后发了欲求缘觉阿罗汉的小乘心,这种罪业远远胜过破小乘别解脱戒的根本罪。”《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云:“善男子,菩提萨埵安住声闻与独觉乘,自求寂灭,是为菩萨之深重根本罪。”

有些释论中说,即使犯了小乘的根本戒,但若没有舍弃菩提心,照样能够饶益众生,做无量的功德事业。但若舍弃菩提心,不仅自己失去了解脱的机会,无边有情也因此得不到救度,失去获究竟安乐之机会。所以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有生之年千万不能放弃菩提心。

335、请引用教证、理证分别说明:舍弃菩提心具有严重的过患。

答:教证:《寂灭决定神变经》中云:“何者抢夺南赡部洲一切众生之财,断一切众生之命,何者对菩萨甚至布施旁生一食团之善行作障,则罪过较前者严重无量倍,因为对获得佛果之善业作障故。”《善巧方便经》云:“所有的堕罪中,舍弃愿菩提心的罪业最严重。”

理证:哪怕只是毁坏一位众生的安乐,尚且要自食其果遭受损失,如果舍弃菩提心,结果将毁坏天边无际所有众生的安乐,果报堕入恶趣这一点就更不必说了。

336、障碍高僧大德的利生事业会有什么果报?为什么?

答:无数劫中在恶趣里感受难忍的痛苦。

因为高僧大德的善行事业对众生有极大利益,如果此事业遭到一些人扰乱、障碍,令利益众生之事业不能顺利进行,扰乱者就是间接损害了众生。简言之:谁障碍菩萨的善行,也就等于损害众生利益,那么他一定会因此恶行而感受无边恶趣痛苦。

337、菩萨在布施时,有人若去乞求他施身体,菩萨失去了身体、生命就无法利生了,这些乞者是不是造了严重恶业呢?对此你如何看待?

答:不一定,这要视他的发心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布敦大师就此曾作过回答:“对菩萨来说,给别人布施身体,不会障碍其修行事业,因菩萨布施身体,在短时间即积累起多劫才能圆满的资粮。其他人向菩萨乞求身体,实际上是菩萨修道中的助道因缘,故无有障碍菩萨善法的罪过。”

338、有些人认为:“菩萨戒不同于别解脱戒,即使犯了根本戒也可以重受,所以犯了也不要紧,忏悔再受就行了。”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这样去做,守持菩提心功德与舍戒堕罪相互间杂抵制。每一次犯戒的堕罪力牵引着你堕入恶趣,每一次受戒的功德牵引你上升善趣,两种力量轮流牵引,要在生死轮回中辗转很长时间。就像两个人拉同一辆车,一个往东拉,一个往西拉,争扯不休,谁也到达不了目的。舍戒与守戒也是在菩提道上朝两个相反方向的力量,使自己不能很快地成就。不仅自己得在轮回里拖很长时间受苦,对他人也不能作很大的利益事业。若坚持守护菩萨戒而不杂有堕罪的垢染,就像一直朝一个方向前进一样,善根会日日增长,很快就会获得成就而利益无量众生。

第38节课

339、有些人想:“虽然我因放逸等过错会堕落,但没什么大问题,诸佛菩萨和上师会救护我的,上师会加持勾召我,让我转生到净土,所以我现在好好地享受享受,用不着那么苦修。”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答:不可以这样,放逸者佛菩萨也没办法度化!

想一想往昔无量劫中,已经有无数的佛出兴于世度化众生,可是我们放逸造罪,至今都没有得到诸佛的教导,未度脱轮回。这不能说佛菩萨没有大智慧、大方便,而是因为我们往昔不精进修善业,反而终日放纵身心,恣意造罪,以恶业为障,纵使佛菩萨的慈悲心再怎么强烈,也没办法让我们解脱。佛经云:“犹如太阳升,成熟莲花启,如是佛出世,唯度有缘众。”《现观庄严论》中说:“如天虽降雨,种坏不发芽,诸佛虽出世,无根不获善。”所以要想解脱轮回痛苦,必须要自己努力精进。如果自己放逸造罪,虽然诸佛出世,自己仍“无根不获善”,只有漂泊在六道中遭受痛苦。

340、有人认为:“现在的诸佛不能度化我,但未来的佛陀可能会度我吧,所以继续造罪没关系。”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如果我们今后依然明知故犯,放逸行事,那么就会重蹈“不得佛化育”的命运,下场必将是反反复复地堕入恶趣,苦不堪言。纵然侥幸获得了善趣,也是感受一些刑罚、遭受病魔缠身、受到束缚、被兵器砍剖身体等苦痛。

341、释迦牟尼佛在《趣入慈氏经》中讲过哪四种难得?这些是“偶尔”获得的吗?你是怎样认为的?

答:“获得人身极为难得,值遇佛法极为难得,对佛教生起信心极为难得,自相续生起菩提心极为难得。”这并不是偶尔获得,而是自己千百万劫积累的善根成熟所致。因为“诸法因缘生,缘去法还灭”,世间上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其特定因缘,绝非偶然现象。这种微妙因果关系我们凡夫虽然无法现量见到,但以因明来推测,也能得出此道理。

342、什么才是真正的聪明?你具有吗?

答:有些人认为电脑用得特别好,数学算得特别好,这些表面的能力就叫做聪明。其实也不一定,有时候旁生也可以做到。真正聪明的人,能真正将佛法融入自心,并以佛法甘露来利益他人,他们承认前世后世、因果不虚,明白自己终究要死,今生的一切显现无有任何

意义,最有意义的就是以难得的人身来行持善法,对来世做一点准备,不依靠它造恶业害国家、害社会、害众生,这样的人才是聪明人。

第39节课

343、有些人认为:“我现在身体健康、丰衣足食,生活顺缘圆满具足,所以放逸一点无所谓,以后再精进也不迟,反正自己无病无灾,时间还长着呢!”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这种想法只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而已。

因为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就像过山的瀑布水一样,一刹那也不会停留,从我们出生时起,即使没有遇到违缘,它也在日缩月减,不停地向死亡奔去。不仅如此,我们的身体也是暂时的借用品,是死主暂时借给我们的宅舍,主人什么时候要收回去,谁都无法决定。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房客,死主随时都有可能通知自己从身体这个房间里搬走。所以即使自己无病无灾,也不能认为自己不会马上就死,而应当抓紧时间精进修行。

344、为什么说我们的身体只是一种借用品?对此你能产生定解吗?

答:因为自己对它没有主宰权,死主一旦要收回去时,我们无法多留住一分钟。我们就像一个房客,死主随时都有可能通知自己从身体这个房间里搬走,所以自己应随时随地做好准备,不然到时惊慌失措,唯有随业风飘荡受苦。

345、如果我们没有利用人身好好修行,成天都是造恶业,来世会有什么样的下场?你真的相信吗?

答:来世不要说获得三解脱的果位,就连善趣的人身也没有把握。倘若堕入恶趣,不管是哪一个恶趣都非常痛苦,那时因受苦而不断产生恶心,恶业继续增多,受苦的时间、程度也就越增加。

346、请仔细观察你周围的旁生,它们有机会行持善法吗?平时是怎样造恶业的?如果我们是它们的话,会怎么样?

答:请自己发挥。

347、有些人想:“佛经中说获得人身犹如盲龟值轭一样困难,但现在世界上人口这么多,国家还要实行计划生育,怎么可能难得呢?”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

答:这种想法不正确。佛经里的比喻,主要是针对行持佛法的珍宝人身而言的。要知道,

与旁生、饿鬼、地狱的众生相比起来,人类确实为数不多。一个蚂蚁窝里的蚂蚁也比一个大城市里的人多出无数倍,尤其能行持善法的人身就更为难得了。区区几亿人当中,日夜行持善法、向往解脱的到底有多少?大家也心知肚明。所以佛陀在经中的比喻,是说真正修持善法、了知今生来世的人身相当难得。

第40节课

348、对上师等严厉对境生起多少刹那的恶心,就要堕入地狱多少大劫,此中所说的“刹那”是指时际刹那还是成事刹那?请说明二者的差别。

答:指时际刹那。正常男士弹指间为一时际刹那,而从头到尾完成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叫做成事刹那。

349、有些人认为:“若对上师三宝生起一刹那的恶心,就要堕入地狱一个大劫,那等一个大劫过后,我还可以重获人身,那时再修持也来得及。”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在受苦的同时,又为烦恼摧动造更多罪业,罪上加罪,每种罪业又有无量的苦报,所以如果堕落的话,则很难摆脱恶趣之身,更不要说获得人身重新修持了。

350、名词解释:顺现法受业 顺后受业 顺次生受业

答:顺现法受业:今生造的罪业,今生就要感受果报。

顺后受业:今生造业,很多世或很多劫以后才成熟果报。

顺次生受业:今生造业,下一辈子必定成熟果报。

351、众生堕入恶趣后,由于不断因烦恼造业,势必愈陷愈深,永无解脱的希望。这样一来,是否与佛经中所说的“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相违?为什么?

答:不相违。因为根据《俱舍论》等经论的观点,众生受业报有顺现受业、顺后受业。恶趣众生在恶道中造的恶业,不一定都会顺现受业,如果都是顺现受业,那它们肯定是永无“刑满释放”之日。但恶趣众生也有顺后受业的机会,即它们以前造的业会成熟感果,如果是感受善果,即会从恶趣中上生善道。比如一个有情造一杀生恶业,因此而堕入地狱一个中劫,此报受圆满后,它感受自己在堕地狱以前造的某种善业,即顺后受业,而生于善趣。众生从无始轮回以来,积累着种种业,不同时间成熟不同的业,以何业为主则显现何种果报,因此,说恶趣众生在恶趣中造恶业,一直陷入恶趣永远不得解脱,这并不能成立。

352、现在许多人认为因果不存在,理由就是:有些坏人造恶业,但他们的生活却越来越好;有些好人造善业,但工作家庭等越来越糟糕。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这种观点不正确。

知道了顺现受业、顺后受业的道理后,自然就能明白:有些坏人生活越来越好,这是他们以前的善业现在成熟了,而即生的恶业尚未成熟;而有些好人工作家庭等越来越糟糕,则是因为他们以前的恶业现在成熟了,而即生的善业尚未成熟。正如龙猛菩萨所说,所谓的业力,并不是像用刀子砍身体即刻就出血那样立即感受果报,但是在因缘聚合时,往昔所造的罪业之果必定会丝毫不爽地现前。所以因果绝对是公平的。

353、自己对自己最大的欺惑是什么?请结合你的亲身经历说明这个问题。

答:我们千百万劫中努力积聚资粮,今生才得到了闲暇人身,如果明明知道这些道理,但却不去修持善法,放逸造恶,似乎忘了轮回之苦,如入宝洲空手而归一样,白白浪费了极为难得的机会,这就是最大的自欺之举,也是最愚痴的行为。

第41节课

354、有些人明明知道贪心、嗔心不好,但遇到对境时仍然无法克制,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才能对治?

答:是由于烦恼在作怪。

不管用显宗还是密宗的智慧来进行观察,烦恼实际上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来去住等等,它的本体就像虚空中的阳焰一样,完全是一种虚伪不实的法。显宗中有一些如梦如幻的观修方法,生起烦恼的时候,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对治;而密宗大圆满的本来清净中,可以用虚空般的见解来摄持,以此断除自相续的恶分别念,令所有的烦恼消于虚空,一点一滴也找不到了。因此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应经常观察自相续中的烦恼,尽量做到不放逸。

355、我们修忍辱的时候,什么是该忍的,什么千万不能忍?为什么?平时你做到了吗? 答:众生对自己的损害、修行过程中的苦行都是该忍的,而相续中的烦恼怨敌是千万不能忍的。

因为烦恼一直隐住在我们心中,恣意以各种痛苦来伤害我们,如果我们看清了这个仇敌后,还要一声不响甘心忍受,不对它发奋斗争,这种态度不会给任何人带来丝毫利益,反而

让烦恼凶敌更加得意猖狂,这种忍受是可耻的懦弱!

第42节课

356、在讲课之前,上师强调了哪两件事情?你做到没有?如果没有的话,你今后打算怎么办?

答:第一件事情,现在这部论典的前几品已经讲完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没有讲,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大家不要中途放松下去。

第二件事情,现在这种听法的机会来之不易,需要借助很多人的帮助,一方面要感谢他们的支持,同时要将自己听闻的一切善根回向给众生。另外,大家在学习辅导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最好能通过考试、辩论、研讨、辅导等各种方式来深入法义。

357、有些人认为非典、禽流感非常可怕,有些人认为恐怖分子非常可怕,烦恼对我们的损害是否与之相同?为什么?请从危害程度和危害时间方面具体分析。

答:不相同。1)从危害程度而言:非典、禽流感或恐怖分子的危害,最多是夺取我们今生的生命,除此以外也不可能将我们投入地狱等三恶趣中,生生世世都感受痛苦。而烦恼的危害与之不同,烦恼一旦发作起来,在一刹那间便可造下重罪,如杀人、五无间罪、诽谤密乘金刚上师等,导致无数劫地狱之苦,而地狱中最轻微的痛苦,也是人间难以想象的。

2)从危害时间而言:非典、禽流感或恐怖分子的危害,时间并不长,最多只是一生一世。而烦恼对我们的危害,并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或者一生一世,从无始以来到现在,它始终都在害我们,它不仅仅无始以来一直害我们,现在也是正在害,如果现在害了,过段时间不害也不要紧,但是在未来漫长的轮回时日中,只要没有斩草除根,它就会不断地挥舞魔爪,将我们一次次推入恶趣的深渊。

由此可见,烦恼对我们的危害是超胜一切的。

358、有些初学者听说大圆满、大手印非常殊胜,就马上依止一位上师,要求给自己传这些无上密法,自己要迅速获得成就。请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这种现象正说明了此人对佛法的孤陋寡闻。要知道,假如小学、中学、高中都没有读,一开始就要得大学文凭,要当一个大学教授,恐怕除了非常利根的人以外,这是根本不现实的。学佛应该一步一步来,尽管大圆满、大手印非常殊胜,但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那

就会像空中楼阁一样,不可能在相续中生起这些功德。

359、随顺敌人我们最终都可能获得利益,那为什么不能随顺烦恼呢?

答:烦恼这个凶险恶毒的敌人,与世间怨敌还有点不同。人世间的仇敌,即使双方有血海深仇,世代为敌,只要我们对他言听是从,用各种方法来取悦他,对方毕竟是人,很有可能改变心态,从此不但不害我,反而为我带来各种利益和安乐。但烦恼绝对不会这样,如果我们随顺它,任其摆布,它也不会对我们有丝毫友善,反而会给我们带来更多伤害。烦恼就像毒蛇一样,越接近它、越依止它,自己的处境就越危险,它没有任何慈悲可言,不管你怎么承侍它,它都会突然咬你一口,让你中毒身亡。

第43节课

360、有些人坐的是高级轿车,住的是星级宾馆,吃的是人间美味;而有些人幕天席地,以山洞为家,以山泉野果为食,天天修持佛法精要,这两种生活哪种快乐?为什么?

答:后一种快乐。虽然表面上看来,前一种人享受的生活非常美好,几乎跟天人没有差别,但如果真正去亲近他、了解他,就会发现他的内心十分空虚无奈,贪欲随外境而不断增长,整天考虑的就是感情、工作、生意,在他们的烦恼病没有消除之前,始终都得不到真实的快乐。而住在山间的修行人,尽管吃穿非常简朴,但他们天天与甘露妙法为伴,相续中的烦恼日趋减少,这种内心的快乐,远远超过了世间上的富贵人。

361、地狱中的阎罗狱卒以及各种刑具、动物等都是真实存在的吗?为什么?

答:这些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地狱里各种各样的显现,其实都是我们心不清净的自现形象,是烦恼的一种显相,如果因烦恼深重而堕入地狱,自相续中的烦恼就变成各种形象的地狱狱卒,拿着非常可怖的兵器,以各种刑罚来折磨我们。

362、什么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对无始来严重残害自己的烦恼敌,报仇雪耻、彻底铲除,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因为无始以来到现在,不管是时间上也好,范围上也好,烦恼一直不断地加害我们,它的危害程度是世间敌人远远所不及的。世间人对自己作伤害,即使这种伤害不是那么严重,自己也会生起极大嗔恨心,千方百计地去报复铲除对方,那么真正有智慧、有志气的人,面

对烦恼这一不共戴天之仇人,面对它无始以来恣肆残害自己之耻辱,必须要将其彻底消灭,洗清耻辱。

第44节课

363、在这节课当中,寂天菩萨怎样运用战争的比喻,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我们应当不懈怠地对治烦恼?

答:1)将士们列阵在战场上激烈地交锋,奋力地想消灭他们的敌人,然而这些敌人最终都要自然死亡,并且他们还被各种业力烦恼所逼迫,没有自主、极其可怜。尽管如此,将士们毫不顾虑被敌军箭矛所中伤身体之苦,未达到胜利目的之前,绝不向后逃跑。

何况我现在决志要精进地去消灭无始以来一切痛苦的制造者——恒常与我为仇的烦恼怨敌,这些敌人若没有努力消灭,是不会自然离去灭尽的。所以虽然遭到百般违缘痛苦,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丧失斗志,懒散懈怠。

2)世人为了微小的利益,与敌作战而在身上留下了创伤,战后他们以此当作勋章而炫耀。 现在我为究竟成佛的大利而精勤修行,就算修行过程中遇到挫折、痛苦,这也是修行人的庄严。

364、如果在求法修行的过程中,你没有吃的穿的,处处遭人歧视诽谤,做任何事情都不顺利,这时候你会怎样对待?

答:既然世人为了微小的利益,都将痛苦当作最光荣的事情来炫耀,那我们现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精修佛法,暂时遇到一点点困难痛苦,又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呢?在与烦恼作战的过程中,假如缺衣少食,三餐不济,或者遇到挫折违缘,这就是真正英雄的标志。

或者思维恶趣之苦,要比如今修行之苦剧烈无数倍,并且忍受修行的苦是离苦的方便,此苦是有限期的。

或者思维此乃自己往昔造恶业的果报,从而对因果生起诚信,极力修善断恶。

„„

总之,根据个人的根基和意乐,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精进修持对治法。

第45节课

365、和世间人相比,作为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为什么需要忍耐和精进呢?你平时是怎么

做的?

答:渔夫、屠户及农牧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仅仅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计,尚且能忍受寒热疲困等诸般艰苦。那么为了成办一切有情的安乐,我们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更应该忍受修行中的苦难了。

366、自己若未断除烦恼,是否能真正帮助别人?请以教证、理证具体分析。

答:不能。1)教证:佛经中说:“己未度脱,岂能度众。自如盲人,岂能带路。” 律藏当中也说:“自己未能调化,而去度化众生,无有是处。”龙树菩萨说:“如果自己没有得到解脱,而去度化众生,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行为。要真实地度化众生,先必须精进地调伏自己的烦恼。”

2)理证:要成办自他二利事业,得有一定程序。这个步骤,首先是自己从烦恼迷惑中解脱出来,如果自己不去勤求解除烦恼束缚,这样的行为既不能成全他利,亦不能圆满自利。自己尚未解脱烦恼束缚,随着烦恼无有自在,还说要去解除别人的烦恼,完全是狂妄之语。

367、有些人说:“当初我不知道守持菩提心这么难,戒条又有这么多,前段时间我错了,我现在不发心了。”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从两方面分析。

答:假如你现在要退,一方面生生世世中都得不到善趣的快乐,这个道理前面也讲过。另一方面,你没有必要退,前辈的高僧大德都是依靠菩提心而成就的。虽然表面上看来度无量众生确实困难,但这种发心的力量非常强大。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发愿:“地狱没有空的话,我的发心不退失,我要度尽一切浊世众生。”但这些众生还没有度完的时候,佛陀早已经成就了,这就是由于发心的力量非常强大。无垢光尊者在有些教言中也说:“大乘显宗中虽然说要三大阿僧祇劫积累资粮和行持菩萨道,但对发心力量强大的人而言,一瞬间便能积累无量劫的资粮,故不需要那么漫长的时日。”有了这样强大的发愿力,在短暂的时间中即可圆满资粮。因此为了灭除烦恼,我们应当持之以恒,不能退失菩提心。

368、经论中云:嗔恨心一刹那能毁坏百千劫的福德资粮。那对烦恼生嗔恨心不也是一样吗?为什么对这种烦恼就可以网开一面,不会使我们堕入地狱?

答:不一样。因为“似嗔此道心,唯能灭烦恼”。对付烦恼敌的嗔恨心,表面上看与自相嗔心烦恼相似。但实际上,我们对烦恼生嗔恨心,不会成为堕入恶趣之因,反而是趣入安乐之因。我们对众生起嗔心,这种烦恼是堕入恶趣之正因,二者表面相似,实质上完全不同。

这种对烦恼敌的嗔心是相似烦恼,是自相烦恼的有效对治。如同《圆觉经》中所言:“以橛出橛”、“两木相因”,以相似烦恼对治自相烦恼,二者暂时为能断所断,最后都消融于法界。所以我们对治烦恼敌的这种相似烦恼,是断除轮回的殊胜智慧与方便。

第46节课

369、有些人说大乘菩萨要证到第八地才是不动地,七地以下都有退转的危险。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因为大乘行人证悟胜义登初地后,便“灭彼一切恶趣道,此异生地悉永尽”,彻断恶趣因果,永除堕入凡夫的业缘;而且“生于如来家族中,永断一切三种结”,此时佛子已经断除了我见、疑见,戒禁取见及三见引发的微细烦恼,所证境与佛所证境相似,已成不退转的真佛子。

370、为什么说烦恼一断永断,不会卷土重来?请以教证、理证加以分析。

答:1)教证: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说:“犹如植物的种子在火里烧焦后不会发芽一样,自相续中的烦恼种子断完以后,就再也不会产生了。”

2)理证:因为烦恼是颠倒因生,是我们的颠倒认识,如果用空性智慧的火眼金睛将烦恼识破后,它也就连根断除,消融于法界了,再也没有可以生起的机缘。此处,我们也可用事实来说明这点。本师释迦牟尼佛证道时,断除了一切无明烦恼,佛陀在此之后,是否还有生过烦恼的经历呢?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实,世尊不会有烦恼;还有舍利弗、大迦叶尊者,他们断除人我执烦恼,证得阿罗汉果后,再也没有生起过人我执烦恼;同样,佛教史上众多已稳固断证功德的高僧大德,有没有“旧病复发”,重新受到烦恼系缚呢?这是没有过的事。我们对烦恼的战斗,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将它收拾干净后,它绝不会再纠缠不休,重新反攻。我们也就可以获得永恒的安乐,无需再担心烦恼迫害、缠缚。

371、怎样以胜义谛、世俗谛分别观察烦恼的本体不存在?

答:1)胜义谛:烦恼不是住在外境上,也不是住在根身里,也非住在外境与根身的中间,除此以外的地方也没有,所以它根本不存在,不可能真正伤害众生。

2)世俗谛:虽然在世俗中烦恼还会显现,而且由于无始串习,我们仍会对它的出现生执著、畏惧。但烦恼显现也只是如梦如幻的虚妄相,根本不用对它起执著,生起畏惧之心。《金

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372、前几天说烦恼无始以来住在我们的心里,现在又说烦恼里里外外都不存在,这两句话会不会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

答:不矛盾。前面是从世俗的角度而言,能害的烦恼也有,所害的我也有,烦恼作害的对境也有,世俗谛当中全部都有。而通过胜义谛的智慧进行观察时,一切决定是没有的,《入中论》云:“乃至未觉三皆有,如已觉后三非有。”在没有觉悟之前,作者、对境和所做的事这三者全部都有,而觉悟证得佛果以后,三者都是不存在的。所以现在我们正在做梦,在梦中三者都是存在的,而醒了以后一切的一切均不存在。

373、诸法胜义中不存在、世俗中存在,这是由什么引起的?应该如何对治?

答:是由我执而引起的。我执的本体虽然像云雾一样不存在,但在没有认识到心的本性之前,它在众生面前是无欺显现且一直不灭的。

应当努力闻思中观方面的经论,为证悟空性智慧而勤奋精进,尽量认识到心的本性,否则即使精通三藏十二部也没有多大意义,五祖说:“不识心性,学法无益。”

374、学习了这品以后,你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答:请自己发挥。

第四品 思考题答案

(注:问题中若提到写出自己的感想、打算等,均请自己发挥。)

第36节课

329、什么叫做不放逸?它的本体和作用分别是什么?你做到了多少?

答:所谓不放逸,就是对三门小心翼翼、谨慎取舍。《学集论》中云:“所谓不放逸,即是无贪、无嗔、无痴而精进行持善法,在内心防护有漏法,它是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福德的根本。”

不放逸的本体,就是行持一切善法的精进。不放逸的作用,就是受持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功德。

330、我们平时怎样做才能不放逸?

答:在说话时,看看有些话能不能说;在做事时,看看有些事能不能做;在想事情时,看看有些事情能不能想。平时自己监督自己,言行举止要特别注意、谨慎取舍,随时以正知正念来摄持。

331、《菩萨地论》中将不放逸分为哪五种?请具体解释。

答:第一种叫前际不放逸,即是对往昔所造的罪业心生追悔,发誓再也不造而如理忏悔;第二种是后际不放逸,就是改过自新之后,今后的行为如理如法,不做任何坏事;第三种是中际不放逸,是指当下所做的事情如理如法,不背离一切善法规则;第四种是前行不放逸,即以后的一切行为不作恶法;第五种是现行不放逸,指现在的一切行为不作恶法。后两种与前际不放逸、中际不放逸稍微有点差别,后者是从行持善法的角度而言的,前者则是从不作恶法的角度来讲的,反体方面有所不同。

332、有些人受了菩萨戒以后,看到某众生特别恶劣就生起厌离心,发誓今后决不度这个众生,这属于什么样的发心?其后果如何?为什么?

答:这属于舍弃愿菩提心,违犯了菩萨的根本学处。其后果必将堕入恶趣。

佛经中说,如果一个人在心里想过布施一些微少而平常的东西,但因悭吝而没有施舍,这种人将会堕落为饿鬼。更何况在三宝前发菩提心,发誓令众生得到暂时与究竟的一切安乐,

后来却出尔反尔欺骗了佛菩萨和众生,因烦恼不如是行持,这种人怎能超越因果规律而投生到善趣呢?

第37节课

333、论中说舍弃菩提心必定会堕入恶趣,那么舍利子尊者因地时舍弃了菩提心,为什么没有堕落,反而获得了阿罗汉果?请引用各大论师的观点具体分析。

答:这是特殊的因果业报现象,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思议,只有一切智智的佛陀才可现量知道。这并不是推诿,因为佛陀宣说过: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一般众生造某种因,定会有某种果报,但是有些特殊业力关系,不一定会如此,这是极为微妙、深密的道理,并非一般人所能了知。《入中论》也说:“由说诸法依缘生,非诸分别能观察”,“无善恶慧得解脱,亦遮思维诸业果”。佛陀超离一切善恶分别的究竟智慧,方能观察微妙的因果缘起,其他有情去观察,只能是盲人摸象,根本得不出完整、正确的答案。

对此,各大论师亦有不同的解释,《普明论》和《释论》中说:“某人舍弃了菩提心,后来也能得以解脱,这说明业力不是凡人可思维的,唯一是佛陀才能了知的行境。”《入菩萨行论广释》中说:“舍利子虽然舍弃了菩提心,但他没有舍弃出离心,所以没有堕落。”善天论师回答说:“虽然舍弃了方便的菩提心,但他后来再三地受持,所以没有破菩萨戒。”布布达论师则认为:“舍利子舍弃了世俗菩提心,但没有舍弃胜义菩提心——无我的空性智慧,所以他没有堕落。”对布布达论师的观点,无著菩萨在《善说海》中也是非常赞同。但上师如意宝说:“不管怎么说,这些只能是一种代表个人的想法而已,真正的微细因果只有佛智才可了达!”

334、有人认为:“如果杀生、邪淫破了根本戒,这一辈子就完了。但我想舍弃大乘改学小乘,这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反正都是佛法嘛!”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这种想法不对。虽然守持清净的别解脱戒功德很大,但入了大乘后又舍弃菩提心,这种罪过远远超过了前者,如《般若摄颂》云:“纵然在千百俱胝劫中行持十善,但若最后发了欲求缘觉阿罗汉的小乘心,这种罪业远远胜过破小乘别解脱戒的根本罪。”《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云:“善男子,菩提萨埵安住声闻与独觉乘,自求寂灭,是为菩萨之深重根本罪。”

有些释论中说,即使犯了小乘的根本戒,但若没有舍弃菩提心,照样能够饶益众生,做无量的功德事业。但若舍弃菩提心,不仅自己失去了解脱的机会,无边有情也因此得不到救度,失去获究竟安乐之机会。所以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有生之年千万不能放弃菩提心。

335、请引用教证、理证分别说明:舍弃菩提心具有严重的过患。

答:教证:《寂灭决定神变经》中云:“何者抢夺南赡部洲一切众生之财,断一切众生之命,何者对菩萨甚至布施旁生一食团之善行作障,则罪过较前者严重无量倍,因为对获得佛果之善业作障故。”《善巧方便经》云:“所有的堕罪中,舍弃愿菩提心的罪业最严重。”

理证:哪怕只是毁坏一位众生的安乐,尚且要自食其果遭受损失,如果舍弃菩提心,结果将毁坏天边无际所有众生的安乐,果报堕入恶趣这一点就更不必说了。

336、障碍高僧大德的利生事业会有什么果报?为什么?

答:无数劫中在恶趣里感受难忍的痛苦。

因为高僧大德的善行事业对众生有极大利益,如果此事业遭到一些人扰乱、障碍,令利益众生之事业不能顺利进行,扰乱者就是间接损害了众生。简言之:谁障碍菩萨的善行,也就等于损害众生利益,那么他一定会因此恶行而感受无边恶趣痛苦。

337、菩萨在布施时,有人若去乞求他施身体,菩萨失去了身体、生命就无法利生了,这些乞者是不是造了严重恶业呢?对此你如何看待?

答:不一定,这要视他的发心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布敦大师就此曾作过回答:“对菩萨来说,给别人布施身体,不会障碍其修行事业,因菩萨布施身体,在短时间即积累起多劫才能圆满的资粮。其他人向菩萨乞求身体,实际上是菩萨修道中的助道因缘,故无有障碍菩萨善法的罪过。”

338、有些人认为:“菩萨戒不同于别解脱戒,即使犯了根本戒也可以重受,所以犯了也不要紧,忏悔再受就行了。”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这样去做,守持菩提心功德与舍戒堕罪相互间杂抵制。每一次犯戒的堕罪力牵引着你堕入恶趣,每一次受戒的功德牵引你上升善趣,两种力量轮流牵引,要在生死轮回中辗转很长时间。就像两个人拉同一辆车,一个往东拉,一个往西拉,争扯不休,谁也到达不了目的。舍戒与守戒也是在菩提道上朝两个相反方向的力量,使自己不能很快地成就。不仅自己得在轮回里拖很长时间受苦,对他人也不能作很大的利益事业。若坚持守护菩萨戒而不杂有堕罪的垢染,就像一直朝一个方向前进一样,善根会日日增长,很快就会获得成就而利益无量众生。

第38节课

339、有些人想:“虽然我因放逸等过错会堕落,但没什么大问题,诸佛菩萨和上师会救护我的,上师会加持勾召我,让我转生到净土,所以我现在好好地享受享受,用不着那么苦修。”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答:不可以这样,放逸者佛菩萨也没办法度化!

想一想往昔无量劫中,已经有无数的佛出兴于世度化众生,可是我们放逸造罪,至今都没有得到诸佛的教导,未度脱轮回。这不能说佛菩萨没有大智慧、大方便,而是因为我们往昔不精进修善业,反而终日放纵身心,恣意造罪,以恶业为障,纵使佛菩萨的慈悲心再怎么强烈,也没办法让我们解脱。佛经云:“犹如太阳升,成熟莲花启,如是佛出世,唯度有缘众。”《现观庄严论》中说:“如天虽降雨,种坏不发芽,诸佛虽出世,无根不获善。”所以要想解脱轮回痛苦,必须要自己努力精进。如果自己放逸造罪,虽然诸佛出世,自己仍“无根不获善”,只有漂泊在六道中遭受痛苦。

340、有人认为:“现在的诸佛不能度化我,但未来的佛陀可能会度我吧,所以继续造罪没关系。”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如果我们今后依然明知故犯,放逸行事,那么就会重蹈“不得佛化育”的命运,下场必将是反反复复地堕入恶趣,苦不堪言。纵然侥幸获得了善趣,也是感受一些刑罚、遭受病魔缠身、受到束缚、被兵器砍剖身体等苦痛。

341、释迦牟尼佛在《趣入慈氏经》中讲过哪四种难得?这些是“偶尔”获得的吗?你是怎样认为的?

答:“获得人身极为难得,值遇佛法极为难得,对佛教生起信心极为难得,自相续生起菩提心极为难得。”这并不是偶尔获得,而是自己千百万劫积累的善根成熟所致。因为“诸法因缘生,缘去法还灭”,世间上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其特定因缘,绝非偶然现象。这种微妙因果关系我们凡夫虽然无法现量见到,但以因明来推测,也能得出此道理。

342、什么才是真正的聪明?你具有吗?

答:有些人认为电脑用得特别好,数学算得特别好,这些表面的能力就叫做聪明。其实也不一定,有时候旁生也可以做到。真正聪明的人,能真正将佛法融入自心,并以佛法甘露来利益他人,他们承认前世后世、因果不虚,明白自己终究要死,今生的一切显现无有任何

意义,最有意义的就是以难得的人身来行持善法,对来世做一点准备,不依靠它造恶业害国家、害社会、害众生,这样的人才是聪明人。

第39节课

343、有些人认为:“我现在身体健康、丰衣足食,生活顺缘圆满具足,所以放逸一点无所谓,以后再精进也不迟,反正自己无病无灾,时间还长着呢!”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这种想法只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而已。

因为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就像过山的瀑布水一样,一刹那也不会停留,从我们出生时起,即使没有遇到违缘,它也在日缩月减,不停地向死亡奔去。不仅如此,我们的身体也是暂时的借用品,是死主暂时借给我们的宅舍,主人什么时候要收回去,谁都无法决定。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房客,死主随时都有可能通知自己从身体这个房间里搬走。所以即使自己无病无灾,也不能认为自己不会马上就死,而应当抓紧时间精进修行。

344、为什么说我们的身体只是一种借用品?对此你能产生定解吗?

答:因为自己对它没有主宰权,死主一旦要收回去时,我们无法多留住一分钟。我们就像一个房客,死主随时都有可能通知自己从身体这个房间里搬走,所以自己应随时随地做好准备,不然到时惊慌失措,唯有随业风飘荡受苦。

345、如果我们没有利用人身好好修行,成天都是造恶业,来世会有什么样的下场?你真的相信吗?

答:来世不要说获得三解脱的果位,就连善趣的人身也没有把握。倘若堕入恶趣,不管是哪一个恶趣都非常痛苦,那时因受苦而不断产生恶心,恶业继续增多,受苦的时间、程度也就越增加。

346、请仔细观察你周围的旁生,它们有机会行持善法吗?平时是怎样造恶业的?如果我们是它们的话,会怎么样?

答:请自己发挥。

347、有些人想:“佛经中说获得人身犹如盲龟值轭一样困难,但现在世界上人口这么多,国家还要实行计划生育,怎么可能难得呢?”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

答:这种想法不正确。佛经里的比喻,主要是针对行持佛法的珍宝人身而言的。要知道,

与旁生、饿鬼、地狱的众生相比起来,人类确实为数不多。一个蚂蚁窝里的蚂蚁也比一个大城市里的人多出无数倍,尤其能行持善法的人身就更为难得了。区区几亿人当中,日夜行持善法、向往解脱的到底有多少?大家也心知肚明。所以佛陀在经中的比喻,是说真正修持善法、了知今生来世的人身相当难得。

第40节课

348、对上师等严厉对境生起多少刹那的恶心,就要堕入地狱多少大劫,此中所说的“刹那”是指时际刹那还是成事刹那?请说明二者的差别。

答:指时际刹那。正常男士弹指间为一时际刹那,而从头到尾完成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叫做成事刹那。

349、有些人认为:“若对上师三宝生起一刹那的恶心,就要堕入地狱一个大劫,那等一个大劫过后,我还可以重获人身,那时再修持也来得及。”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在受苦的同时,又为烦恼摧动造更多罪业,罪上加罪,每种罪业又有无量的苦报,所以如果堕落的话,则很难摆脱恶趣之身,更不要说获得人身重新修持了。

350、名词解释:顺现法受业 顺后受业 顺次生受业

答:顺现法受业:今生造的罪业,今生就要感受果报。

顺后受业:今生造业,很多世或很多劫以后才成熟果报。

顺次生受业:今生造业,下一辈子必定成熟果报。

351、众生堕入恶趣后,由于不断因烦恼造业,势必愈陷愈深,永无解脱的希望。这样一来,是否与佛经中所说的“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相违?为什么?

答:不相违。因为根据《俱舍论》等经论的观点,众生受业报有顺现受业、顺后受业。恶趣众生在恶道中造的恶业,不一定都会顺现受业,如果都是顺现受业,那它们肯定是永无“刑满释放”之日。但恶趣众生也有顺后受业的机会,即它们以前造的业会成熟感果,如果是感受善果,即会从恶趣中上生善道。比如一个有情造一杀生恶业,因此而堕入地狱一个中劫,此报受圆满后,它感受自己在堕地狱以前造的某种善业,即顺后受业,而生于善趣。众生从无始轮回以来,积累着种种业,不同时间成熟不同的业,以何业为主则显现何种果报,因此,说恶趣众生在恶趣中造恶业,一直陷入恶趣永远不得解脱,这并不能成立。

352、现在许多人认为因果不存在,理由就是:有些坏人造恶业,但他们的生活却越来越好;有些好人造善业,但工作家庭等越来越糟糕。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这种观点不正确。

知道了顺现受业、顺后受业的道理后,自然就能明白:有些坏人生活越来越好,这是他们以前的善业现在成熟了,而即生的恶业尚未成熟;而有些好人工作家庭等越来越糟糕,则是因为他们以前的恶业现在成熟了,而即生的善业尚未成熟。正如龙猛菩萨所说,所谓的业力,并不是像用刀子砍身体即刻就出血那样立即感受果报,但是在因缘聚合时,往昔所造的罪业之果必定会丝毫不爽地现前。所以因果绝对是公平的。

353、自己对自己最大的欺惑是什么?请结合你的亲身经历说明这个问题。

答:我们千百万劫中努力积聚资粮,今生才得到了闲暇人身,如果明明知道这些道理,但却不去修持善法,放逸造恶,似乎忘了轮回之苦,如入宝洲空手而归一样,白白浪费了极为难得的机会,这就是最大的自欺之举,也是最愚痴的行为。

第41节课

354、有些人明明知道贪心、嗔心不好,但遇到对境时仍然无法克制,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才能对治?

答:是由于烦恼在作怪。

不管用显宗还是密宗的智慧来进行观察,烦恼实际上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来去住等等,它的本体就像虚空中的阳焰一样,完全是一种虚伪不实的法。显宗中有一些如梦如幻的观修方法,生起烦恼的时候,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对治;而密宗大圆满的本来清净中,可以用虚空般的见解来摄持,以此断除自相续的恶分别念,令所有的烦恼消于虚空,一点一滴也找不到了。因此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应经常观察自相续中的烦恼,尽量做到不放逸。

355、我们修忍辱的时候,什么是该忍的,什么千万不能忍?为什么?平时你做到了吗? 答:众生对自己的损害、修行过程中的苦行都是该忍的,而相续中的烦恼怨敌是千万不能忍的。

因为烦恼一直隐住在我们心中,恣意以各种痛苦来伤害我们,如果我们看清了这个仇敌后,还要一声不响甘心忍受,不对它发奋斗争,这种态度不会给任何人带来丝毫利益,反而

让烦恼凶敌更加得意猖狂,这种忍受是可耻的懦弱!

第42节课

356、在讲课之前,上师强调了哪两件事情?你做到没有?如果没有的话,你今后打算怎么办?

答:第一件事情,现在这部论典的前几品已经讲完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没有讲,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大家不要中途放松下去。

第二件事情,现在这种听法的机会来之不易,需要借助很多人的帮助,一方面要感谢他们的支持,同时要将自己听闻的一切善根回向给众生。另外,大家在学习辅导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最好能通过考试、辩论、研讨、辅导等各种方式来深入法义。

357、有些人认为非典、禽流感非常可怕,有些人认为恐怖分子非常可怕,烦恼对我们的损害是否与之相同?为什么?请从危害程度和危害时间方面具体分析。

答:不相同。1)从危害程度而言:非典、禽流感或恐怖分子的危害,最多是夺取我们今生的生命,除此以外也不可能将我们投入地狱等三恶趣中,生生世世都感受痛苦。而烦恼的危害与之不同,烦恼一旦发作起来,在一刹那间便可造下重罪,如杀人、五无间罪、诽谤密乘金刚上师等,导致无数劫地狱之苦,而地狱中最轻微的痛苦,也是人间难以想象的。

2)从危害时间而言:非典、禽流感或恐怖分子的危害,时间并不长,最多只是一生一世。而烦恼对我们的危害,并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或者一生一世,从无始以来到现在,它始终都在害我们,它不仅仅无始以来一直害我们,现在也是正在害,如果现在害了,过段时间不害也不要紧,但是在未来漫长的轮回时日中,只要没有斩草除根,它就会不断地挥舞魔爪,将我们一次次推入恶趣的深渊。

由此可见,烦恼对我们的危害是超胜一切的。

358、有些初学者听说大圆满、大手印非常殊胜,就马上依止一位上师,要求给自己传这些无上密法,自己要迅速获得成就。请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这种现象正说明了此人对佛法的孤陋寡闻。要知道,假如小学、中学、高中都没有读,一开始就要得大学文凭,要当一个大学教授,恐怕除了非常利根的人以外,这是根本不现实的。学佛应该一步一步来,尽管大圆满、大手印非常殊胜,但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那

就会像空中楼阁一样,不可能在相续中生起这些功德。

359、随顺敌人我们最终都可能获得利益,那为什么不能随顺烦恼呢?

答:烦恼这个凶险恶毒的敌人,与世间怨敌还有点不同。人世间的仇敌,即使双方有血海深仇,世代为敌,只要我们对他言听是从,用各种方法来取悦他,对方毕竟是人,很有可能改变心态,从此不但不害我,反而为我带来各种利益和安乐。但烦恼绝对不会这样,如果我们随顺它,任其摆布,它也不会对我们有丝毫友善,反而会给我们带来更多伤害。烦恼就像毒蛇一样,越接近它、越依止它,自己的处境就越危险,它没有任何慈悲可言,不管你怎么承侍它,它都会突然咬你一口,让你中毒身亡。

第43节课

360、有些人坐的是高级轿车,住的是星级宾馆,吃的是人间美味;而有些人幕天席地,以山洞为家,以山泉野果为食,天天修持佛法精要,这两种生活哪种快乐?为什么?

答:后一种快乐。虽然表面上看来,前一种人享受的生活非常美好,几乎跟天人没有差别,但如果真正去亲近他、了解他,就会发现他的内心十分空虚无奈,贪欲随外境而不断增长,整天考虑的就是感情、工作、生意,在他们的烦恼病没有消除之前,始终都得不到真实的快乐。而住在山间的修行人,尽管吃穿非常简朴,但他们天天与甘露妙法为伴,相续中的烦恼日趋减少,这种内心的快乐,远远超过了世间上的富贵人。

361、地狱中的阎罗狱卒以及各种刑具、动物等都是真实存在的吗?为什么?

答:这些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地狱里各种各样的显现,其实都是我们心不清净的自现形象,是烦恼的一种显相,如果因烦恼深重而堕入地狱,自相续中的烦恼就变成各种形象的地狱狱卒,拿着非常可怖的兵器,以各种刑罚来折磨我们。

362、什么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对无始来严重残害自己的烦恼敌,报仇雪耻、彻底铲除,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因为无始以来到现在,不管是时间上也好,范围上也好,烦恼一直不断地加害我们,它的危害程度是世间敌人远远所不及的。世间人对自己作伤害,即使这种伤害不是那么严重,自己也会生起极大嗔恨心,千方百计地去报复铲除对方,那么真正有智慧、有志气的人,面

对烦恼这一不共戴天之仇人,面对它无始以来恣肆残害自己之耻辱,必须要将其彻底消灭,洗清耻辱。

第44节课

363、在这节课当中,寂天菩萨怎样运用战争的比喻,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我们应当不懈怠地对治烦恼?

答:1)将士们列阵在战场上激烈地交锋,奋力地想消灭他们的敌人,然而这些敌人最终都要自然死亡,并且他们还被各种业力烦恼所逼迫,没有自主、极其可怜。尽管如此,将士们毫不顾虑被敌军箭矛所中伤身体之苦,未达到胜利目的之前,绝不向后逃跑。

何况我现在决志要精进地去消灭无始以来一切痛苦的制造者——恒常与我为仇的烦恼怨敌,这些敌人若没有努力消灭,是不会自然离去灭尽的。所以虽然遭到百般违缘痛苦,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丧失斗志,懒散懈怠。

2)世人为了微小的利益,与敌作战而在身上留下了创伤,战后他们以此当作勋章而炫耀。 现在我为究竟成佛的大利而精勤修行,就算修行过程中遇到挫折、痛苦,这也是修行人的庄严。

364、如果在求法修行的过程中,你没有吃的穿的,处处遭人歧视诽谤,做任何事情都不顺利,这时候你会怎样对待?

答:既然世人为了微小的利益,都将痛苦当作最光荣的事情来炫耀,那我们现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精修佛法,暂时遇到一点点困难痛苦,又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呢?在与烦恼作战的过程中,假如缺衣少食,三餐不济,或者遇到挫折违缘,这就是真正英雄的标志。

或者思维恶趣之苦,要比如今修行之苦剧烈无数倍,并且忍受修行的苦是离苦的方便,此苦是有限期的。

或者思维此乃自己往昔造恶业的果报,从而对因果生起诚信,极力修善断恶。

„„

总之,根据个人的根基和意乐,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精进修持对治法。

第45节课

365、和世间人相比,作为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为什么需要忍耐和精进呢?你平时是怎么

做的?

答:渔夫、屠户及农牧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仅仅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计,尚且能忍受寒热疲困等诸般艰苦。那么为了成办一切有情的安乐,我们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更应该忍受修行中的苦难了。

366、自己若未断除烦恼,是否能真正帮助别人?请以教证、理证具体分析。

答:不能。1)教证:佛经中说:“己未度脱,岂能度众。自如盲人,岂能带路。” 律藏当中也说:“自己未能调化,而去度化众生,无有是处。”龙树菩萨说:“如果自己没有得到解脱,而去度化众生,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行为。要真实地度化众生,先必须精进地调伏自己的烦恼。”

2)理证:要成办自他二利事业,得有一定程序。这个步骤,首先是自己从烦恼迷惑中解脱出来,如果自己不去勤求解除烦恼束缚,这样的行为既不能成全他利,亦不能圆满自利。自己尚未解脱烦恼束缚,随着烦恼无有自在,还说要去解除别人的烦恼,完全是狂妄之语。

367、有些人说:“当初我不知道守持菩提心这么难,戒条又有这么多,前段时间我错了,我现在不发心了。”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从两方面分析。

答:假如你现在要退,一方面生生世世中都得不到善趣的快乐,这个道理前面也讲过。另一方面,你没有必要退,前辈的高僧大德都是依靠菩提心而成就的。虽然表面上看来度无量众生确实困难,但这种发心的力量非常强大。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发愿:“地狱没有空的话,我的发心不退失,我要度尽一切浊世众生。”但这些众生还没有度完的时候,佛陀早已经成就了,这就是由于发心的力量非常强大。无垢光尊者在有些教言中也说:“大乘显宗中虽然说要三大阿僧祇劫积累资粮和行持菩萨道,但对发心力量强大的人而言,一瞬间便能积累无量劫的资粮,故不需要那么漫长的时日。”有了这样强大的发愿力,在短暂的时间中即可圆满资粮。因此为了灭除烦恼,我们应当持之以恒,不能退失菩提心。

368、经论中云:嗔恨心一刹那能毁坏百千劫的福德资粮。那对烦恼生嗔恨心不也是一样吗?为什么对这种烦恼就可以网开一面,不会使我们堕入地狱?

答:不一样。因为“似嗔此道心,唯能灭烦恼”。对付烦恼敌的嗔恨心,表面上看与自相嗔心烦恼相似。但实际上,我们对烦恼生嗔恨心,不会成为堕入恶趣之因,反而是趣入安乐之因。我们对众生起嗔心,这种烦恼是堕入恶趣之正因,二者表面相似,实质上完全不同。

这种对烦恼敌的嗔心是相似烦恼,是自相烦恼的有效对治。如同《圆觉经》中所言:“以橛出橛”、“两木相因”,以相似烦恼对治自相烦恼,二者暂时为能断所断,最后都消融于法界。所以我们对治烦恼敌的这种相似烦恼,是断除轮回的殊胜智慧与方便。

第46节课

369、有些人说大乘菩萨要证到第八地才是不动地,七地以下都有退转的危险。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因为大乘行人证悟胜义登初地后,便“灭彼一切恶趣道,此异生地悉永尽”,彻断恶趣因果,永除堕入凡夫的业缘;而且“生于如来家族中,永断一切三种结”,此时佛子已经断除了我见、疑见,戒禁取见及三见引发的微细烦恼,所证境与佛所证境相似,已成不退转的真佛子。

370、为什么说烦恼一断永断,不会卷土重来?请以教证、理证加以分析。

答:1)教证: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说:“犹如植物的种子在火里烧焦后不会发芽一样,自相续中的烦恼种子断完以后,就再也不会产生了。”

2)理证:因为烦恼是颠倒因生,是我们的颠倒认识,如果用空性智慧的火眼金睛将烦恼识破后,它也就连根断除,消融于法界了,再也没有可以生起的机缘。此处,我们也可用事实来说明这点。本师释迦牟尼佛证道时,断除了一切无明烦恼,佛陀在此之后,是否还有生过烦恼的经历呢?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实,世尊不会有烦恼;还有舍利弗、大迦叶尊者,他们断除人我执烦恼,证得阿罗汉果后,再也没有生起过人我执烦恼;同样,佛教史上众多已稳固断证功德的高僧大德,有没有“旧病复发”,重新受到烦恼系缚呢?这是没有过的事。我们对烦恼的战斗,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将它收拾干净后,它绝不会再纠缠不休,重新反攻。我们也就可以获得永恒的安乐,无需再担心烦恼迫害、缠缚。

371、怎样以胜义谛、世俗谛分别观察烦恼的本体不存在?

答:1)胜义谛:烦恼不是住在外境上,也不是住在根身里,也非住在外境与根身的中间,除此以外的地方也没有,所以它根本不存在,不可能真正伤害众生。

2)世俗谛:虽然在世俗中烦恼还会显现,而且由于无始串习,我们仍会对它的出现生执著、畏惧。但烦恼显现也只是如梦如幻的虚妄相,根本不用对它起执著,生起畏惧之心。《金

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372、前几天说烦恼无始以来住在我们的心里,现在又说烦恼里里外外都不存在,这两句话会不会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

答:不矛盾。前面是从世俗的角度而言,能害的烦恼也有,所害的我也有,烦恼作害的对境也有,世俗谛当中全部都有。而通过胜义谛的智慧进行观察时,一切决定是没有的,《入中论》云:“乃至未觉三皆有,如已觉后三非有。”在没有觉悟之前,作者、对境和所做的事这三者全部都有,而觉悟证得佛果以后,三者都是不存在的。所以现在我们正在做梦,在梦中三者都是存在的,而醒了以后一切的一切均不存在。

373、诸法胜义中不存在、世俗中存在,这是由什么引起的?应该如何对治?

答:是由我执而引起的。我执的本体虽然像云雾一样不存在,但在没有认识到心的本性之前,它在众生面前是无欺显现且一直不灭的。

应当努力闻思中观方面的经论,为证悟空性智慧而勤奋精进,尽量认识到心的本性,否则即使精通三藏十二部也没有多大意义,五祖说:“不识心性,学法无益。”

374、学习了这品以后,你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答:请自己发挥。


相关文章

  • 酒店知识竞赛最终题目
  • 必答题(60分,每题10分) 1.联星集团是以股权关系为纽带.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石,集科.工.贸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其前身为1997年成立的陕西( )集团有限公司? 答:联星科工贸 2.新入职员工均须经过三个月的试用期,最长不超过( ...查看


  • 观众互动知识问答题目
  • 第十四届"家乡美"导游风采大赛 观众互动环节 知识问答题目 1,浙江普陀山是哪位菩萨显灵的地方?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 2,我国的三大古建筑群? 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曲阜孔庙. 3,我国五大淡水湖是哪五个? [答案] ...查看


  • 现代因果实录第问答:佛教徒可以吃肉吗?
  • 现代因果实录第二部:佛教徒可以吃肉吗? 问:有人讲佛教徒可以吃肉,说"佛的戒条里只说不让杀生,没有说不让吃肉","吃肉可以吃三净肉".您在<现代因果实录>里讲,吃肉不仅将来会冤冤相报,而且 ...查看


  • 地藏经白话解释-胡维铨居士
  • ■ 繁體中文 ■ 网站公告 ■ 全站搜索 佛门孝经 │ 地藏经典 │ 地藏法门 │ 经典推荐 │ 佛学文集 │ 学佛入门 │ 学佛答问 │ 学佛感应 │ 圣像法音 │ 素食保健 地藏孝亲网 - 佛门孝经 - 白话解释目录 │ 文章推荐 栏目 ...查看


  • 寺庙中佛像的真实含义的更多相关文章
  • "寺庙中佛像的真实含义" 的更多相关文章 - 寺院中佛像的真正含义(下)山乡武侠 文殊菩萨 佛教四大菩萨之观世音菩萨sanfang123 佛教四大菩萨之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简介.观世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v ...查看


  • 佛弟子:学佛网关于"佛弟子"的资料
  • 佛弟子专题资料更新  点击查看本专题9月8日归档资料 分享到:2 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闹到法庭,你们不是佛弟子--好事不如无事 法师开示 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贡献 居士文章 中国第二位"裸捐"佛 ...查看


  • 感恩:学佛网关于"感恩"的资料
  • 感恩专题 分享到: 1 素食护生 12年素食心路历程 庆幸 感恩 建议 居士文章 抗癌故事:我的20年抗癌体会 居士文章 "三·八"节写给妈妈的歌 居士文章 让我们学会感恩吧 居士文章 对父母的感恩和忏悔 居士文章 当代 ...查看


  • 神话故事:为人除去障难与病痛的月光菩萨
  • 月光菩萨是药师如来的侍者,又作月净菩萨或是月光遍照菩萨.在<灌顶经>卷十二中曾经记录过关于月光菩萨的来历:"有二菩萨,一名日曜,二名月净,是二菩萨次补佛处."据<药师如来本愿经>载,月光菩萨与日光 ...查看


  • [大智度论]空之十喻之五:如响观
  • (音频为现场讲课录音,略有剪辑,口语生动对机说法,文章规范译述严谨,各有所长,兼而听之) <大智度论>卷第六   空之十喻 龙树菩萨造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释初品中十喻 正传略释:十种空喻是非常好的修学佛教真实空义的开示,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