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城市街道绿化设计

  摘 要:城市街道绿化设计是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优劣对于整个城市的生态景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都匀市城市街道绿化设计为例重点探讨一些中小城市街道绿化设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问题分析;建议。

  都匀市位于贵州省南部,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贵州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大西南出口通道的前沿城市。都匀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易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结构。2001年10月,都匀荣获“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对都匀的城市风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城市绿化改造的力度,街道绿化作为城市的风景线也得到了重视。

  1 都匀市道路绿化现状

  1.1 道路绿地的限定和分类

  本文认同我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划》CJJ75中对城市道路绿地的定义,及道路和广场用地范围内可用于绿化的用地。并将都匀市道路绿化用地分为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人行道绿化带及街边广场绿地。

  1.2 都匀市分车绿带设计

  都匀市在进行道路绿地规划中,分车绿带主要设计在贯穿都匀南北的主干道上,北连接夏蓉高速与贵新高速北出口,南接南出口。分为城市中心区即剑江中路分车绿带及干道出入口斗篷山路和剑江南路分车绿带两种设计模式。

  1.2.1 剑江中路分车绿带设计模式。都匀市剑江中路为车流量最大的路段,设计车道为4车道,中央分车绿带的作用主要是进行上下行车道的分隔以及吸附灰尘和汽车尾气,宽度为1~1.5m,主要利用盆栽植物作为绿化带,常用的植物有苏铁、毛杜鹃、万年青、茶花等,部分路段采用铁栏杆进行车道分隔,栏杆上每隔几米设计有放置花盆的结构,上面根据季节摆放一些草本或木本花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美化市容的作用。

  1.2.2 剑江南路及斗篷山路的分车绿带设计模式。剑江南路及斗篷山路是进入都匀市区的主要通道,是外来人员了解都匀市绿化水平的主要窗口。分车绿带宽度在2.5m左右,以乔木杨梅,红枫等作为中央骨干树、灌木金色黄杨、红花檵木在下层进行图案设计构成绿化的主体,在节日期间还增加一串红、报春花、金盏菊等的草花种植的图案来丰富街道景观。

  1.3 交通岛绿地种植设计

  都匀市交通岛绿地设计类型主要为中心岛绿地设计及导向岛绿地设计。

  1.3.1 中心岛绿地设计现状 都匀市中心岛绿地设计主要借鉴其他城市中心岛绿地的设计形式,圆形,中心是现代雕塑与喷泉,中间层为苏铁、小叶女贞等灌木球,外层是由灌木组成的图案。重形式而无内涵,未能体现地方民族文化特色。

  1.3.2 导向岛绿地设计现状 都匀市导向岛绿地设计较为成功地改善了原本植物结构单一的都匀市城市环境,此类绿地主要设计在西苑及大十字的Y形交叉道口上,乔灌草比例设计较为合理,乔木选用以不遮挡行车视线为依据,主要以蒲葵和杨梅为主,下层种植耐荫植物八角金盘和本地毛杜鹃,外缘以四季草花作为色彩点缀为其增色不少。

  1.4 人行道绿化带设计

  都匀市人行道绿化设计的现状是设计形式单一,无论人行道的宽窄,都是设计单排行道树,仅能算是达到基本绿化及遮荫的功能,绿化量就打造生态园林城市而言远远不够。在行道树种的选择上倒是遵循了适地适树的原则,主要根据不同路段的环境要求,分别选择银杏、桂花、广玉兰、香樟、女贞等树种。但也存在行道树在某些路段生长不良的现象。

  1.5 街边广场绿化

  都匀市街边广场的绿化以都匀市人民广场的绿化为参考模式,设计形式以规则式为主。垂直结构上以乔木和灌木两层为主。节假日在广场入口处设计组摆花坛群,增加节日气氛。

  2 都匀市街道景观问题分析

  2.1 绿化覆盖率偏低,绿化量不够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除作为城市出入口的斗篷山路段、剑江南路及部分滨河路段的绿化率大约达到道路用地面积的30%,城市中心区域如剑江中路达到约10%之外,其它路段的绿化率更低。

  2.2 部分路段人行道绿化存在植物生长与地下管网矛盾问题

  如大西门路段矛盾尤其明显,主要体现为行道树枯死或生长不良,这些路段在雨天过后粉尘污染较其他路段严重。

  2.3 城市中心剑江中路的中间分车绿带设计模式存在安全隐患

  笔者发现,通过盆栽植物隔离上下车行道的这种设计模式,在夜间容易由于一侧车辆撞翻绿化植物导致另外一侧的行车受影响的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还存在不重视挡土墙和道路边坡的绿化、绿化设计未能体现地方民族文化及城市特色的问题。

  3 都匀市道路绿化建议

  3.1 增加绿化量

  3.1.1 在裸土上增植地被。都匀市行道树设计采用方形种植池的设计,种植池内土壤较为板结,雨天泥土溅落到铺装路面上,行人的走动将泥土带到其它地方,大大降低了道路的洁净度。笔者建议在种植池的裸土上栽植苔藓植物或三叶草等地被,不仅可以增加绿化量,也可起到保持水土及促进行道树生长的作用。

  3.1.2 利用攀援植物增加绿量。在大十字栏杆进行车道分割的路段,建议在预留的放置盆栽植物的种植池内选用耐瘠薄和浅根性的攀援植物,如牵牛花、金银花等,让其起到吸附灰尘及美化街景的作用。

  3.1.3 重视挡土墙和道路边坡的绿化。不太陡峭的道路边坡种植灌木球或地锦等植物遮盖裸土,提高绿化量,挡土墙上种植常春藤等垂直绿化植物增大绿量。

  3.2 尽力解决绿化与地下管网的矛盾

  在大西门等行道树生长不良的路段,每隔5m左右开辟条形种植池,用红花檵木、金色黄杨等灌木或草花组成图案底层,上层栽植红枫、龙爪槐等小乔木的方法解决行道树根系伸展受限的问题。利用条形小花坛代替行道树绿化的方式来丰富城市景观。

  3.3 重视地方文化及城市特色的打造

  可将能体现布依族、苗族文化的乐器管笔和头饰牛角银饰的设计理念用于中心岛绿地的设计小品之中,以体现地方民族特色。也可由城市规划局或园林管理部门确定一种当地物种资源丰富的树种作为市树或市花以体现城市特色。

  3.4 发动群众,参与城市绿化

  群众作为城市的一份子,应该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中来,政府因通过各种宣传媒体让民众了解城市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风貌的重要意义。如果沿街商铺能在店门口都摆放盆栽,沿街住户都在自家阳台上进行美化,这样全民重视绿化的城市一定可以成为像意大利首都罗马那样的花园城市。

  4 结语

  反观中国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发展过程,城市道路绿地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塑造城市景观、烘托城市建筑艺术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笔者对都匀市城区街道绿化绿地设计只是一个探索,要使城市城区的道路绿化景观功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和理论中作进一步的总结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吴明伟.城市中心区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 吴华英,伍夏君.义乌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设计[J].农业科技开发,2004(1)

  4 林丽君.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8(5)

  5 赵焕玲,垂直绿化的植物资源[J].北方园艺,2007(8)

  6 张延昌、赵海年,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3)

  (责任编辑 荷初)

  摘 要:城市街道绿化设计是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优劣对于整个城市的生态景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都匀市城市街道绿化设计为例重点探讨一些中小城市街道绿化设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问题分析;建议。

  都匀市位于贵州省南部,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贵州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大西南出口通道的前沿城市。都匀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易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结构。2001年10月,都匀荣获“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对都匀的城市风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城市绿化改造的力度,街道绿化作为城市的风景线也得到了重视。

  1 都匀市道路绿化现状

  1.1 道路绿地的限定和分类

  本文认同我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划》CJJ75中对城市道路绿地的定义,及道路和广场用地范围内可用于绿化的用地。并将都匀市道路绿化用地分为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人行道绿化带及街边广场绿地。

  1.2 都匀市分车绿带设计

  都匀市在进行道路绿地规划中,分车绿带主要设计在贯穿都匀南北的主干道上,北连接夏蓉高速与贵新高速北出口,南接南出口。分为城市中心区即剑江中路分车绿带及干道出入口斗篷山路和剑江南路分车绿带两种设计模式。

  1.2.1 剑江中路分车绿带设计模式。都匀市剑江中路为车流量最大的路段,设计车道为4车道,中央分车绿带的作用主要是进行上下行车道的分隔以及吸附灰尘和汽车尾气,宽度为1~1.5m,主要利用盆栽植物作为绿化带,常用的植物有苏铁、毛杜鹃、万年青、茶花等,部分路段采用铁栏杆进行车道分隔,栏杆上每隔几米设计有放置花盆的结构,上面根据季节摆放一些草本或木本花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美化市容的作用。

  1.2.2 剑江南路及斗篷山路的分车绿带设计模式。剑江南路及斗篷山路是进入都匀市区的主要通道,是外来人员了解都匀市绿化水平的主要窗口。分车绿带宽度在2.5m左右,以乔木杨梅,红枫等作为中央骨干树、灌木金色黄杨、红花檵木在下层进行图案设计构成绿化的主体,在节日期间还增加一串红、报春花、金盏菊等的草花种植的图案来丰富街道景观。

  1.3 交通岛绿地种植设计

  都匀市交通岛绿地设计类型主要为中心岛绿地设计及导向岛绿地设计。

  1.3.1 中心岛绿地设计现状 都匀市中心岛绿地设计主要借鉴其他城市中心岛绿地的设计形式,圆形,中心是现代雕塑与喷泉,中间层为苏铁、小叶女贞等灌木球,外层是由灌木组成的图案。重形式而无内涵,未能体现地方民族文化特色。

  1.3.2 导向岛绿地设计现状 都匀市导向岛绿地设计较为成功地改善了原本植物结构单一的都匀市城市环境,此类绿地主要设计在西苑及大十字的Y形交叉道口上,乔灌草比例设计较为合理,乔木选用以不遮挡行车视线为依据,主要以蒲葵和杨梅为主,下层种植耐荫植物八角金盘和本地毛杜鹃,外缘以四季草花作为色彩点缀为其增色不少。

  1.4 人行道绿化带设计

  都匀市人行道绿化设计的现状是设计形式单一,无论人行道的宽窄,都是设计单排行道树,仅能算是达到基本绿化及遮荫的功能,绿化量就打造生态园林城市而言远远不够。在行道树种的选择上倒是遵循了适地适树的原则,主要根据不同路段的环境要求,分别选择银杏、桂花、广玉兰、香樟、女贞等树种。但也存在行道树在某些路段生长不良的现象。

  1.5 街边广场绿化

  都匀市街边广场的绿化以都匀市人民广场的绿化为参考模式,设计形式以规则式为主。垂直结构上以乔木和灌木两层为主。节假日在广场入口处设计组摆花坛群,增加节日气氛。

  2 都匀市街道景观问题分析

  2.1 绿化覆盖率偏低,绿化量不够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除作为城市出入口的斗篷山路段、剑江南路及部分滨河路段的绿化率大约达到道路用地面积的30%,城市中心区域如剑江中路达到约10%之外,其它路段的绿化率更低。

  2.2 部分路段人行道绿化存在植物生长与地下管网矛盾问题

  如大西门路段矛盾尤其明显,主要体现为行道树枯死或生长不良,这些路段在雨天过后粉尘污染较其他路段严重。

  2.3 城市中心剑江中路的中间分车绿带设计模式存在安全隐患

  笔者发现,通过盆栽植物隔离上下车行道的这种设计模式,在夜间容易由于一侧车辆撞翻绿化植物导致另外一侧的行车受影响的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还存在不重视挡土墙和道路边坡的绿化、绿化设计未能体现地方民族文化及城市特色的问题。

  3 都匀市道路绿化建议

  3.1 增加绿化量

  3.1.1 在裸土上增植地被。都匀市行道树设计采用方形种植池的设计,种植池内土壤较为板结,雨天泥土溅落到铺装路面上,行人的走动将泥土带到其它地方,大大降低了道路的洁净度。笔者建议在种植池的裸土上栽植苔藓植物或三叶草等地被,不仅可以增加绿化量,也可起到保持水土及促进行道树生长的作用。

  3.1.2 利用攀援植物增加绿量。在大十字栏杆进行车道分割的路段,建议在预留的放置盆栽植物的种植池内选用耐瘠薄和浅根性的攀援植物,如牵牛花、金银花等,让其起到吸附灰尘及美化街景的作用。

  3.1.3 重视挡土墙和道路边坡的绿化。不太陡峭的道路边坡种植灌木球或地锦等植物遮盖裸土,提高绿化量,挡土墙上种植常春藤等垂直绿化植物增大绿量。

  3.2 尽力解决绿化与地下管网的矛盾

  在大西门等行道树生长不良的路段,每隔5m左右开辟条形种植池,用红花檵木、金色黄杨等灌木或草花组成图案底层,上层栽植红枫、龙爪槐等小乔木的方法解决行道树根系伸展受限的问题。利用条形小花坛代替行道树绿化的方式来丰富城市景观。

  3.3 重视地方文化及城市特色的打造

  可将能体现布依族、苗族文化的乐器管笔和头饰牛角银饰的设计理念用于中心岛绿地的设计小品之中,以体现地方民族特色。也可由城市规划局或园林管理部门确定一种当地物种资源丰富的树种作为市树或市花以体现城市特色。

  3.4 发动群众,参与城市绿化

  群众作为城市的一份子,应该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中来,政府因通过各种宣传媒体让民众了解城市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风貌的重要意义。如果沿街商铺能在店门口都摆放盆栽,沿街住户都在自家阳台上进行美化,这样全民重视绿化的城市一定可以成为像意大利首都罗马那样的花园城市。

  4 结语

  反观中国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发展过程,城市道路绿地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塑造城市景观、烘托城市建筑艺术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笔者对都匀市城区街道绿化绿地设计只是一个探索,要使城市城区的道路绿化景观功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和理论中作进一步的总结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吴明伟.城市中心区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 吴华英,伍夏君.义乌市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设计[J].农业科技开发,2004(1)

  4 林丽君.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8(5)

  5 赵焕玲,垂直绿化的植物资源[J].北方园艺,2007(8)

  6 张延昌、赵海年,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3)

  (责任编辑 荷初)


相关文章

  •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实施
  •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实施 第一章 城市道路绿地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国外城市道路绿地的历史 据文献记载,世界上最古老的行道树种植于公元前10世纪,建于喜马拉雅山麓,在连接印度加尔各答和阿富汗的干道中央与左右,种植了三行树木,称大树路.古希腊(公 ...查看


  •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初探
  • 摘 要:如今,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愈来愈受到城市各方的关注,然而因为各种原因,城市园林景观在设计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本文论述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剖析了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几点 ...查看


  • 县城风貌控制及建筑外观改造实施方案
  • 晴隆县城区县城风貌控制及建筑外观改造 实施方案 为提升县城立体观瞻效果,美化县城形象,推进县城美化建设,规范晴隆县县城风貌控制及建筑外观的内容.标准和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关于黔西南州县城风貌控制及建筑 ...查看


  • 城市出入口道路景观整治规划方法研究_以温州西进城口道路为例
  • [文章编号]1006-0022(2005)07-0042-03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B 城市出入口道路景观整治规划方法研究 --以温州西进城口道路为例 □ 章凌志,项志远 [摘 要]城市出入口道路景观整治主要针对 ...查看


  • 城市温度|上海未来的街道应该是什么样?
  • 街道,是很多人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如果要回答"什么是宜居城市",人们会想起茂密的林荫道,窗明几净的沿街商铺,安静有序的车流,陆续经过的骑行者--作为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街道是市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城市的&qu ...查看


  • 城市街道绿化隔离带宽度研究
  • 城市街道绿化隔离带宽度研究 内容提要:城市街道绿化隔离带对街道环境和街道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隔离带宽度的研究以确定隔离带宽度的最低值,有助于城市街道空间模式的合理布局. 关键词:街道绿化带宽度研究 街道绿化隔离带不仅起到划分街道空 ...查看


  • 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1
  • 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2010年修正本) (1995年7月8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1995年7月8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7号公告公布 根据2002年3月30日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查看


  • 解析城市街道设计的各个要素
  • 解析城市道路设计的各个要素 城市街道占据了80%的城市公共空间,现实情形往往是在满足人们在街道上安全的驾驶.骑自行车.乘坐公交.步行以及交流的需求上还没能做的很好.组成城市街道设计各个部分,从人行道.车行道到车站,在有限的空间内总是处于一种 ...查看


  • 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设计生态策略研究
  • 摘要:本文从生态角度对城市设计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生物气候要素.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整合与应用,初步形成一套适应夏热冬冷地区气候条件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和方法.并用此方法分析武汉市一些已落成的节能示范小区. 关键词:城市设计;生态策略;夏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