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安装方案

烟台东海薄板二期MINO 轧机设备安装工程

烟台东海薄板冷轧二期

MINO 六辊可逆轧机安装

施 工 方 案

第一章 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1.1 轧机区域设备安装流程图

轧机区设备安装流程图

1.2 施工准备

1.2.1 技术准备:熟悉、审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编制施工图预算和

施工预算;编制施工作业设计,工艺卡、质量自检记录、安全技术措施和

交底卡。 1.2.2 物资和工机具准备:措施材料准备(线架、基准点、垫板等) 、构件制作、制品加工(基准点、中心标板、设备垫板等) 准备、工机具(1m平尺、2m 平尺、4m 平尺、0.5铁水平、0.02mm 钳工水平仪、线坠、框式水平仪、内径千分尺、百分表、N3测量仪等)

1.2.3 劳动组织准备:建立管理机构、选派作业组成员并进行任务划分。 1.2.4 施工现场准备:基础验收、永久基准点和沉降测点埋设,配合业主进行安装前期工作。

1.2.5 施工场外准备:管件材料订货、提交开工申请报告。

1.3设备验收

1.3.1 轧机机械等设备多属成套设备,数量多、吨位大,必须做好设备的验收及管理工作。

1.3.2 业主单位与安装单位应办理设备的交接与验收手续。

1.3.3 安装单位应提出设备供应计划(包括供应日期及先后顺序) ,业主单位必须按所提计划开箱、验收、倒运。

1.3.4 已运到现场验收后设备,直到安装交工,由安装单位负责维护。 1.3.5 设备的验收工作,除按设备装箱单清点设备外,并要清点随箱带来的设备技术文件,包括图纸、说明书、合格证、编号表、试验记录等。 1.3.6 设备开箱应按操作规程进行,开箱时不得损坏设备和仪表。 1.3.7 设备开箱后,应及时进行安装。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安装单位用完后应交付生产单位。

1.3.8 设备开箱、清洗、安装和试车过程中,如发现缺件、变形,严重锈蚀和损坏等,应由有关单位一同检查分析,不属安装单位责任造成的,应由供应单位负责解决或委托安装单位处理。

1.4 基础验收

1.4.1 基础完工后,土建单位应提出中间交工技术资料,进行基础的检查验收工作。未经验收的基础,不得进行设备的安装。 1.4.2 根据设计尺寸、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表 设备基础允许偏差

注:L 为地脚螺栓长度,mm 。

1.4.3 施工中对地脚螺栓、螺纹及螺帽应妥善保护,不得损坏,并加防护

油维护。

1.4.4 验收前应将基础表面及预留孔内的一切无用杂物消除干净。 1.4.5 对设备基础应进行基础沉降观测,并作出详细记录。发现沉降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待沉降趋于稳定后方可安装设备。

1.4.6 二次灌浆层的预留厚度一般为50至100毫米,一、二次灌浆料采用无收缩高强度流动灌浆料。

1.5 基准线和基准点设置

根据设计安装和检修要求,轧机区设备安装应设立基准线和基准点。 1.5.1 永久基准点和永久中心标板

永久基准点和中心标板采用铜材或不锈钢加工而成,如下图所示。

1.6 垫板设置

垫板的选用和布置,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执行。本工程采用斜垫铁座浆施工方法。

1.6.1 由于此轧机设备精度较高,安装垫板质量精度要求高,由业主提供安装垫板。

1.6.2 座浆安装垫板应严格执行:《座浆法安装垫铁操作规程》。 1.6.3 垫板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6.3.1 设备找正后,垫铁应露出设备底座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10~30mm ,斜垫铁宜露出10~40mm ,打入深度应超过垫铁长度的2/3以上。垫铁组铁伸入设备底面的深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孔。

1.6.3.2 垫板与轨座底面,其接触点应分布均匀,垫铁四角都应与基础面接触,水平度应达到0.1mm/m。

1.6.3.3 垫板埋设如图所示。

设备底座 斜垫板

平垫板

1.7 设备的平面定位

为了保证设备在基础上准确就位,设备吊装就位后应根据已设置的中心标板,挂设基准线。基准线的挂设应根据设备安装精度要求和挂设跨距选用直径为0.3~0.5mm 的整根钢线,本轧机的安装选用0.5mm 钢线。

基准线挂设在便于调整的线架上,用线坠对正中心点,当对正中心后将钢线可用松紧螺丝锁定,使其钢线在使用时不发生位移。但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复检。

钢线

线架

线坠

线架

重锤

重锤

线坠

中心标板中心标板

设备中心线定位示意图

1.8 设备的标高调整

设备的安装标高应选择设备的主要工作面作为主要测量基准。由于永久性基准点一般离设备较远,因此应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倒点。根据永久性基准点,投设在设备附近一个辅助基准点,以便于设备在安装过程中的标高调整。

标高的测量按图示方法,即在底座上表面放置一平尺。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平尺下平面与基准点的距离h ,由基准点的标高和h 之和即为底座

上表面标高。对于较重要设备,最终还要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复测。

方水平

设备安装标高测量示意图

1.9 设备的水平度调整

设备水平度调整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一般单体设备在设备的工作表面或组装结合部表面直接用水平仪测量,根据设备的安装精度可选用不同精度的水平仪,最高可选用0.02mm/m的方水平。

1.10 回转设备的垂直度调整

挂设轧制中心钢线,通过固定在回转体上的摆臂,由设在摆臂端部的外径千分尺来回触碰钢线的方法可检查设备对机组中心线的垂直度。

中心标板

内径千分尺

摇臂

钢琴线

设备中心线

摇臂旋转检测示意图

机维中心线

第二章 轧机设备的安装

2.1 轧机安装方案:

安装顺序:

技术要求:

2.1.1 乳化液箱的安装

乳化液收集箱的安装须在轧机牌坊定位前进行;利用合适的吊装工具,根据图纸所示的尺寸定位箱体的支撑框架,将乳化液收集箱定位在预埋在混凝土里面伸出的工字钢上面,找正后进行焊接。

2.1.2 轧机底座的安装

底座分入口侧和出口侧,底座安装应以出口侧为基准(包括标高、中心线、水平度),通过基准点和水平仪确定上平面的高度位置。 底座标高、水平度和平行度检测方法见下图所示(左边为入口底座;右边为出口底座):

中 心 标 板

1-精密水准仪;2-长平尺;3-方水平;4-钢琴线;5-线坠;6-中心标板

底座的水平度采用精密方水平和3米平尺配合找正。

2.1.3 机架安装

当底座安装合格后,可以进行机架的吊装就位。机架安装前应先将底座上的防锈油清除干净,然后涂一薄层透平油和二硫化钼,其目的是防止拉伤接触面及便于移动。

机架安装时先吊装传动侧机架,并以此机架为基准,以保证驱动装置的安装精度。当机架吊放到底座上时,使支腿侧面靠紧出口侧轨座的侧面,

接触严密,要确认从轧制中心线到机架间的尺寸及接触面积、机架的垂直度。操作侧机架就位时要比设计尺寸大1~2mm ,以便于上下横梁的安装。上下横梁就位时应先吊下横梁后吊上横梁,调整入口侧轨座使轨座与机架支腿侧面紧密接触并紧固地脚螺栓。

2.1.3.1 机架垂直度的检查方法见下图所示:

机架垂直度的检查包括机架窗口垂直度和机架侧面垂直度。

2.1.3.2 机架水平度的检查方法见下左图所示:

方水平

设备安装标高测量示意图

2.1.3.3 机架窗口面的扭斜和水平偏移的检查方法见上右图所示:

2.1.3.4 两机架调整符合要求后, 分别安装下横梁和上横梁。

2.1.3.5 检查机架找正所有相关数据符合要求后,用2只百分表支在入口底座的入口侧,以监测入口侧底座有无位移。松开出口侧地脚螺栓,用2只千斤顶均匀用力将出口侧基座向入口侧平移0.5mm ,用0.02mm 塞尺检查基座与机架的接触间无间隙为合格,再用强力扳手紧固所有螺栓,特别是地脚螺栓。

2.1.3.6 全面检查所有安装尺寸合格后,打入定位销,用流体灌浆料对底座二次灌浆。然后安装轧机机架上辅助的零部件:

① AGC 执行器的装配

如在牌坊安装前装配AGC 执行器,须将牌坊水平放置,利用适当的吊装工具(吊索或类似)在AGC 执行器的周围表面捆绑,并插入其底座内进行固定。在对中后,利用合适的锁紧夹将缸的本体固定到牌坊上。如在牌坊安装后装配AGC 执行器,为进行AGC 缸的装配,要使伺服控制液压系统完全良好地正常运行,并提供合适的吊运工具以便在机架安装后在其内部定位。首先在传动侧缸进行装配,然后在操作侧进行同样的操作;在每个牌坊的上十字梁上,安装支撑弹簧的套筒;将下支承辊支撑座定位在换辊轨道上,包括动臂装置以及AGC 缸安装位置的加工工具。将以上设备组插入机架后,通过调整将缸本体吊运到对中支撑弹簧的套筒位置。然后将位置传感器安装到每个牌坊的上部。

②下轧制线装置的装配

下轧制线调整装置配置楔形块,由液压马达或螺旋千斤顶驱动。定位螺旋千斤顶和外部支撑托架,保持螺栓松动。利用合适的吊装工具、吊索进行设备的吊运,尽量放置到牌坊内部;通过将设备插入到基准键,利用0.05mm 的塞尺检查支撑框架与机架的下机加工表面是否匹配。将未拧紧的螺栓拧紧到要求的扭矩。

③支承辊换辊装置的装配

首先是左右轨道的装配,将轨道固定到轧机牌坊上,然后将配有地脚螺栓的底板固定到支撑板上,根据图纸上所示的尺寸和轧制中心线来对轨道进行找正和调平。将换辊缸安装到锚固基础和基础底脚螺栓上,最后将地脚螺栓把紧。

④轧辊擦拭器的装配

利用吊装工具,将连接支撑轧辊擦拭器的十字梁以及刮拭器和控制杆定位在牌坊内立柱的操作侧和传动侧之间,利用托架固定。将另外两个托架和液压缸连接到侧面的擦拭器控制杆上。两个轧辊擦拭器执行以上同样的操作。

2.1.3.7机架安装完后安装齿轮箱, 齿轮箱安装采用挂线法并结合传动轴和剖分面上的水平度找正,齿轮箱安装后再安装主传动设备。 2.1.3.8 主传动设备安装

主传动设备就位后,将钢线拉伸到开坯机中心线上。标高:用N3水准仪和标尺测量输出的顶面高度(±0.5mm )。水平度:用精密水准仪测量水平基准面(≤0.05/1000mm)。中心:横向中心用内径千分尺通过开坯机横

向中心偏移线测量调整(±0.05mm ),纵向中心用钢卷尺通过开坯机纵向中心偏移线测量调整(±0.5mm )。主传动找正分一次找正、二次找正,找正方法相同。

主电机与联合齿轮箱之间采用了齿性连接轴形式。主电机以联合齿轮箱为基准,以调整联轴器的倾斜度、径向偏差和端面间隙来进行找平找正。

电机同心度找正示意图

主电机找正结束后,在减速箱和电机之间,应安装钢丝网防护罩。

第三章 入口和出口设备的安装

3.1 入口设备的安装

利用合适的吊装工具,根据图纸所示的尺寸来进行装配

①标高的找正

②制动辊与工作辊相对位置

③制动辊中线与轧机中线位置距离

④ 制动辊水平位置定位

⑤ 制动辊边相对轧机中线位置

3.2 出口设备的安装

3.2.1 转向辊和平直度测量辊的装配

通常测量辊位于轧制机架和卷取机之间;测量辊须加以定位以确保圈的角度不超过规定的极限。一般而言,轧制机架到测量辊之间的距离以及从测量辊到卷取机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带钢的最大宽度。其它距离须与测量辊的供货方确定。除非另有规定,一般可通过工作辊的位置或轧机机架设定的中间位置确定轧机中心线,测量辊表面的中间位置,相对于工作辊或机架中心线须达到± 1 mm的公差。

此外,还要考虑测量辊的温度膨胀系数。 3.2.1.1 水平对中

测量辊须与轧机平行,精度达到 L = (L1 - L2)

机架支撑上如有基准表面,也可以使用,否则须利用工作辊作为基准。将工作辊固定到轧制时的位置,这时需要在工作辊轴承座和机架之间插入垫片。如果工作辊轴承座和垫片之间的距离不超过0.1mm ,就无须垫片了。

3.2.1.2 垂直对中

相对于零标高(基准标高)检查轧辊中心线的标高,考虑到特定的直径和公差,可在支承辊表面进行测量。须得到如下的公差:

K = K1-K2 = ± 0.5 mm.

沿轧辊长度放置精密水平仪,相对于垂直轴检查轧辊中心线的垂直度。得到如下的公差:

D = ± 0.02 mm/m

任何带钢长度,D = ± 0.02 mm/m 3.2.1.3 其它辊子的对中

其他转向辊也以与测量辊同样对中的方法来进行对中;且总是相对于测量辊来进行对中;非常重要的辊子要综合考虑几个公差的效果。当转向辊和应力辊之间的距离减少时,一个简单规则就是公差也应相应的减少。

第四章 开卷机设备的安装

4.1 开卷机的安装方法

4.1.1 垫板座浆和底板安装参照轧机方法。 4.1.2 开卷机采用行车吊装。

4.1.3 传动系统在本体安装完成后,通过联轴器依次进行减速机和电机找平找正

4.2 开卷机安装的极限偏差、公差和检验方法

第五章 矫直机设备的安装

5.1 安装工艺流程图:

20

5.2 矫直机设备利用行车吊装 5.3 矫直机的安装规定:

21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22

第六章 卷取机设备的安装

6.1 卷取机的安装方法

6.1.1 垫板座浆和底板安装参照轧机方法。 6.1.2 卷取机机采用行车吊装。

6.1.3 传动系统在本体安装完成后,通过联轴器依次进行减速机和电机找平找正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23

6.2 卷取机安装的极限偏差、公差和检验方法

第七章 上卷小车和卸卷小车的安装

7.1 小车的铺设

上卷小车和卸卷小车安装方式相同,小车结构,由轨道支撑梁、轨道和立柱组成。在安装过程中,须用到垫片和隔套。用行车将小车结构放置到基础上,并进行调平和对准。利用装配图上所示的支柱制动块和焊接方式将小车结构安装到基础上。再利用行车,将小车铺设到轨道上,最后安装并铺设电缆链的托架。

第八章 安装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8.1 螺栓的检查

①对于不超过5个螺栓的,须100%的进行检查; ②对于6~20个螺栓的,须至少检查5个螺栓;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24

③对于超过20个螺栓的,须至少检查10%,但不低于5个螺栓; 即使仅有一个螺栓不符合拧紧要求,须检查所有的螺栓。属于摩擦接头的高强度螺栓,允许的拧紧力矩公差为+10%;对于普通螺栓,该公差为±10%。

8.2 焊接接头的检查 焊接处符合设备安装要求 8.3 尺寸的检查

设备之间的尺寸应严格符合规范要求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25

烟台东海薄板二期MINO 轧机设备安装工程

烟台东海薄板冷轧二期

MINO 六辊可逆轧机安装

施 工 方 案

第一章 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1.1 轧机区域设备安装流程图

轧机区设备安装流程图

1.2 施工准备

1.2.1 技术准备:熟悉、审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编制施工图预算和

施工预算;编制施工作业设计,工艺卡、质量自检记录、安全技术措施和

交底卡。 1.2.2 物资和工机具准备:措施材料准备(线架、基准点、垫板等) 、构件制作、制品加工(基准点、中心标板、设备垫板等) 准备、工机具(1m平尺、2m 平尺、4m 平尺、0.5铁水平、0.02mm 钳工水平仪、线坠、框式水平仪、内径千分尺、百分表、N3测量仪等)

1.2.3 劳动组织准备:建立管理机构、选派作业组成员并进行任务划分。 1.2.4 施工现场准备:基础验收、永久基准点和沉降测点埋设,配合业主进行安装前期工作。

1.2.5 施工场外准备:管件材料订货、提交开工申请报告。

1.3设备验收

1.3.1 轧机机械等设备多属成套设备,数量多、吨位大,必须做好设备的验收及管理工作。

1.3.2 业主单位与安装单位应办理设备的交接与验收手续。

1.3.3 安装单位应提出设备供应计划(包括供应日期及先后顺序) ,业主单位必须按所提计划开箱、验收、倒运。

1.3.4 已运到现场验收后设备,直到安装交工,由安装单位负责维护。 1.3.5 设备的验收工作,除按设备装箱单清点设备外,并要清点随箱带来的设备技术文件,包括图纸、说明书、合格证、编号表、试验记录等。 1.3.6 设备开箱应按操作规程进行,开箱时不得损坏设备和仪表。 1.3.7 设备开箱后,应及时进行安装。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安装单位用完后应交付生产单位。

1.3.8 设备开箱、清洗、安装和试车过程中,如发现缺件、变形,严重锈蚀和损坏等,应由有关单位一同检查分析,不属安装单位责任造成的,应由供应单位负责解决或委托安装单位处理。

1.4 基础验收

1.4.1 基础完工后,土建单位应提出中间交工技术资料,进行基础的检查验收工作。未经验收的基础,不得进行设备的安装。 1.4.2 根据设计尺寸、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表 设备基础允许偏差

注:L 为地脚螺栓长度,mm 。

1.4.3 施工中对地脚螺栓、螺纹及螺帽应妥善保护,不得损坏,并加防护

油维护。

1.4.4 验收前应将基础表面及预留孔内的一切无用杂物消除干净。 1.4.5 对设备基础应进行基础沉降观测,并作出详细记录。发现沉降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待沉降趋于稳定后方可安装设备。

1.4.6 二次灌浆层的预留厚度一般为50至100毫米,一、二次灌浆料采用无收缩高强度流动灌浆料。

1.5 基准线和基准点设置

根据设计安装和检修要求,轧机区设备安装应设立基准线和基准点。 1.5.1 永久基准点和永久中心标板

永久基准点和中心标板采用铜材或不锈钢加工而成,如下图所示。

1.6 垫板设置

垫板的选用和布置,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执行。本工程采用斜垫铁座浆施工方法。

1.6.1 由于此轧机设备精度较高,安装垫板质量精度要求高,由业主提供安装垫板。

1.6.2 座浆安装垫板应严格执行:《座浆法安装垫铁操作规程》。 1.6.3 垫板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6.3.1 设备找正后,垫铁应露出设备底座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10~30mm ,斜垫铁宜露出10~40mm ,打入深度应超过垫铁长度的2/3以上。垫铁组铁伸入设备底面的深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孔。

1.6.3.2 垫板与轨座底面,其接触点应分布均匀,垫铁四角都应与基础面接触,水平度应达到0.1mm/m。

1.6.3.3 垫板埋设如图所示。

设备底座 斜垫板

平垫板

1.7 设备的平面定位

为了保证设备在基础上准确就位,设备吊装就位后应根据已设置的中心标板,挂设基准线。基准线的挂设应根据设备安装精度要求和挂设跨距选用直径为0.3~0.5mm 的整根钢线,本轧机的安装选用0.5mm 钢线。

基准线挂设在便于调整的线架上,用线坠对正中心点,当对正中心后将钢线可用松紧螺丝锁定,使其钢线在使用时不发生位移。但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复检。

钢线

线架

线坠

线架

重锤

重锤

线坠

中心标板中心标板

设备中心线定位示意图

1.8 设备的标高调整

设备的安装标高应选择设备的主要工作面作为主要测量基准。由于永久性基准点一般离设备较远,因此应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倒点。根据永久性基准点,投设在设备附近一个辅助基准点,以便于设备在安装过程中的标高调整。

标高的测量按图示方法,即在底座上表面放置一平尺。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平尺下平面与基准点的距离h ,由基准点的标高和h 之和即为底座

上表面标高。对于较重要设备,最终还要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复测。

方水平

设备安装标高测量示意图

1.9 设备的水平度调整

设备水平度调整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一般单体设备在设备的工作表面或组装结合部表面直接用水平仪测量,根据设备的安装精度可选用不同精度的水平仪,最高可选用0.02mm/m的方水平。

1.10 回转设备的垂直度调整

挂设轧制中心钢线,通过固定在回转体上的摆臂,由设在摆臂端部的外径千分尺来回触碰钢线的方法可检查设备对机组中心线的垂直度。

中心标板

内径千分尺

摇臂

钢琴线

设备中心线

摇臂旋转检测示意图

机维中心线

第二章 轧机设备的安装

2.1 轧机安装方案:

安装顺序:

技术要求:

2.1.1 乳化液箱的安装

乳化液收集箱的安装须在轧机牌坊定位前进行;利用合适的吊装工具,根据图纸所示的尺寸定位箱体的支撑框架,将乳化液收集箱定位在预埋在混凝土里面伸出的工字钢上面,找正后进行焊接。

2.1.2 轧机底座的安装

底座分入口侧和出口侧,底座安装应以出口侧为基准(包括标高、中心线、水平度),通过基准点和水平仪确定上平面的高度位置。 底座标高、水平度和平行度检测方法见下图所示(左边为入口底座;右边为出口底座):

中 心 标 板

1-精密水准仪;2-长平尺;3-方水平;4-钢琴线;5-线坠;6-中心标板

底座的水平度采用精密方水平和3米平尺配合找正。

2.1.3 机架安装

当底座安装合格后,可以进行机架的吊装就位。机架安装前应先将底座上的防锈油清除干净,然后涂一薄层透平油和二硫化钼,其目的是防止拉伤接触面及便于移动。

机架安装时先吊装传动侧机架,并以此机架为基准,以保证驱动装置的安装精度。当机架吊放到底座上时,使支腿侧面靠紧出口侧轨座的侧面,

接触严密,要确认从轧制中心线到机架间的尺寸及接触面积、机架的垂直度。操作侧机架就位时要比设计尺寸大1~2mm ,以便于上下横梁的安装。上下横梁就位时应先吊下横梁后吊上横梁,调整入口侧轨座使轨座与机架支腿侧面紧密接触并紧固地脚螺栓。

2.1.3.1 机架垂直度的检查方法见下图所示:

机架垂直度的检查包括机架窗口垂直度和机架侧面垂直度。

2.1.3.2 机架水平度的检查方法见下左图所示:

方水平

设备安装标高测量示意图

2.1.3.3 机架窗口面的扭斜和水平偏移的检查方法见上右图所示:

2.1.3.4 两机架调整符合要求后, 分别安装下横梁和上横梁。

2.1.3.5 检查机架找正所有相关数据符合要求后,用2只百分表支在入口底座的入口侧,以监测入口侧底座有无位移。松开出口侧地脚螺栓,用2只千斤顶均匀用力将出口侧基座向入口侧平移0.5mm ,用0.02mm 塞尺检查基座与机架的接触间无间隙为合格,再用强力扳手紧固所有螺栓,特别是地脚螺栓。

2.1.3.6 全面检查所有安装尺寸合格后,打入定位销,用流体灌浆料对底座二次灌浆。然后安装轧机机架上辅助的零部件:

① AGC 执行器的装配

如在牌坊安装前装配AGC 执行器,须将牌坊水平放置,利用适当的吊装工具(吊索或类似)在AGC 执行器的周围表面捆绑,并插入其底座内进行固定。在对中后,利用合适的锁紧夹将缸的本体固定到牌坊上。如在牌坊安装后装配AGC 执行器,为进行AGC 缸的装配,要使伺服控制液压系统完全良好地正常运行,并提供合适的吊运工具以便在机架安装后在其内部定位。首先在传动侧缸进行装配,然后在操作侧进行同样的操作;在每个牌坊的上十字梁上,安装支撑弹簧的套筒;将下支承辊支撑座定位在换辊轨道上,包括动臂装置以及AGC 缸安装位置的加工工具。将以上设备组插入机架后,通过调整将缸本体吊运到对中支撑弹簧的套筒位置。然后将位置传感器安装到每个牌坊的上部。

②下轧制线装置的装配

下轧制线调整装置配置楔形块,由液压马达或螺旋千斤顶驱动。定位螺旋千斤顶和外部支撑托架,保持螺栓松动。利用合适的吊装工具、吊索进行设备的吊运,尽量放置到牌坊内部;通过将设备插入到基准键,利用0.05mm 的塞尺检查支撑框架与机架的下机加工表面是否匹配。将未拧紧的螺栓拧紧到要求的扭矩。

③支承辊换辊装置的装配

首先是左右轨道的装配,将轨道固定到轧机牌坊上,然后将配有地脚螺栓的底板固定到支撑板上,根据图纸上所示的尺寸和轧制中心线来对轨道进行找正和调平。将换辊缸安装到锚固基础和基础底脚螺栓上,最后将地脚螺栓把紧。

④轧辊擦拭器的装配

利用吊装工具,将连接支撑轧辊擦拭器的十字梁以及刮拭器和控制杆定位在牌坊内立柱的操作侧和传动侧之间,利用托架固定。将另外两个托架和液压缸连接到侧面的擦拭器控制杆上。两个轧辊擦拭器执行以上同样的操作。

2.1.3.7机架安装完后安装齿轮箱, 齿轮箱安装采用挂线法并结合传动轴和剖分面上的水平度找正,齿轮箱安装后再安装主传动设备。 2.1.3.8 主传动设备安装

主传动设备就位后,将钢线拉伸到开坯机中心线上。标高:用N3水准仪和标尺测量输出的顶面高度(±0.5mm )。水平度:用精密水准仪测量水平基准面(≤0.05/1000mm)。中心:横向中心用内径千分尺通过开坯机横

向中心偏移线测量调整(±0.05mm ),纵向中心用钢卷尺通过开坯机纵向中心偏移线测量调整(±0.5mm )。主传动找正分一次找正、二次找正,找正方法相同。

主电机与联合齿轮箱之间采用了齿性连接轴形式。主电机以联合齿轮箱为基准,以调整联轴器的倾斜度、径向偏差和端面间隙来进行找平找正。

电机同心度找正示意图

主电机找正结束后,在减速箱和电机之间,应安装钢丝网防护罩。

第三章 入口和出口设备的安装

3.1 入口设备的安装

利用合适的吊装工具,根据图纸所示的尺寸来进行装配

①标高的找正

②制动辊与工作辊相对位置

③制动辊中线与轧机中线位置距离

④ 制动辊水平位置定位

⑤ 制动辊边相对轧机中线位置

3.2 出口设备的安装

3.2.1 转向辊和平直度测量辊的装配

通常测量辊位于轧制机架和卷取机之间;测量辊须加以定位以确保圈的角度不超过规定的极限。一般而言,轧制机架到测量辊之间的距离以及从测量辊到卷取机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带钢的最大宽度。其它距离须与测量辊的供货方确定。除非另有规定,一般可通过工作辊的位置或轧机机架设定的中间位置确定轧机中心线,测量辊表面的中间位置,相对于工作辊或机架中心线须达到± 1 mm的公差。

此外,还要考虑测量辊的温度膨胀系数。 3.2.1.1 水平对中

测量辊须与轧机平行,精度达到 L = (L1 - L2)

机架支撑上如有基准表面,也可以使用,否则须利用工作辊作为基准。将工作辊固定到轧制时的位置,这时需要在工作辊轴承座和机架之间插入垫片。如果工作辊轴承座和垫片之间的距离不超过0.1mm ,就无须垫片了。

3.2.1.2 垂直对中

相对于零标高(基准标高)检查轧辊中心线的标高,考虑到特定的直径和公差,可在支承辊表面进行测量。须得到如下的公差:

K = K1-K2 = ± 0.5 mm.

沿轧辊长度放置精密水平仪,相对于垂直轴检查轧辊中心线的垂直度。得到如下的公差:

D = ± 0.02 mm/m

任何带钢长度,D = ± 0.02 mm/m 3.2.1.3 其它辊子的对中

其他转向辊也以与测量辊同样对中的方法来进行对中;且总是相对于测量辊来进行对中;非常重要的辊子要综合考虑几个公差的效果。当转向辊和应力辊之间的距离减少时,一个简单规则就是公差也应相应的减少。

第四章 开卷机设备的安装

4.1 开卷机的安装方法

4.1.1 垫板座浆和底板安装参照轧机方法。 4.1.2 开卷机采用行车吊装。

4.1.3 传动系统在本体安装完成后,通过联轴器依次进行减速机和电机找平找正

4.2 开卷机安装的极限偏差、公差和检验方法

第五章 矫直机设备的安装

5.1 安装工艺流程图:

20

5.2 矫直机设备利用行车吊装 5.3 矫直机的安装规定:

21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22

第六章 卷取机设备的安装

6.1 卷取机的安装方法

6.1.1 垫板座浆和底板安装参照轧机方法。 6.1.2 卷取机机采用行车吊装。

6.1.3 传动系统在本体安装完成后,通过联轴器依次进行减速机和电机找平找正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23

6.2 卷取机安装的极限偏差、公差和检验方法

第七章 上卷小车和卸卷小车的安装

7.1 小车的铺设

上卷小车和卸卷小车安装方式相同,小车结构,由轨道支撑梁、轨道和立柱组成。在安装过程中,须用到垫片和隔套。用行车将小车结构放置到基础上,并进行调平和对准。利用装配图上所示的支柱制动块和焊接方式将小车结构安装到基础上。再利用行车,将小车铺设到轨道上,最后安装并铺设电缆链的托架。

第八章 安装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8.1 螺栓的检查

①对于不超过5个螺栓的,须100%的进行检查; ②对于6~20个螺栓的,须至少检查5个螺栓;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24

③对于超过20个螺栓的,须至少检查10%,但不低于5个螺栓; 即使仅有一个螺栓不符合拧紧要求,须检查所有的螺栓。属于摩擦接头的高强度螺栓,允许的拧紧力矩公差为+10%;对于普通螺栓,该公差为±10%。

8.2 焊接接头的检查 焊接处符合设备安装要求 8.3 尺寸的检查

设备之间的尺寸应严格符合规范要求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25


相关文章

  • 轧机安装施工方案
  •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quo ...查看


  • 一棒车间改造工艺方案(王吉胜已整理
  • 第一棒材车间控制轧制改造方案 一.前言: 第一棒材车间热轧带肋钢筋以Ф10 mm-Ф14mm规格为主,所依据标准为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该标准为国家强制性标准,2009年9月份,标 ...查看


  • 轧钢厂设计
  • 轧钢厂设计 轧钢厂设计(engineering design of rolling mill) 以炼钢厂提供的钢锭或连铸坯为原料,用轧制.拉拔.挤压.弯曲等塑性加工以及焊接和表面处理方法,生产型板管带等钢材产品的工厂设计.轧钢厂(又称轧钢系 ...查看


  • 轧钢加热炉及轧制的原理..
  • 轧钢加热炉及轧制的原理 一.加热炉的原理 1.目的 加热的目的是把坯料加热到均匀的.适合轧制的温度(奥氏体组织).温度提高以后,首先是提高钢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使钢容易变形.如T12钢室温下变形抗力约为600Mpa,加热到1200℃时变形 ...查看


  • 轧钢机压下系统设计
  • 摘要 本次设计对短应力线750轧机压下部分进行了相应的设计与校核.然后,轧机的两种轧制力计算方法进行了设计比较.本轧机为为二辊卧式轧机.本设计采用直流电动机,有较大的过载能力,电动机与轧机之间有减速器.压下装置动力部分采用液压马达,传动平稳 ...查看


  • 钢铁企业工作报告
  • 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为夺取生产建设双赢而努力奋斗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厂行政向一届一次职代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20xx 年工作总结 20xx 年,是我厂的开局之年,第二炼轧厂在安钢"三步走&qu ...查看


  • 四辊中厚板精轧机机架的强度与刚度计算
  • 四辊中厚板精轧机机架的强度与刚度计算 摘要 本轧机为四辊中厚板精轧机,重点设计了机架部分.机架是轧钢机的重要部 件,用来安装整个辊系及轧辊调整装置,并承受全部轧制力.因机架重量大,制 造复杂,一般给予很大安全系数,并作为永久使用的不更换零件 ...查看


  • 轧机轴承的使用寿命
  • 轧机轴承的使用寿命 目录 一.影响轧机轴承使用寿命的因素 (一).基本额定寿命 (二).径向基本额定动负荷 (三).修正额定寿命 (四).油膜润滑参数 (五).密合度(待整理) (六).影响轧机轴承使用寿命的因素 二.轧机轴承的失效分析 ( ...查看


  • 中厚板生产设计
  • 摘 要 中厚板轧机是轧钢行业中的主力轧机,其装备水平及拥有量是一个国家钢铁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中厚钢板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钢材品种,各国对中厚板生产都很重视. 本设计阐述了3800宽厚板车间设计的基本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制定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