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和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好的地方,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最丰富的典籍,没有任何国家有像中国这样多的典籍。另一方面,中国也创造了很多珍宝,包括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和思想遗产;有一些东西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比如中医。但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不足和缺失。   第一个就是政治体制领域,儒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其一,伦理与政治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是儒学,而儒学讲伦理和政治的最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体现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宗法专制,伦理与政治统一,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完全是符合的。因为那个时候的社会是自然经济,经济状态比较稳定。   第二个特征是专制制度下严格的等级关系。英国在1215年就有《大宪章》,国王加税要得到诸侯的同意,要保障各地自由、自治的权利。中国的大小事都是天子或尊长说了算,抗上是极大的罪恶。儒家政治理论把这些合理化了。中国没有国际学术界界定或多数学者公认的封建制度。如果是封建制度,国王、诸侯之间是契约关系,而中国没有这样的关系。   儒家思想的第三个特点是服从。用孔子的话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假如有争议,由谁定是非呢?由圣人和皇帝的话来决定,圣人的话是最后的标准。公元1世纪,汉章帝召集儒门的代表人物在白虎观开会,由班固执笔写出一部《白虎通议》,章帝批准后颁行天下。以儒学为指导,为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制定详细的规矩或规范。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纲六纪(六亲),服从尊长。以后历代的法典,唐、宋、明、清的律例都继承了《白虎通议》,将三纲六纪作为贯穿始终的东西。一般的老百姓犯了罪,按照身份的高低、亲疏关系定罪。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个问题是思维方法的缺陷。   杨振宁在2004年作报告时讲了一句话:“《易经》对中国的科学发展很不利。”他说,其中一点是不讲演绎论证。《易经》归纳了很多当时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但没有严谨的演绎和论证。这是杨振宁作为科学家讲的真话。而在他讲这话之前,16世纪末17世纪初,利玛窦在他写的《中国札记》的书里就说中国人不懂逻辑规则。他讲的是真话,中国没有逻辑学。后来我们拼命从《墨子》里面提炼、搜寻,认为里面有逻辑包括辩证逻辑。然而《墨子》里面虽有逻辑思想但没有完整的理论,而且因为它不符合社会的需要,后来连《墨子》也式微了,研究的人很少,四分之一的篇章失传。西方的情况则不同,他们有逻辑学,不但古希腊已经有完整的形式逻辑理论,他们中世纪的教育要上一年的辩论课,实质是逻辑课。利玛窦是这样讲的:为什么中国人不重视科学,不重视逻辑呢?很简单,因为这里面有利益关系,在中国你懂四书五经,不用学数学和逻辑,也不鼓励做实验,就可以考取科举和做官。这样的状况下,科学当然没有办法发展起来。另外在中国天文知识是很丰富的,只是和星相结合起来了,哪里地震是天发怒了,是对皇帝的惩罚。各种是非按照圣人的话来判断,也就不必辩论和讲逻辑理论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产生现代科学?   我们的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是同一时期起步的,但是日本成功了,我们却失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彻底失败了,但它很快恢复发展,中国还是不行。我们不能盲目鼓吹传统文化,要冷静分析它的成败得失。   (本文节选自袁伟时教授在长江商学院EMBA系列讲座的演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冷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好的地方,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最丰富的典籍,没有任何国家有像中国这样多的典籍。另一方面,中国也创造了很多珍宝,包括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和思想遗产;有一些东西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比如中医。但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不足和缺失。   第一个就是政治体制领域,儒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其一,伦理与政治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是儒学,而儒学讲伦理和政治的最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体现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宗法专制,伦理与政治统一,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完全是符合的。因为那个时候的社会是自然经济,经济状态比较稳定。   第二个特征是专制制度下严格的等级关系。英国在1215年就有《大宪章》,国王加税要得到诸侯的同意,要保障各地自由、自治的权利。中国的大小事都是天子或尊长说了算,抗上是极大的罪恶。儒家政治理论把这些合理化了。中国没有国际学术界界定或多数学者公认的封建制度。如果是封建制度,国王、诸侯之间是契约关系,而中国没有这样的关系。   儒家思想的第三个特点是服从。用孔子的话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假如有争议,由谁定是非呢?由圣人和皇帝的话来决定,圣人的话是最后的标准。公元1世纪,汉章帝召集儒门的代表人物在白虎观开会,由班固执笔写出一部《白虎通议》,章帝批准后颁行天下。以儒学为指导,为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制定详细的规矩或规范。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纲六纪(六亲),服从尊长。以后历代的法典,唐、宋、明、清的律例都继承了《白虎通议》,将三纲六纪作为贯穿始终的东西。一般的老百姓犯了罪,按照身份的高低、亲疏关系定罪。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个问题是思维方法的缺陷。   杨振宁在2004年作报告时讲了一句话:“《易经》对中国的科学发展很不利。”他说,其中一点是不讲演绎论证。《易经》归纳了很多当时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但没有严谨的演绎和论证。这是杨振宁作为科学家讲的真话。而在他讲这话之前,16世纪末17世纪初,利玛窦在他写的《中国札记》的书里就说中国人不懂逻辑规则。他讲的是真话,中国没有逻辑学。后来我们拼命从《墨子》里面提炼、搜寻,认为里面有逻辑包括辩证逻辑。然而《墨子》里面虽有逻辑思想但没有完整的理论,而且因为它不符合社会的需要,后来连《墨子》也式微了,研究的人很少,四分之一的篇章失传。西方的情况则不同,他们有逻辑学,不但古希腊已经有完整的形式逻辑理论,他们中世纪的教育要上一年的辩论课,实质是逻辑课。利玛窦是这样讲的:为什么中国人不重视科学,不重视逻辑呢?很简单,因为这里面有利益关系,在中国你懂四书五经,不用学数学和逻辑,也不鼓励做实验,就可以考取科举和做官。这样的状况下,科学当然没有办法发展起来。另外在中国天文知识是很丰富的,只是和星相结合起来了,哪里地震是天发怒了,是对皇帝的惩罚。各种是非按照圣人的话来判断,也就不必辩论和讲逻辑理论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产生现代科学?   我们的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是同一时期起步的,但是日本成功了,我们却失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彻底失败了,但它很快恢复发展,中国还是不行。我们不能盲目鼓吹传统文化,要冷静分析它的成败得失。   (本文节选自袁伟时教授在长江商学院EMBA系列讲座的演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冷思考》)


相关文章

  • 我国网商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 摘要:诚信问题是制约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网商诚信能促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诚信环境的发展.当前网商诚信缺失已经成为网络的焦点,因此本文通从全面联系的观点分析网商诚信缺失的原因,认为网商诚信的缺失是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查看


  • 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现状与缺失
  • 作者:娄孝钦 学术论坛 2010年05期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0)05-0181-05 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等各 ...查看


  •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讲义
  • 2013年高级统计师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 必答题 第一题(20分)依据统计调查原理,简述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调查方法. [答案]截至去年底,中国共有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76.57%.小微企业今年前8个月新注册市场 ...查看


  • 诚信道德缺失与诚信社会构建研究
  • 璇信道德缺失与璇信社会构建研究 刘必红 (茬!i双绷:勋萍,涮E武汉430079) 摘要:诚信道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目前,我国社会诚信道德缺失现象严重,诚信道德缺失的表现多种多样 ...查看


  • 中国网络动漫的盈利模式分析
  • 编号:1226120150 中国网络动漫的盈利模式分析 院系:文化传媒学院 姓名:谷颖灿 学号:1226120150 专业:广播电视学 年级:2012级 指导教师:邓佳佳 职称:助教 完成日期:2014年11月 摘要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 ...查看


  • 社会资本.社区建设与有效治理
  • 摘 要:协调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形成社区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和谐相处的局面,据此,社区及社区建设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在探索社区社会资本缺失与其带来的种种问题后便可发现:社会资本对于社区建设有重要 ...查看


  • 慈善供给的经济学诠释与分析
  • 慈善供给的经济学诠释与分析 彭 腾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湖南 长沙 410002) 摘 要:慈善供给的增加,既有宏观上的消费效应.分配效应和发展效应,又有微观上的效用或利润最大化的供给动因.我国现阶段的慈善供给不足关键在于慈善的消费偏好缺 ...查看


  • 青少年责任感缺失征候_原因与培育对策
  • 大学生研究 Da Xue Sheng Yan Jiu 青少年责任感缺失征候. 原因与培育对策 □艾楚君 摘要:青少年责任感关系到能否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当代青少年责 任感缺失的征候表现为个人责任与公共责任的错位和责任认知与责任 ...查看


  • 论民营企业经营诚信缺失现状与重建
  • 论民营企业经营诚信缺失现状与重建 系部名称: 经济管理系 专业名称: 市场营销 班 级: 营销0821 姓 名: 谭嗣俊 学 号: 2008716239 指导老师: 李 冬 梅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1 年 4月 10日 中文摘要 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