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案

课 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课型

时间

教学目 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

结合有关事例

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的道理

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的道理

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

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教具

课本插图的挂图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1、出示明代画家董其昌的画

讲述:这是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的画

怎样才能画好画呢?他说要"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板书)

其实

不光是学画

这种方法对我们的学习也很有益处

还记得以前我们在课文中了解的司马迁和李时珍的故事么?

2、那么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是什么意思?学习语文为什么要"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怎样才能通过这样的方法学习语文知识呢?学习了这一课

我们就明白了

指导看图:

1、观察图1:图上画的是天文台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的是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我国远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浑天仪

并取得了辉煌的天文学成就

2、指导观察第二幅图:参观了古天文仪器后

老师又带领同学们去了天文展览馆

他们看到了什么呢?

小结:同学们要从小爱科学

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3、指导观察第三幅图

并小结:老师正带领学生欣赏碑刻

碑刻就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或图画

他们大多是出自著名书画家之手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

4、指导观察第2-3页通版插图

(1) 这九幅图分别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你能把这些图片分类吗?

(2) 图上的人物会有怎样的感受?

5、组织学生交流

并适当总结

出示有关资料(关于大海、中山陵、莫高窟和故宫)组织学生朗读

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

老师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同学们有机会去这些地方走走看看

一定会学到很多知识

6、同学们或你们的家长曾经到过哪些地方

游览过什么名胜、什么景点

有什么感受?

总结:

1、观察插图后

你知道什么是"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吗?

2、小结: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书本上获得

还可以走出课本

在社会上、大自然中获得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自然界的各色景观

处处有学问

处处有语文

同学们可以从身边开始

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

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运用语文

读好社会和大自然这本大书

布置作业:

问题:我们该怎样在大自然中学习语文?

课外深入大自然和社会

写观察日记

1、交流看画后的感受

2、指名说司马迁和李时珍分别是怎样努力完成《史记》和《本草纲目》的

3、齐读课题--"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1、说说你所了解的浑天仪和古代的天文学成就

2、指名说图上的同学看到这些古代的天文仪器

会想些什么?

3、 说说展览馆墙上的照片

上有些什么内容

交流看了这些照片后的感受:宇宙怎样?怎样才能揭开宇宙的奥秘?

4、说说第三幅图上画了谁

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图上的同学看到这快碑刻

会怎样想

怎么说?

5、说说自己在书法课或外出旅游时

欣赏过哪些碑刻?在欣赏的过程中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讨论交流)

6、给2-3页的插图分类

并分组讨论老师的问题

7、集体交流

(1)说说同学们游览了漓江和黄山之后会有什么感受?参观植物园有什么收获?与动物一起嬉戏有什么样的乐趣?

(2)根据自己的观察所的

结合自己所读的关于大海的文学作品

谈谈自己见到辽阔大海后的感受

(3)结合课前准备

介绍中山陵、莫高窟和圆明园、故宫这四处名胜

8、介绍自己或家长游览的感受

1、说出什么是"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2、根据自己的情况

谈谈准备怎样"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讨论交流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生活处处皆语文)

教学反思:

课 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课型

时间

教 学

目 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

结合有关事例

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

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

难 点

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方法

教具

春联若干条、学生小报;组织表演课本剧;布置收集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例子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上学期

我们学习了两首跟学习有关的古诗

还记得吗?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是啊

学习语文的渠道有种多样

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时间中加以运用"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的就是实践的重要

我们要在学习实践中学会运用语文这个工具

不仅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更要在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板书课题)

指导看图:

1、请大家仔细观察第4、5页上的插图

图上画了什么人?

他们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他们都要运用到哪些知识?

2、组织全班交流

适时小结

3、指名学生结合图上内容上讲台表演、及时表扬鼓励

4、我们平时还会在哪些活动中运用到语文知识?

小结:

语言和文字统称语文

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从课本中学习语文

还要不断拓宽语文学习渠道

学会读社会和自然这部大书

学会在实践中运用语文

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真正发挥好语文这个交际工具的作用

布置作业:

1、 分组编辑出版小报或黑板报;

2、 练习排演课本剧;

3、多参加语文课外活动

课外延伸:

组织一次诗文诵读比赛

可以个人参赛

也可以小组参赛

1、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和《观书有感》

并介绍诗意

2、齐读课题--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1、自己按要求看图

小组讨论、交流

2、指名表演书法

对对子

交流暑假中收集到的春联

3、指名配乐朗诵古诗词

4、展示学生假期出的小报

或请出黑板报的同学介绍出板报的过程

如何选择内容、写好稿件、确定栏目、设计插图的

5、上台表演课本剧

并谈谈感受

其他同学评议

交流在课前收集的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例子

完成作业

积极准备参加诗文诵读比赛

板书设计:

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实践出真知)

教学反思:

课 题

1 长江之歌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诗歌

初步体会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诗歌

体会诗句内容

教学方法

教具

歌曲磁带、挂图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导人新课

激发兴趣

1.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

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引导自由表达)

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

歌声雄浑

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

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

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

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

因笔画较多

写时要紧凑些

2.学生练习写字

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写出两小节的意思

齐读课题

交流对长江的了解

跟唱《长江之歌》

轻读全文

自学生字词

描红

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意思

正确拼读生字词

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

小组交流

练写生字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1、 长江之歌

源远流长:哺育

巨大贡献:浇灌

教学反思:

挽起推动

课 题

1 长江之歌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培养审美情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

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教具

挂图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 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

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 作者说--

2. 出示: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引读

3. 自由读

说说读了诗句想了解什么?

4. 交流、讨论

5. 精读第一节:

(1) 自由读

四人小组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资源?

(2) 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

哪些词提示了你?

(3) 默读第一小节

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 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指导学生看地图

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感情

指导朗读:

这一句我们要读得深情

6、精读第二节

(1) 听录音

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它有母亲的情怀?

(2) 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

长江从远古走来

向未来奔去

时间跨度很大

长江永远不会停息

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 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

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

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

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

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

长江就像母亲一样

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

所以

"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

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

学完了这首诗

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

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

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作业:

1、默写诗歌

2、书后3作业

复习生字词

有感情朗读课文

交流感受

自由表达

小组朗读

讨论

理解、体会长江的源远流长

找出关键词

抓住有关词句理解

体会"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讨论交流

比较、理解

联系语句理解、体会

朗读有关内容

体会母爱情怀

有感情朗读

背诵

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加强情感熏陶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1 长江之歌

走--奔

丰采--气概

清流--力量

(赞美 依恋)

教学反思:

课 题

2 三亚落日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课文第一、二段内容

体会三亚的热带风情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感受三亚的大好风光

教学方法

教具

挂图、地图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备 注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同学们

在我国的南部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叫做三亚

(出示中国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三亚? 板书:三亚落日

2、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

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

而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是"三亚落日" 在三亚看到的落日是怎样的呢?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玫瑰 椰子树

硕大无比 涨溢 一盏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正音

同时弄清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预习了课文

你还懂得了些什么?

三、默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描绘三亚落日美景的?(第3-5自然段)

2、这样

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四、精读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

画出最能概括全文的句子

(板书:真有诗意)

2、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诗意"的?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⑴学生试读

⑵说说哪些词句在朗读时应特别注意?(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应读出怎样的感情?

⑶范读、齐读

五、精读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那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呢?

1、自由读第2段

说一说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

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很美

(板书:热带风情)从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光

2、课文中写三亚美丽的热带风情

写到了哪些景物?

(海水、天、白鸥、椰子树和海滩上的细沙

3、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

4、三亚的海那么蓝

鸥那么白

树那么齐

沙那么亮

这样美丽的景色在你的面前

你的心情如何呢?(喜爱、由衷赞美)

5、指名读

请读出这种喜爱之情

6、指导背诵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分段

写段意

3、背诵第一、二段

结合地图

了解三亚的地理位置

齐读课题

在疑问下学习

拼读词语

分节朗读

弄清内容

自由交流

练习划分段落

轻读

划出有关句子、词语

抓住有关词语理解

并进行感情朗读

谈谈自己对热带风光的了解情况

找出来

同桌讨论

全班交流

体会作者的情感

感情朗读、背诵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2 三亚落日

天空:蓝

海面:蓝

热带风情 椰树:挺拔俊秀

沙滩:金灿闪亮

教学反思:

课 题

2 三亚落日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

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有关段落

教学重难点

在对课文诗一般语言的朗读中品味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教具

挂图、音乐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齐读第一、二段

二、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在这样的地方看落日

的确"真有诗意"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

1、学习第3、4自然段

板书:像孩童、像灯笼、像跳水员

2、在这三幅画面中

你最喜欢哪一幅?

3、讨论评读要点

第一幅:

⑴突出场面热烈壮观;

⑵抓住绘色、描形、摹态的重点词语

感悟孩童形象以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第二幅:

⑴这时的太阳和第一幅比较

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投影出示:

①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

变得温和起来

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②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

变得温和起来

像一只火焰柔和的大红灯笼

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比较这两个句子

说一说哪个好

好在哪里

(第二种写法好

用比喻的方法

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

⑶突出太阳的顽皮

⑷理解"硕大无朋"

⑸抓住大海颜色的变化"原色--玫瑰色"

体会景色的优美

⑹突出太阳的轻快、敏捷

第三幅:

⑴投影出示:

①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

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

落下去了

②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

突然那落日颤动两下

最后像跳水员那样

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

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 向人们道了"再见"

a.这两句写法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好在哪里?

(把夕阳落下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

而且写活了

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b.指名读这一句话

⑵太阳入水悄无声息

水波不惊

消失得那么自然

要读出一种平静之美

4、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是怎样看落日的

("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

5、为什么要写这些?

(突出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赞赏和惊叹

同时也从侧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6、读到这儿

同学们知道三亚落日的全过程吗?

7、日落是个完整的过程

想不想把这三幅画面完整地欣赏一遍?

8、看到这么美的日落景象

我们不得不发出赞叹

9、指导背诵

三、总结课文

三亚的落日是那么美丽

作者描绘的语言是这样美好

你们想不想来赞美它呢?

四、布置作业:

1、多音字注音、组词:似 悄

2、书后3、4

朗读、感受

自由轻声读3、4自然段

思考:两个自然段描绘了几幅日落的画面?

把它选出来读一读

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讨论交流

体会作者喜爱之情

朗读、比较、体会语句

齐读这一句

理解"涨溢"

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找一找有关语句

填空:

金红一色→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地入水

再读三、四自然段

齐读第五自然段

背诵第三段

愿背哪一节就背哪一节

美读课文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2 三亚落日

光亮

诗意 颜色:红扑扑 朱彤彤 金红

过程:收敛光芒--下沉--

蹦跳--入水

教学反思:

课 题

3 烟台的海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练习朗读课文

分清课文层次

学习第一段内容

初步体会烟台海的独特景观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

教学方法

教具

教学挂图、地图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看图导入

揭题:

1、 同学们

你们看过或游览过大海吗?

2、看中国地图

沿海城市很多

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的城市呢?(烟台)

3、揭题

注意海的笔顺:最后三笔

先写上面的点

接着写中间的横

最后写下面的点

再从地图上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胶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4、过渡: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了解内容:

1、播放课文朗诵录音磁带

2、是的

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

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检查自学:

(1)读生字及词语

(2) 指名读课文

评议纠正

(3) 理解词语

看录象

有关轮船、锚及起锚的过程

4、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5、分清段落层次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读懂了什么?(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

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四、写字指导

1、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2、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抄写生字词、分段写段意

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

了解烟台的地理位置

带着疑问学习

看画面

听配乐朗诵

说说自己的感受

轻读课文

拼读生字词

分析课文段落层次

朗读、讨论、交流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独特景观 (总)

3 烟台的海 不同季节的海(分)

赞美海、人 (总)

教学反思:

课 题

3 烟台的海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部分课文

2 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

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

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同时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

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

烟台的人勤劳、能干

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方法

教具

挂图、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

1、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主要写了什么

2、过渡: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景观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谁能把文中那句概括烟台海的四季特点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作者是怎样具体为我们介绍烟台海的四季特点的呢?

二、学习第2自然段

感受"独特"

1、朗读想想这一段除了写海

还写了什么

2、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

(突出"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

体会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

3、通过读

你欣赏到了烟台的海冬天的风光了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海是怎样的?你又是怎样享受这冬海风光的?

4、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愿意记住它吗?

5、小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整体读

想想讲了那几个意思--分层朗读、理解、体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背诵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读、说、背)

2、各小组成员分工读、说、背向全班汇报

评议结果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自读第5自然段

整体感知

2、找出句子

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

3、"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

从"渔家驾船出海了

货轮起锚远航了......"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5、把2-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介绍呢?

五、细读第三段:

1、齐读第6自然段

2、联系全文

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六、总结全文:

1、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

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季节呢?你来做导游向游客作一介绍

比谁介绍得好?

2、你游览过什么地方?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能把那里的景色给同学们介绍吗?

七、作业:

1、书后2、3

2、自主选择内容感情背诵

进一步体会课文的叙述顺序

细读课文

思考有关问题

分层(海

人)

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

看看题头的照片

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

读第二层

讨论交流

先自己读读

再在小组内试背

最后有感情地背诵给大家听

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体会:

一到立秋这天

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

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

较之昨日

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

有感情诵读

欣赏画面

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自由介绍

交流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3 烟台的海

冬 凝重 不畏严寒巨浪

春 轻盈 播下希望种苗

夏 浪漫 人海相依

秋 高远 充实忙碌

画 背景 舞台--"活剧"

教学反思:

课 题

4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词

划分课文层次

2、学习课文第一到三自然段

欣赏沿途景色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教学方法

教具学 具

课文朗诵磁带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初读课文

理清游览顺序

1、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

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解题:"记"是什么意思?较"记"的是什么?

教师:去双龙洞洞途和洞内的景致非常美的奇特

吸引中外游客

同学们也想双龙洞吗?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游览好吗?

2、初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胳

读后提问:按游览顺序

全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讨论后确定:全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六段

3、结合分好的段落

要求学生按顺序说说作者浏览了几个景点

4、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问:这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浏览时间人物、景点

) (2)用编句法概括段意

5、学习第二段

过渡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

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赏

(1)默读第二自然段

从课文中标画出不沿看到的景物

及这些景物的特点

再体会一下作者看到这些后有什么感受

(2)老师边板书: 景物--映山红 油桐 砂土 新绿 特点--各色 白色 粉红色 或浓或淡 感受--一片明艳

(3)默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作者听到了什么?溪流是怎样往下流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4)有感情地齐读第二段

同时边读边想象沿着途明艳的南方山景

并思考

课题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沿途景色呢?

总结第二段段意:从金华过罗旬入山

一路上景色明艳迫溪流到洞口

齐读课题

记是"记载"的意思

本文记的浏览胜地

固而是一篇游记

并告诉学生

这篇游记是顺圣陶先生1957年游览金华双龙后写的

初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胳

第一段(1)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及地点

第二段(2、3)介绍沿途所见景物

第三段(4)介绍外洞洞口及外洞

第四段(5)介绍孔隙

第五段(6、7)介绍里洞

第六段(8)游览完毕出洞

自由回答

学习课文第一段

指名读

4月14日

我去游览浙江的金华双龙洞

默读第二自然段

交流感受

默读第三自然段

(作者听到山中溪流的声音

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

并听到不时变化的溪声

有感情地齐读第二段

作业:

1、抄写词语

2、课文写了哪些景色?

板书设计:

4 记金华的双龙洞

游览顺序: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

--内洞--出洞

教学反思:

课 题

4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2、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了解段之间的关系

知道课文是怎样连段的成篇的

教学方法

教具

挂图、照片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文的前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览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

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

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色

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那么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总体感知:

1、初读课文

理清条理:

板书:外洞 孔隙 内洞

2、再读课文

归纳特点:

A、同学们再读读这几段

看看外洞、孔隙和内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板画并板书:(画出外洞、孔隙、内洞)

3、小结过渡

三、精读课文

自读自悟:

1、学生阅读

做批注

教师巡视辅导

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2、课堂讨论:

组织:有一些同学已经想好了

下面

我们先按课堂小组开展讨论

跟同学们说一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这些个特点让你喜欢的?

3、交流评议:

A、分别指几名同学围绕以下几个要点开展讨论:

1)船小

2)行船方式

3)乘船姿势

4)乘船感觉

B、同学们体会得不错

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

有哪些同学也对孔隙产生了兴趣?正因为作者抓住孔隙的特点写

使我们如临其境

所以孔隙也就深深地吸引了你们

是这样的吗?

4、读写结合

突破难点:

A、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楚的呢?请看黑板 作者先写什么?接着呢?然后呢?最后呢?

5、分层朗读

体会写法:这样小的小船

这样独特的进洞方式和乘船姿势

这样奇特的乘船感觉

是多么有趣啊!下面

我们分组来读这一段

再来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层层说清楚的......请大家拿好书

6、学法小结:

7、指名介绍内洞特点:

A、除了窄小的孔隙外

奇特的内洞也很有趣

喜欢内洞的同学

你们有信心把同学们都吸引过来吗?好

一个个来

你先说

B、你从这儿看出内洞很奇特

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C、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

也很值得观赏?

D、那吸引你

使你们对内洞感兴趣的是什么呢?现在有哪些同学也对内洞产生了兴趣?

E、小结

F、再看看

内洞除了奇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外

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理解进

8、总结学法:

四、读写指导:

1、设疑质疑:

A、游完了双龙洞

回过头来看

作者介绍最详细的是哪个地方?刚才

我们也有很多同学对这儿感兴趣

那作者为什么不先写这儿呢?这样重点不是更突出吗?

B、那你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呢?

C、那么

今后我们应该怎样来写参观游记呢?除了写作顺序之外

要想吸引读者

打动读者的心

还应该抓住什么去写?

2、小结写作方法:

五、赏读课文

体会感情:

1、过渡谈话: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你喜欢哪里就读哪里

看看怎样才能读出文章的感情来

2、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议

六、作业设计

1、书后3

2、文中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回顾上节课内容

初读课文

理清条理:

看看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

学生自由读

指名学生回答

并征求全体同学意见

再读课文

归纳特点:

学生阅读理解

指名学生回答

征求其余同学意见

学生阅读

做批注

课堂讨论

学生讨论

自学

交流评议

找出相关词句

说出思维过程

弄明白作者通过写什么来表现孔隙窄小的特点

读出乘船的姿势和感受

读写结合

突破难点:

联系课文中的内容把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难问题

分层朗读

体会写法

学法小结: 我们在刚才的学习中

首先了解了空隙的特点是窄小的;接着抓住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到了空隙的特点;最后弄清楚了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楚的

指名介绍内洞特点:

自由交流

总结学法:

学完了孔隙和内洞

你准备怎样来学外洞这一段呢?

洞内宽大

洞外呢?知道的同学一起说

学生答

教师板画

(画出后山)

读写指导:

设疑质疑:

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

小结写作方法:学到这里

我们得到两点启示:第一、写参观游记要按参观游览的顺序写;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点写清楚

赏读课文

体会感情:

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议

总结本课内容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外洞:大

4 记金华的

孔隙:窄

双龙洞

(赞美)

内洞:黑 奇 大

教学反思:

课 题

练习 1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习"拟人"的方法

并加以运用

2、读背十二个有关"冬"的成语

积累词汇

3、写好钢笔字

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重难点

体会并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教具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自读引语

重点引导读"小溪哗啦啦地流着"和"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往前跑"这两句

2、教学第二部分:

学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动"的答案

让学生写一写:读完每组第二句

你感受到什么?为什么会生动有趣?

3、教学第三部分:

教师引导生回想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事物

把这些事物写下来

要求:写"活"

写得和我们一样富有情感

师生评议

师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

自由认读

引导想象:读着这些词语

你脑海里浮现出怎样一副画面?这副画面中发生着什么故事?

表达:你能用其中四、五个词语描述这个画面吗?或者简单讲讲在这里 发生着什么故事?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词语更好!

2、积累: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⑴读这段话

指出出处--《烟台的海》

⑵引导读帖

2、练习:

⑴师巡视、指导

⑵师小结

课 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课型

时间

教学目 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

结合有关事例

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的道理

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的道理

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

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教具

课本插图的挂图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1、出示明代画家董其昌的画

讲述:这是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的画

怎样才能画好画呢?他说要"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板书)

其实

不光是学画

这种方法对我们的学习也很有益处

还记得以前我们在课文中了解的司马迁和李时珍的故事么?

2、那么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是什么意思?学习语文为什么要"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怎样才能通过这样的方法学习语文知识呢?学习了这一课

我们就明白了

指导看图:

1、观察图1:图上画的是天文台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的是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我国远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浑天仪

并取得了辉煌的天文学成就

2、指导观察第二幅图:参观了古天文仪器后

老师又带领同学们去了天文展览馆

他们看到了什么呢?

小结:同学们要从小爱科学

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3、指导观察第三幅图

并小结:老师正带领学生欣赏碑刻

碑刻就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或图画

他们大多是出自著名书画家之手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

4、指导观察第2-3页通版插图

(1) 这九幅图分别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你能把这些图片分类吗?

(2) 图上的人物会有怎样的感受?

5、组织学生交流

并适当总结

出示有关资料(关于大海、中山陵、莫高窟和故宫)组织学生朗读

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

老师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同学们有机会去这些地方走走看看

一定会学到很多知识

6、同学们或你们的家长曾经到过哪些地方

游览过什么名胜、什么景点

有什么感受?

总结:

1、观察插图后

你知道什么是"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吗?

2、小结: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书本上获得

还可以走出课本

在社会上、大自然中获得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自然界的各色景观

处处有学问

处处有语文

同学们可以从身边开始

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

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运用语文

读好社会和大自然这本大书

布置作业:

问题:我们该怎样在大自然中学习语文?

课外深入大自然和社会

写观察日记

1、交流看画后的感受

2、指名说司马迁和李时珍分别是怎样努力完成《史记》和《本草纲目》的

3、齐读课题--"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1、说说你所了解的浑天仪和古代的天文学成就

2、指名说图上的同学看到这些古代的天文仪器

会想些什么?

3、 说说展览馆墙上的照片

上有些什么内容

交流看了这些照片后的感受:宇宙怎样?怎样才能揭开宇宙的奥秘?

4、说说第三幅图上画了谁

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图上的同学看到这快碑刻

会怎样想

怎么说?

5、说说自己在书法课或外出旅游时

欣赏过哪些碑刻?在欣赏的过程中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讨论交流)

6、给2-3页的插图分类

并分组讨论老师的问题

7、集体交流

(1)说说同学们游览了漓江和黄山之后会有什么感受?参观植物园有什么收获?与动物一起嬉戏有什么样的乐趣?

(2)根据自己的观察所的

结合自己所读的关于大海的文学作品

谈谈自己见到辽阔大海后的感受

(3)结合课前准备

介绍中山陵、莫高窟和圆明园、故宫这四处名胜

8、介绍自己或家长游览的感受

1、说出什么是"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2、根据自己的情况

谈谈准备怎样"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讨论交流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生活处处皆语文)

教学反思:

课 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课型

时间

教 学

目 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

结合有关事例

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

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

难 点

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方法

教具

春联若干条、学生小报;组织表演课本剧;布置收集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例子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上学期

我们学习了两首跟学习有关的古诗

还记得吗?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是啊

学习语文的渠道有种多样

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时间中加以运用"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的就是实践的重要

我们要在学习实践中学会运用语文这个工具

不仅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更要在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板书课题)

指导看图:

1、请大家仔细观察第4、5页上的插图

图上画了什么人?

他们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他们都要运用到哪些知识?

2、组织全班交流

适时小结

3、指名学生结合图上内容上讲台表演、及时表扬鼓励

4、我们平时还会在哪些活动中运用到语文知识?

小结:

语言和文字统称语文

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从课本中学习语文

还要不断拓宽语文学习渠道

学会读社会和自然这部大书

学会在实践中运用语文

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真正发挥好语文这个交际工具的作用

布置作业:

1、 分组编辑出版小报或黑板报;

2、 练习排演课本剧;

3、多参加语文课外活动

课外延伸:

组织一次诗文诵读比赛

可以个人参赛

也可以小组参赛

1、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和《观书有感》

并介绍诗意

2、齐读课题--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1、自己按要求看图

小组讨论、交流

2、指名表演书法

对对子

交流暑假中收集到的春联

3、指名配乐朗诵古诗词

4、展示学生假期出的小报

或请出黑板报的同学介绍出板报的过程

如何选择内容、写好稿件、确定栏目、设计插图的

5、上台表演课本剧

并谈谈感受

其他同学评议

交流在课前收集的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例子

完成作业

积极准备参加诗文诵读比赛

板书设计:

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实践出真知)

教学反思:

课 题

1 长江之歌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诗歌

初步体会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诗歌

体会诗句内容

教学方法

教具

歌曲磁带、挂图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导人新课

激发兴趣

1.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

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引导自由表达)

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

歌声雄浑

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

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

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

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

因笔画较多

写时要紧凑些

2.学生练习写字

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写出两小节的意思

齐读课题

交流对长江的了解

跟唱《长江之歌》

轻读全文

自学生字词

描红

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意思

正确拼读生字词

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

小组交流

练写生字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1、 长江之歌

源远流长:哺育

巨大贡献:浇灌

教学反思:

挽起推动

课 题

1 长江之歌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培养审美情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

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教具

挂图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 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

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 作者说--

2. 出示: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引读

3. 自由读

说说读了诗句想了解什么?

4. 交流、讨论

5. 精读第一节:

(1) 自由读

四人小组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资源?

(2) 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

哪些词提示了你?

(3) 默读第一小节

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 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指导学生看地图

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感情

指导朗读:

这一句我们要读得深情

6、精读第二节

(1) 听录音

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它有母亲的情怀?

(2) 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

长江从远古走来

向未来奔去

时间跨度很大

长江永远不会停息

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 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

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

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

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

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

长江就像母亲一样

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

所以

"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

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

学完了这首诗

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

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

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作业:

1、默写诗歌

2、书后3作业

复习生字词

有感情朗读课文

交流感受

自由表达

小组朗读

讨论

理解、体会长江的源远流长

找出关键词

抓住有关词句理解

体会"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讨论交流

比较、理解

联系语句理解、体会

朗读有关内容

体会母爱情怀

有感情朗读

背诵

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加强情感熏陶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1 长江之歌

走--奔

丰采--气概

清流--力量

(赞美 依恋)

教学反思:

课 题

2 三亚落日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课文第一、二段内容

体会三亚的热带风情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感受三亚的大好风光

教学方法

教具

挂图、地图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备 注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同学们

在我国的南部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叫做三亚

(出示中国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三亚? 板书:三亚落日

2、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

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

而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是"三亚落日" 在三亚看到的落日是怎样的呢?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玫瑰 椰子树

硕大无比 涨溢 一盏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正音

同时弄清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预习了课文

你还懂得了些什么?

三、默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描绘三亚落日美景的?(第3-5自然段)

2、这样

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四、精读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

画出最能概括全文的句子

(板书:真有诗意)

2、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诗意"的?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⑴学生试读

⑵说说哪些词句在朗读时应特别注意?(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应读出怎样的感情?

⑶范读、齐读

五、精读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那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呢?

1、自由读第2段

说一说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

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很美

(板书:热带风情)从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光

2、课文中写三亚美丽的热带风情

写到了哪些景物?

(海水、天、白鸥、椰子树和海滩上的细沙

3、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

4、三亚的海那么蓝

鸥那么白

树那么齐

沙那么亮

这样美丽的景色在你的面前

你的心情如何呢?(喜爱、由衷赞美)

5、指名读

请读出这种喜爱之情

6、指导背诵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分段

写段意

3、背诵第一、二段

结合地图

了解三亚的地理位置

齐读课题

在疑问下学习

拼读词语

分节朗读

弄清内容

自由交流

练习划分段落

轻读

划出有关句子、词语

抓住有关词语理解

并进行感情朗读

谈谈自己对热带风光的了解情况

找出来

同桌讨论

全班交流

体会作者的情感

感情朗读、背诵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2 三亚落日

天空:蓝

海面:蓝

热带风情 椰树:挺拔俊秀

沙滩:金灿闪亮

教学反思:

课 题

2 三亚落日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

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有关段落

教学重难点

在对课文诗一般语言的朗读中品味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教具

挂图、音乐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齐读第一、二段

二、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在这样的地方看落日

的确"真有诗意"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

1、学习第3、4自然段

板书:像孩童、像灯笼、像跳水员

2、在这三幅画面中

你最喜欢哪一幅?

3、讨论评读要点

第一幅:

⑴突出场面热烈壮观;

⑵抓住绘色、描形、摹态的重点词语

感悟孩童形象以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第二幅:

⑴这时的太阳和第一幅比较

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投影出示:

①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

变得温和起来

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②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

变得温和起来

像一只火焰柔和的大红灯笼

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比较这两个句子

说一说哪个好

好在哪里

(第二种写法好

用比喻的方法

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

⑶突出太阳的顽皮

⑷理解"硕大无朋"

⑸抓住大海颜色的变化"原色--玫瑰色"

体会景色的优美

⑹突出太阳的轻快、敏捷

第三幅:

⑴投影出示:

①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

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

落下去了

②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

突然那落日颤动两下

最后像跳水员那样

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

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 向人们道了"再见"

a.这两句写法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好在哪里?

(把夕阳落下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

而且写活了

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b.指名读这一句话

⑵太阳入水悄无声息

水波不惊

消失得那么自然

要读出一种平静之美

4、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是怎样看落日的

("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

5、为什么要写这些?

(突出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赞赏和惊叹

同时也从侧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6、读到这儿

同学们知道三亚落日的全过程吗?

7、日落是个完整的过程

想不想把这三幅画面完整地欣赏一遍?

8、看到这么美的日落景象

我们不得不发出赞叹

9、指导背诵

三、总结课文

三亚的落日是那么美丽

作者描绘的语言是这样美好

你们想不想来赞美它呢?

四、布置作业:

1、多音字注音、组词:似 悄

2、书后3、4

朗读、感受

自由轻声读3、4自然段

思考:两个自然段描绘了几幅日落的画面?

把它选出来读一读

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讨论交流

体会作者喜爱之情

朗读、比较、体会语句

齐读这一句

理解"涨溢"

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找一找有关语句

填空:

金红一色→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地入水

再读三、四自然段

齐读第五自然段

背诵第三段

愿背哪一节就背哪一节

美读课文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2 三亚落日

光亮

诗意 颜色:红扑扑 朱彤彤 金红

过程:收敛光芒--下沉--

蹦跳--入水

教学反思:

课 题

3 烟台的海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练习朗读课文

分清课文层次

学习第一段内容

初步体会烟台海的独特景观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

教学方法

教具

教学挂图、地图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看图导入

揭题:

1、 同学们

你们看过或游览过大海吗?

2、看中国地图

沿海城市很多

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的城市呢?(烟台)

3、揭题

注意海的笔顺:最后三笔

先写上面的点

接着写中间的横

最后写下面的点

再从地图上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胶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4、过渡: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了解内容:

1、播放课文朗诵录音磁带

2、是的

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

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检查自学:

(1)读生字及词语

(2) 指名读课文

评议纠正

(3) 理解词语

看录象

有关轮船、锚及起锚的过程

4、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5、分清段落层次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读懂了什么?(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

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四、写字指导

1、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2、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抄写生字词、分段写段意

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

了解烟台的地理位置

带着疑问学习

看画面

听配乐朗诵

说说自己的感受

轻读课文

拼读生字词

分析课文段落层次

朗读、讨论、交流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独特景观 (总)

3 烟台的海 不同季节的海(分)

赞美海、人 (总)

教学反思:

课 题

3 烟台的海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部分课文

2 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

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

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同时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

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

烟台的人勤劳、能干

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方法

教具

挂图、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

1、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主要写了什么

2、过渡: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景观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谁能把文中那句概括烟台海的四季特点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作者是怎样具体为我们介绍烟台海的四季特点的呢?

二、学习第2自然段

感受"独特"

1、朗读想想这一段除了写海

还写了什么

2、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

(突出"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

体会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

3、通过读

你欣赏到了烟台的海冬天的风光了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海是怎样的?你又是怎样享受这冬海风光的?

4、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愿意记住它吗?

5、小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整体读

想想讲了那几个意思--分层朗读、理解、体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背诵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读、说、背)

2、各小组成员分工读、说、背向全班汇报

评议结果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自读第5自然段

整体感知

2、找出句子

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

3、"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

从"渔家驾船出海了

货轮起锚远航了......"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5、把2-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介绍呢?

五、细读第三段:

1、齐读第6自然段

2、联系全文

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六、总结全文:

1、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

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季节呢?你来做导游向游客作一介绍

比谁介绍得好?

2、你游览过什么地方?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能把那里的景色给同学们介绍吗?

七、作业:

1、书后2、3

2、自主选择内容感情背诵

进一步体会课文的叙述顺序

细读课文

思考有关问题

分层(海

人)

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

看看题头的照片

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

读第二层

讨论交流

先自己读读

再在小组内试背

最后有感情地背诵给大家听

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体会:

一到立秋这天

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

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

较之昨日

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

有感情诵读

欣赏画面

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自由介绍

交流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3 烟台的海

冬 凝重 不畏严寒巨浪

春 轻盈 播下希望种苗

夏 浪漫 人海相依

秋 高远 充实忙碌

画 背景 舞台--"活剧"

教学反思:

课 题

4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词

划分课文层次

2、学习课文第一到三自然段

欣赏沿途景色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教学方法

教具学 具

课文朗诵磁带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初读课文

理清游览顺序

1、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

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解题:"记"是什么意思?较"记"的是什么?

教师:去双龙洞洞途和洞内的景致非常美的奇特

吸引中外游客

同学们也想双龙洞吗?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游览好吗?

2、初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胳

读后提问:按游览顺序

全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讨论后确定:全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六段

3、结合分好的段落

要求学生按顺序说说作者浏览了几个景点

4、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问:这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浏览时间人物、景点

) (2)用编句法概括段意

5、学习第二段

过渡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

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赏

(1)默读第二自然段

从课文中标画出不沿看到的景物

及这些景物的特点

再体会一下作者看到这些后有什么感受

(2)老师边板书: 景物--映山红 油桐 砂土 新绿 特点--各色 白色 粉红色 或浓或淡 感受--一片明艳

(3)默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作者听到了什么?溪流是怎样往下流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4)有感情地齐读第二段

同时边读边想象沿着途明艳的南方山景

并思考

课题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沿途景色呢?

总结第二段段意:从金华过罗旬入山

一路上景色明艳迫溪流到洞口

齐读课题

记是"记载"的意思

本文记的浏览胜地

固而是一篇游记

并告诉学生

这篇游记是顺圣陶先生1957年游览金华双龙后写的

初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胳

第一段(1)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及地点

第二段(2、3)介绍沿途所见景物

第三段(4)介绍外洞洞口及外洞

第四段(5)介绍孔隙

第五段(6、7)介绍里洞

第六段(8)游览完毕出洞

自由回答

学习课文第一段

指名读

4月14日

我去游览浙江的金华双龙洞

默读第二自然段

交流感受

默读第三自然段

(作者听到山中溪流的声音

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

并听到不时变化的溪声

有感情地齐读第二段

作业:

1、抄写词语

2、课文写了哪些景色?

板书设计:

4 记金华的双龙洞

游览顺序: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

--内洞--出洞

教学反思:

课 题

4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2、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了解段之间的关系

知道课文是怎样连段的成篇的

教学方法

教具

挂图、照片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文的前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览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

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

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色

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那么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总体感知:

1、初读课文

理清条理:

板书:外洞 孔隙 内洞

2、再读课文

归纳特点:

A、同学们再读读这几段

看看外洞、孔隙和内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板画并板书:(画出外洞、孔隙、内洞)

3、小结过渡

三、精读课文

自读自悟:

1、学生阅读

做批注

教师巡视辅导

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2、课堂讨论:

组织:有一些同学已经想好了

下面

我们先按课堂小组开展讨论

跟同学们说一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这些个特点让你喜欢的?

3、交流评议:

A、分别指几名同学围绕以下几个要点开展讨论:

1)船小

2)行船方式

3)乘船姿势

4)乘船感觉

B、同学们体会得不错

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

有哪些同学也对孔隙产生了兴趣?正因为作者抓住孔隙的特点写

使我们如临其境

所以孔隙也就深深地吸引了你们

是这样的吗?

4、读写结合

突破难点:

A、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楚的呢?请看黑板 作者先写什么?接着呢?然后呢?最后呢?

5、分层朗读

体会写法:这样小的小船

这样独特的进洞方式和乘船姿势

这样奇特的乘船感觉

是多么有趣啊!下面

我们分组来读这一段

再来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层层说清楚的......请大家拿好书

6、学法小结:

7、指名介绍内洞特点:

A、除了窄小的孔隙外

奇特的内洞也很有趣

喜欢内洞的同学

你们有信心把同学们都吸引过来吗?好

一个个来

你先说

B、你从这儿看出内洞很奇特

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C、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

也很值得观赏?

D、那吸引你

使你们对内洞感兴趣的是什么呢?现在有哪些同学也对内洞产生了兴趣?

E、小结

F、再看看

内洞除了奇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外

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理解进

8、总结学法:

四、读写指导:

1、设疑质疑:

A、游完了双龙洞

回过头来看

作者介绍最详细的是哪个地方?刚才

我们也有很多同学对这儿感兴趣

那作者为什么不先写这儿呢?这样重点不是更突出吗?

B、那你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呢?

C、那么

今后我们应该怎样来写参观游记呢?除了写作顺序之外

要想吸引读者

打动读者的心

还应该抓住什么去写?

2、小结写作方法:

五、赏读课文

体会感情:

1、过渡谈话: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你喜欢哪里就读哪里

看看怎样才能读出文章的感情来

2、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议

六、作业设计

1、书后3

2、文中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回顾上节课内容

初读课文

理清条理:

看看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

学生自由读

指名学生回答

并征求全体同学意见

再读课文

归纳特点:

学生阅读理解

指名学生回答

征求其余同学意见

学生阅读

做批注

课堂讨论

学生讨论

自学

交流评议

找出相关词句

说出思维过程

弄明白作者通过写什么来表现孔隙窄小的特点

读出乘船的姿势和感受

读写结合

突破难点:

联系课文中的内容把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难问题

分层朗读

体会写法

学法小结: 我们在刚才的学习中

首先了解了空隙的特点是窄小的;接着抓住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到了空隙的特点;最后弄清楚了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楚的

指名介绍内洞特点:

自由交流

总结学法:

学完了孔隙和内洞

你准备怎样来学外洞这一段呢?

洞内宽大

洞外呢?知道的同学一起说

学生答

教师板画

(画出后山)

读写指导:

设疑质疑:

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

小结写作方法:学到这里

我们得到两点启示:第一、写参观游记要按参观游览的顺序写;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点写清楚

赏读课文

体会感情:

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议

总结本课内容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外洞:大

4 记金华的

孔隙:窄

双龙洞

(赞美)

内洞:黑 奇 大

教学反思:

课 题

练习 1

课型

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习"拟人"的方法

并加以运用

2、读背十二个有关"冬"的成语

积累词汇

3、写好钢笔字

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重难点

体会并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教具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自读引语

重点引导读"小溪哗啦啦地流着"和"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往前跑"这两句

2、教学第二部分:

学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动"的答案

让学生写一写:读完每组第二句

你感受到什么?为什么会生动有趣?

3、教学第三部分:

教师引导生回想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事物

把这些事物写下来

要求:写"活"

写得和我们一样富有情感

师生评议

师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

自由认读

引导想象:读着这些词语

你脑海里浮现出怎样一副画面?这副画面中发生着什么故事?

表达:你能用其中四、五个词语描述这个画面吗?或者简单讲讲在这里 发生着什么故事?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词语更好!

2、积累: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⑴读这段话

指出出处--《烟台的海》

⑵引导读帖

2、练习:

⑴师巡视、指导

⑵师小结


相关文章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泉水教案(表格式)
  • 课题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泉水 课时安排 二 节次 1 本篇课文很美,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是一股清泉,潺潺地 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作者歌颂了泉水的帮助别人.无私奉献的好 品质.读读课文,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 ...查看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丑小鸭第二课时表格式教案
  • 章节(课题) 名 称 知识 技能 三维 目标 过程 方法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丑小鸭 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学时 2-2 总课时 7 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 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 ...查看


  • 二年级语文下册_口语交际·爱心卡教案_湘教版
  • 语文预约式教研 <表达 ---- 爱心卡>教学设计 越北镇中心校 张玉华 教学目标 : 1.学习讲普通话,逐步养成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主要意思. 重点.难点: 1.如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制作一 ...查看


  •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教案
  • 北召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 单元导学案 学习内容 课 型 口语交际 习作一 新授 主备教师 王治国 使 用 时 间 审阅人及时间 1.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目标 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 ...查看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 · 单元综合 · 月考复习 · 期末复习 · 期中复习 · 七律·长征 · 长征组歌两首 · 老山界 · <草> · <长征>节选 · 枣核 · 最后一课 · 始终眷恋着祖国 ...查看


  •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课[窃读记2]表格式教案设计
  • 语文学科教案设计 学校 五年级 班 年 月 日 课题 1 窃读记 任课 课型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 1 课 精读 教师 教学内容 1 经历学习记叙与描写的语句的过程,体会文中"我"的心情 教学目标 2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查看


  •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
  • 11 书信 单元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体会巴金对祖国和同胞的爱,对后代的殷切希望:感受<信>中"我"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自读<鸽血染红的求救信>,体会书信的意义和信鸽忠于职守的品质. 2.认字 ...查看


  • 初中语文网--初中语文同步教学优秀站点
  • ·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收藏本页 · 在线字典.成语查询 · | 网站首页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 人教版 | 教案 | 中考指导 | 下载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货币战争 鬼吹灯 海底两万里 ...查看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教案及板书设计
  •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课 题 复习拼音.生字 第 1 课时 拼音.生字 1.熟练掌握声母.韵母.拼音.声调.整体认读音节和一些拼写 课 型 新授累计 课时教学内容教 学 目 的规则,能正确地拼读.拼写音节: 2.能按顺序背诵.默写字母表 ...查看


  • 五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 五年级下册 地方课程 教学设计 (方玉萍) 2014年2         月 五年级下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 两河镇小学校 方玉萍 一.教学目标 小学<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