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薯燃料乙醇原料供需现状和预测

第32卷第3期2011年5月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第32卷Vol.32No.3May .2011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中国木薯燃料乙醇原料供需现状和预测

田宜水,孙丽英,孟海波,姚宗路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125)

摘要:木薯被我国认为是生产生物燃料乙醇最具潜力的原料之一,但国内生产是否满足现阶段燃料乙醇生产的需要,还存在疑认为国内木薯生产平稳,未来将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具有对外依存度问。本文综合分析了中国木薯原料供需现状与未来趋势,

高,市场波动大,消费主要以木薯淀粉和木薯酒精为主等特点。随着中国淀粉、酒精及其深加工业的发展,国内市场对木薯及其加工品的需求将逐年增长,预测到未来中国木薯旺盛,国内生产难以满足要求。依靠国内供应生产木薯燃料乙醇的目标将难以实现,需要调整相关产业政策。关键词:木薯;燃料乙醇;供应F326.12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275(2011)03-0340-04

Status and Forecast of Cassava Fuel Ethanol Feedstock Demand and Supply in China

TIAN Yi-shui, SUN Li-ying, MENG Hai-bo, YAO Zong-lu

(ChineseAcademy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MOA, Beijing, 100125,China)

Abstract :Cassava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otential feedstock to produce biofuel ethanol in China. However, the domestic production of the cassava whether can meet current needs of fuel ethanol production is still in doubt. The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status and forecast of cassava fuel ethanol feedstock demand and supply in China, it considered that domestic cassava production is stable and won't change much in the future, has high foreign dependence and market fluctuation, consumption is mainly starch and alcohol and so 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arch, alcohol and its deep processing industry, the domestic market demand for cassava and its processed production will grow year by year. The paper forecasted cassava demand will be exuberant in the future China; domestic production could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Relying on domestic supply of cassava to produce fuel ethanol will be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adjust the relevant industrial policies. Key words :cassava; fuel ethanol; supply 近年来,中国能源需求急剧增长,2010年原油进口量达2.39亿t ,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国家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1]。生物燃料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地关注。木薯粗生、易栽、耐旱、适应性非常广,耐贫瘠,目

[2]

4]

前被认为是生产生物燃料乙醇最具潜力的原料之一[3,。

又未对中国未来木薯的需求进行准确预测,难以说明目前阻碍木薯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原因。本文综合分析中国木薯原料供需现状与未来趋势,以期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中国木薯供需现状

1.1木薯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

木薯用途广泛,最原始的功能是作为食物和饲料。由于木薯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成分,在现代成为加工淀粉和酒精的良好原料,其深加工的产品是变性淀粉、淀粉糖、山梨醇、柠檬酸等。目前,我国约30%的木薯由农户用作饲料,70%用作加工淀粉和酒精等产品。自2000年以来,我国国内木薯市场供需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略有波动。其中2009年我国木薯总供给量达2377万t ,达历史高点;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国内木薯总供给大幅度下降,为1238万(t 表1)。

表12000-2008年中国木薯供应现状(单位:折鲜重万t )

年份200020052006200720082009

产量673.5758.1734.9723.4704.2727.11

进口69.4

901133712475341649.9

总供给742.9

16592071197112382377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木薯等非粮生物燃料乙醇,2010年将燃料乙醇使发展甜高粱、

用量提高到200万t ,到2020年为1000万t 。但目前仅广西北海建成以木薯为原料20万t/a燃料乙醇项目,“十一. 五”目标无法完成已是不争的事实。此外,由于对木薯原料的刚性需求广西的鲜很强,造成木薯价格急剧上扬,预计2010/2011榨期,木薯价格可达700元/t以上。中国的木薯供应能否满足现阶

[5]

段燃料乙醇生产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7]黎贞崇、闫庆祥[6,等分别提出提高国内木薯单产、扩大种

植面积、提高木薯抗寒能力、充分利用东盟的木薯资源等手段,以保障木薯原料的供应。方佳等[8-10]分别分析了国内外木薯生产、国际贸易、产业研究等发展现状。李宁等

[11,12]

分析了中国

以及广西木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潜在威胁。杨昆等[13]从农户角度,认为随着木薯燃料乙醇的发展,对木薯的需求将快速增长。而柴沁虎等[14]认为,中国木薯播种面积对价格信号响应较慢,产出并不会因为木薯价格上涨出现大幅增加。

但上述研究既未详细分析中国木薯发展潜力以及来源,

注:1t 木薯干折合2.7t 鲜薯。

基金项目: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2008G2)。作者简介:田宜水,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村能源、生物质能资源、政策技术和设备研究。收稿日期:2011-02-25,修回日期:2011-03-10

第3期

1.2木薯供给保持平稳,产地集中

田宜水等:中国木薯燃料乙醇原料供需现状和预测341

减幅为57.4%,对外依存相比大幅度下跌,减少了264.3万t ,度为41.1%。进口大幅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造成越南、印度需求的锐减。中国木薯干片的主要进口国为泰国、尼西亚、老挝和缅甸等。

近年来,我国木薯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45.8万hm 2,下降到2008年的37.4万hm 2,年均下降了2.6%。中国一直致力于木薯产品的育种、栽培及田间管理,在种植模式以及品种引进上都不断地向世界木薯生产大国靠拢。经过几十年努力,中国选育出华南5号、华南6号、华南7号、华南8号、华南9号、GR891、GR911、南植199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部分品种平均鲜薯单产可达到30t/hm~45

2

2中国木薯供需预测

2.1国内木薯生产能力

受国家产业政策、土地资源、木薯生产技术、外部条件等因素制约,本文预测中国未来木薯生产将不会发生大的变产量保持在700化,播种面积将长期保持在40万hm 2左右,万t 左右。

(1)土地资源条件。2008年广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569.56万hm 2,2000-2008年期间持续下降(表3)。其中,2008年木薯种植面积为22.15万hm 2,呈持续下降趋势。而同期,甘蔗面积由2000年的45.43万hm 2增加到2008年的109.01万hm 2,增加了63.58万hm 2。粮食作物等种植面积也大幅下在现有耕地面积下降的情况下,既要保证粮食的生降。因此,

产安全,又要满足发展木薯、甘蔗种植的土地需求,势必造成农业农地紧张的局面。土地条件将是制约我国木薯产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表3

1995

2000200520072008

t/hm,比老品种增产30%~80%;鲜薯淀粉含量可达到30%左

2

我国木薯的单产右。受益于木薯品种改良等科技进步手段,

有所提高,从2000年的14.71t/hm 2,提高到2008年的18.83t/hm 。受种植面积下降的影响,我国木薯的总产量亦呈逐年

2

下降趋势,2008年为704.2万(t 表2)。

木薯是热带和亚热带作物,适宜于无霜冻的地方栽培。木薯是短日照热带作物,要求阳光充足和8个月以上无霜期广东、海南、云均可种植。我国木薯种植区主要分布于广西、

南和福建的部分地区。从区域分布上,广西居全国第一位,2008年种植面积为22.15万hm ,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60%;

2

产量为433.08万t ,占全国总产量的61.5%;广东居全国第二位,2008年种植面积为8.56万hm ,占全国的22.9%,产量为

2

158.89万t ,占全国的22.6%(表2)。

表2

全国

年份200020052006200720082009

广西主要年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花生20.8424.0624.3713.6214.52

甘蔗45.43

50.8774.76101.24109.01

574.57

625.86634.39559.44569.56

366.27

365.38335.09298.40297.31

(单位:万hm 2)

木薯27.29

26.4326.9522.9722.15

蔬菜55.58

89.95109.4493.5995.90

中国主要木薯生产地种植面积和产量

(单位:万hm 2,万t )

广西

广东

海南

云南

种植种植种植

产量产量产量

面积面积面积12.41

10.339.919.568.568.34

209.37

186.43178.07174.69158.89155.37

3.77

3.363.193.193.193.19

55.6

53.354.454.454.454.4

3.2

2.73.53.53.53.5

37.8

32.357.857.857.857.8

年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

种植种植

产量产量

面积面积45.8

43.339.739.237.438.12

673.9

758.1734.9723.4704.2727.1

26.43

26.9523.1122.9722.1523.09

371.17

486.11444.64436.52433.08459.54

数据来源:《广西自治区统计年鉴2009》。

(2)科技条件。我国木薯植区品种老化单一、良种覆盖率低,单产偏低,南洋红201、华南205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改良,品种退化,致使多年来平均单产在19.5t/hm2左右,淀粉含量则在25%~27%左右,同优良品种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加上良种繁育、推广速度慢,木薯的优良品种供应数量少,价格过高而受到了相应的制约。木薯粗生易长,不施肥、不管理也有一定的收成,大部分农民在种植木薯时基本都存在不施基肥,也不追肥等现象,导致在木薯生产中管理粗放,严重影响了木薯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制约了劳动力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木薯生产管理的粗放,制约了木薯产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2国外木薯供应能力

近年来,世界木薯收获面积、单产和产量总体上呈平稳增长态势。2008年世界木薯收获面积为1869.5万hm 2,单产为12.46t/hm 2,总产量达2.33亿t 。木薯收获面积位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尼日利亚、刚果(金)、巴西、印度尼西亚、泰国、莫桑比克、加纳、安哥拉、坦桑尼亚、越南。

未来世界木薯的产量主要取决于各国产业政策、木薯生产技术、气候因素、播种面积以及价格等因素。根据对国际木薯生产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世界木薯收获面积总体呈平稳增长态势,10余年间保持在1600万hm 2~1900万hm 2之间。考虑未来需求以及各国产业政策的支持,世界木薯收获面积

数据来源:1. 广西数据来源《广西自治区统计年鉴2009》,广东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2009》;2. 海南、云南数据为当地农业主管部门提供。

1.3对外依存度高,市场波动大

食品、化工、纺织等下游行业的发展,随着对木薯淀粉、

国内木薯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中国出现了木薯供应不足的现象,进口木薯供给迅猛增长(图1)。2009年中国木薯干片

700.0600.0进口数量(万)t 500.0400.0300.0200.0100.0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年份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图1中国木薯干片(含鲜薯)进口数量

进口量约610.7万t ,创造了同期的最高水平,对外依存度达69.4%。其中,2008年中国进口木薯约197.6万t ,与2007年

342农业现代化研究第32卷

在未来5年不会发生太大的波动,将长期稳定在1850万hm 2的收获面积上。综合以上各种因素,预计未来5年,世界木薯则到2015年,世界木薯的平均单单产的年均增长率为2%,

产为14.3t/hm 2。可以估算出未来5年世界木薯的产量,到2015年世界木薯的总产量为2.65亿t 。

由于参与较大规模贸易的国家为数不多(如泰国),而且各国的木薯库存量相对较小,且均为干品形式。因此,未来木薯国际贸易将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基本保持在5000万t 左右(鲜重)。

2.3未来木薯需求分析

随着中国淀粉、酒精及其深加工业的发展,木薯产业链延长,木薯加工品应用范围的扩大,使木薯加工品需求量迅速增长,国内市场对木薯及其加工品的需求将逐年增长。2.3.1木薯淀粉

中国是淀粉生产大国,2008年中国淀粉年

产量已达1818万t ,其中玉米淀粉约1685万t ,占92.7%;木占4.9%。木薯淀粉深加工产品主要薯淀粉产量约89.5万t ,

是变性淀粉、淀粉糖、糖醇等发酵有机类产品,木薯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木薯加工企业有200多家,其中,生产变性淀粉的厂家约有150家,绝大部分厂家生产规模在5000t 以下,万t 级以上的厂家仅有6~8家,3~5万t 级以上约3家。企业主要分布在两广地区。其中,广西木薯淀粉生产企业约100家,总生产能力1.2万t/d左右,木薯淀粉产量约40万t 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45%。

由于中国北方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加工企业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玉米淀粉质量稳定,价格比较低。但玉米木薯淀粉具有杂质含量低(木薯淀粉含蛋白质为0.10%,淀粉为0.35%)、糊化温度低(木薯淀粉为52℃~64℃,而玉米淀粉为62℃~72℃) 、粘度高、糊液稳定透明、成膜性好、渗透性强等优良理化特性和加工特性,在一些应用领域,玉米变性淀粉难以替代木薯变性淀粉。中国对木薯淀粉的总体需求成逐年递增趋势。当然,我国木薯淀粉价格比玉米淀粉价格高约300元/t左右。如果超过300元/t,则很多用户必然设法用玉米淀粉替代木薯淀粉。

2.3.2木薯酒精中国酒精工业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我国年生产酒精能力约550万t 。其中,商品酒精年产量约为250万t ,国内消费约230万t ,出口约20万t 。自产自用酒精约300万t 。中国木薯酒精加工业是从20世纪90年代前后开始发展的,以鲜木薯和木薯干片为原料生产食用酒精及工业酒精。现有木薯酒精企业30多家,日产能力约2000t ,年产木薯酒精40多万t 。其中,广西木薯拥有木薯酒精总产量约15万t ,木薯酒精厂约有12家。

(1)酿酒业。目前中国白酒产量约为855万t ,其中60%以上,即500万t 白酒是用食用酒精勾兑而成的。用食用酒精勾兑白酒的比例,每年都在增加。白酒行业的利润总额增长率一直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率,整个行业的景气程度持续看好。我国白酒消费仍然呈现增长之势,预计未来白酒产量亦不会低于2009年,其对酒精的钢性需求相对固定。

(2)化工行业。经历了2008、2009年的萧条以后,2010年我国化工行业将会延续2009年开始的复苏进程,随宏观经济一同转暖,初步完成底部整固,呈现回升态势,价格回升至

2008年四季度初水平,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但恢复幅度不大。

(3)对外贸易。2006年9月15日国家财政部下发了《取的通知,企业的出口活动按该通知变成亏消酒精出口退税》

损,国内酒精的出口形势也由此而发生了逆转。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和石油价格暴跌后,工业酒精需求几乎陷于停滞,出口水平处于历史水平最低点。在国外市场严重低迷情况下,出口需要倚仗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出口需求的恢复仍具有很大困难。

综上所述,中国酒精产业的发展格局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以木将不会发生较多的变化。在所有酒精的农作物原料中,薯价格最为低廉,即木薯酒精的成本是最低的,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但如果木薯价格提高,则及酒精厂则转而使用其他原料。因此,未来木薯酒精的产量不会发生大的变化。2.3.3木薯燃料乙醇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可再生能

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不再增加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合理利用非粮生物质原料生产燃料乙甘薯、甜高粱等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醇。近期重点发展以木薯、

技术,到2010年,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t 。到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t 。广西计划建设100万t 燃料乙醇生产基地,年需要新增鲜木薯700万t 。

综上所述,如果在木薯淀粉和木薯酒精等需求量不变的前提下,到2020年,我国将新增木薯乙醇100万t ,需新增木薯700万(t 鲜重),国内生产难以满足要求,需新增进口木薯干片700万(t 鲜重)。

3结论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木薯淀粉、酒精等下游产业的发展,我国木薯需求呈快速增加趋势,国内木薯生产难以满足要求,木薯进口量迅速增加,2009年木薯对外依存度达69.4%。未来受国家产业政策、土地资源、木薯生产技术、外部条件等因素制约,中国木薯生产将曾逐年下降趋势,且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总产量保持在700万t 左右。随着中国淀粉、酒精及其深加工业的发展,国内市场对木薯及其加工品的需求将逐年增长,预测到2020年中国新增木薯需求量约700万t 。国内生产难仅依靠国内供应生产木薯燃以满足木薯的实际要求。因此,

料乙醇的产业目标难以实现,需要调整相关的产业政策。为促进我国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1)目前中国广西种植的木薯主要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低。如果引进推广优良新品种以及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单产可达30t/hm2~45t/hm2,而且提高了淀粉含量。在木薯的品种选育、种植技术方面,农业部热带作物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广西亚热带作物、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已培育出华南5号、华南8号、南植199等多个木薯集约栽培可达90t /hm2。新品种,平均单产可达30t/hm2~45t/hm2,建议建立木薯品种选育基地,加快木薯良种的引进、培育、示范和推广力度,增加国内的木薯供应能力。

(2)采取“走出去”战略[15],拓展燃料乙醇原料资源,充分利用东南亚国家的廉价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建设木薯种植基地;同时扩大从主要乙醇出口国(如巴西)的进口规模,这不仅有利于实现部分替代进口石油和能源进口多元化发展战

第3期双边贸易额。

田宜水等:中国木薯燃料乙醇原料供需现状和预测

http://www.cpsss.org/hydt.asp?id=1146,2010-10-29.

343

略,而且还有助于平衡我国与较大贸易逆差的国家和地区的

(3)由于土地资源和增产潜力的限制,利用木薯、甘薯和甜高粱茎秆发展燃料乙醇的空间不大。秸秆等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被认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技术尚不成熟,成本昂贵,其规模化发展仍有赖于重大技术突破和显著的成本下降。建议统筹规划,针对纤维素制取乙醇中存在的预处纤维素酶和多糖发酵等关键性问题进行重点攻关,并加理、

强国际合作,力争在中远期实现商业化应用。参考文献:

[1]国家能源局. 2010年能源经济形势及2011年展望[EB/OL].http:

//nyj.ndrc.gov.cn/ggtz/t20110128_393339.htm,2010-1-28. [2]冯献, 詹玲, 李宁辉. 低碳经济下中国燃料乙醇的发展策略[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6):704-707.

[3]Tian Y., Zhao L., M eng H., Sun L., Yan J. Estimation of un-used land

potential for biofuels development in China [J].(2009)Applied Energy, 86(SUPPL.1):77-85.

[4]黄日波,陈东,王青艳,等. 木薯原料生产燃料乙醇[J].生物工程

学报, 2010, 26(7):888-891. [5]

文玉萍. 木薯淀粉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及行业分析[EB/OL].

梁秀明. 木薯作为我国燃料乙醇原料的潜力分析[J].酿[6]黎贞崇,

酒科技, 2010(4):31-33.

[7]闫庆祥,叶剑秋,李开绵. 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启示与我国木薯

产业化发展的策略[J].热带农业科学, 28(6):59-62.

[8]方佳,濮文辉,张慧坚. 国内外木薯产业发展近况[J].中国农学

通报2010,26(16):353-361.

[9]潘友仙,柯佑鹏. 中国木薯生产及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

热带农业,2010,32(1):31-33.

詹玲,冯献. 中国木薯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前景展望[10]李宁辉,

[J].农业展望, 2010(7):47-51.

詹玲,冯献. 我国木薯产业发展的SWOT 分析及对[11]李宁辉,

策建议[J].农业展望, 2010(5):28-32.

[12]蔡庆丽. 广西发展非粮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的优势与对策[J].农

29(05):592-595. 业现代化研究, 2008,

[13]杨昆,黄季焜. 以木薯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发展潜力:基于农户

角度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5):14-25.

[14]柴沁虎,申威,张阿玲,等. 中国木薯产业的供给价格弹性[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49(6):913-916.

[15]田宜水, 赵立欣, 孟海波. 国家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生物燃料乙

醇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 382(2):16-19,24.

!!!!!!!!!!!!!!!!!!!!!!!!!!!!!!!!!!!!!!!!!!!!! ·科研简讯·

生猪适度规模清洁养殖模式关键技术研究

与集成示范取得重要进展3月28日,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谭支良研究员为首席专家的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生猪适度规模清洁养殖模式关键技术研究与集

项目执行情况通过了中期现场评估。成示范”

该项目以“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主要实施区域,以适度规模的生猪“零排放”清洁养殖新模式为首要研究对象,重点解决制约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产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和经济效益偏低等的技术瓶颈和农村秸秆、加工废料等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问题,构建生猪适度规模清洁健康养殖技术体系,为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自实施以来,开展了发酵床垫料优化配方与质量控制技术、微生物菌剂筛选配制与组合优化

垫料使用安全性评价与健康养殖配套技术以技术、

及垫料废弃物肥料化高效利用技术等内容的研究,在长效安全垫料配方与技术参数优化、有益微生物

发酵床养殖模式筛选和组合优化技术与产品研发、

栏舍环境优化和猪肉品质提升技术以及垫料废弃

物肥料化技术集成与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为生猪适度规模清洁养殖模式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奠定了关键技术支撑。项目筛选了垫料优化配方3个,有益微生物菌剂优化组合3个,建立发酵床垫料养殖模式肉质评价指标体系1套,初步制定了垫料废弃物肥料化高效利用技术规程。项目累计推广发酵床垫料养殖户80户,推广面积20000m 2,出栏生猪23000头,新增产值2760万元;生产并销售微生物菌剂1500t ,新增产值2700万元;生产并销售各类有机肥共计8000t ,新增产值640万元,累计新增产值6100万元。(文再坤)

第32卷第3期2011年5月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第32卷Vol.32No.3May .2011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中国木薯燃料乙醇原料供需现状和预测

田宜水,孙丽英,孟海波,姚宗路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125)

摘要:木薯被我国认为是生产生物燃料乙醇最具潜力的原料之一,但国内生产是否满足现阶段燃料乙醇生产的需要,还存在疑认为国内木薯生产平稳,未来将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具有对外依存度问。本文综合分析了中国木薯原料供需现状与未来趋势,

高,市场波动大,消费主要以木薯淀粉和木薯酒精为主等特点。随着中国淀粉、酒精及其深加工业的发展,国内市场对木薯及其加工品的需求将逐年增长,预测到未来中国木薯旺盛,国内生产难以满足要求。依靠国内供应生产木薯燃料乙醇的目标将难以实现,需要调整相关产业政策。关键词:木薯;燃料乙醇;供应F326.12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275(2011)03-0340-04

Status and Forecast of Cassava Fuel Ethanol Feedstock Demand and Supply in China

TIAN Yi-shui, SUN Li-ying, MENG Hai-bo, YAO Zong-lu

(ChineseAcademy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MOA, Beijing, 100125,China)

Abstract :Cassava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otential feedstock to produce biofuel ethanol in China. However, the domestic production of the cassava whether can meet current needs of fuel ethanol production is still in doubt. The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status and forecast of cassava fuel ethanol feedstock demand and supply in China, it considered that domestic cassava production is stable and won't change much in the future, has high foreign dependence and market fluctuation, consumption is mainly starch and alcohol and so 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arch, alcohol and its deep processing industry, the domestic market demand for cassava and its processed production will grow year by year. The paper forecasted cassava demand will be exuberant in the future China; domestic production could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Relying on domestic supply of cassava to produce fuel ethanol will be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adjust the relevant industrial policies. Key words :cassava; fuel ethanol; supply 近年来,中国能源需求急剧增长,2010年原油进口量达2.39亿t ,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国家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1]。生物燃料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地关注。木薯粗生、易栽、耐旱、适应性非常广,耐贫瘠,目

[2]

4]

前被认为是生产生物燃料乙醇最具潜力的原料之一[3,。

又未对中国未来木薯的需求进行准确预测,难以说明目前阻碍木薯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原因。本文综合分析中国木薯原料供需现状与未来趋势,以期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中国木薯供需现状

1.1木薯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

木薯用途广泛,最原始的功能是作为食物和饲料。由于木薯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成分,在现代成为加工淀粉和酒精的良好原料,其深加工的产品是变性淀粉、淀粉糖、山梨醇、柠檬酸等。目前,我国约30%的木薯由农户用作饲料,70%用作加工淀粉和酒精等产品。自2000年以来,我国国内木薯市场供需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略有波动。其中2009年我国木薯总供给量达2377万t ,达历史高点;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国内木薯总供给大幅度下降,为1238万(t 表1)。

表12000-2008年中国木薯供应现状(单位:折鲜重万t )

年份200020052006200720082009

产量673.5758.1734.9723.4704.2727.11

进口69.4

901133712475341649.9

总供给742.9

16592071197112382377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木薯等非粮生物燃料乙醇,2010年将燃料乙醇使发展甜高粱、

用量提高到200万t ,到2020年为1000万t 。但目前仅广西北海建成以木薯为原料20万t/a燃料乙醇项目,“十一. 五”目标无法完成已是不争的事实。此外,由于对木薯原料的刚性需求广西的鲜很强,造成木薯价格急剧上扬,预计2010/2011榨期,木薯价格可达700元/t以上。中国的木薯供应能否满足现阶

[5]

段燃料乙醇生产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7]黎贞崇、闫庆祥[6,等分别提出提高国内木薯单产、扩大种

植面积、提高木薯抗寒能力、充分利用东盟的木薯资源等手段,以保障木薯原料的供应。方佳等[8-10]分别分析了国内外木薯生产、国际贸易、产业研究等发展现状。李宁等

[11,12]

分析了中国

以及广西木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潜在威胁。杨昆等[13]从农户角度,认为随着木薯燃料乙醇的发展,对木薯的需求将快速增长。而柴沁虎等[14]认为,中国木薯播种面积对价格信号响应较慢,产出并不会因为木薯价格上涨出现大幅增加。

但上述研究既未详细分析中国木薯发展潜力以及来源,

注:1t 木薯干折合2.7t 鲜薯。

基金项目: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2008G2)。作者简介:田宜水,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村能源、生物质能资源、政策技术和设备研究。收稿日期:2011-02-25,修回日期:2011-03-10

第3期

1.2木薯供给保持平稳,产地集中

田宜水等:中国木薯燃料乙醇原料供需现状和预测341

减幅为57.4%,对外依存相比大幅度下跌,减少了264.3万t ,度为41.1%。进口大幅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造成越南、印度需求的锐减。中国木薯干片的主要进口国为泰国、尼西亚、老挝和缅甸等。

近年来,我国木薯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45.8万hm 2,下降到2008年的37.4万hm 2,年均下降了2.6%。中国一直致力于木薯产品的育种、栽培及田间管理,在种植模式以及品种引进上都不断地向世界木薯生产大国靠拢。经过几十年努力,中国选育出华南5号、华南6号、华南7号、华南8号、华南9号、GR891、GR911、南植199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部分品种平均鲜薯单产可达到30t/hm~45

2

2中国木薯供需预测

2.1国内木薯生产能力

受国家产业政策、土地资源、木薯生产技术、外部条件等因素制约,本文预测中国未来木薯生产将不会发生大的变产量保持在700化,播种面积将长期保持在40万hm 2左右,万t 左右。

(1)土地资源条件。2008年广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569.56万hm 2,2000-2008年期间持续下降(表3)。其中,2008年木薯种植面积为22.15万hm 2,呈持续下降趋势。而同期,甘蔗面积由2000年的45.43万hm 2增加到2008年的109.01万hm 2,增加了63.58万hm 2。粮食作物等种植面积也大幅下在现有耕地面积下降的情况下,既要保证粮食的生降。因此,

产安全,又要满足发展木薯、甘蔗种植的土地需求,势必造成农业农地紧张的局面。土地条件将是制约我国木薯产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表3

1995

2000200520072008

t/hm,比老品种增产30%~80%;鲜薯淀粉含量可达到30%左

2

我国木薯的单产右。受益于木薯品种改良等科技进步手段,

有所提高,从2000年的14.71t/hm 2,提高到2008年的18.83t/hm 。受种植面积下降的影响,我国木薯的总产量亦呈逐年

2

下降趋势,2008年为704.2万(t 表2)。

木薯是热带和亚热带作物,适宜于无霜冻的地方栽培。木薯是短日照热带作物,要求阳光充足和8个月以上无霜期广东、海南、云均可种植。我国木薯种植区主要分布于广西、

南和福建的部分地区。从区域分布上,广西居全国第一位,2008年种植面积为22.15万hm ,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60%;

2

产量为433.08万t ,占全国总产量的61.5%;广东居全国第二位,2008年种植面积为8.56万hm ,占全国的22.9%,产量为

2

158.89万t ,占全国的22.6%(表2)。

表2

全国

年份200020052006200720082009

广西主要年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花生20.8424.0624.3713.6214.52

甘蔗45.43

50.8774.76101.24109.01

574.57

625.86634.39559.44569.56

366.27

365.38335.09298.40297.31

(单位:万hm 2)

木薯27.29

26.4326.9522.9722.15

蔬菜55.58

89.95109.4493.5995.90

中国主要木薯生产地种植面积和产量

(单位:万hm 2,万t )

广西

广东

海南

云南

种植种植种植

产量产量产量

面积面积面积12.41

10.339.919.568.568.34

209.37

186.43178.07174.69158.89155.37

3.77

3.363.193.193.193.19

55.6

53.354.454.454.454.4

3.2

2.73.53.53.53.5

37.8

32.357.857.857.857.8

年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

种植种植

产量产量

面积面积45.8

43.339.739.237.438.12

673.9

758.1734.9723.4704.2727.1

26.43

26.9523.1122.9722.1523.09

371.17

486.11444.64436.52433.08459.54

数据来源:《广西自治区统计年鉴2009》。

(2)科技条件。我国木薯植区品种老化单一、良种覆盖率低,单产偏低,南洋红201、华南205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改良,品种退化,致使多年来平均单产在19.5t/hm2左右,淀粉含量则在25%~27%左右,同优良品种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加上良种繁育、推广速度慢,木薯的优良品种供应数量少,价格过高而受到了相应的制约。木薯粗生易长,不施肥、不管理也有一定的收成,大部分农民在种植木薯时基本都存在不施基肥,也不追肥等现象,导致在木薯生产中管理粗放,严重影响了木薯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制约了劳动力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木薯生产管理的粗放,制约了木薯产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2国外木薯供应能力

近年来,世界木薯收获面积、单产和产量总体上呈平稳增长态势。2008年世界木薯收获面积为1869.5万hm 2,单产为12.46t/hm 2,总产量达2.33亿t 。木薯收获面积位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尼日利亚、刚果(金)、巴西、印度尼西亚、泰国、莫桑比克、加纳、安哥拉、坦桑尼亚、越南。

未来世界木薯的产量主要取决于各国产业政策、木薯生产技术、气候因素、播种面积以及价格等因素。根据对国际木薯生产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世界木薯收获面积总体呈平稳增长态势,10余年间保持在1600万hm 2~1900万hm 2之间。考虑未来需求以及各国产业政策的支持,世界木薯收获面积

数据来源:1. 广西数据来源《广西自治区统计年鉴2009》,广东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2009》;2. 海南、云南数据为当地农业主管部门提供。

1.3对外依存度高,市场波动大

食品、化工、纺织等下游行业的发展,随着对木薯淀粉、

国内木薯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中国出现了木薯供应不足的现象,进口木薯供给迅猛增长(图1)。2009年中国木薯干片

700.0600.0进口数量(万)t 500.0400.0300.0200.0100.0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年份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图1中国木薯干片(含鲜薯)进口数量

进口量约610.7万t ,创造了同期的最高水平,对外依存度达69.4%。其中,2008年中国进口木薯约197.6万t ,与2007年

342农业现代化研究第32卷

在未来5年不会发生太大的波动,将长期稳定在1850万hm 2的收获面积上。综合以上各种因素,预计未来5年,世界木薯则到2015年,世界木薯的平均单单产的年均增长率为2%,

产为14.3t/hm 2。可以估算出未来5年世界木薯的产量,到2015年世界木薯的总产量为2.65亿t 。

由于参与较大规模贸易的国家为数不多(如泰国),而且各国的木薯库存量相对较小,且均为干品形式。因此,未来木薯国际贸易将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基本保持在5000万t 左右(鲜重)。

2.3未来木薯需求分析

随着中国淀粉、酒精及其深加工业的发展,木薯产业链延长,木薯加工品应用范围的扩大,使木薯加工品需求量迅速增长,国内市场对木薯及其加工品的需求将逐年增长。2.3.1木薯淀粉

中国是淀粉生产大国,2008年中国淀粉年

产量已达1818万t ,其中玉米淀粉约1685万t ,占92.7%;木占4.9%。木薯淀粉深加工产品主要薯淀粉产量约89.5万t ,

是变性淀粉、淀粉糖、糖醇等发酵有机类产品,木薯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木薯加工企业有200多家,其中,生产变性淀粉的厂家约有150家,绝大部分厂家生产规模在5000t 以下,万t 级以上的厂家仅有6~8家,3~5万t 级以上约3家。企业主要分布在两广地区。其中,广西木薯淀粉生产企业约100家,总生产能力1.2万t/d左右,木薯淀粉产量约40万t 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45%。

由于中国北方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加工企业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玉米淀粉质量稳定,价格比较低。但玉米木薯淀粉具有杂质含量低(木薯淀粉含蛋白质为0.10%,淀粉为0.35%)、糊化温度低(木薯淀粉为52℃~64℃,而玉米淀粉为62℃~72℃) 、粘度高、糊液稳定透明、成膜性好、渗透性强等优良理化特性和加工特性,在一些应用领域,玉米变性淀粉难以替代木薯变性淀粉。中国对木薯淀粉的总体需求成逐年递增趋势。当然,我国木薯淀粉价格比玉米淀粉价格高约300元/t左右。如果超过300元/t,则很多用户必然设法用玉米淀粉替代木薯淀粉。

2.3.2木薯酒精中国酒精工业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我国年生产酒精能力约550万t 。其中,商品酒精年产量约为250万t ,国内消费约230万t ,出口约20万t 。自产自用酒精约300万t 。中国木薯酒精加工业是从20世纪90年代前后开始发展的,以鲜木薯和木薯干片为原料生产食用酒精及工业酒精。现有木薯酒精企业30多家,日产能力约2000t ,年产木薯酒精40多万t 。其中,广西木薯拥有木薯酒精总产量约15万t ,木薯酒精厂约有12家。

(1)酿酒业。目前中国白酒产量约为855万t ,其中60%以上,即500万t 白酒是用食用酒精勾兑而成的。用食用酒精勾兑白酒的比例,每年都在增加。白酒行业的利润总额增长率一直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率,整个行业的景气程度持续看好。我国白酒消费仍然呈现增长之势,预计未来白酒产量亦不会低于2009年,其对酒精的钢性需求相对固定。

(2)化工行业。经历了2008、2009年的萧条以后,2010年我国化工行业将会延续2009年开始的复苏进程,随宏观经济一同转暖,初步完成底部整固,呈现回升态势,价格回升至

2008年四季度初水平,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但恢复幅度不大。

(3)对外贸易。2006年9月15日国家财政部下发了《取的通知,企业的出口活动按该通知变成亏消酒精出口退税》

损,国内酒精的出口形势也由此而发生了逆转。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和石油价格暴跌后,工业酒精需求几乎陷于停滞,出口水平处于历史水平最低点。在国外市场严重低迷情况下,出口需要倚仗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出口需求的恢复仍具有很大困难。

综上所述,中国酒精产业的发展格局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以木将不会发生较多的变化。在所有酒精的农作物原料中,薯价格最为低廉,即木薯酒精的成本是最低的,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但如果木薯价格提高,则及酒精厂则转而使用其他原料。因此,未来木薯酒精的产量不会发生大的变化。2.3.3木薯燃料乙醇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可再生能

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不再增加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合理利用非粮生物质原料生产燃料乙甘薯、甜高粱等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醇。近期重点发展以木薯、

技术,到2010年,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t 。到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t 。广西计划建设100万t 燃料乙醇生产基地,年需要新增鲜木薯700万t 。

综上所述,如果在木薯淀粉和木薯酒精等需求量不变的前提下,到2020年,我国将新增木薯乙醇100万t ,需新增木薯700万(t 鲜重),国内生产难以满足要求,需新增进口木薯干片700万(t 鲜重)。

3结论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木薯淀粉、酒精等下游产业的发展,我国木薯需求呈快速增加趋势,国内木薯生产难以满足要求,木薯进口量迅速增加,2009年木薯对外依存度达69.4%。未来受国家产业政策、土地资源、木薯生产技术、外部条件等因素制约,中国木薯生产将曾逐年下降趋势,且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总产量保持在700万t 左右。随着中国淀粉、酒精及其深加工业的发展,国内市场对木薯及其加工品的需求将逐年增长,预测到2020年中国新增木薯需求量约700万t 。国内生产难仅依靠国内供应生产木薯燃以满足木薯的实际要求。因此,

料乙醇的产业目标难以实现,需要调整相关的产业政策。为促进我国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1)目前中国广西种植的木薯主要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低。如果引进推广优良新品种以及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单产可达30t/hm2~45t/hm2,而且提高了淀粉含量。在木薯的品种选育、种植技术方面,农业部热带作物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广西亚热带作物、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已培育出华南5号、华南8号、南植199等多个木薯集约栽培可达90t /hm2。新品种,平均单产可达30t/hm2~45t/hm2,建议建立木薯品种选育基地,加快木薯良种的引进、培育、示范和推广力度,增加国内的木薯供应能力。

(2)采取“走出去”战略[15],拓展燃料乙醇原料资源,充分利用东南亚国家的廉价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建设木薯种植基地;同时扩大从主要乙醇出口国(如巴西)的进口规模,这不仅有利于实现部分替代进口石油和能源进口多元化发展战

第3期双边贸易额。

田宜水等:中国木薯燃料乙醇原料供需现状和预测

http://www.cpsss.org/hydt.asp?id=1146,2010-10-29.

343

略,而且还有助于平衡我国与较大贸易逆差的国家和地区的

(3)由于土地资源和增产潜力的限制,利用木薯、甘薯和甜高粱茎秆发展燃料乙醇的空间不大。秸秆等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被认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技术尚不成熟,成本昂贵,其规模化发展仍有赖于重大技术突破和显著的成本下降。建议统筹规划,针对纤维素制取乙醇中存在的预处纤维素酶和多糖发酵等关键性问题进行重点攻关,并加理、

强国际合作,力争在中远期实现商业化应用。参考文献:

[1]国家能源局. 2010年能源经济形势及2011年展望[EB/OL].http:

//nyj.ndrc.gov.cn/ggtz/t20110128_393339.htm,2010-1-28. [2]冯献, 詹玲, 李宁辉. 低碳经济下中国燃料乙醇的发展策略[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6):704-707.

[3]Tian Y., Zhao L., M eng H., Sun L., Yan J. Estimation of un-used land

potential for biofuels development in China [J].(2009)Applied Energy, 86(SUPPL.1):77-85.

[4]黄日波,陈东,王青艳,等. 木薯原料生产燃料乙醇[J].生物工程

学报, 2010, 26(7):888-891. [5]

文玉萍. 木薯淀粉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及行业分析[EB/OL].

梁秀明. 木薯作为我国燃料乙醇原料的潜力分析[J].酿[6]黎贞崇,

酒科技, 2010(4):31-33.

[7]闫庆祥,叶剑秋,李开绵. 广西木薯产业化发展启示与我国木薯

产业化发展的策略[J].热带农业科学, 28(6):59-62.

[8]方佳,濮文辉,张慧坚. 国内外木薯产业发展近况[J].中国农学

通报2010,26(16):353-361.

[9]潘友仙,柯佑鹏. 中国木薯生产及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

热带农业,2010,32(1):31-33.

詹玲,冯献. 中国木薯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前景展望[10]李宁辉,

[J].农业展望, 2010(7):47-51.

詹玲,冯献. 我国木薯产业发展的SWOT 分析及对[11]李宁辉,

策建议[J].农业展望, 2010(5):28-32.

[12]蔡庆丽. 广西发展非粮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的优势与对策[J].农

29(05):592-595. 业现代化研究, 2008,

[13]杨昆,黄季焜. 以木薯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发展潜力:基于农户

角度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5):14-25.

[14]柴沁虎,申威,张阿玲,等. 中国木薯产业的供给价格弹性[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49(6):913-916.

[15]田宜水, 赵立欣, 孟海波. 国家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生物燃料乙

醇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 382(2):16-19,24.

!!!!!!!!!!!!!!!!!!!!!!!!!!!!!!!!!!!!!!!!!!!!! ·科研简讯·

生猪适度规模清洁养殖模式关键技术研究

与集成示范取得重要进展3月28日,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谭支良研究员为首席专家的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生猪适度规模清洁养殖模式关键技术研究与集

项目执行情况通过了中期现场评估。成示范”

该项目以“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主要实施区域,以适度规模的生猪“零排放”清洁养殖新模式为首要研究对象,重点解决制约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产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和经济效益偏低等的技术瓶颈和农村秸秆、加工废料等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问题,构建生猪适度规模清洁健康养殖技术体系,为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自实施以来,开展了发酵床垫料优化配方与质量控制技术、微生物菌剂筛选配制与组合优化

垫料使用安全性评价与健康养殖配套技术以技术、

及垫料废弃物肥料化高效利用技术等内容的研究,在长效安全垫料配方与技术参数优化、有益微生物

发酵床养殖模式筛选和组合优化技术与产品研发、

栏舍环境优化和猪肉品质提升技术以及垫料废弃

物肥料化技术集成与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为生猪适度规模清洁养殖模式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奠定了关键技术支撑。项目筛选了垫料优化配方3个,有益微生物菌剂优化组合3个,建立发酵床垫料养殖模式肉质评价指标体系1套,初步制定了垫料废弃物肥料化高效利用技术规程。项目累计推广发酵床垫料养殖户80户,推广面积20000m 2,出栏生猪23000头,新增产值2760万元;生产并销售微生物菌剂1500t ,新增产值2700万元;生产并销售各类有机肥共计8000t ,新增产值640万元,累计新增产值6100万元。(文再坤)


相关文章

  • 燃料乙醇的发展情况
  • Z 广西轻工业 JJOJ|LCD^M}BN R==>年第R期 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 !"#$%&'&()*+,-.-%#&,,-#/0/1&"&/ 傅其军 234567859 ...查看


  • 我国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 综述专论 化工科技,2012,20(5):68-72 SCIENCE&TECHNOLOGYINCHEMICALINDUSTRY 我国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刘海军1,李琳1,白殿国2,于德华3,徐友海1,金 刚1,高玉玲 ...查看


  • 2015年生物质能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5-2020年中国生物质能行业现状调研分 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760A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 ...查看


  • 生物质基化学品及其制备技术
  • 生物质基化学品及其制备技术 贾建军,吴阳,刘娇萍 (西安科技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 西安 710000) 摘要:生物质是种环境友好型的可再生资源,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凸显,国内外对生物质的利用以及生物质基化学品的制备进行了广 ...查看


  • 生物质能的现状与展望
  • 生物质能的现状与展望 新能源1301班 梁靖 20132645 摘要: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可再生的碳源,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 ...查看


  • 贵州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 贵州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黄康兵 摘要: 生物质能源作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潜力的绿色能源,以其可再生和环保等优点而引起研究者的广泛注意.贵州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源资源, 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明显优势.生物柴油已得到很大的发展,贵州已将麻 ...查看


  • 生物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 摘要:生物能源是一种绿色能源,在世界各国广泛推广的同时引起了关于粮食安全,环境污染,能源效益等问题.要做到合理开发利用,需从本国国情和自然资源出发,大力开发适合本国地理条件的生物能源,同时加快提高能源转化效益的研究力度,采取生物能源适度综合 ...查看


  • 低碳经济与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链及相关上市公司大全
  • 1.新能源电池 锂资源:西藏矿业(碳酸锂).中信国安(碳酸锂) 镍资源:吉恩镍业 铂资源:归研铂业 贮氢合金粉:厦门钨业 稀土资源:包钢稀土.st有色 锂电池:中信国安(子公司盟固利国内最大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商) 江苏国泰(子公司锂电池电解 ...查看


  • 生物质能产业化前景分析
  • 第2期总第188期 2010年2月 农业科技与装备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and Equipment No.2Total No.188 Feb .2010 生物质能产业化前景分析 冯丽敏 (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