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的定义与特征

社会企业的定义与特征

英国社会企业联盟(The Social Enterprise Coalition【UK】)为社会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简单的定义:“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并认为社会企业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企业导向——直接参与为市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

·社会目标——有明确的社会和/或环境目标,如创造就业机会,培训或提供本地服务。其伦理价值可包括对本地社会技能建设的承诺,为实现其社会目标,其收益主要用于再投资。

·社会所有制——治理结构和所有制结构通常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团体(如员工、用户、客户、地方社区团体和社会投资者)或代表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施控制的托管人或董事的参与基础之上的自治组织。它们就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向其利益相关者以及更广泛的社区负责。收益可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分红加以分配或用于有利于社区利益的用途。

严格的说,社会企业家指(1)认识到社会问题(2)运用企业家精神以及方法来组织、创造、管理一个企业(3)达到社会改变的目标。

按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一二元价值划分,社会企业被认为具有下列特征:

·运用商业工具和方法实现社会目标

·社会资本与商业资本相混合,社会方法与商业方法相混合

·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

·通过商业活动创收所得为社会项目提供资金

·市场驱动和使命导向

·令人满意的财务表现和社会影响

·以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方式实现财务目标

·通过无限制地获取收入实现财务自由

·为完成使命而有策略地组建企业

社会企业的通俗说明

在陈家伟的《社会企业与社会家》一书中,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到社会企业的一些特征: 它不是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如果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就不会把人工角膜定价为30美元,因为在美国市场最低价也在100美元。

它又要追求盈利。完全以成本价是无法支持这样一个医院的发展的,也无法去救治更多的穷人。最后他把这样一个穷人的医院拓展到了社会的很多地方,甚至复制到许多国家。

对于尤努斯来说,也经历了逐步发展的历程。刚开始需要接受很多的捐助,后来他不断地完善企业的商业化运作机制,不但实现了企业的自给自足,而且使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同时,受格莱珉银行帮助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国外已经有很多的社会企业,也有很多的社会企业家。照理说,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有更多的社会企业与社会企业家。然而,在中国,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还是一个非常新的概

念。其实,社会企业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概念,而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实践的。吴士宏翻译的《如何改变世界》一书里面那些社会企业家就都是老师、律师等一些普通的人。如果有更多的人开始了解社会企业家,成为社会企业家,用你的创意、用你的行为去改变世界,哪怕改变的只是一点点,就会为整个世界和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

社会企业的社会目标包括

满足社会需要

为家庭及小区提供个人及家居服务,以满足社会对这些服务的需求,例如陪月、陪诊、长者个人护理等。

创造就业机会

为竞争力稍逊的弱势群体创造就业机会。这些人士包括低学历、低技术劳工、中年妇女、残疾人士等。

促进员工发展

社会企业鼓励成员自力更生以及融入社会。合作社形式的社会企业更加强调集体协作及参与,对社员发挥充权的效果。

建立社会资本

社会企业透过组织小区网络,推动小区的共融、更新及发展。

推动可持续发展

例如提高环保意识、提倡可持续消费、鼓励物品循环再用等社会发展及环保目标。

商业企业家以经济而言意味着什么,社会企业家对社会变革就意味着什么。戴维·伯恩斯坦写道:他们是那些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最后要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

刘大姐--贵州第一家社会企业刘光芬刘大姐构建的市场生态循环和谐图:在最初构想中,公司通过免费(或收取很少费用)提供优良种子给贫困农户,鼓励他们种植辣椒,免费邀请农业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同时跟农户签合同以约定价格进行收购,以保证他的合理利润,同时规定农户在种植辣椒的过程中不得使用有害的化肥、农药。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尽力为农民工、聋哑人、残疾人士提供岗位,为社会解决一部分特殊人群的就业问题。当企业积累了一定资金,除了可以拿出相当大一部份比例来支持公益事业,使弱势群体得到更大程度的关怀和帮助外,还可以为其他公益团队提供物资和资金支持,让更多的公益团队成长起来。

社会企业家

社会企业家注重实效,以及重视结果甚于过程,而其他许多的民间部门则是重视过程大于结果。他们提供不断创意和开发切合社会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为弱势社群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从而逐步改变弱势社群的心态,提高他们的现代技术能力,使他们最终能自力生活,真正融入社会真实的生产力。再者,社会企业家倾向于回避意识型态的职位,也不会紧紧抓住声称改善苦难,却对实质现状没有提升的慈善模式,社会企业家勇于追求现状的转变!

国外社会企业的特点

共同特征

各个国家的社会企业虽然在“身份”认定和活动领域之间有一些差异,但是这些社会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一些综合的特征。

1996年,欧洲委员会成立了社会企业网络(EMES),EMES 网络设定了有关“社会企业”的社会指标,它们是:由一群公民首创;权力不是以资本所有权为基础;牵涉到受活动影响的人们的参与;有限的利润分配;以及施惠于社区的清楚目标(EMES,1996)。这些指标实际上对社会企业的特征进行了清晰的描述。

Shaw(2004)认为社会企业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成三个方面:

企业取向(enterprise orientation): 社会企业作为一个可靠的训练组织,让操作得到剩余,并透过市场直接参与生产产品及提供产品。

社会目的(social aims):社会企业有严格的社会目的,比如创造就业、地方服务的训练或提供,他们有强烈的社会价值及使命,包含对地方能力建立的承诺,他们对成员及社区的社会、环境及经济影响负责。

社会所有者(social ownership):他们是自主性的组织,经常有着松散的治理及所有者结构,基于雇员、使用者、地方社区团体或信任者的参与,利润分配给利害关系人或者将利益捐助给社区。

Virtue Ventures LLC 创立者和负责人Kim Alter(2007)年对社会企业的综合特征从九个方面进行归纳:

(1)运用商业手段和方法达到社会目标;

(2)融合社会和商业的资本和管理方法;

(3)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

(4)从商业活动中获得收益来支持社会项目;

(5)由市场驱动同时由使命引导;

(6)同时衡量财务绩效和社会影响;

(7)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满足经济目标;

(8)从无约束收入中享受财务上的自由;

(9)在达成使命的过程中融入商业战略。

所以,无论社会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法律形式,在社会实践中,社会企业始终以“社会目标”为目标,以“商业运营”为手段的模式已经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和采纳,即便部分国家在法律上还没有专门为社会企业立法,但实际上也在通过税收优惠、政府补贴以及政府契约外包的方式鼓励社会企业的成长。

差异特征

对于社会企业的特征,在承认共性的前提下,也需要注意社会企业成长的背景以及在其特定的背景下所形成的差异特征:

欧洲社会企业在刚开始发展时,其法律地位比较偏向社团及合作社,但是这些形式无法完全符合社会企业的特征,因为社会企业更偏向社会性与强调生产性。1996 年欧洲委员会成立“欧洲社会企业”(EMES)网络,EMES 网络的致力于重新诠释社会企业的原始内涵。根据EMES指标体系:由一群公民首创;权力不是以资本所有权为基础;牵涉到受活动影响的人们的参与;有限的利润分配;以及施惠于社区的清楚目标(EMES,1996),欧洲委员会认为社会企业乃是合作社与非营利组织的交叉点,其中合作社包含劳动者合作社及使用者合作社,而非营利组织包含生产型非营利组织及倡议型非营利组织,而社会企业偏向劳动者合作社与生产型非营利组织的混合体。具体类型包含两种:一是重新整合失业者和重新发展被忽略地区的

企业;二是在传统领域(家庭照顾、老人照顾等)和那些响应新需求的领域中,如补救性教育、扫盲课堂和房地产保障方面,为更大范围的社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

美国社会企业最主要组织特质在于“类商业”活动(Austin, 2000),也就是所谓的“福利市场化”(marketization of welfare),具体指指将市场型态关系引介入社会福利领域。福利市场化包含两种可能的解释,首先,Neil Gilbert 认为,将此种趋势是指营利性厂商进入 “ 社会市场”(social market);其次,则是用以解释非营利组织从事商业活动,而成为非营利厂商的过程(Gilbert, 1983)。故美国社会企业包含两种趋势,即企业的非营利化与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对此两种趋势,Young 认为,其一企业慈善,另一为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而依据此两种界定方式,社会企业的乃是一个连续体的组织,并可区分成三种组织型态,包含:企业慈善、社会目的组织,及两者之间的混合组织 (Young, 2001)。而对于混合组织的内涵研究,则以 Dees 所提出的“社会企业光谱”最有代表性,Dees 依据主要利害关系人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将社会企业区分成三个类型,包含纯慈善的、混合的,及纯商业的三种类型的社会企业(Dees, 1996)。

社会企业的定义与特征

英国社会企业联盟(The Social Enterprise Coalition【UK】)为社会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简单的定义:“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并认为社会企业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企业导向——直接参与为市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

·社会目标——有明确的社会和/或环境目标,如创造就业机会,培训或提供本地服务。其伦理价值可包括对本地社会技能建设的承诺,为实现其社会目标,其收益主要用于再投资。

·社会所有制——治理结构和所有制结构通常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团体(如员工、用户、客户、地方社区团体和社会投资者)或代表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施控制的托管人或董事的参与基础之上的自治组织。它们就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向其利益相关者以及更广泛的社区负责。收益可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分红加以分配或用于有利于社区利益的用途。

严格的说,社会企业家指(1)认识到社会问题(2)运用企业家精神以及方法来组织、创造、管理一个企业(3)达到社会改变的目标。

按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一二元价值划分,社会企业被认为具有下列特征:

·运用商业工具和方法实现社会目标

·社会资本与商业资本相混合,社会方法与商业方法相混合

·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

·通过商业活动创收所得为社会项目提供资金

·市场驱动和使命导向

·令人满意的财务表现和社会影响

·以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方式实现财务目标

·通过无限制地获取收入实现财务自由

·为完成使命而有策略地组建企业

社会企业的通俗说明

在陈家伟的《社会企业与社会家》一书中,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到社会企业的一些特征: 它不是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如果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就不会把人工角膜定价为30美元,因为在美国市场最低价也在100美元。

它又要追求盈利。完全以成本价是无法支持这样一个医院的发展的,也无法去救治更多的穷人。最后他把这样一个穷人的医院拓展到了社会的很多地方,甚至复制到许多国家。

对于尤努斯来说,也经历了逐步发展的历程。刚开始需要接受很多的捐助,后来他不断地完善企业的商业化运作机制,不但实现了企业的自给自足,而且使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同时,受格莱珉银行帮助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国外已经有很多的社会企业,也有很多的社会企业家。照理说,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有更多的社会企业与社会企业家。然而,在中国,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还是一个非常新的概

念。其实,社会企业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概念,而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实践的。吴士宏翻译的《如何改变世界》一书里面那些社会企业家就都是老师、律师等一些普通的人。如果有更多的人开始了解社会企业家,成为社会企业家,用你的创意、用你的行为去改变世界,哪怕改变的只是一点点,就会为整个世界和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

社会企业的社会目标包括

满足社会需要

为家庭及小区提供个人及家居服务,以满足社会对这些服务的需求,例如陪月、陪诊、长者个人护理等。

创造就业机会

为竞争力稍逊的弱势群体创造就业机会。这些人士包括低学历、低技术劳工、中年妇女、残疾人士等。

促进员工发展

社会企业鼓励成员自力更生以及融入社会。合作社形式的社会企业更加强调集体协作及参与,对社员发挥充权的效果。

建立社会资本

社会企业透过组织小区网络,推动小区的共融、更新及发展。

推动可持续发展

例如提高环保意识、提倡可持续消费、鼓励物品循环再用等社会发展及环保目标。

商业企业家以经济而言意味着什么,社会企业家对社会变革就意味着什么。戴维·伯恩斯坦写道:他们是那些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最后要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

刘大姐--贵州第一家社会企业刘光芬刘大姐构建的市场生态循环和谐图:在最初构想中,公司通过免费(或收取很少费用)提供优良种子给贫困农户,鼓励他们种植辣椒,免费邀请农业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同时跟农户签合同以约定价格进行收购,以保证他的合理利润,同时规定农户在种植辣椒的过程中不得使用有害的化肥、农药。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尽力为农民工、聋哑人、残疾人士提供岗位,为社会解决一部分特殊人群的就业问题。当企业积累了一定资金,除了可以拿出相当大一部份比例来支持公益事业,使弱势群体得到更大程度的关怀和帮助外,还可以为其他公益团队提供物资和资金支持,让更多的公益团队成长起来。

社会企业家

社会企业家注重实效,以及重视结果甚于过程,而其他许多的民间部门则是重视过程大于结果。他们提供不断创意和开发切合社会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为弱势社群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从而逐步改变弱势社群的心态,提高他们的现代技术能力,使他们最终能自力生活,真正融入社会真实的生产力。再者,社会企业家倾向于回避意识型态的职位,也不会紧紧抓住声称改善苦难,却对实质现状没有提升的慈善模式,社会企业家勇于追求现状的转变!

国外社会企业的特点

共同特征

各个国家的社会企业虽然在“身份”认定和活动领域之间有一些差异,但是这些社会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一些综合的特征。

1996年,欧洲委员会成立了社会企业网络(EMES),EMES 网络设定了有关“社会企业”的社会指标,它们是:由一群公民首创;权力不是以资本所有权为基础;牵涉到受活动影响的人们的参与;有限的利润分配;以及施惠于社区的清楚目标(EMES,1996)。这些指标实际上对社会企业的特征进行了清晰的描述。

Shaw(2004)认为社会企业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成三个方面:

企业取向(enterprise orientation): 社会企业作为一个可靠的训练组织,让操作得到剩余,并透过市场直接参与生产产品及提供产品。

社会目的(social aims):社会企业有严格的社会目的,比如创造就业、地方服务的训练或提供,他们有强烈的社会价值及使命,包含对地方能力建立的承诺,他们对成员及社区的社会、环境及经济影响负责。

社会所有者(social ownership):他们是自主性的组织,经常有着松散的治理及所有者结构,基于雇员、使用者、地方社区团体或信任者的参与,利润分配给利害关系人或者将利益捐助给社区。

Virtue Ventures LLC 创立者和负责人Kim Alter(2007)年对社会企业的综合特征从九个方面进行归纳:

(1)运用商业手段和方法达到社会目标;

(2)融合社会和商业的资本和管理方法;

(3)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

(4)从商业活动中获得收益来支持社会项目;

(5)由市场驱动同时由使命引导;

(6)同时衡量财务绩效和社会影响;

(7)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满足经济目标;

(8)从无约束收入中享受财务上的自由;

(9)在达成使命的过程中融入商业战略。

所以,无论社会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法律形式,在社会实践中,社会企业始终以“社会目标”为目标,以“商业运营”为手段的模式已经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和采纳,即便部分国家在法律上还没有专门为社会企业立法,但实际上也在通过税收优惠、政府补贴以及政府契约外包的方式鼓励社会企业的成长。

差异特征

对于社会企业的特征,在承认共性的前提下,也需要注意社会企业成长的背景以及在其特定的背景下所形成的差异特征:

欧洲社会企业在刚开始发展时,其法律地位比较偏向社团及合作社,但是这些形式无法完全符合社会企业的特征,因为社会企业更偏向社会性与强调生产性。1996 年欧洲委员会成立“欧洲社会企业”(EMES)网络,EMES 网络的致力于重新诠释社会企业的原始内涵。根据EMES指标体系:由一群公民首创;权力不是以资本所有权为基础;牵涉到受活动影响的人们的参与;有限的利润分配;以及施惠于社区的清楚目标(EMES,1996),欧洲委员会认为社会企业乃是合作社与非营利组织的交叉点,其中合作社包含劳动者合作社及使用者合作社,而非营利组织包含生产型非营利组织及倡议型非营利组织,而社会企业偏向劳动者合作社与生产型非营利组织的混合体。具体类型包含两种:一是重新整合失业者和重新发展被忽略地区的

企业;二是在传统领域(家庭照顾、老人照顾等)和那些响应新需求的领域中,如补救性教育、扫盲课堂和房地产保障方面,为更大范围的社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

美国社会企业最主要组织特质在于“类商业”活动(Austin, 2000),也就是所谓的“福利市场化”(marketization of welfare),具体指指将市场型态关系引介入社会福利领域。福利市场化包含两种可能的解释,首先,Neil Gilbert 认为,将此种趋势是指营利性厂商进入 “ 社会市场”(social market);其次,则是用以解释非营利组织从事商业活动,而成为非营利厂商的过程(Gilbert, 1983)。故美国社会企业包含两种趋势,即企业的非营利化与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对此两种趋势,Young 认为,其一企业慈善,另一为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而依据此两种界定方式,社会企业的乃是一个连续体的组织,并可区分成三种组织型态,包含:企业慈善、社会目的组织,及两者之间的混合组织 (Young, 2001)。而对于混合组织的内涵研究,则以 Dees 所提出的“社会企业光谱”最有代表性,Dees 依据主要利害关系人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将社会企业区分成三个类型,包含纯慈善的、混合的,及纯商业的三种类型的社会企业(Dees, 1996)。


相关文章

  • 2015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
  • 2015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5-06-08 14:00 2015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篇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大纲 Ⅰ. 考核能力要求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是<统计从业资 ...查看


  • 管理学教学大纲
  •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中文名称:管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课程学分数:54/18 课程学时数:3/1 一.教学目的(黑体五号) 通过<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使 ...查看


  •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状况及其对融资 结构的影响研究 院系:商学院 班级:研1315班 姓名:李兴雷 学号:[1**********]8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李正2007年的博士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内涵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有十分直接的联系 ...查看


  • 2010年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 2010年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是否理解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否能够掌握 ...查看


  • 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概念的阐释
  • 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概念的阐释 企业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细胞,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在现代市场经济里充当着微观主体的角色.企业家为企业而存在,企业家角色是企业人格化的象征,企业家是企业价值增长的重要源泉,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企业家群 ...查看


  • 8创新管理概念_特征与实现问题的探讨
  • 第26卷%第8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年4月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 Vol.26No.8%Apr.2009 创新管理概念.特征与实现问题的探讨 白俊红1,陈玉和2,江可申1 (1. ...查看


  • 711[广告传播理论]考试大纲 - 副本
  •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 <广告传播理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营销学概论和广告发展史等四个部分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广告与传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运作流程和发展轨迹, ...查看


  • 信息资源管理 1
  • 1. 自古以来"信息"主要表示哪些意义? 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定义现在主要分为3个不同的领域.即信息科学,经济学,信息管理. 本书认为信息是反映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以文本,数值或多媒体等形式存在的数据,事实或见解. 2. ...查看


  • 跨文化管理
  • 0555<跨文化管理>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本课程期末采取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题型如下: 1.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2.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3.论述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