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鼎晖投资总裁、双汇国际副董事长焦震认为,交易后对掌握全产业链、对上下游有把握,更容易进行全球化的协调,农产品全球化的最佳路径不是贸易,而是通过生产性企业实现全球化,以对冲所谓的周期性不确定性,也可以协调不同市场的品类需求。 双汇获得SFD认可,继而双方达成共识的关键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双汇收购SFD这项跨境并购案? 焦震:我认为,双汇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层的专注是最后赢得SFD尊重的最核心要素。赢得美国人尊重极其不易,为何双汇的掌门人万隆能做到呢?在美国人看来,一个企业家能够在中国这么艰难的市场环境里,把这么复杂的产业做好是非常不容易的。做生鲜是极其痛苦的生意,了解万总的人知道,除了对“杀猪卖肉”的事情有兴趣,其它没有任何爱好。万总在行业圈内名声在外,比如欧洲肉类协会称他为“第一屠夫”。十几年来,全球排名前五、六的肉食巨头间一直有来往沟通,双汇与SFD也有很深的渊源,早在四五年前双方曾讨论过换股事宜,多方因素所致最终未能达成,但业务合作却维持至今,去年双汇还从SFD进口了许多产品。 双汇收购S F D是天时、地利、人和―双汇到达一定规模;万总得到了业界的尊重;正好美国市场的增长又碰到了瓶颈,而且价格不是太贵。当然,美国人选择收购方还有自己的逻辑,是什么呢?维持公司的增长。如此才能对美国的农民、农业有益。可现在哪里还有增长空间?中国。在中国,谁能帮我增长?如此追问下去答案就很明朗。SFD最大的诉求是把美国的好产品放到中国的货架上。这句话听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很复杂。首先,鲜肉不能冷冻,一冷冻,电力成本增加,且长途运输会致营养价值下降,唯一的办法是把鲜肉在冷鲜的状况下运往中国,到中国再加工,这需要非常先进的技术,谁拥有这样的技术?双汇;其次,鲜肉到达中国后,必须有快速销售的能力,谁有这个能力?双汇;第三,加上中介费用等这应该是一笔接近75亿美金的交易,如果没有双汇这么大的体量,你想想如何担得起几十亿美金的风险?这些都是这个项目的基础。 对于万总而言,如果把双汇称作A,SFD称作B,交易完成后的增量为C,这个交易成功的核心是:A是好的,B也是好的(现金流是正的,客户是稳定的,公司治理是很好的),更重要的是交易完后的C,作为可预期的增量是非常清晰和可执行的。以往很多跨境收购案中,收购方不仅担心B能不能做好,还害怕拖累自己。其次,中国俗语叫做打铁还得自身硬,你自己能力怎么样,我们不能靠收购去弥补自己的短板,这个出发点是不对的。你有问题只能自己解决,不能靠收购解决。当A和B都是好的前提下,无非是考虑如何做增量,把C做得更好,这样成本就不是问题。因此万总在关键时刻没有动摇。 双汇已经是国内龙头,坚持走国际化道路的意义究竟何在? 焦震:万总考虑双汇未来的发展,想要安全,想做得更大,想在世界上有影响,就必须解决规模化问题,这必须通过全球化来实现。如何实现全球化?是自己一点点的把中国文化向境外渗透,还是通过这种跟大企业的融合先把规模做上去,再让自己从管理上实现全球化,第二条道路可能更好。 当然,我始终认为,蛋白是个容易全球化的生意,因为中美两国恰好是吃肉最多的国家,以此为基础进行全球化在逻辑上是对的。为什么呢?农业最大的特点是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没有人敢预测农产品价格,甚至连美国都很难做到。如果看全球化的波动,往往是从季节因素考虑,比如说澳大利亚,中国冬天的时候它是夏天,如果从供需角度考虑,实际上越全球化越容易平衡。农产品的国际化对上下游企业都有好处。对企业而言,当规模大了之后,仅仅靠自身想要维持稳定性确实有点难,全球化可以实现供需互补。农业资源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市场的需求也有差异,但这种全球化的最佳路径不是贸易,而是通过生产性企业实现全球化。 农业也不能明天需要肉了明天再养猪去,必须有一个很长期的规划。但农业不像钢铁产业,可以买矿做储备需要时候再开采,因为猪是不能放的,越放越贵,杀了以后还不能存着,必须马上去处理,它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只有掌握全产业链、对市场有理解、对上下游把握得好,才更容易进行全球化的协调。为什么通过贸易很难实现稳定呢?如果通过跨境贸易,需要和贸易公司去谈、去协调,订货后对方必须发货,没有回旋余地,因为对方不敢承担成本。而双汇收购SFD之后,就相当于在全球有三个仓库,一个在欧洲,一个在美国,一个在中国,协调库存就会容易多了。总而言之,国际化可以帮助企业对冲所谓的周期性不确定性,也可以协调不同市场的品类需求。 SFD产业链长,上游养殖量大(他们养了一千多万头猪,屠宰能力三千万头),对市场的反应没有那么迅速,容易发生波动。相反,双汇因为没有上游,也容易波动。但两者合并后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美国的猪肉相对很便宜的,它的成本是中国的一半,当中国价格发生波动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跨境的调节。SFD的上游就像双汇的蓄水池一样。从逻辑上,这样匹配是合适的,如果这个养殖场在中国就不同了,因为中国土地成本导致猪肉成本高,但是养殖在美国刚好,合并后存在波动性的上游变成好东西了。 万隆说现在他最关心的两件事情,一个是资本,一个是人才。他是如何对资本产生信任的? 焦震:他没有割裂开说现在不关注企业了。他在双汇天天想的是人才、梯队,所谓的讲人才,并不是说企业靠人。双汇发展到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他试图让一个企业摆脱人。他真正思考的是如何让双汇不靠一个人、两个人,而是靠一个体系产生人才。比如他强调数据文化,双汇一步步发展,发展成所有都用数据说话,不管谈什么都是按结果,以数据来说话。但系统毕竟是要靠人建的,但人建系统的时候又是要消灭自己。 他思考资本,其实出发点仍然是企业发展。我想万总至少意识到一点,双汇从一个漯河的国企到世界500强的过程,是从哪儿真正加速的呢,是2006年改制之后,他意识到资本在其中起的作用。我想万总在讲资本的时候,主要思考的是如何构建一个好的资本结构,让业务发展得更快。他认为,资本的属性是很有意思的,不同的资本对待人是不一样的,不光是对人,而且还有对未来的思考,很多不一样。 比如说企业为了发展,需要给管理层激励,这是管理者很容易思考的问题。如何激励呢?最常规的想法是发期权嘛,但这批发了5%的期权,干了5年目的也达到了,但下一批怎么办?期权不能持续的发,持续发企业就没戏了,而且新来的看前面的人,你什么都不干还享受这么多红利。今天在企业里面谁会思考企业未来十年动力哪里来的问题?这个事只有我们股东层面才能思考,别人思考也没用,在这个层面做不了事。我跟万总聊的最多的其实是这方面的事情。我们需要今天就开始做准备,一步步来。 什么样的股东才会这样思考呢,要看投资者股东是不是长期的,如果我在这个企业就干两年绝对不会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我认为这个事我做了,就算今年有损失,但未来资本市场会对它有反应,资本市场还是看长远的,是看未来的。你问万总为什么会信任我,如果你始终能替他着想,甚至他还没有想到的事情你都替他想了,你说他是不是信任你。我今天从来没跟你谈过上市赚钱的事情,我跟企业也不谈这个事。鼎晖投资做的事情往往是站在人家的角度想问题,想得更远,想得更宽。你看到双汇国际,从头到尾鼎晖的股份从来没降一直在增加,4次增加,越来越加码,按照一般的投资逻辑应该减,该退的话不早点走?有人说你们为什么只进不出,其实我们是为了更好的出。就像上大学不要花太多时间研究找工作技巧,其实如果只研究学习,学习好了别人不自然来找我了吗,这是一个逻辑。
对话
鼎晖投资总裁、双汇国际副董事长焦震认为,交易后对掌握全产业链、对上下游有把握,更容易进行全球化的协调,农产品全球化的最佳路径不是贸易,而是通过生产性企业实现全球化,以对冲所谓的周期性不确定性,也可以协调不同市场的品类需求。 双汇获得SFD认可,继而双方达成共识的关键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双汇收购SFD这项跨境并购案? 焦震:我认为,双汇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层的专注是最后赢得SFD尊重的最核心要素。赢得美国人尊重极其不易,为何双汇的掌门人万隆能做到呢?在美国人看来,一个企业家能够在中国这么艰难的市场环境里,把这么复杂的产业做好是非常不容易的。做生鲜是极其痛苦的生意,了解万总的人知道,除了对“杀猪卖肉”的事情有兴趣,其它没有任何爱好。万总在行业圈内名声在外,比如欧洲肉类协会称他为“第一屠夫”。十几年来,全球排名前五、六的肉食巨头间一直有来往沟通,双汇与SFD也有很深的渊源,早在四五年前双方曾讨论过换股事宜,多方因素所致最终未能达成,但业务合作却维持至今,去年双汇还从SFD进口了许多产品。 双汇收购S F D是天时、地利、人和―双汇到达一定规模;万总得到了业界的尊重;正好美国市场的增长又碰到了瓶颈,而且价格不是太贵。当然,美国人选择收购方还有自己的逻辑,是什么呢?维持公司的增长。如此才能对美国的农民、农业有益。可现在哪里还有增长空间?中国。在中国,谁能帮我增长?如此追问下去答案就很明朗。SFD最大的诉求是把美国的好产品放到中国的货架上。这句话听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很复杂。首先,鲜肉不能冷冻,一冷冻,电力成本增加,且长途运输会致营养价值下降,唯一的办法是把鲜肉在冷鲜的状况下运往中国,到中国再加工,这需要非常先进的技术,谁拥有这样的技术?双汇;其次,鲜肉到达中国后,必须有快速销售的能力,谁有这个能力?双汇;第三,加上中介费用等这应该是一笔接近75亿美金的交易,如果没有双汇这么大的体量,你想想如何担得起几十亿美金的风险?这些都是这个项目的基础。 对于万总而言,如果把双汇称作A,SFD称作B,交易完成后的增量为C,这个交易成功的核心是:A是好的,B也是好的(现金流是正的,客户是稳定的,公司治理是很好的),更重要的是交易完后的C,作为可预期的增量是非常清晰和可执行的。以往很多跨境收购案中,收购方不仅担心B能不能做好,还害怕拖累自己。其次,中国俗语叫做打铁还得自身硬,你自己能力怎么样,我们不能靠收购去弥补自己的短板,这个出发点是不对的。你有问题只能自己解决,不能靠收购解决。当A和B都是好的前提下,无非是考虑如何做增量,把C做得更好,这样成本就不是问题。因此万总在关键时刻没有动摇。 双汇已经是国内龙头,坚持走国际化道路的意义究竟何在? 焦震:万总考虑双汇未来的发展,想要安全,想做得更大,想在世界上有影响,就必须解决规模化问题,这必须通过全球化来实现。如何实现全球化?是自己一点点的把中国文化向境外渗透,还是通过这种跟大企业的融合先把规模做上去,再让自己从管理上实现全球化,第二条道路可能更好。 当然,我始终认为,蛋白是个容易全球化的生意,因为中美两国恰好是吃肉最多的国家,以此为基础进行全球化在逻辑上是对的。为什么呢?农业最大的特点是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没有人敢预测农产品价格,甚至连美国都很难做到。如果看全球化的波动,往往是从季节因素考虑,比如说澳大利亚,中国冬天的时候它是夏天,如果从供需角度考虑,实际上越全球化越容易平衡。农产品的国际化对上下游企业都有好处。对企业而言,当规模大了之后,仅仅靠自身想要维持稳定性确实有点难,全球化可以实现供需互补。农业资源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市场的需求也有差异,但这种全球化的最佳路径不是贸易,而是通过生产性企业实现全球化。 农业也不能明天需要肉了明天再养猪去,必须有一个很长期的规划。但农业不像钢铁产业,可以买矿做储备需要时候再开采,因为猪是不能放的,越放越贵,杀了以后还不能存着,必须马上去处理,它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只有掌握全产业链、对市场有理解、对上下游把握得好,才更容易进行全球化的协调。为什么通过贸易很难实现稳定呢?如果通过跨境贸易,需要和贸易公司去谈、去协调,订货后对方必须发货,没有回旋余地,因为对方不敢承担成本。而双汇收购SFD之后,就相当于在全球有三个仓库,一个在欧洲,一个在美国,一个在中国,协调库存就会容易多了。总而言之,国际化可以帮助企业对冲所谓的周期性不确定性,也可以协调不同市场的品类需求。 SFD产业链长,上游养殖量大(他们养了一千多万头猪,屠宰能力三千万头),对市场的反应没有那么迅速,容易发生波动。相反,双汇因为没有上游,也容易波动。但两者合并后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美国的猪肉相对很便宜的,它的成本是中国的一半,当中国价格发生波动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跨境的调节。SFD的上游就像双汇的蓄水池一样。从逻辑上,这样匹配是合适的,如果这个养殖场在中国就不同了,因为中国土地成本导致猪肉成本高,但是养殖在美国刚好,合并后存在波动性的上游变成好东西了。 万隆说现在他最关心的两件事情,一个是资本,一个是人才。他是如何对资本产生信任的? 焦震:他没有割裂开说现在不关注企业了。他在双汇天天想的是人才、梯队,所谓的讲人才,并不是说企业靠人。双汇发展到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他试图让一个企业摆脱人。他真正思考的是如何让双汇不靠一个人、两个人,而是靠一个体系产生人才。比如他强调数据文化,双汇一步步发展,发展成所有都用数据说话,不管谈什么都是按结果,以数据来说话。但系统毕竟是要靠人建的,但人建系统的时候又是要消灭自己。 他思考资本,其实出发点仍然是企业发展。我想万总至少意识到一点,双汇从一个漯河的国企到世界500强的过程,是从哪儿真正加速的呢,是2006年改制之后,他意识到资本在其中起的作用。我想万总在讲资本的时候,主要思考的是如何构建一个好的资本结构,让业务发展得更快。他认为,资本的属性是很有意思的,不同的资本对待人是不一样的,不光是对人,而且还有对未来的思考,很多不一样。 比如说企业为了发展,需要给管理层激励,这是管理者很容易思考的问题。如何激励呢?最常规的想法是发期权嘛,但这批发了5%的期权,干了5年目的也达到了,但下一批怎么办?期权不能持续的发,持续发企业就没戏了,而且新来的看前面的人,你什么都不干还享受这么多红利。今天在企业里面谁会思考企业未来十年动力哪里来的问题?这个事只有我们股东层面才能思考,别人思考也没用,在这个层面做不了事。我跟万总聊的最多的其实是这方面的事情。我们需要今天就开始做准备,一步步来。 什么样的股东才会这样思考呢,要看投资者股东是不是长期的,如果我在这个企业就干两年绝对不会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我认为这个事我做了,就算今年有损失,但未来资本市场会对它有反应,资本市场还是看长远的,是看未来的。你问万总为什么会信任我,如果你始终能替他着想,甚至他还没有想到的事情你都替他想了,你说他是不是信任你。我今天从来没跟你谈过上市赚钱的事情,我跟企业也不谈这个事。鼎晖投资做的事情往往是站在人家的角度想问题,想得更远,想得更宽。你看到双汇国际,从头到尾鼎晖的股份从来没降一直在增加,4次增加,越来越加码,按照一般的投资逻辑应该减,该退的话不早点走?有人说你们为什么只进不出,其实我们是为了更好的出。就像上大学不要花太多时间研究找工作技巧,其实如果只研究学习,学习好了别人不自然来找我了吗,这是一个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