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如何治疗久咳

中医对久咳的治疗思路与西医基本一致,或者说接受了西医的观点,只是在用药方面,以中药为主罢了。一般以内治为主,主要方法是辨证论治服中药,亦有局部治疗(超声雾化、含服药物、封闭治疗),以及针对鼻炎、鼻窦炎进行治疗,以祛除引起久咳的鼻病原因。

久咳的中医辨证论治

无论是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肺与下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小儿久咳,中医的辨证论治都是一样的(包括辨证论治证型、治法、药物选择)。

中医认为,久咳的病因病机很多,有时比较单纯,但病程越久,多种病机证候相互混杂,以致病机变得越是复杂,使辨证论治增加难度(辨证不准,则用药不能正确,疗效就会差)。

久咳的病机,主要在于肺、脾、胃失调,常见的有气虚(肺气虚弱、脾胃不足)、阴虚(肺胃阴虚)、热郁(肺脾郁热)、痰浊(痰凝咽喉、痰浊阻肺)。其常见证型有:

1、气虚久咳

主证:咳嗽日久,早晚明显,睡后身凉出虚汗。舌质偏淡,苔薄,脉缓弱。

治法:益气健脾,敛肺上咳。

处方:黄芪 麦冬 甘草 五味子 党参 砂仁 鸡内金 山药 桔梗 (3岁以内用小剂量,5岁以上用大剂量;12岁以上可以考虑采用成人常规剂量。成人剂量可以在此大剂量的基础上增加1倍,下同)

加减:

淋巴滤泡增生,或扁桃体肥大,加浙贝母;

鼻塞或有涕,加白芷

咽喉作痒,加荆芥

咳嗽重,或喘息,加前胡、白前。

睡眠不宁,加牡蛎

大便秘结,加瓜蒌仁

舌苔腻,或吐痰,加法夏,茯苓、陈皮

声音嘶哑,加诃子

2、阴虚久咳

主证:咳嗽日久,咽喉干燥,舌质偏红,大便偏结。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处方:沙参 麦冬 玄参 甘草 山药 砂仁 山楂 桔梗

加减:

淋巴滤泡增生,或扁桃体肥大,加浙贝母;

咽痒作咳,或声音嘶哑,加蜕蝉

咳嗽有痰,加桑白皮、前胡、黄芩

有黄涕加银花、蒲公英

鼻燥易出血,加白茅根

睡眠不宁加牡蛎

大便偏结,加瓜蒌

3、热郁久咳

主证:咳嗽日久,活动或受热后加重,有痰,口渴欲饮,大便结燥。舌质偏红,苔黄。

治法:清热泻肺,化痰止咳。

处方:黄芩 桑白皮 白前 前胡 甘草 桔梗 玄参 瓜蒌皮 砂仁 山楂

加减:

口渴明显,加天花粉

鼻塞黄涕,加皂角刺、白芷各,银花

淋巴滤泡增生,或扁桃体肥大,加浙贝母、玄参;

咽喉痛,加射干

咽痒而咳,或声音嘶哑,加蜕蝉

鼻燥易出血,加白茅根

4、风郁久咳

主证:咳嗽日久,咽痒阵发,痒则咳嗽频频,无痰或少痰。

治法:宣肃肺气,祛风止咳。

处方

:紫菀 百部 白前 陈皮 荆芥 甘草 桔梗 砂仁 鸡内金

加减:

容易出汗,加黄芪,五味子

咽喉痛,加射干

扁桃体肥大或痰多,加浙贝母

苔腻,加法夏,茯苓

活动或受热后咳嗽明显,或舌质偏红,加黄芩,桑白皮、地骨皮

大便秘结,加瓜蒌

鼻塞涕清,加白芷

鼻塞脓涕,加黄芩,鱼腥草、蒲公英,皂角刺

声音嘶哑,加蜕蝉或诃子

中医如何治疗久咳

中医对久咳的治疗思路与西医基本一致,或者说接受了西医的观点,只是在用药方面,以中药为主罢了。一般以内治为主,主要方法是辨证论治服中药,亦有局部治疗(超声雾化、含服药物、封闭治疗),以及针对鼻炎、鼻窦炎进行治疗,以祛除引起久咳的鼻病原因。

久咳的中医辨证论治

无论是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肺与下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小儿久咳,中医的辨证论治都是一样的(包括辨证论治证型、治法、药物选择)。

中医认为,久咳的病因病机很多,有时比较单纯,但病程越久,多种病机证候相互混杂,以致病机变得越是复杂,使辨证论治增加难度(辨证不准,则用药不能正确,疗效就会差)。

久咳的病机,主要在于肺、脾、胃失调,常见的有气虚(肺气虚弱、脾胃不足)、阴虚(肺胃阴虚)、热郁(肺脾郁热)、痰浊(痰凝咽喉、痰浊阻肺)。其常见证型有:

1、气虚久咳

主证:咳嗽日久,早晚明显,睡后身凉出虚汗。舌质偏淡,苔薄,脉缓弱。

治法:益气健脾,敛肺上咳。

处方:黄芪 麦冬 甘草 五味子 党参 砂仁 鸡内金 山药 桔梗 (3岁以内用小剂量,5岁以上用大剂量;12岁以上可以考虑采用成人常规剂量。成人剂量可以在此大剂量的基础上增加1倍,下同)

加减:

淋巴滤泡增生,或扁桃体肥大,加浙贝母;

鼻塞或有涕,加白芷

咽喉作痒,加荆芥

咳嗽重,或喘息,加前胡、白前。

睡眠不宁,加牡蛎

大便秘结,加瓜蒌仁

舌苔腻,或吐痰,加法夏,茯苓、陈皮

声音嘶哑,加诃子

2、阴虚久咳

主证:咳嗽日久,咽喉干燥,舌质偏红,大便偏结。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处方:沙参 麦冬 玄参 甘草 山药 砂仁 山楂 桔梗

加减:

淋巴滤泡增生,或扁桃体肥大,加浙贝母;

咽痒作咳,或声音嘶哑,加蜕蝉

咳嗽有痰,加桑白皮、前胡、黄芩

有黄涕加银花、蒲公英

鼻燥易出血,加白茅根

睡眠不宁加牡蛎

大便偏结,加瓜蒌

3、热郁久咳

主证:咳嗽日久,活动或受热后加重,有痰,口渴欲饮,大便结燥。舌质偏红,苔黄。

治法:清热泻肺,化痰止咳。

处方:黄芩 桑白皮 白前 前胡 甘草 桔梗 玄参 瓜蒌皮 砂仁 山楂

加减:

口渴明显,加天花粉

鼻塞黄涕,加皂角刺、白芷各,银花

淋巴滤泡增生,或扁桃体肥大,加浙贝母、玄参;

咽喉痛,加射干

咽痒而咳,或声音嘶哑,加蜕蝉

鼻燥易出血,加白茅根

4、风郁久咳

主证:咳嗽日久,咽痒阵发,痒则咳嗽频频,无痰或少痰。

治法:宣肃肺气,祛风止咳。

处方

:紫菀 百部 白前 陈皮 荆芥 甘草 桔梗 砂仁 鸡内金

加减:

容易出汗,加黄芪,五味子

咽喉痛,加射干

扁桃体肥大或痰多,加浙贝母

苔腻,加法夏,茯苓

活动或受热后咳嗽明显,或舌质偏红,加黄芩,桑白皮、地骨皮

大便秘结,加瓜蒌

鼻塞涕清,加白芷

鼻塞脓涕,加黄芩,鱼腥草、蒲公英,皂角刺

声音嘶哑,加蜕蝉或诃子


相关文章

  • 2015中西医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大纲
  • 2015年中西医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要点: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与分级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 6.西医治疗 7.中医辨 ...查看


  • 中医实践技能病例考题分析
  • 病例: 张某,女,28岁.2011年1月6日初诊. 患者昨日连夜从外地归来,感寒不适,现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时流清涕,咽痒,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紧.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查看


  • 中西医结合论文
  • 浅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关系 [摘要]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关系的探讨逐年增多,各家学说不一,各执一辞.单一的辨证论治已经不适应当前中医发展的需要,而单从辨病论治.全盘西化,又偏离了中医学发展的轨道.中医的辨证论治,西医的辨病论治,应该是互相 ...查看


  • 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 内容摘要: [摘要] 通过分析和阐明特点.特色和优势三词的内涵,对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三者的不同概念进行科学的定义.认为特色.特点.特长都是指"特有"而言,强调其"异",表述不同,没有质的区别.& ...查看


  • 中医辨证论治练习题
  • 题1: 谢某,男,60岁,退休.2010年6月7日就诊. 患者近2年来咳嗽咳痰反复发作,每年持续3-4个月.近1周加重,痰多,咳声重浊,痰出咳平,痰粘稠而厚,色白,于每天早晨起床后及进食油腻甘甜食物后则咳甚痰多,胸闷,脘痞,呕恶,纳少,神疲 ...查看


  • 第04 讲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二)
  • (二)恒动观念 讲了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讲了第一个特点--整体观念.下面我们接着往下讲,讲第二个特点--恒动观念.什么叫做恒动观念?就是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把中医学这种观点称之为中医学的恒动观念.一言 ...查看


  • 名老中医经验集-祝谌予
  • 时间:2010-07-30 17:57点击:443 次 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二 祝谌予 学贯中西医勇于实践的祝谌予 董振华季元整理 编者按:祝谌予是国内著名的中医学者.临床家.祝氏早年曾跟已故名医施今墨学习中医,学业既成,又东渡日本在金泽医科大 ...查看


  • 咳嗽的中医辨治思路
  • 中国中医急症!""#年$月第%$卷第$期&'()*+,-.+!""#,/01+%$,20+$ ・%344・ ! 脾与心悸 脾为心之子5心主血5脾既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 气血乏源,心血不 ...查看


  • 中医学教学大纲2013
  •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医学 英文名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 总学时: 51 理论课学时: 51 实验学时:0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本科 课程简介 ...查看


  •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1.哲学基础:哲学是关于世界最一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在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的古代尤为如此.中医学吸取了汉代以前的哲学成果,直接地大量地引用气.阴阳.五行.形神.天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