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事业改革稳步推进

我要评论 2015年10月14日 17:26:12 来源: 新华网

我有话要说评论0

打印

字大

字小

(回眸十二五·百姓账本)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事业改革稳步推进

资料图:一位傈僳族医生在为当地一家养老院的独龙族老人输液(2014年10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摄

新华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吴晶、胡浩、王思北)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5%,“入园难”得到缓解;3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20个省份建立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20个省份建立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一组组数据,展示着“十二五”时期我国教育、医疗、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的显著进展。通过稳步推进的改革,广大人民群众正在拥有更多“获得感”。

努力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今年初,江西鹰潭贵溪市罗河镇陈家村的村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村里盖起崭新的三层楼,挂起了卫生计生服务室的牌子。这里不仅宽敞明亮,还有电脑网络等设备,可以录入村民的健康档案。

“过去,每天有近200名村民挤在我家里,现在大家的看病条件可好喽!”村医陈卫平说。

“十二五”时期,国家继续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基层民众享有的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201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76亿,入院人数达到2亿。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31.99%,为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

“强基层”的理念,获得了百姓认可。《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09—2014)》指出,77.2%的居民认为与5年前相比,家人在就医方便程度方面得到大幅改善或有所改善,门诊患者认为就诊环境好的比例为65.6%,住院患者认为病房环境好的比例为66.5%。

全面深化的改革,正在“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通过分类分段设置救助比例和最高救助限额等手段,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正在为特困群体雪中送炭;通过分类招生、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创新模式,职业教育正在为低收入家庭带来希望;通过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全面清理涉企收费、中央财政引导设置创业资金,基层民众的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创业热情日渐高涨……

着力补齐农村基层的民生事业“短板”

新学期开学,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第一中学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290多亩,总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120个教学班,校园绿化率40%,总投资3.99亿元。

这所学校的巨大变化是我国深化教育公平的生动样本。“十二五”时期,国家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等倾斜扶持力度,努力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国家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教学点办学条件。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200多万名学生。自2012年起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等专项计划,2015年共招收7.5万名学生,比上年增长了10.5%。

为进一步缩小区域差距,国家提高中西部省份高考录取率,“十二五”期间累计安排招生计划90万,中央财政投入160亿元,加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2014年少数民族在校学生达到2501万人,比2009年增长11.5%。

为进一步缩小群体差距,国家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全面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014年,全国共资助各级各类学生8500多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31%;资助总额超过1400亿元,是2009年的两倍。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共接纳随迁子女1294.7万人。2015年,29个省(区、市)近8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了高考。

民有所盼,政有所改。针对农村群众“看不起病”的呼声,改革实现了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86%的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针对学生家长疲于择校的抱怨,19个重点大城市公办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7.9%,公办初中达到95.4%;针对退休待遇为何不一样的质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告别“免缴费”时代。

一项项社会事业改革,正在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描绘社会公平的美好图景。

积极探索社会事业改革的“深水区”

2015年9月,湖北省发布了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从10月30日起,该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将实现全覆盖,迈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关键一步。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步入“深水区”后的最难一关。任务艰巨,必须抽丝剥茧,科学推进。截至目前,公立医院改革的国家级联系试点城市从34个增加到100个;已有75%的县(市)和76%的县级公立医院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年内将实现全覆盖目标。当前,通过建立和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以及相适应的医保支付政策,人民群众正在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中切身体会着更便捷、更省钱、更放心的医疗服务;

改革的“硬骨头”,是那些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十二五”时期,改革的共识进一步明确,中央的精神与地方的探索正在科学的顶层设计中有效衔接,在创新实践中焕发活力;

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多元评价、多元录取有望形成人才成长立交桥;

小城镇、小城市、中等城市正在放开户籍管制,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有望真正在城里安家落户;

更多社会事业领域正在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更多百姓有望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领域享受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尽管,严重雾霾仍在考验环境治理的水平能力,食品安全仍在拷问监管自律的协调机制,送戏下乡仍在期盼公共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的经验和启示下,改革还将更加坚定地攻坚克难,更加自信地穿越“深水区”。

【纠错】

[责任编辑: 黄锐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十二五社会事业改革

回眸 “十二五”:调结构成效显著 三大变化惠民生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辉煌“十二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美丽新农村

辉煌“十二五”:服务业,中国经济新引擎

“十二五”以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

“十二五”以来我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辉煌成就

我要评论 2015年10月14日 17:26:12 来源: 新华网

我有话要说评论0

打印

字大

字小

(回眸十二五·百姓账本)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事业改革稳步推进

资料图:一位傈僳族医生在为当地一家养老院的独龙族老人输液(2014年10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摄

新华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吴晶、胡浩、王思北)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5%,“入园难”得到缓解;3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20个省份建立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20个省份建立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一组组数据,展示着“十二五”时期我国教育、医疗、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的显著进展。通过稳步推进的改革,广大人民群众正在拥有更多“获得感”。

努力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今年初,江西鹰潭贵溪市罗河镇陈家村的村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村里盖起崭新的三层楼,挂起了卫生计生服务室的牌子。这里不仅宽敞明亮,还有电脑网络等设备,可以录入村民的健康档案。

“过去,每天有近200名村民挤在我家里,现在大家的看病条件可好喽!”村医陈卫平说。

“十二五”时期,国家继续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基层民众享有的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201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76亿,入院人数达到2亿。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31.99%,为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

“强基层”的理念,获得了百姓认可。《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09—2014)》指出,77.2%的居民认为与5年前相比,家人在就医方便程度方面得到大幅改善或有所改善,门诊患者认为就诊环境好的比例为65.6%,住院患者认为病房环境好的比例为66.5%。

全面深化的改革,正在“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通过分类分段设置救助比例和最高救助限额等手段,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正在为特困群体雪中送炭;通过分类招生、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创新模式,职业教育正在为低收入家庭带来希望;通过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全面清理涉企收费、中央财政引导设置创业资金,基层民众的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创业热情日渐高涨……

着力补齐农村基层的民生事业“短板”

新学期开学,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第一中学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290多亩,总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120个教学班,校园绿化率40%,总投资3.99亿元。

这所学校的巨大变化是我国深化教育公平的生动样本。“十二五”时期,国家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等倾斜扶持力度,努力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国家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教学点办学条件。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200多万名学生。自2012年起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等专项计划,2015年共招收7.5万名学生,比上年增长了10.5%。

为进一步缩小区域差距,国家提高中西部省份高考录取率,“十二五”期间累计安排招生计划90万,中央财政投入160亿元,加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2014年少数民族在校学生达到2501万人,比2009年增长11.5%。

为进一步缩小群体差距,国家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全面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014年,全国共资助各级各类学生8500多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31%;资助总额超过1400亿元,是2009年的两倍。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共接纳随迁子女1294.7万人。2015年,29个省(区、市)近8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了高考。

民有所盼,政有所改。针对农村群众“看不起病”的呼声,改革实现了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86%的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针对学生家长疲于择校的抱怨,19个重点大城市公办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7.9%,公办初中达到95.4%;针对退休待遇为何不一样的质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告别“免缴费”时代。

一项项社会事业改革,正在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描绘社会公平的美好图景。

积极探索社会事业改革的“深水区”

2015年9月,湖北省发布了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从10月30日起,该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将实现全覆盖,迈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关键一步。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步入“深水区”后的最难一关。任务艰巨,必须抽丝剥茧,科学推进。截至目前,公立医院改革的国家级联系试点城市从34个增加到100个;已有75%的县(市)和76%的县级公立医院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年内将实现全覆盖目标。当前,通过建立和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以及相适应的医保支付政策,人民群众正在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中切身体会着更便捷、更省钱、更放心的医疗服务;

改革的“硬骨头”,是那些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十二五”时期,改革的共识进一步明确,中央的精神与地方的探索正在科学的顶层设计中有效衔接,在创新实践中焕发活力;

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多元评价、多元录取有望形成人才成长立交桥;

小城镇、小城市、中等城市正在放开户籍管制,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有望真正在城里安家落户;

更多社会事业领域正在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更多百姓有望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领域享受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尽管,严重雾霾仍在考验环境治理的水平能力,食品安全仍在拷问监管自律的协调机制,送戏下乡仍在期盼公共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的经验和启示下,改革还将更加坚定地攻坚克难,更加自信地穿越“深水区”。

【纠错】

[责任编辑: 黄锐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十二五社会事业改革

回眸 “十二五”:调结构成效显著 三大变化惠民生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辉煌“十二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美丽新农村

辉煌“十二五”:服务业,中国经济新引擎

“十二五”以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

“十二五”以来我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辉煌成就


相关文章

  •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温家宝) 过去五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蔓延.深化的五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极为复杂严峻.我们见事早.判断准.行动快,及时果断实施一揽子计划,成功应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避免了现代化建设 ...查看


  • 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系列解读之二
  • 加快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 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之二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是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会计 ...查看


  • 周小川:全面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 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 全面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 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周小川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28日   07 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


  • 巩固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 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10-07-04 07:50 来源:光明日报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旺盛生命力日益显现,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已初步形成.人民当家作主基 ...查看


  •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
  • 作者:姜爱林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2年11期 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02)03-0028-04 历史进程 中国是城市化后发的国家,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行政区的建制制度(即行政区划制度) ...查看


  •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 "十三五"时期(2016年至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体系的关键时期.为科学规划.全面指导未来五年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服务,根据 ...查看


  • 历次五年计划简介
  •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 ...查看


  • [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答记者问
  • 近日,中国保监会印发了<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一.请介绍<纲要>出台的背景? 相 ...查看


  • 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处理好几对关系
  • 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处理好几对关系 刘先春/王晓敏  2013-01-09 09:56:02 来源:<唯实>(南京)2012年7期 内容摘要: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一重要讲话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