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文章7:英语的间接言语行为

英语中的间接言语行为中心语

先看一个例子,英语本族人问别人时往往这样说“Excuse me. What time is it?”,他说这句话真正的目的让对方告诉他时间。可是“What time is it?”的典型语用功能是可以传达征询的用意。这种通过一个用意去是实现与其不同的另一个用意的话语就是间接言语行为。Searle 指出有些间接言语行为是常规性的,并以请求为例,举出了6个小类的常规性的间接请求:

(1)听话者具备做某事能力的句子(如:Can you reach the salt?/You could be a little more quiet.)

(2)说话人要求听话者做某事的意愿或需求的句子(如:I would like you to go now./I want you to do this for me, Henry.)

(3)听话者被要求做某事的句子(如:Officers will henceforth wear ties at dinner./Will you quit making that awful racket?)

(4)听话者做某事的意愿的句子(如:Would you be willing to write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for me?)

(5)做某事的原因的句子(如:I can’t see the movie screen while you have that hat on.)

(6)前面五类句子相互融合而成,并且内含显性施为动词的句子(如:Would you mind awfully if I asked you if you could write me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听话人做某事的意愿+做某事的能力+施为动词ask) )(Searle 1979: 36-39)(见Searle, John R.2001.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M]. Cambridge:CUP, 1979.)

但是Searle 并没有明确界定常规性和非常规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倒是何自然先生有尝试,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指这样的一类施为性言语行为:它一向用以实施间接言语行为,说话者和听话者可能已觉察不出这类言语行为在字面上的施为用意,因此可以说,这类间接言语行为已经形成一种惯常使用的标准格式(何自然 1997: 96)(见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非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比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更为复杂和不确定,因前者更多地取决于互知的背景信息,取决于语境(同上:

97)。这样的定性有一定道理:当某一类型的话语频繁得到使用来实现一种用意,久而久之,这种类型的话语就和该用意密切相关,有时候甚至可以不需要语境的帮助,听话者就能体会其说话者意义,这时就可以说这种类型的话语已经被常规性地指称该用意。

当然,言语行为的间接性应该是有程度之分的:看电影时要求坐在前面的人脱掉帽子,句子Would you please take off your hat和Could you possibly by any chance take off your hat在间接性程度上显然是不同的,后者虽然可以算作常规性的间接言语行为,但是间接性程度要高一些。当间接性高出一定的程度,以致于话语的字面和语境命题没有多少联系,从而导致即使有语境的帮助,听话人也有可能误解其意欲传达的意图时,就可以算作是非常规性的间接言语行为了(这可能也是何自然先生想表达的意思)。从推理的角度看,听话者对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需要的语境量小,多数时候理解达到自动化的地步,而对非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需要的语境量则多得多。但还需要指出的是,即使话语的字面和语境命题没有常规性联系,听话者也能基于其强大的推理能力,利用相关的背景知识获得话语字面和语境内容的联系,进而获得其语境用意。所谓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是这个道理。

1

英语中的间接言语行为中心语

先看一个例子,英语本族人问别人时往往这样说“Excuse me. What time is it?”,他说这句话真正的目的让对方告诉他时间。可是“What time is it?”的典型语用功能是可以传达征询的用意。这种通过一个用意去是实现与其不同的另一个用意的话语就是间接言语行为。Searle 指出有些间接言语行为是常规性的,并以请求为例,举出了6个小类的常规性的间接请求:

(1)听话者具备做某事能力的句子(如:Can you reach the salt?/You could be a little more quiet.)

(2)说话人要求听话者做某事的意愿或需求的句子(如:I would like you to go now./I want you to do this for me, Henry.)

(3)听话者被要求做某事的句子(如:Officers will henceforth wear ties at dinner./Will you quit making that awful racket?)

(4)听话者做某事的意愿的句子(如:Would you be willing to write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for me?)

(5)做某事的原因的句子(如:I can’t see the movie screen while you have that hat on.)

(6)前面五类句子相互融合而成,并且内含显性施为动词的句子(如:Would you mind awfully if I asked you if you could write me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听话人做某事的意愿+做某事的能力+施为动词ask) )(Searle 1979: 36-39)(见Searle, John R.2001.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M]. Cambridge:CUP, 1979.)

但是Searle 并没有明确界定常规性和非常规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倒是何自然先生有尝试,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指这样的一类施为性言语行为:它一向用以实施间接言语行为,说话者和听话者可能已觉察不出这类言语行为在字面上的施为用意,因此可以说,这类间接言语行为已经形成一种惯常使用的标准格式(何自然 1997: 96)(见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非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比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更为复杂和不确定,因前者更多地取决于互知的背景信息,取决于语境(同上:

97)。这样的定性有一定道理:当某一类型的话语频繁得到使用来实现一种用意,久而久之,这种类型的话语就和该用意密切相关,有时候甚至可以不需要语境的帮助,听话者就能体会其说话者意义,这时就可以说这种类型的话语已经被常规性地指称该用意。

当然,言语行为的间接性应该是有程度之分的:看电影时要求坐在前面的人脱掉帽子,句子Would you please take off your hat和Could you possibly by any chance take off your hat在间接性程度上显然是不同的,后者虽然可以算作常规性的间接言语行为,但是间接性程度要高一些。当间接性高出一定的程度,以致于话语的字面和语境命题没有多少联系,从而导致即使有语境的帮助,听话人也有可能误解其意欲传达的意图时,就可以算作是非常规性的间接言语行为了(这可能也是何自然先生想表达的意思)。从推理的角度看,听话者对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需要的语境量小,多数时候理解达到自动化的地步,而对非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需要的语境量则多得多。但还需要指出的是,即使话语的字面和语境命题没有常规性联系,听话者也能基于其强大的推理能力,利用相关的背景知识获得话语字面和语境内容的联系,进而获得其语境用意。所谓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是这个道理。

1


相关文章

  • 英语语用学
  • 第25卷第4期2010年12月 景德镇高专学报 JournalofJingdezhenCollege V01.25No.4Dec.2010 语用学理论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解读 袁金秋① (长春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查看


  • 情境教学法在国内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 校园英语/职业教育 情境教学法在国内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深圳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吴咏梅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语言教学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本文分析了情境教学法在国内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情境教学法的内涵,基本程序,应用策略,应用 ...查看


  • 中西礼貌原则
  • 第22卷第4期 2006年8月 忻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Vol.2 2 No.4 Au g.2 006 谈中西礼貌原则 王静玲 (忻州师范学院,山西忻州0 ...查看


  •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英语隐喻研究
  • 摘 要:目前隐喻研究已超越了语言学范围,从各自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建立了不同的隐喻理论.隐喻即人类通过一个概念域的事体来理解和经历另一个概念域事体的方式,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这种映合对人们的日常思维.推理和想象都产生很大的影响.隐喻拥有普遍 ...查看


  • 英语委婉语的探析与运用
  • 第25卷第1期2007年3月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EDUCATIONINSTITUTEOFTAIYUANUNIVERSITY Vol.25No.1Mar.2007 英语委婉语的探析与运用 马晓燕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 ...查看


  • 言语行为理论,话语分析
  • 话语分析论文 题目: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分析王熙凤的语言技巧 姓名:梁新珍 院系:外国语学院 专业:外语用(翻译) 学号:1321198485 2014年4月 摘 要 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中的一个 ...查看


  • 浅谈间接语言的使用
  • 堕窒堂型坠 浅谈间接语言的使用 .吕 畔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并不常直接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而往往是通过某种间接的方式 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便是人们运用语言的间接性来完成交际的过程 ...查看


  • 语用学在中国20?年综述[中国语用学研究会]
  • 作者 高 航 摘 要: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语用学在中国发展异常迅速, 成为外语界和汉语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外语界主要引介国外的微观语用学, 研究的方向包括: (1) 言语行为.(2) 会话含义.(3) 关联理论.(4) 会话分析.( ...查看


  • 英汉禁忌语异同之分析与比较
  • 2008年7月 第13卷第4期西 安 邮 电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XI.ANUNIVERSITYOFPOSTANDTELECOMMUNICATIONSJul12008Vol113No14 英汉禁忌语异同之分析与比较 张玉洁,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