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富可敌国,对社会与环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时,原本对企业责任的定义,也因此而改变。从只是做慈善到融入企业战略,社会对企业公民的要求逐步提高。对于众多逐渐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来说,向更高阶段的企业公民进化,是他们捕获商机、永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对众多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了其教学水平。
微软的“携手助学”和“潜力无限”项目为很多人提供了学习机会
2008年3月,三洋电机宣布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合作,捐赠自己环保电池的部分销售利润。
富士施乐公司设厂回收自己的废弃产品,进而拆解,再生利用,为环保尽力。
台湾首富郭台铭十多年来向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资达8亿元,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企业会被冠上“血汗工厂”的称呼。
去年6月,一则以“血汗工厂黑幕:机器罚你站12小时”为标题的文章报道了富士康深圳基地工人超时加班和工厂环境恶劣的现象。富士康公司因此起诉该篇报道的记者和编辑侵害名誉权和商业信誉,并索赔3000万元,随后又戏剧性地撤销诉讼。这一事件,作为中国企业公民发展史上的经典案例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
为什么有时乐于为公益奉献的企业反而成为了企业公民的反例?那是因为,做好企业公民不仅仅是慈善基金捐款表上的一串数字这么简单。现代社会中,企业是否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衡量其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当企业仅仅是被动地为了企业名誉和降低风险而盲目地捐款时,企业不过是处于企业公民的初级阶段,也就是1.省略及ThinkQuest服务。甲骨文公司全球企业公民事务副总裁Clare Dolan表示,甲骨文教育基金会多年从事公益事业的经验显示,和当地社会团体合作,对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甲骨文文化的传播有着巨大的作用。
国内企业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后。方正集团就两次与IET教育基金会合资颁发“IET-方正大学校长奖”,资助中国的教育事业。
提出“社会企业家”概念、《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一书的作者戴维•伯恩斯坦指出,把企业与社会分开讨论并不正确。企业与社会间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企业贡献社会,社会则是企业利益的来源。简而言之,企业的生存依赖于社会的肯定。而同样,企业在争取社会肯定的同时,也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
责任报告和财报一样重要
“现在,企业公民被放在了和企业经营效益同等重要的位置。不久以后,企业公民报告会与企业的财务报表并驾齐驱。”毕马威全球可持续性发展服务主席乔治•莫兰坎普(George Molenkamp)这样论断。
1996年,英国著名的护肤品公司BodyShop公布世界上第一本经过外部审计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此为标志,企业公民报告正式成为大企业的必要工作。
仅仅是行动,是无法将企业公民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及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并持续下去的。而众多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感兴趣的投资者和公众,所关心的除了企业的财务报表外,就是这份能够体现企业长期战略和长远收益的企业公民报告了。
毕马威在过去一年中,在全球选取了3600多家企业作为企业公民调查对象,结果98%的企业对此做出了反应。更令人惊讶的是,全球前250强的企业大部分已经在近两年内迅速建立起企业公民报告制度。
在中国,企业公民报告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在最初几年中,发布报告的企业中,能源、物流、汽车、化工等重环境污染行业占多数。但是2006年以来,计算机、电信、金融等行业的企业,也开始发布企业公民报告。
在退出2012年奥运会TOP赞助商行列之后,联想开始寻求真正能够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项目,并于去年年底发布了联想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和俄罗斯区总裁陈绍鹏表示,未来联想除了将每年发布财务方面的报告,还将发布有关社会公益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报告。
联想这样仅仅是为赶时髦吗?事实上,联想是从战略升级的角度考虑的。从早期的产业报国到现在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联想开始将世界上先进的战略与标准进行接轨,而把企业社会责任写进了公司的宗旨和信条里,并积极接受世界上先进的管理体系和环保认证体系,把企业公民当作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而言之,要做好企业公民,决不是盲目地开发和捐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它同样也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本、技术能力作出规划,采取适合的方式。在陈然峰看来就是,“能够成功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需要强烈的使命感与商业竞争力的相结合”。
谁说做企业公民不赚钱
也许,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企业公民建设几乎是“掏钱”的同义词。一些迟迟没有开展企业公民建设的企业也往往是以资金压力来推辞。而实际上,企业奉行企业公民并非是企业的实体角色真的发生了变化,企业仍然是一个经济实体。利润,仍然是企业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但企业公民不仅意味着企业要付出成本,还代表着长期的效益。实践证明,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从企业公民中获益。“做好企业公民并不意味着企业要牺牲自己的利润去做慈善,而是企业在已经获得初步发展的基础上,为提升企业品牌、赢取更大的效益而作出的战略选择。”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荣誉院长刘吉强调。
企业为什么要做企业公民?三洋移动能源市场销售部统括部长下园浩史说:“发展绿色GDP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中国政府也提出了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企业公民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工业电源供应商台达电子创始人兼董事长郑崇华告诉记者,不久前台达研发了太阳能转换器,他们拿这个向日本厂商推销的时候,对方曾不屑一顾,但是当样品出来后,日本客户发现转换率高达99%,马上转变了态度,率先与台达签了订单。
“目前有很多工厂在环保方面不合格,被要求改进产品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又要花钱了。其实,在这个新的时代,节能环保的想法本身就是商机。”郑崇华说,“不要以为环保是多花企业的钱,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聪明一点的话,这就是你赚钱的机会。”
同时,注重节能环保、教育等的群体也成为企业新的用户。当三洋的环保产品宣布每销售一件即为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捐赠1元钱时,很多支持这一行动的人将成为三洋产品的购买者。
对于企业来说,更加重要的是,注重社会责任为其塑造了更加出色的企业形象,充分展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增加了用户的忠诚度和黏性。
与仅仅为了应付业务需求、被动降低风险的企业公民1.0相比,处于企业公民2.0阶段的企业树立了一个更加吸引人的企业形象。随着世界逐渐变平,环境污染、能源不足、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扩张也开始向全球扩展。今天的企业已经不能单纯依靠企业的核心技术与创新能力获得人们的追捧,它们必须向世人展示:这是一个值得信任,并且能够持续发展下去的企业。而其最集中的表现,莫过于向人们表明它能适应政府和经济环境对其的要求,能够适合今后绿色GDP的需求。
因此,履行社会责任这一点也开始体现在资本市场上。阿姆斯特丹大学一项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证实:企业公民中的环保绩效可以提高上市公司股东价值。例如公司采用的环保标准越高,在每股收益(EPS)和总市值上就越高。同时,国际上有投资基金专门购买有企业公民概念的股票。从这个角度来说,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会给公司带来溢价。在美国,有一个专门跟踪有关做企业公民的企业股价表现的纳斯达克社会指数(KLD-Nasdaq),其涨幅通常超过标准普尔500的涨幅。在欧洲,人们为那些愿意投入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制定了统一的投资基准,那就是可持续发展指数 (ASPI),它由120只欧洲蓝筹股组成的市值加权平均而得出。该指数2001年6月设立以来,走势远远优于欧洲蓝筹指数。
但是,目前企业公民报告依然存在若干共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企业不愿直接指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或缺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汉明博士认为:“如果企业不提出遇到了什么困难,利益相关方无从获知企业是否可以在未来三五年之内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很多中国企业也承认自己发布的责任报告需要完善,尤其是这个过程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麦肯锡顾问公司针对全球2400位CEO的最新调查发现,问到企业在社会的角色,只有16%受访CEO回答企业的角色是在遵守法规下追求股东的最大报酬。而高达84%受访CEO回答,既要为股东创造高报酬,同时也要平衡兼顾对社会公益的贡献。
英特尔、微软等具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在发布的年度企业公民报告中阐述了自己对于这个问题观点。英特尔在《2006年企业责任报告》中说道:“对企业使命和企业价值观的奉献精神是成就英特尔近40年来长盛不衰重要原因之一。”同样,微软在自己的《2006企业公民报告》中也讲道,作为一家成功的全球性公司,微软有责任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影响力,为整个世界及人民做出积极的贡献。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打造百年老店是他们的梦想之一。但事实上,真正要做到上百年的永续经营并不容易。据日本放送协会(NHK)统计,全球创业时间超过200年的企业,在日本特别多,有超过3000家;在欧洲,德国有800多家,荷兰有近200家。通过研究这些长寿企业的价值,可以看出有一种虽然陈旧,但历久弥新的共性,其中之一就是企业公民。
“企业公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给自己上的一道无形的保险,在宏观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很多急功近利的企业可能因此倒下,而将企业公民纳入战略的企业往往能凭借着这道保险,逢凶化吉、度过难关。”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振中教授认为。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富可敌国,对社会与环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时,原本对企业责任的定义,也因此而改变。从只是做慈善到融入企业战略,社会对企业公民的要求逐步提高。对于众多逐渐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来说,向更高阶段的企业公民进化,是他们捕获商机、永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对众多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了其教学水平。
微软的“携手助学”和“潜力无限”项目为很多人提供了学习机会
2008年3月,三洋电机宣布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合作,捐赠自己环保电池的部分销售利润。
富士施乐公司设厂回收自己的废弃产品,进而拆解,再生利用,为环保尽力。
台湾首富郭台铭十多年来向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资达8亿元,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企业会被冠上“血汗工厂”的称呼。
去年6月,一则以“血汗工厂黑幕:机器罚你站12小时”为标题的文章报道了富士康深圳基地工人超时加班和工厂环境恶劣的现象。富士康公司因此起诉该篇报道的记者和编辑侵害名誉权和商业信誉,并索赔3000万元,随后又戏剧性地撤销诉讼。这一事件,作为中国企业公民发展史上的经典案例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
为什么有时乐于为公益奉献的企业反而成为了企业公民的反例?那是因为,做好企业公民不仅仅是慈善基金捐款表上的一串数字这么简单。现代社会中,企业是否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衡量其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当企业仅仅是被动地为了企业名誉和降低风险而盲目地捐款时,企业不过是处于企业公民的初级阶段,也就是1.省略及ThinkQuest服务。甲骨文公司全球企业公民事务副总裁Clare Dolan表示,甲骨文教育基金会多年从事公益事业的经验显示,和当地社会团体合作,对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甲骨文文化的传播有着巨大的作用。
国内企业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后。方正集团就两次与IET教育基金会合资颁发“IET-方正大学校长奖”,资助中国的教育事业。
提出“社会企业家”概念、《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一书的作者戴维•伯恩斯坦指出,把企业与社会分开讨论并不正确。企业与社会间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企业贡献社会,社会则是企业利益的来源。简而言之,企业的生存依赖于社会的肯定。而同样,企业在争取社会肯定的同时,也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
责任报告和财报一样重要
“现在,企业公民被放在了和企业经营效益同等重要的位置。不久以后,企业公民报告会与企业的财务报表并驾齐驱。”毕马威全球可持续性发展服务主席乔治•莫兰坎普(George Molenkamp)这样论断。
1996年,英国著名的护肤品公司BodyShop公布世界上第一本经过外部审计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此为标志,企业公民报告正式成为大企业的必要工作。
仅仅是行动,是无法将企业公民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及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并持续下去的。而众多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感兴趣的投资者和公众,所关心的除了企业的财务报表外,就是这份能够体现企业长期战略和长远收益的企业公民报告了。
毕马威在过去一年中,在全球选取了3600多家企业作为企业公民调查对象,结果98%的企业对此做出了反应。更令人惊讶的是,全球前250强的企业大部分已经在近两年内迅速建立起企业公民报告制度。
在中国,企业公民报告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在最初几年中,发布报告的企业中,能源、物流、汽车、化工等重环境污染行业占多数。但是2006年以来,计算机、电信、金融等行业的企业,也开始发布企业公民报告。
在退出2012年奥运会TOP赞助商行列之后,联想开始寻求真正能够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项目,并于去年年底发布了联想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和俄罗斯区总裁陈绍鹏表示,未来联想除了将每年发布财务方面的报告,还将发布有关社会公益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报告。
联想这样仅仅是为赶时髦吗?事实上,联想是从战略升级的角度考虑的。从早期的产业报国到现在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联想开始将世界上先进的战略与标准进行接轨,而把企业社会责任写进了公司的宗旨和信条里,并积极接受世界上先进的管理体系和环保认证体系,把企业公民当作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而言之,要做好企业公民,决不是盲目地开发和捐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它同样也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本、技术能力作出规划,采取适合的方式。在陈然峰看来就是,“能够成功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需要强烈的使命感与商业竞争力的相结合”。
谁说做企业公民不赚钱
也许,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企业公民建设几乎是“掏钱”的同义词。一些迟迟没有开展企业公民建设的企业也往往是以资金压力来推辞。而实际上,企业奉行企业公民并非是企业的实体角色真的发生了变化,企业仍然是一个经济实体。利润,仍然是企业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但企业公民不仅意味着企业要付出成本,还代表着长期的效益。实践证明,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从企业公民中获益。“做好企业公民并不意味着企业要牺牲自己的利润去做慈善,而是企业在已经获得初步发展的基础上,为提升企业品牌、赢取更大的效益而作出的战略选择。”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荣誉院长刘吉强调。
企业为什么要做企业公民?三洋移动能源市场销售部统括部长下园浩史说:“发展绿色GDP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中国政府也提出了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企业公民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工业电源供应商台达电子创始人兼董事长郑崇华告诉记者,不久前台达研发了太阳能转换器,他们拿这个向日本厂商推销的时候,对方曾不屑一顾,但是当样品出来后,日本客户发现转换率高达99%,马上转变了态度,率先与台达签了订单。
“目前有很多工厂在环保方面不合格,被要求改进产品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又要花钱了。其实,在这个新的时代,节能环保的想法本身就是商机。”郑崇华说,“不要以为环保是多花企业的钱,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聪明一点的话,这就是你赚钱的机会。”
同时,注重节能环保、教育等的群体也成为企业新的用户。当三洋的环保产品宣布每销售一件即为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捐赠1元钱时,很多支持这一行动的人将成为三洋产品的购买者。
对于企业来说,更加重要的是,注重社会责任为其塑造了更加出色的企业形象,充分展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增加了用户的忠诚度和黏性。
与仅仅为了应付业务需求、被动降低风险的企业公民1.0相比,处于企业公民2.0阶段的企业树立了一个更加吸引人的企业形象。随着世界逐渐变平,环境污染、能源不足、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扩张也开始向全球扩展。今天的企业已经不能单纯依靠企业的核心技术与创新能力获得人们的追捧,它们必须向世人展示:这是一个值得信任,并且能够持续发展下去的企业。而其最集中的表现,莫过于向人们表明它能适应政府和经济环境对其的要求,能够适合今后绿色GDP的需求。
因此,履行社会责任这一点也开始体现在资本市场上。阿姆斯特丹大学一项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证实:企业公民中的环保绩效可以提高上市公司股东价值。例如公司采用的环保标准越高,在每股收益(EPS)和总市值上就越高。同时,国际上有投资基金专门购买有企业公民概念的股票。从这个角度来说,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会给公司带来溢价。在美国,有一个专门跟踪有关做企业公民的企业股价表现的纳斯达克社会指数(KLD-Nasdaq),其涨幅通常超过标准普尔500的涨幅。在欧洲,人们为那些愿意投入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制定了统一的投资基准,那就是可持续发展指数 (ASPI),它由120只欧洲蓝筹股组成的市值加权平均而得出。该指数2001年6月设立以来,走势远远优于欧洲蓝筹指数。
但是,目前企业公民报告依然存在若干共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企业不愿直接指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或缺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汉明博士认为:“如果企业不提出遇到了什么困难,利益相关方无从获知企业是否可以在未来三五年之内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很多中国企业也承认自己发布的责任报告需要完善,尤其是这个过程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麦肯锡顾问公司针对全球2400位CEO的最新调查发现,问到企业在社会的角色,只有16%受访CEO回答企业的角色是在遵守法规下追求股东的最大报酬。而高达84%受访CEO回答,既要为股东创造高报酬,同时也要平衡兼顾对社会公益的贡献。
英特尔、微软等具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在发布的年度企业公民报告中阐述了自己对于这个问题观点。英特尔在《2006年企业责任报告》中说道:“对企业使命和企业价值观的奉献精神是成就英特尔近40年来长盛不衰重要原因之一。”同样,微软在自己的《2006企业公民报告》中也讲道,作为一家成功的全球性公司,微软有责任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影响力,为整个世界及人民做出积极的贡献。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打造百年老店是他们的梦想之一。但事实上,真正要做到上百年的永续经营并不容易。据日本放送协会(NHK)统计,全球创业时间超过200年的企业,在日本特别多,有超过3000家;在欧洲,德国有800多家,荷兰有近200家。通过研究这些长寿企业的价值,可以看出有一种虽然陈旧,但历久弥新的共性,其中之一就是企业公民。
“企业公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给自己上的一道无形的保险,在宏观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很多急功近利的企业可能因此倒下,而将企业公民纳入战略的企业往往能凭借着这道保险,逢凶化吉、度过难关。”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振中教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