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田园城市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什么是田园城市

  ①在许多现代大都市,高楼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密集,交通越来越拥挤,并由此带来了严重的能源和环保问题。其实,这种典型的“城市病”,早在19世纪的英国伦敦就初见端倪了。当时,伦敦城终日大雾弥漫,泰晤士河黑臭无比,整个大都市就像是免疫系统出了大问题。100多年前,一个名叫霍华德的英国人,认识到了大城市盲目膨胀的悲剧后果,提出了“田园城市”这一崭新的概念。 

  ②“田园城市”又称“花园城市”,由1个中心城和6个卫星城共同组成。中心城市人口约5.8万,卫星城人口约3.2万。中心城有6条放射性干道向四周辐射,与卫星城相连。每座城市内部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中央是一个占地20公顷的公园,外围分布着市政厅、音乐厅、剧场、图书馆、会场等公共建筑,再外围则为商业设施。从商业街朝外是一条宽128米的林荫道,其间有学校、教堂、花园住宅等。花园和绿地将城市按不同功能分开,使城市如同一个大花园,城市中心及周围都在绿色的环抱中。 

  ③然而,一个世纪以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想,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城市的规则中实现过,因为它完美得有些脱离实际。不过,这一设想中的合理成分,还是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建筑专家提出一种被称为“未来紧凑城市”的设想,就很有些“田园城市”的影子。 

  ④在专家们的眼中,未来的“紧凑城市”是由很多个中心组成的。每一个中心就像“田园城市”中的卫星城,住宅、工作场所、商业区、娱乐区及花园绿地等结合在一起。这样,在每个中心内,居民只要步行或骑自行车就可以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了,从而大大减少了汽车废气的污染。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投入,未来城市的交通模式可能会发生较大的改观。联合国人口中心的布赖恩。威廉斯介绍说,在不少国家,能大量载客的有轨电车正日益发挥作用;另外,目前还出现了一种铁路、公路两用车,这种车既能在铁轨上行驶,又能上公路,兼具火车和汽车的优点,使各个城市、各个居住中心之间的交通确实变得很“紧凑”了。 

  ⑤这种“紧凑城市”的布局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空间,并可以将汽车的依赖减小到最低程度,从而达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1.第①段中的“城市病”具体指的是什么?

我认为“城市病”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霍华德“田园城市”中的“合理成分”指的是哪些成分?

我认为“合理成分”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下列材料和上文,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现阶段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单位:元)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860

9703

10472

15422

1949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366

4476

5622

6936

7255

材料二 

  在监测的523个城市中,有34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65.8%;有133个城市为三级,占25.4%;有46个城市为劣三级,占8.8%。

材料三

                拥有8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

1975年

1995年

2015年

全世界

11

23

36

发达国家(地区)

6

6

6

发展中国家

5

17

30

(1)文中谈到“城市病”,但从材料一、材料三的数据看,城市又有许多优势,对此,你是怎么看的?我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文章内容,联系所在社区或村组发展现状,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双文明社区建设”的工作中,应注意些什么?试陈述你的建议和主张,应力求有创意又切实可行。

我的建议和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高楼林立,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能源短缺,环境差。(意近即可)

2.一个城市由多个中心组成,城市按不同功能分开,花园、绿地和相关设施科学配置。(意近即可)

3.(1)示例:可直陈城市优点,也可阐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弊端,还可以辩证分析,道出利与弊,揭示城乡协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城乡差距只是暂时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的丰富,这种差距将会越来越小。重在言之成理,准确说明应遵循的规律(即科学发展观)。

   (2)示例:应注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更不能贪大求洋,应量力而行,适度超前。(无论什么样的见解和主张,均有可操作性,且有创意的,应予以肯定)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什么是田园城市

  ①在许多现代大都市,高楼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密集,交通越来越拥挤,并由此带来了严重的能源和环保问题。其实,这种典型的“城市病”,早在19世纪的英国伦敦就初见端倪了。当时,伦敦城终日大雾弥漫,泰晤士河黑臭无比,整个大都市就像是免疫系统出了大问题。100多年前,一个名叫霍华德的英国人,认识到了大城市盲目膨胀的悲剧后果,提出了“田园城市”这一崭新的概念。 

  ②“田园城市”又称“花园城市”,由1个中心城和6个卫星城共同组成。中心城市人口约5.8万,卫星城人口约3.2万。中心城有6条放射性干道向四周辐射,与卫星城相连。每座城市内部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中央是一个占地20公顷的公园,外围分布着市政厅、音乐厅、剧场、图书馆、会场等公共建筑,再外围则为商业设施。从商业街朝外是一条宽128米的林荫道,其间有学校、教堂、花园住宅等。花园和绿地将城市按不同功能分开,使城市如同一个大花园,城市中心及周围都在绿色的环抱中。 

  ③然而,一个世纪以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想,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城市的规则中实现过,因为它完美得有些脱离实际。不过,这一设想中的合理成分,还是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建筑专家提出一种被称为“未来紧凑城市”的设想,就很有些“田园城市”的影子。 

  ④在专家们的眼中,未来的“紧凑城市”是由很多个中心组成的。每一个中心就像“田园城市”中的卫星城,住宅、工作场所、商业区、娱乐区及花园绿地等结合在一起。这样,在每个中心内,居民只要步行或骑自行车就可以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了,从而大大减少了汽车废气的污染。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投入,未来城市的交通模式可能会发生较大的改观。联合国人口中心的布赖恩。威廉斯介绍说,在不少国家,能大量载客的有轨电车正日益发挥作用;另外,目前还出现了一种铁路、公路两用车,这种车既能在铁轨上行驶,又能上公路,兼具火车和汽车的优点,使各个城市、各个居住中心之间的交通确实变得很“紧凑”了。 

  ⑤这种“紧凑城市”的布局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空间,并可以将汽车的依赖减小到最低程度,从而达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1.第①段中的“城市病”具体指的是什么?

我认为“城市病”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霍华德“田园城市”中的“合理成分”指的是哪些成分?

我认为“合理成分”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下列材料和上文,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现阶段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单位:元)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860

9703

10472

15422

1949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366

4476

5622

6936

7255

材料二 

  在监测的523个城市中,有34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65.8%;有133个城市为三级,占25.4%;有46个城市为劣三级,占8.8%。

材料三

                拥有8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

1975年

1995年

2015年

全世界

11

23

36

发达国家(地区)

6

6

6

发展中国家

5

17

30

(1)文中谈到“城市病”,但从材料一、材料三的数据看,城市又有许多优势,对此,你是怎么看的?我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文章内容,联系所在社区或村组发展现状,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双文明社区建设”的工作中,应注意些什么?试陈述你的建议和主张,应力求有创意又切实可行。

我的建议和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高楼林立,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能源短缺,环境差。(意近即可)

2.一个城市由多个中心组成,城市按不同功能分开,花园、绿地和相关设施科学配置。(意近即可)

3.(1)示例:可直陈城市优点,也可阐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弊端,还可以辩证分析,道出利与弊,揭示城乡协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城乡差距只是暂时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的丰富,这种差距将会越来越小。重在言之成理,准确说明应遵循的规律(即科学发展观)。

   (2)示例:应注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更不能贪大求洋,应量力而行,适度超前。(无论什么样的见解和主张,均有可操作性,且有创意的,应予以肯定)


相关文章

  • [此心安处是吾乡]阅读答案
  • 此心安处是吾乡 徐怀谦 ①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到哪一个乡呢?是自己的出生地还是工作所在的城市?是父母的身边还是妻儿的身边?是旅途中一见钟情的他乡还是魂牵梦绕的故乡? ②其实,精神的故乡并不单指一处,它可能 ...查看


  • 散文阅读专项训练
  • 散文阅读专项训练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2014湖北省宜昌市 ①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 ...查看


  • 布谷啼阅读答案 1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布谷啼 从维熙 夏至刚过,深夜我听到了布谷啼鸣.妻子是在城市中长大的,因而不无惊异地询问我说:"快到凌晨两点了,这是什么鸟在叫?"我告诉她这是布谷鸟.布谷鸟学名叫 ...查看


  • 布谷啼阅读答案
  • 布谷啼从维熙夏至刚过,深夜我听到了布谷啼鸣.妻子是在城市中长大的,因而不无惊异地询问我说:快到凌晨两点了,这是什么鸟在叫?我告诉她这是布谷鸟.布谷鸟学名叫杜鹃,古人称它为子规.古语中有子规啼血之说.其含意是说,这种鸟儿喜欢不停顿地高歌长鸣, ...查看


  • 城市绿墙阅读训练及答案(2011成都中考语文阅读题)
  • 城市绿墙 宋淑运 ①中国与外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围墙.迈出国门,浏览包括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城市,哪里都看不到像中国一样的围墙.在国外,一些城市所谓的围墙更多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围墙.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 ...查看


  • 现代文[远去的乡村]阅读答案
  • 现代文<远去的乡村>阅读答案 ①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到了夜晚,它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它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它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被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们看见了,就学着葱的 ...查看


  • 南北朝文学
  •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第一次高峰,是文学"自觉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学,可分为建安文学.正始文学.两晋文学.南北朝文学几个阶段诗歌是这一时期最为发达的文学样式,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体裁和文学理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查看


  • 山水田园诗教案2
  • 山水田园诗教案2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山水田园诗的特征. 2.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的意象及相应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常用表达技巧. 3.学习此类诗歌鉴赏的题型及方法. 4.接受古代诗词美的熏陶,提高相应的艺术鉴赏水平. 二.真题热身 阅读下面一首 ...查看


  • 徐闻,千年梦回三墩情阅读答案
  • 徐闻,千年梦回三墩情 ①有人说:春风,是冰河的等待:收获,是秋天的等待:雨露,是大地的等待:阳光,是大海的等待.那么,2010年的3月,我们与徐闻的这一次初遇,便是她千年的等待. ②踏上徐闻这片红土地的一瞬间,亲吻到的不仅仅是淳朴的田园美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