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rtpcr)

标签: 逆转录 RT-PCR 聚合酶链反应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可以:(1)分析基因的转录产物;(2)获取目的基因;(3)合成cDNA探针;(4)构建RNA高效转录系统。

详细

RT-PCR技术

实验方法原理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的原理是:提取组织或细胞中的总RNA,以其中的mRNA作为模板,采用Oligo(dT)或随机引物利用逆转录酶反转录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而获得目的基因或检测基因表达。

实验材料 组织细胞

试剂、试剂盒 RNA提取试剂dNTP 混合物Taq DNA聚合酶第一链cDNA合成试剂盒

仪器、耗材 离心管离心机水浴锅PCR管电泳仪凝胶图像分析系统移液管移液枪离心管盒

实验步骤

一、总RNA的提取

见“总RNA的提取”相关内容。

二、cDNA第一链的合成

目前试剂公司有多种cDNA第一链试剂盒出售,其原理基本相同,但操作步骤不一。现以GIBICOL公司提供的SuperScriptTM Preamplification System for Fir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试剂盒为例。

1. 在0.5 ml微量离心管中,加入总RNA 1-5 μg,补充适量的DEPC H2O使总体积达11 μl。在管中加10 μM Oligo(dT)12-18 1 μl,轻轻混匀、离心;

2.70℃加热10min,立即将微量离心管插入冰浴中至少1min;

3. 取0.5 ml PCR管,依次加入下列试剂:第一链cDNA 2 μl;上游引物(10 pM) 2 μl;下游引物(10 pM) 2 μl;dNTP(2mM) 4 μl;10×PCR buffer 5 μl;Taq 酶(2 u/μl) 1 μl。轻轻混匀,离心。42℃孵育2-5 min;

4.加入SuperscriptⅡ1 μl ,在42℃水浴中孵育50 min;

5. 于70℃加热15 min以终止反应;

6.将管插入冰中,加入RNase H 1 μl ,37℃孵育20 min,降解残留的RNA。-20℃保存备用。

三、PCR

1.取0.5 ml PCR管,依次加入下列试剂:第一链cDNA 2 μl;上游引物(10 pM)2 μl;下游引物(10 pM)2 μl;dNTP(2 mM) 4 μl;10×PCR buffer 5 μl;Taq 酶(2 u/μl)1 μl;

2.加入适量的ddH2O,使总体积达50 μl。轻轻混匀,离心;

3.设定PCR程序。在适当的温度参数下扩增28-32个循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与准确,可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加入一对内参(如G3PD)的特异性引物,同时扩增内参DNA,作为对照;

4.电泳鉴定: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灯下观察结果;

5.密度扫描、结果分析:采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对电泳条带进行密度扫描。

收起

注意事项

1.在实验过程中要防止RNA的降解,保持RNA的完整性。在总RNA的提取过程中,注意避免mRNA的断裂;

2. 为了防止非特异性扩增,必须设阴性对照;

3.内参

的设定:主要为了用于靶RNA的定量。常用的内参有G3PD(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β-Actin(β-肌动蛋白)等。其目的在于避免RNA定量误差、加样误差以及各PCR反应体系中扩增效率不均一各孔间的温度差等所造成的误差;

4. PCR不能进入平台期,出现平台效应与所扩增的目的基因的长度、序列、二级结构以及目标DNA起始的数量有关。故对于每一个目标序列出现平台效应的循环数,均应通过单独实验来确定;

5. 防止DNA的污染: 采用DNA酶处理RNA; 在可能的情况下,将PCR引物置于基因的不同外显子,以消除基因和mRNA的共线性。

收起

其他

1.反转录酶的选择

(1) Money 鼠白血病病毒(MMLV)反转录酶:有强的聚合酶活性,RNA酶H活性相对较弱。最适作用温度为37℃;

(2)禽成髓细胞瘤病毒(AMV)反转录酶:有强的聚合酶活性和RNA酶H活性。最适作用温度为42℃;

(3)Thermus thermophilus、Thermus flavus等嗜热微生物的热稳定性反转录酶:在Mn2+存在下,允许高温反转录RNA,以消除RNA模板的二级结构;

(4)MMLV反转录酶的RNase H-突变体:商品名为Superscript 和SuperScriptⅡ。此种酶较其它酶能多将更大部分的RNA转换成cDNA,这一特性允许从含二级结构的、低温反转录很困难的mRNA模板合成较长cDNA。

2.合成cDNA引物的选择

(1) 随机六聚体引物:当特定mRNA由于含有使反转录酶终止的序列而难于拷贝其全长序列时,可采用随机六聚体引物这一不特异的引物来拷贝全长mRNA。用此种方法时,体系中所有RNA分子全部充当了cDNA第一链模板,PCR引物在扩增过程中赋予所需要的特异性。通常用此引物合成的cDNA中96%来源于rRNA。

(2) Oligo(dT):是一种对mRNA特异的方法。因绝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具有3’端Poly(A+)尾,此引物与其配对,仅mRNA可被转录。由于Poly(A+)RNA仅占总RNA的1-4%,故此种引物合成的cDNA比随机六聚体作为引物和得到的cDNA在数量和复杂性方面均要小。

(3)特异性引物:最特异的引发方法是用含目标RNA的互补序列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若PCR反应用二种特异性引物,第一条链的合成可由与mRNA 3’端最靠近的配对引物起始。用此类引物仅产生所需要的cDNA,导致更为特异的PCR扩增。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rtpcr)

标签: 逆转录 RT-PCR 聚合酶链反应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可以:(1)分析基因的转录产物;(2)获取目的基因;(3)合成cDNA探针;(4)构建RNA高效转录系统。

详细

RT-PCR技术

实验方法原理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的原理是:提取组织或细胞中的总RNA,以其中的mRNA作为模板,采用Oligo(dT)或随机引物利用逆转录酶反转录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而获得目的基因或检测基因表达。

实验材料 组织细胞

试剂、试剂盒 RNA提取试剂dNTP 混合物Taq DNA聚合酶第一链cDNA合成试剂盒

仪器、耗材 离心管离心机水浴锅PCR管电泳仪凝胶图像分析系统移液管移液枪离心管盒

实验步骤

一、总RNA的提取

见“总RNA的提取”相关内容。

二、cDNA第一链的合成

目前试剂公司有多种cDNA第一链试剂盒出售,其原理基本相同,但操作步骤不一。现以GIBICOL公司提供的SuperScriptTM Preamplification System for Fir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试剂盒为例。

1. 在0.5 ml微量离心管中,加入总RNA 1-5 μg,补充适量的DEPC H2O使总体积达11 μl。在管中加10 μM Oligo(dT)12-18 1 μl,轻轻混匀、离心;

2.70℃加热10min,立即将微量离心管插入冰浴中至少1min;

3. 取0.5 ml PCR管,依次加入下列试剂:第一链cDNA 2 μl;上游引物(10 pM) 2 μl;下游引物(10 pM) 2 μl;dNTP(2mM) 4 μl;10×PCR buffer 5 μl;Taq 酶(2 u/μl) 1 μl。轻轻混匀,离心。42℃孵育2-5 min;

4.加入SuperscriptⅡ1 μl ,在42℃水浴中孵育50 min;

5. 于70℃加热15 min以终止反应;

6.将管插入冰中,加入RNase H 1 μl ,37℃孵育20 min,降解残留的RNA。-20℃保存备用。

三、PCR

1.取0.5 ml PCR管,依次加入下列试剂:第一链cDNA 2 μl;上游引物(10 pM)2 μl;下游引物(10 pM)2 μl;dNTP(2 mM) 4 μl;10×PCR buffer 5 μl;Taq 酶(2 u/μl)1 μl;

2.加入适量的ddH2O,使总体积达50 μl。轻轻混匀,离心;

3.设定PCR程序。在适当的温度参数下扩增28-32个循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与准确,可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加入一对内参(如G3PD)的特异性引物,同时扩增内参DNA,作为对照;

4.电泳鉴定: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灯下观察结果;

5.密度扫描、结果分析:采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对电泳条带进行密度扫描。

收起

注意事项

1.在实验过程中要防止RNA的降解,保持RNA的完整性。在总RNA的提取过程中,注意避免mRNA的断裂;

2. 为了防止非特异性扩增,必须设阴性对照;

3.内参

的设定:主要为了用于靶RNA的定量。常用的内参有G3PD(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β-Actin(β-肌动蛋白)等。其目的在于避免RNA定量误差、加样误差以及各PCR反应体系中扩增效率不均一各孔间的温度差等所造成的误差;

4. PCR不能进入平台期,出现平台效应与所扩增的目的基因的长度、序列、二级结构以及目标DNA起始的数量有关。故对于每一个目标序列出现平台效应的循环数,均应通过单独实验来确定;

5. 防止DNA的污染: 采用DNA酶处理RNA; 在可能的情况下,将PCR引物置于基因的不同外显子,以消除基因和mRNA的共线性。

收起

其他

1.反转录酶的选择

(1) Money 鼠白血病病毒(MMLV)反转录酶:有强的聚合酶活性,RNA酶H活性相对较弱。最适作用温度为37℃;

(2)禽成髓细胞瘤病毒(AMV)反转录酶:有强的聚合酶活性和RNA酶H活性。最适作用温度为42℃;

(3)Thermus thermophilus、Thermus flavus等嗜热微生物的热稳定性反转录酶:在Mn2+存在下,允许高温反转录RNA,以消除RNA模板的二级结构;

(4)MMLV反转录酶的RNase H-突变体:商品名为Superscript 和SuperScriptⅡ。此种酶较其它酶能多将更大部分的RNA转换成cDNA,这一特性允许从含二级结构的、低温反转录很困难的mRNA模板合成较长cDNA。

2.合成cDNA引物的选择

(1) 随机六聚体引物:当特定mRNA由于含有使反转录酶终止的序列而难于拷贝其全长序列时,可采用随机六聚体引物这一不特异的引物来拷贝全长mRNA。用此种方法时,体系中所有RNA分子全部充当了cDNA第一链模板,PCR引物在扩增过程中赋予所需要的特异性。通常用此引物合成的cDNA中96%来源于rRNA。

(2) Oligo(dT):是一种对mRNA特异的方法。因绝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具有3’端Poly(A+)尾,此引物与其配对,仅mRNA可被转录。由于Poly(A+)RNA仅占总RNA的1-4%,故此种引物合成的cDNA比随机六聚体作为引物和得到的cDNA在数量和复杂性方面均要小。

(3)特异性引物:最特异的引发方法是用含目标RNA的互补序列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若PCR反应用二种特异性引物,第一条链的合成可由与mRNA 3’端最靠近的配对引物起始。用此类引物仅产生所需要的cDNA,导致更为特异的PCR扩增。


相关文章

  • 生物化学练习题--RNA的转录
  • 生物化学练习题--RNA的转录(单选题) 1.对于RNA聚合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核心酶和σ因子构成 B.核心酶由α2ββ'组成 C.全酶与核心酶的差别在于β亚单位的存在 D.全酶包括σ因子 E.σ因子仅与转录起动有关 2.以RNA为 ...查看


  •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附带模拟考卷)
  • 分子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2004.10.) 1. 写出分子生物学广义的与狭义的定义,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5个 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主要大事纪(年代.发明者.简要内容). 广义上: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 ...查看


  • 现代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and简答题
  • 1. 基因 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2. 基因组 基因组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集合,是指某个特定物种细胞内全部DNA分子的总和. 3. 顺反子 由顺/反测验定义的遗传单位,与基因等同,都是代表一个蛋白质质的DNA ...查看


  • 生物化学简答题及答案
  • 1.说明动物体内氨的来源.转运和去路. 答:(一)体内氨的来源 1. 氨基酸脱氨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是体内氨的主要来源. 2. 肠道吸收的氨一是肠道细菌通过腐败作用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产生氨,二是血中尿素扩散入肠道后经细菌尿素酶作用下水解 ...查看


  • 生物化学考研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 生化考研精解名词解释答案 第十章 糖代谢(P124-125) 1. 糖酵解(glycolysis ):由10步酶促反应组成的糖分解代谢途径.通过该途径,一分子葡萄糖转化为两分子丙酮酸,同时净生成两分子ATP 和两分子NADH . 2. 发酵 ...查看


  • 微生物知识点
  • 微生物知识点(顾青老师部分) 1.微生物的遗传特性 遗传因子:承载遗传物质的结构,必须具备2点:能自我复制,能编码. 基因:是遗传物质DNA 上具有特定功能的一段核苷酸序列(编码一种蛋白,一种tRNA 或一种rRNA ,或不具有编码蛋白功能 ...查看


  •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答案
  • 现代分子生物学部分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 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 ...查看


  • 分子生物学选择题部分
  • 分子生物学选择题部分:530室 9/21 Monday 练习题 四.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 A .从被感染的 ...查看


  • (一)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 2008年西医综合强化班辅导讲义----生物化学 南方医科大学 Dr.姜立 1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编码氨基酸:自然界存在的氨基酸有300余种,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且具有自己的遗传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