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的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的教学设计

□撰文 / 刘书义

“伴性遗传”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问题驱动”的探究教学模式,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对问题进行探究,由学生获得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为此设计了下面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① 理解并记忆伴性遗传的概念。② 掌握各类伴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③ 遗传图谱的分析及写法。④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

① 根据图谱学会分析、判断遗传方式。

② 能将伴性遗传有关知识应用于实践,改善生活。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 让学生感受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珍惜健康、珍惜生命。

②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③ 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巩固和完善、发展理论。

教学重点:

① 各类伴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及规律。② 伴性遗传图谱的分析及写法。

③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生命世界 105

教学难点:

① 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能力的培养。② 伴性遗传图谱的分析及写法。③ 各类伴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及规律。教学实施程序:

第一环节: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展示两张“红绿色盲检查图”让学生自行检查自己的色觉情况。

生:检查自己色觉情况。目的:用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结合课本“问题探讨”提出:

1. 经调查,红绿色盲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为什么?

2. 为什么红绿色盲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生:思考问题

目的:设问引起学生思考进而引出新课内容。师总结:我们把这种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称为伴性遗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共同探讨的内容(板书 课题:伴性遗传)。

师:为什么红绿色盲总是和性别相关?结合上节课摩尔根的实验:果蝇眼色的遗传引导学生想到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图示XY染色体形态和基因位置

生命・教育生命教育

强调:因为致病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所以总是与性别相关联,故称为伴性遗传。

生:分析理解记忆伴性遗传的概念。

目的:让学生分析透彻,借此训练其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环节: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板书)

师:用道尔顿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阅读课本资料分析后提出问题:

(1)家系图中患者是什么性别?

(2)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

(3)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指导学生抓住遗传现象分析,分小组探讨

生:仔细阅读课本资料分析并思考问题——小组讨论——一个学生说出结果——其余学生补充——老师点拨强调

目的: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生生、师生思维的碰撞中训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师生共同分析:

(1)根据观察发现,遗传图谱Ⅲ6、7、12男性发病,父亲正常。由此假设,红绿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不成立,位于X染色体上成立。

(2)假设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则3、5女性发病。遗传图谱验证,3、5女性正常。假设不成立。

师生共同总结:红绿色盲症是伴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师:引导学生填写: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携带者)

生:在老师引导下写出相应基因型、表现型(一个学生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写)。

目的:规范书写性染色体的基因型,为下边遗传规律的分析打基础。

师:引导探究与上述基因型及表现型相关的婚配方式有几种?

生:板演六种:①XB XB ╳XBY ②XB XB ╳XbY③XB Xb ╳XBY ④Xb Xb ╳XBY ⑤XB Xb ╳XbY ⑥Xb Xb ╳XbY师:引导学生板演:

生:在作业本上写出其余五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目的:规范书写遗传图谱,纠正学生的不规范之处。师: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个学生的书写,做出修改。提出问题:对遗传图解进行分析会发现色盲遗传有什么特点?

生:总结出:1)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2)隔代交叉遗传:由男性患者通过他的女儿传给外孙(男→女→男);(师讲解交叉遗传的概念);(3)若女性色盲,则她的父亲和儿子肯定都是色盲(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师:为什么患者是男性多于女性?

生:因为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女性只有XbXb才表现

色盲,XBXb不表现色盲;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带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所以男性色盲多。

目的:回扣开始提出的疑问,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过渡:以上为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有关问题,那么如果致病基因是显性,情况又会如何呢?

第三环节: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板书)

师:引导学生看教材36页图2-16,填写:人的正常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携带者)

生:在投影仪上展示并修改(完全由学生合作完成)。

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所有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生:小组内相互修改,完成遗传图解的书写。目的:理解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师: 结合红绿色盲遗传特点,总结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特点。

生:小组内讨论总结:

(1)女多于男; (2)连续遗传;

(3)若男性患病,则他的母亲和女儿肯定都患病(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过渡:假设你去集市上买芦花鸡,你如何区分公鸡和母鸡呢?

第四环节: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板书)师:提出问题:

(1)自然界中的性别决定方式有哪些?

(2)写出芦花鸡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芦花鸡的交配方式及遗传图解。

生:小组成员独立写出——小组内成员讨论——推

举一个同学板演一个遗传图解并讲解:根据羽毛的特征分出雌雄。举例如下:

芦花雄鸡和非芦花雌鸡交配:

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反思:

本设计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回忆摩尔根的试验),让学生在社会背景中学习(结合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病情况和芦花鸡的雌雄辨别),采用“问题驱动模式”,将知识问题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实现思想碰撞,共同提高;展示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老师及时恰当的点评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不足之处是对课堂上突发问题考虑不周,需要老师提高应变能力和做更充分的准备。■

山东省莘县一中)

生命世界 107

“伴性遗传”的教学设计

□撰文 / 刘书义

“伴性遗传”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问题驱动”的探究教学模式,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对问题进行探究,由学生获得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为此设计了下面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① 理解并记忆伴性遗传的概念。② 掌握各类伴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③ 遗传图谱的分析及写法。④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

① 根据图谱学会分析、判断遗传方式。

② 能将伴性遗传有关知识应用于实践,改善生活。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 让学生感受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珍惜健康、珍惜生命。

②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③ 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巩固和完善、发展理论。

教学重点:

① 各类伴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及规律。② 伴性遗传图谱的分析及写法。

③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生命世界 105

教学难点:

① 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能力的培养。② 伴性遗传图谱的分析及写法。③ 各类伴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及规律。教学实施程序:

第一环节: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展示两张“红绿色盲检查图”让学生自行检查自己的色觉情况。

生:检查自己色觉情况。目的:用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结合课本“问题探讨”提出:

1. 经调查,红绿色盲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为什么?

2. 为什么红绿色盲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生:思考问题

目的:设问引起学生思考进而引出新课内容。师总结:我们把这种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称为伴性遗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共同探讨的内容(板书 课题:伴性遗传)。

师:为什么红绿色盲总是和性别相关?结合上节课摩尔根的实验:果蝇眼色的遗传引导学生想到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图示XY染色体形态和基因位置

生命・教育生命教育

强调:因为致病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所以总是与性别相关联,故称为伴性遗传。

生:分析理解记忆伴性遗传的概念。

目的:让学生分析透彻,借此训练其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环节: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板书)

师:用道尔顿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阅读课本资料分析后提出问题:

(1)家系图中患者是什么性别?

(2)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

(3)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指导学生抓住遗传现象分析,分小组探讨

生:仔细阅读课本资料分析并思考问题——小组讨论——一个学生说出结果——其余学生补充——老师点拨强调

目的: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生生、师生思维的碰撞中训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师生共同分析:

(1)根据观察发现,遗传图谱Ⅲ6、7、12男性发病,父亲正常。由此假设,红绿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不成立,位于X染色体上成立。

(2)假设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则3、5女性发病。遗传图谱验证,3、5女性正常。假设不成立。

师生共同总结:红绿色盲症是伴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师:引导学生填写: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携带者)

生:在老师引导下写出相应基因型、表现型(一个学生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写)。

目的:规范书写性染色体的基因型,为下边遗传规律的分析打基础。

师:引导探究与上述基因型及表现型相关的婚配方式有几种?

生:板演六种:①XB XB ╳XBY ②XB XB ╳XbY③XB Xb ╳XBY ④Xb Xb ╳XBY ⑤XB Xb ╳XbY ⑥Xb Xb ╳XbY师:引导学生板演:

生:在作业本上写出其余五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目的:规范书写遗传图谱,纠正学生的不规范之处。师: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个学生的书写,做出修改。提出问题:对遗传图解进行分析会发现色盲遗传有什么特点?

生:总结出:1)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2)隔代交叉遗传:由男性患者通过他的女儿传给外孙(男→女→男);(师讲解交叉遗传的概念);(3)若女性色盲,则她的父亲和儿子肯定都是色盲(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师:为什么患者是男性多于女性?

生:因为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女性只有XbXb才表现

色盲,XBXb不表现色盲;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带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所以男性色盲多。

目的:回扣开始提出的疑问,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过渡:以上为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有关问题,那么如果致病基因是显性,情况又会如何呢?

第三环节: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板书)

师:引导学生看教材36页图2-16,填写:人的正常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携带者)

生:在投影仪上展示并修改(完全由学生合作完成)。

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所有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生:小组内相互修改,完成遗传图解的书写。目的:理解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师: 结合红绿色盲遗传特点,总结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特点。

生:小组内讨论总结:

(1)女多于男; (2)连续遗传;

(3)若男性患病,则他的母亲和女儿肯定都患病(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过渡:假设你去集市上买芦花鸡,你如何区分公鸡和母鸡呢?

第四环节: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板书)师:提出问题:

(1)自然界中的性别决定方式有哪些?

(2)写出芦花鸡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芦花鸡的交配方式及遗传图解。

生:小组成员独立写出——小组内成员讨论——推

举一个同学板演一个遗传图解并讲解:根据羽毛的特征分出雌雄。举例如下:

芦花雄鸡和非芦花雌鸡交配:

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反思:

本设计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回忆摩尔根的试验),让学生在社会背景中学习(结合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病情况和芦花鸡的雌雄辨别),采用“问题驱动模式”,将知识问题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实现思想碰撞,共同提高;展示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老师及时恰当的点评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不足之处是对课堂上突发问题考虑不周,需要老师提高应变能力和做更充分的准备。■

山东省莘县一中)

生命世界 107


相关文章

  • 第五版医学遗传
  •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专业使用) 辽宁医学院·教务处 二○○七年六月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 总学时:28 其中理论学时:20 实践学时:8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医学遗传学课程是横 ...查看


  • 遗传病说课稿
  • <人类遗传病>说课稿 说课人:刘 晓 燕 单位:延津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人类遗传病>说课稿 刘晓燕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 第3节第 ...查看


  • 我国高校遗传学教材的出版及使用现状的调查
  • HEREDITAS (Beijing) 2014年*月, 36(*): 我国高校遗传学教材的出版与使用现状的调查 陈喜文, 陈德富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遗传学实验室,天津300071 摘要: 利用国家图书馆"文津"搜 ...查看


  • 伴性遗传教学反思
  • 反思一:伴性遗传教学反思 1.本节课在学习果蝇眼色遗传后在开展的新课,应该说学生学起来难度有所降低.在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上,以探究性学习方法展开,通过学生对遗传图解的书写到系谱图的分析,最后自我总结各种遗传病的特点.在单基因遗传病的判 ...查看


  • 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中"人类红绿色盲症"片段的教学设计
  • 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 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中"人类红绿色盲症"片段的教学设计 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 李婧 教材分析:"人类红绿色忙症"是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 ...查看


  •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教案)
  • 第五节 关注人类遗传病 (授课: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 (2)识别近亲.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关系: (3)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 2.能力目标 (1)关注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应用学过的 ...查看


  •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教案) 1
  • 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6节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 (授课: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 (2)识别近亲.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关系: (3)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 2.能力目标 (1)关注 ...查看


  • 人类遗传病教案及反思周岚
  • 人类遗传病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②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③人类遗传病监测和预防主要措施 2.能力目标: ①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协作讨论的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 ...查看


  • "共显性遗传"一节教学设计
  • "共显性遗传"一节教学设计 彭凤兰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00) 摘要:本节从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入手,采用案例教学.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了作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神圣感,也体验到了成功和合作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