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特殊群体,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的心态堪忧;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学习状况不容乐观;缺乏亲情关爱导致的生活问题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家庭的监护引导作用,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问题; 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9. 054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9- 0098- 0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走进城市务工,这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在不断扩大,这些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 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的心态堪忧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家里,亲子间缺乏联系和沟通,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都会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巨大创伤。大多数留守儿童特别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担心父母在外的安全和健康。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与安全的忧虑,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有些留守儿童表现得比普通孩子更加焦虑、孤独、紧张和缺乏安全感,这可能会使他们在成年后,更易产生性格冷漠等心理疾病,影响他们今后的健康发展。 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只能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在隔代抚养中,祖辈对孩子更加纵容溺爱,通常在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多,在精神和道德上管束引导少,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放任自流。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监管引导,留守儿童极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待人处事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和冲动性。不少老师认为留守儿童的性格易走极端,要么孤僻内向、胆小怕事,要么缺少约束,自觉性很差,管教困难,有的还流入了社会不良群体中,成为“小混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因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转化为“问题儿童”的现象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1.2 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父母外出打工,祖辈们成为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他们的文化层次往往更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一般不能给予辅导和帮助,大多数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很大,最大的烦恼是“作业不会不知问谁”。 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年龄较大,又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致使多数儿童处于无人督促的状态。缺乏指导和监督,使留守儿童的学习更加依赖于其学习自觉性,但由于年龄关系,孩子的自控能力普遍较差,这样就导致部分儿童在父母外出后学习成绩迅速下降。 1.3 缺乏亲情关爱导致的生活问题 父母外出打工虽然可以改善家中的生活条件,但缺乏父母亲情关爱,会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也许就是孩子在生活上难以得到良好的照顾。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家中的田间劳动就显得更加繁重,留守儿童从而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繁重的家务和田间劳动,导致临时监护人照顾孩子的时间减少,家长更加倾向于给留守儿童更多的零用钱让其自己解决一些生活和学习问题。大多数留守儿童用零用钱买那些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零食,而这些零食中很多是没有卫生安全保障的。甚至有的儿童的早餐、中餐都在小摊点解决,这说明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生活上的照顾还是有缺失的。另外,留守儿童年纪尚幼,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等安全事件。少数留守女孩还不时受到性侵犯的威胁,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2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2.1 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中的积极作用 农村中小学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学习、生活上给予这些特别的孩子以特别的关爱。 2.1.1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制度 学校要认真调查,摸清留守学生的底数,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专门的档案,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临时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增强临时监护人、外出务工父母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对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与其经常交流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对非寄宿留守儿童,教师要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加强交流,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帮助临时监护人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 2.1.2 实施关爱留守儿童责任帮扶制度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监护不足,老师的文化程度和教育经验比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要高得多。学校要充分发挥老师的教育监管作用,加强对老师的管理,实施关爱留守儿童责任帮扶制度,与相关老师签订留守学生承包责任书,让有条件的教师成为“代理家长”,使其能以较强的社会责任心来教育引导留守儿童。 2.1.3 推行寄宿制管理 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可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学习和生活。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们进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自信,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而且还可以保证安全,提高生活能力。 2.1.4 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 学校根据各地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联谊会、道德法制讲座等,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同时,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约束力,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教育转变,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校环境。 2.2 充分发挥家庭的监护引导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2.2.1 家长要切实转变育人观念,提高管护水平 我国留守儿童的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心有余而力不足。留守儿童的家长和临时监护人要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学习,有意识地接受各种家教知识的相关培训,更新自己的家教知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亲子观和成才观,提高自己的管护水平。 2.2.2 家长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 外出务工父母要经常和子女进行联系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多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外出务工家长还应多与老师和临时监护人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指导和教育。 2.2.3 家长要适当改变外出务工方式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最好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如果要外出打工,应尽量把孩子带上。如果不能把孩子带上,也应留下一方与孩子一起生活,毕竟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夫妻双方应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外出务工的家长最好能隔一段时间回家一趟,以增进与孩子的亲情交流,关心其健康成长。 2.3 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 2.3.1 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 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妇联、共青团、村委会和学校要充分利用乡镇成校、村小学、家长学校等阵地,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途径,加强对孩子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更新他们的家庭观念,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帮助他们提高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 2.3.2 加大投入,兴办寄宿制学校 各级政府在农村儿童集中的地方要加大投入,有计划地筹建幼儿园和寄宿制中小学,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编制部门应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在留守儿童集中地区适当增加老师编制和人数,为寄宿制学校配备心理老师,对留守儿童开展必要的心理教育与疏导。 2.3.3 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大力整治农村文化环境 农民工流出地政府要重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积极筹建“农村少儿活动中心”,引导孩子们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减少和杜绝留守孩子出入网吧及参与赌博、迷信等有害活动。各级文化、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门要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狠抓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彻底根治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帮助建立和恢复乡村图书阅览室,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为农村孩子的成长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2.3.4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各地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打破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有序流动。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农民工流入地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有关政策,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可以跟随父母在异地接受平等、良好的教育,从而减少农村留守儿童。 主要参考文献 [1] 谭深.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 中国社会科学,2011(1). [2] 金访.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索与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2(3). [3] 雷宝生. 关爱留守儿童 创新社会管理[N]. 西部法制报,2012-08-14. [4] 龙超凡. 农村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N]. 中国教育报,2006-11-19. [5] 申保珍. 要下功夫建立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N]. 农民日报,2008-09-02.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特殊群体,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的心态堪忧;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学习状况不容乐观;缺乏亲情关爱导致的生活问题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家庭的监护引导作用,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问题; 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9. 054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9- 0098- 0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走进城市务工,这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在不断扩大,这些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 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的心态堪忧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家里,亲子间缺乏联系和沟通,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都会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巨大创伤。大多数留守儿童特别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担心父母在外的安全和健康。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与安全的忧虑,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有些留守儿童表现得比普通孩子更加焦虑、孤独、紧张和缺乏安全感,这可能会使他们在成年后,更易产生性格冷漠等心理疾病,影响他们今后的健康发展。 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只能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在隔代抚养中,祖辈对孩子更加纵容溺爱,通常在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多,在精神和道德上管束引导少,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放任自流。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监管引导,留守儿童极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待人处事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和冲动性。不少老师认为留守儿童的性格易走极端,要么孤僻内向、胆小怕事,要么缺少约束,自觉性很差,管教困难,有的还流入了社会不良群体中,成为“小混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因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转化为“问题儿童”的现象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1.2 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父母外出打工,祖辈们成为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他们的文化层次往往更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一般不能给予辅导和帮助,大多数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很大,最大的烦恼是“作业不会不知问谁”。 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年龄较大,又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致使多数儿童处于无人督促的状态。缺乏指导和监督,使留守儿童的学习更加依赖于其学习自觉性,但由于年龄关系,孩子的自控能力普遍较差,这样就导致部分儿童在父母外出后学习成绩迅速下降。 1.3 缺乏亲情关爱导致的生活问题 父母外出打工虽然可以改善家中的生活条件,但缺乏父母亲情关爱,会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也许就是孩子在生活上难以得到良好的照顾。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家中的田间劳动就显得更加繁重,留守儿童从而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繁重的家务和田间劳动,导致临时监护人照顾孩子的时间减少,家长更加倾向于给留守儿童更多的零用钱让其自己解决一些生活和学习问题。大多数留守儿童用零用钱买那些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零食,而这些零食中很多是没有卫生安全保障的。甚至有的儿童的早餐、中餐都在小摊点解决,这说明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生活上的照顾还是有缺失的。另外,留守儿童年纪尚幼,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等安全事件。少数留守女孩还不时受到性侵犯的威胁,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2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2.1 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中的积极作用 农村中小学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学习、生活上给予这些特别的孩子以特别的关爱。 2.1.1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制度 学校要认真调查,摸清留守学生的底数,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专门的档案,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临时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增强临时监护人、外出务工父母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对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与其经常交流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对非寄宿留守儿童,教师要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加强交流,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帮助临时监护人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 2.1.2 实施关爱留守儿童责任帮扶制度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监护不足,老师的文化程度和教育经验比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要高得多。学校要充分发挥老师的教育监管作用,加强对老师的管理,实施关爱留守儿童责任帮扶制度,与相关老师签订留守学生承包责任书,让有条件的教师成为“代理家长”,使其能以较强的社会责任心来教育引导留守儿童。 2.1.3 推行寄宿制管理 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可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学习和生活。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们进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自信,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而且还可以保证安全,提高生活能力。 2.1.4 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 学校根据各地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联谊会、道德法制讲座等,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同时,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约束力,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教育转变,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校环境。 2.2 充分发挥家庭的监护引导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2.2.1 家长要切实转变育人观念,提高管护水平 我国留守儿童的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心有余而力不足。留守儿童的家长和临时监护人要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学习,有意识地接受各种家教知识的相关培训,更新自己的家教知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亲子观和成才观,提高自己的管护水平。 2.2.2 家长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 外出务工父母要经常和子女进行联系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多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外出务工家长还应多与老师和临时监护人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指导和教育。 2.2.3 家长要适当改变外出务工方式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最好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如果要外出打工,应尽量把孩子带上。如果不能把孩子带上,也应留下一方与孩子一起生活,毕竟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夫妻双方应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外出务工的家长最好能隔一段时间回家一趟,以增进与孩子的亲情交流,关心其健康成长。 2.3 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 2.3.1 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 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妇联、共青团、村委会和学校要充分利用乡镇成校、村小学、家长学校等阵地,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途径,加强对孩子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更新他们的家庭观念,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帮助他们提高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 2.3.2 加大投入,兴办寄宿制学校 各级政府在农村儿童集中的地方要加大投入,有计划地筹建幼儿园和寄宿制中小学,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编制部门应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在留守儿童集中地区适当增加老师编制和人数,为寄宿制学校配备心理老师,对留守儿童开展必要的心理教育与疏导。 2.3.3 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大力整治农村文化环境 农民工流出地政府要重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积极筹建“农村少儿活动中心”,引导孩子们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减少和杜绝留守孩子出入网吧及参与赌博、迷信等有害活动。各级文化、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门要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狠抓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彻底根治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帮助建立和恢复乡村图书阅览室,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为农村孩子的成长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2.3.4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各地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打破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有序流动。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农民工流入地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有关政策,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可以跟随父母在异地接受平等、良好的教育,从而减少农村留守儿童。 主要参考文献 [1] 谭深.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 中国社会科学,2011(1). [2] 金访.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索与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2(3). [3] 雷宝生. 关爱留守儿童 创新社会管理[N]. 西部法制报,2012-08-14. [4] 龙超凡. 农村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N]. 中国教育报,2006-11-19. [5] 申保珍. 要下功夫建立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N]. 农民日报,2008-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