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在中国
非政府组织一词最初是在1945年6月26日在美国旧金山签署的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第71款使用的。1952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其决议中把非政府组织定义为“凡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的国际组织都可被看作非政府组织”。当时主要指那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中立作用的非官方机构,如国际红十字会、救助儿童会等,后来成为一个官方用语被广泛使用,泛指那些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具有一定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目前,根据联合国新闻部对非政府组织的定义,非政府组织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层面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自愿的公民组织。相对于企业、家庭、政党和教会等社会组织来说,非政府组织往往更具有公共性、民主性、开放性和社会价值导向。
非政府组织面向社会,它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发挥人道主义的作用,向政府反映公民关心的问题,监督政策和鼓励在社区水平上的政治参与;它们提供分析和专门知识,充当早期预警机制,帮助监督和执行国际协议。有些非政府组织是围绕诸如人权、环境或健康等具体问题组织起来的,它们与联合国系统各办事处和机构的关系会因其目标、地点和任务不同而有所差异。大多数是为了推广其成员所信仰的政治理念,或实现其社会目标。常见的非政府组织包括了环境保护组织、人权团体、照顾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团体、学术团体等。 任何一个成熟的社会,其政府、商界及非政府组织都要有一个均等的发展,非政府组织的功能,是不能被政府或商界取代的,原因如下:政府在社会上的角色是要人民生活富足;而商界在社会上的角色是创造财富。正因为这个社会上的角色,限制了政府及商界的活动,而非政府组织的功能就是要用第三方角色,去完成社会上的使命。
在西方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是协助治理国家的重要力量,几乎无处不在。以美国为例,成立于1920年的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就是一个监督政府、政党和司法机关的非政府组织。20世纪60年代,这个组织利用数桩重大诉讼,推动美国通过了一系列防止警察滥用权力的法案。如今我们经常在美剧里看到的场面,如警察在搜查家庭住所时必须出示搜查令、犯罪嫌疑人在质疑过程中应有律师在场等等,都是这个组织积极呼吁的结果。在国际舞台上,非政府组织也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大作用。面对饥饿、贫困、性别平等、人权保护等问题,非政府组织也通过各种方式发展援助。总之,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不仅在各自国家内部社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推动着国际观念的转变与全球治理的实现。
1995年,北京举办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因同期举行的“世界妇女非政府组织论坛”,而使非政府组织这一词汇在中国推广开来。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已逐步进入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是国内非政府组织大量涌现,另一方面则是境外非政府组织大举涌入,二者相互交织,共同促进。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显示,中国各类非政府组织实际数目约300万家,包括合法注册的专业技术协会、公益性组织与农村互助组织三种。
非政府组织大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产物,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中可起很大积极作用,如有助于解决中国转型期面临的一系列紧迫而严重的社会问题,包括缓解就业压力等;有助于协调各方利益与维护社会稳定;有助于开展社会互助、发展公益事业、分担政府忧愁;特别是能够以此提高群众公民意识与政治觉悟,培养自主与独立精神,有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目前我们很熟知的非政府组织例如有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还有各个公众人物所创办的像壹基金,李亚鹏建立的嫣然天使基金等。
尽管如此,但与国外相比,中国非政府组织数量偏少、质量较低、活力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如中国每万人拥有非政府组织数量仅2.1个,不仅远少于发达国家,而且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差距较大。另外,中国境内各种非政府组织种类繁多、良莠不齐,一方面本土非政府组织大量涌现,另一方面国外非政府组织大举涌入,
加之相关体制陈旧、管理不善、问题长期积累,致使非政府组织大发展给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稳定乃至国家安全带来一系列冲击与挑战。
在各种以帮助贫困、助学或发生灾难的救助为目标的基金会中,近年发生的郭美美事件,还有想以尚德诈捐门为例的各种诈捐事件等,极大的影响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信誉。2011年6月,全国社会捐款为10.2亿元,但自6月下旬“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后,社会捐款数以及慈善组织捐赠数额均出现锐减。一场巨大的关于非政府组织的信任和管理舆论正在进行。总之,当前中国已进入非政府组织大发展的历史阶段,非政府组织将在中国政治经济生活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中国对其管理利用得当,则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而如处理不好乃至失控,则会给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稳定造成难以估量的恶果。
在管理方面,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我们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非政府组织大发展问题,将其置于加强党和政府执政
能力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妥善处理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三者
关系。首先,明确管理非政府组织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对非政府组织应顺
势而为,因势利导,促使非政府组织成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与保障战略机遇期
的积极因素。其次,非政府组织属于公共管理科学范畴,应在多学科结合基础
上,充分运用公共管理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手段加以研究解决。再次,坚持古为
今用与洋为中用。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思想,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中和哲
学;结合中国国情,对国外先进经验认真学习借鉴,消化利用。
(二) 在法律方面,加快相应法制建设,对非政府组织依法管理。尽快填补法律盲区,
统一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大力改善非政府组织的法律与政策环境,同时防止行
政部门借立法强化本部门权力。改变长期以来对非政府组织“重登记、轻管理”,
“重行政管理、轻依法管理”的局面。
(三) 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属人管辖与属地管辖相结合,利用、合作与防范、打击
相结合。首先,对中国境内非政府组织加以科学分类,包括法律地位、活动领
域、本土境外等标准。对本土非政府组织采取属人管辖,对在中国境内活动的
国外非政府组织采取属地管辖。其次,善于利用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及其资源,
发挥其独特优势。利用其资金、技术、管理、智力,与之合作共处,共同致力
于中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文化建设。再次,认真吸取独联体国
家的教训,严防西方国家通过政治类非政府组织对中国进行渗透破坏。第四,
在国际多边外交领域,应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增加交往,以进一步改善中国对外
形象,维护中国家利益。
希望中国政府可以正确成功地引导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逐步走向真正的长治久安与民族复兴。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
非政府组织一词最初是在1945年6月26日在美国旧金山签署的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第71款使用的。1952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其决议中把非政府组织定义为“凡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的国际组织都可被看作非政府组织”。当时主要指那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中立作用的非官方机构,如国际红十字会、救助儿童会等,后来成为一个官方用语被广泛使用,泛指那些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具有一定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目前,根据联合国新闻部对非政府组织的定义,非政府组织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层面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自愿的公民组织。相对于企业、家庭、政党和教会等社会组织来说,非政府组织往往更具有公共性、民主性、开放性和社会价值导向。
非政府组织面向社会,它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发挥人道主义的作用,向政府反映公民关心的问题,监督政策和鼓励在社区水平上的政治参与;它们提供分析和专门知识,充当早期预警机制,帮助监督和执行国际协议。有些非政府组织是围绕诸如人权、环境或健康等具体问题组织起来的,它们与联合国系统各办事处和机构的关系会因其目标、地点和任务不同而有所差异。大多数是为了推广其成员所信仰的政治理念,或实现其社会目标。常见的非政府组织包括了环境保护组织、人权团体、照顾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团体、学术团体等。 任何一个成熟的社会,其政府、商界及非政府组织都要有一个均等的发展,非政府组织的功能,是不能被政府或商界取代的,原因如下:政府在社会上的角色是要人民生活富足;而商界在社会上的角色是创造财富。正因为这个社会上的角色,限制了政府及商界的活动,而非政府组织的功能就是要用第三方角色,去完成社会上的使命。
在西方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是协助治理国家的重要力量,几乎无处不在。以美国为例,成立于1920年的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就是一个监督政府、政党和司法机关的非政府组织。20世纪60年代,这个组织利用数桩重大诉讼,推动美国通过了一系列防止警察滥用权力的法案。如今我们经常在美剧里看到的场面,如警察在搜查家庭住所时必须出示搜查令、犯罪嫌疑人在质疑过程中应有律师在场等等,都是这个组织积极呼吁的结果。在国际舞台上,非政府组织也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大作用。面对饥饿、贫困、性别平等、人权保护等问题,非政府组织也通过各种方式发展援助。总之,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不仅在各自国家内部社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推动着国际观念的转变与全球治理的实现。
1995年,北京举办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因同期举行的“世界妇女非政府组织论坛”,而使非政府组织这一词汇在中国推广开来。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已逐步进入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是国内非政府组织大量涌现,另一方面则是境外非政府组织大举涌入,二者相互交织,共同促进。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显示,中国各类非政府组织实际数目约300万家,包括合法注册的专业技术协会、公益性组织与农村互助组织三种。
非政府组织大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产物,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中可起很大积极作用,如有助于解决中国转型期面临的一系列紧迫而严重的社会问题,包括缓解就业压力等;有助于协调各方利益与维护社会稳定;有助于开展社会互助、发展公益事业、分担政府忧愁;特别是能够以此提高群众公民意识与政治觉悟,培养自主与独立精神,有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目前我们很熟知的非政府组织例如有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还有各个公众人物所创办的像壹基金,李亚鹏建立的嫣然天使基金等。
尽管如此,但与国外相比,中国非政府组织数量偏少、质量较低、活力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如中国每万人拥有非政府组织数量仅2.1个,不仅远少于发达国家,而且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差距较大。另外,中国境内各种非政府组织种类繁多、良莠不齐,一方面本土非政府组织大量涌现,另一方面国外非政府组织大举涌入,
加之相关体制陈旧、管理不善、问题长期积累,致使非政府组织大发展给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稳定乃至国家安全带来一系列冲击与挑战。
在各种以帮助贫困、助学或发生灾难的救助为目标的基金会中,近年发生的郭美美事件,还有想以尚德诈捐门为例的各种诈捐事件等,极大的影响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信誉。2011年6月,全国社会捐款为10.2亿元,但自6月下旬“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后,社会捐款数以及慈善组织捐赠数额均出现锐减。一场巨大的关于非政府组织的信任和管理舆论正在进行。总之,当前中国已进入非政府组织大发展的历史阶段,非政府组织将在中国政治经济生活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中国对其管理利用得当,则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而如处理不好乃至失控,则会给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稳定造成难以估量的恶果。
在管理方面,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我们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非政府组织大发展问题,将其置于加强党和政府执政
能力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妥善处理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三者
关系。首先,明确管理非政府组织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对非政府组织应顺
势而为,因势利导,促使非政府组织成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与保障战略机遇期
的积极因素。其次,非政府组织属于公共管理科学范畴,应在多学科结合基础
上,充分运用公共管理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手段加以研究解决。再次,坚持古为
今用与洋为中用。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思想,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中和哲
学;结合中国国情,对国外先进经验认真学习借鉴,消化利用。
(二) 在法律方面,加快相应法制建设,对非政府组织依法管理。尽快填补法律盲区,
统一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大力改善非政府组织的法律与政策环境,同时防止行
政部门借立法强化本部门权力。改变长期以来对非政府组织“重登记、轻管理”,
“重行政管理、轻依法管理”的局面。
(三) 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属人管辖与属地管辖相结合,利用、合作与防范、打击
相结合。首先,对中国境内非政府组织加以科学分类,包括法律地位、活动领
域、本土境外等标准。对本土非政府组织采取属人管辖,对在中国境内活动的
国外非政府组织采取属地管辖。其次,善于利用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及其资源,
发挥其独特优势。利用其资金、技术、管理、智力,与之合作共处,共同致力
于中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文化建设。再次,认真吸取独联体国
家的教训,严防西方国家通过政治类非政府组织对中国进行渗透破坏。第四,
在国际多边外交领域,应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增加交往,以进一步改善中国对外
形象,维护中国家利益。
希望中国政府可以正确成功地引导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逐步走向真正的长治久安与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