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治理的研究

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治理的研究

摘要:磷酸盐“隐藏”现象是目前高参数机组较为常见的生产问题。本文对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的特征、危害及治理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平衡磷酸盐处理对治理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效果明显。

关键词:炉水;磷酸盐;隐藏;平衡磷酸盐;处理

1磷酸盐“隐藏”现象的主要特征

磷酸盐“隐藏”现象的主要特征是锅炉负荷升高时,炉水中的磷酸盐浓度明显降低,而负荷降低时,炉水中的磷酸盐浓度明显升高,并伴随着炉水pH 的波动,常见的现象是高PO 43-浓度,低pH ;低PO 43-浓度,高pH 。

在锅炉启动期间主要表现为:锅炉启动时炉水黑浑、磷酸根和碱度很低、pH 很低,有时甚至小于6.0; 此时虽然以最大冲程向锅炉内连续注入磷酸三钠溶液,仍然检测不出PO 43-,同时pH 不能得到明显提高。2. 磷酸盐“隐藏”现象的危害性

磷酸盐“隐藏”现象的主要特征是锅炉负荷升高时,炉水中的磷酸盐浓度明显降低,而负荷降低时,炉水中的磷酸盐浓度明显升高,并伴随着炉水pH 的波动,常见的现象是PO 43-浓度升高,pH 降低,PO 43-浓度降低,pH 升高。其主要有以下危害:首先,会发生

酸性磷酸盐腐蚀,这是与磷酸盐“隐藏”和再溶出相关的一种腐蚀形式,主要是析出的磷酸盐与金属保护膜发生反应,使保护膜遭到破坏,导致腐蚀的加速。酸性磷酸盐腐蚀和碱性沟槽腐蚀很相似,一般发生在向火侧,其腐蚀产物分两层,外层为黑色,内层为灰色并含有NaFePO 4化合物,这样会造成水冷壁腐蚀减薄,最终导致水冷壁爆管。其次,

磷酸盐“隐藏”现象主要发生在热负荷高的管壁上,形成的易溶盐附着物因其传热不良可以导致炉管金属严重超温过热,以至引起炉管损坏。

2 原因分析

2.1锅炉运行条件下的磷酸钠溶液的溶解度特性

对于纯磷酸三钠溶液,随着温度的升高,磷酸三钠的溶解度温度系数为正值,到120℃左右时,达到最大。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磷酸三钠溶解度温度系数变为负值,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对于Na 2O —P 2O 5—H 2O 体系在275℃到325℃及其附近温度,

Na +/PO43-比在1.6—2.8条件下,溶解度温度系数是负数。比如Na +/PO43-比为2.0的溶液,

其溶解度从大约297℃时的1.5mol 磷酸盐降到340℃时的0.15mol 磷酸盐,然后再降到353℃时的0.05mol 磷酸盐,或者说每提高50℃,其溶液度的下降超过一个数量级。当存在NaOH 或NaCl 时,磷酸三钠的溶解度及其温度系数受到影响,影响程度随它们浓度的增高而增大,一般情况下,溶解度增大。对于亚临界参数的锅炉,额定负荷运行时炉水的温度为336℃左右,炉水中NaOH 和N aC l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在炉水中的浓度是非常低的,接近μg/L级,因此,磷酸三钠在此温度下溶解度是非常低的,尤其在炉水高度浓缩的区域,极易呈固态析出。

3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的治理

3.1碱洗除去NaFePO 4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主要原因为水冷壁表面沉积的NaFePO 4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和沉积引起的。可采用氢氧化钠溶解NaFePO 4,具体反应式为:

NaFePO 4 + NaOH → Na3PO 4 + Fe(OH)2

实施方法为:当炉水温度大于316℃时,加入低浓度氢氧化钠,维持炉水pH 在9.8~10.0,检测炉水铁离子变化,同时加大排污,一般处理24小时即可。

3.2 采用平衡磷酸盐处理

3.2.1平衡磷酸盐处理原理

随着锅炉参数的提高和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磷酸盐处理也由最初防止硬度垢的生成逐渐转化为缓冲炉水pH 值和防止腐蚀,磷酸盐水工况也由最初的维持高浓度的PO 43-向低浓度和超低浓度方向发展,就目前锅炉水工况处理的技术发展情况来看,解

决亚临界参数锅炉存在的磷酸盐“隐藏”现象采用平衡磷酸盐处理是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之一. 平衡磷酸盐处理时,只加磷酸三钠,炉水中磷酸根上限为平衡浓度,下限浓度有关规程有明确规定,根据机组水质情况给出。在实施平衡磷酸盐处理过程中,磷酸根浓度一般控制在较低水平,炉水pH 可能会低于标准下限9.0,可加少量NaOH 进行调节(一般不超过1.0mg/L)。平衡磷酸盐处理特点是仍属于磷酸盐处理的范围,在保留磷酸盐处理优点的同时,又弥补了磷酸盐处理的不足。利用原有的磷酸盐加药、取样设备、分析仪器即可满足要求。

3.2.2 实施平衡磷酸盐处理前水质要求:①凝结器严密不泄漏,保证给水、炉水无硬度;②给水PH 值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9.1~9.4);③炉水电导率(25℃) 控制在30μs/cm以内。

3.2.3平衡磷酸盐处理实施

从运行情况看, 炉水磷酸根控制在临界浓度(0.85mg/L)下, 炉水磷酸根在负荷变化较大时, 只有小幅的变化, 且游离NaOH 均小于1mg/L,采用平衡磷酸盐处理工艺后有效的抑制了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

3.2.3.2炉水控制指标

3.2.4 平衡磷酸盐处理几点注意事项

3.2.4.1必须保证磷酸三钠与氢氧化钠的纯度。与协调磷酸盐处理工艺比较,采用平衡磷酸盐处理工艺后, 炉水中控制的磷酸根浓度降低了很多。所以优化了炉内处理工艺后,可以节约可观的药品费用。但磷酸根浓度降低后,炉水的缓冲性也大幅度降低,所以采用平衡磷酸盐处理工艺后,必须提高炉水的清洁程度,尽量避免外界杂质对炉水的污染。为此对加入的炉水校正药品必须保证一定的纯度级别,如加入的磷酸三钠和氢氧化钠要使用分析纯级,不能使用工业品。

3.2.4.2配制合适的加药浓度。炉水控制的磷酸根浓度降低后, 药箱中配制的药液浓度也要相应降低。采用协调磷酸盐处理工艺时,配制的磷酸三钠浓度一般为2%~5%,而现在采用平衡磷酸盐处理工艺后, 根据配制的磷酸三钠浓度要降低至0.5%以下。

为维持炉水的 pH值,在磷酸根浓度降低后,还要辅以NaOH 处理。磷酸三钠和NaOH 不必分别配制,可在配制的磷酸三钠药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苛性钠。通过试验药品配制浓度为:NaOH 母液配制浓度为0.1%,磷酸盐母液配制浓度为0.2%。采取一个配药箱混合配制共同加药的方式。

3.2.4.3进行连续均匀地加药处理。运行加药调整试验中发现,要想避免发生磷酸盐暂时消失现象,炉水中的磷酸根浓度要小于0.85mg/L,最好在0.6mg/L (超低磷酸盐处理)以下。但我们目前没有这么做,只要求将磷酸根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小于0.85mg/L, 即按平衡磷酸盐处理工艺的水质条件控制。炉水中虽维持较小的磷酸盐浓

度,但炉水的缓冲性相对较大,适应性强,同时也便于监督控制。但现在我们机组不是自动加药,日常水汽监督仍靠手工分析。靠手工分析,很难控制均匀,监督到位。二是炉水的缓冲性十分小,水质工况很难稳定。从我厂的几年运行工况来看,炉水磷酸根浓度维持越稳定,水质工况越好。如不连续均匀地加药,磷酸根浓度忽高忽低,水质工况就不好,炉水的pH 和磷酸根合格率就较低。

3.2.4.4当负荷波动较大,磷酸盐浓度变化较大时,应加强排污。

3.2.5异常水质处理方式

异常水质按异常处理原则进行调整。炉水磷酸根浓度降低后,炉水的缓冲性就降低,对异常水磷酸盐暂时消失现象,加之水质较差,磷酸根有可调的适应性就差,炉水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如凝汽器出现泄漏,就要少加或停加苛性钠处理。如果炉水水质异常比较严重,就要按异常处理原则调整,或改变处理工况,乃至停炉消缺。

3.2.5.1若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视为异常水质:

a. 凝汽器大量泄漏时;

b. 给水测出有硬度时;

c. 炉水测出有硬度时。

d. 其它引起炉水水质有较大波动的情况。

3.2.5.2水质异常时,首先应加大排污,然后增加磷酸盐的加入量,控制炉水磷酸盐浓度在1.0~2.0mg/L。

3.2.5.3异常情况完毕后,应及时恢复到平衡磷酸盐处理控制方式。

4 结论

4.1防止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主要在于减少或减缓热力系统的腐蚀,减少磷酸亚铁钠在水冷壁表面的沉积,即保证给水水质、加强机组停备用的保养;

4.2 采用氢氧化钠除去磷酸亚铁钠,同时在机组启动期间也可采用加大氢氧化钠来消除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

4.3平衡磷酸盐处理就是通过试验, 找出炉水磷酸盐的临界浓度(0.85mg/L), 在此浓度下运行, 只要维持炉水pH 在规定范围内, 可有效抑制磷酸盐“暂时消失”现象的发生。具体控制指标和加药控制应通过试验确定。

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治理的研究

摘要:磷酸盐“隐藏”现象是目前高参数机组较为常见的生产问题。本文对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的特征、危害及治理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平衡磷酸盐处理对治理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效果明显。

关键词:炉水;磷酸盐;隐藏;平衡磷酸盐;处理

1磷酸盐“隐藏”现象的主要特征

磷酸盐“隐藏”现象的主要特征是锅炉负荷升高时,炉水中的磷酸盐浓度明显降低,而负荷降低时,炉水中的磷酸盐浓度明显升高,并伴随着炉水pH 的波动,常见的现象是高PO 43-浓度,低pH ;低PO 43-浓度,高pH 。

在锅炉启动期间主要表现为:锅炉启动时炉水黑浑、磷酸根和碱度很低、pH 很低,有时甚至小于6.0; 此时虽然以最大冲程向锅炉内连续注入磷酸三钠溶液,仍然检测不出PO 43-,同时pH 不能得到明显提高。2. 磷酸盐“隐藏”现象的危害性

磷酸盐“隐藏”现象的主要特征是锅炉负荷升高时,炉水中的磷酸盐浓度明显降低,而负荷降低时,炉水中的磷酸盐浓度明显升高,并伴随着炉水pH 的波动,常见的现象是PO 43-浓度升高,pH 降低,PO 43-浓度降低,pH 升高。其主要有以下危害:首先,会发生

酸性磷酸盐腐蚀,这是与磷酸盐“隐藏”和再溶出相关的一种腐蚀形式,主要是析出的磷酸盐与金属保护膜发生反应,使保护膜遭到破坏,导致腐蚀的加速。酸性磷酸盐腐蚀和碱性沟槽腐蚀很相似,一般发生在向火侧,其腐蚀产物分两层,外层为黑色,内层为灰色并含有NaFePO 4化合物,这样会造成水冷壁腐蚀减薄,最终导致水冷壁爆管。其次,

磷酸盐“隐藏”现象主要发生在热负荷高的管壁上,形成的易溶盐附着物因其传热不良可以导致炉管金属严重超温过热,以至引起炉管损坏。

2 原因分析

2.1锅炉运行条件下的磷酸钠溶液的溶解度特性

对于纯磷酸三钠溶液,随着温度的升高,磷酸三钠的溶解度温度系数为正值,到120℃左右时,达到最大。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磷酸三钠溶解度温度系数变为负值,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对于Na 2O —P 2O 5—H 2O 体系在275℃到325℃及其附近温度,

Na +/PO43-比在1.6—2.8条件下,溶解度温度系数是负数。比如Na +/PO43-比为2.0的溶液,

其溶解度从大约297℃时的1.5mol 磷酸盐降到340℃时的0.15mol 磷酸盐,然后再降到353℃时的0.05mol 磷酸盐,或者说每提高50℃,其溶液度的下降超过一个数量级。当存在NaOH 或NaCl 时,磷酸三钠的溶解度及其温度系数受到影响,影响程度随它们浓度的增高而增大,一般情况下,溶解度增大。对于亚临界参数的锅炉,额定负荷运行时炉水的温度为336℃左右,炉水中NaOH 和N aC l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在炉水中的浓度是非常低的,接近μg/L级,因此,磷酸三钠在此温度下溶解度是非常低的,尤其在炉水高度浓缩的区域,极易呈固态析出。

3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的治理

3.1碱洗除去NaFePO 4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主要原因为水冷壁表面沉积的NaFePO 4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和沉积引起的。可采用氢氧化钠溶解NaFePO 4,具体反应式为:

NaFePO 4 + NaOH → Na3PO 4 + Fe(OH)2

实施方法为:当炉水温度大于316℃时,加入低浓度氢氧化钠,维持炉水pH 在9.8~10.0,检测炉水铁离子变化,同时加大排污,一般处理24小时即可。

3.2 采用平衡磷酸盐处理

3.2.1平衡磷酸盐处理原理

随着锅炉参数的提高和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磷酸盐处理也由最初防止硬度垢的生成逐渐转化为缓冲炉水pH 值和防止腐蚀,磷酸盐水工况也由最初的维持高浓度的PO 43-向低浓度和超低浓度方向发展,就目前锅炉水工况处理的技术发展情况来看,解

决亚临界参数锅炉存在的磷酸盐“隐藏”现象采用平衡磷酸盐处理是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之一. 平衡磷酸盐处理时,只加磷酸三钠,炉水中磷酸根上限为平衡浓度,下限浓度有关规程有明确规定,根据机组水质情况给出。在实施平衡磷酸盐处理过程中,磷酸根浓度一般控制在较低水平,炉水pH 可能会低于标准下限9.0,可加少量NaOH 进行调节(一般不超过1.0mg/L)。平衡磷酸盐处理特点是仍属于磷酸盐处理的范围,在保留磷酸盐处理优点的同时,又弥补了磷酸盐处理的不足。利用原有的磷酸盐加药、取样设备、分析仪器即可满足要求。

3.2.2 实施平衡磷酸盐处理前水质要求:①凝结器严密不泄漏,保证给水、炉水无硬度;②给水PH 值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9.1~9.4);③炉水电导率(25℃) 控制在30μs/cm以内。

3.2.3平衡磷酸盐处理实施

从运行情况看, 炉水磷酸根控制在临界浓度(0.85mg/L)下, 炉水磷酸根在负荷变化较大时, 只有小幅的变化, 且游离NaOH 均小于1mg/L,采用平衡磷酸盐处理工艺后有效的抑制了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

3.2.3.2炉水控制指标

3.2.4 平衡磷酸盐处理几点注意事项

3.2.4.1必须保证磷酸三钠与氢氧化钠的纯度。与协调磷酸盐处理工艺比较,采用平衡磷酸盐处理工艺后, 炉水中控制的磷酸根浓度降低了很多。所以优化了炉内处理工艺后,可以节约可观的药品费用。但磷酸根浓度降低后,炉水的缓冲性也大幅度降低,所以采用平衡磷酸盐处理工艺后,必须提高炉水的清洁程度,尽量避免外界杂质对炉水的污染。为此对加入的炉水校正药品必须保证一定的纯度级别,如加入的磷酸三钠和氢氧化钠要使用分析纯级,不能使用工业品。

3.2.4.2配制合适的加药浓度。炉水控制的磷酸根浓度降低后, 药箱中配制的药液浓度也要相应降低。采用协调磷酸盐处理工艺时,配制的磷酸三钠浓度一般为2%~5%,而现在采用平衡磷酸盐处理工艺后, 根据配制的磷酸三钠浓度要降低至0.5%以下。

为维持炉水的 pH值,在磷酸根浓度降低后,还要辅以NaOH 处理。磷酸三钠和NaOH 不必分别配制,可在配制的磷酸三钠药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苛性钠。通过试验药品配制浓度为:NaOH 母液配制浓度为0.1%,磷酸盐母液配制浓度为0.2%。采取一个配药箱混合配制共同加药的方式。

3.2.4.3进行连续均匀地加药处理。运行加药调整试验中发现,要想避免发生磷酸盐暂时消失现象,炉水中的磷酸根浓度要小于0.85mg/L,最好在0.6mg/L (超低磷酸盐处理)以下。但我们目前没有这么做,只要求将磷酸根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小于0.85mg/L, 即按平衡磷酸盐处理工艺的水质条件控制。炉水中虽维持较小的磷酸盐浓

度,但炉水的缓冲性相对较大,适应性强,同时也便于监督控制。但现在我们机组不是自动加药,日常水汽监督仍靠手工分析。靠手工分析,很难控制均匀,监督到位。二是炉水的缓冲性十分小,水质工况很难稳定。从我厂的几年运行工况来看,炉水磷酸根浓度维持越稳定,水质工况越好。如不连续均匀地加药,磷酸根浓度忽高忽低,水质工况就不好,炉水的pH 和磷酸根合格率就较低。

3.2.4.4当负荷波动较大,磷酸盐浓度变化较大时,应加强排污。

3.2.5异常水质处理方式

异常水质按异常处理原则进行调整。炉水磷酸根浓度降低后,炉水的缓冲性就降低,对异常水磷酸盐暂时消失现象,加之水质较差,磷酸根有可调的适应性就差,炉水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如凝汽器出现泄漏,就要少加或停加苛性钠处理。如果炉水水质异常比较严重,就要按异常处理原则调整,或改变处理工况,乃至停炉消缺。

3.2.5.1若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视为异常水质:

a. 凝汽器大量泄漏时;

b. 给水测出有硬度时;

c. 炉水测出有硬度时。

d. 其它引起炉水水质有较大波动的情况。

3.2.5.2水质异常时,首先应加大排污,然后增加磷酸盐的加入量,控制炉水磷酸盐浓度在1.0~2.0mg/L。

3.2.5.3异常情况完毕后,应及时恢复到平衡磷酸盐处理控制方式。

4 结论

4.1防止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主要在于减少或减缓热力系统的腐蚀,减少磷酸亚铁钠在水冷壁表面的沉积,即保证给水水质、加强机组停备用的保养;

4.2 采用氢氧化钠除去磷酸亚铁钠,同时在机组启动期间也可采用加大氢氧化钠来消除炉水磷酸盐“隐藏”现象;

4.3平衡磷酸盐处理就是通过试验, 找出炉水磷酸盐的临界浓度(0.85mg/L), 在此浓度下运行, 只要维持炉水pH 在规定范围内, 可有效抑制磷酸盐“暂时消失”现象的发生。具体控制指标和加药控制应通过试验确定。


相关文章

  • 巢湖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 ・271・ 巢湖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An analysis on the cause and preventive strategy of eutrophication in Chaohu Lake 张海燕1, 李箐2 ZHAN ...查看


  • 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题
  • 1. 编者按 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题 有专家指出,近几年我国频频爆发重金属污染事件,从2008年的七起砷污染事件到2010年的湖南郴州超300人血铅中毒事件,由此可见重金属污染是"十一五"凸显的重大环境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秉 ...查看


  • 火星曾有适合生命存在气候再添新证据
  • 勇气号火星车模拟图 新华网柏林6月4日电(记者班玮)通过对美国"勇气"号火星车发回的火星岩石数据进行数年的分析鉴定,美国和德国科学家最近确认,火星上一处裸露岩层富含碳酸盐.这为火星上曾有温暖湿润气候,即适合生命存在气候的 ...查看


  • 土壤污染的来源及对策
  • 土壤污染的来源及对策 作者:科外处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233 更新时间:2004年11月04日 中 小] [字体:大 1.概念-什么是土壤污染: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 ...查看


  • 土壤污染论文
  • 一.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1.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研究部门应认真研究并大力推广无毒工艺:对于工业生产中必须排放的"三废",要及时回收处理:对废品资源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转害 ...查看


  • 大清河河口水体自净能力实验
  • 第27卷第11期2007年11月 生态学报 Vo.l27,No.11 Nov.,2007 大清河河口水体自净能力实验 谭 夔,陈求稳 1,2 1,* ,毛劲乔,李伟峰 11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查看


  • _黑臭河流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2011年第9期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环保论坛○科技信息 黑臭河流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1.中南建筑设计院 湖北 骆芳1秦雪娜2彭勃1 武汉430071:2.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四川 成都 61 ...查看


  • 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与机械]心得体会
  • 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与机械>心得体会 运行部 2012年7月20日,进入电厂工作第一天所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安全教育.工作一年以来,安全的话题也在无时无刻伴随着每一项工作.对于<安规>的学习也需要每一名电 ...查看


  • "好"水的标准
  • "好"水的标准 什么才算得上是好的水呢?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各地发现了一些长寿地区(村),如前苏联的高加索.巴基斯坦的芬扎.我国广西的巴马.新疆的吐鲁番等.长寿地区(村)人的平均寿命接近百岁,未发现过癌症病人的心脑血管疾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