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上)科学教学设计总第 课时
第3课 空气中有什么
设计理念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空气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空气的组成,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3只蜡烛的燃烧比赛。通过引导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引出分析空气成分的活动。用实验方法分析空气成分。阅读资料,认识空气的组成。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其中,关于氧气的用途课文列举了救护、金属切割、炼钢等。二氧化碳则用于清凉饮料、灭火,以及固态的二氧化碳即干冰在迅速变成气体时会呈雾状,用它在舞台上制造好看的烟雾。教学时,可适当补充。 教学目标
1、用观察、实验、思考等方法分析问题。
2、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3、知道氧气能支持燃烧。
4、知道空气支持燃烧时只用去了一部分空气。空气中还包括氮气、二氧化碳等其它气体。
5、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难点:用实验验证空气中各种气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 1 -
苏教版四(上)科学教学设计总第 课时
第3课 空气中有什么
设计理念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空气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空气的组成,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3只蜡烛的燃烧比赛。通过引导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引出分析空气成分的活动。用实验方法分析空气成分。阅读资料,认识空气的组成。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其中,关于氧气的用途课文列举了救护、金属切割、炼钢等。二氧化碳则用于清凉饮料、灭火,以及固态的二氧化碳即干冰在迅速变成气体时会呈雾状,用它在舞台上制造好看的烟雾。教学时,可适当补充。 教学目标
1、用观察、实验、思考等方法分析问题。
2、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3、知道氧气能支持燃烧。
4、知道空气支持燃烧时只用去了一部分空气。空气中还包括氮气、二氧化碳等其它气体。
5、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难点:用实验验证空气中各种气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 1 -
相关文章
-
三年级上册科学
1.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 ...查看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 ...查看
-
2013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化学优秀教案:氧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分析 本节课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间的转变从而为学习化学变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打下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 ...查看
-
三年级上册[看不见的空气] - 东莞市小学科学学科网站- -
<看不见的空气>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 大朗镇巷头小学 周惠仪 [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了解空气的性质及应用. 2.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活动引 ...查看
-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对探究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能利用简单器材做空气成分的探究性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探究空气成分的问题意识:培养敢于发表自 ...查看
-
关于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的教案 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做空气阻力,降落伞的研究. 2.能运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对空气有阻力,空气有浮力等作出合理的假设. 3.能做空气阻力,降落伞的对比实验,并做好记录. 知识与技能: 1.知道 ...查看
-
201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2013 (1号题) 认识空气的性质(空气占据空间) 请完成下列操作: 1. 给老师讲述桌上仪器及材料的名称. 2. 给水槽加适量的水,并将餐巾纸塞进烧杯内,紧贴在烧杯底部. 3. 将烧杯口朝下,竖直扣入水槽中,观察实验现象. 4. 给老师 ...查看
-
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本班学生整体学习不太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 差.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 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 ...查看
-
三年级上册科学计划
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宗旨. 二.学生情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