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后两次接受过睿仕管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培训。第一次参加这个培训,便被史蒂芬·柯维的理论系统所折服。在七个习惯中,“主动积极”(Be Practive)和“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两个习惯,经常带给我新的感悟。 主动积极: 我的工作更有成效 人性本质上是主动而非被动的,我们要能主动地创造有利环境。一项权威的调查发现,成功的人身上,都会具备如下这些元素:计划、机会、远见、执着、毅力、主动、乐观等。所有这些元素,绝大多数都可归于主动积极的心态。于是,得出以下公式: 成功=5%技能+95%积极心态 命运这样的大事掌握在自己手上,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小事也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自从学习了“主动积极”的习惯后,我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反应、如何寻找解决方案、如何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怨天尤人地抱怨为什么会遇到那样的难题。 在2011年负责贝卡尔特亚洲区销售与市场人员发展项目的时候,我们的意见和总部的期望不太一致。有这样一个隋况,总部与项目的供应商签订了框架协议,规定每次项目的学员不得超过10人。可我们亚洲区销售人员有一百多人,按照这些协议,我们得多组织十几场培训,投入数百万元。在和我的上级——亚洲区人力资源总监商量之后,我决定用数字说话:一方面把亚洲区的情况向总部进行清楚的说明,另一方面,将总部的方案和我们建议的方案都列出来,说明两者在场次、投资等方面的优劣。与此同时,我与供应商取得联系,征求他们对学员数量的意见,并了解到每场培训安排15名学员不会直接影响培训效果。有了数据,我开始给总部负责人汇报。最终,他们同意了我的建议。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迎刃而解,靠的就是“主动积极”的利器。 以终为始:设计自己的未来 “以终为始”是“七个习惯”中的第二个习惯。很多人的自我认知来自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他们让环境、社会反光镜来塑造自己,决定他们的形象。而高效能人士总是能设计自己的未来,而非让别人或环境决定自己的命运。他们通常会先在大脑里进行规划,然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远期规划决定了他们的未来。尤其是在做事情的时候,先澄清目的、明确目标,基于这些目标制定计划,甚至画出路径图,都能让工作更高效。 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要求我们写出自己的“使命宣言”,反躬自省,想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人、想成为怎样的人、自己最在乎哪些东西。这是极具挑战性的一个作业,因为认识自己往往很难,一下子找到人生的方向就更难了。我前后两次作业所写的“使命宣言”就不完全一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增多、见识拓宽以后,我的航向也越来越清晰。 “以终为始”,也就成为自己的一项工作习惯:根据目标选择路径,明确目标后再俅计划。 我在IBM从事人力资本咨询的时候,有个客户对方案总是不满意,每次开会他们都向项目组索要项目全景图。要知道,这是一个大而全的项目,涉及岗位、职业路径、能力、职业规划、培训等,提供全景图谈何容易。不过,客户的要求就是我们的目标,于是,项目组开始头脑风暴,讨论客户到底为什么需要全景图,全景图对他们来说有何用途,他们想从全景图中得到什么信息……条分缕析之后,所有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终于将全景图做好,呈现给客户并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原来,有了全景图,客户就能够系统、全面地向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展示汇报项目,也能向相关部门宣传和推广这个项目。同时,全景图也成了我们的工作蓝图:内部各模块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晰,相互衔接十分方便。因为方向明确并得以聚焦,我们顺利达成了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并且实现了双赢。 好好掌握“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这两个习惯,我相信,它们会帮助我描绘出美好的人生图景,引领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我先后两次接受过睿仕管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培训。第一次参加这个培训,便被史蒂芬·柯维的理论系统所折服。在七个习惯中,“主动积极”(Be Practive)和“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两个习惯,经常带给我新的感悟。 主动积极: 我的工作更有成效 人性本质上是主动而非被动的,我们要能主动地创造有利环境。一项权威的调查发现,成功的人身上,都会具备如下这些元素:计划、机会、远见、执着、毅力、主动、乐观等。所有这些元素,绝大多数都可归于主动积极的心态。于是,得出以下公式: 成功=5%技能+95%积极心态 命运这样的大事掌握在自己手上,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小事也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自从学习了“主动积极”的习惯后,我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反应、如何寻找解决方案、如何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怨天尤人地抱怨为什么会遇到那样的难题。 在2011年负责贝卡尔特亚洲区销售与市场人员发展项目的时候,我们的意见和总部的期望不太一致。有这样一个隋况,总部与项目的供应商签订了框架协议,规定每次项目的学员不得超过10人。可我们亚洲区销售人员有一百多人,按照这些协议,我们得多组织十几场培训,投入数百万元。在和我的上级——亚洲区人力资源总监商量之后,我决定用数字说话:一方面把亚洲区的情况向总部进行清楚的说明,另一方面,将总部的方案和我们建议的方案都列出来,说明两者在场次、投资等方面的优劣。与此同时,我与供应商取得联系,征求他们对学员数量的意见,并了解到每场培训安排15名学员不会直接影响培训效果。有了数据,我开始给总部负责人汇报。最终,他们同意了我的建议。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迎刃而解,靠的就是“主动积极”的利器。 以终为始:设计自己的未来 “以终为始”是“七个习惯”中的第二个习惯。很多人的自我认知来自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他们让环境、社会反光镜来塑造自己,决定他们的形象。而高效能人士总是能设计自己的未来,而非让别人或环境决定自己的命运。他们通常会先在大脑里进行规划,然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远期规划决定了他们的未来。尤其是在做事情的时候,先澄清目的、明确目标,基于这些目标制定计划,甚至画出路径图,都能让工作更高效。 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要求我们写出自己的“使命宣言”,反躬自省,想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人、想成为怎样的人、自己最在乎哪些东西。这是极具挑战性的一个作业,因为认识自己往往很难,一下子找到人生的方向就更难了。我前后两次作业所写的“使命宣言”就不完全一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增多、见识拓宽以后,我的航向也越来越清晰。 “以终为始”,也就成为自己的一项工作习惯:根据目标选择路径,明确目标后再俅计划。 我在IBM从事人力资本咨询的时候,有个客户对方案总是不满意,每次开会他们都向项目组索要项目全景图。要知道,这是一个大而全的项目,涉及岗位、职业路径、能力、职业规划、培训等,提供全景图谈何容易。不过,客户的要求就是我们的目标,于是,项目组开始头脑风暴,讨论客户到底为什么需要全景图,全景图对他们来说有何用途,他们想从全景图中得到什么信息……条分缕析之后,所有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终于将全景图做好,呈现给客户并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原来,有了全景图,客户就能够系统、全面地向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展示汇报项目,也能向相关部门宣传和推广这个项目。同时,全景图也成了我们的工作蓝图:内部各模块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晰,相互衔接十分方便。因为方向明确并得以聚焦,我们顺利达成了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并且实现了双赢。 好好掌握“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这两个习惯,我相信,它们会帮助我描绘出美好的人生图景,引领我走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