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岚、党浩浩诵读讲解《弟子规 入则孝》
撰文、指导教师:邵亚梅 甲:大家好,我是水洛中学儒雅课堂主持人,七年级九班学生刘岚。 乙:大家好,我是水洛中学儒雅课堂主持人,七年级十班学生党浩浩。
甲乙:下面由我们为大家讲解《弟子规》中的《入则孝》。 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中国古代的孝道教育源远流长,孝道教育是一切道德教育的根本。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是做人之本,是道德之源。下面让我们学习《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 乙: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身体来自父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既然已经深深地明白,我们是从父母那里所来,我们就应该要知恩感恩。我们看看这个“孝”字,从它的造字由来,是一个“老”字,再一个儿子的“子”,也就是指儿子背负年纪大的父母。它告诉我们一个意义,就是代代相传。我们要代代相传,就要尊敬父母,就要照顾父母、孝顺父母。下面让我们诵读《入则孝》原文:
甲: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乙: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甲: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乙: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甲: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乙: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甲乙合读: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甲:“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这几句所指的是从小我们在家里,应当如何扮演好一个好的子女。从哪里开始?就从父母跟子女的应对开始。意思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答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如果我们在家里不懂礼节,出外怎么会有礼貌?怎么懂得尊敬别人呢?
乙:“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意思是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我们知道,现在的家庭教育情形,几乎是父母跟孩子的对应,父母讲一句,孩子可能顶了三、五句。而能做到专心聆听父母教诲的孩子又有多少呢?一个人在家里如果不听从父母的话,将来在社会上与人接触、与人相处,就很难有虔敬之心,行为处事就很难做到周全得体。同学们,对照自己,你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甲:“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说的是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从关怀父母的起居开始。二十四孝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古时候规范的家庭教育中,做子女的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父母问早安,问完早安之后,还要关心一下,昨天睡得好不好?是不是安稳、舒服?这些都是为人子弟在家里对父母应该有的态度。;“晨则省”中“省”的意思就是安慰问候的意思。“昏则定”的“定”也是如此。能看到子女每天来问安,做父母的哪有不高兴的! 同学们,我们是不是也应给这样做呢?
乙:“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这几句告诉我们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面”就是要面见父母,让父母看到你安全的回来,让父母得到宽心。平时起居作息,要形成规律,做事有常规,可不要随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奥!孔子也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复杂,所以为人子女一出门就一定要向父母禀明,你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都要让父母知道,不能让他们为我们的行踪担心。 在这方面,你是不是已经做得很好呢?
甲:“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这几句告诫我们纵然
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就是不孝的行为。‘勿擅为’中的“擅”就是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说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说有很多小朋友,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样,什么东西都碰,父母的房间、抽屉很好奇地都去翻阅它,或情不自禁的东摸西摸,这些都是不对的。
乙:“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这几句说的是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会很伤心。这里也特别告诉我们,凡是不应该拿的,不是属于你自己的,应该都要征求别人的同意;经过同意之后,你才可以拿。如果没有经过同意,你就私自把它隐藏起来,那就跟小偷没有什么两样,这些也是有损我们品德的。
甲:“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意思是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譬如父母长辈,他们有任何的需求,为人子女的应该要尽心尽力为他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亲所好,力为具”,这个“好”就是喜好,“力”就是要尽心尽力,“具”就是要为他准备。如果你现在还是一个小学生,父母最喜欢的无非是你的功课要好,自己的作业要努力去完成,所以你能在功课上好好的努力,让父母欢心,就是尽了为人子女的孝道。
乙:“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身有伤”中的“伤”
就是身体有伤,或者有病痛,我们都可以称为“伤”。“贻亲忧”中的“贻”就是遗留,会让父母留着牵肠挂肚,“忧”就是挂心。我们想一想,从小到大,当我们身体受到伤害,或者病痛的时候,最担心的莫过于父母。他们会忧心我们的身体。我们能体会父母对我们的那一份心情,我们就要懂得爱护、照顾自己的身体,免得让父母为我们操心。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我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同时,我们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甲:“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这几句的意思是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是最难能可贵的。
乙:“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意思是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使他们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确对待父母的过错,也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
甲:“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意思是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
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乙:孝道维系了我们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学校是传播文化和文明的摇篮,加强孝道教育,传承古典文明,提高道德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孝敬长辈的好习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缺乏孝道,构建和谐社会,不能没有孝的教育。
甲乙合:让我们学习“孝”文化,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人!谢谢大家!
刘岚、党浩浩诵读讲解《弟子规 入则孝》
撰文、指导教师:邵亚梅 甲:大家好,我是水洛中学儒雅课堂主持人,七年级九班学生刘岚。 乙:大家好,我是水洛中学儒雅课堂主持人,七年级十班学生党浩浩。
甲乙:下面由我们为大家讲解《弟子规》中的《入则孝》。 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中国古代的孝道教育源远流长,孝道教育是一切道德教育的根本。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是做人之本,是道德之源。下面让我们学习《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 乙: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身体来自父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既然已经深深地明白,我们是从父母那里所来,我们就应该要知恩感恩。我们看看这个“孝”字,从它的造字由来,是一个“老”字,再一个儿子的“子”,也就是指儿子背负年纪大的父母。它告诉我们一个意义,就是代代相传。我们要代代相传,就要尊敬父母,就要照顾父母、孝顺父母。下面让我们诵读《入则孝》原文:
甲: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乙: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甲: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乙: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甲: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乙: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甲乙合读: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甲:“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这几句所指的是从小我们在家里,应当如何扮演好一个好的子女。从哪里开始?就从父母跟子女的应对开始。意思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答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如果我们在家里不懂礼节,出外怎么会有礼貌?怎么懂得尊敬别人呢?
乙:“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意思是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我们知道,现在的家庭教育情形,几乎是父母跟孩子的对应,父母讲一句,孩子可能顶了三、五句。而能做到专心聆听父母教诲的孩子又有多少呢?一个人在家里如果不听从父母的话,将来在社会上与人接触、与人相处,就很难有虔敬之心,行为处事就很难做到周全得体。同学们,对照自己,你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甲:“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说的是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从关怀父母的起居开始。二十四孝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古时候规范的家庭教育中,做子女的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父母问早安,问完早安之后,还要关心一下,昨天睡得好不好?是不是安稳、舒服?这些都是为人子弟在家里对父母应该有的态度。;“晨则省”中“省”的意思就是安慰问候的意思。“昏则定”的“定”也是如此。能看到子女每天来问安,做父母的哪有不高兴的! 同学们,我们是不是也应给这样做呢?
乙:“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这几句告诉我们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面”就是要面见父母,让父母看到你安全的回来,让父母得到宽心。平时起居作息,要形成规律,做事有常规,可不要随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奥!孔子也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复杂,所以为人子女一出门就一定要向父母禀明,你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都要让父母知道,不能让他们为我们的行踪担心。 在这方面,你是不是已经做得很好呢?
甲:“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这几句告诫我们纵然
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就是不孝的行为。‘勿擅为’中的“擅”就是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说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说有很多小朋友,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样,什么东西都碰,父母的房间、抽屉很好奇地都去翻阅它,或情不自禁的东摸西摸,这些都是不对的。
乙:“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这几句说的是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会很伤心。这里也特别告诉我们,凡是不应该拿的,不是属于你自己的,应该都要征求别人的同意;经过同意之后,你才可以拿。如果没有经过同意,你就私自把它隐藏起来,那就跟小偷没有什么两样,这些也是有损我们品德的。
甲:“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意思是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譬如父母长辈,他们有任何的需求,为人子女的应该要尽心尽力为他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亲所好,力为具”,这个“好”就是喜好,“力”就是要尽心尽力,“具”就是要为他准备。如果你现在还是一个小学生,父母最喜欢的无非是你的功课要好,自己的作业要努力去完成,所以你能在功课上好好的努力,让父母欢心,就是尽了为人子女的孝道。
乙:“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身有伤”中的“伤”
就是身体有伤,或者有病痛,我们都可以称为“伤”。“贻亲忧”中的“贻”就是遗留,会让父母留着牵肠挂肚,“忧”就是挂心。我们想一想,从小到大,当我们身体受到伤害,或者病痛的时候,最担心的莫过于父母。他们会忧心我们的身体。我们能体会父母对我们的那一份心情,我们就要懂得爱护、照顾自己的身体,免得让父母为我们操心。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我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同时,我们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甲:“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这几句的意思是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是最难能可贵的。
乙:“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意思是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使他们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确对待父母的过错,也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
甲:“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意思是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
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乙:孝道维系了我们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学校是传播文化和文明的摇篮,加强孝道教育,传承古典文明,提高道德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孝敬长辈的好习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缺乏孝道,构建和谐社会,不能没有孝的教育。
甲乙合:让我们学习“孝”文化,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