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同仁,各位大德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受中童家庭医生邀请,第一次通过这个平台跟大家近距离分享国学知识。今天我要宣讲的内容是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生活中,关于学习弟子规家长提出了很多问题,有的家长说,自己也教孩子弟子规、三字经,但总坚持不下来。

我问这些家长,你每天早上都不愿意起来上班,恨不能给老板发个信息说辞职,但为什么你最终还是要起来,老老实实的打卡考勤?家长说,因为生活所迫,我要活着。

我说,因为你提前预见了结果,所以再怎么不情愿也会克服困难,坚持上班。学习弟子规无法坚持,是因为你预见不到学习的好处,所以才会半途而废。还有的家长说,我们都知道弟子规是个好东西,但学这东西好在哪里,学它能干什么?今天,我们就分成三个部分,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第一部分,学习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从古至今,中国历来是推崇道德的国家,“礼义廉耻”、“孔孟之道”等曾经主宰中国人几千年的精神世界。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铁骑曾饮马欧洲,但强大的元朝入主中原后,被汉族先进的文化所征服。这说明,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代代传承。

再回头看,二战结束以后,我们的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为了能够与世界接轨,接受国外先进的技术,一代伟人开启了改革开放的盛世篇章。此后的历程中,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用几十年就赶超了国外百年积累的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前所未有的大幅提高。听众中如果有70后,80后,你们应该还记得小时候那段艰苦岁月吧?

获得了巨大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吸收了西方的一些糟粕文化,在别有用心的反华势力鼓动下,西方文化大举入侵,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发生了改变,在“致富最光荣”,“一切向钱看”,“笑贫不笑娼”等歪风邪气的煽动下,国人出现了一些歪风邪气,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舞台上,时时上演着这样的悲喜剧:看到有人摔倒可千万别去扶, 这一扶搞不好就是几万块钱的医药费;看到马路上有人偷东西可千万别吱声, 你这一喊多半被小偷围殴一通;想要跳楼、跳河,放心的跳吧,不会有人拦你,也不会有人救你;如果遇到入室盗窃的, 最好假装睡着不要高声呼救,以免遭到人身侵害;如果你与之搏斗, 打不过你倒霉, 打得过也不能打死打残, 否则还是你倒霉。

于是乎,很多人悲观的认为,这已经不再是那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古老国家;于是乎,不少头脑混乱的网友跟着起哄,说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于是乎,英语热,出国热,曾席卷了半个中华大地。

每当看到这些报道,我都觉得可笑。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一个濒临死亡的癌症病人,要试用一种治癌药物,但医生告诉他服用这个药物可能会带来脱发、消瘦、腹泻、脱水等副作用,但如果不用可能就要等待死亡,如果你是那个病人,这个药用还是不用?

当然要用!因为只要治愈癌症,病人康复以后就有无数种手段去抵消副作用带来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你再看看我们的国家,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国家在世界政坛上的影响力大幅提高;经济领域,王健林,马云,董明珠等一批企业家将中国制造推上世界舞台。

已经觉醒的大国,文化上又岂能任由西方欺凌?国家多次释放出明确信号,将国学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王健林、马云的演讲当中,多次提及德行!这充分说明,忍受了几十年西方文化的入侵之后,国家已经开始大举反击!

我甚至可以预见,当年的出国热、英语热将一去不返,未来十年,中国文化领域将充斥一个声音,学好国学文化,做好中华传人!中华文化的复兴,哪里才是着眼点?伟人早就说过,一切从娃娃抓起!

所以我说,学习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不可逆的历史潮流,是民族伟大复兴关键的一个环节。预见了这个趋势,看懂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所以奉劝父母们提早引起重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第二部分,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在现代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孩子成绩上取得了高分,掌握了多种技能,却输了人生。

有教育学者跟我聊天,说今天的孩子,比历史上任何时候的孩子都更苦,更可怜。他们被逼着学一大堆东西,没有爱好,没有理想。除了自己,没有他人,没有爱心,没有国家民族的观念,人性严重扭曲。

他给我说了几个例子。

东南沿海某城,一位初一的孩子在教室里喝农药自杀,这个孩子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他的遗书里有一句话让父母痛不欲生:“我太累了,如果不上学那该多好,死或许就是一种自由的解脱。”

无独有偶。

有一个学生犯了错,班主任批评了她。她就爬上了教学楼,要跳楼——除非班主任跪下向她求情。结果,为了怕出更大的事,班主任老师当场下跪,对学生苦苦哀求。

在校园里,有一对男女学生紧紧搂抱在一起,一位老师看见了,就上前进行教育。没想到,这位男学生对老师大喝一声:“你给我滚开!”。这位老师说,我是学校老师,有责任教育你„„话没说完,男学生提起一条凳子就冲出去追打老师„„

如果这些新闻你没有看到过,当初那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马加爵大家总不应该陌生。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说,马加爵的学习成绩不够优秀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乱相?这源于思想观念的颠倒混乱。如果这些孩子从小建立起孝亲尊师的观念,怎么会干出这样不堪的事情呢?

同学们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从小接受的是什么观念?电视上教的是打斗残杀、情欲;父母攀比的是分数,是谁会古筝会吉他,在孩子小小的心灵当中,种下了争斗、攀比的种子,当恶果来临时,到底是孩子的错,还是家长的错?

有一个大学生,打电话给他的父亲,称自己生病要住院,需要一千二百块钱医药费。这个学生来自农村,家境贫寒,平常都是父母到整个村子向别人借钱交学费,才勉强供他去读书。这下一开口就要一千两百块,他的父亲只有出去借。

因为借钱借到别人都怕了,绕了一大圈只借到三百块。没有办法,他的父亲只好回家跟他爷爷商量,把爷爷的一副棺材板卖了换钱,这才勉强凑够数。由于父亲不放心,亲自把钱送到学校。因为担忧儿子,也不知忙碌了多少天都没有睡好,到了儿子的寝室,一看到他的同学就问:“我儿子住在哪家医院?”

结果他儿子的同学就说了:“你儿子根本没有生病,他是跟他女朋友去照艺术照。”父亲根本没想到会是这样,听完当场就气昏过去了,打击太大了。当父亲醒过来,见到儿子,非常难过地问:“你怎么可以做的出这样的事情?”结果他的儿子说:“这有什么!我的同学都这样!”

父亲悲痛欲绝,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付出这么大的心血,得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很多人都觉得这个父亲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悲之处,孩子之所以会这样,是家长只灌输他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只有学习才是出路的价值观。家长并没有教导孩子,要感恩父母的付出,要时时刻刻替人着想,更没有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过多的负面案例我不想宣讲太多,用钱文忠教授的一段话结束这让人脊背发寒的第二部分。钱文忠教授说,社会的现状,网络时代,人们的关系冷漠,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延伸出来的问题很多:商业化、信仰危机„„这些都会给当今社会教育提出深刻的思考,怎样学会做人做事,《弟子规》是行为规范的全面体现,浅显中却蕴含着大智慧。”

如何让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宠爱、独占的孩子,在今天懂得感恩、分享、回报,从小享受很多自由的孩子,懂得约束、懂得退让,钱文忠认为要靠家庭教育,靠父母的努力,“如果我们要寻找一本教材的话,找不到比《弟子规》更合适的教材。”

第三部分,坚持学习弟子规,家长身体力行,孩子将享有幸福的人生。

我们再看一个真实的案例,22岁的兰州青年胡斌来到高碑店市,再次坐在讲台上,面对市委书记等上千名观众,做传统文化的讲师。他上一堂课是在省会河北会堂举办的首届公民德行论坛上,有2400多人听了他的讲座,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关注他的人数达数以几十万计。

一年之前,他还是一个绝望的社会青年。曾因品行顽劣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辍学后离家游荡北京,挥霍家里的积蓄,天天KTV 、不分昼夜上网打游戏、在马路上疯狂飙车„„几年的疯狂享受带来了惨痛的恶果,不到20岁视力严重下降、记忆力几乎丧失、染上难以启齿的疾病,医生给他检查,叹息:你这个小伙子是在作死吗?

生命的转机来源于一本小书。与爸爸分居多年的妈妈幸运地接触到传统文化,开始学习《弟子规》,改变了心性和人生。她将已经走入穷途末路、身无分文的胡斌召回,给儿子提出了一个条件:你只要看完一套《弟子规》的讲座,我就给你钱。

无奈,胡斌耐着性子开始看一套北京企业家胡晓林讲授的学习《弟子规》后身心和企业转变的光盘。没想到,三天三夜,他几乎没动地方,将这套讲座看完,不住地痛哭。源自孔子的古老的圣贤教育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他终于知道,人生在世,最基本的品德是孝道。他深深地忏悔,错了,自己全都错了„„

在妈妈安排下,他去一家养老院当义工,同时学习《弟子规》。很快,老人们都把他当成亲孙子看待,给他留好吃的零食,甚至要把孙女介绍给他,他感受着做一个好人给他带来的幸福与感动。

半年后,他加入了传统文化教育志愿者团队,在各地的公民德行教育论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到之处,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小胡老师”。在石家庄,论坛刚结束,他就被请到两所中学演讲,一位校长说,小胡老师的经历太有代表性了,现在有许多问题学生,学校和家庭都没有办法,他的亲身体会非常有说服力,给我们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份古老的药方,那就是传统文化,那就是《弟子规》教育。

这个案例在网络上流传很广,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搜索查看。通过这个案例我想说的是,不知道有多少家长知道吸引力法则?所谓的吸引力法则指的是宇宙天地运行都有一定的规律,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吸引来的就是什么样的人。

你看,混混与混混为伍,小偷与小偷同行,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就是这个道理。人生走错一步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及时悬崖勒马,发善念善心,做善行善举,感召来的就是幸福人生。

《教育规划纲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一个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当今我国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之中,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德育为先,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弟子规》为落实德育提供很好地容易操作的载体。

今天给大家阐述的是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在我们推广国学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还存在这样的疑虑:给孩子报了国学补习班,学校里也有教弟子规,但全部都只是千篇一律的背诵,或者是讲一些古代故事,孩子既不能完全理解,也无法应用到实践当中,结果是好像没什么用。

每当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就想起了我的禅宗师傅法彻禅师宣讲《金刚经》时候的一句话,有很多佛子将流利的背诵金刚经当成了修佛的根本,其实是背道而驰。我们修习任何一部善书,都不是不求甚解,应该用一种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融汇于生活细微之处。这就是于寻常处见功夫。

那么,如果能让孩子理解弟子规,如何能潜移默化的改变孩子,如何能让弟子规成为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而走近幸福的人生,这些课题我们留待下一次直播一一阐述。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同仁,各位大德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受中童家庭医生邀请,第一次通过这个平台跟大家近距离分享国学知识。今天我要宣讲的内容是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生活中,关于学习弟子规家长提出了很多问题,有的家长说,自己也教孩子弟子规、三字经,但总坚持不下来。

我问这些家长,你每天早上都不愿意起来上班,恨不能给老板发个信息说辞职,但为什么你最终还是要起来,老老实实的打卡考勤?家长说,因为生活所迫,我要活着。

我说,因为你提前预见了结果,所以再怎么不情愿也会克服困难,坚持上班。学习弟子规无法坚持,是因为你预见不到学习的好处,所以才会半途而废。还有的家长说,我们都知道弟子规是个好东西,但学这东西好在哪里,学它能干什么?今天,我们就分成三个部分,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第一部分,学习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从古至今,中国历来是推崇道德的国家,“礼义廉耻”、“孔孟之道”等曾经主宰中国人几千年的精神世界。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铁骑曾饮马欧洲,但强大的元朝入主中原后,被汉族先进的文化所征服。这说明,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代代传承。

再回头看,二战结束以后,我们的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为了能够与世界接轨,接受国外先进的技术,一代伟人开启了改革开放的盛世篇章。此后的历程中,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用几十年就赶超了国外百年积累的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前所未有的大幅提高。听众中如果有70后,80后,你们应该还记得小时候那段艰苦岁月吧?

获得了巨大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吸收了西方的一些糟粕文化,在别有用心的反华势力鼓动下,西方文化大举入侵,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发生了改变,在“致富最光荣”,“一切向钱看”,“笑贫不笑娼”等歪风邪气的煽动下,国人出现了一些歪风邪气,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舞台上,时时上演着这样的悲喜剧:看到有人摔倒可千万别去扶, 这一扶搞不好就是几万块钱的医药费;看到马路上有人偷东西可千万别吱声, 你这一喊多半被小偷围殴一通;想要跳楼、跳河,放心的跳吧,不会有人拦你,也不会有人救你;如果遇到入室盗窃的, 最好假装睡着不要高声呼救,以免遭到人身侵害;如果你与之搏斗, 打不过你倒霉, 打得过也不能打死打残, 否则还是你倒霉。

于是乎,很多人悲观的认为,这已经不再是那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古老国家;于是乎,不少头脑混乱的网友跟着起哄,说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于是乎,英语热,出国热,曾席卷了半个中华大地。

每当看到这些报道,我都觉得可笑。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一个濒临死亡的癌症病人,要试用一种治癌药物,但医生告诉他服用这个药物可能会带来脱发、消瘦、腹泻、脱水等副作用,但如果不用可能就要等待死亡,如果你是那个病人,这个药用还是不用?

当然要用!因为只要治愈癌症,病人康复以后就有无数种手段去抵消副作用带来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你再看看我们的国家,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国家在世界政坛上的影响力大幅提高;经济领域,王健林,马云,董明珠等一批企业家将中国制造推上世界舞台。

已经觉醒的大国,文化上又岂能任由西方欺凌?国家多次释放出明确信号,将国学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王健林、马云的演讲当中,多次提及德行!这充分说明,忍受了几十年西方文化的入侵之后,国家已经开始大举反击!

我甚至可以预见,当年的出国热、英语热将一去不返,未来十年,中国文化领域将充斥一个声音,学好国学文化,做好中华传人!中华文化的复兴,哪里才是着眼点?伟人早就说过,一切从娃娃抓起!

所以我说,学习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不可逆的历史潮流,是民族伟大复兴关键的一个环节。预见了这个趋势,看懂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所以奉劝父母们提早引起重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第二部分,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在现代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孩子成绩上取得了高分,掌握了多种技能,却输了人生。

有教育学者跟我聊天,说今天的孩子,比历史上任何时候的孩子都更苦,更可怜。他们被逼着学一大堆东西,没有爱好,没有理想。除了自己,没有他人,没有爱心,没有国家民族的观念,人性严重扭曲。

他给我说了几个例子。

东南沿海某城,一位初一的孩子在教室里喝农药自杀,这个孩子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他的遗书里有一句话让父母痛不欲生:“我太累了,如果不上学那该多好,死或许就是一种自由的解脱。”

无独有偶。

有一个学生犯了错,班主任批评了她。她就爬上了教学楼,要跳楼——除非班主任跪下向她求情。结果,为了怕出更大的事,班主任老师当场下跪,对学生苦苦哀求。

在校园里,有一对男女学生紧紧搂抱在一起,一位老师看见了,就上前进行教育。没想到,这位男学生对老师大喝一声:“你给我滚开!”。这位老师说,我是学校老师,有责任教育你„„话没说完,男学生提起一条凳子就冲出去追打老师„„

如果这些新闻你没有看到过,当初那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马加爵大家总不应该陌生。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说,马加爵的学习成绩不够优秀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乱相?这源于思想观念的颠倒混乱。如果这些孩子从小建立起孝亲尊师的观念,怎么会干出这样不堪的事情呢?

同学们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从小接受的是什么观念?电视上教的是打斗残杀、情欲;父母攀比的是分数,是谁会古筝会吉他,在孩子小小的心灵当中,种下了争斗、攀比的种子,当恶果来临时,到底是孩子的错,还是家长的错?

有一个大学生,打电话给他的父亲,称自己生病要住院,需要一千二百块钱医药费。这个学生来自农村,家境贫寒,平常都是父母到整个村子向别人借钱交学费,才勉强供他去读书。这下一开口就要一千两百块,他的父亲只有出去借。

因为借钱借到别人都怕了,绕了一大圈只借到三百块。没有办法,他的父亲只好回家跟他爷爷商量,把爷爷的一副棺材板卖了换钱,这才勉强凑够数。由于父亲不放心,亲自把钱送到学校。因为担忧儿子,也不知忙碌了多少天都没有睡好,到了儿子的寝室,一看到他的同学就问:“我儿子住在哪家医院?”

结果他儿子的同学就说了:“你儿子根本没有生病,他是跟他女朋友去照艺术照。”父亲根本没想到会是这样,听完当场就气昏过去了,打击太大了。当父亲醒过来,见到儿子,非常难过地问:“你怎么可以做的出这样的事情?”结果他的儿子说:“这有什么!我的同学都这样!”

父亲悲痛欲绝,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付出这么大的心血,得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很多人都觉得这个父亲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悲之处,孩子之所以会这样,是家长只灌输他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只有学习才是出路的价值观。家长并没有教导孩子,要感恩父母的付出,要时时刻刻替人着想,更没有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过多的负面案例我不想宣讲太多,用钱文忠教授的一段话结束这让人脊背发寒的第二部分。钱文忠教授说,社会的现状,网络时代,人们的关系冷漠,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延伸出来的问题很多:商业化、信仰危机„„这些都会给当今社会教育提出深刻的思考,怎样学会做人做事,《弟子规》是行为规范的全面体现,浅显中却蕴含着大智慧。”

如何让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宠爱、独占的孩子,在今天懂得感恩、分享、回报,从小享受很多自由的孩子,懂得约束、懂得退让,钱文忠认为要靠家庭教育,靠父母的努力,“如果我们要寻找一本教材的话,找不到比《弟子规》更合适的教材。”

第三部分,坚持学习弟子规,家长身体力行,孩子将享有幸福的人生。

我们再看一个真实的案例,22岁的兰州青年胡斌来到高碑店市,再次坐在讲台上,面对市委书记等上千名观众,做传统文化的讲师。他上一堂课是在省会河北会堂举办的首届公民德行论坛上,有2400多人听了他的讲座,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关注他的人数达数以几十万计。

一年之前,他还是一个绝望的社会青年。曾因品行顽劣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辍学后离家游荡北京,挥霍家里的积蓄,天天KTV 、不分昼夜上网打游戏、在马路上疯狂飙车„„几年的疯狂享受带来了惨痛的恶果,不到20岁视力严重下降、记忆力几乎丧失、染上难以启齿的疾病,医生给他检查,叹息:你这个小伙子是在作死吗?

生命的转机来源于一本小书。与爸爸分居多年的妈妈幸运地接触到传统文化,开始学习《弟子规》,改变了心性和人生。她将已经走入穷途末路、身无分文的胡斌召回,给儿子提出了一个条件:你只要看完一套《弟子规》的讲座,我就给你钱。

无奈,胡斌耐着性子开始看一套北京企业家胡晓林讲授的学习《弟子规》后身心和企业转变的光盘。没想到,三天三夜,他几乎没动地方,将这套讲座看完,不住地痛哭。源自孔子的古老的圣贤教育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他终于知道,人生在世,最基本的品德是孝道。他深深地忏悔,错了,自己全都错了„„

在妈妈安排下,他去一家养老院当义工,同时学习《弟子规》。很快,老人们都把他当成亲孙子看待,给他留好吃的零食,甚至要把孙女介绍给他,他感受着做一个好人给他带来的幸福与感动。

半年后,他加入了传统文化教育志愿者团队,在各地的公民德行教育论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到之处,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小胡老师”。在石家庄,论坛刚结束,他就被请到两所中学演讲,一位校长说,小胡老师的经历太有代表性了,现在有许多问题学生,学校和家庭都没有办法,他的亲身体会非常有说服力,给我们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份古老的药方,那就是传统文化,那就是《弟子规》教育。

这个案例在网络上流传很广,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搜索查看。通过这个案例我想说的是,不知道有多少家长知道吸引力法则?所谓的吸引力法则指的是宇宙天地运行都有一定的规律,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吸引来的就是什么样的人。

你看,混混与混混为伍,小偷与小偷同行,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就是这个道理。人生走错一步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及时悬崖勒马,发善念善心,做善行善举,感召来的就是幸福人生。

《教育规划纲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一个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当今我国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之中,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德育为先,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弟子规》为落实德育提供很好地容易操作的载体。

今天给大家阐述的是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在我们推广国学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还存在这样的疑虑:给孩子报了国学补习班,学校里也有教弟子规,但全部都只是千篇一律的背诵,或者是讲一些古代故事,孩子既不能完全理解,也无法应用到实践当中,结果是好像没什么用。

每当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就想起了我的禅宗师傅法彻禅师宣讲《金刚经》时候的一句话,有很多佛子将流利的背诵金刚经当成了修佛的根本,其实是背道而驰。我们修习任何一部善书,都不是不求甚解,应该用一种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融汇于生活细微之处。这就是于寻常处见功夫。

那么,如果能让孩子理解弟子规,如何能潜移默化的改变孩子,如何能让弟子规成为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而走近幸福的人生,这些课题我们留待下一次直播一一阐述。


相关文章

  • 小学弟子规教学工作总结
  • 篇一:弟子规教学总结 2011-2012学年上学期 <弟子规>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弟子规>诵读活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使得<弟子规>诵读在全校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一段时间下来,学生都大有收获,我 ...查看


  • 弟子规心得 2
  • 心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以下是查字典范文大全小 ...查看


  • [弟子规]教案
  • <弟子规>--劳教学员的基本道德规范 授课人:上海市劳动教养收容所 潘阳 授课流程: 教学过程 一.引导进入主题--(3分钟)(课件1-3) (授课步骤) 1.(开课引入)播放劳教学员自述视频. 2.提出问题:<弟子规&g ...查看


  •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一) 为了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丰学习弟子规的体会与感受富校园文化,根据教育局的安排,我校号召全校师生诵读<弟子规>.学习圣人经典,传承民族经典文化的读书学习活动在我校开展.现在 ...查看


  • 学习弟子规意义论文_参考素材[1]
  • ~<弟子规>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养成诚实守信的做人品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的价值观念: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与良好的人际习惯等几个方面. 论文关键词: 李毓秀:&l ...查看


  • 五年级[弟子规-总叙]教学设计
  • <弟子规>总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查看


  • 弟子规心得体会
  • 学习<弟子规>心得 自从学习了<弟子规>使我知道了很多道理,也让我增长了智慧. "做人要知恩图报.待人待物要具有恭敬心.为人要谦虚谨慎.找准人生目标„„"这些都是从<弟子规>里学到的, ...查看


  • 弟子规备课 1
  • 第二课 内容: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一.课前准备 1. 班主任老师点名,请两位老师助理,协助老师举牌子. 带领小朋友们齐读班训: 诚实.恭敬.谦虚.和睦.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四正: 书正.椅正.身正.心正 五到: ...查看


  • 入则孝教案
  • <入则孝>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二.教材分析::三.学生分析:现在的孩子条件好, 事事都由父母打点,参加劳动的机:四.教学目标: 1. 能熟练诵读所学内容,懂 得句子的含义 ...查看


  • 浅谈对[弟子规]的理解
  • 浅谈对<弟子规>的理解 -开展<依托〈弟子规〉践行礼仪教育的实验研究>收获 教育青少年的良书<弟子规>,规范员工行为的良书<弟子规>,熏陶人性情的良书<弟子规>--可以说<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