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定律是怎么来的?

目光从地面拉到星空,有没有好奇过古人是怎么测量计算天空中星星间的距离以及它们与地球的距离的?教材或者习题很少会告诉你先人的探索过程,大多直接告诉你结果。譬如行星运动的开普勒三大定律,估计你们每个人都会背下来,还会用它做题目。但学习物理就是背公式、套题目吗?你有没有想过在物理历史上写下光辉一笔的行星三大定律是怎么得来的?花了开普勒多少时间和精力?

我曾在大学物理课上问过大一新生,不出所料,几乎所有的回答是:书上是这么写的。这种回答蕴含着一个事实,考试时候不会考到这样的问题,无论学生还是老师,不用操心去问。所以你看,考试物理和真实物理进化过程是不一样的,哪个具有浓厚的物理味?开普勒的老师是第谷,第谷花了近六十年的时间,测量得到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围绕太阳转动的半径和周期。有了这些珍贵的数据,如何分析看出数据(物理量)之间的规律?横坐标是什么?纵坐标是什么?开普勒选的是半径和向心加速度,那时候牛顿还没有出现,但向心加速度的定义是有的。我经常会开玩笑说,假如你穿越到牛顿同时代,你虽然拥有比牛顿领先几百年的物理知识,但你的物理素养,远远不及他。坐标用的是对数坐标,如图1.9所示。

图1. 9左图中第一列表示行星名称。实际上行星轨道是一个很接近圆的椭圆,第二列尺表示平均距离,第三列T表示周期,第四列表示向心加速度。图1.9右图表示向心加速度对数勺平均距离对数关系图,呈线性关系,斜率是-2,即表示向心加速度反比于平均距离的平方。由向心加速度的定义,可以推出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的二次方成正比,这就是开普勒第二定律。开普勒本人对这个发现很骄傲,后来他写道:“I first believed I was dreaming ...But it is absolutely certain and exact that the ratio which exists between the periodic times of any two planets is precisely the ratio of the (3/2)th power of the mean distance.”( Quote (translated) from “ The Harmonies of the World” by Kcpler(l619))。

由这个例子我们看到,先有对物理现象的观测、测量,得到大量的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物理定律。这就是活生生的物理,比死气沉沉的考试物理好玩多了。

内容来源:书问

书名 奇妙的物理世界 作者邱为钢, 编著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定价49.8元

目光从地面拉到星空,有没有好奇过古人是怎么测量计算天空中星星间的距离以及它们与地球的距离的?教材或者习题很少会告诉你先人的探索过程,大多直接告诉你结果。譬如行星运动的开普勒三大定律,估计你们每个人都会背下来,还会用它做题目。但学习物理就是背公式、套题目吗?你有没有想过在物理历史上写下光辉一笔的行星三大定律是怎么得来的?花了开普勒多少时间和精力?

我曾在大学物理课上问过大一新生,不出所料,几乎所有的回答是:书上是这么写的。这种回答蕴含着一个事实,考试时候不会考到这样的问题,无论学生还是老师,不用操心去问。所以你看,考试物理和真实物理进化过程是不一样的,哪个具有浓厚的物理味?开普勒的老师是第谷,第谷花了近六十年的时间,测量得到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围绕太阳转动的半径和周期。有了这些珍贵的数据,如何分析看出数据(物理量)之间的规律?横坐标是什么?纵坐标是什么?开普勒选的是半径和向心加速度,那时候牛顿还没有出现,但向心加速度的定义是有的。我经常会开玩笑说,假如你穿越到牛顿同时代,你虽然拥有比牛顿领先几百年的物理知识,但你的物理素养,远远不及他。坐标用的是对数坐标,如图1.9所示。

图1. 9左图中第一列表示行星名称。实际上行星轨道是一个很接近圆的椭圆,第二列尺表示平均距离,第三列T表示周期,第四列表示向心加速度。图1.9右图表示向心加速度对数勺平均距离对数关系图,呈线性关系,斜率是-2,即表示向心加速度反比于平均距离的平方。由向心加速度的定义,可以推出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的二次方成正比,这就是开普勒第二定律。开普勒本人对这个发现很骄傲,后来他写道:“I first believed I was dreaming ...But it is absolutely certain and exact that the ratio which exists between the periodic times of any two planets is precisely the ratio of the (3/2)th power of the mean distance.”( Quote (translated) from “ The Harmonies of the World” by Kcpler(l619))。

由这个例子我们看到,先有对物理现象的观测、测量,得到大量的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物理定律。这就是活生生的物理,比死气沉沉的考试物理好玩多了。

内容来源:书问

书名 奇妙的物理世界 作者邱为钢, 编著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定价49.8元


相关文章

  • 连乘法口诀也不会的学生,怎么教乘法运算定律
  • 连乘法口诀也不会的学生,怎么教乘法运算定律 2016-01-27 06:55阅读: 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徐营小学 刘勇 邮编:277531 电话:[1**********] 学生情况调查:在研究学生错误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发现学生的错误特别离奇 ...查看


  • 遗传分子基础问题
  • 爱智康·刘伸琴 我提倡,"教学应当像生命活动一样,高效.有序",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学生应当像生命活动一样高效.有序,而我是把关的"细胞核". 遗传学是生物科目的重点考点,也是高考大题容易失分 ...查看


  • 童年的发现的教学设计
  • 童年的发现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一)板书:童年. 人们常说"童年"生活是美好.幸福的,那时因为童年的孩子活泼.好动,富有朝气,他们对事物常带着好奇,充满着幻想,并且善于探索.课文中的"我&qu ...查看


  • 垃圾人定律:怎么样远离负能量的人
  • 我有个朋友,他曾经因为他的奇葩同事差点毁容. 那个奇葩同事刚刚贷款买了房子,每个月都要还房贷,大家都非常善良,想着他经济压力一定很大,所以每次聚餐的时候,都让他出个零头钱就算了,甚至还时不时帮他买单. 有一次聚餐他来晚了,大家没有等他,因为 ...查看


  • 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怎么体现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 学生的问题:分离定律是学习遗传学的开始,学习知道了规律,但对研究过程不重视或不了解,领悟不到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如何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去分析和推理,通过背景材料,熟悉科学研究的 ...查看


  •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五大定律和两个性质. 2.掌握积.商的变化规律. 3.能运用这些定律.性质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定律.性质和规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如何" ...查看


  • 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
  • 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导学案)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迁移.练习.交流等活动中,发展推 ...查看


  • 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
  • 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 ...查看


  • 王永静电力常量与麦克斯韦方程组
  • 静电力常量的数值究竟是谁给出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讲到,在库仑那个年代,无法精确测量物体的电荷量,甚至连电荷量的单位都没有. 课本上接着讲了利用相同金属球分电荷的方法.下面还有一个注释说,库仑最初的实验是用带电木髓球进行的,并非金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