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认定评审整改报告
编写人:XXX
审核人:XXX
签发人:XXX
XX 市XX 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二○一一年X 月X 日
资质认定评审整改报告
根据我单位的申请,实验室资质认定XX 评审组受国家认监委(XX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委派,依据国家认监委认实涵
[2011]XX号(或XX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现场评审通知书XXXX-XX 号)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于XXXX 年X 月XX 至XX 日对我单位进行了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评审(或复评审)。评审组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我单位实验室环境进行现场查看、对检测人员进行了提问、理论考试、实际操作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的考核,并对技术文件、原始记录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评审组认为我单位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编制了相应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各种记录表格等,覆盖了资质认定所规定的条款。组织管理、实验室环境、仪器设备、量值溯源、人员素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相关要求。对照“评审准则”的要求评审组认为我单位还存在不足的有8项(基本符合5项、不符合项2项和缺此项1项)。
(一)问题表述
1、手册中未规定核查人员的职责;
2、日常质量监督记录不完善;
3、《记录管理程序》中未对管理记录作相应规定;
4、无期间核查原始记录;
5、未制定仪器设备校准/或检定(验证) 、确认的总体要求;
6、体系文件中未明确客户对抽样计划的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
7、未开展实验室间比对;
8、未开展一个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二)整改措施
针对评审组在本次评审中发现的问题,我单位从领导到检测人员都非常重视,针对问题的整改召开了专题会议,由问题所在的科室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并经我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组审查同意,由相关科室负责整改措施的实施,具体整改措施如下:
1、综合质控室负责编写核查人员的职责;
2、综合质控室负责对今后的日常质量监督记录进行审核把关,各质量监督员负责详细和完整填写质量监督记录;
3、综合质控室负责对《管理体系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进行修改,增加对管理记录的要求作出具体描述和规定;
4、监测技术室负责按照期间核查计划、开展设备期间核查工作,并做好核查记录;
5、监测技术室负责制定仪器设备校准/或检定(验证) 、确认的总体要求;
6、综合质控室负责编写体系文件中客户对抽样计划的偏
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规定;
7、监测技术室负责完成实验室间比对工作;
8、监测技术室负责一个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三)整改完成情况
我单位由相关科室负责人组织按照制定的整改措施对本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由质量体系运行内审组负责监督验证,并经质量负责人确认。按照评审组的要求,对评审中发现的8个基本符合、不符合和缺此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整改,整改结果已满足“评审准则”的有关规定,并报评审组长认可。
1、综合质控室已完成检测核查人员岗位职责的编写,经领导批准,对《质量手册》进行了修订,现已装订并发放给检测人员;(见附件一)
2、综合质控室已组织各质量监督员进行了学习培训,现各项运行记录已按规范要求认真填写;(见附件二)
3、综合质控室已在《管理体系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对管理记录的要求作出具体描述和规定,经领导批准,对《程序文件》进行了修订,现已装订并发放给检测人员;(见附件三)
4、监测技术室已按照设备期间核查计划,开展了期间核查工作,并认真填写了期间核查记录;(见附件四)
5、监测技术室已完成仪器设备校准/或检定(验证)、确认总体要求一览表的编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对《质量手册》
进行了修订,现已装订并发放给了检测人员;(见附件五)
6、综合质控室已完成“客户对抽样计划的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条款的编写,经领导批准,在《采样及样品管理程序》中增加了该条款,现已完成装订,并发放给了检测人员;(见附件六)
7、监测技术室已根据“实验室间比对”要求同XX 县环境监测站进行了实验室间比对,并对比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见附件七)
8、监测技术室已按要求完成了一个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见附件八)
评审组提出的8个问题与评审准则对照情况、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见附表和附件。
(1)附表:现场评审提出的问题、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表
(2)附件:整改完成情况见各照片及附件
二〇XX 年XX月XX日
附表: 现场评审提出的问题、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表
附件一:略
资质认定评审整改报告
编写人:XXX
审核人:XXX
签发人:XXX
XX 市XX 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二○一一年X 月X 日
资质认定评审整改报告
根据我单位的申请,实验室资质认定XX 评审组受国家认监委(XX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委派,依据国家认监委认实涵
[2011]XX号(或XX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现场评审通知书XXXX-XX 号)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于XXXX 年X 月XX 至XX 日对我单位进行了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评审(或复评审)。评审组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我单位实验室环境进行现场查看、对检测人员进行了提问、理论考试、实际操作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的考核,并对技术文件、原始记录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评审组认为我单位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编制了相应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各种记录表格等,覆盖了资质认定所规定的条款。组织管理、实验室环境、仪器设备、量值溯源、人员素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相关要求。对照“评审准则”的要求评审组认为我单位还存在不足的有8项(基本符合5项、不符合项2项和缺此项1项)。
(一)问题表述
1、手册中未规定核查人员的职责;
2、日常质量监督记录不完善;
3、《记录管理程序》中未对管理记录作相应规定;
4、无期间核查原始记录;
5、未制定仪器设备校准/或检定(验证) 、确认的总体要求;
6、体系文件中未明确客户对抽样计划的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
7、未开展实验室间比对;
8、未开展一个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二)整改措施
针对评审组在本次评审中发现的问题,我单位从领导到检测人员都非常重视,针对问题的整改召开了专题会议,由问题所在的科室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并经我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组审查同意,由相关科室负责整改措施的实施,具体整改措施如下:
1、综合质控室负责编写核查人员的职责;
2、综合质控室负责对今后的日常质量监督记录进行审核把关,各质量监督员负责详细和完整填写质量监督记录;
3、综合质控室负责对《管理体系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进行修改,增加对管理记录的要求作出具体描述和规定;
4、监测技术室负责按照期间核查计划、开展设备期间核查工作,并做好核查记录;
5、监测技术室负责制定仪器设备校准/或检定(验证) 、确认的总体要求;
6、综合质控室负责编写体系文件中客户对抽样计划的偏
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规定;
7、监测技术室负责完成实验室间比对工作;
8、监测技术室负责一个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三)整改完成情况
我单位由相关科室负责人组织按照制定的整改措施对本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由质量体系运行内审组负责监督验证,并经质量负责人确认。按照评审组的要求,对评审中发现的8个基本符合、不符合和缺此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整改,整改结果已满足“评审准则”的有关规定,并报评审组长认可。
1、综合质控室已完成检测核查人员岗位职责的编写,经领导批准,对《质量手册》进行了修订,现已装订并发放给检测人员;(见附件一)
2、综合质控室已组织各质量监督员进行了学习培训,现各项运行记录已按规范要求认真填写;(见附件二)
3、综合质控室已在《管理体系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对管理记录的要求作出具体描述和规定,经领导批准,对《程序文件》进行了修订,现已装订并发放给检测人员;(见附件三)
4、监测技术室已按照设备期间核查计划,开展了期间核查工作,并认真填写了期间核查记录;(见附件四)
5、监测技术室已完成仪器设备校准/或检定(验证)、确认总体要求一览表的编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对《质量手册》
进行了修订,现已装订并发放给了检测人员;(见附件五)
6、综合质控室已完成“客户对抽样计划的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条款的编写,经领导批准,在《采样及样品管理程序》中增加了该条款,现已完成装订,并发放给了检测人员;(见附件六)
7、监测技术室已根据“实验室间比对”要求同XX 县环境监测站进行了实验室间比对,并对比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见附件七)
8、监测技术室已按要求完成了一个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见附件八)
评审组提出的8个问题与评审准则对照情况、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见附表和附件。
(1)附表:现场评审提出的问题、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表
(2)附件:整改完成情况见各照片及附件
二〇XX 年XX月XX日
附表: 现场评审提出的问题、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表
附件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