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七折利率下限

2013年07月20日 05:13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高晨 马文婷

分享到:更多

0人

0人参与0条评论

京华时报制图杨佳宁

个人房贷利率下限不变 或择机有序放开存款利率

昨日央行宣布,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重要一步。

1996年我国以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突破口,正式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2003年之前,银行定价权浮动范围只限30%以内,2004年贷款上浮范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7倍。

2004年10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与此同时,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设底,但不可较基准利率上浮。

2006年8月,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浮动范围,下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5倍。

2008年10月,央行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的自主定价权,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

2012年6月,进一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权威发布

贷款利率全面放开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具体的内容包括;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值得注意的是,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利率市场化条件具备

央行表示,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宏微观条件已基本具备。从宏观层面看,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形势基本稳定,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有利时机。从微观主体看,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机构财务硬约束进一步强化,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和居民对市场化定价的金融环境也更为适应。

此外,从市场基础看,经过多年的建设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已成为企业债券、衍生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的重要基准。从调控能力看,货币政策向金融市场各类产品传导的渠道也已较为畅通。

有利于小微企业信贷

央行指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将促使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债券、股票等进行直接融资,不仅有利于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促进社会融资的多元化;也为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留出更大的空间,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

央行称,总体看,此项改革是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将推存款保险制度

央行表示,2003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尚未完全到位,同时存款保险(放心保)制度、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机制也正在逐步建立过程中。为此,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条件,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贺力平认为,未来一旦银行使用利率杠杆进行竞争,势必有一些银行面临新的风险,要维护整个市场稳定,公众信心,势必要有存款保险体制推出,它将对利率市场化奠定非常重要的制度基础。

□权威释疑

为何保留个人房贷利率下限?

央行指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央行对个人住房贷款实施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审慎性监管,要求商业银行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因此,此次改革未对现行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作出调整,其利率下限仍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不变。

为何取消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

央行指出,放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从外部条件看,除农村信用社外,包括农业银行[0.00% 资金 研报]、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在内的其他各类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均已放开,通过竞争决定贷款利率的机制初步形成;从内部条件看,自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其内控管理水平逐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明显增强,贷款定价机制不断完善,定价行为趋于理性;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农村信用社实际贷款利率已极少触及上限,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后,涉农贷款利率不会大幅提高。

央行称,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不再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设立上限,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按照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自主定价;有利于统一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政策,营造各类金融机构间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不断优化涉农资金配置效率,对促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具有积极意义。

为何存款利率暂时不能放开?

目前,仅有存款利率上限没有放开,成为利率市场化最后一块堡垒。央行有关负责人就对此解释说,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多位金融专家也认为,放开存款利率时机未到。“存款利率上限现在绝不能放开。”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不久前指出,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了不利于直接金融的发展。现在各类投资理财业务膨胀就是在规避存款利率上限,不明确法律关系和风险兜底,演变为高息揽存。“从理财市场的复杂局面就能看出,一旦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会如何演变?”

□专家点评

利率市场化迈出重大一步

国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表示,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又迈进重要一步,未来存款利率市场化将随之继续推进。此举对银行贷款定价能力的精细化是考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净息差将逐步降低,倒逼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加快。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0.75% 资金 研报]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取消存款利率下限,是为了逼迫银行转向他们更有议价能力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之上,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取消贷款下限,则意味着央行之后将不再设置基准利率,没有基准标尺之后,是对银行业产品自主定价的实弹演习。而城镇化、融资多元化、金融科技化也成为影响银行业的主要因素。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表示,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需要推进的目标,因为这可以促进银行业竞争的充分性,使得银行在贷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来自主定价,来反映银行自身的成本、经营管理状况和效率,促进银行的竞争,使得银行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各方影响

>>银行

有利于提高银行管理水平

7月17日,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对外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根本方向在于完善利率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建议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将贷款风险定价自主权交给银行,有利于促进银行提高管理水平,也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这可以带来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对银行之前总是受到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限制,银行的经营能力得不到提升,取消下限可以提高银行自身的经营能力;二是取消下限使得企业,特别是央企国企对银行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强,这样就迫使一些银行为了提高收益,更多地转向中小企业。

加速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光大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表示,央行放开对贷款利率限制,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环,然后接下来会慢慢放开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的放开将给银行财富管理带来全方位的影响,资产定价将变得更加透明,商业银行息差被压缩,经营模式转型压力加大,加速传统银行业务向投资银行、财富管理转变。

他还表示,贷款利率的放开也意味着企业融资渠道将多元化,伴随着金融脱媒的发展,大中型企业和政府平台更多是通过发债来融资,企业债券将会有更多、更好的买家,银行财富管理将有更多的可投资标的物。总之,利率市场化进程会进一步促使客户端向财富管理转型,投资端向资产管理转型。

中小银行或再度承压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主管合伙人王鹏程表示,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存贷款利率的定价是银行在存贷款市场胜败的关键因素。目前多数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基础仍然较弱,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定价能力有待提升。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精细化的定价管理,并推进系统改造是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

王鹏程认为,大型商业银行具备规模大、网点多、知名度高等方面的优势,而资金和客户充足、存贷款定价和资产负债风险管理也更加完备,因而中小型银行比大型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企业

贷款利率暂不会明显回落

交通银行[-1.79% 资金 研报]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央行此举这是在预料之中,目前来看,贷款需求在某些行业比较旺盛,总体来说,整个社会的融资需求不能说需求非常淡,对银行业有一些影响,但不构成较大压力。连平表示,从贷款利率来看,一季度加权平均利率是小幅度走低,目前为止,整个贷款基准利率上浮占比还是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下浮不超过20%,其余是基准利率。他指出,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很多融资是转向了债券,因而成本较低,不会有太大影响,而中小企业方面,商业银行则有一些定价能力,也不会出现非常明显和急剧的回落。

>>房地产市场

个人房贷优惠将难以重现

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从昨日央行出台的政策来看,房地产市场这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开发商的贷款利率,张大伟认为,这方面的贷款利率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不可能下浮。

个人房贷利率方面,银行一直以来都是执行0.7倍基准利率的利率下限,在实际操作中,银行目前由于资金面紧张和规模限制,银行放款时间依然很长,利率也都在8.5折以上,实际上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在实施贷款利率的市场化。首套房贷7折利率优惠是不可能再出现了,按照现在的资金情况,商业银行如果7折基本就是亏损。

□后市预测

利率市场化2017年前完成

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认为,以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标志,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迄今已经经历了17年。陈雨露认为,如果按照平均20年,最长23年(印度)的时间表粗略推算,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未来的3-5年内完成,即2015-2017年。如果结合中国在2020年之前实现资本账户开放,那么利率市场化在2015-2017年之间完成也是比较合理的时间安排。

央行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建议,在之后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中,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大型银行的窗口指导引导市场利率,最大限度地避免资金价格过度波动。也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由金融业同业组织相互协商,通过自律性管理确定合理的价格竞争区间,并向其成员机构建议,以使各种金融机构对市场利率水平形成共识,防止金融机构间无序竞争,同时保护存款者利益。

存款利率择机有序放开

招商银行[-2.33% 资金 研报]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小腊认为,放开贷款利率验证了之前大家对利率市场化的预期,先放开贷款利率限制,然后在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后,再逐步放开存款利率。

不过,对于下一步改革如何进行,央行也明确表态,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

“2015年之前,存款利率完全放开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担心,存款利率完全放开后,会有银行利息定得太高而出现行业恶意竞争。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存款增长缓慢、流动性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完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资金成本大幅上升必然会推动银行调高贷款利率,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就相应提高,对实体经济带来较大压力,甚至造成宏观经济的过度紧缩。连平指出,未来存款利率放开会逐步向前推进,例如先放开大额存款方面的利率市场化,短期内不会像贷款一样全部放开。

[责任编辑:wanggq] 标签:贷款定价 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下限

分享到:更多

0人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wanggq

更多>>农业

名次名称最新涨幅

1中农资源6.91-1.29%

2隆平高科21.05-1.50%

3丰乐种业8.44-1.97%

4国投中鲁5.81-2.19%

5新农开发4.87-2.21%

名次名称最新跌幅

1北大荒7.52-9.94%

2敦煌种业5.33-5.33%

3*ST大地15.15-4.30%

4顺鑫农业11.50-3.36%

5新赛股份4.92-2.77%

更多>>银行业

名次名称最新涨幅

1工商银行3.950.51%

2建设银行4.360.46%

3农业银行2.520.00%

4中国银行2.64-0.75%

5北京银行7.91-1.49%

名次名称最新跌幅

1平安银行9.43-3.97%

2民生银行8.41-3.67%

3兴业银行9.37-3.30%

4宁波银行8.05-2.66%

5招商银行10.92

2013年07月20日 05:13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高晨 马文婷

分享到:更多

0人

0人参与0条评论

京华时报制图杨佳宁

个人房贷利率下限不变 或择机有序放开存款利率

昨日央行宣布,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重要一步。

1996年我国以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突破口,正式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2003年之前,银行定价权浮动范围只限30%以内,2004年贷款上浮范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7倍。

2004年10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与此同时,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设底,但不可较基准利率上浮。

2006年8月,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浮动范围,下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5倍。

2008年10月,央行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的自主定价权,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

2012年6月,进一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权威发布

贷款利率全面放开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具体的内容包括;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值得注意的是,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利率市场化条件具备

央行表示,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宏微观条件已基本具备。从宏观层面看,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形势基本稳定,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有利时机。从微观主体看,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机构财务硬约束进一步强化,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和居民对市场化定价的金融环境也更为适应。

此外,从市场基础看,经过多年的建设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已成为企业债券、衍生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的重要基准。从调控能力看,货币政策向金融市场各类产品传导的渠道也已较为畅通。

有利于小微企业信贷

央行指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将促使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债券、股票等进行直接融资,不仅有利于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促进社会融资的多元化;也为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留出更大的空间,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

央行称,总体看,此项改革是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将推存款保险制度

央行表示,2003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尚未完全到位,同时存款保险(放心保)制度、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机制也正在逐步建立过程中。为此,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条件,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贺力平认为,未来一旦银行使用利率杠杆进行竞争,势必有一些银行面临新的风险,要维护整个市场稳定,公众信心,势必要有存款保险体制推出,它将对利率市场化奠定非常重要的制度基础。

□权威释疑

为何保留个人房贷利率下限?

央行指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央行对个人住房贷款实施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审慎性监管,要求商业银行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因此,此次改革未对现行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作出调整,其利率下限仍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不变。

为何取消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

央行指出,放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从外部条件看,除农村信用社外,包括农业银行[0.00% 资金 研报]、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在内的其他各类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均已放开,通过竞争决定贷款利率的机制初步形成;从内部条件看,自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其内控管理水平逐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明显增强,贷款定价机制不断完善,定价行为趋于理性;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农村信用社实际贷款利率已极少触及上限,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后,涉农贷款利率不会大幅提高。

央行称,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不再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设立上限,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按照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自主定价;有利于统一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政策,营造各类金融机构间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不断优化涉农资金配置效率,对促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具有积极意义。

为何存款利率暂时不能放开?

目前,仅有存款利率上限没有放开,成为利率市场化最后一块堡垒。央行有关负责人就对此解释说,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多位金融专家也认为,放开存款利率时机未到。“存款利率上限现在绝不能放开。”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不久前指出,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了不利于直接金融的发展。现在各类投资理财业务膨胀就是在规避存款利率上限,不明确法律关系和风险兜底,演变为高息揽存。“从理财市场的复杂局面就能看出,一旦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会如何演变?”

□专家点评

利率市场化迈出重大一步

国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表示,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又迈进重要一步,未来存款利率市场化将随之继续推进。此举对银行贷款定价能力的精细化是考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净息差将逐步降低,倒逼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加快。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0.75% 资金 研报]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取消存款利率下限,是为了逼迫银行转向他们更有议价能力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之上,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取消贷款下限,则意味着央行之后将不再设置基准利率,没有基准标尺之后,是对银行业产品自主定价的实弹演习。而城镇化、融资多元化、金融科技化也成为影响银行业的主要因素。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表示,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需要推进的目标,因为这可以促进银行业竞争的充分性,使得银行在贷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来自主定价,来反映银行自身的成本、经营管理状况和效率,促进银行的竞争,使得银行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各方影响

>>银行

有利于提高银行管理水平

7月17日,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对外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根本方向在于完善利率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建议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将贷款风险定价自主权交给银行,有利于促进银行提高管理水平,也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这可以带来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对银行之前总是受到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限制,银行的经营能力得不到提升,取消下限可以提高银行自身的经营能力;二是取消下限使得企业,特别是央企国企对银行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强,这样就迫使一些银行为了提高收益,更多地转向中小企业。

加速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光大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表示,央行放开对贷款利率限制,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环,然后接下来会慢慢放开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的放开将给银行财富管理带来全方位的影响,资产定价将变得更加透明,商业银行息差被压缩,经营模式转型压力加大,加速传统银行业务向投资银行、财富管理转变。

他还表示,贷款利率的放开也意味着企业融资渠道将多元化,伴随着金融脱媒的发展,大中型企业和政府平台更多是通过发债来融资,企业债券将会有更多、更好的买家,银行财富管理将有更多的可投资标的物。总之,利率市场化进程会进一步促使客户端向财富管理转型,投资端向资产管理转型。

中小银行或再度承压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主管合伙人王鹏程表示,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存贷款利率的定价是银行在存贷款市场胜败的关键因素。目前多数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基础仍然较弱,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定价能力有待提升。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精细化的定价管理,并推进系统改造是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

王鹏程认为,大型商业银行具备规模大、网点多、知名度高等方面的优势,而资金和客户充足、存贷款定价和资产负债风险管理也更加完备,因而中小型银行比大型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企业

贷款利率暂不会明显回落

交通银行[-1.79% 资金 研报]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央行此举这是在预料之中,目前来看,贷款需求在某些行业比较旺盛,总体来说,整个社会的融资需求不能说需求非常淡,对银行业有一些影响,但不构成较大压力。连平表示,从贷款利率来看,一季度加权平均利率是小幅度走低,目前为止,整个贷款基准利率上浮占比还是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下浮不超过20%,其余是基准利率。他指出,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很多融资是转向了债券,因而成本较低,不会有太大影响,而中小企业方面,商业银行则有一些定价能力,也不会出现非常明显和急剧的回落。

>>房地产市场

个人房贷优惠将难以重现

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从昨日央行出台的政策来看,房地产市场这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开发商的贷款利率,张大伟认为,这方面的贷款利率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不可能下浮。

个人房贷利率方面,银行一直以来都是执行0.7倍基准利率的利率下限,在实际操作中,银行目前由于资金面紧张和规模限制,银行放款时间依然很长,利率也都在8.5折以上,实际上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在实施贷款利率的市场化。首套房贷7折利率优惠是不可能再出现了,按照现在的资金情况,商业银行如果7折基本就是亏损。

□后市预测

利率市场化2017年前完成

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认为,以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标志,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迄今已经经历了17年。陈雨露认为,如果按照平均20年,最长23年(印度)的时间表粗略推算,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未来的3-5年内完成,即2015-2017年。如果结合中国在2020年之前实现资本账户开放,那么利率市场化在2015-2017年之间完成也是比较合理的时间安排。

央行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建议,在之后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中,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大型银行的窗口指导引导市场利率,最大限度地避免资金价格过度波动。也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由金融业同业组织相互协商,通过自律性管理确定合理的价格竞争区间,并向其成员机构建议,以使各种金融机构对市场利率水平形成共识,防止金融机构间无序竞争,同时保护存款者利益。

存款利率择机有序放开

招商银行[-2.33% 资金 研报]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小腊认为,放开贷款利率验证了之前大家对利率市场化的预期,先放开贷款利率限制,然后在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后,再逐步放开存款利率。

不过,对于下一步改革如何进行,央行也明确表态,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

“2015年之前,存款利率完全放开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担心,存款利率完全放开后,会有银行利息定得太高而出现行业恶意竞争。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存款增长缓慢、流动性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完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资金成本大幅上升必然会推动银行调高贷款利率,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就相应提高,对实体经济带来较大压力,甚至造成宏观经济的过度紧缩。连平指出,未来存款利率放开会逐步向前推进,例如先放开大额存款方面的利率市场化,短期内不会像贷款一样全部放开。

[责任编辑:wanggq] 标签:贷款定价 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下限

分享到:更多

0人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wanggq

更多>>农业

名次名称最新涨幅

1中农资源6.91-1.29%

2隆平高科21.05-1.50%

3丰乐种业8.44-1.97%

4国投中鲁5.81-2.19%

5新农开发4.87-2.21%

名次名称最新跌幅

1北大荒7.52-9.94%

2敦煌种业5.33-5.33%

3*ST大地15.15-4.30%

4顺鑫农业11.50-3.36%

5新赛股份4.92-2.77%

更多>>银行业

名次名称最新涨幅

1工商银行3.950.51%

2建设银行4.360.46%

3农业银行2.520.00%

4中国银行2.64-0.75%

5北京银行7.91-1.49%

名次名称最新跌幅

1平安银行9.43-3.97%

2民生银行8.41-3.67%

3兴业银行9.37-3.30%

4宁波银行8.05-2.66%

5招商银行10.92


相关文章

  • 我国利率市场化路径及影响探析
  • 摘 要: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重点将转向存款领域.文章介绍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路径以及下一步利率市场 ...查看


  • 浅谈市场化改革的利弊
  • 浅谈市场化改革的利弊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 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 ...查看


  •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从时间上来划分主要分为5个阶段. 一阶段:政策启动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 ...查看


  • "自律机制"引风波利率市场化下一站在哪
  • "自律机制"引风波利率市场化下一站在哪,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时间:2016年07月04日07:32编辑:六维影视新闻 四天之内,两发谴责声明,央行最近很忙.在6月30日的这份声明中,央行指出:"近日, ...查看


  • 央行牵头修订贷款通则民间金融合法化埋入伏笔
  • 央行牵头修订贷款通则 民间金融合法化埋入伏 笔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作者:张宇哲 2010年04月06日06:39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大中小 一项原本可能被废止的条例被赋予了新的重要使命,放贷人条例.民间借贷阳光 ...查看


  • 央行加息的双重含义
  • 10月28日晚央行加息,成为近来最具震撼力的财经新闻之一,当晚几乎达到了业内人士争相转告的程度.这固然与决策者的保密水平有关,却也反映了一种预期:无论主张与否,许多人认为近期内决策层出于种种考虑,不会做出这一重大决策. 由是,此次加息显得更 ...查看


  • 德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点与其金融业发展
  • 德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点 * 与其金融业发展 German interest rate market-based reform and its financial industry development 祝红梅 雷 曜 王亮亮 作者简介 ...查看


  • 危机管理中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 作者:刘锡良周轶海 财经科学 2011年04期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306(2010)12-0001-09 一.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分类和阶段分布 (一)什么是非常规货币政策 通常认为,美 ...查看


  •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有的影响
  •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有的影响 摘要:利率市场化是在市场机制的前提下,经过自由竞争,由供求关系影响的均衡利率.而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同时是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