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篇目练习归纳总结
一、人物传记类
1、篇目位置:
均置于第五大题,为值为16-17分。一般多为二十五史里的片段(《史记》里的较多)
2、题目设置:
(1)实词解释:300个实词里考3个;另一个要根据语境推断。可用记忆法、组词法、互文法、字形法、语境法。近两年其中有一个为双音词,如2011“民不知所从”(听从什么),2011春考“聚..
而必散,物理之常”(事物的道理)。 ..
(2)虚词用法和意义:22个常见虚词;注意题干问法是用法?意义?
(3)句子翻译:落实实词;调整句式;补充省略
(4)人物形象分析:概括题:语言简练;分析题:要结合原文内容
3、阅读方法:“四何”法
(1)何人:圈划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理清主要人物间或主、次人物间的关系。(还要注意人物比较类的传记,如杨浦二模将汉武帝和汉光武帝的“治盗”的不同进行比较,徐汇二模《书二馆人事》将二馆人的“舍生忘死”进行比较,这类文章要特别注意文末作者的评价和议论,以及二者的异同。)
(2)何事:总结归纳文章写了几件事(简洁的语言;一般来说高考设置段落的时候为一段一事)
(3)何能:分析人物有怎样的才能(诗才、文才、军事才能、经济之才„„;阅读时注意圈划作者的评价)
(4)何德:分析人物有怎样的品质(阅读时同样注意圈划作者的评价),把握德和才之的间的关系(才依附于德,是主要矛盾,如虹口二模《阿寄传》中阿寄的“画策营生”之智实为对其主人的效“忠”,黄浦二模《刘虞传》中刘虞的“平定叛乱”之才也是其“德化”之表现)
当然,还要关注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何能”“何德”即人物形象的:
a. 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细节描写 b. 侧面描写:通过周围其他人的评价和反映来烘托衬托
二、山水游记(写景状物)类
1、篇目位置:
一般置于第六大题,部分也置于第五大题。分值一般为12—16。
2、文体特点:
通过叙述事件或描述景物的特点(记游)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表现作者的人生追求、生命感悟。(注意有四类主旨)
3、阅读的方法:
(1)理解描述的对象是什么(景、物、事、现象?);
(2)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是什么,或是分析事件或现象的因果;
(3)分析文章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分整体写法和局部写法); 整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先叙后议、借物喻人、借事喻理、因事说理(借题发挥)、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卒章显志 局部:比喻、对比、排比、整句、反复(修辞和句式角度)
(4)揣摩作者对此事此景的观点、态度。(一般在文末相关语句)
4、不同写景状物类文章的思想感情归纳梳理(基本能涵盖此类篇目):
高中读过的课内和一模二模卷上的文章:《病梅馆记》、《项脊轩志》、《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归去来兮辞》、《前赤壁赋》、《黄州快哉亭记》、《兰亭集序》、《秋声赋》//《醒心亭记》(曾巩)、《畏垒亭记》(归有光)、《放鹤亭记》(苏轼)《竹鹤轩记》(何桥新)《游石钟山记》(罗洪先)等。(当然还有初中的和高考卷中相关的篇目)
(1)纯粹表现娱情山水(热爱与留恋)类的(很少):
如《与朱元思书》、《冷泉亭记》(白居易2005年春考题,16分)
(2)表达民本忧国思想类的:
《醉翁亭记》除山林中游赏宴饮之乐外,还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岳阳楼记》的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病梅馆记》的
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醒心亭记》赞颂欧阳修忧国忧民的儒政理想。
(3)借物(事)喻人(理)类(富有理趣)的:
如《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先叙后议,哲理的提升;如《半野园记》对陈君的规劝(要努力建功立业,不要贪恋富贵生活),《古樟记》(赞美德才出众者,贬抑庸碌小人)、《永州龙兴寺息壤记》(批判鬼神迷信的无神论思想)、《竹鹤轩记》(说明命名原因,强调人要有德行和学问)。
(4)借景浇心中不平之块垒类的(作者一般为被贬人文):
如柳宗元《永州八记》均借写山水游记来书写被贬后胸中的不平与愤郁;《前赤壁赋》借秋夜舟游赤壁的情景表现政治上受挫后惆怅苦闷的心情同时也显示出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
(5)表达文人雅士之生命的感悟的:
如《项脊轩志》(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对三位亲人的怀念)、《归去来兮辞》(对官场的厌弃对自由的向往)、《兰亭集序》(批判虚无主义思想,表达积极入世的人生观)、《秋声赋》(人生的苦闷感慨和自我超脱的愿望)、《黄州快哉亭记》(则借为亭作记表现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畏垒亭记》(居安亭的自得其乐和对志同道合者的呼唤)、《放鹤亭记》(歌颂隐者之乐,寄托清远闲放的情怀)。
三、议论说理类
均置于第六大题,为值为12-13分。
2、文体特点:
往往借助叙述某一事物、现象、人物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有的全文为议论。
3、类别:一般以文论(包括画论)、史论为多,也有政论、乐论和其它小品文。
4、阅读的方法:
(1)读出话题或论题是什么;(论题)
(2)从文中的议论句或抒情句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论点)
(3)理清文章的思路。
方法为抓住关联词(故、是以、是故)、发语词(夫、且夫等)和感叹词(呜呼、嗟呼、嗟夫、噫、嘻等)理出文阐的意脉和说理的思路。
(4)分析文章的手法(论证方法或表现手法);
(5)把握作者使用的材料(论据典型性)
三、说明类
1、篇目位置:
近几年考过一次,即2009年的“南方号曰桂海”一文,置于第六大题,为值为12分,但也需引起重视。
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一,一般事物说明文适合高考命题。
3、阅读的方法:
(1)明确说明对象:事物?事理?
(2)辨识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画图表7种。明确其效果。
(3)理清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层进、总分,现象到本质、原因到结果、主到次„„)
(4)鉴赏说明文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科学性:准确、严密;
文学性:从修辞看,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文学手法;从句式看,使用整句,有节奏感; 补充:史传文学的史学性和文学性: 史学性:客观而真实地反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文学性:心理等;侧面描写);
②表现了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③运用各种文学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
高考文言文篇目练习归纳总结
一、人物传记类
1、篇目位置:
均置于第五大题,为值为16-17分。一般多为二十五史里的片段(《史记》里的较多)
2、题目设置:
(1)实词解释:300个实词里考3个;另一个要根据语境推断。可用记忆法、组词法、互文法、字形法、语境法。近两年其中有一个为双音词,如2011“民不知所从”(听从什么),2011春考“聚..
而必散,物理之常”(事物的道理)。 ..
(2)虚词用法和意义:22个常见虚词;注意题干问法是用法?意义?
(3)句子翻译:落实实词;调整句式;补充省略
(4)人物形象分析:概括题:语言简练;分析题:要结合原文内容
3、阅读方法:“四何”法
(1)何人:圈划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理清主要人物间或主、次人物间的关系。(还要注意人物比较类的传记,如杨浦二模将汉武帝和汉光武帝的“治盗”的不同进行比较,徐汇二模《书二馆人事》将二馆人的“舍生忘死”进行比较,这类文章要特别注意文末作者的评价和议论,以及二者的异同。)
(2)何事:总结归纳文章写了几件事(简洁的语言;一般来说高考设置段落的时候为一段一事)
(3)何能:分析人物有怎样的才能(诗才、文才、军事才能、经济之才„„;阅读时注意圈划作者的评价)
(4)何德:分析人物有怎样的品质(阅读时同样注意圈划作者的评价),把握德和才之的间的关系(才依附于德,是主要矛盾,如虹口二模《阿寄传》中阿寄的“画策营生”之智实为对其主人的效“忠”,黄浦二模《刘虞传》中刘虞的“平定叛乱”之才也是其“德化”之表现)
当然,还要关注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何能”“何德”即人物形象的:
a. 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细节描写 b. 侧面描写:通过周围其他人的评价和反映来烘托衬托
二、山水游记(写景状物)类
1、篇目位置:
一般置于第六大题,部分也置于第五大题。分值一般为12—16。
2、文体特点:
通过叙述事件或描述景物的特点(记游)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表现作者的人生追求、生命感悟。(注意有四类主旨)
3、阅读的方法:
(1)理解描述的对象是什么(景、物、事、现象?);
(2)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是什么,或是分析事件或现象的因果;
(3)分析文章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分整体写法和局部写法); 整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先叙后议、借物喻人、借事喻理、因事说理(借题发挥)、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卒章显志 局部:比喻、对比、排比、整句、反复(修辞和句式角度)
(4)揣摩作者对此事此景的观点、态度。(一般在文末相关语句)
4、不同写景状物类文章的思想感情归纳梳理(基本能涵盖此类篇目):
高中读过的课内和一模二模卷上的文章:《病梅馆记》、《项脊轩志》、《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归去来兮辞》、《前赤壁赋》、《黄州快哉亭记》、《兰亭集序》、《秋声赋》//《醒心亭记》(曾巩)、《畏垒亭记》(归有光)、《放鹤亭记》(苏轼)《竹鹤轩记》(何桥新)《游石钟山记》(罗洪先)等。(当然还有初中的和高考卷中相关的篇目)
(1)纯粹表现娱情山水(热爱与留恋)类的(很少):
如《与朱元思书》、《冷泉亭记》(白居易2005年春考题,16分)
(2)表达民本忧国思想类的:
《醉翁亭记》除山林中游赏宴饮之乐外,还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岳阳楼记》的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病梅馆记》的
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醒心亭记》赞颂欧阳修忧国忧民的儒政理想。
(3)借物(事)喻人(理)类(富有理趣)的:
如《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先叙后议,哲理的提升;如《半野园记》对陈君的规劝(要努力建功立业,不要贪恋富贵生活),《古樟记》(赞美德才出众者,贬抑庸碌小人)、《永州龙兴寺息壤记》(批判鬼神迷信的无神论思想)、《竹鹤轩记》(说明命名原因,强调人要有德行和学问)。
(4)借景浇心中不平之块垒类的(作者一般为被贬人文):
如柳宗元《永州八记》均借写山水游记来书写被贬后胸中的不平与愤郁;《前赤壁赋》借秋夜舟游赤壁的情景表现政治上受挫后惆怅苦闷的心情同时也显示出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
(5)表达文人雅士之生命的感悟的:
如《项脊轩志》(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对三位亲人的怀念)、《归去来兮辞》(对官场的厌弃对自由的向往)、《兰亭集序》(批判虚无主义思想,表达积极入世的人生观)、《秋声赋》(人生的苦闷感慨和自我超脱的愿望)、《黄州快哉亭记》(则借为亭作记表现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畏垒亭记》(居安亭的自得其乐和对志同道合者的呼唤)、《放鹤亭记》(歌颂隐者之乐,寄托清远闲放的情怀)。
三、议论说理类
均置于第六大题,为值为12-13分。
2、文体特点:
往往借助叙述某一事物、现象、人物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有的全文为议论。
3、类别:一般以文论(包括画论)、史论为多,也有政论、乐论和其它小品文。
4、阅读的方法:
(1)读出话题或论题是什么;(论题)
(2)从文中的议论句或抒情句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论点)
(3)理清文章的思路。
方法为抓住关联词(故、是以、是故)、发语词(夫、且夫等)和感叹词(呜呼、嗟呼、嗟夫、噫、嘻等)理出文阐的意脉和说理的思路。
(4)分析文章的手法(论证方法或表现手法);
(5)把握作者使用的材料(论据典型性)
三、说明类
1、篇目位置:
近几年考过一次,即2009年的“南方号曰桂海”一文,置于第六大题,为值为12分,但也需引起重视。
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一,一般事物说明文适合高考命题。
3、阅读的方法:
(1)明确说明对象:事物?事理?
(2)辨识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画图表7种。明确其效果。
(3)理清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层进、总分,现象到本质、原因到结果、主到次„„)
(4)鉴赏说明文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科学性:准确、严密;
文学性:从修辞看,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文学手法;从句式看,使用整句,有节奏感; 补充:史传文学的史学性和文学性: 史学性:客观而真实地反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文学性:心理等;侧面描写);
②表现了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③运用各种文学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