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检测好坏方法
1电阻:用欧姆档不分正负接其两脚可测出. $普通贴片电阻可用与其相差不多阻值的电阻代换. 如: 330欧可用220欧或470欧代换. 保险电阻可用额定电流相近的保险电阻代, 或用阻值较小的普通
电阻或0欧的普通贴片电阻作应急代换.
2电容::先短接放电, 然后用二极管档不分正负接其两脚, 数值就逐渐增大直至无穷大,
然后调换笔头数值会由负数迅速增大到无穷大. 则此电解电容OK.
若数值变化很慢, 或停在某一值上,说明该电解电容漏电或性能不佳。若一直显示无穷大说明开路; 若
一直显示0说明短路。
#电容表面未标注耐压值的, 其耐压值通常为50V. 如表面数值为22 16V#
$电解电容损坏可用耐压不低于原电容, 容量与原电容相近的电解电容代替. 如6.3V/1000UF可用 10V/1000UF或6.3V/1500UF的代替. 普通贴片陶瓷电容可用同种颜色的贴片陶瓷电容作应急. 不 过晶振两端连接的贴片陶瓷电容, 最好用同容量的电容代, 否则可能会出现时钟不准确或者不能
启动的故障$
3电感::用二极管档测其两脚就蜂鸣效果同测一根导电的线.
$主板中一般来说只要是体积大小相近的贴片电感即可直接代换. 对于DC-DC 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磁 心电感可小心的将导线圈拆下, 并用同种直径的漆包线, 按原匝数绕制即可. 在维修中, 磁心电感常
见的是虚焊.$
4晶振:分为四种:1时钟晶振与时钟芯片相连. 损坏则主板不能启动. 开机对地有电压1~1.6V 2实时晶振与南桥芯片相连. 损坏时间不准或不能启动. 开机对地电压0.5V 左右. 3声卡晶振与声卡芯片相连. 损坏声音变质或无声. 开机对地电压1.1~2.1V 4网卡晶振与网卡芯片相连. 损坏网卡不能工作. 开机对地电压1.1~2.1V
用二极管档测其两引脚间的数值就为无穷大. 如有数值则该晶振坏或与其连接的集成电路坏. 但反过来不成立, 即显示数值无穷大不一定说明晶振正常. 此时就通电检测其两端的电压是否正常. $更换晶振时, 通常要用相同型号和频率的晶振, 后缀字母也要尽量一致, 否则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5二极管:单向导电性, 用二极管档测接对时就有正向压降值, 若接反则就显示OL 或超载符号1, 此时调换
笔头再测. 若显示0000则已开路. 正向压降值越小二极管性能越好.
开关二极管0.5~0.7V 小功率肖特二极管0.2V 左右手 稳压二极管0.5V 左右
贴片开关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可直接在主板上测, 肖特二极管要先把其中一个脚从主板上焊开再测. $主板中二极管最好用同型号的二极管代. 若没有, 则要选择参数优于原型号的二极管代. 可用特性相同,
参数指标不低于原器件的二极管代. 稳压二极管要用同功率同稳压值的二极管代$
6三极管:用二极管档, 红笔任接一个引脚, 用黑笔依次去接另外两脚如果两次显示都 小于1V, 则说明红笔接的是NPN 三极管的基极.若都显示溢出符号OL 或超载符号1则红笔接的是
PNP 三极
管的基极. 若两次中, 一次小于1V, 另一次显示OL 或1表明红笔接的不是基极, 换脚再测.
NPN 型中小功率三极管数值为0.6~0.8V.其中较大的一次, 黑笔所接的是发射极.
与散热片连在一起的是集电极.另一边中间一脚也为C 极.
在测量时可以不将三极管从主板上焊下, 而直接在电路板上测, 若测量结果符合正常的三极管结果, 则此
三极管正常. 若测量的结果与正常值相差很大则要把这个三极管焊下再测一遍. 以检查其好坏.
$主板维修中只要做到用NPN 代换NPN,PNP 代换PNP, 硅管代换硅管, 锗管代换锗管, 并用相同封装的
三极
管进行代换即可满足一般的维修需要$ 例:3DG110B 其中3代表三极管,D 表示材料,G 表示类型
示
开关>110表示同种器件的序列号,B 表示同一型号中的不同规格.
7
场效应管:用二极管档, 红笔接S 极,黑笔接D 极,此时数值为S-D 极
之间
二极管的压降值,接反无压降值.G极与其它各脚无值. 若是P 沟道则红笔接D
极,
黑笔接S 极才有压降值. 大功率的场效应管压降值为0.4~8V
方法二:把数字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用两表笔任意触碰场效应管的三只引脚,好的场效应管最终测量结果只有一次有读数,并且在500左右。如果在最终测量结果中测得只有一次有读数,并且为“0”时,须用表笔短接场效应管识引脚,然后再测量一次,若又测得一组为500左右读数时,此管也为好管。不符合以上规
律的场效应管均为坏管。
#与散热片相连的脚是D 极另一边中间的脚也为D 极#
场效应管主要应用在中功率的供电电路中, 如:南桥供电, 北桥供电,AGP 显卡供电, 内存供电电路等. #主板维修中, 主板中的场效应管一般为击穿损坏, 这时各引脚间呈短路状态, 因此用二极管档
测其各引脚间的压降值为0V 或蜂鸣.#
#场效应管击穿会导致1. 无法开机, 风扇转一下就停了, 电源指示灯或诊断卡上的LED 灯, 亮一下马上就
熄.
2.CPU 供电不正常, 通常会引起输出电压过高这样容易烧坏CPU.#
$主板维修中, 只要在体积大小相同的前提下, 做到N 沟道代换N 沟道,P 沟道代换P 沟道, 即可满足一般的
维修需
要$ %注意PNP 的三极管与场效应管的区分在于三极管红表笔接中间脚《C 极》黑笔依次接另外两
脚
也应该是一个小于1V 一个为无穷大。
如何判断可控硅的好坏
鉴别可控硅三个极的方法很简单,根据P-N 结的原理,只要用万用表测量一下三个极之间的电阻值就可以。
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正向和反向电阻在几百千欧以上,阳极和控制极之间的正向和反向电阻在几百千欧以上(它们之间有两个P-N 结,而且方向相反,因此阳极和控制极正反向都不通)。
控制极与阴极之间是一个P-N 结,因此它的正向电阻大约在几欧-几百欧的范围,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要大。可是控制极二极管特性是不太理想的,反向不是完全呈阻断状态的,可以有比较大的电流通过,因此,有时测得控制极反向电阻比较小,并不能说明控制极特性不好。另外,在测量控制极正反向电阻时,万用表应放在R*10或R*1挡,防止电压过高控制极反向击穿。
若测得元件阴阳极正反向已短路,或阳极与控制极短路,或控制极与阴极反向短路,或控制极与阴极断路,说明元件已损坏。
可控硅分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两种,都是三个电极。单向可控硅有阴极(K )、阳极(A )、控制极(G )。双向可控硅等效于两只单项可控硅反向并联而成。即其中一只单向硅阳极与另一只阴极相边连,其引出端称T2极,其中一只单向硅阴极与另一只阳极相连,其引出端称T2极,剩下则为控制极(G )。
1、单、双向可控硅的判别:先任测两个极,若正、反测指针均不动(R ×1挡),可能是A 、K 或G 、A 极(对单向可控硅)也可能是T2、T1或T2、G 极(对双向可控硅)。若其中有一次测量指示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单向可控硅。且红笔所接为K 极,黑笔接的为G 极,剩下即为A 极。若正、反向测批示均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双向可控硅。再将旋钮拨至R ×1或R ×10挡复测,其中必有一次阻值稍大,则稍大的一次红笔接的为G 极,黑笔所接为T1极,余下是T2极。
2、性能的差别:将旋钮拨至R ×1挡,对于1~6A单向可控硅,红笔接K 极,黑笔同时接通G 、A 极,在保持黑笔不脱离A 极状态下断开G 极,指针应指示几十欧至一百欧,此时可控硅已被触发,且触发电压低(或触发电流小)。然后瞬时断开A 极再接通,指针应退回∞位置,则表明可控硅良好。
对于1~6A双向可控硅,红笔接T1极,黑笔同时接G 、T2极,在保证黑笔不脱离T2极的前提下断开G 极,指针应指示为几十至一百多欧(视可控硅电流大小、厂家不同而异)。然后将两笔对调,重复上述步骤测一次,指针指示还要比上一次稍大十几至几十欧,则表明可控硅良好,且触发电压(或电流)小。 若保持接通A 极或T2极时断开G 极,指针立即退回∞位置,则说明可控硅触发电流太大或损坏。可按图2方法进一步测量,对于单向可控硅,闭合开关K ,灯应发亮,断开K 灯仍不息灭,否则说明可控硅损坏。
对于双向可控硅,闭合开关K ,灯应发亮,断开K ,灯应不息灭。然后将电池反接,重复上述步骤,均应是同一结果,才说明是好的。否则说明该器件已损坏.
电子元件检测好坏方法
1电阻:用欧姆档不分正负接其两脚可测出. $普通贴片电阻可用与其相差不多阻值的电阻代换. 如: 330欧可用220欧或470欧代换. 保险电阻可用额定电流相近的保险电阻代, 或用阻值较小的普通
电阻或0欧的普通贴片电阻作应急代换.
2电容::先短接放电, 然后用二极管档不分正负接其两脚, 数值就逐渐增大直至无穷大,
然后调换笔头数值会由负数迅速增大到无穷大. 则此电解电容OK.
若数值变化很慢, 或停在某一值上,说明该电解电容漏电或性能不佳。若一直显示无穷大说明开路; 若
一直显示0说明短路。
#电容表面未标注耐压值的, 其耐压值通常为50V. 如表面数值为22 16V#
$电解电容损坏可用耐压不低于原电容, 容量与原电容相近的电解电容代替. 如6.3V/1000UF可用 10V/1000UF或6.3V/1500UF的代替. 普通贴片陶瓷电容可用同种颜色的贴片陶瓷电容作应急. 不 过晶振两端连接的贴片陶瓷电容, 最好用同容量的电容代, 否则可能会出现时钟不准确或者不能
启动的故障$
3电感::用二极管档测其两脚就蜂鸣效果同测一根导电的线.
$主板中一般来说只要是体积大小相近的贴片电感即可直接代换. 对于DC-DC 直流电压变换电路的磁 心电感可小心的将导线圈拆下, 并用同种直径的漆包线, 按原匝数绕制即可. 在维修中, 磁心电感常
见的是虚焊.$
4晶振:分为四种:1时钟晶振与时钟芯片相连. 损坏则主板不能启动. 开机对地有电压1~1.6V 2实时晶振与南桥芯片相连. 损坏时间不准或不能启动. 开机对地电压0.5V 左右. 3声卡晶振与声卡芯片相连. 损坏声音变质或无声. 开机对地电压1.1~2.1V 4网卡晶振与网卡芯片相连. 损坏网卡不能工作. 开机对地电压1.1~2.1V
用二极管档测其两引脚间的数值就为无穷大. 如有数值则该晶振坏或与其连接的集成电路坏. 但反过来不成立, 即显示数值无穷大不一定说明晶振正常. 此时就通电检测其两端的电压是否正常. $更换晶振时, 通常要用相同型号和频率的晶振, 后缀字母也要尽量一致, 否则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5二极管:单向导电性, 用二极管档测接对时就有正向压降值, 若接反则就显示OL 或超载符号1, 此时调换
笔头再测. 若显示0000则已开路. 正向压降值越小二极管性能越好.
开关二极管0.5~0.7V 小功率肖特二极管0.2V 左右手 稳压二极管0.5V 左右
贴片开关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可直接在主板上测, 肖特二极管要先把其中一个脚从主板上焊开再测. $主板中二极管最好用同型号的二极管代. 若没有, 则要选择参数优于原型号的二极管代. 可用特性相同,
参数指标不低于原器件的二极管代. 稳压二极管要用同功率同稳压值的二极管代$
6三极管:用二极管档, 红笔任接一个引脚, 用黑笔依次去接另外两脚如果两次显示都 小于1V, 则说明红笔接的是NPN 三极管的基极.若都显示溢出符号OL 或超载符号1则红笔接的是
PNP 三极
管的基极. 若两次中, 一次小于1V, 另一次显示OL 或1表明红笔接的不是基极, 换脚再测.
NPN 型中小功率三极管数值为0.6~0.8V.其中较大的一次, 黑笔所接的是发射极.
与散热片连在一起的是集电极.另一边中间一脚也为C 极.
在测量时可以不将三极管从主板上焊下, 而直接在电路板上测, 若测量结果符合正常的三极管结果, 则此
三极管正常. 若测量的结果与正常值相差很大则要把这个三极管焊下再测一遍. 以检查其好坏.
$主板维修中只要做到用NPN 代换NPN,PNP 代换PNP, 硅管代换硅管, 锗管代换锗管, 并用相同封装的
三极
管进行代换即可满足一般的维修需要$ 例:3DG110B 其中3代表三极管,D 表示材料,G 表示类型
示
开关>110表示同种器件的序列号,B 表示同一型号中的不同规格.
7
场效应管:用二极管档, 红笔接S 极,黑笔接D 极,此时数值为S-D 极
之间
二极管的压降值,接反无压降值.G极与其它各脚无值. 若是P 沟道则红笔接D
极,
黑笔接S 极才有压降值. 大功率的场效应管压降值为0.4~8V
方法二:把数字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用两表笔任意触碰场效应管的三只引脚,好的场效应管最终测量结果只有一次有读数,并且在500左右。如果在最终测量结果中测得只有一次有读数,并且为“0”时,须用表笔短接场效应管识引脚,然后再测量一次,若又测得一组为500左右读数时,此管也为好管。不符合以上规
律的场效应管均为坏管。
#与散热片相连的脚是D 极另一边中间的脚也为D 极#
场效应管主要应用在中功率的供电电路中, 如:南桥供电, 北桥供电,AGP 显卡供电, 内存供电电路等. #主板维修中, 主板中的场效应管一般为击穿损坏, 这时各引脚间呈短路状态, 因此用二极管档
测其各引脚间的压降值为0V 或蜂鸣.#
#场效应管击穿会导致1. 无法开机, 风扇转一下就停了, 电源指示灯或诊断卡上的LED 灯, 亮一下马上就
熄.
2.CPU 供电不正常, 通常会引起输出电压过高这样容易烧坏CPU.#
$主板维修中, 只要在体积大小相同的前提下, 做到N 沟道代换N 沟道,P 沟道代换P 沟道, 即可满足一般的
维修需
要$ %注意PNP 的三极管与场效应管的区分在于三极管红表笔接中间脚《C 极》黑笔依次接另外两
脚
也应该是一个小于1V 一个为无穷大。
如何判断可控硅的好坏
鉴别可控硅三个极的方法很简单,根据P-N 结的原理,只要用万用表测量一下三个极之间的电阻值就可以。
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正向和反向电阻在几百千欧以上,阳极和控制极之间的正向和反向电阻在几百千欧以上(它们之间有两个P-N 结,而且方向相反,因此阳极和控制极正反向都不通)。
控制极与阴极之间是一个P-N 结,因此它的正向电阻大约在几欧-几百欧的范围,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要大。可是控制极二极管特性是不太理想的,反向不是完全呈阻断状态的,可以有比较大的电流通过,因此,有时测得控制极反向电阻比较小,并不能说明控制极特性不好。另外,在测量控制极正反向电阻时,万用表应放在R*10或R*1挡,防止电压过高控制极反向击穿。
若测得元件阴阳极正反向已短路,或阳极与控制极短路,或控制极与阴极反向短路,或控制极与阴极断路,说明元件已损坏。
可控硅分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两种,都是三个电极。单向可控硅有阴极(K )、阳极(A )、控制极(G )。双向可控硅等效于两只单项可控硅反向并联而成。即其中一只单向硅阳极与另一只阴极相边连,其引出端称T2极,其中一只单向硅阴极与另一只阳极相连,其引出端称T2极,剩下则为控制极(G )。
1、单、双向可控硅的判别:先任测两个极,若正、反测指针均不动(R ×1挡),可能是A 、K 或G 、A 极(对单向可控硅)也可能是T2、T1或T2、G 极(对双向可控硅)。若其中有一次测量指示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单向可控硅。且红笔所接为K 极,黑笔接的为G 极,剩下即为A 极。若正、反向测批示均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双向可控硅。再将旋钮拨至R ×1或R ×10挡复测,其中必有一次阻值稍大,则稍大的一次红笔接的为G 极,黑笔所接为T1极,余下是T2极。
2、性能的差别:将旋钮拨至R ×1挡,对于1~6A单向可控硅,红笔接K 极,黑笔同时接通G 、A 极,在保持黑笔不脱离A 极状态下断开G 极,指针应指示几十欧至一百欧,此时可控硅已被触发,且触发电压低(或触发电流小)。然后瞬时断开A 极再接通,指针应退回∞位置,则表明可控硅良好。
对于1~6A双向可控硅,红笔接T1极,黑笔同时接G 、T2极,在保证黑笔不脱离T2极的前提下断开G 极,指针应指示为几十至一百多欧(视可控硅电流大小、厂家不同而异)。然后将两笔对调,重复上述步骤测一次,指针指示还要比上一次稍大十几至几十欧,则表明可控硅良好,且触发电压(或电流)小。 若保持接通A 极或T2极时断开G 极,指针立即退回∞位置,则说明可控硅触发电流太大或损坏。可按图2方法进一步测量,对于单向可控硅,闭合开关K ,灯应发亮,断开K 灯仍不息灭,否则说明可控硅损坏。
对于双向可控硅,闭合开关K ,灯应发亮,断开K ,灯应不息灭。然后将电池反接,重复上述步骤,均应是同一结果,才说明是好的。否则说明该器件已损坏.